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传播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传播学

文化传播学范文1

论文摘要:在郑和下西洋中,郑和使团与海外诸国进行了多方面的文化传播,物质文化传播是其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郑和使团与海外进行的物质文化传播中,无论从传播者还是受传者来看,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资都有一定的传播意义,传播目的明确,传播类型多样,传播范围广泛,实现了一定的传播效果。

论文关键词:郑和下西洋;传播学;物质文化传播

郑和使团七下西洋,前后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海上贸易之路,与海外广泛进行了物资交流。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物资交流也是一种物质文化传播,本文将从传播学角度对此进行探析。

一、配合政治需要的传播目的

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由于某种共同感兴趣的内容聚集在一起时才能构成传播关系。在郑和下西洋的物质文化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传者双方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传播目的如何?

历史资料中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任务有多种说法,在此笔者列举当时几种代表性言论。明成祖朱棣说:“今遣郑和赍敕普谕朕意。尔等祗顺天道,恪守朕言,循礼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郑和本人的言论:“若海外诸番,实为遐壤,皆捧琛执贽,重译来朝。皇上嘉其忠诚,命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币往赍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明史》说:“永乐十年,天子以西洋近国航海贡琛,稽颡阙下,而远者尤未宾服,乃命郑和赍玺书往诸国。”“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祚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郑)和、(王)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这些文字说明郑和下西洋旨在建立和平、安宁的国际局面,树立明王朝的声威,让海外远国能来中国朝贡,“宾服”中国。因此郑和使团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赏赐大量物资,以示“柔远人”、纳朝贡。

此外,海外一些小国需要寻求明帝国保护以免遭邻国欺凌,极力欢迎郑和使团到来。当郑和使团到达时盛情接待,郑和赏赐完毕后,国王也回赠贵重礼品;当郑和使团回国时,一些使者随使团来华朝贡,以示宾服。

可见,在这种传播关系中,郑和使团与海外人们相互交替着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角色,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有明确的、共同的政治目的,而且更多时候这种政治目的是通过双方感兴趣的传播内容之一——物资传播来实现的。

二、全方位大容量的传播介质——物资

这里所说的物资,是指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国和海外诸国之间交流的地方特产。从一定意义上讲,特色物资既有经济价值,也有文化价值,物资交流意味着中国和海外诸国把物资作为一种传播介质来传播物质文化信息。郑和使团每次下西洋都满载丝绸、瓷器、铜、铁、麝香等几十种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产品,然后换取海外的特产而归,货物名目繁多,据《明会典》、《明史》、《瀛涯胜览》、《星槎胜览》等书统计共11大类191种货物,这种物质文化传播的数量之大、范围之广、人数之多是史无前例的。在郑和下西洋时期,物资对于中国与海外诸国来说有着特殊意义,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从传播者角度看,处于明朝的需要对外自我宣扬(传播);处于“藩属”地位的海外诸国需要表示“臣服”。

作为传播者的郑和使团,为了实现政治目的,更多时候借助双方感兴趣的物资传播。因为物资最能代表中国先进的物质文化,也最能显示出明朝的国威和政治地位,对外传播的物资越丰富,就越能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富有。所以,每到一地郑和都向当地国王赠送大量礼品。作为传播者的海外诸国,为了表示对明王朝的臣服,对郑和使团既回赠本国礼品,也允许本国人民同其交易。有的国家君主或其他使者不远万里来华“朝贡”的大多是珍禽奇兽、香料珠宝等具有海外文化特色的物资,虽然其中有些物品是直接从自然界采摘、猎取的,没有经过人类再生产,但也蕴涵着海外物质文化;其中的手工艺品,有些是为来华特意打造的,有些是在市场上买的,这部分物资更能体现各国当时的物质文化,都能显示出对明政府的臣服。 转贴于

(二)从受传者角度而言,物资最容易满足人们的物质欲望,心理上容易接近或者说不易拒绝。

从中国政府方面来说,接受海外诸国的贡品,不在乎贡品本身的经济价值,而是看重由贡品所体现出来的政治意义,接受各国进献的物品,即表示接受各国内附。因此对于各国“朝贡”物资,作为受传者的中国统治者,从心理上极易接受,既实现了政治目的,又满足了物质欲望。从中国国内的受传者来看,南洋、西洋的很多物资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极想得到或看到,正如严从简《殊域周咨录》所说,“夷中百货,皆中国不可缺者,夷必欲售,中国必欲得之。

因明初实行海禁政策,“中国必欲得之”的“夷中百货”只有依赖郑和使团传播进入。郑和使团每次下西洋都“充舶而归”,深受人民喜爱。

从海外诸国的受传者来看,国王们欣然接受郑和赏赐,即接受明王朝的庇护。至于百姓都普遍希望能得到中国物资,但只能通过贸易获得。因此郑和使团在海外贸易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使团成员马欢、费信、巩珍等人的着作都有记载。马欢的《瀛涯胜览》记载,在祖法儿国,“中国宝船到彼,开读赏赐毕”,“其王差头目遍谕国人,皆将乳香、血竭、芦荟、没药、安息香、苏合油、木别子之类,来换易纶丝、瓷器等物”。

三、传播效果

传播者根据自身传播目的对传播内容进行编码,以信息的形式发送出去,当受传者接受信息刺激后,便会对信息进行解码,并且产生不同程度的相应反应,这种在思想、感情、态度和行为等各个方面所发生的某种变化就是传播效果,它隐含在受传者的解码行为中,或者通过反馈体现出来。

郑和使团本着“宣德化柔远人”、“共享太平之福”等宗旨,打通了海上贸易之路,随着海外诸国间种种复杂矛盾的逐步解决,“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这种局面对物质文化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马六甲成了货物中转站,大量交流物资,甚至连当时的行政法律都效仿中国。占城国“买卖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银”。爪哇国“买卖交易行使中国历代铜钱”。锡兰山国对“中国麝香、纶丝、色绢、青瓷盘碗、铜钱、樟脑甚喜,则将宝石、珍珠换易”。此种情形,自然在各国都是一样的。郑和使团开展商贸活动奉行平等、重信原则,每到一处,先了解各国的货币、贸易手段,考察度量衡换算及贸易方式或习惯,尊重对方,公平买卖。如在古里,双方贸易一旦达成协议,签订合同,“或贵或贱,再不悔改”。郑和使团从不强买强卖、巧取豪夺,为各国树立了榜样。一时间,印度洋成为中国和阿拉伯贸易的海洋,波斯湾、红海成了沟通东西方商品的中转集散地。有些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还把中国丝绸、瓷器、南洋香料运到地中海东部,转运意大利北部,再转卖到欧洲。印尼的爪哇、旧港就是在这种影响下“变成向东方香料群岛扩展的经贸基地”东南亚贸易圈也是从那时开始逐渐形成的。郑和使团与海外的物质文化传播不限于自然物产、人工制品等物资的简单交换,它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促使海外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文化传播学范文2

关键词:佛克马;比较文学和新的范式;跨文化文学传播;比较文学;意义建构

佛克马(Douwe Fokkema,1931-2011)提出不同研究领域具有科学关联,文学研究也应如此,他认为文学理论研究应该和语言学、符号学、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都建立联系,尤其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通常是不同语言和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更应该在研究方法上拓宽领域。佛克马对文学研究对象的拓宽应该是受到了俄国形式主义、接受美学、符号学以及结构主义的一些影响,并且放在传播学的领域之中也可以得到验证。

在传播学中,信息会被区分为发出的信息和收到的信息,因为收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发出的信息不可能原原本本的被接收到,并且由于接受者的知识水平、认知、情感、预期心理等因素,信息的理解也会各有偏差。文学文本的传播和接受应该也是如此,尤其在跨文化的语境下,要考虑到接受者层面的影响因素。读者的阅读预设在内容接受的整个过程中,并且不是一成不变的,还会随着内容和外界条件而改变,从而也决定了信息的传播情况。这与文学文本的传播与接受是一样的,事实上,这些文学作品将唤起读者以往的阅读记忆,使之开始持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即某种阅读的期待。阅读过程中,这种期待将会使读者对作品产生有力的回应和反思。

值得注意的是,佛克马将文学文本概念为文学符码,是确实立足于比较文学的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确立的。他认为过去人们过多地关注民族、国别的差异,不利于文学的传播和接受以及研究。他更愿意在文学研究中将文学理论化为“文学符码”,读者和研究者要做的就是解读符码。

我们一般接受符号,都要通过能指挖掘出真正所指,而由于符号的接受者对同一个或者同一组符号构成的文本,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毕业论文同一时代的不同个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或解释,这说明符号本身的意义与受传者接收到的意义同样也未必是一回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是符号本身的意义会随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二是由于每个受传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以及对象事物的利益关系等社会背景来理解和解释符号的意义的,因此,受传者接收到的意义既不等于传播者的意义,也不等于符号本身的意义。尤其体现在文学当中,对此法国文论家马歇雷(Pierre Macherey)看得很清楚,他认为文字只是文学的载体,也就是符码,跨越这些文本的差异性,追求文本背后真实的精神内容和相互间的联系,才是比较文学研究的目的。

对文本符码的解读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不仅有受传者的因素,还有受到传播情境的影响,即佛克马所说的“文学交流情境”。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曾经指出,语言符号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传播活动的全部意义,交流的所得,相当一部分来自语境。比如把《牛虻》、《汤姆叔叔的小屋》放在当代解读,可能也产生不了当初那样声势浩大的影响,因为语境变了,接受群体的认知也变了,不同时代的人可能并不能切身体会到当时时代的文学文本所产生的巨大震撼,(在此基础上,佛克马也提出了“时期符码”(period code)这个概念。)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可能正是文学交流情境和这个情境下的读者完成了文学的意义,定义了文学。

佛马克为我们比较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他指出每个文本的接受者包括作者本身都有一个审美成规(convention,或译惯例或习俗),在跨文化的背景下,不同时代的文本接受者和同一时代的不同接受者由于审美成规的不同对于文本的解读和理解就会存在差异,因此文本可以看作是“符码”的集合,每个读者在解读过程中都是在进行着“解码”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对文本意义的重建,从而影响到文学的传播与接受。

参考文献:

[1]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文化传播学范文3

新闻是在传播一种文化,也是文化传播,站在文化的角度来说,新闻传播主要是传播一种大众文化。用新闻来传播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传播的大众性和传播性,所以,这就必定要求文化传播的内容上要符合大众化本文由收集整理的需求。但是,从这个方面来看,就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制约,文化差异越明显,在对外传播的时候就面临着越大的障碍。

一、新闻传播学中跨文化的差异

(一)符号层面存在差异

一切文化的根源都是人们创造出来的符号,人们就是根据这些符号进行活动。新闻传播学主要是达成意义上的共享,就需要一种符号,能够对对应的关系被社会成员认可。根据符号学这种观点来看,传播的使命就是面对文化间的差异,打破语言的障碍。这就需要专门的翻译人员。根据语言相对论来说,思维方式的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也不会相同。就我国的民众来说,一般都习惯于形象化的思维方式,在进行语言文字创作的时候,喜欢用华丽的辞藻,还喜欢修辞的时候使用大量的成语,文化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这就需要读者自己去理解和体会,主要表现出了意会的特征。这主要是因为在汉语交流过程中,听者已经能从这些交流中掌握很大的信息。但是,这种情况对于国外的读者来说,就需要转变感情,注重感情基础之间存在的差异性。

(二)文化价值方面的差异

通常意义上来说,每一个个体文化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的文化个体都有非常明显的文化边界。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价值观是一种信仰,也是人与社会的一种既定的行为方式。价值观是稳定的,也是容易变化的。生活在一定的价值体系主体的人们,会在不自觉的表现出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特征。

(三)宗教和社会规范的差异

文化的一个重要要素就是宗教,宗教也是存在于文化中深层次的东西。宗教不同,文化的倾向也不同,戒律也不同,这就直接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其价值观的存在。宗教是一个比较大的体系,包括了教徒的信仰以及宗教的节日,宗教的礼仪,宗教的交规,宗教的戒律等等,如果缺少对于宗教文化的了解,在进行新闻传播的时候就有可能会误导,甚至可能引起民族纠纷。社会规范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一种行为模式,也是社火大家都普遍遵守的一种社会规范,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表现。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风俗习惯都不相同,就算是在一个国家,不同地区也会存在差异。所以,风俗习惯也是一种文化因素牧野会对新闻传播产生影响。

二、跨文化新闻传播对策

(一)根植跨文化观念,坚实传播基础

要认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是建立正确的跨文化传播的基础。新闻在不同的国家传播,就会面临不同国家的文化。这些文化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我国新闻媒体就要不断的烦死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不要拿自己这边的文化视角来反思和判断对方的行为。中国新闻媒体进行跨文化新闻传播时要勇于抛弃原有的文化视角,以开放的心态重新认识目标国文化,以得出全面准确的结论。从新闻的智能上来看的话,西方的公众就会觉得新闻就是一个社会公器,是要发挥对政府的监督作用的媒介。中国的新闻报道主要是强调正面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媒介的监督智能,很难被西方受众接受。

(二)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感

中外阅读的习惯不相同,所以,在对外新闻传播的时候,如果运用太过华丽的辞藻,就会简化传播的效果,甚至有一部分人会认为在夸大宣传效果,特别是英语语言读者,他们更加倾向于低调的陈述,用词太过夸张的话,显然他们是接受不了的。要创造一种亲近性的文本,这样能够拉近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心理方面的距离,这样才使得交流与传播有了基础。如果要进行一个深层次的交流,人们才会对不同于自身文化做出理解的价值判断。传播系统要作为社会公正舆论的支持者,增加一些人性化的报道,让受众更加近亲,关心人权,全面发展,增加新闻价值的接近性。

文化传播学范文4

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传播中被鲜明地解构与建构

1954年,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指出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播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

今天,新媒介带来新的技术手段、新的传播渠道和新的娱乐方式,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传播中,通过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的传达与反馈关系,不断被鲜明地解构与建构。作为我国唯一辖有少数民族自治县的直辖市——重庆市,少数民族文化也不例外。

重庆市现有少数民族人口197.36万,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石柱、秀山、酉阳、彭水自治县和黔江区是重庆市少数民族聚居区,共有少数民族人口183万,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2.7%。长期以来,重庆少数民族大多聚居于远离城市的农村山野,过着封闭农耕的乡村生活,保留着大量的传统习俗。近年来,随着城乡统筹战略的实施,城乡高速公路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重庆农村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冲击与转型。从当地少数民族物质文化传承来看,一个真实的现状是:土家吊脚楼、苗家木屋,逐渐被钢筋水泥铸成的小洋楼、小平房所取代,苗家搓衣板、鼎罐、草凳被现代化的洗衣机、电饭煲、沙发所代替。从当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来看,一个典型的现象是:苗家青年男女谈恋爱已经不再唱苗家山歌,而是到电影院卿卿我我;土家青年男女也不再跳起欢快的摆手舞欢迎远方来的客人,而是到歌厅与客人k歌狂欢。嫁娶习俗更是和现代都市人无异,车辆迎送,婚纱西服,现代感十足。种种现状与现象表明,在先进的传媒技术及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传播中正在被鲜明地解构与建构。

现代建构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保留特色的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在全球化的今天,保留自身文化特质与精髓,就是保留自己赖以生存于这个多元文化世界之中的根本。因此,少数民族自身必须慎重选择自身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在这一思考和实践中,有人主张,少数民族文化应当保持传统不变,否则就会失去其独特性;也有人认为,少数民族文化应当大胆创新,否则就会失去其生命力。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合理性,但易走极端。理性的做法是反对“一刀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论哪种模式,任何一项具体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都应当有一个基本的准则和宗旨,即满足当地少数民族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要满足这一需要,除了现代化,少数民族别无他路。

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对中国而言,现代化的实质是提高全民族、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现代化对少数民族而言,尤其具有双刃性,一方面,现代化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可以改善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现状;但另一方面,伴随而来的先进文化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会形成极大冲击和影响,会使少数民族弱小的文化在某些层面上“均质化、淡化和湮没而处于社会上装饰性的、残留的或边缘性的地位”。①因此,如何面对不可回避的现代化趋势,建构适宜自身发展且兼具本民族文化特质的生活方式,是少数民族必须解决的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建构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现代建构,才能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才能使其真正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获得更好的发展,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其价值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

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建构策略

1998年,美国传播学家鲍尔·洛基奇以多种研究手段对网络化时代传媒转型背景下传播系统和社区归属(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其研究成果《传媒转型:改变社区粘合纽带》一文中,从生态学构架的视角提出“传播基础结构论”,认为传播基础结构由两部分组成:邻里趣闻轶事讲述系统和传播行动的环境(见图)。

邻里趣闻轶事讲述系统包括宏观的趣闻轶事讲述者:主流媒体(主流媒体主要讲述的是整个城市、国家甚至是世界的故事,讲述对象可以是这个城市、县或是地区的所有人口);中观的趣闻轶事讲述者:当地媒体和社区组织(对象是这个城市的某个特定地区);微观的趣闻轶事讲述者:居住在某些地区的居民本身。传播行动的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行为周围的所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鲍尔·洛基奇的“传播基础结构论”对于新媒介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与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结合重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笔者对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建构提出如下三点策略:

一是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建构,即主流媒体、当地媒体和社会组织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本身应对自身所担负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命应有着清醒的认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与传承过程中,少数民族群体自身应当居于主导地位,主动传播,主动反馈,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提升本民族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是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建构过程中,有关各方应当对传播行动的环境有着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分清阻碍或鼓励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各种因素,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特征、交通状况等,辨识促进或阻碍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社会文化特征,如低俗文化、落后文化等,从地理上打通闭塞的交往环境,从心理上构建一个开放的沟通环境。

三是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在任何一个环节,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建构必须在着眼于当前实际且兼具长远规划的基础上,基于满足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基本需要和更高需要这一核心理念。这里的物质需要,不是短期内的经济提升,而是因地、因时制宜,形成可持续增长;这里的精神需要,不是随大流,走媚俗路线,而是应当有本民族精神内涵。

【本文为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与重庆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QNRW48)以及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乌江流域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从传播学视阈看民族文化解构与建构》(项目批准号:2012Y 04)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美】德尼·古莱:发展伦理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页

参考文献:

①蔡骐:《文化·社会·传播》[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张舒予:《论网络时代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J],《复旦学报》,2003第4期

③牟岱:《论国家民族文化的建构》[J],《社会科学辑刊》,2004第5期

④张志 王晓英主编:《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C],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文化传播学范文5

关键词 文化 地方文化 地方高校学报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地方高等院校学报的学术研究方向应有两个基本定位:第一是指与本校所设专业和相关或相近的研究范畴,这是学报的主体内容。其二是指与地方的经济、文化有直接联系的研究范畴。如果说前者属专业特色,那么后者当属地方特色。二者的结合,才能办出学报的特色。就目前地方高校学报的内容设置情况来看,大多在专业特色方面做出了足够的努力。同时,对于地方文化的研究也初见成效。并由此造就了自己的学术品牌,这恰恰是地方高校区别于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地方优势。如果将这个优势发挥出来。地方文化的传播效果就会提升,真正做到从学术领域服务于地方,起到引领地方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地方文化”的范围及其定位

“地方文化”的含义是十分广泛的,从横的方面看,它包括地方政治、经济、历史、艺术、民俗、宗教、科技、教育等等,它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总和,这当中还有交叉现象。从纵的方面看,它是一种历史现象,可以从历史角度进行研究,也可以从现实角度进行研究。

正由于地方文化研究的广泛性,在“地方文化”的定位上还存在一些不够严密的地方,导致作者的选题与编辑的审稿上对这个定义把握不准。第一,所谓“地方文化”,首要的是地方概念的确定要准确,由于历史的原因,行政区域的划分在不断变化。但不管它的变迁过程多么复杂,而应以现在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准。其次,在这个确定的行政区域里发生的历史事件或出现的历史人物,由于其时间与空间多变性,也往往会与地方区域发生一些相左的情况。比如说历史人物,他曾经在某个时期与该地区有关,那么其它时期呢?是不是也属于该地区“地方文化”研究的范畴?笔者是持否定态度的。坡曾在密州做官,即今天的山东省诸城市,在诸城市有他当年“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岗”的猎场,还有超然台遗址,苏公在此吟唱过“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千古名句,这些遗址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都属于地方文化研究的范畴。而苏公出密州之后或之前的活动和有关的艺术创作就不再属于这个范畴了。《潍坊学院学报》曾收到本市博物馆一位同志撰写的《板桥润格小识》一文,文中所考证的是郑板桥在杨州卖画时的润格,与他在潍县毫不相关,这就不能算作潍坊的地方文化。如果这个概念搞不清楚,地方文化就会无限制地扩而大之,反失去_地方特色。这样,我们可以为“地方文化”下这样一个定义:地方文化是指现在的行政区域之内所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的活动以及以及相关遗迹和风俗。这些事件、人物、遗迹和风俗必须与该地区有着直接关系和物质联系。

由于文化含义的广泛性,加之近年来研究领域中的“文化热”,泛文化现象往往把衣食住行的事情统统当作文化进行传播,并且夸大其辞,小题大做。学报作为学术研究的阵地,与一般的文化快餐式的时尚报刊不同,对地方文化的选题必须要严肃谨慎地对待。关于文化的基本范畴。英国文化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作过狭义具体的界定:“文化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体系,同时它可以分成基本的两个方面,器物和风俗。”“器物和风俗形成了文化的两大方面:物质的和精神的。”呶语当中有一个词叫做“风物”,常常用于文化学当中,这与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有点不谋而合。器物是指那些静止的文化遗存,风俗指活形态的文化。因此,文化必须负载着积淀。如果一种器物,它与历史不发生关联,我们就不能将它当作文化现象来进行研究,而风俗本身就存在一个长期的历史演变继承过程。鉴于文化的特定含义,学报对于“地方文化”稿件的组稿与审稿就要有一个认识和把握。目前,各个地区都在开辟自己的旅游景点。并将它纳入“地方文化”的范畴。然而,对于某些新景点的开发,纯属现代公园式构建,就不能算作文化范畴。而那些一般性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无深厚的文化内含,又无明显的地方特征。也不宜纳入“地方文化”的范畴。

二、地方高校学报关于“地方文化”研究与传播的现状

地方高校学报关于“地方文化”的研究内容选择和切入点是各各不同的,从中可以见出办刊人独到的思路,并为学报的地方特色而增光添彩。就目前近百种地方高校学报关于“地方文化”栏目的开设情况来看,其类型大致如下:

(一)以中国山水文化为特征。由于该地方院校地处一名山大川的所在地,便以此为特色。中国山水文化源远流长,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研究空间和价值一直受人关注。从传播学角度看,山水自然风光以“固态传播”的形式稳定地传播着文化信息,名山大川所在地的高校,大都开设这样的研究栏目。如泰安教育学院主办的《岱宗学刊》,开设“泰山文化研究”专栏,登载关于与泰山相关联的文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包括当今的旅游开发等内容的文章。这个学报并设有“泰山研究资料索引”。是特色鲜明、体系完整的“地方文化”研究栏目。

(二)以文化遗址为特征。文化遗址同样属于“固态传播”。由于遗址传达信息的隐秘性和悬疑性,需要传播者不断地解读,保持文化信息传播的彰显、清晰和持续。并且保持研究与传播的信息更新。如商丘师院学报《殷都学刊》,专门开设“殷都与甲骨文研究”。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中外的殷墟研究专家和甲骨文研究的学者为学报撰稿,学术品位与传播效应不断提升。《殷都学刊》正是凭借自身的文化传播优势,在国外汉学界具有较大的影响。

(三)以断代史作为特征。有的高校所在地在某一历史时期曾经有过特殊的意义。以古都城市最为典型。学报“地方文化”的定位就放在那一个朝代,即断代史研究。将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历史遗存等文化遗产与当今城市的民风民俗、传统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联系,传播特有的历史文化,开发都市文化品牌。如《南京师院学报》开设的“六朝文史研究”;《开封大学学报》开设的“宋史研究”;各自以六朝古都北宋汴梁为研究中心。并由此开拓出去,涉猎整个时代,按照上文“地方文化”的范畴,它已是史学与地方文化的一种交叉性研究。这个栏目的构想与“地方文化”不即不离,落脚点实在,视野却很宽阔。

(四)以文学艺术名著为特征。由于文学艺术名著的不朽性,决定了它的研究和传播是无中止的,在当下的文化传媒时代中是不断增值的。以此作为“地方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极好的角度。如《枣庄师院学报》的“金瓶梅研究”专栏。《金瓶梅》作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它不像《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作品,有专门的研究期刊。而在古城兰陵(作者的出生地)的高校学报中开设这样的专栏,对《金瓶梅》的研究无

疑是一方有利的阵地。事实上。这些研究成果多被国内各种社科研究的选刊所收录,足以说明其价值和影响远远超过一般基础学科的研究水平。

(五)以历史名人为特征。历史名人的显著性决定了他的传播影响力,孔子之于曲阜,鲁迅之于绍兴,历史人物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物的名声决定着城市形象的定位。而高校学报关于历史名人的研究,是从学术领域传播城市文化。如运城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河东学刊》,设有“河东文化研究”栏目。它一方面使人想到唐宋家之一的柳宗元(河东),另一方面又代表了“河东”这个地名,把历史人物与地名巧妙地交叉在一起,拓宽了研究的范围,增强了传播效应。

以上所举五个类型的“地方文化”研究。均属专题研究。由于高校所在地独有的人文地理位置。对于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吸收高质量的外稿,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对于一般学报来说,这种机会不是均等的。那么,大部分地方高校的学报也并没有放弃这块阵地,他们对当地独特的文化现象也在进行着切合实际的研究。因为这种研究是全方位的,非专题性的。也就更容易反映出地方文化的全貌。我们把它称之为“整体性研究”。

(六)“地方文化”的整体性研究。这种研究方式在高校学报中最为普遍。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的“齐鲁文化研究”就很典型。在此主要就以《潍坊学院学报》为例说明一下这种研究方法。潍坊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就城区范围内,有全国三大年画产地之一的杨家埠年画,风筝,还有万印楼和十钟山房等金石学研究遗址。此外,在青州、诸城等地都有颇具全国影响的考古发现和历史人物。为地方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所以,它的选点是多变的、多角度、多题材的。它的特点就是从丰富性上反映地方文化的整体和全貌。比如。该学报在刘墉研究、年画研究、金石学研究、齐文化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较大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以上所概括的六种研究类型尚不够全面,只能大致上勾勒出学报“地方文化”研究的基本轮廓。然而,关于此项研究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憾。大致有以下几点:其一是忽视或无视“地方文化”研究,这主要针对一些历史名城的地方学报。而某些新兴城市则完全可以放弃这个研究方向,去寻求别的特点。比如说《邯郸大学学报》。它作为邯郸唯一的一所综合性高校,不应当放弃这块阵地。作为历史名城的邯郸。几乎每一条街巷里都有著名的历史典故和成语,大量的历史遗址保存至今,诸多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都在此地兴盛一时,对此进行整理研究,无疑会给学报增添特色,从而提高学术声望。地方学报理应肩负这个重担。

其二,对“地方文化”的研究存在随意性,重点不够突出,因此,该地区的文化特色也就无法反映出来,若要避免这种偏向,编辑人员应当对该地区的地方文化有一个总体的宏观认识,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目组稿。此外,注意研究动向。对于某些新发现,及时组稿。比如,青州龙兴寺佛像的发现。(被列为1996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而潍坊市当地的两家学报(《潍坊学院学报》、《潍坊教育学院学报》)对此都毫无反响,依然保持往常那些一般性文化研究内容。直到“龙兴寺佛像”在国内外考古、艺术界已炒得愈来愈热,当地学报仍然未能进入这项研究中去,地方优势就地丧失。

三、办好“地方文化研究”栏目的设想

首先,要对本地区文化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有了这个认识,才能对这一栏目的定位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角度,上文所举的六种类型便是很好的范例。同时,角度的选择,还要兼顾本地区其他高校学报关于此栏目的设置情况,尽可能避免内容和定位的重复,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

文化传播学范文6

随着校园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各高校大力建设综合性的学校官网。学校官网就是学校的形象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最直接地了解学校,不仅可以窥见学校的校容校貌、办学实力、师生风采,还可以从中感受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精神。纵观省内各高校的官网主页,各显风采,各有特色,都借助特定的名称、标志、图案、字体、色彩、文案等视觉要素,建立网页栏目,将学校丰富的信息资源呈现在不同位置的栏目里,这些栏目展示了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用以向社会公众准确、清晰地表达学校办学理念和行为特征。校训和校标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名片。校训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治学风格的体现,是大学精神的凝炼和校园文化的灵魂,也是师生立身处世、从教求学的行为准则。校标则是学校性质和特征的外在表征,蕴含着这所学校的办学历史,也是校风、校园精神的综合反映,是学校特色与个性的浓缩,映射了大学的品质。在各高校的官网上,校训、校标都占据显要位置。福建师大的主页,学校新老两个校区的标志性建筑交相辉映,寓意着师大的文脉在新校区的传承,校训“知明行笃,启诚致广”呈现在主页最醒目位置。泉州师范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泉州大学师范学院,在它的主页,校训“善学如泉,正心至大”体现了全院师生复办泉州大学的共同愿景。除此之外,学校简介、校情片、校史记忆、校史年鉴、历史沿革、校友风采等栏目都记录学校的历史,反映了学校的发展,展望美好的愿景,以史育人,形成以“校风”为中心的校园文化传统熏陶、教育、激励学生追求广博知识和高尚人格的形成,对学校的精神内涵进行了诠释。厦门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还将校歌谱写在官网上,浓缩了学校悠久的历史,唱出了学校光荣的使命,激励了师生昂扬的斗志,是优秀校园文化的彰显。环境是大学彰显学校实力的基点,是大学得以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大学环境建设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多的是负载着文化的砝码,成为大学文化孕育的载体,营造厚重的文化氛围,体现学校的文化品位。各高校旖旎的校园都展现在校园风光的栏目上。厦门大学校园依山傍水,以红屋顶为特色的“嘉庚风格”的建筑散映在湖光山色之中,被誉为“中国最美校园”之一,在官网上以二维、三维、卫星定位等多种形式一一展现。福建农林大学绿树成荫,郁郁葱葱,以它的繁枝绿叶荫庇莘莘学子,彰显校园厚重的积淀,它的彩色平面图将校园的主要楼群、道路、广场逐一示意,航拍图更是将校园美景如福建师范大学的图书馆,福州大学的科技楼,福建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集美大学的学生宿舍一览无遗。这些大楼是校园文化的物质根基,学校的传统、文化气质、精神风貌都融合在这些大楼的设计风格之中。在网络上我们能感受到优越的校园环境,尽显求知的宁静。针对高校师生的栏目更是异彩纷呈,校园信息、科学研究、学生在线、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机构设置、学科设置、招生就业等林林总总搭建了高校的制度构架。“院士风采”“名师录”等系列栏目一一展示了各个专业领域名师们卓尔不群的风采,体现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网上团校”、“青春厦大”、“红色之旅”、“校园视线”等栏目传递着正能量,显示着朝气蓬勃、充满生机的校园景象。更多的校园讨论驿站,如厦门大学的“鼓浪听涛”、福州大学的“庭芳苑”、福建农林大学的“沃土”、福建师范大学的“溪源”、闽江学院的“旗山晨馨”等BBS论坛,为大学生了解和关注社会热点、发表意见、相互讨论提供了平台,构建了校园新型沟通方式,成为师生的心灵氧吧。2013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的官网主页一改往日的严肃风格,刊登了一张单人美女毕业生图片,占了大幅页面,网友将该女生称作“人大女神”,在网上引发强烈关注,好评如潮。人民大学主页的美女毕业生图片,让很多人自然想到了招生季的宣传,由此引发了不少调侃。许多同学表示,主页用这一张图片非常恰当地反映了当下毕业季的气氛,女主角也很漂亮,这样的学校主页才算得上高端霸气;也有同学表示,用毕业生的照片作为官方网站的首页图片,取代了以往单纯的学校景观和领导老师为主题的图片,是一种大胆的突破和创新。人大的校园官网曾一度因为点击率过高而瘫痪。紧随着人大的步伐,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流传出的校园照片同样在网上火了。厦门大学主页推出了一组小清新的动漫画,福建师范大学的一组“我在福建师大等你”的照片受到大批网友热捧,闽南师范大学一名长相甜美的女生更是举着“一起来闽南师大游泳吧”作为广告语,吸引人们的眼球。虽然这只是高校为招生所做的宣传,但是通过新媒体,吸引了人们的强烈关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各高校正是通过校园网页的展示,将校园文化通过网络走向社会,将静态的校园构建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数字化校园。形成“以校园门户网站为主体,以红色网站为旗帜,以学术、新闻、服务类网站为补充”的校园文化的分层次格局,用最外显的形式对外广为宣传。借助网络的魅力,校外网民可以方便地浏览校园网,了解学校,获得各类信息。同时也通过这种举措鞭策师生修身养德,激励学生热爱学校,刻苦学习,报效祖国,服务社会,让大学精神深入人心,成为凝聚师生的精神力量。

(二)以手机媒体为平台对大学校园文化的交融与渗透

手机,最初只是满足人们进行便捷语音通讯的工具,现在不仅成为可以承载各种信息的接收终端,而且在日益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撑下,成为一种可以进行信息传播、名副其实的媒体。“作为一种可以将移动中的人群联系起来的新兴媒体,手机正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着。手机媒体以其便携性、隐私性与贴身性,及高度的个性化让拥有手机的人都成为电子人,无时无刻不通过手机与外界保持联系,完成人际交流、移动信息和无线娱乐等一切功能,手机媒体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2]。利用手机媒体与校园文化互动,许多高校进行了大胆尝试,构建了“掌上校园”。福州大学开办了“福州大学手机报”,借助传统媒介的内容,通过“要闻”、“综合新闻”、“学生广场”、“副刊”等版块,结合手机媒介新形式,整合出新型的信息模式,不仅向师生发送新闻,还通过“读者调查”、“读者评报”等多渠道地宣传校园文化建设。厦门大学引进了易班网络互动平台,为开展各种学生活动提供便捷途径,目前已有42个学院22453多人次注册使用。手机媒体的信息内容多以简介的短标题形式出现,容易让师生快速获得最新消息,厦门大学推出“i厦大”手机客服端,用于最新的厦大资讯,如今已成为厦大学生爱用爱看,常用常看的综合性手机门户,成为热门讲座、各类演出的抢票活动、先进评选以及信息传达、舆论沟通的重要阵地。手机媒体的信息多带有针对性、实用性、互动性和服务性,利用这一特点,福建师范大学创新打造校园“微”文化,构建校园“微”体系、落实校园“微”服务、做好校园“微”引领,让校园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落地生根,进入手机“微时代”。在2012年福建师范大学的迎新活动中,校学生会的微博引发新、老生互动,通过各级团组织微博线上线下联动服务,快捷高效地解决了新生问路、咨询、贫困生资助、宿舍报修等问题,在24小时内转发、评论数达到了16322条,甚至还登上了当天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除了微博互动外,校学生会还“潜入”各个学院的新生群,在群共享里发放电子杂志《新生指南》。这份指南由该校学生会新闻中心的成员向身边同学征集素材编写而成,内容涉及福建师大的历史和校园介绍等[3]。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等高校都注册校园官方微博,各二级学院、班级、社团也建设了数百个组织微博,各微博之间相互关注,共享信息,粉丝群不计其数,基本囊括了使用手机上网的所有手机用户,开拓了校生沟通的新途径,提升了高校形象。各高校构建的“掌上校园”推进了学校各项管理,将不同专业的师生紧密联系起来,搭建工作、学习、生活和情感交流的平台,及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学校的工作要求和有关情况随时随地最新、最权威的信息,牢牢把握属于学校的话语权,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宣传和先进文化传播的强势。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转换,显现特有的文化意义,促进了社会民众传播意识的自觉,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

(三)以楼宇电视为支点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充实与拓展

除校园官网、手机媒体外,还有一些新媒体在校园文化传播中也承担着重要角色,较为突出的是楼宇电视和LED显示屏。楼宇电视是采用数字技术,从传统电视媒体延伸出来并依托传统电视媒体资源,选择楼、堂、馆、所等公共场所作为播出空间的新媒体。LED电子显示屏,则是以滚动播放的形式,传递校园信息,宣传先进经验、典型事迹,打造“电子文化墙”,搭建校园文化宣传符号系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教育人。福州几所高校,在一些人流密集的公共区域,如学生广场、学术报告厅、会客厅、学生活动中心、食堂等配备了楼宇电视及LED,即时传播新闻资讯、学术通知、人文体育、时尚娱乐等公共信息,打造廊室文化,对校内最新信息的传递发挥着重要作用。我走访了几所高校,并对一些同学(以下A—R均为访谈学生)进行了随机访谈。福州大学子兴楼前,楼宇电视传播的内容经常成为很多同学津津乐道的话题。在随机访谈中,A说:“我经常在那听音乐演唱会,五月天的演唱会曾让我心潮澎湃,激动了好几天……”B说:“我喜欢体育,常在这看球赛,又叫又吼的过瘾!”C说:“我喜欢楼前的那块草坪,自由!我可以坐着,躺着,遇到我喜欢的内容就看看,不喜欢拔腿就走。”D说:“这里承载很多我的喜怒哀乐,常常在这看着人来人往,会觉得自己很渺小,很多事就想开了……”。在福建师大,E说“我每天经过大会堂,都会留意显示屏,看看今天有什么讲座……”F说:“只要时间不冲突,这里的每场讲座几乎都听了,音乐的、历史的、文学的,多听讲座,能够得到专业知识以外的很多见识,对我个人成长很有帮助。”G同学说:“讲座最直接体现一所大学的学术氛围,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活生生的教材。”H同学说:“这个显示屏传递的信息很重要,哪位大师来开讲座,我们一目了然。”

上一篇宪法司法化

下一篇现代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