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言文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范文1

一、破除陈旧观念,明确文言文教学目标

陈旧的观念认为,教好文言文就必须把课本,甚至教师用书中涉及的知识统统灌输给学生,若有所遗漏,教师便认为没有尽职尽责。这种观念促使我们一些教师把大量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用在不必的细讲详析中,使学生成了接受字、词、句的工具。

这种陈旧的观念,使文言文教学失去重心,舍本求末。文言文教学中的“本”就是那些阅读文言文必须掌握的常用词,特殊句型句式及古文化常识等,这是我们教学的任务,也是我们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其原因是现在学生读文言文感到困难的关键就在语言文字和句法上,而不是在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上。这就是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的本质区别所在。因此教学中的那些大量的非重点的难字、难词、背景知识、人物形象、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就是文言文教学中的“末”。

陈旧的观念使不少教师把很重要的常用词、特殊句型句式及古文化常识一带而过,却对什么背景知识、人物形象、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喋碟不休、津津乐道,这实在是南辕北辙。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来源于平时学习中对常用词、特殊型句式及古文化常识的掌握和积累,没有对这些东西的熟练的、牢固的掌握和逐课积累,提高阅读水平和培养阅读能力是不可能的。

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陈旧的教学方法仅把讲得知识作为主要内容,舍本逐末地在课堂上大量介绍作者、时代北景,注重字词句,使学生觉得学习文言文只是为了记住文言文实(虚)词,了解作家作品即可。此外,还要大量讲解古今异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句式特点、人物分析、布局谋篇的艺术特色……如此繁多,学生无所适从,苦不堪言中发出“学文言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如本人曾听一同事教《醉翁亭记》,课堂上教师对作者、时代背景、作记缘由、虚词“也”的用法讲得头头是道,而且用了三课时,甚至还要补充复习于课外,但等到最后一问学生:“作者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哪些?”学生却支吾其词,答非所问。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改变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更是学校实施教育的要求。

我们应在学习之前,明确告诉学生应掌握哪几个常用词,哪一、二种句型句式,哪一、二点文化常识,并要他们重点预习,这样便能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然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对这些东西的掌握情况,课堂上就这些东西联系已学知识,作重点讲解,甚至还可以把下一课、下一单元的有关东西提前搬来,讲清之后要求学生像记数学公式一样牢记它们,而不是一讲到底,面面俱到。接着便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自读原文,而不是代学生去读、去理解。这样才能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引导他们自觉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给学生规律性的知识

那种逐字逐句讲解,字字落实的做法,在实际中既苦了学生,又苦了先生,还得不偿失。因为古文中不少实(虚)词究竟作何解释,至今都困惑着许多专家、学者,何况我们的学生呢?有时还会造成“你不讲我倒明白,你越讲我越糊涂了”的现象。其结果必然是学生学了这篇,弄不懂那篇,只能是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文言文教学更应“授之以渔”,教以规律性知识。 教以规律性知识的方法有二:一是引导学生从实例中归纳,找出共性,发现规律。如教文言虚词“之”时,可先板书一组句子:

1.吾欲之南海?《为学》

2.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3.至之市,(而忘操之)《郑人买履》

4.(二豪贼)之虚所卖之。《童区寄传》

经分析,会发现“之”用作动词的规律:“之”用在所处名词(名词短语)前面,与其构成功宾关系时作动词,可译为“去”、“到”……

二是先揭示规律,再引导学生以实例证明。如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律之一是动词前面加了副词(现代汉语不允许),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提示这个规律后,可引导学生从已学课文中寻找例句,证明其正确性。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靠教师本身多注重知识的整体化、系统化,另一方面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总结、归纳,发现规律性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四、加强朗诵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统教学的法宝,也是我国几千年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诵读既是大纲的要求,也是文言文教学的好方法之一。笔者认为我们既要发扬传统教学中朗读的长处,又要避免进入朗读的误区——“四多四少”(自读多、范读少;齐读多、个读少;讲前朗读多、课后朗读少;纯朗读多、背诵少)。

具体而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把自读与范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范读给学生提供一个标准、正确的朗读才能理解课文,达到“声人心通”的目的。

2.要把讲前与讲后有机结合,体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文言文教学范文2

文言文正如陈年佳酿,愈久弥香。如何让这酒香沁人,是历史、文化、发展赋予每个语文老师的使命。如何解决文言文教学的问题,应从学生更努力地学和老师如何教两个方面着手。

一.如何让学生更努力地学文言文

首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态度要变,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习的价值。

教材中文言文选篇种类齐全,特别是那些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人物故事的人物传记往往可以成为高考作文的优良素材,一定程度上扩大学生的素材积累。另外,历史高考材料题是历来的重要题型,很多题目的材料都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这就增大了历史考试的难度,学好文言文,无疑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方法。学生认识到这些自然会对文言文学习加倍关注。当然,教师不妨经常在文言教学中提醒学生关注文言文更多优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帮助学生了解文言文学习的特点,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文言文和现代汉语都是汉语,一脉相传,都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工具。教师在带着学生做文言文试题时,多让学生翻译全文,教师从旁指点哪些词的哪些义项经常出现,这句话用到什么文言现象,多和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把握文言的特点,以增强他们记忆。

很多学生没有正确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做了很多的文言文试题,可是感觉没有进步;教师应该给于他们指导,要引导学生对字、词、句式归纳积累。让学生使用“积累本”,将课本及所做练习中文言文的陌生词汇整理在“积累本”上,定期翻阅复习。

二.教师如何更好地教文言文

以往教文言文,教师注重课上讲课下练,教学手段单一枯燥。随着课程改革,现在文言文的教学过分依赖学生的自主学习,依赖多媒体,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而有效调和这两个极端,是教师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首先,文言文教学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以读懂文章为教学基础和教学重点。

文言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应统一起来,要讲语法,但不是孤立地讲,而是以读带讲,以讲促读;也讲人文,但不是教师越俎代庖地说教,而是以读带悟,以悟促读。在“读”中,既体会语法和修辞的含义和作用,又领悟艺术和人文的精髓。这样,文言文教学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其次,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点拨为主导。

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必须参与者。课堂上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给于学生充分的时间条件,教师自身的引导、解答、评价作用也必不可少。文言文教学的难点就是在课文疏通上,文本通了,体味思想内容的过程就和现代文学习差不多了。课堂上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提示重要词汇,解答未疏通的文句,讲解文本中出现的文言现象,学生逐段翻译,教师逐段点拨,学生自学充分,课堂效率高。

课后,教师的工作就是督促检查学生用好“积累本”,切实进行复习回顾,并给予适当的课外练习。通过这种训练增加了学生文言词汇的积累,提升他们语文素养。

再次,处理好语法和词汇的关系

语法是语文运用的规律和规范,是语言学习的必要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教文言文的唯一内容就是讲语法,什么倒装、活用、句式,讲的不亦乐乎。脱离文本,没有了语言环境,学生孤立的学习枯燥无味的语法,只是知道了例句,换个文本还是解决不了问题。语法来源于文章,还得回到文章中去才有指导意义。就像有些人,即使他对自己国家语言语法一窍不通,也不影响他的生活、交流。所以,语法教学不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它只是一种工具,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推导文言词汇的含义,强化学生文言语感,只要把语法贯穿在文言文疏通训练中即可。

另外,教师的文言文素养在教学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上述提到的种种做法,都依赖于教师的基本功。很多老教师深受学生的喜爱,原因很简单,他们深厚的功底使他们在课堂上游刃有余,需要的素材信手拈来,脱口而出,学生始终被老师抓着,课堂效率很高,这是一种境界,一种魅力。

文言文教学范文3

关键词:中学语文 文言文教学 方法策略

文言文有效教学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哪种方法,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效果。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的教学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在文言文有效教学方面取得可喜成绩。本文谈谈笔者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强化诵读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就道出了“读书”的真谛。读准了,读多了,往往就会把握文言文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就会进入一个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自己的思想就会逐步走向丰盈和深刻。在我国古代,读书学文就非常注重熟读与背诵。学习写诗填词,除了要熟悉诗句的一些格律以外,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诵读大量诗词佳作,并且其中有些要熟读成用。文言文与我们相隔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语言习惯很不熟悉,这就使学生理解文言文有一定的困难。要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必须指导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感性材料。没有必要的语言积累,学生就无法真正地领悟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而要进行语言积累,朗读和背诵是十分有效的途径。在朗读和背诵中,学生还会深刻感受到文章的形式美和语言美。如朗读《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时,文章中那些整齐的格式、优美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和高远的立意,一定会使读者陶醉。而文章中的这种美唯有读出来才会有深切的感受。再如教学《出师表》一课,文中大多为对称短句,且长短句结合,读来朗朗上口,其结构亦条理分明,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在教学中,笔者让小组分读前五段,再由自己范读后四段。当笔者用恳切的语气、语重心长的口吻进行朗读时,教室里静寂无声,当朗读到末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时,笔者的声音低缓,表情沉重,而全体学生亦久久沉浸其中,无不为诸葛亮忧国忧民之心所感动。诵读可以说是一种思想熏陶,一种精神享受,一种情操感染,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如果有条件能配上恰当的音乐,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重视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光学不积累,能力如何提高?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把学过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文的一些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的用法进行归类总结,逐渐使知识系统化,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让学生养成摘录的习惯,把一些名句、重点句做成卡片的形式,加强记忆,学以致用。能力的提高还有赖于迁移的训练。迁移时注意选择一些与课文难度相当的,内容联系紧密的,主题相近(相反)的文言文。如笔者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以《王冕求学》作为迁移材料,进行比较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刻苦求学的重要性。既巩固了文言知识,同时又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标。

三、教会方法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传统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对号入座,学生一字不漏地记下,使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导致原文与译文的分离,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笔者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通大意,规范语言。要求学生看懂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还有不懂的地方,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引导学生增补、调配,达到疏通课文的目的。所以,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做出增补。至于文言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保留就可以了。

四、鼓励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些话告诉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学习中发现问题,领悟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互相探讨,让学生大胆的提出疑问,展开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无意中发现蕴藏其中的“真金”。学生的质疑问难的精神一旦被肯定,他们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五、重视课外阅读

文言文教学范文4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了解决当前文言文教学问题的对策,并对新课改中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创新思想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语文 文言文

一、新课改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等来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而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则是传承民族文化,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应定位在疏通文意,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上,通过文言文的学习,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重翻译,忽视学生自我感悟能力的培养

文言文教学既要注重文言词汇、句式的积累,又要注重文章结构内容、艺术形式的赏析。如果仅仅从字词句上作些肢解式的分释,把文质兼美的课文整体割裂成支离破碎的古汉语知识,学生成了笔记、背诵的机器,就毫无美感可言了。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串讲的方式,读一句,讲一句,要求字字句句落实清楚,从字词到句子,再从句子到段落、篇章,从小到大,甚至课前就给学生翻译的本子。这种过分注重词句翻译的文言文教学法,仅重视理性分析的语言学习过程,只关注知识的掌握,不注重学习主体语言习得的规律。

2、脱离课本,过于重视艺术欣赏的传授

另一方面,文言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形成很有影响。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文言作品作适当的鉴赏、评析,让学生认识文言作品的整体美感,体味文中之情,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这本是无可厚非,但是有些教师脱离课本,大讲特讲其艺术特色、人物形象,学生虽听得很有兴趣,但是收获不大。

三、新课改中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创新

新课程改革中,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死角。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文言文到底应该怎么创新?

1、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的创新

新课改中,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在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能自由阅读历代文献,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工具。第二个层面是接受和继承文学遗产。第三个层次是了解现代文中的文言成分。因为处于起始阶段的初中,学生既无文言文积累,更谈不上文言文语感,因此教学重点应定位在通过诵读,培养语感,积累词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教师观念的创新和自身角色的转变。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教学资源设备。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应是师生间和学生间互动,共同发展的一个过程。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做学生的引导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设备,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发挥课堂讨论的引导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讨论这一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课堂交流形式肯定会越来越多,作为课堂组织者、参与者、评价者的教师,在课堂讨论的组织过程中,首先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形成明确的教学目标,对讨论问题的价值有一个衡量标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评价、筛选,有意识地将一般问题引向深入,将旁逸问题引向课堂,从而保证师生研讨的问题明确且具有价值。讨论应该尽可能深入,在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的同时,教师应在不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对问题进行筛选和导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有价值问题。

(3)教学中古今互动,学以致用。

文言文教学要古今互动,学以致用。学生之所以经常误用成语典故,重要的原因是不知出处,不明意思。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注意迁移,多同现代汉语联系,不仅会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还会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

3、注重朗读,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反复朗读,能够帮助领会文章要旨。大声朗读,口熟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教学中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逐步弄清其义,效果比教师指点还要好。

4、培养学生良好的摘抄习惯。

新课改中要求学生用摘录和做卡片的方式积累阅读材料。学习文言文,摘录十分重要,它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义差异、词类活用等卡片,摘抄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在略知大意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并逐步加深理解,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小结

综上,文言文教学的创新策略还有很多,不管哪种创新,都应该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只要是针对学生实际,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教学进行科学、人文、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转变死角,让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亮点。

参考文献:

[1]陈德勤.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9(06).

文言文教学范文5

【关键词】文言文 语文教学 翻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90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是我们进行文言文教学的重点目的和要求。如何富有成效地实现这一目的和要求,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在探讨的问题。

由于文言文距今年代已久,加之文言文本身的一些特殊性,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学起来障碍多,困难大。

在文言文教学时,我发现多数学生只埋头阅读文言文翻译之类的书籍,其结果对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还是不能掌握,学习文言文的难点问题还是不能解决。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兴趣 吸引学生

文言文的教学,首先要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各册语文教材选入的文言文有很多是故事性很强的作品。如在学《塞翁失马》一文时,我首先讲述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小故事,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就引导学生钻研课文内容:同学们看看古人(韩非)是怎样记述这个故事的?你有哪些通过看注释不能理解的,提出来,讨论一下。这个故事说明一个怎样的道理?你能用现代汉语把他译过来吗?这样学生跃跃欲试,精力十分集中地区阅读课文内容。

二、突破难点 扫清障碍

文言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疏通课文上,消除文字、词义和语句的障碍,让学生读懂原文。如《冯婉贞》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去村四里有森林。”初一时,学《黔之驴》中的“乃去”句,“去”是“离开”之意。而在这里则是“距离”的意思,全句意思为“距离村子四里路的地方有片森林”。这样,解决关键的词“去”,就能疏通句子。又如,在学《<孟子>二章》后一章时中间的段落基本上都是使动句,学生很难理解。我就讲解了使动句的特点,疏通文路,扫清障碍,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三、朗读背诵 自译理解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文言文,朗读背诵这一环节就显得特别重要。

我在教文言文时,基本要求就是让学生在熟读、断句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如在学《醉翁亭记》一文时我先布置学生朗读背诵课文。课堂上让学生在背诵这一段的同时,译出每一段的内容。对山间、四季的景色及登山、设宴的场面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绘。这样教学,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掌握比较扎实,效果较好。

四、精心指导 培养能力

文言文教学范文6

很多初中学生认为文言文晦涩、枯燥、难懂、难学。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相当普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文言文本身年代久远,有语言障碍外,跟我们教学文言文的传统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很大关系。许多教师教法僵化,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没有朗读、领悟和思考的时间,只能“死”学。结果是本应充满诗意与活力的文言文教学变成了一潭死水。

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是活学、活用,应该是多姿多彩的。那么怎样才能让文言文教学“多姿多彩”起来,让学生爱学、乐学呢?

一、观念新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应该改变为考试而学习的观念。其实,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它文字精练、微言大义、文字优美、合于音律,读起来有很大的美感。我们初中所选文言文大多是久经考验、文质兼美的名篇,较好地组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要让学生从文言文中汲取文化的精髓,对文言文产生持久的兴趣。

要有新的教学观:教师要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二、内容新

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有些文章写作时间离我们较远,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和文章有关的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笔者曾讲了一个刘禹锡的故事: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半年时光,让刘禹锡搬了三次家,刘禹锡想,这狗官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捉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愤然提笔,写下了这篇《陋室铭》,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立于门前,以示“纪念”。通过故事我们真正理解了刘禹锡,他其实是一个积极入世之人,真正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

三、形式新

要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新奇,好看、好听、好玩,满足多种感官需求或有特殊的心理感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合作式

把学生分为几组,通过合作查阅参考书正音、释词、翻译,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一起讨论翻译,一起说体会、说分析、说评价、说疑惑,不懂的地方大家一起斟酌、比较,确定一种最符合文章的理解、翻译、体会、判断和分析。记下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再派代表进行全班性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全班再对课文内容、知识点、思想感情,或者参考书给出的观点进行充分地讨论交流,并且有根据地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最后得出结论,形成自己的观点。这种形式通过互通有无、思想交锋,碰出智慧的火花。很多文言文篇目都可以采用此法。

2.表演式

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以组为单位自编自导小课本剧。学生要想准确形象地再现人物,就必须认真钻研课文,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通过查阅工具书或请教老师解决,并编好剧情,配好台词。表演后进行互评:表演是否准确到位,是否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空前高涨。他们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接受。这一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如学习《狼》一课,将学生分为屠夫、狼两组,揣摩心理进行表演。

3.演示式

借助多媒体教学,将抽象化为形象,把“死”的文字变“活”,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感官,便于学生理解。《三峡》这篇短文富有诗情画意,意味隽永,对三峡的旖旎的风光描写得比较客观。教学时投影展示三峡风光高峻的山势,湍急的水流,春冬的美景,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再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问题式

我们要抓住文言诗文的结构、语言等特点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的深层,让学生从古诗文中汲取文化的精髓,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持久的兴趣。也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问题激起他们的认知冲突,抓住学生不同理解的矛盾,进行辩论,辨清是非。钱梦龙老师在上《愚公移山》时提出了“愚公笨不笨”的问题。学生明显的分为“笨派”和“不笨派”,大家各执一端,热烈讨论。教师因势利导,要求学生从文章里找依据,以理服人。学生通过愚公“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深明可移之理”三个方面论证了愚公不愚,是大智若愚的道理。可见,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求知的热情。

5.延伸式

学习了课内文言文,可以延展到课外。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文言作品,不求他们能读懂多少,而是要求广泛阅读,在大量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假期给学生布置《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及自己感兴趣的文言作品去读,如《论语》《孟子》《聊斋志异》《史记》《古文观止》《资治通鉴》等,并适当写一些读书笔记和心得,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鉴赏能力。

还要将文言文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学了《送东阳马生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体会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懂得珍惜拥有,好好学习,不断追求,不断进步。

上一篇现代化理论

下一篇宪法司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