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伦理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伦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伦理学

网络伦理学范文1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护理伦理学;教学效果

1 研究目的

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工作者在工作中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和方法,对一名合格护士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英国,护士接受的职业伦理教育甚至比医生还多。但是由于护生对伦理学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伦理学就是给她们讲道理、“洗脑”的一门课程。与内、外、妇、儿科护理学等专业课程相比,护生一点也不重视。本教研组探讨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视频播放、开展辩论赛和组织社会实践等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课堂教学实践有限,案例呈现的数量和视频播放的频率受到限制,而且和老师的沟通、交流由于受到种种原因的制约,制约了教学效果。鉴于此,我们想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在护理伦理学中的应用,期望能在护理伦理学课程教学中取得有益成果,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以适应临床工作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此模式的教学,能够推动护理伦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将我校2010级护理学专业的54名本科生设为对照组(传统教学组),2011级护理学专业的54名本科生设为实验组(网络辅助教学组)。2组学生年龄、性别、入校成绩、文化课程度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2组学生均于入校后的第3学期开设《护理伦理学》课程,采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杜慧群主编的《护理伦理学》第2版为教材。

2.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总学时20,理论课18,实践课2,以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按同样教学计划进行,但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20%学时即8学时用于网络教学,即教师根据这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和教学目的,给出一个问题,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程度,决定学习方式,教师全程答疑,下课前教师再利用10分钟时间对问题进行回答和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另外学生课后还可以随时登陆校园网中的护理伦理学教学网站进行学习。采用闭卷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2种形式,评价教学效果。

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考试成绩用 表示,两组成绩比较用t检验,百分比之间比较用x2检验,以p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种教学法学生教学问卷调查结果

3.2 两种教学法学生闭卷考试结果

由表1可以得知,两组学生两种教学方法学习《护理伦理学》的兴趣无明显差异,和之前本教研组的研究结果印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1]。

通过表2和表3我们可以了解到,实验组在学习《护理伦理学》收获和对教学进度的适应能力方面,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网络辅助教学组学生闭卷考试成绩,由表4可以看出,和传统教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网络辅助教学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在高效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不言而喻。网络教学平台,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构建,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2]。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上传大量的临床真实案例、热点新闻链接、视频以及兄弟院校的精品课程等资料,极大的充实了学生的信息量,拓展了教学素材,弥补传统教学信息量传递不足,加大了学生学习的收获。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的教师信息、答疑讨论、课程问卷、教学邮箱、留言板等,教师可以在线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学生可以在线递交作业,为师生提供了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增进师生间的了解和互动,提高了学生对教学进度的适应能力,及时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网络教学平台与精品课程平台不同的是,它所包括的教学资源内容更加广泛、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更频繁,教学管理功能更为强大。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改革实践,师生双方均有收获。学生的学习成绩稳定,得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大幅提高。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本教研组将继续更新教学内容,采用更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进现有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 许建丰.浅谈如何提高护生《护理伦理学》的学习兴趣[J].健康必读,2011(9):114-115.

[2] 武法提.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网络伦理学范文2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的载体,它看似零散,实质很有规律.按照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可把每一章内的主要物质按转化关系编织成链,再经发散,形成知识网络。网络的形成可使教学内容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不仅是教学的方法,也是学生的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更使学生从中领悟知识、掌握方法和提高能力,下面以有机化学为例谈谈如何发挥网络的功能。

一,网络的形成

烃的衍生物从结构上讲可以看成是由烃衍变而来.有些可通过化学反应直接转化而来。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补充完善物质转化链,帮助学生认识每一类物质在有机化学中位置,理清前后物质间的关系。当乙酸乙酯一节知识学完后,就可由同学归纳出以下流程式关系链。

有机化学教学遵循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方法,每一特殊物质的教学又从结构着手推测性质。链中有许多结点,在每一结点上的代表物质可按多个角度进行三维发散:

1,结构简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用途

2,结构简式分子式通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重要的同系物物理性质的共性和递变性化学性质的共性和特性

3,结构简式物质类别二元或多官能团物质的结构简式化学特性

链中每一个结点经过发散,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网,最后编织成三维立体网络,不仅串联起所有知识,也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推理创造思维能力。

二,网络要提取

通过三维发散后获得的网络中知识包罗万象,针对高考要求和学生常见错误,要进行提取。常可设计成题组,引导同学从中提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如从反应类型和条件角度可设计如下的题组织教学:

①属于加成反应的有哪些?哪些物质能发生加成反应?

②属于氧化反应的有哪些?哪些物质能发生氧化反应?

③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有哪些?

④哪些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反应条件分别是什么?

⑤哪些反应需要加热、加压和催化剂的条件?

⑥哪些反应需要用水浴加热?

通过题组,进一步明确网络重点,深化网络要点,发挥网络功能,培养学生从网络中

提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网络要变形

对流程式关系链进行加工重组,有多种变形式:

1,分层式

图中上层都是烃,下层为烃的衍生物。它特出了烃和烃的衍生物间的相互转化途径。

2,长方形式

这一框图建立于上面框图的基础上,把烃和烃的衍生物间的转化关系改变了方向,它侧重于训练逆向思维能力。

3,四边形式(双三角形式)

这一框图中烃和烃的衍生物综合交叉于其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还有很多变形式,但不论是那一种,仔细地观察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都会找到一个其同点,有三种物质间能相互转化,如下所示:

而且C物质还有如下的反应特征:

具有这一反应特征的物质最可能的是乙醇,由此作为切入点,就能突破各种类型的有机化推断题。

在流程式关系链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形变,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转化关系网,激发了学生兴趋,优化了学生思维。

四,网络要创新

有机物中更多的多官能团的物质,综合了各个官能团的特性,能发生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有复杂的相互转化关系,运用上述网络知识和方法,可绘制出一幅幅特殊的网络图,在化学习题解答的实践中可进一步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例如下图可表示烯、烯和二元卤代烃、醇、醛、羧酸及环状酯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网络伦理学范文3

一一一、实施网络化教学的目的

一一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所谓“四大支柱”是指能支持现代人在信息社会有效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其中学会认知是使学生掌握认知的手段、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所以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传播知识过程,而是一个知识再生产过程,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为此,必须建立一种以创新的观点、创新的思想构建的创新教育体系。

一一网络的发展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作为一种创新教学的尝试,我们在高二年级的部分班级进行了网络教学实践。教学内容是物理课本(人教社)第二册的第六章至第九章,至所以选择这部分内容的原因是:(1)这部分内容涉及近代物理,网上资源比较丰富。(2)这部分内容适宜于学生自主学习。

一一二、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模式

一一1、教学环境的转变

一一网络教学是在网络教室进行,整个教室有30台与因特网相联的计算机,学生二人一台计算机,学生的学习工具除了普通的课本、笔、纸外,还有联网的计算机,整个教学过程看起来是在教室里进行,但教学环境却是真正的因特网环境,所谓的远程教育体系、终身学习、社会化学习这种看起来遥远的事情,一旦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同学们的心情是很激动的,他们感觉到了信息社会给学习、生活带来的变革。

一一2、师生角色的转变

一一作为创新教学的尝试,教学中我们没有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而是采用国外近年来兴起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一一网络教学的备课工作量很大,不仅要备内容,还要备学生。具体内容是:(1)在计算机上建立教学主页。(2)确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3)从教学需要出发,根据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对教学资源进行搜集、整合。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要尽量多找一些相关知识及相关知识应用方面的网站、主页,象光纤通信,原子能的和平利用等近代高科技知识。上课时把相关的网址提供给学生,为学生的认识能力、个好留下发展的空间。

一一3、教学过程的转变

一一上课时学生进人教师主页,阅读本堂教学的目的,内容及学习提纲,然后利用教师提供的网址进入相关同站进行自主学习,并在教师主页所设置的聊天室和留言板上探讨问题,发表看法、观点。利用聊天室和留言板的好处是:

(1)可以照顾某些不愿当众回答问题的学生的羞怯心理。(2)可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3)便于教师批改,并及时反馈。(4)适宜个性化学习

一一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关心人、尊重人,一切为了人成为信息社会的主旋律。网络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在教学目标规定的最基本方面都能达到合格标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价值。在教学中,努力渗透“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思想。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线讨论一些现实问题,如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电磁波与电磁污染,你玛射线与伽玛刀,核能——希望还是危险?,反物质与未来能源等。让学生试着运用各种知识,从利益、风险、安全等方面考虑问题,以培养学生科学评价、科学决策的能力。

一一三、结论与思考

一一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们在高二年级进行了统一测试,把网络教学与常规教学在知识点的掌握方面作了比较,测试情况如下表:

一一注:理科教改班和文科班没有统计

一一从统计成绩看,网络教学比常规教学还略好一些,这就增加了我们扩大实施网络教学的信心,原先认为网络教学对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表象思维的建立有帮助,但对抽象的概念的建立可能存在问题,而测试结果表明,网络教学同样可以建立完整的概念体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一一当然,网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意义建构,如何进行分析评价,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但从网络教学的实施情况来看,学生在以下几方面比常规教学有了极大的提高。

一一(1)学习兴趣提高。

一一网络教学把集文字、图象、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教材替代抽象、枯燥的物理课本。虚拟技术使看不见、模不着的微观世界和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生动直观地显示在学生的眼前,如a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衰变等,加上与现实问题相联系的物理事实,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学习兴趣也随之提高。

一一(2)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提高。

一一网络教学通过关键字的查询,聊天室和留言板的设计,为学习者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广阔空间,达到“人——机——人”相互交流,即学习者(人)通过多媒体网络(机)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人)进行互相交流,协作学习。

一一(3)学会信息资源的利用。

一一网络教学的实施,使学生初步形成了信息社会所必须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

一一(4)增强了对现代教育的认识。

一一信息社会使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音像影视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网络教学完全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

网络伦理学范文4

关键词:网络伦理道德 大学生 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第四媒体,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随着高校校园网络化的迅速发展,网络在其积极意义上作为大学生们学习和娱乐的平台的同时,也如一把双刃剑,日益暴露出他们的伦理道德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凸显出的大学生伦理道德问题

网络覆盖范围广、内容生动直观、传播速度迅速的特点为大学生学习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崭新的空间,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网络的隐蔽性和自由性以及“他人在场”的缺失性,使得大学生伦理道德责任感弱化,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现实中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干扰。据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思想道德水平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确实是件令人担忧的事情。下面笔者就网络对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浅显的概括。

第一, 网络的虚拟性特点容易让人迷失真我

网络以虚拟实在和虚拟空间作为基本的技术支撑,人们可以借助于网络的虚拟性特点隐匿和篡改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处境来掩饰自己在网络上的各种行为。比尔盖茨曾在《未来之路》中引用了一副有意思的漫画:一只正在操作网络的狗对另外一只狗说:“在Internet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这形象地表现了网络的虚拟特征。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体,因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容易让自己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中被一些虚假的现象所迷惑,而做出些与自己身份不合的举动。“追星族”在大学生中是一个很普遍的群体,很多大学生甚至放弃学业去碰自己的“偶像”。但是这些所谓的偶像在网络上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否存在一个真的自我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网络娱乐性的特点使人沉迷其中,扭曲了人性的正常发展

网络的娱乐性使得大学生不再以学习为重心,他们上网大部分是为了娱乐,网络世界的多变性让他们目不暇接,以至逐渐迷失了方向。不断发展的网络游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华美绝伦的近于现实的网络游戏画面中。在这种虚拟的网络游戏环境中,很多大学生因其心智还不成熟而导致迷失自己,造成其价值观的扭曲,引发青少年犯罪。

第三,网络的隐蔽性造成网络信息的虚假难辨,

网络的这种隐蔽性使得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导致种种弄虚作假、尔虞我诈的现象出现,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个别同学甚至萌生了某种不良的念头,觉得“作假可以获得成功,老实只会导致失败”。这种思想观念,使得大学生不讲诚信的现象在大学里随处可见,作弊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为了奖学金或是评优在考试过后找老师要求加分等等。这些不诚信的举动随着互联网前进的步伐越来越普遍,这告诉人们这种失衡现象应该尽快加以控制,否则将会对大学生伦理道德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

二、净化大学生的网络德育环境

网络快速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我们只能顺应这一趋势,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途径,使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用生动快捷的方式把科学的正确的思想观念传播出去,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方法正确,开展教育才会有成果,大学生才会接受,才会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改造社会,从而展现自己新一代的精神风貌。

第一,高校要大学生的网络准则,加强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培养。网络伦理是现实伦理的延伸和拓展,要想使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网络伦理观念,必须在现实中加强对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对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必须有所规范,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让他们心里要明白,让他们懂得自律,同时要对他们进行监督和管理。

网络伦理学范文5

[关键词] 网络;资源管理;协同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 F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4)01-31-1.5

为了更加明确地建立未来高校图书馆基于资源共享的发展目标及多方面的合作关系,这里就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的几个问题作一阐述。

1 协同学内容简介

在网络环境下,人们信息的形式很少遵循一定的标准,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混乱,使得人们难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而比较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协同学不仅研究系统从有序到无序的演化规律,而且也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变规律。利用协同学理论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协同学理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系统内的协同运动是自组织过程的内在依据。二是在临界过程中涨落是系统有序结构的推动力量。三是开放是自组织形成的外部条件[1]。

2 网络信息资源的定义及特点

2.1 网络信息资源的定义

所谓网络信息资源(Networked information resource)即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的信息放在光、电、磁等非印刷形式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以通信的手段,用计算机或信息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2]。本文主要以因特网的信息资源为研究对象。

2.2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主要有:一是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存储数字化。二是信息高度共享,使用成本低。三是信息包罗万象,分布广泛,表现形式多样。四是信息来源多样复杂,难以准确检索利用。五是信息更新和传播速度快。

2.3 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3.1 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组织。网络信息资源也呈献出一种无序化,几何级增长的态势。给用户选择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带来了许多障碍。

2.3.2 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与选择标准不统一。网络信息资源浩如烟海,资源质量良莠不齐,图书馆要建立自己的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必须对相关信息进行评价,从而选择收藏。对于传统文献资源的选择与评价,图书馆界已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标准,对于网络信息资源,由于许多研究者观点不同,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2.3.3 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功能尚不健全。目前,网络所能提供的检索工具往往制约着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目前多数网站和搜索引擎的分类目录是自行设计的,采用自然语言标引,往往使同义词、近义词得不到控制,词间关系得不到揭示,给用户检索带来很多不便。

2.3.4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法律不健全。虽然我国政府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法律,然而,随着人们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不同,以及社会对信息活动的主体缺乏有效的约束,政策和法律中还有相当多的盲区。

3 从协同学的观点看待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3.1 系统内的协同运动是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有序性的内部作用力

协同或称协作,有协同作用的意思。系统的有序性是由诸要素的协同作用形成的,协同作用是任何复杂系统本身所固有的自组织能力,是形成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力,即协同导致有序。系统的整体效应是由各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决定的,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互相协调,那么系统就可能会产生1+1>2的效果。反之,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相互牵制,不仅发挥不出应有的效应,而且还会使系统陷入一片混乱的境地。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技术管理、经济管理和人文管理。首先,技术管理主要体现在提供先进的网络信息组织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和其他方面的网络信息相关技术。其次,经济管理主要通过经济杠杆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组织、规划和控制。第三,人文管理主要从法律、道德和信息政策的结合,来保证网络信息活动的规范性、合法性,促进网络信息资源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网络信息资源要想实现整体上的高效,就得首先加强各系统间的相互协同。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经济管理和人文管理的相互协同合作,在政府的引导下,规范网络环境,提高技术水平,形成产业化、市场化的体系结构,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的有序化发展。

3.2 涨落是实现网络信息资源有序性的推动力量

协同学认为,大量物理系统和非物理系统通过不稳定性可以自发形成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或时空结构。当这些系统接近不稳定点时,系统的动力学和突现结构通常由少数几个集体变量即所谓序参量决定,而系统其他变量的行为则由这些序参量规定。

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中,网络信息资源处于有序状态还是无序状态都不是绝对的。涨落对系统由一种稳定态向另一稳定态跃迁的影响是很大的,当系统处于临界点以下的某种稳定状态时,涨落对系统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当系统在由一种稳定状态向另一稳定状态转变得临界点时,这时一个很小的涨落就可能影响系统全局的巨涨落,使系统跃迁到另一稳定态。同样,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接近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变的临界点时,各要素之间的协同运动引起的涨落就不可忽视了,因为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引起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有序化。在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有序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两点:第一,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处于发生质量转变的临界点之前时,就要积极创造条件,有意识地促使系统朝某一方向发生涨落,为网络信息资源的有序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第二,在系统处于临界点附近时要注意控制参量的变化,使系统通过涨落向人们所希望的分支跃进,朝着机制完善的方向发展,并通过非线性机制的调节和自组织效应,达到稳定有序状态。

3.3 开放性是实现网络信息资源有序化的外部条件

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功能不健全、网络活动失范现象严重、技术手段不完美以及政策法规不健全。对于这种状况,除了针对各种缺陷加强管理手段,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标准外,引进其他专业的人才,引入其他横向学科的相关技术,积极利用外部环境来满足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的有序化也是极其重要的。对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培养适应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才,使这些人才转化为网络信息资源不断有序化的内部力量,对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还应注意引入其他学科的方法,使其转换为有序网络信息资源的工具。例如,网络信息检索方法实际上都是围绕着《中图法》的规范去编辑检索[4]。只有在保持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开放性,不断引进外部物质和能量,才能为网络信息资源的有序化提供条件,促进网络信息资源向有序化方向发展。

4 结语

在人类社会进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信息资源数量的剧增与人们急需获取有用信息的矛盾不断加剧。资源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建设、延续发展、共建共享重要的基础工程。在建设中不仅要本着与时俱进、边研究边建设的发展思路,又要审慎研究,精心实施。应坚持系统的开放性、延续性,数据标准性,建设分布式统一性等原则。对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来讲,要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经济管理、人文管理相互协调,保持其开放性,利用各种机会使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获得飞跃。

参考文献:

[1]赫尔曼・哈肯著.凌复华译.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96).

[2]张怀涛,索传军,代根兴.网络环境与图书馆信息资源[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9.

[3]刘二灿.基于共享的异构数字化资源整合[J].情报杂志,2004(3):35-39.

收稿日期:2013年11月29日。

网络伦理学范文6

关键词:网络教学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必须在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变革。而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的革新和给教学活动带来了新的活力。本文将探讨如何在网络教学环境下,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物理教学实施网络教学的意义

1、时代呼唤教育改革,实施网络教学

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所谓“四大支柱”是指能支持现代人在信息社会有效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其中学会认知是使学生掌握认知的手段、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所以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传播知识过程,而是一个知识再生产过程,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为此,必须建立一种以创新观点、创新的思想构建的创新教育体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需要获取和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这对于在学校里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及因特网来应付处理大量有用信息,并能独立选择和评价信息质量,从而更高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必将成为学生必需的能力之一。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即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及因特网上丰富的全球资源,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因特网已触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一些学校和公司已筹办网校和教育服务网站。教育网站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针对教师,网站为教师提供了进行教学交流的场所。针对学生,网站通过交互回答,帮助学生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素质和学习成绩。针对家长,可以通过网站帮助家长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探讨中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网络教学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网络教育使学生从灌输式学习转变到参与式学习,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可以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另外,针对中小学生课堂学习和教材教案、光盘资料大量涌现,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传播和获取形式,也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

2、物理学科需要进行网络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研究方法一般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从而建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由于物理学具有实验性强,抽象概念多的特点,使很大一部分学生一时难于接受,而成为中学生感到学习困难较大的一门学科,所以,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许多教师想了很多办法,尽可能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将演示实验的仪器放大,增加可见度,特别是采用先进的教学媒体来增强学生视觉等感官的作用,这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学物理教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探索自然科学的能力,即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特网把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以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改变教与学的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培养21世纪人才尤为重要。

二、网络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1、网络教学物理对教学模式的革新

①改变枯燥的学习方式。物理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最直接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的最主要途径,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网络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网络上阅读文字材料,观看二维、三维的静止和活动图象,这种新形式的信息,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顺利地理解信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就使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能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及时地获取信心,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培养。

②建立立体、高效的传输信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要花较多的时间书写板书,特别是上课时写例题、画图时用的时间更多,运用网络教学就能够用声音、文字、图形、图象立体地表现信息,就可以省用大量的时间,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针对难以理解和难以想象的物理概念、模型,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十分直观形象地解释、演示出。被学生充分理解,做到重点难点突出,达到理解的教学效果。

通过计算机进行备课,即文本输入,图象输入及课堂教学进程处理已经在中小教师中逐步推广应用,作为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最为充分的多媒体课件,其品种日益繁多,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多方面的人员参加,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学科研究人员,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有美术、音乐工作人员,有计算机应用的专业人员。在中学物理众多的知识点中,大部分可以开发为独立的多媒体课件。一个课件的优劣,不但要从教师的角度能够准确地把握住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本质内在的东西,更要从学生的角度能够正确地理解与掌握这些概念、规律,并能结合实际生活加以应用。

③注重交互性。进行交互式学习是网络教学优势的突出体现。交互式网络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允许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这种教学形式富有趣味性和刺激性,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我们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学习方法:在老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建立好三维模式:

教师网络学生,利用网络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网络教学的备课工作量很大,不仅要备内容,还要备学生。具体内容是:(a)在计算机上建立教学主页。(b)确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c)从教学需要出发,根据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对教学资源进行搜集、整合。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要尽量多找一些相关知识及相关知识应用方面的网站、主页,像超导、光纤通信,宇宙飞船等近代高科技知识。上课时把相关的网址提供给学生,为学生的认知能力、个好留下发展的空间。同时能及时反馈,调控教学过程或检测学习效果。

2、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①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现物理过程模拟。对某些难以想象的物理过程,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学生直观地理解、认识这些物理过程。如光学中的光路,透镜成像规律、微观结构展示(α粒子散射、晶体结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轻松、交互、动态、开放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

②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现物理实验重现。对一些实验条件不易控制或存在某些干扰使得实验要揭示的物理现象不甚明细和明了,通过课件的演示把主要现象尽可能清楚地表现出来,同时,通过实物观察实验,了解现象,取得数据和资料,利用物理实验把主要观察的对象变抽象为具体,利用网络教学,化虚为实,突出关键所在,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整个实验过程,取得丰富的感性知识,也有助于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认识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分析、概括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③增强情趣,培养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是最重要的智力因素,以形象性见长的网络技术与实验教学比之较为抽象的印刷媒体,更能影响人们态度变化,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网络教学与实验教学可以真实记录并再现或模仿事实的情景,用以创设教学所需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其特有的生动形象和声、光、色、动画、特技等表现手段和表现手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美”的功能对于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眼情操,具有独到的作用;在表现科学家动人事迹方面,具有形象、感人、激励等独特功效,有利于学生创新意志品格的培养。

3、网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学会创新。网络教学说到底,也只是电化教学的一个新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它只是代替了教师的部分功能和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都取决于教师,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使用网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关键。

在使用网络的同时,教师要注意与传统的电教手段交叉使用,取长补短。传统的电教手段在某种形式上可能落后于网络,但它们可能会更注意某种感官的刺激,突出教学重点。另外,教师在如何布置家庭作业方面可能更要大伤脑筋,要避免学生思维雷同、相互抄袭,甚至是直接从网上下载,因此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应当更要符合每个学生的特点,使他们的脑筋活动起来。

网络的确能够提供大量的即时信息,但如果只停留在吸收信息上,那么创造的源泉终究会枯竭,信息的大量吸收有助于人脑的右半球形象思维的开发,却会导致左半球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消亡。因此,面对大量的信息,不仅学生要学会进行创新,教师也要进行创新。

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把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和编排,围绕教学重点,屏弃一些无关的、不重要的信息,争取教学的最优化,同时也要让学生加强基本技能的练习,培养独创性人才。当然,学生也要学会创新,从正确的拼音、简单的单词拼写和算术运算开始,将盲目接受信息转变为有选择地接受信息,甚至对信息进行批判和补充,发展抽象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通过从网络教学的实施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从虚拟技术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和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生动直观地显示在学生的眼内,加上与现实问题相联系的物理事实,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学会了信息资源的利用;增强了对现代教育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网络环境下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面对新的世纪,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探讨物理实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问题十分重要,势在必行,然而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1、网上资源还不够丰富,学生主体建构的能力比较差。

由于计算机网络目前现有的教学内容还没有系统化、规范化,教学内容还有待完善,网上教学资源远远不够满足师生们的需要,特别是新教材后的教学软件还未跟上,如果一个教师大量时间用于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将得不偿失,也是不现实的,只有大量开发网络资源,做到资源共享,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发。

由于学生尚是不成熟期,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差,所学知识主体建构能力差,这就要求教师、家长进行正确指导,使其有侧重地选择,有目的的学习,学会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2、教师本身和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教师要转变观念,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教学模式已被学生所淘汰,要打破历来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用动态的,开放式的新思维方式来设计教学过程。

新教材强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而我国目前学校条件参差不齐,师资中掌握、擅长并在实践中真正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人不多,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快我国学校信息化水平,而教师则首先要掌握并恰当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并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3、网络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取代物理实验教学。

网络教学能够提高物理现象虚拟的模型及实验过程,但不能如实的反映物理现象的真实过程,如果教师过分追求华丽漂亮的界面,迷念多媒体的模拟实验,让学生草草了事,不重视学生观察实验的实际操作,将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扼杀学生对知识的探求,将一切事物都固定化,从而忽视物理现象微小的变化或物理变化过程中新的现象、规律,那将是对科学发明创造的一种扼杀。

参考文献:

1、钱建昌、谢捷武:《现代教育技术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文化产业化

下一篇网络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