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产业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产业化

体育产业化范文1

关键词体育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体育的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国际体育商业化冲击的必然结果。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其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最活跃的、最有潜力的产业之一,同时也为国家扩大就业人口、获取巨额收入(年产值已达上千亿美元)发挥了作用,是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显著地位的重要行业。改革开放已经20多年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加快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的来说,我国体育产业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从理论研究、产业立法、产业开发及市场运作等诸方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体育自身的价值潜力和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据此,有必要对体育产业的相关理论和产业化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再作探讨,抓住我国体育产业处于起飞阶段的有利时机,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1体育产业化的涵义

1.1体育产业的概念综述

目前国内外对体育产业的概念理解基本有三种观点,即鲍明晓、张岩等提出的体育事业说;韩丹、鲍明晓等认为的体育企业集合说;杨年松、丛湖平、陈少宇等提出的体育服务业说。另外,韩国、日本、美国等体育产业发达国家和我国的体育行政部门及体育产业经营者则认为体育产业是指为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使各种形态的体育产品(包括实物形态与非实物形态产品)进入生产、流通、消费的部门。目前对各种观点的争论比较激烈,有相互质疑甚至否定的倾向。笔者认为对任何一种观点的评说,不应简单地判断它的正确与否,而需结合提出这种观点的作者界定时所处的时代(或视角)来分析,并且需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现实性与历史性相结合的思维方法,同时结合体育产业的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进行,才有利于理论的发展和成熟。

1.2体育产业化的再认识

体育产业化是指体育由非产业部门向产业部门转化,并成为国民经济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产业化是一个经济学范畴,是指一定条件下或历史时期提供某种特殊服务或成果的非国民经济部门或行业,通过商品货币关系的转变,对自身规模组织目标调整改造,实现由非产业部门向产业部门转化,成为国民经济一个部门或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是改革体育体制,建立充满活力的新机制,使体育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由事业型、公益性向经营型转变,使其能够向社会提供体育产品和劳务。其实质是体育思想观念的革命和制度的创新,是要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开发体育的经济功能,把体育与经济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经济行为,刺激体育产品(劳务)的需求,拓展体育市场,加快体育的产业化进程,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体育产业的分类

体育产业的分类是根据体育产业的性质和范围来定论的。范围不同,对产业的概念理解相应存在很大差距,划分体育产业的标准就不同。国外体育产业主要从营销学的角度进行划分,体育产业分为:核心产业、中介产业和产业。而我国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将体育产业分为本体产业、体育相关产业和体办产业。赵芳认为体育产业分为体育核心产业和体育相关产业两类。她认为体办产业(即体育部门为创收和补助体育事业发展而开展的生产主体产业以外)的某些内容与体育相关产业类有所重复,所以将体育相关产业类和与体育有关的其他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两类归为一类。卢元镇根据体育产品类型将体育产业分为体育用品业(包括体育服装业、体育建筑业、体育设施业、体育运动饮料业、体育科研仪器业)、体育服务业(包括竞赛表演业、健身活动业、体育培训教育业、体育信息咨询业、体育空间服务业、体育会展业和体育养殖业);按照消费者的参与动机分为体育健身业和体育娱乐业;按照经营、集资方式分为体育彩票业、体育赞助业、体育广告业、体育节目电视转播业和体育经纪人业等。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体育产业的这种划分,都是一种静态的划分。任步攀等学者认为,从体育运动市场开发、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这个视角,对体育产业可以进行动态量性划分: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辅助产业。这种划分是根据体育相关资源和体育产业结构内部规律进行的,为体育产业有重点、分先后、有步骤和合理利用体育资源等形成良性的发展模式,值得学者们探讨和借鉴。

从2003年国家统计局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和2005年文化管理部门出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这两份文件中可以看出,体育产业的地位在不断上升,范围也在逐渐扩大,为我国体育产业的更快更宽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体育产业的分类可能还有更多的观点,值得今后不断探讨。

3国外体育产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3.1规模大、产值高

在美国、英国、意大利及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他们的体育产业门类非常广,像美国体育产业的门类达到19个之多。所以该国体育产业20世纪80年代的总产值就超过600亿美元,2004年达到1786亿美元,这一产值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37%,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第22位,成为四大产业之一(石油、汽车、钢铁和体育产业)。这些国家体育产业国民产值一般占到本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3%,行业站位挤入前20名。经济影响越来越大,产业地位越来越高。

3.2产业遵循“消费决定论”

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是一个复合结构,既包括与体育相关的物质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也包括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他们强调体育消费决定体育市场,体育市场决定体育产业。从政府到体育企业都非常重视启动体育消费,拓展体育消费领域。

3.3产业发展重点有所侧重、有所区别

意大利以“足球产业”为主,法国和韩国以健身娱乐业为主,日本和德国以体育用品业为主,瑞士则结合自身的情况重点发展登山、滑雪等体育旅游业。3.4解决就业,带动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

体育产业是个庞大的经济部门。如美国有近百万各种职业运动员,从事与体育产业有关的人员达数百万人,而业余时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员达1.8亿,美国的“三大球”——棒球、橄榄球和篮球,每年吸引了数以亿计的爱好者观看参与。我国香港的赛马会每年吸引了数以百万市民参与,其下注额为1000多亿港元,平均每人2.3亿港元,为政府带来大量收入。发达国家的体育赛事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牵动了亿万人心,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文化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按照2003年的统计,体育产业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为87.6万个,相当于整个英国化工和人造纤维工业的就业人数,超过煤矿、农业和汽车零件制造业的就业人数。

由以上可见,体育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重要经济部门,是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存在明显差异。西方是自由经济,产品和劳务的产值是按用途种类直接在其账户上反映,我国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是部门经济,由此产生了体育产业中的“体育”,究竟是指体育部门,还是指体育行业,还是指体育需求,还有待研究。

4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对策

4.1需要研究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产业发展相关理论体系

三次产业结构划分的初衷是为了发展经济、发展产业和发展包括体育在内的其它事业。如果影响了经济、产业和事业的发展,这种划分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我国体育产业属于劳务的第三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将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在研究我国体育产业的相关理论时应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现实性与历史性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需要相协调的思维方法,从符合我国的国情需要出发。

4.2需要明确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

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国体育产业化水平不高,其规模、结构和层次都没有达到一个完美成熟的产业部门的水平,体育的经济功能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壮大有赖于体育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培育市场就应该从影响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来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育资源,提高体育事业为社会服务的整体效能。现阶段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有很大提高,群众的闲暇时间增多,对体育产品(劳务)的需求将会愈来愈多。在这种情况下,不失时机地把一些群众基础好、易于形成市场需求的体育产品推向市场,是体育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体育不应该只是消耗国家资源的部门,集刻苦、拼搏、艺术健身与振奋民族精神于一体的体育产业,应该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在体育产业起步阶段,应形成“放水养鱼”的市场氛围。但开发、培育体育市场,并不等于放松对体育市场的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行为都应当在法律的轨道上运行。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培育体育市场与管理体育市场并举的方针,边培育边管理,在培育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积极培育。随着体育产业的开发和体育市场的逐步形成,对体育产业政策和市场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针对目前的状况,笔者认为可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政策性支持。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对体育部门有所倾斜,给予税收和其他方面的支持,以鼓励体育生产经营部门的发展。②大力推行运动项目的行业协会制和俱乐部制,建立社会化的群体体育组织网络,形成全方位的社会共办体育的格局。③投资体制方面,应该变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为体育部门的自身创收、社会集资并举,同时注意引进外资,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④要积极培育和完善体育市场,逐步建立体育商品劳务和信息市场,形成全方位市场体系。⑤要加强体育经济理论研究,培养一批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体育产业人才,满足体育产业经营不断发展的需要。⑥加快体育的职业化进程,这是体育产业化的必经之路。一是组织者必须是企事业单位如俱乐部等,二是运动员是商品,即运动员可以向其他实战要素一样自由流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高体育部门的经营效益。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太高,不可能对所有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最好的办法是找准突破口,由点及面,通过培育若干个有影响的体育项目的市场,刺激对体育的需求,进而扩大到其他项目,形成体育的产业化格局。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定会有更多的人从事体育运动,关心体育事业,体育一定会成为新世纪我国重要的产业部门。

参考文献

1鲍明晓.对我国体育产业热点问题的思考[J].体育科学,1999(7)

2张岩.体育产业辨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2)

3韩丹.“产业”与“体育产业”辨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2)

4鲍明晓.体育产业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体育科研,2005(4)

5杨年松.论体育产业之界定[J].体育学院学报,2002(1)

6丛湖平.体育产业若干界说的辨析及相关问题的讨论[J].中国体育科技,2001(12)

体育产业化范文2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体育产业化 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体育产业是指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而使体育产品进入生产、流通、消费和服务的产业门类。体育产业化则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使体育产业全面走向市场,依市场规律最佳配置体育资源的动态发展过程。因而发展体育产业,在一定的政治保证下,最关键的经济决定因素是体育投资和体育消费。

一、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产业化经济现状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第三产业的异军突起,属于第三产业的体育产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一次奥运会或一次世界大赛,就是几十亿美元的经济消费活动,全世界每年体育产业总产值约4000亿美元,体育产业的经济效能已被各国政府和人民所认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美国、日本、法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体育产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对体育产业的开发虽晚,但市场潜力巨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各类体育经营企业2万多家,总投资额约2000亿元人民币,营业额约6000亿元人民币,全国的体育消费总额大约在1400亿元人民币,体育消费已开始成为大众消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在积极主动承办各项世界体育比赛,一方面促进了我国居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就是考虑到经济的因素,未来将是体育与经济的融合。

二、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经济效应

现代体育作为产业最显著的是其消费特征。当我们想从宏观上把握体育产业的主体特征时,往往只能从消费需求的角度,从消费者的消费支出给出消费需求的总量规模和结构特点,计算出体育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从买方的角度,通过对消费者的抽样调查得来,由此得出的收人涵盖了体育消费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到体育消费的所有范围。如果用这个收人水平来对应供给一端,计量体育产业各门类的产出水平,则很难找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点,产出数额明显低于收人数额。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卖方数据来计量在产业概念的判别上很难区分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边界,无法涵盖体育消费活动的全部过程。

从产业要素的角度来看,体育产业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体育用品、体育旅游、体育服务与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部门都紧密相关。如果就把这种综合性作为体育产业的产业特征,体育产业将变成一个包罗万象的庞杂的产业群体,无法个独立的产业需要归纳出明确的内涵和外延,需要有鲜明生产特点的产业要素做支撑。如果一个产业仅仅表现为若干个产业活动的集合,表现为对相关产业成果的再汇集和整理,是很难获得独立的发展品格,在国民经济的产业体系中谋得一席之地的。正由于此,体育产业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概念,作为产业组成部分的体育用品、体育旅游等也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分列在其他产业中。作为一种遍及社会诸多领域的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体育产业必须要有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有一定的消费规模作基础,才能谈到产业化的发展。体育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只要是对需求的激活与拓展。

三、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及对策

体育部门是一个以特殊的生产方式为其特征的经济部门。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体育和经济的关系,表现为体育和财政之间的关系,体育是纯消费部门。国家财政对体育投入的多少,既影响了体育事业发展和增长的速度与结构,又间接地决定了体育增长对经济增长影响力的大小。而财政对体育投入的比例与结构,除了意识形态、观念和国家的体育政策外,经济总量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体育产业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并与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相互协调,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展规模与水平依赖于一个国家的体制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客观而论,体育作为一个经济部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尚未成为一个独立完善的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壮大有赖于体育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培育市场就应该从影响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来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育资源,提高体育事业为社会服务的整体效能。现阶段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比以往有很大提高,群众的闲暇时间增多,对于体育产品(劳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不失时机地把一些群众基础好、易于形成市场需求的体育产品推向市场,是体育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体育不应该只是消耗国家资源的部门,集刻苦、拼搏、艺术健身与振奋民族精神于一体的体育产业,应该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要加强体育经济理论的研究,培养一批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满足体育产业经营不断发展的需要。加快体育的职业化进程,这是体育产业化的必经之路。其重要特征,一是组织者必须是企业法人,如俱乐部等;二是运动员是商品,即运动员可以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自由流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提高体育部门的经营效益。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太高,不可能对所有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最好的办法是寻找一个突破口,由点及面,通过培育若干个有影响体育项目的市场,刺激对体育的需求,进而扩大到其他项目,形成体育的产业化格局。

(作者:武汉纺织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育,体育经济与产业)

参考文献:

[1]张贵敏. 对我国体育消费的几点思考.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5).

体育产业化范文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进步很快,体育产业化的程度也日益提高,体育经纪人在沟通体育产品和服务供与需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截止2005年9月,我国各地取得各种资质证书、从事体育经纪活动的人员已达4500余人。体育经纪人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1)加速体育产品的流通,提高交易效率和成功率;(2)改进投资主体的决策,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3)繁荣社会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4)促进体育服务产品质量的提高;(5)促进体育市场的规范和发展;(6)增进国际间体育的交流和发展;(7)扩大就业与促进公平竞争。

一、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体育走向市场,从事体育经纪人业务的中介公司和个人也应运而生。据考证,中国最早从事这项业务的当属广东的陈剑荣,他在1985年就了足球运动员古广明受伤后的治疗、训练等事项,并把他推荐到德国的曼海姆俱乐部。古广明后来曾介绍曼海姆队的教练施拉普纳到中国国家足球队执教,这就是一种经纪活动。而最早在中国明确提出经纪人的则与著名围棋运动员聂卫平有关,20世纪80年代末曾有一家报纸发表消息说,聂卫平聘请了一名经纪人。目前经纪人活动比较活跃的仍是在足球界,其中引人注目的个体经纪人是吉林的秋显,他手下有一批来自韩国、南美和非洲等地的球员,而从事经纪业务的公司则有高德、长城、中体等。

然而,与频繁火热的体育经纪活动相脱节的是,中国体育经纪市场目前尚处在一个较为原始和无序的状态中。有人曾描绘了当前中国体育经纪人活动的一幅图画:一名前足球运动员,退役后开了一家饭馆,由于足协的人常来吃饭,不仅关系越来越近,而且信息灵通。在各俱乐部开始引进外援时,他便从国外找了一些运动员的录像带到各俱乐部推荐,结果一年便赚到十多万元美金。目前我国体育经纪人的发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简单地说,我国目前体育经纪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球员转会的经纪,一种是赛事推广。针对球员转会这种经纪来讲,主要处于一种自发的、地下的、无序的状态,这种经纪行为水平很低。听说有一些国外的经纪人,当然还有一些身份不明的人,瞄准了我国的球员转会市场,通过各种方法与球员和俱乐部接触,进行交易谈判。严格讲这都是非法的,因为根据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法规,任何人在中国境内从业,首先要在中国境内履行登记手续。不管是国际足联的规定也罢,其他组织的规定也罢,在一国国内营业就该履行该国的法律程序。目前正好相反,经纪人从国外拉来了球员,隔着一个铁栏杆,那边是球员奔跑、踢球,这边是教练、老板在外面往里面看,不让他们直接接触,因为一旦直接接触他们就可能直接谈成生意了,把经纪人甩到一边去了。看好了拉出来谈价、成交。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对俱乐部的利益是损害,对球员利益也是损害,对中国的法律更是损害,国家的税收也流失了。

从赛事经纪来讲,缺乏长远眼光,杀鸡取卵,一锤子买卖多。双方一次合作下来,经常难以继续,甚至撕破脸皮,两败俱伤。从经营方式上看,很多活动都是偏向于买断经营,实际上真正的、积极的经纪运作是没有的,包括国际管理集团或国际体育休闲公司,进人中国市场是凭自己对市场的占有率,凭自己的品牌、资金优势,抢占中国市场。前些年可口可乐花两千万买断中国的甲A联赛,飞利浦花四千万买断足协杯,实际上中间商业运转的成分不足,只是一个买断,说白了只是一个品牌广告。所以说从赛事来讲,以买断经营为主,不是典型意义上的经纪活动。

目前我国体育管理体制还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关系还没有理顺,体育产业化刚刚起步,体育职业化程度不高,经纪人的发展空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体育协会甚至是政府占据了经纪人发展的空间。

二、如何培养和扶持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经纪人

当前,我国正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为体育产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我国拥有13多亿人口,是潜在的庞大体育消费市场。客观来看,当前我国体育经纪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体育经纪人的素质良莠不齐。将体育经纪人的管理纳入规范化的轨道,对于体育经纪人队伍的建设,以及我国体育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注重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经纪人的文化素养

体育经纪人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体育市场包括不同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体育竞赛市场、体育培训市场、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用品市场、体育人才市场、体育旅游市场、体育彩票市场等等。还包括相应的价格形式和价格运行机制,建立市场竞争秩序、市场运行和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试想如果一位足球经纪人不了解足球的发展规律,各支球队的技术特长、风格特点,队员的身体、技术、战术水平等一系列的问题,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中介活动。

2.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条例,保障体育产业化的稳定发展

首先,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要放权让利,在各项优惠政策、税费征收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调动人们经营体育产业的积极性;其次,制定相应的法规、条件,如《体育彩票发行办法》、《体育经纪人任职资格》、《体育广告管理办法》等法规性文件。

3.加强体育经纪人的职业道德教育

坦诚、忠实、实在是体育经纪人首先必须遵从的职业道德,作为一名合格的经纪人,绝对不能凭借坑瞒、欺骗、胡编乱造等手段,获取不义之财。在进行经纪活动时,双方应抱着坦诚、忠实的态度,对双方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应详细了解和考察,并如实交流沟通,才能促使双方交易达成。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信用和成功,同时还应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在从事经纪活动中,应设身处地为当事人双方考虑,减少交易过程中的困难和麻烦,从而达到共识,尽快交易成功。

遵纪守法是经纪人应有的也是必须的职业道德。根据《民法通则》和有关商法以及经纪人法规的内容,一个合格的经纪人必须熟悉有关商业活动的政策、制度和法规,收费合理,依章纳税,树立法制观念,公平、公正服务。

4.对从业人员进行严格认证

现在有一种错误的理解,似乎任何人只要有本事,有关系都可以成为体育中介机构或者是体育经纪人。这是对中国加入WTO后,对一些产业和行业不能任意设置进入门槛的曲解。在国际体育中,中介机构和经纪人不少都要经过知识经验、道德信用和经济能力上的认证。而通过没有正式认证的经纪人介绍达成的“交易”,产生纠纷的真是数不胜数。加强体育经纪人的认证首先要对其进行业务能力考核,再则进行信誉情况调查(包括公示),最后要求他们根据业务量缴纳保证金。而且每年“年审”一次,凡是出现“过失”或者投诉过多的可以取消其资格,退还其保证金。

5.合理借鉴国外先进的“经纪人模式”

体育产业化范文4

[关键词]体育产业化发展现状对策

体育,是人类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体育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解放后,我国对体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体育健儿为国家赢得了巨大荣誉。国家对体育不计成本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体育在人们的观念中也被认为是纯消费部门,是为国争光的。它投入的是物质,产出的是精神。没有人认为体育也可成为一个产业部门,加之计划体制下的体育发展政策,体育的社会经济功能没有得到开发。

其实,体育活动也有市场,通过培育和开发,完全可以使体育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从近几年来国内火爆的球市和越来越多的商业体育比赛中可略见一斑。体育的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是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国际体育商业化冲击的必然结果。

一、何为体育产业化

体育产业是指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而使体育产品(劳务)进入生产、交换、消费和服务的产业门类。从大体育观的角度看,体育产业涵盖所有与体育相关的经济活动,如体育物质产品(体育服装、体育器材、体育建筑、体育食品饮料等)和体育信息产品(体育广告宣传、电视广播、报刊、体育信息的传送等),以及体育劳务(体育竞赛、健身娱乐、场地出租、体育旅游等)。1985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的统计报告》,体育被正式列入第三产业,从而使其产业性质得到了确认。我们从体育产业的内容可 以看出体育产业是一个覆盖面非常广、产业关联度很高的产业,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如建筑业、制造业 、交通通讯、食品卫生、信息服务、服装和旅游等。体育产业的潜在需求非常大,而且该产业是纯粹“经营人体”的行业,是“生命产业”。可以预计,它将是21世纪最为重要的产业部门之一。所谓体育产业化,就是改革体育体制,使体育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充满活力的新机制,使体育由事业型、公益型向经营型转变,使其能够向社会提供体育产品和劳务。其实质是体育思想观念的革命和制度的创新,是要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开发体育的经济功能,把体育与经济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经济行为,刺激体育产品(劳务)的需求,拓展体育市场,加快体育的产业化进程,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国外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

体育产业的发展有赖于一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体育早就成为一个产业部门,尤其自7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体育的经济功能被不断开发,体育产业呈现出快速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体育产业在许多国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有些甚至成为支柱产业。体育产业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规模大,产值高。在美国,体育产业20世纪80年代的总产值就超过600亿美元,比石油化工(533亿)、汽车(531亿)还多,占其GNP的1.3%,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第22位,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体育产值超过3000亿美元,增长率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意大利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体育产业,其产值在20世纪80年代末达到24万亿里拉(182.5 亿美元,人均320美元),跻身于国内十大经济部门,现在约为500亿美元。英国20世纪80年代末的体 育产值为68.5亿英镑,政府从体育产业中得到的税收有24亿英镑,相当于政府用于体育投资的5倍。其他发达国家如法国、 德国、日本等国家的体育产业都有相当庞大的规模。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体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一些发达国家已提出“国民体育总产值”的概念。

2.从业人员多,影响大。体育产业是个庞大的经济部门。如美国有近百万各种职业运动员,从事与体育产业有关的人员达数百万人,而业余时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员达1.8亿, 美国的“三大球”――棒球、橄榄球和篮球运动,每年吸引了数以亿计的爱好者观看参与。我国香港的赛马会每年吸引了数百万市民参与,其下注额为1000多亿港元,平均每人2.3万港元,为政府带来大量收入。 发达国家的体育赛事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牵动了亿万人心,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3.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现代体育是一项意义深远、影响重大的社会活动,它吸引了众多行业部门的参与。世界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如可口可乐公司、飞利浦公司都和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型的综合运动会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交通通讯、电视广告、场馆建设等许多环节。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为日本和韩国带来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成为其经济起飞的标志。

4.国际化趋势。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现代体育产业正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化经营,形成了许多像阿迪达斯和耐克等著名的跨国公司。可见,体育产业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重要经济部门,是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及对策

体育部门是一个以特殊的生产方式为其特征的经济部门。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体育和经济的关系,表现为体育和财政之间的关系,体育是纯消费部门。国家财政对体育投入的多少,既影响了体育事业发展和增长的速度与结构,又间接地决定了体育增长对经济增长影响力的大小。而财政对体育投入的比例与结构,除了意识形态、观念和国家的体育政策外,经济总量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体育产业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并与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相互协调,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展规模与水平依赖于一个国家的体 制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客观而论,体育作为一个经济部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尚未成为一个独立完善的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壮大有赖于体育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培育市场就应该从影响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来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育资源,提高体育事业为社会服务的整体效能 。现阶段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有很大提高,群众的闲暇时间增多,对于体育产品(劳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不失时机地把一些群众基础好、易于形成市场需求的体育产品推向市场,是体育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体育不应该只是消耗国家资源的部门,集刻苦、拼搏、艺术健身与振奋民族精神于一体的体育产业, 应该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我国体育的产业化进程,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整个体育行业部门还仅仅处于场地出租和有偿指导等浅层次的经营阶段。体育作为一个经济部门,其规模、结构和层次都没有达到一个完善成熟的产业部门的水平,体育的经济功能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可喜的是,中央和许多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在逐步改善这种局面。如南京市2000年体育产业的创收达1亿元人民币,南京市的许多体育部门,通过产业化经营,已完全具备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2005年,以举办十运会为契机,南京市对全市的体育事业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力争本世纪初使其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行业。我国其他一些省市也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加快体育的产业化进程。 但总的说来,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水平与国情不相协调。针对目前的状况,笔者认为可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1.国家今后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对体育部门有所倾斜,给予税收和其他方面的支持,以鼓励体育生产经营部门的发展。

2.在投资体制方面,应变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为体育部门自身创收、社会集资并举,同时注意引进外资,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

3.推行运动项目的行业协会制和俱乐部制,建立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形成全方位的社会共办体育的格局。

4.要培育和完善体育市场,逐步建立体育商品劳务和信息市场,形成全方位市场体系。

5.要加强体育经济理论的研究,培养一批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满足体育产业经营不断发展的需要。

6.加快体育的职业化进程,这是体育产业化的必经之路。其重要特征,一是组织者必须是企业法人,如俱乐部等;二是运动员是商品,即运动员可以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自由流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提高体育部门的经营效益。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太高,不可能对所有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最好的办法是寻找一个突破口,由点及面,通过培育若干个有影响体育项目的市场,刺激对体育的需求,进而扩大到其他项目,形成体育 的产业化格局。

四、结束语

体育产业在我国还是一个年轻的产业门类。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定会有更多的人从事体育运动,关心体育事业,体育一定会成为21世纪我国重要的产业部门。

参考文献:

[1]吴尚: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03)

[2]曾为民: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及其对策研究.集团经济研究,2006,(17)

[3]马陵:论体育产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集团经济研究,2006,(24)

[4]刘春来:开发我国体育消费市场的对策研究.科技广场,2006,(10)

体育产业化范文5

关键词:体育服务业;产业发展;体育服务管理

去年9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和大众健身,并制定了取消审批、优化环境等具体措施。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改善产业结构,明确提出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这些为我国体育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指引和时代契机。本文在此背景下,根据珠海市体育服务业发展情况,探讨该市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问题及体育服务管理的相关对策。

1.珠海市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现状

由于受到经济体制和传统落后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前,珠海市体育看做一种非生产性劳动,从而把主要把体育作为完全由国家主导的一项福利性事业,忽视了其巨大的经济价值,根本谈不上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从而制约了体育服务业的发展。因此,珠海市体育服务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产业化的历史较短,虽然在竞赛表演、健身娱乐、体育彩票及体育用品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产业化水平还不高。具体表现为:体育产业布局不合理;体育产业的经营方式和方法研究不够;体育产业经营较为重视有形资产,往往忽视了其巨大的无形资产;体育市场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滞后;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单一,相关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等。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相比,珠海市体育服务业的产值不高,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资本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开发力度不够大。

2.珠海市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分析

2.1促进珠海市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的可能性

首先,从理论上来讲,体育服务业作为珠海市的一项新兴服务型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次,珠海市毗邻港澳,现代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高,具有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的独特优势;第三,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能够有效带动广告业、旅游业、通信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第四,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能够刺激和鼓励消费,从而在全市带动和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五,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能够对投资者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从而改善全市的投资环境,促进全市招商引资取得更好更大的成效;第六,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能够营造良好的体育消费和体育锻炼习惯,在全市市民身上孕育和形成一种敢于竞争、不败失败、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从而提高市民的身体素质和提振市民的精气神,促进全市人力资源水平的整体提升,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2促进珠海市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首先,要认清体育服务业的基本特点。认清体育服务业的特点,是采取正确措施促进珠海市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一是消费体育服务的对象具有广泛性,以健身消费为例,它的消费者包含不同年龄、职业、文化层次、经济收入的人群;二是体育服务的需要越来越多元,既有收费低廉的福利性体育服务消费(如买体育彩票),又有公益性、大众性的体育锻炼的公共体育消费(如跑步、打篮球、踢足球),也有高层次、高价格的体育消费(如打高尔夫球)。三是随着市民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体育消费的动机越来越多样化,既有满足休闲娱乐需要,又有满足商务需要,既有满足强身健体需要,又有满足审完善需要和人际交往需要。其次,要努力消除和减少促进体育服务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阻挡珠海市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的各种障碍。根据相关研究者的对策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一是体育产业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应加强产业发展指导理论研究,有选择地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强体育产业立法;二是将体育产业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和规划,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加以规范引导,使体育产业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的朝阳产业,为全市体育产业的国际化提供理论参考;三是可以尝试推进体育产业走进资本市场、体育俱乐部向股份制迈进将是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体育产业必须在产业结构和市场上进行创新,在相应政策和法规上进行扶持,在体育经营和管理人才上进行重点培养,以适应新经济的发展要求。四是当前的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机制无法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为了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应继续推进和积极实行城乡统筹发展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五是实施标准化战略是新时期发展体育服务业的需要,应厘清规范体育服务业与发展体育服务业、体育经济个性化与体育服务业标准化、体育服务业的行政管理与标准化管理、体育服务标准的市场导向与政府干预等关系。

3.以“顾客”为导向的体育服务管理

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和建设,珠海市促进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已经具有了良好的体育场馆建设基础,具备了较大的产业发展市场潜力,获得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财政、法规、税收等政策支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越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人们越容易忽略体育服务管理。与其他产业和行业不同,体育服务业涉及的产品和服务内容,很多都是一种公益性的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因此它们与其他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相比,具有公共性、排他性、竞争性等特征。因此,应在公共物品理论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加强体育服务管理。从图一中可以看出,体育服务生产和管理涉及诸多要素,因此在进行体育服务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增强市场化理念,树立以“顾客”(或者服务对象)为导向的服务理念,任何对体育服务的管理都要以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为目标,充分体现体育服务的公共性、社会性。二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采取正确的参与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市场(企业)在体育服务业产业化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同时政府体育公共管理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能,加强对体育行业发展的正确引导和科学监管。三要以开展重要的大型体育赛事为契机,加大对全市体育服务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力度,树立体育品牌意识,严格体育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加强体育服务行业行风建设和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积极营造和弘扬体育文化,打造富有珠海特色的体育文化名片。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日益增多,对体育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从而促进了体育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的西方国家相比,我体育服务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从其发展规模和结构来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体育服务业在未来必将成为珠海市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全市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促进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化健康发展,既需要建设更多的体育场馆,生产更多的体育服务产品,更需要加强体育服务管理,提升体育服务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作者:庄丽 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可.我国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和体育服务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

[2]赖小玉.贵州省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

[3]喻坚.对浙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06:1-4.

体育产业化范文6

一、俱乐部在高校建设与学生社会化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高校体育产业化是学校体育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1998年由国务院制定并经全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里,明确规定体育要走产业化的道路。因此,必须把握高校体育事业其本身的经济功能,将学校体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走产业化的发展之路,形成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

当前,我国的高校体育产业化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学校事业单位的观念根深蒂固,又因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会员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这就使俱乐部发展的空间仅在学校的围墙之内。另外,在资金来源上,高校俱乐部基本运作仍取决于财政拨款,致使长期以来俱乐部发展规模受到限制。随着其产业化的不断深入,财政支持比例会逐步下降,而会员会费收入及企业赞助等比例要逐渐增大,以至成为俱乐部经营的主要财源基础。

二、高校体育俱乐部需要产业化发展

通过对某省已建立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的5所院校449名会员的调查,结果表明:88.8%的大学生对体育的目的有很高认识,明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86.9%的大学生非常喜欢参加体育运动,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很高。有13.1%的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浓,这说明大学体育课程的质量有待提高。有68.6%的同学喜欢参加体育俱乐部,并渴望俱乐部多添项目,这说明多数学生对俱乐部兴趣很高。

因此,要解决高校体育教育在发展中逐渐凸现出来的问题,体育俱乐部便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只有通过俱乐部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及体育课“俱乐部型”教学模式开展,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课程建设目标,才能把更多的学生吸引到体育课堂,实现高校体育的发展。

现在我国高校的体育产业主要是以体育俱乐部为基础的,俱乐部项目和俱乐部内部组织形式的选择由各个高校根据自己体育空间设施、体育服务指导力量(师资)等具体情况自行选择决定。如何利用高校俱乐部资源,实现市场力量和高校俱乐部高效整合就成了眼下关键的问题。

高校体育人才济济,在市场化的今天,社会资本很注重高校人才资源的利用。中国大学生CUBA联赛就是社会资本与高校俱乐部联合的成功案例。高校中有很多适合职业发展的学生,这些学生有些是通过体育特长被学校录取,其目的就是要利用学生的特长,以发展高校俱乐部产业化。市场资本看到了高校俱乐部的发展潜力,必然会投入

资金进行操作,这是一项双方共赢的合作,前景无限。

三、高校俱乐部产业化发展现状

第一,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不规范,法制不健全,产品归属及销售不合理,还处在两种体制共存的制约下,发展缓慢且不均衡。

第二,我国高校体育产业还较保守,还处在各自为营的“堡垒式”状况,资金缺乏,管理欠规范,经营方式单一,无竞争力和生命力。

第三,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行成的不合理不科学的产业结构配置,一时还难进行彻底的转轨,缺乏市场经济条件的产业结构调整。

第四,在体制转轨时期,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还缺乏整体的市场操作运行的环境,还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不能实现产业化经营。

第五,我国高校体育产业还面临着人才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加入WTO后,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懂经济贸易营销管理的体育产业骨干人才。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应尽快了解世界经济产业调整及发展的需求,建设符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校体育产业化模式体系。尽快进行产业重新调整组合,建立一些较大的联合体,发展产业的竞争实力。

四、高校体育俱乐部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体育市场经济是在市场经济规律的宏观与微观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这样也就迫使体育走向市场。高校体育产业化概念的确定应符合现代体育发展的基本规律,积极开发其本身的经济功能,将高校体育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形成高校体育产业本身的内循环机制。

第二,国际体育产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体育产业的人才竞争。为缓解我国高校体育产业人才流失,关键在于要提供一个有利于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发展环境,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形成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具有相关经济和法律知识的专门性人才队伍。

第三,区别社会体育俱乐部的贵族化倾向,建立起一种围绕其服务产品营销的俱乐部观念;准确把握高校体育俱乐部经营的实质,把俱乐部的活动与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结合起来;认清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趋势,明确俱乐部发展的核心市场和目标群体;充分利用项目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影响力,完善扩大会员网络;逐步实现学校群体竞赛俱乐部办理的活动模式,有组织有计划的按产业管理模式完成校内师生的群体竞赛。

第四,制定具有各高校特色的俱乐部发展规划,走与教学、科研、训练相结合,开展校内素质评估、教学辅导等项目的发展道路;在俱乐部经营特色上下功夫,开发学校体育软产品;要具有俱乐部长远产业化发展眼光,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高校体育俱乐部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力求对体育健康市场有准确及时的把握。

五、小结

上一篇土地发展权

下一篇外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