建筑施工机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施工机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施工机械

建筑施工机械范文1

[关键词]房屋建筑 施工机械 安全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X9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200-01

0.引言

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机械设备施工是一项重要的生产力,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了提升,但是在使用工程机械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工程机械的性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如何做好工程机械故障的预防和维护管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管理内容。因此,做好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对各种矛盾关系进行合理的解决和处理,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1.建筑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的特点

建筑机械安全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是机械安全技术,我们可以称之为机械安全的硬件;二是机械设备的管理与使用,与硬件相对可以称为机械安全的软件。建筑施工作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需要使用不同的施工机械,总结来说,机械的安全管理存在以下几个特点:操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大部分都是农民工,技术知识缺乏,安全生产知识薄弱;建筑施工环境恶劣,露天作业,施工任务繁重,设备轻保养。这些都造成了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不可避免地存在困难。

2.建筑施工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机械的不规范使用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少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即使面临巨大的工作任务量,投入的施工机械数量却不能满足需求,只靠少数机械设备的加班作业来完成任务。这样使机械设备的超负荷运转,极大的影响了设备的技术性能状况和使用寿命,加快了机械设备的老化速度。

(2)建筑机械技术档案不完善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资料的检查项目有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特种作业人员名册、特种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记录和安全检查验收等。工地资料员应收集以上安全管理资料,但往往因为不熟悉机械管理程序,在行政监督检查时才发现建筑机械安全管理资料有漏缺,如有些塔式起重机没有安全准用证即投入使用,这样存在的安全隐患十分危险。

(3)安全监督存在多头管理

地方的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质量技术的监督部门、公安消防部门等均不同程度地参与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在建筑安全监管工作中,多头管理、重复收费、乱检查、乱检验、乱评比、乱发证、乱罚款的现象已越来越严重,造成监管秩序越来越混乱。

(4)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管理不善

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是杜绝安全隐患的前提。而建筑机械施工现场检测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很多,如电气安装上、机械安装和安装调试上均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3.管理措施

3.1 从源头抓起,做好设备采购控制的管理

建筑机械设备本身的质量是影响设备安全使用的一个关键因素。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机械设备及配件的采购工作。首先是企业要建立机械设备采购制度,主要机械设备购置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经济论证,从设备选型、购置、点收、安装、调试到验收投入使用,都要有专人负责,严格办理登记和交接手续;其次是新购的机械设备都应当具备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产品作用说明书,严禁国家规定淘汰、禁止使用的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

3.2 健全设备管理制度,规范设备管理工作

(1)健全设备管理机构,提高设备管理能力

企业内部必须要设立一个独立的设备管理机构,规模大的可采用设备租赁分公司的形式。由设备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建筑机械设备的采购、管理、维修、保养工作和设备管理人员、机操人员的培训、工作安排、业绩考核等工作,摆脱设备无专人管理现象,保证专业设备专业队伍管理。

(2)加强设备统一管理,落实设备基础管理工作

企业应着手对内部和各项目部的机械设备进行统一编号,建帐立卡,每年至少要对照实物清查盘点一次,保持帐、卡、物相符,作为设备统一管理的基础。大型机械设备应建立详细技术档案,内容可包括:原始技术资料和交接验收凭证;运转时间记录;历次大修理、改造记录;事故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技术档案要有人负责保管。机械设备统计数据和各种性能参数应采取电脑管理,提高信息数据处理能力,促进机械设备管理现代化。

(3)严格管理,落实设备维修、保养等各项制度

企业要建立和健全机械设备的操作、使用、保养规程和管理制度,主要机械设备要严格执行定人、定机、定岗位的责任制,所有机械设备都要有人负责。多班作业时,必须执行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制度。新机械和经过大修理的机械,在使用初期要执行走合期保养,大型机械设备要实行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并作好技术记录,总结磨损规律。应实行机械设备经济承包责任,把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安全运行、维修保养、消耗费用等列入承包内容,与生产任务完成情况一起考核;对因违章作业、拼装设备、失修造成机况严重劣化、费用超支者,应按承包合同进行经济处罚。

(4)落实机械设备更新换代工作,严格设备报废制度

机械设备报废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无改造价值的;磨损严重,基础件已损坏,再进行大修已不能达到使用和安全要求的;修理费用高、在经济上不如更新合算的;属于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机型。

房屋建筑施工机械的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复杂问题。为了保证建筑现场的施工安全,除了做好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之外,还要有主管人员的高度重视。参与工程施工各方的要明确责任,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管理措施,才能形成更为科学的管理体制,杜绝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保证设备安全高效的为施工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权.房屋建筑施工机械的管理分析[J].四川建材,2014,03:306-307.

[2] 林旭.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0:187-188.

[3] 殷成宇.施工企业机械管理分析与研究[J].河南科技,2013,18:266-267.

建筑施工机械范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

建筑工程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渐有更多进行技术与材料设备被应用其中,工程建设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对机械设备应用现状来看,存在明显的管理不足问题,一般施工单位将重点放在工程施工质量上,但是忽视了机械设备的管理,检修维护不到位,导致其在放置与使用阶段出现问题,而影响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机械设备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实施的重要前提,必须要提高对其维修管理的重视,针对现存问题采取措施将维修措施落实到位,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

1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维修分析

机械设备是工程施工的主要装备,尤其是现在建筑工程规模不断加大,高层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机械设备已经成为保障施工作业顺利实施的关键性因素。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施工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逐渐有更多科技含量高、性能优越的新型设备被应用到项目建设中。但是受传统思想限制,导致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不完善,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导致大部分机械设备日常检修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运行隐患。并且为保证所有施工作业可以在规定工期内完成,机械设备需要长时间保持高强度运作,这样高负荷运行也会对设备自身性能产生影响,加速构件的磨损,但是因为检修维护不及时,导致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上升,导致施工作业不能正常进行[1]。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综合效率,需要提高对机械设备维修的重视,针对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确定机械设备维修要点,并编制相应管理制度,确保各项维修作业可以落实到位,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

2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维修现状分析

2.1设备基础维护缺失

对于很多施工单位来说,在工程施工中,只注重眼前利益,未从长远角度分析,导致机械设备存在超负荷运行,而基础维护不到位问题,使得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增大。就我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现状来看,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管理人员,均将重点放在追求施工进度上,只在乎机械设备使用效率,忽视了设备维护与保养的重要性。造成完成每天规定项目内容后,没有时间对设备进行日常基础维护检修,这样对于存在的故障隐患不能及时发现,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设备积攒的故障隐患越多,一旦发生故障势必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解决,不仅会浪费大量时间,同时也会造成设备维修成本增加[2]。

2.2维修机制不完善

现在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时,采用的是定人定机制度,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设备,但是缺失了对应的设备维护制度,导致设备维护工作成为一句空谈。维修机制不完善,再加上管理不重视,并没有对相应的维修人员作业任务进行合理划分,缺乏相应的管理约束,导致维护作业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各项检修维护工作不到位。而对于操作人员来说,一般在重视机械设备的使用,基本上不会存在主动维修的情况。如果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间相互推诿,而影响工程施工效率。并且,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来说,维修作业还是采用传统事后维修方式,预防维修意识不足,不能主动去检修发现存在的隐患,只能在发生故障后被动的采取措施处理,造成各项资源的浪费。

2.3维修技术落后

为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要求,施工机械设备种类在不断更新,技术含量也不断增加,这样就对维修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现状来看,很多企业在面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时,更多的是选择用传统维修技术,并不能满足新型设备维修要求。先进的设备对配件质量以及油、燃料、液压油等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采购人员对机械设备运行原理以及要求等信息更新不及时,再加上责任心比较低,购置的配件与油料不能满足设备运行要求,同样也会加速设备的磨损,增大了故障发生概率[3]。

3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维修优化措施

3.1建立完善维修机制

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修效率,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维修机制,对施工过程中各项管理与维修作业的实施提供依据,且对维修人员行为进行约束,确保各项维修作业的有效落实。对于设备维修与操作人员应转变传统理念,要求操作人员在完成日常作业任务后,按照规范对设备进行日常检修,检查是否存在的不正常情况,并做好检修结果记录,作为后期维修的依据。而维修人员需要提高自身责任意识,严格按照规定定期对各类机械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对存在问题的部分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消除存在的各类隐患,保证设备可以正常运行。另外,机械设备维修机制的确定,还需要对传统工作模式进行调整,将事后维修调整为预防检修,在故障发生前,按照设备大、中、小型维修计划或相应技术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可以正常运行,满足施工作业要求[4]。

3.2更新设备维修技术

针对机械设备更新问题,在对其维修作业进行分析时,必须要做到维修技术的同时更新。一方面,应积极引进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通过专业系统对设备运行状态信息进行总结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故障隐患,且可以短时间内确定故障位置与原因,缩短故障检修时间。另一方面,要求维修人员、操作人员以及采购人员及时更新设备相关信息,能够掌握设备运行原理以及对各类油料的要求,避免因人为失误出现运行故障。

3.3加强设备保养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机械设备来说,对其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同样重要,需要根据工程建设要求,编制合理的保养方案,确定保养时间与内容,不仅可以定期更新设备各构件状态,同时还可以在保养过程中消除存在的故障隐患,避免故障发生后浪费更多资源。做好前期保养工作,可以提高机械设备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次数,并可有效控制故障影响程度,提高施工作业效率。

4结束语

对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修,是确保施工作业顺利进行的前提,施工企业应提高对此方面工作的重视。应结合建筑工程建设特点,编制完善的设备维修管理体系,明确管理、操作与检修人员责任与义务,明确设备检修时间与要求,落实前期养护、预防检修措施,将一切故障隐患消除在前期,减少故障发生概率,避免因故障对工期以及质量产生影响。

作者:方昕宇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代青松.浅谈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7):186-187.

建筑施工机械范文3

关键词:建筑机械 设备保养 设备维修

中图分类号: F407.4 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施工机械保养与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1. 1设备重使用轻保养

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 施工现场不少施工人员与指挥人员只一味的追求施工进度, 对设备只注重使用, 而对其维护保养工作不闻不问, 这就造成了操作人员为了完成施工指挥人员指定的工作任务, 没有时间对所操作的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的可能, 如此以来, 等到出现问题的时候, 不得不进行大范围修理工作, 不少时候要更换总成, 既浪费大量的时间, 又在无形之中提高了设备的修理成本。

1. 2维修基础设施跟不上

有些较先进的设备, 对配件的质量以及燃料、油、液压油的质量要求较高, 一些采购人员业务知识欠缺, 责任心不强, 购置了一些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 使一些较先进的机械设备, 由于使用了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 造成机械设备的早期损坏, 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或者由于工地现场常是地处穷乡僻壤, 交通不便, 给工程机械维修配件采购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配件订货周期长, 因而延长了设备停机时间, 造成极大损失。

1. 3维修技术力量薄弱

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技术得不到广泛应用, 对于制造精度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和控制技术越来越先进的现代设备, 很难凭经验及时发现故障隐患。许多的施工企业都实行二级单位承包制, 设备和维修、技术人员都分散到各施工点, 而各施工点的技术力量、水平参差不齐, 不能及时解决维修疑难问题, 延长了停机时间, 影响了维修质量。

1. 4设备维修滞后浪费严重

由于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 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够, 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 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 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也十分严重, 个别维修人员为了贪图方便, 对一些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加以修复利用, 任凭其主观随意地报废, 更有甚者, 不考虑其他设备的整体性能, 采取 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 得过且过, 只要机械能动就交差了事, 结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1. 5设备维修人才建设不全

市场经济时期的施工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 致力于工程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施工不仅要结构合理, 更要有各有所长的各类人才。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都应配备机务管理、工程机械操作、工程机械维修、工程机械设备材料管理等人员。而有些单位为了节约开支, 不顾个人能力, 常常一人兼多职, 比如管理人员兼设备材料管理, 操作人员兼维修人员。由于技术能力不足和精力不够, 这些兼职工作人员常常不能满足工程机械维修工作的需要。工程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工程机械的技术状况、经济性和完好率。目前来说, 大部分施工企业的领导都不是学机械出身的, 他们认为维修技术人员的工作只不过是填填表, 机器坏了换些零件这些简单工作而已, 从而对维修技术人员的重视不够。

2 建筑机械维修保养经济效益分析

评价机械设备的维修质量,重要的经济指标应该是机械的寿命周期费用,即机械设备的原始费用与使用费用的总和。建筑机械设备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可借助维护保养和修理等方法进行多次修复。要想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应从维修和保养两方面考虑如何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所以应建立施工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适时修理,用项目修理来代替大修。

2.1改善设备维修体制,降低设备故障停机时间,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效率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按需修理是现代化维修方式的主流。设备维修是对故障设备进行修理,以恢复设备正常功能的过程。设备维修分为事后维修,预防维修和状态维修等维修方式。

2.2与定期维修比较,状态维修是一种更科学、更合理的维修方式,它既能保障设备的良好技术性能和技术状态,又避免了维修过剩和维修不足,使经济效益到最优。大力推行状态监测管理,执行以“八定”(定人、定点、定量、定周期、定标准、定表格、定记录、定流程)为主要内容的设备点检制度,并依据点检记录和看、听、触等手段,以及其它各种检测、测量、监视仪器和仪表所提供的技术数据,同时考虑设备的运行环境条件及运行历史,对设备的现状做出评估或故障诊断.以确定下次维修的内容、方法和时间,逐渐、自然地实现了设备维修方式由定期维修向状态维修的过渡与转换。在推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同时,在施工现场推行以“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为内容的“五定”管理,实行标准化作业,大大改进了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实行设备的状态维修创造了条件。

2.3根据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在对设备进行维修的同时,适时地进行设备的局部技术改造和更新,可以花费较少的资金,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国众多施工企业中,有相当数量的设备存在陈旧、老化,技术性能落后等问题,但由于受资金限制,在短时间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故采用状态维修与技术改造和局部更新相结合的方法,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

2.4现在我国的许多大专院校已开发出多种施工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特别是基于网络平台的机械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实现了异地信息传输,使施工企业与维修人员、专家、及生产厂家可直接进行信息交流,使生产厂家根据有关信息进行技术改造,施工企业利用有关信息判定设备技术状况,适时修理,提高工程机械使用的可靠性。在修理上,项目修理更符合设备的磨损规律。应大力提倡代替设备的大修。因为施工机械是由许多部件组成的,例如工程机械就有发动机、变矩器、变速箱、车桥或终传动等部件,各部件的材质、工作性质、上作环境不同,其磨损就不同,零件失效的时间和部件出现故障的时间就是分散的,所以不能同时进行大修,否则就造成了浪费。而项目修理是针对各个部件进行修理,克服了上述缺点,具有针对性强、停机时间短、修复快、省工、省料、费用低等优点。特别是一些在生产中处于关键地位、不允许停机较长时间的设备更应采用项日修理。

3 维修保养要求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间隔期,作业项目和要求依据《机械使用说明书》和《建筑机械

技术保养规程》执行。机械设备大修(项修)送修标志及修理技术鉴定。

3.1机械的主要总成达到下列各种损坏标志的一项时,该总成即需进行大修(即项修),机械的多数总成达到大修送修标志时,该机械需进行大修。

3.2发动机大修的标志。(1)动力性能显著降低,经调整后仍运行无力,需减少载荷,轮式机械较正常情况要挂低一个档,其它机械比额定载荷减少15% 以上,燃油消耗率显著增加,怠速运转不稳定或达不到最低转速。(2)气缸内壁磨损, 其不圆度及不圆柱度超过使用极限,以致气缸压力下降,在热车时测量各缸的压缩压力为标准压力的60% 以下。(3)机油消耗量显著增加,压力下降。其没有外漏的情况下,其最后运转100h 的机油添加量(不包括更换机油数量),超过定额100% 以上;运转中曲轴箱通气管口或机油注入口大量冒烟;机油压力降到最低使用限度。第三、在热车运转时,连续发生较严重的敲击声。

3.3电动机、发电机大修的标志。线圈烧损、断路、短路。分绕组各接头处有烧焦脱焊现象,或测量绝缘电阻不符合规定;转子轴有弯曲、松动、裂纹,轴头磨损逾限,滑环整流子烧损、磨蚀到极限,绝缘不良,铁芯嵌线槽内绝缘有枯焦脱出现象, 以及炭刷架破损变形, 需彻底整修。

建筑施工机械范文4

关键词:建筑施工;课程教学;工程技术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196

0 引言

《建筑施工机械》课程从目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实际出发,按建筑施工机械的应用范畴分类,包括绪论、工程起重机械、土方机械、桩工机械、钢筋机械、混凝土机械、装修机械以及施工机械的使用管理等内容。本书注重用图表给学生以明确的参数概念,书中运用了大量的简图、示意图和构造图给读者以形象的认识,便于理解,同时也考虑到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建议各院采用参观、电化教学、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接受能力。笔者现结合近年我校实际教学情况,对新课引入、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探讨。

1 重视新课引入

新课引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教师对新课引入得好,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这也要求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对本堂课的知识和原理进行融会贯通,争取能够在引入环节引起学生对施工机械对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塔式起重机顶升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之前,可以先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起重机的发展历程及其作用,然后再向学生展示塔式起重机的内部结构,鼓励学生说出塔式起重机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探讨塔式起重机的技术优势,逐步将学生的兴趣引入到课堂内容中来,再向学生展示塔式起重机顶升液压系统的剖面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采取提问式导入,通过对上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并抛出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2 开展灵活的课堂教学

2.1 积极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

多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具有直观性和多样性,能够弥补教学中实例设备的不足。在建筑施工机械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对于各种类型、型号的建筑施工机械予以了解,产生足够的感性认识,为了弥补学生设备实例的不足,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机械设备的图片和视频,对课本和教材进行辅助。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了解各种施工机械的外观,还要深入的了解其内在的结构和运行原理,这也需要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可以向学生展示机械设备运行的过程,以及其内部结构。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塔式起重机运行的视频,并要求学生一边看视频一边思考塔式起重机的塔身是怎样升高的。在这个跟过程中,学生会带着问题来观看视频,如有需要还可以对视频进行慢放和回放,引导学生总结塔式起重机的顶升过程[1]。在讲解机械设备的内部结构时,可以将实物图片和后期绘制的各种图片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在讲解轮式装载机大臂中的四连杆机构时,就可以将建筑工地中的实物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这种图片往往更加具有说服力。

2.2 运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就是通过项目任务来对课堂进行驱动,学生为了完成项目任务,就必须自觉、主动的进行学习。教师在组织本课程的教学时,要设立一个中心明确、难度始终的项目任务,并公布给学生,使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任务予以明确。以该项目任务为核心,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将学习的过程转变为一个实际工作的过程,既要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笔者对整个建筑施工机械教学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划分,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项目,分别为装修工程施工、防水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模板工程施工、钢筋工程施工、砌筑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地基工程施工,每个项目都要使用到不同的施工机械,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情景,各项目中又包含若干个学习任务。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比较系统的把握这个建筑施工机械教学的知识架构,并兼顾实际工程中的施工顺序,使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施工机械的用途进行划分,并了解整个施工的流程。例如在地基工程项目中,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案例,要求学生找出该案例中出现的管理、环境、施工和设计方面的问题,然后再根据教师给出的各项施工机械设备,对地基的施工方法进行归纳,制定出合理的地基施工计划[2]。

2.3 开展实践教学

建筑施工机械课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要为学生安排更多的进入工地参观实习的机会,通过现场认知的方式使学生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工地中机械操作者对于其所操作的机械设备非常熟悉,而且具有非常丰富的操作经验,因此可以带领学生到建筑施工工地,真实的触摸、观摩施工机械,并由该设备的操作人员为学生进行现场讲解。例如在钢筋弯曲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中向学生讲解钢筋弯曲机的设备规格、内部结构和外部形状,再带领学生来到工地,现场观看操作人员对钢筋弯曲机的操作,再由操作人员向学生讲解钢筋弯曲机的操作安全要求、操作顺序等,并给予学生亲自操作钢筋弯曲机的机会。

3 合理布置课后作业

在课堂的最后,要要求学生要对本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例如可以用作业的形式对钢筋弯曲机的工作原理、结构、操作要点进行归纳。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了解建筑施工机械的规范操作的重要性。课后作业应该紧密的围绕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系统的总结和归纳本堂课的知识[3]。

4 结语

建筑施工机械是高职建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对于奠定学生的专业基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对整个建筑施工机械课程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灵活的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扎实的掌握建筑施工机械方面的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和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机械范文5

一、加强对施工的技术人员的管理

对机械工程施工人员的管理,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技术人员的合理搭配。对施工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对于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质量资质。对质量、检测、监督等人员应进行职业资格考核,按照学历、专业、职称、工作年限、工作业绩、能力、培训成绩等要素,安排其合适的岗位,从而形成激励,促进人员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技术,积累新经验的团队。二是加强对团队人员的培训教育。首先,一定要加强对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培养积极预防性意识。同时,要对电气机械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培训,讲授适合工程需求的新技术和新管理理念,让大家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施工。三是注重团队班组建设。施工班组人员通常在一线施工,按照每个班组内员工各自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为其分配相应的任务,并责任到人,做到既分工明确,又能互相帮助,将员工工作效能发挥到最优。

二、做好电气施工的材料、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

(1)施工前的材料、设备管理。首先,物资采购部门要认真负责,采购时要根据要求选择符合条件的厂商和产品,切不可出现“关系式”采购,采购之后应对产品进行详细核算;其次,质量人员要对拟进场的材料和设备填写报验单,并将厂商提供的检验报告仔细阅读核对,确保无误后才能使用。对于国家强制管理的产品,必须要符合我国电工、机械产品认证委员会的要求,相应的设备上必须要有安全认证的标志,而且附有证书,坚决不用“三无”产品。同时,建筑机械、电气所使用的各种高低压箱柜等设备,一定要采购定点厂家提供的设备,对于关键的材料和设备,要对生产厂家的生产流程、检验标准和工艺进行充分了解,有的还要到厂家进行实地考察,以选最优设备。还要通过考试,对电气设计人员、施工及检验人员都应掌握一定的测试方法,能够对材料和设备进行入场前检测,准确判断产品优劣,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设备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不合格的产品,必须马上停止施工,并依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有些电气材料或设备在安装的时候要进行系统试验,以判断该产品在系统中能否正常工作,有时还要和设计、质量、检验等人员协同进行解决。(3)进场使用的材料、设备管理。在建筑机械工程系统交付使用后,材料、设备的管理工作仍要继续进行。要密切跟踪回访,了解使用的效果,积极与用户沟通,排查质量问题隐患。

三、加强施工机械使用的过程管理

建筑施工机械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地;施工机械;维护;管理

前言

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建筑施工机械的维护与管理问题,因为机械设备的保养能力、运作能力、运作效率与运作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的综合效益。因此,对当前建筑施工工地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对于提升建筑施工的综合效益是非常有帮助的。相关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人员应当在这方面产生深刻的认识,进而用正确的认识指导行动,提升建筑工地施工机械的使用效益。

1.建筑工地施工机械的维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施工机械不匹配、质量参差不齐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中标后,施工机械往往是临时从各地进行抽调,因而对施工机械的工作能力缺乏必要的核验,使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施工机械和工程类型匹配性差、施工机械质量低、老化严重等问题。这样的问题存在会严重制约工程质量的提升,降低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益。

1.2机械管理人员责任心缺失、管理能力差

施工机械的作用要得到最大的发挥,就必须指派专门人员进行机械的保养和维护,以保证机械在运作时能够保证足够的工作效率。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机械维护与管理人员往往专业性差、管理能力不足,而且普遍存在管理形式化、过场化和管理责任心缺失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导致机械维护与管理效果低下的重要原因。

1.3缺乏健全的施工机械维护与管理制度

在施工机械维护与管理的制度建设方面,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了重点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明显效果,但是从目前施工实际来看,现行的施工机械维护与管理制度仍然存在可行性较差、约束性较差、工程适应性较差的情况。这种情况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缺陷反馈机制,另一方面是由于制度制定者没有根据建筑施工业的发展及时对现行制度进行改进。

2.建筑工地施工机械的维护与管理提升策略

2.1施工机械在应用之初的工作能力检验

在工程开始之前,有必要对即将投入使用的施工机械进行系统、全面的检验,包括施工机械的工作能力、老化情况、安全隐患、能好情况、环境污染情况等,保证投入使用的施工机械都是符合要求的,能够高效完成既定的施工任务的。施工机械在应用之初的全面检验,对于工程施工起着“门槛”的作用,是对施工机械的一种必要的筛选。

2.2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的定期检验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很可能出现工作能力下降、老化、耗能增加、安全隐患的发生等情况,因而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施工机械的进行科学的检验,力求使检验专业、全面、科学、准确。在一些施工机械比较繁多、复杂的工地,有必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机械检验规程,帮助施工机械检验人员更好、更合理地进行施工机械的检验工作。

2.3完善维护与管理人员的准入制度

长期的工地施工资料表明,施工机械的维护与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越强,越能对施工机械进行良好、准确的检验,越能提升检验的效果并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招聘施工机械维护与管理人员时,应当适当提升准入门槛,对有意向进入企业从事机械检验工作的人员进行一定的能力测验,考查其专业能力,从而确保进入施工企业进行机械维护与管理的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

2.4完善维护与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

对工地施工机械维护与管理人员的培训应当形成体系、保证质量,具体来说,可以邀请机械管理岗位的优秀、资深工作人员进行授课,授课内容包含理论知识和施工实践,确保通过科学的培训能够真正提升机械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能力。

2.5施工机械维护与管理责任到人

施工机械的维护与管理是由工作人员进行操作的,因而一旦由于机械管理不力而导致事故,应当第一时间追究机械维护与管理人员的相关责任。施工机械维护与管理责任到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机械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使其产生一定的危机意识,进而有利于机械维护与管理实效的提升。

2.6适当加大机械维护与管理的资金投入

建筑工地施工机械的维护与管理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离不开足够的资金的支持,在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普遍重视施工综合效益、力求减少施工成本的情况下,明智的施工方应该能认识到机械维护与管理的资金投入的重要性,提升机械维护与管理的资金投入,虽然在表面上看来增加了施工成本,但是从工程总体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对施工企业是有力而无害的,不仅增加了施工综合效益、提升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也增加了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非常有利于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

3.总结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如火如荼和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仍然会面临比较激烈的竞争,在这样的竞争中,只有重视施工综合效益、从长远角度分析问题的企业才能求得发展,而其中,建筑工地施工机械的维护与管理问题,就是施工企业需要认真对待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层应当有正确的认识,综合分析得失,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增强人员培训,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办法,如此方能使建筑企业的工地施工机械管理工作走上正轨,帮助企业赢得企业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福喜.建筑工地施工机械安全使用管理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2):70-71

[2]胡忠.浅谈路桥施工机械的维护与安全管理[J].低碳世界,2014,(15):276-277

[3]战丽娜.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研究――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5):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