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单元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范文1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活动(以下简称单元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从总体上把握高中数学教材,为此,单元设计分别从数学的视角、课程标准的视角、教材比较的视角、教学方法的视角、教学目标的视角、学生学习特征的视角、 教材重难点的视角等七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所选的单元教材,可以是教材的一个章节,也可以是一个专题。如果所选的单元是某个专题,又可以分知识方面的专题和能力方法等方面的专题。活动中,在前述七个方面分析的基础上,首先确定总的单元教学目标和分课时教学目标,科学准确地体现三维教学目标,力求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其次设计总的教学流程,对本单元教学内容进行课时分解,描述每节课教学之间的关联及与单元总目标之间的关系,分析单元的重、难点。然后,基于单元教学设计理念,选择本单元的一节课进行教学设计。最后是自我反思,从整个单元教学设计的角度,反思自己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得与失,提出改进建议。

活动邀请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首都师范大学王尚志教授开设培训讲座,对参赛教师的单元教学设计展示课堂进行点评。前期还邀请北京市开展单元设计的实验教师介绍经验,与参会教师交流互动,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活动以团队形式参与,对于选定的教学单元,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利用集体力量解决问题。本次活动除评出若干优秀展示课奖项外,还评选了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传统的说课、公开课、观摩课等活动,授课者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某节课的教学设计上,专心钻研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的细节。虽然有时也考虑诸如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课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但总的来说,这种一招一式的“磨课”容易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难以从整体上宏观地把握教材。实际上,常见的情况是,从教多年后,大部分数学教师将高等数学的思想、观点、方法和内容遗忘殆尽,日常教学仅局限于高中数学教材所涉及的狭小范围之内。这既影响了学生的持续发展,又影响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与传统的教研形式不同,单元设计努力从总体上把握高中数学教材。备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学过程的细节,还要从数学的角度通盘考虑,按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设计,要在教材比较的基础上,琢磨教材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相关教材的处理。这种思考使得教师必须时刻回顾高等数学相关知识,重温有关的教育教学原理,全面考虑所教教材的教学问题。这种做法使数学教育界追求的“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成为现实,为实现这一目标找到了有力的突破口,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单元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单元复习 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单元复习课,就是围绕单元内容,对单元知识梳理归类、构造知识链和巩固单元知识。它是对单元知识系统化的过程,是不断提升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的过程,也是不断巩固、不断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单元复习课在教学上具有承前启后和查缺补漏的功能,是学生巩固和发展知识、技能的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课型,在课堂教学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单元复习课,有利于推进高中英语新课改,成功打造英语高效课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高中英语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时,要做到“巧”、“新”、“精”和“实”。

一、单元复习导入设计要“巧”

巧妙而恰当的复习导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单元复习课教学充当开路先锋。

高中英语单元复习课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游戏导入法就是在呈现知识前组织生动有趣的英语游戏,这样能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能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如在复习完成时的被动语态时,笔者在六张纸条上写出六个动作,让六位学生表演。其余学生闭上眼睛,待其睁开眼睛仔细观察教室后回答:What has changed in our classroom?随之呈现:1.The blackboard has been cleaned.2.The lights have been turned on.3.The teacher’s desk has been moved.4.The door has been opened.5.The windows have been closed.6.The picture has been put on the wall.

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复习,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较难理解的语言点在轻松活泼的游戏中得以掌握。

二、单元复习模式设计要“新”

英语单元复习课与新授课内容相比,在一定程度上会失去新鲜感,而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是保证单元复习效果的前提。那么,如何让学生摆脱压抑沉闷的学习氛围而对单元复习课保持新鲜感呢?教师在单元复习模式设计上要新颖。

例如词汇复习模式的教学设计。一般来说,词汇复习以课文内容的复习为载体,巩固和拓展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并通过设计的各种微型情景让学生理解练习词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首要目标,要挖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奋点,提高词汇复习的效率。针对高中生喜欢的流行歌曲,喜欢的歌星影星,在词汇复习模式的教学设计中,笔者采用学生喜欢的歌词作为例句,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学生对besides,except的用法老是掌握不好,笔者就让学生记住这两句歌词:

1.所以我求求你,别让我离开你。除了你,我不能感到一丝情意。

So I beg you never to part.Except you,I can’t feel any love.

2.我怀疑除了自己我还能相信谁。〈这样爱你对不对〉

I wonder who I can trust besides myself.

学生怀着新奇和快乐的心情很快地记住了歌词,也就很快地记住了besides,except的用法。

再比如company作为陪伴的意思学生总是十分生疏,掌握不好,而在高考中这种用法却是频频出现,笔者也让学生翻译以下的歌词来记住它的用法:

1.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

Walking along the path in the countryside at dusk,I enjoy the company of my old cow.

2.我的歌声将永远陪伴在你的身旁。

You will enjoy the company of my songs for ever.

三、单元复习练习设计要“精”

单元复习课练习要精,具有代表性。上好单元复习课,最重要的就是要精讲多练。语言条目包括语法细则都在新课当中学过,不必也不能再一一罗列。一堂复习课让老师讲得越少越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权。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熟能生巧”作为一种理念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一些老师就是在这种理念之下搞题海战术,拼命让学生做习题,以期多次重复之后生巧。实际上,多次重复的结果往往很可能是厌和笨。精选习题,不做无用功,提高习题训练效率应该是我们追求的。

练习是单元复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对学的检验,对讲的印证,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并为接受新知识奠定基础。学必有练,练是有计划与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练有量,量的大小应适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要做到教书育人的有效结合,练习要精就成为必然要求。练习要精,不仅要有量的规定性,而且更要注重质的规定性。精题能体现出从特殊到一般的道理。学生做题如能悟出类似题的共性,就会为做类似题提供了解题思路和方法。

单元复习练习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所以,单元复习练习要精心设计,不仅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不仅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重点突出,而且要设计一些新旧知识的对比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例如复习英语中Since,before,that,when引导的四大句型时,可以设计以下几道对比训练试题。

1.It is five hours?摇?摇?摇?摇 he came back home.

2.It was five hours ?摇?摇?摇?摇 he came back home.

3.It was five o’clock ?摇?摇?摇?摇 he came back home.

4.It was at five o’clock ?摇?摇?摇?摇 he came back home.

A.that?摇?摇?摇?摇B.since?摇?摇?摇?摇C.before?摇?摇?摇?摇D.when

四、单元复习活动设计要“实”

单元复习活动设计要落到实处。活动的安排要和前面讲授的信息相融合,活动的安排是为了更好地处理信息。在实际的单元复习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为了热闹,安排讨论或对话或表演等。看起来课堂气氛很好,但却搞不清楚他安排的这种活动有什么目的,有些活动甚至跟课堂内容就是相脱节的。或者一些老师为了单纯追求“跳出文本”,搞了一个很勉强很牵强的活动,这样为了热闹而进行的活动是没有实效的。活动是一种学习语言知识的形式。把语言知识承载于语言的、游戏的活动中,语言教与学的行为才会发生,从而调动学生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但无论是哪种活动,我们都不能只注重活动形式,而不顾活动效果。花架子的课就是由于缺乏对活动实效的分析与理论论证,而把英语学习带入误区。英语单元复习课中的知识内容,相对其他课时内容多而分散,所以针对教学目标所设计的单元复习课活动设计,也应该比平常的课堂活动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单元复习活动设计,要关注基础知识,重点突出语言的综合运用,同时也要特别关照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学习状态。活动是服务于全体学生的,活动的设计就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不丢下一个学生的原则去设计活动;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设计安排尽可能多的英语语言知识的实践活动,提供思维的材料、时间和空间。因此活动的设计应该根据知识的分类,按照语言学习和语言技能发展规律进行设计。活动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实践的、故事的、表演的、游戏的、对比发现的,等等。每个类别的知识也可以体现出不同的能力指标要求,体现一个由低到高的活动编排,体现复习活动的不断强化、加深和反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英语单元复习课不是单一的重复,所以在基础练习、材料选择、同步拓展和综合运用方面都有较大难度。在设计教学时,教师既要熟悉整个单元的内容,又要兼顾听说读写各种技能在整节课中的有效整合和时段的合理分配和侧重。此外,单元复习课还要考虑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在一节英语单元复习课上,老师既要让学生查漏补缺,更要复习基础知识,做到精练、巧练、练中点拨,增强英语语感,提高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对所学知识归纳整理,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尤其要注重交际,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总之,单元复习课需要教师用心设计,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当好英语单元复习课的总设计师。

参考文献:

[1]郭跃进.高中英语新课程高效创新教学法[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李林川.高中英语有效性课堂的构建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单元教学设计范文3

一、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实践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整体把握,单元整合”的教学设计实践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对单元教学目标加以确定、对单元整体教学内容加以整合、设计相应的教学流程、对单元整体内容进行导读、实施具体的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成果。

1.对单元教学目标加以确定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指出教学应该注意将教学三维目标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将与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学习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相结合,共同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但是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中避免理论死板化,不能强硬地在每一个单元教学设计中生搬硬套地实现教学三维目标,而是应该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对三维目标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明确,使其彰显出对课堂教学的辅助效果。

2.对单元整体教学内容加以整合

在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已经确定后,教学设计就要根据这一目标对教学内容加以审视,从而根据实际教学状况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整合或重组。对于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来说,由于教材一般只是为学生相关内容的学习提供一个较为经典的范例,所以其并不能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较为详尽的材料,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在设计中根据教学目标对单元内容进行适当的剪裁和加工,使其能够以更加科学的姿态推动学生的学习发展。而对于重组来说,它主要是指教师同样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原有的教学内容安排打散,再按照教学的实际情况以相关知识点的性质和特征为依据对知识点进行重组,方便学生通过异同对比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3.设计相应的教学流程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重组后,教师应该根据小学各阶段学生的实际状况对教学流程进行合理的整编。其整编内容应该包括协调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内容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实际安排和相应教学方式的选择,还应该处理好各个课时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每一个课时教学所能够达到的单元教学目标。

4.对单元整体内容进行导读

“导”的基本含义是引导、指导,其性质直接说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只是教学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导读,向学生提供一个单元教学内容的概览结构框架,便于学生理清单元教学内容。导读还包括对各单元之间的教学关系进行整理,让学生对整体教学内容形成全局性的把握。

5.实施具体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不是简单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展望,而是一种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和调解更新的过程,是真正将教学书面设计变为教学实践的过程,也是教师个性化教学创造的体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反映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课堂变得灵动而富有特色。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强的实际应变能力,能够将教学设计“应情境而变,应学生而动”,准确把握教学契机。

6.反思教学效果

在完成基本的单元教学后,教师还应该对单元教学目标的完成度、教学课堂内容增量和学生学习时的薄弱环节等问题进行整理和反思,对教学的不足之处及时查明并进行相应的补救。例如,对没有完成教学目标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课后辅导,帮助其矫正自身不足之处。

二、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案例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月是故乡明”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1.单元教学目标

对本单元生字词进行理解和掌握。学生通过单元学习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相应的对比阅读,让学生对不同的思乡之情加以体悟等。

2.单元整合

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和口语交际活动、回顾拓展活动进行重组,如在《古诗词三首》教学后即开展回顾拓展活动,让学生对思乡的诗句加以积累,这样能够将本单元中的思乡诗文教学整合到一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设计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的设计主要注重对教学前测的设计。例如,教师在课程带入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忆其所了解的与思乡相关的诗和文,从而进行教学导入。

4.单元导读

为了让学生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初步了解,本文单元教学设计将单篇课文导读和单元全盘导读相结合(如图1),让学生对单元教学主题和每篇课文都有简单的了解。

5.课堂教学

由于课堂教学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随机应变,这里就不对教学设计做赘述。

6.教学反思

单元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化工单元仿真情景;中职;《化工单元操作》;信息化教学设计

前言:在科技逐渐进步的当今社会中,信息化教育得以迅速开展。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模式还处于粗放式的阶段,无论从硬件还是从软件方面,中职院校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新时期,如何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且在课堂上形成自我魅力,是广大中职院校所面临的难题。在化工单元的仿真情境教学模式下,研究中职院校化工专业教学的信息化设计,对于推动中职院校教学水平提升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1基于化工单元仿真情景下《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化工单元操作》教学中包含很多教学内容,在本文中以“流体输送”为例进行分析。在化工单元仿真情景中,实现信息化的课程教学设计,首先需要确定相应的教学思路。由于“流体输送”在实际操作环节供需比较复杂,因此,无论以何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都需要保障教学的简单化、安全性。因而,在化工单元仿真情景下,对课程教学进行设计,可以秉持着:“情景化”“精细化”“扁平化”“集成化”的教学原则。并且在仿真课程设计上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企业典型的输送技术为载体,在实际的仿真控件中进行教学。

2基于化工单元仿真情景下《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教学过程

基于化工单元仿真情景下的《化工单元操作》信息化课程教学研究,首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分析,不同的化工实训教学模式不同,在分析好实训要求之后再进行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比较好;其次,教师在仿真情景下向学生进行新知识的介绍,并且引入实训教学操作。最后,对化工单元仿真教学进行的考核与评价。

2.1项目需求分析

项目需求分析是化工操作教学课程设计中的重点,也是保障课程内容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在流体输送项目中,教师在课堂上将《流体输送实训操作》设计方案发放给学生,并且将学生分组进行试验。不同的小组对于该实验出具不同的方案。项目需求分析工作开始,教师引导下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不同项目的讨论,找到项目试验中的问题,以保障试验安全。经过各个小组的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将流体输送实训过程整理为以下任务:①确定流体输送的实现方案;②筛选出比较的输送方式;③确定流体输送的操作流程;④确定流体输送过程所需的设备;⑤将流体输送的流程画出来;⑥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输送。

2.2新知识介绍

在以上化工教学项目分析之后,教师需要根据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介绍新的知识。化工仿真教学模式中,多媒体仿真教学应用最为广泛。当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案指定之后,教师借助多媒体视频向学生展示流体输送生产全过程。在全过程视频播放环节中,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并且理解自己所学重点。当学生对于本节课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此时需要进行细节Flas的播放。注重几种流体输送方式的基本原理、典型输送设备结构以及操作流程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步进行。该种细节化的演示,能够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真实的感受。掌握操作流体输送单元设备的具体方法。在化工仿真平台中,包含了实验装置、仪表、质量评分、数据处理等界面,学生在平台上运用仿真引导,进行流体输送。学生经过反复的训练,在网络仿真机上进行反复的开车、停车训练,获得了较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并且对于实验的熟练度逐渐提升。仿真软件与流体输送工艺流程紧密相连,利用二维、三维的动画技术,对于设备的内部结构、物料流动状态以及实验作用原理的形象描述都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2.3教学操作开展

在中职院校实训仿真实训室中,学生直接的参与到仿真操作平台中,教师进行远程的引导。首先,教师按照《流体输送实训操作》项目方案,在仿真操控台上引导学生进行仿真操作。并且教师边引导学生实际操作,边播放时仿真项目的视频。在实际的实验中,学生需要根据操作评分系统的提示,一步步的进行实验。在仿真软件和实训设备装置中反复进行灌水――加压――开泵――输出流量――调节设备平衡等操作。

2.4教学考核

在化工操作仿真平台中对学生的实训操作环节进行评分考核。学生的实训操作动作与仿真系统中的评分系统相互衔接,不同操作质量模式的分值不同,学生通过质量评分能够发现自我实训操作中的不足,以及需要操作改正的地方。并且在这样的监督模式下,能够有效的规范化学生实训操作。当仿真系统评价之后,教师需要对化工实训课程进行总结,在总结环节中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学生的质疑、答疑的过程、学生小组点评、设计作品的完善。教师从专业化的角度对于学生化工操作中的行为进行评价,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改进。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化工单元仿真情景中,实现信息化的课程教学设计,首先需要确定相应的教学思路。对课程教学进行设计需秉持着:“情景化”“精细化”“扁平化”“集成化”的教学原则。基于化工单元仿真情景下的《化工单元操作》信息化课程教学研究,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分析,教在仿真情景下向学生进行新知识的介绍,并且引入化工工艺教学操作。最后,对化工单元仿真教学进行的考核与评价。

参考文献:

[1]彭茜.仿真虚拟实训系统在中职教学过程作用的实证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2]李春梅.化工仿真软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改进[D].电子科技大学,2014.

单元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中职 德育课 单元教学设计 职业能力

著名的职教专家戴士弘教授在倡导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时强调指出,教师教学必须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为目标,对课程的内容、教法进行整体教学设计与单元教学设计,必须按照当代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原则来做,实施要点简称“6+2”。其中“6”指的是: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突出能力目标;项目载体;能力实训;学生主体;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2”指的是:(1)某些课程教学内容(如德育、外语等)必须更注重采取“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仅以集中上课的方式。(2)把职业核心能力(如自学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等)渗透到教学中。笔者参与了学校于2012年上半年启动的《中职学校课程单元综合设计与实施》课题研究,在近一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对德育课在课程单元教学综合设计中如何实践“6+2”原则,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要体现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职业教育特点

单元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可操作的设计将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能。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德育课教学,要实现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就要设计体现教学内容与能力训练组合成相关任务,用任务驱动法完成教学目标,从而必须把“实践”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比如,在《职业支点——职业道德》教学中,教师运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每4人一组,分组进行“我心中的职业道德”调查访谈活动,访谈身边的以及顶岗实习的同学、已经就业的师兄师姐、老师、家长、商场里的营业员、车间里的操作工等,经过一个月的调查, 每个学生都良好地完成了调查任务,每个同学及小组都协作完成了本组的调研报告并进行了展示。在总结分享发言中,每个组发言都很精彩,明白了什么样的职业道德精神是企业所需要的、具体体现在哪一些方面、对企业员工应具备的忠诚、主动和合作思想观念的理解、我们学生将如何做等。这次调查活动把知识的探究、问题的解决、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 同时学生在语言沟通、交际、空间、观察等多种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要重点突出德育课教学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有知识、能力、情感等多层次多方面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能力目标即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学会做事的能力是我们的教学必须重视和突出的。教师要学会准确、具体地领会并描述本课程的能力目标,认真设计教学过程与考核方式。比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根据这个目标,我们设计相应的学习单元,采用多元智能评价手段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实习实践、体验、感悟、分享,最后每位学生写一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并在班上交流作为期末考核。这些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同时使他们的信息搜集整理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要以项目和任务作为德育课的教学内容

要实现德育课突出能力,渗透素质的要求,必须是教师设计的项目和任务。学生只有在完成典型的、综合的、创造性的、有趣味的、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训练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如《职业生涯规划》的单元教学综合设计,我们根据中职学生实际情况,如他们对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前景缺乏了解,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应有的认识,对自己缺乏合理的认知,对自己的未来与前途缺乏必要的信心,对获取职业生涯成功的看法认识不够,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有效的自我控制,从而呈现出对发展方向不明确、上进动力不足等局面,设计出本课程的几个学习单元:“职业访问”“职场探秘”“发展条件分析”“职业目标的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

四、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中职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单元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各个项目的训练中去,通过操作训练来实现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练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导分组合作学习。在每一个学习项目中,教师给出各小组明确的任务、给出引导问题,明确组内工作时间、组内角色和分工、小组在班上展示要求和时间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定位好自己的角色,紧紧围绕项目任务,主动应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得到职业或情感的体验,并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五、面向未来职业岗位的工作是德育课教学需依托的内容

为使德育课教学更具职业教育特点,面向职业岗位的工作,我们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分模块(或项目)进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充分开发事业有成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企业家和先进人物等德育资源,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开发,组织学生调研、考察、访问等德育实践活动,营造尽量多的职业工作情境开展教学,把理论知识的传授融入职业能力训练的过程之中。

单元教学设计范文6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深化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学科的文学性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诗歌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和真挚纯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并作为最集中精练的文学样式,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诗歌鉴赏也成了高考大家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教版《普通初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课本必修1》第一单元就安排了诗歌鉴赏,单元教学要求这样写道:“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这说明诗歌意象鉴赏与情感把握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众所周知,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也是鉴赏诗歌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诗歌的意象鉴赏是开启诗歌大门的一把重要钥匙,可以说抓住了诗歌的意象也就能很快领悟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情感,传授给学生意象鉴赏的方法也就可以让学生拿着钥匙去打开诗歌殿堂之门,这是语文老师共同的心愿。教师只有授之以“渔”,教以方法,才能让学习主体以不变应万变,切实提高鉴赏能力,积极应对高考试卷中变换莫测的试题。而艺术还原法是诗歌意象鉴赏的一种有效且常用的方法,因此,本课试图通过意象鉴赏示例,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艺术还原法,切实提高鉴赏能力、审美能力。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诗歌鉴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虽然初一学生正处于诗一样的年龄,对诗歌充满向往,对诗歌鉴赏已有一定的常识与生活积累,但经典诗歌学习不多,鉴赏术语的积累还很单薄,面对诗歌的抽象语言符号不知从何下手;与此同时,学生的审美观正在逐步形成,有一定的审美冲动,因此,必须从审美兴趣的培养、鉴赏术语的积累、鉴赏方法的传授和鉴赏能力的培养上加以积极的引导,授之以“渔”。

三、设计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制定教学目标,以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采用“启发点拨式”的教学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评价、点拨作用,借助多媒体,采用“受激共振”的教学法,用屏幕显示诗歌意象的画面,化无形为实体,变抽象为具象,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诗歌意象鉴赏的方法。教师将引导学生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抽象的诗歌语言符号还原成具体形象的画面,建构心灵的图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绘制诗歌情景图,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具体生动的诗歌意象、情景,让学生比较、感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意象鉴赏的“钥匙”交给学生。

四、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先秦的诗经、楚辞,汉、魏晋的乐府古诗,唐诗、宋词、元曲以及现当代诗歌就是我国源远流长的诗歌发展史中一颗颗璀璨明珠。历代诗歌中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堪称我国文明史河的积淀、汉民族语言的结晶。本单元我们将学习一组现当代诗歌,先看单元学习要求第二段中“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这说明诗歌意象鉴赏与情感把握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众所周知,诗歌常常用具体的意象来营造诗歌的意境,表达抽象的思想情感,可以说诗歌的意象鉴赏是开启诗歌大门的一把重要钥匙,抓住了诗歌的意象也就能很快领悟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情感。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大家搜集了多少常见的诗歌意象?这些意象又有何寓意呢?

介绍意象的概念,举例分析鉴赏诗歌的意象。

1.请部分学习小组代表介绍所查找的常见的诗歌意象及其寓意,并尝试为意象下个定义。

2.教师等学生讨论结束后,展示一组诗歌意象图片,每张图片都配有诗句。

3.归类总结:(屏幕展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它必须是经过诗人主观的筛选与情感化合,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与人格情趣的物象。

4.部分传统意象的寓意:

杨柳—惜别 圆月—思乡 落花—伤春 浮云—漂泊

流水—惜时 古迹—怀旧 黄叶—悲秋 莲花—高洁

【特别提醒】

A.积累传统意象及其寓意。鉴赏古代诗歌需要了解这些意象特有的文化内涵,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它“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水仙”则是“冰清玉洁”的象征,“杜鹃”则代表一种悲剧氛围,倚栏杆而凭吊,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听梧桐细雨则倍感凄楚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