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产业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产业化

文化产业化范文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文化产业化范文2

[关键词] 文化产业化 必然性

一、文化产业化的内涵

所谓“文化”,人们通常是指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它包括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旅游等部门的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产业”,就是以创造和销售某种文化观念、文化符号和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文化产业化”,用一句通俗简单的话说,就是文化走向市场,把文化当产业一样经营。说白一点,就是用文化来赚钱,然后再用赚来的钱发展文化。

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说:“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从物质需要转移到文化需要 ,从科学和技术转移到情感逸闻趣事。”这就是说,一个以满足心理需要、文化需要为主体的新世纪正在崛起,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在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就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精神上、心理上的需要。即使是物质上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结实、耐穿,而是更多关注美丽、时髦和品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这叫“经济文化化”。在经济文化化的同时,要求文化经济化,即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这就是“文化产业化”。

如今,“文化产业化”已成世界潮流。当今世界,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日本为例,1995年娱乐业一项生产经营收入就高达35万亿日元,超过当年日本汽车工业的总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就更发达,1996年仅版权产业的产值就达4250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7%。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空航天的第二大出口产品。《 泰坦尼克号》一部影片的年收入高达几十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好几个大企业的年收入总和。美国的《 读者文摘》,已发展成为年收入20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进展。据统计,1999年全国文化市场产业单位已达27万多家,从业人员113.4万,固定资产价值315.7亿元。但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当中,文化产业还处于低迷状态。以1998年的统计为例,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0.7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33%,从业人员仅占就业人数的0.4%。而英国的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2倍,从业人员占全国总人数的5%。在我国现有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只占3%,仅是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1997年我国实际文化消费总量大约为650亿元。到2005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消费能力达6000亿元 ,增长空间极大。数百亿元的实际消费量与数千亿元的潜在消费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说明在21世纪,“文化产业是财富之源”一点不假。

二、我国文化产业化的必然性

我国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是文化资源大国,但又是文化产业弱国,实现文化产业化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文化产业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和综合国力增强的推动力量。

1.文化产业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

当今中国,广大人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到议事日程。管子说:“衣食足则知礼仪,仓廪实则知荣辱”。江南一带“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的民谚,也反映了人们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便开始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特别是“五一”、“十一”长假,上千万人参与休闲旅游的情况,就说明了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享受着过去只有少数富人才能拥有的闲暇,生活的内容向更高级的精神消费提升。根据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抽样调查,在总消费支出中,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比重,1985年为8.2%,1999年已提高到12.3%,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大众文化消费也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

中国文化要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出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在塑造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一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文化产业化加快了文化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发达国家的文化,都是伴随着产业化的过程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的。可以说,文化产业化是文化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产业化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向文化的各个领域的渗透,促进了精神产品生产过程的现代化,使文化作为精神生产活动能够生产出满足现代人需要的精神产品。目前,在文化领域已经或正在形成的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休闲娱乐产业、体育产业等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与文化事业相比较,文化产业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引领人们的文化消费时尚。比如互联网是现代人享受、消费文化产品的最具时代气息的新手段。它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要,如帮助人们进行网上阅读、信息传递、心灵交流、接受教育,通过网络游戏进行娱乐等。它把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娱乐休闲产业等方面的文化成果集中起来。可以说,互联网是由这些文化产业共同建立起来的。没有文化产业提供支持,互联网这样一个现代文明的标志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

其次,文化产业化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上许多标志性的文化现象都渗入了产业化的因素。奥运会是世界体育文化的最高殿堂,北京能够成功地申办2008年奥运会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大手笔,是政府行为和商业运作的结果。没有产业化提供商业支持,单靠政府行为是根本做不到的。在表演艺术方面,一些商业性质的文化机构,把我国的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现代的优秀艺术成果介绍到世界各国。

再次,文化产业化能积极地引导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充分体现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文化发展的方向性蕴涵在它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当中。民族性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科学性使文化摆脱愚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大众性塑造了大众文化,使文化发展更加具有方向性。大众文化产品的社会需求量大,消费人群广泛,传播的速度快,消费需求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经常改变。正是由于大众文化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单靠政府去引导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很难做到的。只有通过产业化,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商业运作,才能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文化的大众性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来。

2.文化产业化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有效动力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第三产业,其中包括文化产业。在我国现有的产业布局中,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不充分,而在第三产业中,文化产业又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除了第一、第二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要进行调整之外,还应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来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其运行质量。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我国也已经显现出来。美国的影视业已经成为全美国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可以与其航天工业、航空工业、现代电子工业并驾齐驱;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日本娱乐业的收入与汽车工业的产值大体相当。在推行积极财政,以消费拉动需求,进而带动社会经济总量增加的政策环境下,我国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刺激了国内消费需求。据统计,我国2000年实际文化消费总量为800多亿元,到2005年达到6000亿元。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5200亿元,这意味着从2000年到2005年这5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量当中有5200亿元是由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同时,化消费总量的增加也引起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它会使我国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进而使我们离完全意义的小康社会更进一步。

3.文化产业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助推器

文化作为精神产品,它首先表现为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法律思想及其相关的政治舆论、政治信息作为文化产品在社会政治制度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政治法律思想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导,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的依据,它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水平,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进程。文化产业能够提高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府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内在质量,保证政治制度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进而提高政治的文明程度。比如现代大众传播业、出版业已经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它们除了承担着社会公共舆论信息的传播任务之外,还承担着社会政治舆论的传播任务。传播的内容就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由于大众传播的介入,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治信息的公开程度增强,使它们的真实性、健康性更能得到保证。随着大众传播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发展进步,传播范围的扩大,社会舆论、政治舆论的公开、公正程度的加大,不健康的舆论信息将被有力地阻挡在传播路径之外。这将会提高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公民的民主与法律意识,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走向民主与文明。

4.文化产业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它是一个国家各方面实力的总和。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当中,不仅包括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外交实力,也包括含有科学技术在内的文化实力。文化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不论在人类的发展历史当中,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力的竞争始终都表现为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和文化实力的竞争。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不仅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施加巨大压力,而且还在文化上利用其发达的文化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甚至一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推行强权的同时,也不断地推行他们的文化霸权 。

与霸权文化的渗透力相比,发展中国家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能力较弱。其原因在于文化产业化水平不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差,制约了文化国力的提高。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随着文化产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大量文化产品在发达国家被作为工业产品生产出来或被直接作为精神商品投入消费领域,中国文化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还将面临如何应对文化霸权的问题。我们要提高综合国力,除了其他方面的竞争力要继续保持不断增强的势头之外,还必须加快发展包括科技在内的文化产业,提高科技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莹张志勇:发展文化产业化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需要.理论观察,2004年第2期

文化产业化范文3

云南省是一个少数民族大省,25种世居少数民族中有15种为云南特有,各民族长期和睦共处,小聚居、大杂居的分布状态和历史上的相对封闭形成了云南独特的民风民俗,也保存下来了相对完整多样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民间文学、生活习俗等,是名符其实的民族文化资源大省。早在1996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思路,1999年把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与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一起,确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2008年,提出由民族文化大省迈向民族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2009年又提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新战略,同时集中力量调研形成《云南省近中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颁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云南行动纲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条件做出明确部署,对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主导产业、区域布局等进行了科学规划。可以说,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在云南是占尽了天时、地利和人和。

二、限制云南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

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无一例外地居住在边远地区,区域内虽然各种资源较为丰富,但交通极为不便,电力、通讯等建设落后,信息闭塞,各种现代文明成果难以到达,优势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对当地人民更新观念、推动生产技术进步和提高生活质量极为不利。以德宏州人口较少民族为例,他们大都生活在山区、半山区,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虽然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一直在致力于帮助他们脱离贫困落后,但受诸多因素影响进展缓慢。此外,由于气候多变、地形复杂、卫生条件和习惯差,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历来是疾病尤其是一些传染性疾病多发区,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较为迫切,但由于基层条件有限,尽管在德宏州新农合已基本普及,但群众的医疗负担仍然很是沉重。

2.地区居民生活贫困,限制经济发展

人均收入普遍不高,贫穷落后是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共同特征。由于生活贫困,他们无力购买优质的生产资料,致使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产品产量不高、质量低下,自然无法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生活进一步贫困,同时,他们也无力购买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导致市场因有效需求的不足而萧条,限制了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并形成恶性循环。

3.基础教育落后,群众文化素质偏低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基础教育普及率低,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不稳定、质量不高,群众文化层次、人口素质偏低,难以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低下,无法适应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很多人有力无处使,想致富找不到门路,想经商又不懂买卖。“富饶的贫困”、“捧着金饭碗讨饭吃”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丰富的自然资源与贫困的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三、促进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

文化产业以其较强的产业增值、较广的产业联动、较高的就业率以及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刺激因素,带动并形成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文化产业紧密联系的影视业、传媒业、动漫业、旅游业等已成为不少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支柱产业。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虽然文化资源丰富,但产业化条件较差,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自然不能按发达国家或是我国中东部的科技和创意产业发展的模式走,必须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1.以旅游产业为核心,带动民族文化领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产业集群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有一个核心产业,以其发展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于云南省而言,旅游业无疑可担此重任,因为旅游业发展带来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旅游业本身,它可以带动民族传统体育、医药、民俗文化、民族艺术品、服饰、歌舞、饮食等许多产业的开发与发展,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满足资本的逐利性要求,进而带动更多的资本进入其中。近年来,云南省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据媒体报道,2013年全省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4亿人次、海外旅游者533.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111.24亿元,对交通运输业、酒店业、餐饮业、娱乐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分别达到416.8亿元、375亿元、315亿元、122.9亿元和439.6亿元,产业的综合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随着旅游者对旅游产品要求的日益提高,单一的观光、猎奇式的旅游已不再具有十分的吸引力,云南不得不考虑如何深度开发旅游资源的问题,如何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出来,使其不再只是一种供游客简单参观的静态存在,而是通过深度开发形成集参观、参与、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民族文化产业链,使其与旅游业分工合作、相互支撑,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如德宏州,可选择保存相对完整的少数民族村寨,将原汁原味的民众生产生活场景保留下来,让游客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品、食物等的加工制作,不仅能增加旅游收入,更重要的是可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对于一般游客无法参与其中的,则可以文化博物馆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在保存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参与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德宏州的民族歌舞表演、民族传统饮食、小吃、日常生活用具、民族服饰的生产加工等已成为地区产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群众通过参与其中不仅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收益,也在与外界的频繁接触中逐渐接受新的知识与观念,在促进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推动民族现代化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2.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较少民族整体素质,培养民族文化产业优秀人才

首先,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人口较少民族基本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治贫先治愚,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变这些地区贫困落后面貌的根本所在,尽管国家一直在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但:一方面,僧多粥少;另一方面,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的分配不公、多流向发达地区也是不争的事实,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投入,为人口较少民族提升自身素质提供重要条件和可能。其次,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专业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如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印象系列,因其自身突出的艺术创造能力,在吸引投资、吸引消费者等方面就具备了先天的吸引力,其作品在一开始就基本上成功了一半。而目前,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与短缺的人才资源呈现出一种严重的失衡状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德宏地区民族文化工作者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著作,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效的收集和整理,但创作型著作较少,应积极鼓励他们创作出更多的优秀艺术作品以及研究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论著。此外,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营销人士。虽然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因有着其天然的不可复制性而独具竞争优势,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某种意义上专业的营销人才队伍所发挥的作用甚至比产品的生产制造者还要重要。最后,应将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培育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觉理念,为民族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储备。要做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政府应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将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如中小学可以开设民族文化教育专题课程,各职业院校应发挥优势着力培养各种民族文化传承人;各高等院校则应积极开展深层次的民族文化理论研究、培养民族文化专业人才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有力支持;各职能部门应多方提供条件,如对中小学通过课外活动、劳动技能课等形式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各类学校聘请民族民间艺人到校授课等提供必要的时间、资金及政策保证,并对其中贡献突出者给予适当的精神、物质奖励。

3.打造品牌,建立民族文化产业的品牌化效应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曾说过,“品牌就是一个名字、名词、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综合,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有别于其他的竞争者。”任何一种产品,提升品牌价值,发挥品牌效应,都是市场营销中的重中之重。对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产业来说,要将那些既能显示民族特色又有经济开发价值的资源确定品牌经营的战略目标,对其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和营销创新,集中力量培养优势品牌,组建支柱产业,做好品牌的推广、保护、更新等工作,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4.加大基础建设力度,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必须把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能源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卫生事业建设。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在做具体决策时,必须多部门联合,对投资进行科学论证,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完成投资,保证有限的资金能够产生最大的效益,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5.加快文化事业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良好环境

文化产业化范文4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产业化;应用对策研究

时下,作为蒙古族文化和草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蒙古族传统服饰焕发出勃勃生机,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吸引国内外人士的注意,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制作行业正走向产业化道路,并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然而,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走向产业化的道路上还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蒙古族服饰文化产业化发展现状

(一)生产规模较小,导致生产效率低

呼和浩特地区从事蒙古族服饰行业的店铺大概有200多家,但是大部分蒙古族服饰行业的生产规模较小,一般是以家庭式的小作坊为主。多数经营者既没有系统学习服装设计理论,也不是蒙古族服装设计专业出身的人,而是来自外地的农牧民或小裁缝。他们中有的人从小跟随母亲学习制作蒙古族传统服饰,有的人在蒙古族服饰店铺中当学徙,学习制作蒙古族服饰。这种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由于规模小而无序导致生产效率低,基本上属于粗放型经营。笔者在调查中,“哈斯图雅蒙古族服饰店”的店主对我说:“曾经艺术团、电视台、学校等机构来我店定制大量蒙古族服饰,但是都有时间限制的。很遗憾的是,我店人手不够,机器设备也少,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所以都失去了那么好的机会。”笔者调查中发现,呼和浩特市的很多蒙古族服饰店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即,规模小而无序,导致不能进行流水作业、分工合作、批量生产,难以进行很好的统筹规划,也就难以提高生产效率。

(二)经营方式、经营理念不完善、不规范

呼和浩特市的多数蒙古族服饰店采取的是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且经营者并不是在学校系统学习公共管理或市场营销专业出身的人,而是来自外地的农牧民或小裁缝。因此,他们经营的很多店铺出现品牌理念、营销理念、服务理念、质量理念、管理理念、创新理念、竞争理念的不完善、不规范的问题。笔者在调查中向很多店主提及“蒙古族服饰店经营理念”问题时,他们都说不清那些理念。其中,有位店主说:“我们不懂那些大理念,我们就是让顾客满意,做好衣服,能赚钱就可以。”从这简单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不少蒙古族服饰店的经营者对“经营方式、经营理念”的意识很淡薄,甚至对此有漠不关心的态度。这也由于他们多年来的生产习惯决定的。即,只是负责制作服饰,把服饰的经营当作是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他们脑海中没有创立品牌、保护产权、现代营销、优质售后服务等意识。

(三)人力资源匮乏

呼和浩特市的多数蒙古族服饰店采取的是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且多数经营者并不是在学校系统学习蒙古族服装设计理论的人,也不是公共管理或市场营销专业出身的人。所以,专业技术娴熟的人才奇缺,尤其是拥有现代的、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的人才十分匮乏。调查中,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西巷的“萨楚拉蒙古族服饰店”的店主说:“目前,最棘手的问题是缺少技术娴熟的师傅和懂得经营管理的人才。现在能雇佣的工人往往是会剪裁的不会设计,会设计的又不会剪裁,而且也不懂得经营管理方面的内容。虽然,那些外出务工的农牧民中有些人受过家族或师傅的传授而身怀绝技,且对蒙古族服饰的设计与制作娴熟,但这类人已经很少又很难能雇上。如今,来店里当学徒的人,主要学到新式蒙古族服饰的设计与制作,而且学的都是用机器制作法。它们很少能学到蒙古族传统服饰的设计与制作,特别是手工艺的制作方法基本学不到。这是因为,短时间内很难学会蒙古族传统服饰的设计与制作的。

(四)旅游资源开发中蒙古族服饰商品开发力度不够

蒙古族服饰文化是发展内蒙古地区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应该充分运用蒙古族服饰文化资源优势来提高内蒙古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然而,蒙古族服饰在内蒙古旅游业开发中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质量差。那些旅游景点销售的蒙古族服饰品的外观、材质、做工特别简陋,影响了游客对产品的认可度。

二是没有规范统一的标价。不同的旅游景点,或者同一个旅游景点的不同销售点的同一个商品的价格都不一样,要么没有标明价格而漫天要价,要么标价不合理,这给游客造成负面影响。

三是包装简陋,不能突出作为旅游商品的纪念性、馈赠性与实用性。

四是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游客都不了解蒙古族服饰的文化内涵、艺术韵味、审美价值。这影响了游客对蒙古族服饰的兴趣和购买的欲望。

二、蒙古族服饰文化产业化开发的创新措施

(一)政府统筹规划,扶持蒙古族服饰文化产业化发展

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从政策指导、发展规划、信息咨询、产品开发、财政投资、招商引资、市场培育等方面为蒙古族服饰的生产、销售提供服务职能。这样可以使很多家庭作坊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可以提升行业之间的竞争力,提高服饰产品的质量。总而言之,蒙古族服饰的产业化发展是要在政府的统筹规划下,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模式发展。

(二)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打造蒙古族服饰品牌

如今,蒙古族服饰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消费者也开始对蒙古族服饰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面对这些挑战?那就是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打造、培育属于自己的品牌,走品牌发展之路成了蒙古族服饰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的市场竞争已经演化为产品的品牌竞争。谁拥有了消费者认可的品牌,谁就占领了市场、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品牌形象的创立、发展、巩固和保护离不开有个正确的、科学的经营理念。因为经营理念中包括质量理念、创新理念、营销理念、服务理念、管理理念、竞争理念。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没有质量的保证就没有产品自身,更没有产品的品牌。创新是创立品牌产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的最根本的动力和途径。同样,有好的营销渠道、服务态度、管理模式、竞争手段是实行品牌经营的关键所在。

(三)解决好人才支撑问题

目前,优秀服饰文化产业人才的缺乏已经十分明显,人才成了制约内蒙古蒙古族服饰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优秀的服饰文化产业人才需要具备服饰艺术创新和服饰文化产业化管理的素质与能力,或有工艺特长,或有经济头脑,懂得经营管理。解决好人才支撑问题:首先,政府和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要依托高等院校、服饰文化单位、服饰文化专家兴办服饰文化产业的人才培训教育基地,提高现有的从事蒙古族服饰文化人员的工艺技能、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素质。其次,政府必须不断完善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要么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要么采用聘任制、聘请制、挂靠制、合作制、股份制、社会公开招聘、重大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进行招标等多种形式积极引进国内外服饰文化产业人才来内蒙古地区从事蒙古族服饰文化产业开发工作。

(四)注重蒙古族服饰文化的旅游开发

蒙古族服饰文化是发展内蒙古地区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应把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产业化发展要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可以有以下几种开发方式。

第一,蒙古族服饰是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项目,注重开发富有民族特色、艺术特色、具有收藏纪念价值的高质量的民族服饰,充分利用旅游高峰期推销产品。

第二,加大宣传力度,让游客更多的了解蒙古族服饰的文化内涵、艺术韵味、审美价值,增加他们对蒙古族服饰的兴趣,从而增添游兴和购买服饰的强烈欲望。

第三,开发观赏型旅游产品。在旅游景点,举行蒙古族服饰的展览或歌舞表演,并让游客穿上蒙古族服饰歌唱、跳舞、留影,使游客感受到多姿多彩的蒙古族风情活动之中。可以召开蒙古族服饰博览会,蒙古族服饰节日,向游客展示绚丽多姿的蒙古族服饰文化,供游客欣赏。

综上所述,当前社会环境下,蒙古族传统服饰的产业化是保护、发展、弘扬该文化的必由之路。只有产业化,才能促进本民族自身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才能有力地促进在本民族内部大力传承服饰传统;才能有效的促进对蒙古族服饰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才能真正扩大蒙古族服饰的影响力,成为国内外其他民族文化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乌云巴图《蒙古族服饰文化》;

[2]苏日娜《少数民族服饰》;

[3]钟茂兰、范朴《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4]王臂兵、张铭远《服饰与文化》;

文化产业化范文5

摘要: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是相对较完整的遗产,语言文化成为认识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以及识别、研究历史上文化互动的重要线索。经过历史变迁、更替,云南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使得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成为新时代宝贵的文化资源,因此文章从新经济时代如何保护和开发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使其成为众多文化产业中新型的产业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语言文化资源;语言文化产业化

云南文化处于多种文化的交汇叠合的边缘地带,是汉文化的西南边缘,青藏文化的东南边缘和东南亚小乘佛教文化的北部边缘。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不仅是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交流工具,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在现代化进程中使用人口少的少数民族语言在强势语言的交融中能否稳定传播使用和发展?是否会出现语言衰退和语言濒危?在文化日益繁冗的新时期如何开发和利用宝贵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语言文化资源的开发能否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研究。

一、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发展的大文化背景

2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姿的云南民族文化。由于各民族生产生活状况、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正是在与此相应的复杂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居住于坝区交通便利的民族往往比较开放,如白族、纳西族等,他们既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较多地接受汉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二是居住于边远山区的民族则比较封闭,如拉祜族、部分彝族等,他们居住地区离中心城市较远,交通不便,不易接受外来文化;三是一些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文化成果较多并趋于定型化,或者表现为物质载体(如建筑、雕塑、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或者表现为语言文字,或者表现为抽象的思想和性格(如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四是一些传统文化积累较浅和后进的民族,如基诺族、景颇和部分佤族,在一定条件下反而容易接受外来的新鲜事物,这些民族都信仰原始宗教,也容易改信外来的人为宗教,如佛教、基督教等。

从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商品经济得到发展,资源得到开发,到当今全新的、自主的得以积极发展的阶段。从总体上来说,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具有整合化、现代化、艺术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二、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开发

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是语言的资源、文化的资源、经济发展的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许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一)有利条件

第一,国家政策。我国政府历来都很重视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成立专门机构,帮助各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国家共为壮、彝、布依、苗、侗、哈尼、傈僳、佤、白、纳西和景颇等民族设计了十几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很受欢迎。

第二,特色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语言文化的传播贯穿于人类传播历史的全过程,特别是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这种传播方式仍然保留,在传播过程中留下了特色的云南文化资源。例如:歌谣,传说,谚语,咒语等。

第三,现有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竞争性。现有的少数民族语言在历史上都是经历了语言竞争的考验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之中的大多数深深扎根于本民族之中,有很强的竞争性,其功能很难在短期内受外界语言文化的干扰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第四,就政治经济水平人口分布比例来看,政治经济力量较强、文化水平较高、人口较多的民族使用的语言能够容易开发并且容易影响另一个民族的语言。

(二)不利因素

第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本身具有的复杂性与封闭性特点。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与生态环境使云南成为多种文化的交汇叠合点,其中民族语言文字资源十分丰富并呈现出“隔山不同语,隔村不用音”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闭塞性和封闭性的特点。转贴于

第二,云南政治经济水平总体落后,容易被新的文化所影响,削弱本民族语言的使用与普及特别是少数民族的青少年接受新事物,学习接受了新文化,母语能力是一定程度会下降。

第三,聚居地中散居、杂居,相对闭塞、落后的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更容易被汉族语言文化以及其他聚居地更集中经济更发达的民族语言文化所影响和改变。

第四,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还不够完善,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少数名族语言文化教育的课程和方向还不成熟和明确,只是在一些民族性的学校有相应的专业并没有从基础学校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少年全面展开双语教学的要求。

三、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产业化发展

随着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整合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走向,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形式必然要走向艺术化和产业化。大量现代化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各少数民族原有的以书画、观赏、娱乐为主旨的各种传统语言文化艺术形式得到更多的发掘、整理、展示和宣传,显示民族语言文化精神风貌、创造活力、生活情趣和理想的审美文化方面转化。

(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

在历史的不同时期,纳西、彝、景颇、白、傈僳、藏等少数民族都曾有过各自的书写文字,并在不同程度上被使用着。随着汉语言文字的普及,这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都大范围地迅速丧失其实际作用。例如含有东巴象形文字的各种旅游艺术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各少数民族异彩纷呈的带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服饰、实用工艺品,字画、民族语言文化的音乐光碟,特色语言文化话剧小品,歌舞表演等也日益与日常生活分离而进入旅游市场,各种各样的有语言文化民族建筑和生活习俗已逐渐构成独特的人文景观,其审美文化特质得到进一步提炼和张扬。

(二)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在文艺产业中的发展

近几年在中央台以及各地方台举办的歌手大赛中,云南少数民族歌曲以独特的原生态音乐元素,以淳朴美妙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表达,赢得全国观众的认可和支持。特别是云南原创歌舞“云南印象”,云南各村寨少数民族人民参演,原汁原味的,不加雕琢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歌词和唱腔,给全国乃至世界的观众带去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一些影视公司和摄影公司更是拍摄了纪实片,用艺术的手法记录云南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状态,拍摄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演化中的故事等更让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在新时期文化纷杂交错的时期拥有了独特的地位,同时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

(三)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在教育等产业中的发展

云南特殊的省情使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有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例如在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产业、少数民族语言翻译产业、计算机少数民族文字库提供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软件产业等。随着云南省信息化的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性质会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其经济意义越来越显著。

四、对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开发与语言文化产业化研究的措施

首先,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差异性大的系统,因此是在理论体系研究中,要多角度、多方法、多途径,最主要任务是对少数民族语言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建库、加工和研究,同时对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语言文字应用情况进行调研、统计和客观的描述,探索民族语言关系,构建和谐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生活。

其次,政府要有政策倾向,为少数民族语言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处理对于挽救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增强民族和谐及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这就需要有制度、机构、经费、法律等方面的保证。

再次,教育部门应加大对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研究的投入,例如:建设适合云南省少数民族族情的教育体系,设置少数民族小语种培训机构,加大对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出版物的发行,实行双语制教育方式,逐步提高民族素质,大力培养和引进复合型高素质民族语言文化的人才,营造良好的民族语言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民族语言文化产业人才的聚集。

最后,让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多元格局中为我国创造更多社会效益、经济价值,在适合的产业中加强语言文化产业的建设。政企合作式或企业投资式或自主开发式,从习惯性的语言文化立场中游离出来,让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在传统的价值应用基础上与现代信息技术、传媒手段、现代产业投资营销策略等想结合,参与庞大的文化消费市场需求。

五、结语

云南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资源不仅代表着民族的智慧,而且成为自己民族图腾般的象征,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资源。少数民族语言职业和少数民族语言产业的逐渐形成,更加显示少数民族语言已经成为云南经济发展重要的特殊的资源。因此,我们要团结积极采取各方面的措施,最大化的保护和开发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同时,积极创新和投资,让宝贵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创造更多新的经济价值。这样新型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一旦形成,必将充分展示其特殊社会能量,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为整个云南省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红杰,马丽雅.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与文化发展:政策和法律的国际比较[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郝朴宁,李丽芳,等.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3]周耀文,戴庆夏.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0.

文化产业化范文6

本土品牌跨国生产、跨国经营、跨国销售,国际间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流动加速,动画产业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国际化趋势。动画产品是最没有国界的文化产品,在经济全球化、文化产业化的新的环境下,全球动画业出现了新的契机。日本、美国动画产业近年来将大量动画制作外包给中国和韩国,而本土卡通业“空壳化”,同时取材来源也日益国际化。如花木兰替父从军是典型的中国故事,美国迪斯尼以此为素材拍摄了动画影片《花木兰》,获得了成功。影片制作中,集合了世界范围内的技术人才,到中国的天坛、故宫采景,描绘图样,再利用电脑技术完成影片合成,是一个动画制作国际化的典型例子。还有像阿拉丁等故事素材都取自于阿拉伯国家。

二、中国动画文化产业尴尬处境的实质在于体制困境

中国动画文化产业尴尬处境的实质在于体制困境。而体制困境源于动画的产业化问题,而所谓产业化问题中的矛盾实质是体制和创作之间的矛盾。商业动画不只是一个商品,它首先是一个作品,产业化应该对创作起促进作用,如果只强调动画业的商业价值,只注重产业化甚至产业化反而对创作起阻碍作用,那么所谓产业化就是盲目的产业化,作品本身没有质量,盲目的产业化结果只能病态发展出一个扭曲的空壳产业。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所有的动画作品都要投入市场成为商品,不进入市场的流通渠道就没有可支持整个动画制作与发行所需的资金链,那么,再好的作品也无法生产出来,获得受众的认可。首先,体制困境表现在动画审批体制限制动画创作内容。体制限制就是对作品题材的限制,什么样的作品能通过审批?很多人总强调中国盗版问题对文化产业的阻碍,而事实上我认为体制上对创作者的阻碍才是最严重的阻碍,由于这种阻碍创作者甚至根本连面临盗版问题的机会都没有,简单的说就是体制直接阻碍创作,没有创作就没有作品,连作品都没有何来盗版?创作者不是为通过审批才作动画的,我们是因为热爱动画,为表达自己的想法才作动画的。其次,体制困境表现在动画产业管理体制严重与市场经济环境脱节。中国动画制作有两大基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视台,这些依靠政府资金支持的动画制作方,往往有着一副官方代言人的高高在上的姿态,完全按计划经济运行模式进行操作。再次,体制困境表现在动画营销体制与市场链条的脱节。在中国,长期以来,动画仅仅充当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工具,讲究的是社会效益,很少顾及经济效益,它的“媒介功能”与“产业功能”被视作同一概念。概念的错位必将导致实践的混乱。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动画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困扰,从制作到管理均受到很大的束缚。制作方面,需要经过艰难复杂的层层申报、审批,数量、名额、资金等也有种种限制;管理上方面,制定规章、实施管理的部门与接受管理的动画生产企业没有脱钩,造成不充分竞争,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发挥不了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动画的产业功能得以凸显。勿庸讳言,动画作为一门艺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确实负有宣扬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的功能。但它的投入产出、制作播映也是一个产业过程。动画片的制作成本高昂,一分钟的动画节目直接投入资金约为1万一1.5万元。一部动画电影或连续电视短片,投资动辄几百万,甚至数亿。而同样长度的电视剧只需要一半的投入。这笔资金由谁来出,从过去来看,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投资渠道的单一制约了国产动画的发展。

恰恰在这个可以给投资者带来巨大回报的领域却用力太少,几成空白。投人高,回报慢,且投资渠道单一,故无法制作精良的产品,打造成功的动画形象;进而开发相关产品,培育良好的市场。没有良好的市场机制作基础,难以产出需求量相当的好作品。如此恶性循环,对中国动画产业化进程是极为不利的。HUNDREDSCHO0LSINARTS口总而言之,中国动画产业体制还未真正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缺乏整体运作规划。正常的市场状态应该是,前期宣传寻求资助,制片人制作动画片,商销售,影视系统播放,企业购买动画形象并开发衍生产品,商家销售产品。对动画制作单位的管理,只注重它的事业性质,忽视了经济实体性质,因此,动画制作单位的任务仅是制作动画片,至于能不能收回制作成本能不能赚钱等无需考虑。这种管理方式,不但使制作机构丧失了活力,使动画制作经费极其依赖上级拨款,更使动画事业陷入只投入不产出的恶性循环中。制作机构在动画产业化运营中居于主体地位,激发制作机构的活力对动画产业化至关重要。国有制作机构有多年的制作经验,制作水平较高,但市场化程度较低,所以要着重对国有制作机构进行企业化改造,提高动画机构的制作活力,树立效益意识,以市场为导向,逐步改变国产动画依赖拨款的现状,使其重视市场、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在竞争中提高制作水平,增强经营能力。

三、中国动画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机遇

上一篇微乳化技术

下一篇网络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