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蜜蜂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蜜蜂教学设计

蜜蜂教学设计范文1

1.学生与教材

这个教学实例中涉及的班级是江苏省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的高职(二)四班,班级共42人,学生英语水平为5~7级。本节课所用的教材是高职二年级英语课本,所选的教学内容是Unit 10 Bees。

2.教具与教学时间

该节课需要的教具是黑板、多媒体、录音机和一些表示小组得分的贴条。下面将会介绍到的教学设计的教学时间为15分钟,是一堂45分钟的课的一部分,是一个微型教案。该节课是这篇文章的第一课时。

3.课前准备

准备一些用于小组计分的贴条;设计好一张关于蜜蜂分类的表格,制作在多媒体课件中,并影印多份,发给小组;把学生分成7个小组,每组6人,围坐在一起。

二、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话题为Bees。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能归纳出每段的段落大意,能读懂全文;了解蜜蜂的分类和每种类别的任务分配。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会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情感目标: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从蜜蜂身上,明白人生的价值,培养责任感。

教学步骤。学生已经听过课文录音,并回答了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问题。下面是对接下来的15分钟课堂教学步骤的安排。

活动一:Analyz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finding out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时间:2分钟)

这个活动让学生独立完成,独立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节约时间,可以让学生在文章中把句子划出来,然后请个别学生逐一回答,当然要先看看有没有volunteers。在回答过程中,检查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如果正确,教师会说“Good job”;如有错误,教师说“Never mind, thank you.”再请其他学生帮忙纠正,教师在其中起引导作用。回答对的学生,可以为本小组赢得一张计分贴纸。在全部问答结束后,教师把答案呈现在黑板上,文章清晰地布局能帮助学生掌握英文写作要领。

活动二:Fill in Blanks.(时间:6分钟)

According to part 2, please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hree types of bees, filling in the following blanks with the given words or phrases.

the Queen unfertilized eggs drones female worker bees 30 to 40 thousand fertilized eggs a small number(图1)

图1

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表格是课前事先设计好的,体现了蜜蜂的三种类型之间的关系和蜜蜂分类的常识。每个小组一张表格,每组选定一位学生负责填写,其他学生在文中找出需要的信息。要求全体学生要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教室,看学生时候按要求完成。

同时进行竞赛,最先准确完成的三个小组可以得到一张计分贴纸。最后,教师把正确答案投影在多媒体上,这已经在事先准备的课件中做好了。

活动三:Discussion.

Every group chooses one kind of bees, analyzing its work, resposibility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family of bees.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m? And report the result orally.(时间:7分钟)

这也是小组合作完成的活动。每组的组长负责汇总组员的陈述。要求所有学生结合文章中关于每种类型的蜜蜂的工作、责任进行介绍,自己思考它对整个蜜蜂群体的贡献是什么。组长要把要领写下来,最后做口头表述。

这个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如词汇等。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蜜蜂的奉献联想到自己的责任,明白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的口头表述是为后面的作业做铺垫,也是语言从输入到输出的一个过程。

接下来还要通过各种练习来加强对文章内容和知识点的掌握和巩固。留给学生的作业是:描写一种类型的蜜蜂,谈谈它的工作和对蜜蜂群体的贡献,并说说你从它身上学到了什么人生道理。

下课之前,教师让每小组自己计算小组得到的计分贴纸,得分最高的小组会得到教师事先准备的小奖品,作为奖励。

三、教学原理分析

教学目标的体现在教案设计过程中已经涉及,整个教案设计体现的教学原理如下。

1.意义学习原理

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联系起来,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渴望。

在上述教案设计中,文章的主题是蜜蜂,这是个学生了解的话题。对于动物孩子们天生就有喜爱之情,因此这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而且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也有相关方面的知识,这就做到了引入的新知识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活动一是归纳各段落大意,是在学生了解了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的活动;活动二是填空,学生了解了各段落大意,又得到了一些关键词,学生就可以凭借已掌握的知识完成这个练习;活动三是讨论,是在活动二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得到情感上的升华。

所以,三个活动,一环扣一环,可以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帮助他们消化吸收新知识。

2.奖励期望原理

奖励期望原理是指人类进行某种活动或采取某种行动都是受到某种“奖励期望”的作用,这种奖励期望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非口头的,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而这种口头、非口头或长短期的奖励保证了人类活动的产生。

在15分钟的教案中,教师在学生回答对问题之后,及时地给学生以肯定“Good Job”;在学生回答错误之后,没有批评,而是说“Never mind, thank you.”这些话语都会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明白积极回答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计分贴纸,只要学生回答对问题就可以为所在小组赢得一张贴纸;只要小组合作准确又最快地完成活动任务就可以得到一张贴纸。贴纸是成功的象征,学生在整个竞赛过程中,体验到了快乐,有了成功的感觉,回答对问题的学生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每个小组成员都竭尽所能地为自己所在的小组多作贡献。

这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什么是自我价值。这些经历,对于学生今后踏上社会都是有益的。

3.交际能力原理

交际能力原理的核心是教语言应当教学生怎样使用语言,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而不是把教会学生一套语法规则和零碎的词语用法作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

蜜蜂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多媒体;美感熏陶

【中图分类号】G642.2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17-01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感受美,鉴赏美。而现代多媒体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直观地展现语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使学生萌发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文审美能力,收到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一、形声构图,在视听中感受美

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作者的强烈情感通过语言引起读者共鸣。然而学生受阅历和情感体验的限制,不能与作者唤起共鸣。

多媒体教学将无声语言和有声语言及形象直观画面结合在一起,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烈感彩的形、音、义,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在观赏中感受形象美,在听觉中感受音韵美,在想象中感受意境美。《荔枝蜜》一课,我设计课件时,抓住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线索,先是以平面连环图式再现作者小时候爬树掐海棠花不小心让蜜蜂蛰的经过,让学生理解感受作者“不大喜欢蜜蜂”;接着以“参观养蜂大厦”的录像播放,让学生认识小蜜蜂的生活特征;最后以色彩鲜艳,寓意深刻的蜜蜂采花酿蜜图,农民勤劳插秧图,配以重点文段呈现,让学生领悟小蜜蜂的无私奉献精神。课堂教学设计时,我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在语气语调,节奏轻重等方面点拨学生目接口诵,再点拨学生体味小蜜蜂的崇高精神气质,尤其是那段“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的课文重点段,用画面,文字,背景音乐集合而形成的特殊情境氛围,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颤动”,自觉地随同作者的体验,思索和感悟,化为融合自己灵魂个性的精神血脉,渗入自己的心田。

二、创造情境,在实践中体验美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会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情感内容,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课文朗读可以交给专业人员完成,他们能够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情感,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声调,准确,传神地表达课文的情感基调。无论是快乐明朗的,缅怀追忆的,慷慨激昂的,朗读的情真意切,同时,图片、声音、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一起参与进来,可以渲染气氛,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帮助学生感悟全文,把握文章的基调。以《春》为例,这一课的朗读配有音乐,文字,图片,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朗读声情并茂,音乐灵动,使人仿佛感受到春的活力,这对理解课文的主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音乐、文字、声音、图面浑然相融,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让人如临其境。

三、从对比中鉴赏美,在联想中领略美

蜜蜂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教学方法设计;依据;应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47-02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全国材,与普通高校、重点大学、名牌大学使用的是相同教材,而我们的学生素质与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的学生有较大差距,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好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虽然教学内容是红花,教学方法是绿叶,教学方法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起辅助作用的,但教学方法绝不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因为教学内容能不能被学生接受,教学效果能否尽人意,教学目的能否实现,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内容相同的一节课,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完全可能是大相径庭的。因此一堂好课既要有精彩的内容,又要有恰当独特与内容相匹配的形式。身为教学一线的专职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更加深切。与知名大学的同行相比,我们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重视教学内容的同时,同样不能轻视教学方法的设计,英爱重视对教学方法设计的探讨研究。

一、教学方法的内涵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统一。

二、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

(一)教育目的是教学方法设计的根本依据

众所周知,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学目的是为社会服务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教学方法设计的根本依据。

(二)教育原则是教学方法设计的主要依据

我们这里所讲的教育原则,既包括教育的一般原则,也包括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这是教学方法设计的主要依据。

(三)教育目标是教学方法设计的重要依据

教育目标亦称培养目标,是对某一级、某一类学校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目前普遍把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法时,要依据、服务培养目标,加强对高职学生高尚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优良的技术道德、职业理想和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教育目标是教学方法设计的重要依据。

(四)激发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方法设计的关键依据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要想上得有声有色、生机勃勃,让学生乐此不疲流连忘返,能让学生感兴趣是关键。因此,激发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方法设计的关键依据。

(五)知行统一是教学方法设计的必要依据

《尚书·说命中》中讲:“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中庸·第二十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曾说过: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所以我们在课堂设计的时候,就要千方百计努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由衷认可并体现在日常行为中。因此,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是我们教学方法设计的必要依据。

(六)教师自身素质是教学方法设计的主观依据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适应了教师的素养条件,并能为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选择与自己最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具体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要明确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指导思想明确。在设计具体一堂课时,除了要以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为指导,也不要忘了自己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的教学设计不能脱离这个实际,在教学设计时要脚踏实地,避免脱离现实的华而不实。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会受欢迎,就会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设计时要几种教学方法并用,尽量避免只用单一方法

这是由高职院校的学生的素质决定的。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品质、学习习惯、理论素养、自我约束能力等方面与重点大学的学生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如果80分钟都用一种方法讲课,那么不论你的内容多么精彩,你都会看到睡倒一片,而和者寡。因此教学设计时要几种教学方法并用,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让学生跟着教师转,才会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设计时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我认为,好的教学设计要把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并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这种参与不是简单的回答问题的师生互动,而是要设计情境、设计角色,让学生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进来。

(四)教学设计时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需求,要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兴趣点,了解他们关心什么、对什么喜闻乐见,什么是他们喜欢的话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围绕教学内容找到最好的、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学生有兴趣才能爱学,学生喜欢学教师才能愉快教,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设计要全方位规划,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教学方法的设计,不应该只关注教学过程的设计。还应该规划设计教学内容,因为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才是教师要完成的任务。毕竟内容是红花方法是绿叶,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只有方法内容相符合,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一节课后,学生没记住教学内容,只记住了教学形式,那就是一次失败的课,教学方法不能喧宾夺主。

(六)教学方法的设计,要把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做为设计的核心理念

教师在教学方法设计时,要把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做为设计的核心理念,贯穿教学设计的始终。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完成教学任务,使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全面提高。

四、具体设计一堂课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绪论》为例,以前按常规方法讲,学生都不爱听。这学期我在教学方法上动了脑筋,进行大胆设计。我设计了角色扮演,竞聘讨论,看图片谈感受,听故事看视频,师生共同制定纪律标准。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了解知识,培养能力、道德品质,提高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班风等,学生欣然接受。《绪论》上了四学时,学生一直保持着饱满的情绪、专注的精神、热情主动的学习态度、快乐活泼的课堂氛围,我认为通过课堂的检验,这节课的课堂设计是成功的。

马克思说:“蜘蛛的活动和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我们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要更加重视教学方法的设计,做一名好的合格的教师。

参考文献:

蜜蜂教学设计范文4

近年来,“任务驱动法”在我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渐成主流,课堂的互动性和活跃度有所提升。但在实际跟踪与听取反馈的过程中,我们仍发现部分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技术练习时存在较大的困惑,其原因主要包括:教学时间有限(大多为一周一课时,还经常受到各类活动的冲击)、教学资源匮乏(大多仍局限于所选教材配套提供的教学参考书与素材包)、学生水平不一(两极分化现象明显,既有“零起点”学生,又有技术水平已远远超越所教内容的学生,难以找到“信息需求”的平衡点),学生也容易出现思路混乱和上手生疏的问题。由于不能当堂突破和巩固教学重难点,势必造成后续学习中存在许多知识缺陷和技术操作盲区。如何解决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扎实的操作基础之间的矛盾呢?我们尝试在教学中引入“半成品加工”策略。

一、什么是“半成品加工”策略

“半成品加工”策略是从工业半成品加工借用来的词汇,该教学法的核心是为学生提供一些“待完成的教学作品”,旨在提供一种真实的问题解决环境。“半成品加工”策略也可以理解为是对教学目标的一种技术“留白”,而补充这些留白就是进行“再加工”,通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完成教学任务,在完成任务时开展教与学。

二、怎样运用“半成品加工”策略

1.形成主动运用“半成品加工”策略的意识

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跟踪与分类,我们发现难以当堂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多半是受教材和自身思维局限,如教材上提供的内容是“画蜜蜂”(清华版初二上册第2课),他们就严格地按照教材编排,在第一个图层上画出蜜蜂的身体,在第二个图层上画一只翅膀,在第三个图层上再画一只翅膀,在第四个图层上画上红脸蛋……一节课中,学生被教师不停地催促着,机械地照着课本尝试画出一只一模一样的蜜蜂。结果可想而知,学生们还没有画完就下课了,问他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他们一脸茫然!这样的课再持续下去,必然遭到学生的厌恶!

让我们回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上,根据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应当是:

(1)巩固绘图类工具的使用方法。

(2)初步学习使用图层来规划整个作品。

(3)认识图层,理解图层的概念,并学会新建图层,图层重命名、锁定、删除等常用方法。

(4)初步学习多层逐帧动画的制作。

那么教师是不是可以在第一个图层上画好蜜蜂的身体并作为素材分发给学生,学生只需要新建图层完成后续练习即可?我们在非重点内容上耗费了太多的时间,留给突破重难点的时间自然就非常有限。

教材是一种体例、一种范本,它不是计算机培训说明书,更不能充当和代替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之所以能发挥其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会灵活把控教材内含的核心知识,并用自己的方式讲清讲透,引领学生学习,确保学生学会。所以总是抱怨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的教师,首先要找找自身的原因,看看自己是不是还在从教材上的第一步做起,想想自己是不是还没有找到课堂的重心!

2.技术“留白”应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半成品加工”教学策略运用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恰当地给出技术“留白”,而技术“留白”应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去芜存菁,非重点的内容可由教师提前完成并分发给学生,学生当堂只需要完成本课的操作重难点即可。

以乌市第三中学李艳春老师的《城市越野、探寻美食—幻灯片的超级链接》一课为例,教师颇具匠心地制作好一个“半成品”幻灯片,提供了一种真实的问题解决环境,插入了相应的美食图片、美食介绍文本和城市越野路线图。但这些元素都是相互独立的,需要学生通过完成“超链接”加工的技术空白来实现便捷的交互与跳转。这样的任务设计不仅直击操作要点,更扩展了课堂容量,学生在有趣的互动游戏中轻松达成了教学目标。

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教法,让学生先新建幻灯片,再在幻灯片中插入美食图片和路线图等,学生的新鲜感能否保持那么久?后面的竞赛与游戏能否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

3.“半成品”之间应该有层次性和递进性

因为“半成品加工”教学策略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教师要有更加充分的课前准备,确保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之后,有后续的拓展性任务来巩固操作要点,这样既扩充了课堂容量,也确保了教学效果。那么在选择多个“半成品”时,一定要关注彼此之间的层次性与递进性。

以乌市第八十二中学王莹老师的《小猴子的梦想——“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一课为例,“半成品1”是一棵未涂色的玉米(单色填充),而“半成品2”是未涂色的西瓜(多色分区域填充),“半成品3”要求学生先找出兔子身上的缺口,补漏之后再填充颜色,“半成品4”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线条风景画来涂色,描摹出美好的梦想。这样的“半成品”哪个孩子会不喜欢呢?这样的任务设计又怎能不高效呢?

4.“半成品”要富有启发性和美感

教师提供的“半成品”不仅是学生要再加工的素材,更是一种范例作品,它传递着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匠心、教师的审美情趣。学生通过“半成品”加工既能快速掌握操作要点,更能在耳濡目染中了解深层次的文化与美感,这才应该是“半成品加工”教学策略的终极意义所在。

以乌市第四中学朱宏媛老师的《Photoshop中选区工具的使用》一课为例,所提供的半成品是两幅图,一幅是已处理成灰白色调的古旧小木屋,一幅是蔚蓝色的大海和海滩上挺拔的椰树。教师要求学生发挥 自己的聪明才智,把两幅图完美地拼合在一起。在她的启发之下,学生想到要分步操作:(1)用选区工具把小木屋的门“推开”;(2)用选区工具选取同等大小的海滩图片并拼合在小木屋被“推开”的门中。想象一下,古旧小屋的门一旦打开,竟是“面朝大海”的壮美风景,哪个孩子的心胸会不为之开阔呢?“此时无声胜有声”,所有的空间留给孩子们自己去感受、去思考,这样的“半成品”会让孩子记忆深刻。

三、结束语

蜜蜂教学设计范文5

素质教育不断加深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学中不断的使用多媒体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既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因此,多媒体成为新形势下教师以及学生广泛接受的辅助教学方式。那么,要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希望能给相关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多媒体平台;辅助教学;小学数学;课堂实效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要不断的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切实更新错误的教学理念。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使用得最为广泛的辅助教学方法就是多媒体,因为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这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也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运用多媒体,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在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索之心。具体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的灌输给学生知识,也不能将自己定位为信息传递者的角色,因为这只能是阻碍学生自我能动思维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此,教师必须去引导学生,让学生从简单的数字排列以及规律中去猜测、联想、识记,去发现不同算式之间有可能存在的联系。比如教师在讲授学生乘法口诀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背诵的时候体验数字间的联系以及规律,而不是一味的背诵口诀表上的计算结果。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口诀表形成的动态过程,这时学生就可以在体验过程中发现“二二得四”到“四四十六”是经过了基数翻倍,所以结果要翻四倍。中国有这么一句古话:“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运用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点,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关研究表明,小学生大多喜欢自己动手操作东西,大部分的学生愿意接受生活中的实物,而不是虚拟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的将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不断的引进到课堂教学中去。从学生的生活习性以及兴趣爱好出发,尽可能的展示生活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数学问题,比如生活中的图形、字母、数字以及数学规律等,这些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学材料,不断的满足学生的实践欲望,同时,这还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最有效的手段。比如,教师在讲授有关“多边形的面积”时,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动画的课件,将多边形分割成多个规则的图形,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就会觉得清晰、直观、明了,也就可以轻松的化解教学中的难点。

三、运用多媒体,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教师教学中如果一味的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会严重限制学生的发展,而教学中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的引进多媒体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帮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方法。比如教师在讲授“分数的意义”一章时,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教学的目的,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有趣的课件:“在森林里面,有一颗苹果树,苹果树上有4个苹果,有6只小蜜蜂在采蜜,总共采了12桶蜂蜜。”这时教师可以提问:(1)题目当中总共出现了多少个单位呢?(2)6只小蜜蜂总共采了12桶蜂蜜,平均每只蜜蜂采多少桶呢?让学生充分的展开思维去学习数学,就能够不断的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从而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评价教学标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教师能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也就是看学生是否能够全面、全身心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去,是否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的启发自己的积极思维、思维广度以及深度。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小学生会显得好玩、好动以及好奇,这时候学生知识的积累大多是在无意间完成的,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为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时就迎合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兴趣,最终增长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教师在讲授《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插放一些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关的故事或者是情节,这样的设计不仅符合小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过度的特点,也能够调动学生的眼、耳、口、鼻,让学生带着兴趣投入到教学中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这种全新的辅助教学方式势在必行,它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直观、生动、形象的感觉,还能带动教师,让教师不断的改革相关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最终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曹正 单位:威海恒山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蜜蜂教学设计范文6

【摘 要】小学科学概念教学是基于小学生思维特点与认知水平的生成过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通过建立联系和表征特点这两种基本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构概念。在概念建构过程中,首先创设情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认知,其次给予学生思维与表达支持,使学生对概念产生获得性理解。

关键词 概念教学;建立联系;表征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096-02

概念是科学学科体系中最基本的单位,小学科学概念教学基本类型为归纳形成概念或生活概念。教学设计时,如何基于学生认知特点进行有意义的概念建构,一直是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行行重行行,千锤突泉得概念——建立联系形成概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的教学特别要求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概念,一个是怎样的运动叫振动,另一个是振动和声音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如何设计探究实验活动报告,对学生自主探究振动、振动和声音的关系这两个重要概念,起着重要的支持性作用。笔者试图从以下探究报告设计的改变,解读教学中概念建构的过程。

第一次设计:不见森林不见树木——迷雾重重。

上述实验报告单的设计,对学生实验的观察没有指导意义,对概念的形成没有指导性,对教材的重点内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也没有做很好的关联性观察。

反馈交流时,学生得不出概念,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也还存在疑虑。

第二次设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遮遮掩掩。

此次实验的观察设计,重视了单独的、多角度的观察,如“对钢尺的观察和对声音产生的独立观察”,但却没有从整体关联的角度引导学生观察。因为没有从整体关联的角度进行观察,也没有找到概念生成的突破口。

第三次设计: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懵懵懂懂。

此次实验的设计,关注了整体关联性,即钢尺振动和声音产生之间的关系,如“钢尺运动过程中,声音的变化是怎样的?”“声音消失时,尺子是怎样的?”但忽视了对钢尺运动变化的观察,以及钢尺运动变化和声音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第四次设计:既见森林又见树木——豁然开朗。

本次修改后的实验设计,既关注了钢尺运动和声音产生的观察,又关注了钢尺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声音变化以及声音变化与钢尺振动变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你知道钢尺是怎样发出声音的?”这样的思考设计更贴近学生的思维水平,让学生更易归纳、概括出概念。

二、唧唧复唧唧,引线穿针得概念——表征特点形成概念

1.演示特点,抓住

关键词 理解概念。《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中,第一个探究实验就是让学生观察钢尺振动与声音产生之间的关系,老师会让学生注意观察钢尺是怎样运动的。在这个实验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运动特点,然后总结归纳什么叫“振动”。观察后,学生反馈:

生:钢尺在动。

生:钢尺动的很快。

生:钢尺动的时候,有时看不清。

生:钢尺是上下在动。

生:钢尺动的时候,开始快,渐渐慢慢,最后停下来了。

生:钢尺运动后会回到原来的位置。

生:我发现钢尺运动时,它的振幅在变小。

……

学生的反馈有个特点,即片段式或是挤牙膏式,一点一点挤出来。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重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对“振动”的理解。

师:你能用“手”来演示一下刚才看到的现象吗?

生演示。明显手运动的速度不够。

生再演示

全体学生都来演示,钢尺的运动方式:快速—渐慢—停止。

……

在学生演示的同时,教师板书

关键词 :快速、往返,同时顺势破题:像钢尺这样快速的往返运动,叫做振动。

2.归纳现象,用不同表达方式突破概念。小学科学课的课堂实验常常用以解释或验证现象,带有探究的趣味。简单的归纳推理方法是教师常用的教学策略。

本课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是研究钢尺是怎样产生声音的,第二个探究实验是研究皮筋是怎样产生声音的。

第一个实验后,得出结论:钢尺振动产生声音。

第二个实验后,得出结论:皮筋振动产生声音。

教师接着引导:

师:还有什么物体通过振动也能产生声音?

生:××振动产生声音。

师:我们把钢尺和皮筋等统称为物体的话,上面的话可以怎么说?

生: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

师:如果我们把“声音”和“物体”两个词在句中的位置做个交换,可以怎么说?

师引导: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为什么在探究了钢尺振动产生声音和皮筋振动产生声音后,概念描述时需要将“声音”一词放在句首,描述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呢?本课重点是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概念的主语,在概念的描述上往往要将“声音”放前面。

3.正反论证,在否定中强化概念。通过学习,学生理解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可是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听到声音,却看不清它在振动,或是肉眼根本就看不见物体在振动。

在课的导入部分可以设计这样的场景:(在讲台前准备了一个大鼓)

师问:我们会用什么样的办法让这鼓发出声音来?

生答:拍、敲、打……

师小结:用拍、敲、打……等方法,我们都是对鼓施加了一个力。老师也对鼓施加一个力(手摁在鼓面上,用力向下压),你能听到声音吗?

生答:听不到、听不清、没有。

师问:你们对鼓施加的力,引起鼓的什么变化,因此我们听到了声音?(提示课题)

……

课堂最后一个环节是反证实验,轻轻敲击音叉,肉眼看不清音叉的振动,但是可以用手感知它的振动;或是敲击音叉后,迅速将音叉插入水中,眼睛能看到水花四溅,水面出现波纹,跳动的水珠等现象。实验告诉我们,可以借助别的方法去验证物体的振动。

验证实验后提问:课的开始,同学们敲击鼓面让鼓发出了声音,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听到的声音

是……

生:是鼓面振动发出的。

师:你能想一个办法来验证鼓面的振动吗?

生:把手放到鼓面上

生:在鼓面洒些小纸片、细盐、面粉……

这样的设计,既巩固了概念——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证明物体在振动。

4.课堂延伸,在应用中强化概念。《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提到课程的理念:要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强调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学习科学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活里的现象,鼓励学生对生活熟知现象的观察与探究,建构生活现象与科学之间的联系。具体体现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的设计,引导学生对声音的产生这一概念进行深度理解时,可以与生活现象联系,设计如下探究问题强化概念:

问题1:蝴蝶和蜜蜂都是学生熟知的昆虫,蜜蜂飞近身边时,我们能听到蜜蜂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而蝴蝶飞近身边时,我们的耳朵却听不到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2:根据声音传播的特点,科学家们通过科技创新发明,可以运用到哪些领域?

至此,一个完整的概念建构过程就结束了,学生的概念水平得到了新的发展。“好课是磨出来的,好教师也是磨出来的。”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学科感情和师生感情),一定离不开好教师和好课。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美)罗伯特.L.索尔索.认知心理学[M].何华译.苏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4.

[4]袁维新.试论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教育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