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项目实施自评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项目实施自评报告范文1
一、工作原则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原则。通过对财政支出行为及其过程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的比较和评价分析,判断财政支出业绩和效果的优劣。
(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定量分析建立在支出项目的财务数据采集分析上,定性分析通过对项目支出的全面、综合因素分析,结合相关专家的意见,与定量分析共同评价支出项目的效果,以更加合理、准确反映支出的实际绩效。
(三)公正、客观原则。将真实性、科学性、规范性始终贯穿绩效评价的全过程,以强化、规范公共支出项目的选项、审批、监管、审核功能,增强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责任制,使绩效评价对公共支出和预算管理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
(四)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我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按照“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的工作思路,通过试点,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有序地建立起“项目—部门(单位)—综合”三个层次的评价类型,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二、基本方法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包括:
(一)成本——效益比较法。针对财政支出确定的目标,在目标效益额相同的情况下,对支出项目中发生的各种正常开支、额外开支和特殊费用等进行比较,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为优。
(二)目标预定与实施结果比较法。通过比较财政支出所产生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的目标,分析目标的完成情况,从而评价财政支出绩效。
(三)最低成本法。在某项财政支出难以计算其效益大小的情况下,采取比较多个功能和目的相近的方案,评价和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
(四)因素分析法。通过列举分析影响收益及成本的所有因素,综合分析评价的方法。
(五)历史动态比较法。将一定时期的财政支出按一定原则和类别分类排列,分析比较,判断某项财政支出的绩效。
(六)横向比较法。通过比较相同或近似的财政支出项目在不同地区间的实施执行情况,分析判断财政支出的绩效。
(七)专家评议与问卷调查法(公众评判法)。通过若干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分析,同时,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发给一定数量人员填写,最后汇总分析各方意见进行评价判断。
(八)财政部、省、市财政部门制订的其它方法。
在实施绩效评价时,根据财政支出项目的不同情况可以只采用一种方法,也可以多种方法同时进行。
三、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基本指标,一类是个性指标。
基本指标包括基本财务指标、国家(国际)通行指标、公众关注指标等被普遍应用在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
个性指标是在确定具体评价对象后,通过了解、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结合评价对象不同特点和目标而设置(选定)的特定指标,包括绩效指标和修正指标。绩效指标根据财政支出的不同功能和类型,同时兼顾绩效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分为十大类,包括:(一)支持经济发展支出指标;(二)基本建设(含大型修缮)支出指标;(三)财政支农支出指标;(四)财政教育支出指标;(五)财政科技支出指标;(六)财政文化体育支出指标;(七)财政卫生支出指标;(八)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指标;(九)政府采购支出指标;(十)政府运转支出指标。每类设立支出类型评价“指标库”,针对不同项目的绩效评价内容选取一定比例的指标。为满足评价工作的要求,还可以结合具体需要临时设置一些补充指标。
四、实施范围
(一)重大支出项目。市级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的支出项目试行支出绩效评价,项目实施单位应按规定和要求对支出绩效进行自评,上报自评报告。市财政局对自评报告进行抽查和复核,对其中的重大项目和社会影响较大的项目,由市财政局组织评价或委托中介机构评价。
(二)跨年度支出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应对资金使用进度和阶段效果进行自评,并将自评报告上报给市财政局备案。对所跨年度较长且社会影响较大的项目,由市财政局组织评价或委托中介机构评价。
(三)专项补助资金。由市财政局组织评价或委托中介机构评价。
(四)行政经费类支出及小额请款。暂不实行支出绩效评价,待绩效评价制度全面建立后,再结合部门绩效预算编制和单位综合评价一并实施。
五、绩效目标申报
预算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应按《*市市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试行办法》(东财〔*〕308号)的要求提供项目可行性方案,明确提出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目标,包括以下内容:申报单位基本情况、项目概况、项目必要性、项目所要达到的预期绩效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步骤、前景预测、条件论证、内容和规模、资金来源渠道及比例、资金使用进度,以及相关经济、社会、政治效益等。预算数额较大或者专业技术复杂的项目,可行性方案必须有科学的论证和专家的意见。
以上材料一式两份,分别交市财政局绩效评价科和主管业务科室。
六、分类实施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类型分为项目实施过程评价和项目完成结果评价。项目实施过程评价,是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阶段执行情况或者跨年度项目支出绩效的评价。项目完成结果评价是指项目完成后总体绩效的评价。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具体实施主体分为部门(单位)自我评价和财政部门组织评价。
1、部门(单位)自我评价。
财政支出项目统一实行部门(单位)对资金使用情况自评制度。
(1)项目完成后评价。所有预算项目支出完成后一个月内,资金使用单位必须对项目支出的绩效和预定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绩效自我评价,并向财政部门提交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备案。
(2)项目中期评价。对跨年度项目支出实行项目中期绩效自我评价制度。每个预算年度结束,项目资金使用单位都要对资金使用绩效情况实施一年一评的中期评价制度,自评报告报财政部门备案。
(3)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应包括:与申报的可行性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情况(项目阶段完成情况)、绩效结果等(具体格式和规范文本由市财政局另行制订)。
(4)抽样复核。财政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单位报送备案的绩效自评报告进行抽样复核、审查,抽查面逐步达到每个预算年度支出项目的3%以上。
2、财政部门组织评价。
(1)重点项目评价。财政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每个预算年度选择部分有影响和有代表性的重点支出项目进行综合绩效评价。综合绩效评价由财政部门在项目资金使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根据各方面材料和基础数据,对项目评价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判断,综合专业意见,对项目支出的经济、社会、政治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价。
(2)项目中期评价。对影响较大或者所跨年度较长的项目,由市财政局组织进行绩效评价。
(3)支出预算中按定员定额标准计算的基本支出和单项核定的基本支出,由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实施评价。
财政部门可以自行组织评价或委托具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实施评价(具体办法由市财政局另行制订)。
七、组织管理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由财政部门统一组织管理,财政、主管部门、项目单位分级实施。
(一)财政部门
财政部门作为财政预算分配主体,负责安排各项财政支出并对财政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管部门,负责研究制订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统一规划评价工作并组织实施,指导各镇(街)、各部门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一是研究、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设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库,测算、收集各项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设计评价工作的计算机软件,制定评价工作管理办法和工作规范;二是对各部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质量控制,帮助其他评价主体组织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组织绩效评价工作相关知识的培训,建立评价工作队伍;三是审核各部门、各单位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报告;四是研究、拓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领域,以及具体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模型,促进政府部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
主管部门、项目单位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具体组织者,负责本部门、本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一是按照财政部门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统一规定,制定本部门、本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和实施办法;二是组织、指导本部门所属单位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三是收集、审核本部门、本单位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向财政部门汇总、报送本部门、本单位的绩效评价报告;四是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工作情况,提出本部门、本单位改善预算管理工作建议,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
八、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包括:
(一)对项目支出资金使用单位报送备案的绩效自评报告进行核实和抽查。逾期不报送项目资金绩效自评报告的,视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没有达到。
(二)对跨年度实施中期评价的项目支出,可根据评价报告的结果,对长期项目资金作中期调整,以使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重点支出项目经过综合绩效评价,市财政部门根据评价结果向市政府报告,对后续资金拨付提出处理意见。同时,提请有关部门对重点项目资金进行重点审计和事后审计,加强对重点支出项目的监督。
(四)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安排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综合评价结果用于判断财政资金配置的合理性,以准确把握财政决策和政策效应,控制财政风险。
(五)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分析判断单位内部的管理问题和部门的主要政绩水平,加强财政资金的监控,提高支出项目的管理水平。
(六)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经报请市政府同意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以增强财政工作的公正性、公平性和公开性。
项目实施自评报告范文2
一、工作原则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原则。即把财政支出行为及其过程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其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的比较和评价分析,判断支出的行为过程和执行的业绩、效果优劣。经济性、效率性与有效性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
(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定量分析建立在支出项目的财务数据采集分析上,定性分析通过对项目支出的全面、综合因素分析,结合相关专家的意见,与定量分析共同评价支出项目的效果,以更加合理、准确反映支出的实际绩效。
(三)真实性、科学性、规范性原则。真实性是保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公正客观的基础,科学性是以项目的实际情况为主,兼顾国家、国际比较标准,将预算标准和实际相结合,普遍适用和个别选择相结合,充分考虑财政支出的特点和运作过程,以真实反映和衡量不同资金使用受益单位(部门)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的能力。规范性是评价行为和结果始终贯穿和反映财政资金运作的全过程,强化、规范公共支出项目的选项、审批、监管、审核功能,增强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责任制,使绩效评价对公共支出和预算管理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
二、基本方法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包括:
(一)成本——效益比较法。针对财政支出确定的目标,在目标效益额相同的情况下,对支出项目中发生的各种正常开支、额外开支和特殊费用等进行比较,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为优。
(二)目标预定与实施效果比较法。通过比较财政支出所产生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的目标,分析完成(或未完成)目标的因素,从而评价财政支出绩效。
(三)摊提计算法。研究某项支出通过年度盈余得以回收的时限,即计算投资回收期或投资风险。摊提时间越短,风险越小。
(四)最低成本法。在某项公共支出不易观测或计算其效益大小的情况下,可采取比较多个功能和目的相近的方案,评价和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
(五)因素分析法。通过列举分析所有影响收益及成本的内外因素,综合分析评价的方法。
(六)历史动态比较法。将历史上各时期的公共支出按一定原则和类别分类排列,分析比较,确定公共支出效率变化的情况。
(七)横向比较法。将相同或近似的支出项目通过比较其在不同地区间的实施执行情况来分析判断支出的绩效。
(八)专家评议与问卷调查法(公众评判法)。通过若干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分析,同时,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发给一定数量人员填写,最后汇总分析各方意见进行评价判断。
(九)财政部、省财政部门制订的其它方法。
在实施绩效评价时,根据支出项目的不同情况可以只采用一种方法,也可以多种方法同时进行。
三、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通用)指标,一类是个性(选定)指标。基本指标包括基本财务指标、国家(国际)通行指标、公众关注指标等被普遍应用在公共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个性指标是在确定具体评价对象后,通过了解、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结合评价对象不同特点和目标来设置(选定)的特定指标。
个性指标包括绩效指标和修正指标。绩效指标根据财政支出的不同功能和类型,同时兼顾绩效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分为九大类,每类设立支出类型评价“指标库”,针对不同项目的绩效评价内容选取一定比例的指标。为满足评价工作的要求,还可以结合具体需要临时设置一些补充指标(绩效评价指标及计算公式详见附件)。
四、组织管理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由财政部门统一组织管理,财政、主管部门、项目单位分级实施。财政部门作为财政预算分配的主体,负责安排各项财政支出并对财政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管部门,负责研究制订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统一规划评价工作并组织实施,指导各地、各部门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各主管部门、支出项目单位是财政支出评价工作的具体组织者,负责本部门、本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日常绩效评价,由省财政厅组织实施;省委、省政府指定的重要项目,由省委、省政府指定的牵头单位或由省财政厅、审计厅、监察厅共同组织实施;对省直部门或一级预算单位的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由省人事厅、财政厅会同审计、监察部门组织实施。
进行绩效评价必要时可以邀请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加。
五、工作程序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必须遵循严格、规范的工作程序,从而减少误差,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一般工作程序主要包括:
(一)前期准备
1、绩效目标申报。
(1)财政基本支出的绩效目标,包括按定员定额标准计算的基本支出绩效目标和单项核定的基本支出绩效目标,由财政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和标准确定。
(2)预算单位在申报支出项目时,必须提交项目可行性方案,明确提出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目标。预算数额较大或者专业技术复杂的项目,可行性方案必须有科学的论证和专家意见。
可行性方案中,绩效目标包括以下内容:申报单位基本情况、项目概况、项目必要性、项目所要达到的预期绩效目标、前景预测、条件论证、内容和规模、资金来源渠道及比例、资金使用进度、相关经济社会效益等。
省级财政支出项目申报必须按《广东省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试行办法》(粤财预[*]63号)规定的申报条件、程序和规范文本格式申报。省级部门(单位)在报送预算支出项目申报材料时,加报一份给省财政厅绩效评价部门备案。省财政厅对省级部门提交的可行性方案,要进行严格的审核。一般性支出项目可以按规定的例行程序审核,重大项目可由省财政厅组织成立专家组进行评审。
2、确定评价对象,下达评价通知书。根据公共支出绩效目标以及绩效预算管理的要求,有针对性确定评价目标和对象并下达评价通知书。评价通知书应载明评价任务、目的、依据、评价人员、评价时间和有关要求等。
3、成立评价组织机构。确定评价目标后,应根据目标的具体情况,成立评价组织机构,负责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制订评价实施方案、选择委托评价机构,审核评价结果报告。
4、制订评价实施方案。评价组织机构根据评价工作规范,针对评价对象,拟定评价工作具体方案,成立评价工作组,选定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二)现场评价
1、收集基础数据和资料。评价工作组根据评价工作要求,到评价对象现场采取勘查、问卷、复核等方式收集、整理基础数据和资料,包括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评价指标体系需要的相关资料。
2、核实、分析基础数据并计算评价结果。评价实施机构根据被评价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核实基础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以及指标口径的一致性,根据实际情况对指标和标准进行必要的调整,并辅助以专家问卷等定性指标的分析计算出评价结果。
(三)撰写报告
1、形成初步评价结论。评价工作组根据计算的初步评价结果,撰写评价分析报告,并在必要时候将初步评价结果反馈被评价单位,核实相关调整事项,评价分析报告按规定格式和要求(具体格式和要求由省财政厅另行制订),内容完整,分析透彻,逻辑清晰,用语准确,并报请评价组织机构审核确认或备案。
2、总结建档。评价工作完成以后,应进行工作总结,将评价有关问题和建议形成书面材料上报评价组织机构,并将评价项目建立工作档案备查。
六、分类实施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类型分为项目实施过程评价和项目完成结果评价。项目实施过程评价,是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阶段执行情况或者跨年度项目支出绩效的评价。项目完成结果评价是指项目完成后总体绩效的评价。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具体实施主体分为部门(单位)自我评价和财政部门组织评价。
1、部门(单位)自我评价。
财政支出项目统一实行部门(单位)对资金使用情况自评制度。
(1)项目完成后评价。所有预算项目支出完成后一个月内,资金使用单位必须对项目支出的绩效和预定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绩效自我评价,并向财政部门提交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备案。
(2)项目中期评价。对跨年度项目支出实行项目中期绩效自我评价制度。每个预算年度结束,项目资金使用单位都要对资金使用绩效情况实施一年一评的中期评价制度,自评报告报财政部门备案。
(3)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应该包括:与申报的可行性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情况(项目阶段完成情况)、绩效结果等(具体格式和规范文本由省财政厅另行制订)。
(4)抽样复核。财政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单位报送备案的绩效自评报告进行抽样复核、审查,抽查面逐步达到每个预算年度支出项目的5%以上。
2、财政部门组织评价。
(1)重点项目评价。财政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每个预算年度筛选部分有影响和有代表性的重点支出项目进行综合绩效评价。综合绩效评价由财政部门在项目资金使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根据各方面材料和基础数据,对项目评价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判断,综合专业意见,对项目支出的经济、社会、政治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价。
(2)项目中期评价。对影响较大或者所跨年度较长的项目,由省财政厅组织进行绩效评价。
(3)支出预算中按定员定额标准计算的基本支出和单项核定的基本支出,由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实施评价。
财政部门组织评价可以委托下一级财政部门和具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实施评价(具体办法由省财政厅另行制订)。
七、实施范围和步骤
(一)重大支出项目。省级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支出项目试行支出绩效评价。项目实施单位,应按《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对支出绩效进行自评,上报自评报告,财政部门对自评报告进行抽查和复核。对其中的重大项目和社会影响较大的项目,可由财政部门委托或组织评价。
(二)一般性支出及小额请款。暂不实行支出绩效评价,待绩效评价制度全面建立后,再结合部门预算编制和部门综合评价一并实施。
(三)跨年度支出项目。全部按《方案》规定实行自我评价。项目单位对资金使用进度和阶段效果形成自评报告,报财政部门备案。对所跨年度较长的项目,可由省财政厅组织进行绩效评价。
(四)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属财力性转移支付,纳入地方预算收入综合平衡。由接受转移支付的地方财政部门结合各地具体实际情况组织实施绩效评价。
(五)专项补助资金。可以采取省财政部门组织评价,也可以由省委托市、县的财政部门或中介机构进行绩效评价。
八、结果应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包括:
(一)对项目支出资金使用单位报送备案的绩效自评报告进行核实和抽查。逾期不报送项目资金绩效自评报告的,视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没有达到。
(二)对跨年度实施中期评价的项目支出,在提交年度评价报告之前,财政部门不再拨付资金,并可以根据评价报告的结果,对长期项目资金作中期调整,以使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不按规定提交评价报告的,必须向本级政府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方可拨款。对绩效差劣的项目要进行通报,对同类项目下一预算年度不再安排资金。
(三)重点支出项目经过综合绩效评价,财政部门可根据评价结果向本级政府报告,对后续资金拨付提出处理意见,经政府批准调整支出预算。同时,提请有关部门对重点项目资金进行重点审计和事后审计,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财政和审计监督。
(四)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将作为下年度安排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综合评价结果还可以判断财政资金配置的合理性,准确把握财政决策和政策效应,控制财政风险。
(五)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分析诊断单位内部的管理问题和部门的主要政绩水平,加强财政资金的监控,提高支出项目的管理水平。对绩效良好的项目通报表扬,并对下年度的同类项目优先安排。
(六)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经报请本级政府同意后,将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以加强部门财政资金运用和部门行为监督,体现和增加公共支出公正性和透明度。
项目实施自评报告范文3
***府区2013年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省市农机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13]38号)和《山东省农业厅、海洋与渔业厅、财政厅关于印发2013年山东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农财字[2013]67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认真拟定实施方案,及早动员布署,通过合理设置机构、建立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管理制度、培育科技示范户、建设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全面开展基层农机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等各项工作,有序地推进了我区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为提高项目绩效,切实推动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政策落实到位,***府区农机局成立了由分管局长任组长,相关股室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自评考核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现场察看、走访群众等方式,对照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落实延伸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对项目实施展开逐项自评,综合得分94分。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 全面完成项目任务
(一)遴选、评定了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根据全区种植发展规划和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实际,确定小麦、玉米、花生为我区主导产业。
(二)组建了专家组。***府区农机局根据我区产业发展需求,选聘理论水平较高、专业特长明显、推广经验丰富的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机推广技术项目技术指导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在统筹协调安排的基础上,分工负责,制定全区农机推广计划,相关产业技术实施方案,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编制技术操作规程和技术明白纸;指导农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培训技术员,指导其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三)确定了技术指导员。按照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1:2的比例,公开选聘确定为项目服务的技术指导员2个。选聘的技术指导员,具有较高的农村政策理论水平和农机技术水平,熟悉农机技术推广方式方法,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技术指导员确定后,进行公示,签订技术服务责任书,统一颁发聘书。技术指导员实行包社包户制,每个技术指导员负责指导2个示范户,全年入户时间累计不少于60天。
(四)遴选、落实科技示范户。围绕遴选确定的主推技术,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遴选培育一批服务能力较高、管理较规范、示范带动能力较强的农机合作社作为农机科技示范户。2013年培育农机科技示范户4户,每户示范带动10户,共辐射带动40户。农机科技示范户带头使用新技术、新机具,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协助农机技术推广员做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以及信息采集、项目评价等工作。
(五)加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围绕我区农业和农机化发展需求,按照主推技术为主、多种示范、高规格、严要求、可持续的原则,重点建设一个实验示范基地:闫寺办事处王庙村—小麦、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使其真正成为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基地、农机技术人员、农机大户科技培训基地。
二、措施到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
为确保项目实施,成立由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任组长,区农机局局长任副组长的区科技入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领导、政策研究、综合协调、资金落实和督导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机局,主要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同时组建农机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全面负责科技入户工程的技术工作,负责实施方案的编制,并组织实施、督导检查、汇总上报相关信息、开展绩效考核、自查自评等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项目任务。
(二)深化基层公益性农机推广体系改革
按照基层农机推广机构主要承担农机技术推广、农机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农机安全操作技术等公益性职能,将公益性职能细化成工作职责,落实到农机技术推广服务站和农机技术人员,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完善了机构设置;与区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府区2013年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农机管字[2013]22号)文件,推动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进程、完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工作机制、加强农机人才培训、提升农机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基层农机推广信息管理系统,对基层农机人员进行动态管理。
(三)建立农机推广管理制度
为深化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府区根据项目要求,创新了管理机制,研究、制定了农机技术人员绩效考评制度、基层农机人员培训制度、多元化农机推广制度、资金管理办法、农机试验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等各项制度,并将相关制度下发。为强化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区农机局与各农机指导员签订了农机推广目标责任书,农机指导员与服务对象(科技示范户)签订了技术指导协议书,将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工作要求、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同时,按照省、市、区2013年度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政策落实延伸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府区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绩效考核办法要求,建立健全区农机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农机手三方考评制度,对技术指导员的工作完成情况、满意度和技术水平等进行综合全面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奖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农机人员是否续聘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优秀的技术指导员给予通报表扬并适当进行奖励,对考核成绩较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减少补助资金直至取消资格。
(四)加强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培训
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培训是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为加强广大农机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更新,***府区采取集中培训和实地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广大农机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基层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采取分层次、分批次的方式开展,通过培训,着力解决基层农机技术人员断层和知识更新慢的问题。今年9---10月,举办了4期专业技术培训班。今年12月份,组织20名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参加了山东省农机局组织的专项培训。
利用网络培训学习,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每周至少上网浏览不少于2次。利用“山东农机化网”、“中国农业机械化网”和《山东农机化》杂志等载体,组织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其业务能力,同时加强对基层农机管理员和村干部的培训,提高其对农机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通过培训学习,农机技术人员普遍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了解了很多政策法规与新信息,更新和掌握了一定的新技术,提高了业务技能,增强了我区基层农机推广队伍为农服务的能力,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撑。
(五)强化资金监管
根据项目资金管理相关规定和要求,切实加强项目资金使用与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资金用途使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单位和个人都没有占用和挪作他用。
(六)强化实施管理
竖立农机试验示范基地标牌、配备技术指导员胸牌、悬挂科技示范户门牌,组织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认真填写了《技术指导员手册》和《科技示范户手册》,做到人手一册。围绕主导产业,编印技术资料,发到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手中,并及时组织培训学习。
(七)强化总结宣传
为了形成建设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良好氛围,***府区在项目实施中,通过会议、科技下乡、信息等多种方式,强化了项目的宣传和动员。2013年9月项目开始运行以来,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分析项目实施中的有关问题。深入基层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大大提高了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三、成效显著
(一)农机推广服务渠道畅通无阻
通过项目实施,将农机技术服务体系的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示范带动户有机结合起来,初步建起了“专家+农机技术人员+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畅通了农机服务渠道,农机新技术可以通过这一渠道顺利地进入农户,进入田间地头,直接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二)农机技术服务管理有章可循
项目实施中,将农机服务工作细化分解,目标明确具体,要求规范严格,通过目标化、责任化、制度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农机服务管理水平和效果。
(三)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人员热情高涨
项目一开展,农机技术人员就下乡开展工作、进村入户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农机技术人员有了工作目标和方向,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完全享受到工作成就感,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四)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素质提高
基层农机推广改革与建设项目开展的农机作业技术人员培训,是***府区进年来参训人员最多、培训最系统、培训科技含量最高的一次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区农机推广服务人员的素质。
(五)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得到迅速推广
通过宣传培训,印发技术资料、示范区建设展示及示范户的带动,实现了全区主导产业主推品种、主推技术进村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主导产业共推广优良品种3个,农机新技术的应用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农民对农机推广人员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实现了镇政府、技术指导员、农机手三满意。
(七)未发生任何违法违纪行为
按照项目要求严格实施,项目期间未发生下列情况:一是投诉、曝光、负面报道;二是弄虚作假行为;三是重大违法违规现象。
四、严格按照项目补助标准、用途使用资金
项目总投资20万元,主要用途为:
(一)农机技术推广服务补助8万元
主要用于基层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的补助(交通、通讯、误餐补助等)5万元;聘请技术专家的补助(差旅、交通、劳务等)1万元;完成农机技术推广重大任务的绩效奖励1万元;技术资料印刷、制度建设及工作考评等管理费1万元。
(二)农机化科技示范补助7万元
主要用于试验示范基地购买燃料,试验示范、作业演示所需的设施装备的租赁费用、试验测试所需的仪器设备等物资,组织作业示范活动等补助4万元;农机科技示范户作业演示补助、试验测试所需的仪器设备补助3万元。
(三)农机技术人员能力建设补助5万元
主要用于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开展继续教育等教材、场地、差旅、食宿、交通等培训费用。
五、存在问题
(一)镇办农机技术服务人员由于实行区镇共管,不少农机推广人员还承担着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精力分散,下乡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时间、次数还不完全符合项目要求。
(二)《示范户手册》和《技术指导员手册》填写有的还不够规范。
(三)信息上报量不足。
六、有关建议
(一)加大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二)增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农机新技术推广顺利。
(四)加大信息报送力度,使农机新技术家喻户晓。
二〇一四年一月十八日
项目实施自评报告范文4
1 现状及问题
近5年来,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先后承担了山西省林业技术推广站林业科技示范工程、省科技厅《太行山中部干石山地抗旱造林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中央财政《太行山中段山地防护林营造技术示范项目》、农业财政新技术资金《低产商品林改造技术项目》、《海眼寺油松母树林良种造林技术示范》和省林业厅林业科技创新工程《乡土树种辽东栎造林示范项目》等林业科技工程项目,总的来说,工程运行正常、档案相对齐全、科技示范作用彰显。但个别项目还存在项目档案建设滞后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重生产轻档案,档案意识弱
林业科技项目项目工程建设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实体建设,轻档案记录”的思想,没有认识到林业科技档案是林业科技项目建设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科技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林业科技项目检查验收、效益监测、效益评估的重要依据。往往是“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等检查验收时,东拼西凑,闭门造车,致使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大打折扣。
1.2 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有的项目实施单位档案管理制度很不健全,有的项目实施单位纯粹无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工作无章可循、无规可依,科技档案管理混淆于普通的文书管理,概念不清,工作无眉目,管理无头绪,机制不顺畅,归档不规范。
1.3 责任不落实,人员不到位
林业科技项目实施单位大都没有专职的档案员,大多数是兼职,有的是抓壮丁式的临时指派,职责不明确,责任难落实,人员难到位,直接影响林业科技档案的收集、归档。
1.4 内容不完整,系统性差
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直接参与科技项目建设少,未经专业培训,缺乏必要的档案管理知识,造成归档材料不齐全,缺胳膊少腿,内容不完整,系统性差。
1.5 装订不规范,案卷质量低
林业科技项目档案立卷归档封皮不规范、无卷内目录和备考表,图纸折叠不整齐,字体书写不工整,图片张贴打印不统一,案卷质量低。
2 对策与建议
2.1 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档案意识
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国家林业局印发的《林业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办法》和《山西省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档案管理规定》等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档案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增强对林业科技项目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2.2 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档案管理
林业科技项目实施单位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事,从而逐步使林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走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职能部门要坚持“档案不合格,工程不验收”的原则,加强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
2.3 责任落实到人,稳定管理队伍
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配备有一定专业知识,能胜任工作的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要明确责任,责任到人,将科技项目档案的管理纳入单位年终目标任务,与生产业务一起考核,真正做到人员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奖惩考核到位。
2.4 建设建档同步,确保档案完整
要将林业科技项目档案收集贯穿于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落实到各个建设环节,同步安排,同步实施,确保档案的收集的及时,从面提高归档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2.5 健全档案内容,提高案卷质量
2.5.1 林业科技项目档案的归档范围是:项目立项批复文件;资金下达文件;项目实施方案;与省厅或局签订的项目合同;与村委、农民签订的多方协议或合同;小班调查或测试数据;项目年度计划或总结;年度验收报告;年度检查整改意见及整改报告;年度绩效自评报告或自评表;技术培训资料;受训人员花名册;形成的技术手册;苗木、化肥、器材等生产资料采购的购销合同、产品合格证书、苗木生产许可证、苗木经营许可证、苗木检疫证书、标签;出入库手续;项目实施过程各环节的图片影像资料;各个工序验收单;施工日记;各项调查材料、试验记录、原始数据;项目验收上报资料;项目验收证书或评价意见和有关规程和细则等等。
2.5.2 归档要求:共同承办项目的由主办单位负责立卷和归档;凡归档材料,要做到书写材料优良,字迹工整,图样清晰,不得用铅笔、圆珠笔书写或复写纸复写;一般应归档一份,重要的和使用频繁的,可多归档一份或几份以供日常借阅。
项目实施自评报告范文5
开发区财政专项资金是指由开发区级预算安排或开发区统一筹集的,为促进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要求,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实现社会事业发展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专门用途和绩效目标的财政性资金。财政专项资金的设立、调整、撤销、执行、绩效评价和监督适用本暂行办法。
专项资金管理应当遵循依法设立、统筹兼顾、公开透明、规范管理、绩效评价、跟踪监督的原则。专项资金管理与政府采购、集中支付等相结合,实行“专款专用”的管理办法。
一、管理职责
开发区财政分局对专项资金管理的职责:负责专项资金的管理和政策的研究制定,会同归口部门或街道办建立健全专项资金具体管理制度;负责专项资金设立、调整和撤销等事项的预审工作,汇总、梳理有效专项资金目录,并按程序报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审批;组织专项资金支出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组织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实行绩效评价;监督管理专项资金支出活动等。
归口部门或街道办对分管的专项资金履行以下职责:配合开发区财政部门建立健全专项资金具体的管理制度,设立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制定管理流程,明确责任主体,规范资金管理;按预算管理的要求,编制专项资金支出预算;执行已经批复的专项资金支出预算,监督专项资金的使用;按绩效目标对专项资金实施绩效自评价;负责对执行期满或者被撤销专项资金的相关管理工作等。
二、财政专项资金的设立、调整和撤销
专项资金应当按法律、法规或者开发区规定设立,符合公共财政投入方向,重点满足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设立专项资金,由各项目单位根据年度部门预算编制要求,按管委会规定的时间报送下一年度本单位财政专项资金支出预算和相关资料。财政分局负责对各单位申报的财政专项资金初审、汇总后,根据党工委、管委会工作重点,社会事业发展计划和各部门工作任务及年度财政财力状况,确定年度财政专项资金支出预算安排初步建议,经开发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审核,并报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批准后,列入年度预算。
专项资金应当明确执行期限,执行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三年,专项资金执行期限届满后不再纳入下一年度专项资金目录。
专项资金在执行期间需要调整项目内容或者金额的,应当按项目和资金管理权限逐级上报原审批部门,经批准后方可变更。
专项资金在执行期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开发区财政分局会同归口管理部门或街道办报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调整或撤销该专项资金:
1、由于客观情况发生变化,使专项资金设立的目标失去意义或者需要完成的特定任务已不存在的;
2、专项资金的绩效达不到主要预期目标的;
3、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存在违法违纪问题,情节严重或者整改无效的。
撤销或者调整支出预算形成的专项资金结余,开发区财政分局应当及时收回。
三、使用和执行
(一)、单位专项资金使用和执行
各预算单位专项资金使用:项目实施前由预算单位提出专项资金实施申请,填制“单位专项资金预算申请表”,经单位负责人签发报分管领导或街道办主任签批,开发区财政分局审核后安排预算指标。
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填报“单位专项资金用款计划申请”,列明专项名称和金额,并附相关资料,经项目单位负责人审批,财政核准下达用款计划,项目实施单位按吴开管委(2008)44号财政报账办法使用。
项目完成后,项目单位应及时组织验收结算,填制“专项资金验收结算单”,经单位负责人确认,分管领导或街道办主任审定,办理财务结算手续,项目结余资金及时缴回财政。
(二)、管委会专项资金使用和执行
管委会专项资金分街道管理专项资金和归口管理专项资金。
(1)街道管理专项资金使用:根据核定的预算指标,报管委会主任审批后,财政下达街道管理专项资金总指标,各街道严格按预算总指标和上报的专项资金预算执行。街道管理专项资金使用由项目实施单位提出申请,填制“街道专项资金申请单”,由各街道办事处主任审批,财政复审下达指标、用款计划,项目实施单位按财政报账办法使用。项目完成后,项目单位应及时组织验收结算,填制“专项资金验收结算单”,经单位负责人确认,街道办主任审定,办理财务结算手续,项目结余资金及时缴回财政。
(2)归口管理专项资金使用:归口管理专项资金由项目单位提出项目实施申请,经开发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初审,报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审核批准后实施。开发区财政分局根据相关批准的文件和专项资金预算,安排专项资金指标,报管委会主任审批后下达。
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提出用款申请,填报“管委会专项资金用款计划申请(结算)单”,列明项目名称和金额,并附相关资料,经项目单位负责人签字后,由归口部门、财政、督察等部门审核并报分管领导批准,财政下达用款计划,由项目实施单位按财政报账办法使用。归口部门会同项目单位做好项目验收结算工作,项目结余资金及时缴回财政。
四、绩效评价
建立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对专项资金开展全过程绩效管理。归口部门或街道办对分管的专项资金绩效实施自评价,开发区财政分局在专项资金执行期内开展绩效跟踪和年度绩效评价,并向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报告绩效评价结果。考评结果作为以后年度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审批的重要依据,为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
项目实施自评报告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专业课;教学评价
随着社会对计算机综合人才的普遍需求以及行业市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计算机教学的需求。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多元化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更好地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人才培养目标。
一、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弊端
1.重理论,轻能力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手段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上没有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剖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才能,没有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创新才能以及创新思想的拓展。
2.重笔试,轻实践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取笔试的方式。因为笔试组织较方便,阅卷和考试质量剖析比较容易,但它只能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学生应用和操作计算机的实际能力没有得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出来,从而也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新的计算机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为了改变传统的评价弊端,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了计算机专业课堂评价方式是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进行全面综合评价,让评价主体多元化;同时加强过程性评价,注重个性化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立足过程评价
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评价一般是按照项目进行考核,每个考核中任务都要对项目的报告、方案、项目完成过程情况、项目总结报告和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
2.坚持全面评价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同时倡导经过对项目完成状况、言语表达才能、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应变才能等多个考核指标来理解和评价学生。
3.注重开展个性评价
学生在做项目时,因为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差异,在做项目时速度有快有慢,而且在完成项目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从多个角度开展个性化评价。
4.采用鼓励性评价
从学生完成项目的表现,我们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采用鼓励性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而教师则努力营造一个使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教学氛围。
三、评价主体
从传统的教师单一评价或者试卷评价转向自评、小组互评、老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逐渐强化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突出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评价操作
1.自评
学生在完成某个项目时,老师运用多种办法,系统地搜集关于学生开展状况的数据,指导学生自我评价,促进教学改革。学生在完成项目时,觉得哪些方面还有欠缺,需要什么样的协助,下次遇到此类状况如何处理等。同时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指导学生学会反思与整改。
2.互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常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项目实训,并以小组完成实训效果来评定个人成果。
3.教师点评
老师在项目完成后,根据各小组提交的项目结果来进行评价。有的时候我们还在学生完成该任务后,邀请业界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让学生得到专业的指导。
3.过程性评价
在教学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学生的考勤记载、把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对自身行为的认知和改良、课堂行为、观察才能和创新才能等一并归入评价范围,使学生在参与项目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得到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