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乌鸦喝水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乌鸦喝水教案范文1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我们现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导致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以下的状况:
1.1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听、说、读、写的各项语文基本能力之间发展不平衡,“写”的地位过于偏重,迫使听、说、读的能力成为其附庸,失去了本身的独立性。
1.2 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失去了原本可以用来阅读的宝贵时间和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的机会,久而久之,冷落了阅读训练,忽视了阅读能力的培养;
1.3 阅读教学研究方面,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真正切实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
2 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教学策略
如何真正贯彻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改革对改变阅读教学现状至关重要,对此我认为应该找准切入点,根据小学生阅读的心理和新课标对不同学段的阅读要求采取如下的教学策略来解决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像力。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学习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演。真正了解课文“写什么”是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的关键。
比如设计《乌鸦喝水》一课的教案时,我采用如下设计思路:课前先准备一个瓶子和水,一些石子,这些教具准备是为了给学生演示乌鸦喝水的过程,在演示的同时可以提出问题,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答案并把它朗读出来。)第二课时是让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加强对课文的了解,并将其拓展到生活的领域,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乌鸦飞到森林里,口渴了,森林里只有一口井,乌鸦怎样才能喝到水?这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的智慧火花因此迸发。第一课时创设了乌鸦喝水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去想像乌鸦喝水的过程,思考乌鸦喝水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课时几乎都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并且也较好的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践,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要求,师生达到了真正的互动。
到了中高年级,教师创设情境不再单单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一方面教师要因势利导,另一方面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学法让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主动获得的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2.2 利用提问,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生阅读教学中,在学生不能完全自学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有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引导主要又是靠提问来体现的。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可以解释为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通过同化、顺应达到认识与外界一致即平衡的过程。而要引起儿童对外界的注意就要进行提问,引起儿童新旧知识的冲撞。此时,老师承担的主要功能就是将教学的重点、难点、较为抽象的知识点等化为一个个孩子容易理解的问题,孩子思考了,回答了这些问题,目标也就达到了。
低年级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主动提问的习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的、积极的反馈,对不敢提问的学生可通过引导和鼓励,让学生敢于提问。
到了中年级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筛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教师在选择问题的过程中要告诉学生为什么有些问题不好,有些问题却提得很好,可以让提出问题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提出来的,以互相启发,互相学习。
高年级则侧重于启发学生选择适宜的方法、策略,自主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高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加强了。教师的提问应该更加重引导性,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解决更多的问题。
乌鸦喝水教案范文2
自教改以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做了一些尝试,积累了一些不成熟的经验,想和同行们进行一下交流。
1 深备课――潜心会文本
1.1 用心解读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通过钻研教材,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首先要“钻进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
1.2 用心解读文本还应做到多元化地解读文本。大家也许都听过“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这句禅味十足的话吧。联系我们的阅读教学想一想,面对课文,教师的“杯子”里,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装满了教参或自己的看法,不“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怎么装得下孩子的心声呢?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秉承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
1.3 用心解读文本更应做到能超越性地解读文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从网上听窦桂梅老师的课我学到的往往不仅仅是课文。从《圆明园的毁灭》中学生读到了《雨果致巴特莱的信》、《告别圆明园》、《透过圆明园的硝烟》等文章;《第一次抱母亲》、《爱如茉莉》、《爱之链》等文本段落使学生对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有了更深的情感体会。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文学素养更厚实,使孩子的人文素养更沉实,教师责无旁贷。
用心与文本对话,用灵魂与文本对话,从而正确地引领学生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其中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成长。
2 抓时间――课堂的合理分配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小学生每堂课只有40分钟,时间相当宝贵,如何将40分钟合理分配利用,上出高质量的课,关键就看教师的思想观念了。高效的课堂离不开高效的教师,高效的备课,高效的教案,教师首先要形成不浪费一分一秒,惜时如金的想法。因而在事先备课中认真吃透教材,从而做到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因为教师讲课需要时间,师生双向交流需要时间,学生实践练习也需要时间,这些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所在在安排中就要事先设计导入方式,精讲,巧讲,尽量压缩讲课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训练说、读、写甚至表演展示,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
3 巧设计――课堂的有效措施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觉得时间有限,很惯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却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和兴趣性,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而,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在课堂设计中力求适应学生特点,设计得精巧趣味性强,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采取儿童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这样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效率。
让我来分析 我在教《荷花》一课,整堂课以“”为主线,设计了三个部分:(1)在呈象感型中发现;(2)在品词悟情中感万;(3)在移情入境中意会。课堂设计紧扣语文学科特点,根据学生学习爱好,从表象的到意会的韵,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发现、感万意会,最后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去创造美。整节课一气呵成,重点突出,在看似简洁的教学环节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如针对《乌鸦喝水》一课,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就要充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体现课文的意趣性,这样我们可以从多维度、多层次为学生设置学习情境,集图、文、声、像及动画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教学课件,有效地调动学的积极性,抓住乌鸦是怎样从喝不到水到喝到水的整个过程通过动画展示给学生看,并提问让学生思考“乌鸦喝水”留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这样学生一定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其课堂学习效率也得到提高。
4 促自主――课堂的能力培养
美国现代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就说过:“在课堂里,教师就应该站在学生的后面”,这充分说明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学生不止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更应该是亲密的伙伴关系。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因而老师对学生的印象、关注状况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影响极大。师生间平等而富有趣味的对话、友好交往,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充分表现,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许的点头,一次热情的赞扬,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在学生心里泛起无限涟漪,滋润学生的心田,助推学生以后对语文的兴趣与良好发展。我们说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课文《夕阳真美》时,就让学生带着“陶醉”的语气读、带着“神往”的语气读,可是读来读去,学生根本没读出“陶醉”、“神往”的语气。这就是教师以自主为中心,忽视学生的真实感受,强拉硬拽,将自己的事先设计的教学成果强加给学生的典型例子。而真正关心学生感受,注意学生兴趣的教师就会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去体验,学生体验出的感情符合作者的原意这才是真正的教学效果。
5 重指导――学生的课外学习
乌鸦喝水教案范文3
一、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
用电子白板技术制作的数字化教案,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参与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给予教学内容多方位的展示,引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更好地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协作。如我在《乌鸦喝水》一节教学中,利用电子交互白板视频功能出示: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让学生思考乌鸦都飞到哪些地方找水喝呢?再由学生边从资源库中拖出相应的场景(森林、大山、田野)边回答,巧妙地理解了“到处”一词。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被电子交互白板呈现的生动形象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吸引住了,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巧妙地抛出一个个问题,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抢着回答,教师因势利导,巧妙地解决了重难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电子白板的交互性,提高了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在白板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白板笔在白板上进行书写、绘画、圈画、标注、修改、擦除、保存、屏蔽等操作,同时,利用白板笔随时调用资源库里的资料,完全丢开了鼠标,使教学方便轻松。
在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时,让学生在白板上听写生字,全班交流订正,对于错误的地方用橡皮擦掉,再用醒目的颜色补上,既避免了黑板书写的凌乱,又增强了记忆效果,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除此以外,白板笔所带的多种颜色,也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课堂上,教师的圈画、标注和即兴的绘画演示也增强了学生的注意力与参与热情。
三、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带给课堂多元互动
电子交互白板系统的核心设计理念就是面向师生的多元互动,以促进高质量交往的产生。把电子白板作为一个交互的平台,通过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师生与资源的交互,实现动态调整、对话协作、共享成果。如我在执教《台湾的蝴蝶谷》的第一课时,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蝴蝶的词语,随着学生的回答,将“五彩缤纷”等词语逐个杂乱地出现在白板上,然后请学生将这些词语加以归类,教师再利用白板的拖拉功能,将词语排成两行,让学生知道这些词是从颜色、动作两方面写蝴蝶的。教学到此还没有停止,我又让学生对描写蝴蝶颜色的词语再进行分类,使学生认识到“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色彩斑斓”是近义词,都是形容颜色多而美,“金光闪闪”只是专指金黄色的蝴蝶,丰富学生的积累。在此基础上,播放飞舞着的色彩斑斓的蝴蝶录像,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五彩缤纷、金光灿灿等词语,体会到了蝴蝶的美丽。
四、电子白板的交互性,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新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过程强调“有向开放―交互反馈―集聚生成”。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开放将学生身上的资源释放出来,并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发展资源的过程。
乌鸦喝水教案范文4
要想提高案例教学的辅助功能,就要认真选取一些有趣味性、代表性、实用性、针对性、典型性的案例参与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起到引导、启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所以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案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般来讲,案例教学辅助,有比语言、软件操作讲课更灵活的特点,更能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便于学生掌握好学习知识。
二、案例教学必须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
根据教材的内容,配合传统的一些教法去综合运用,不能偏颇。案例教学在教学中只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需用则用,用则巧用,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和传统的一些教学方法相结合,案例教学法要与传统教学法有机的结合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形成教法互补,取长补短,使讲授的知识更具有完整性和连贯性,使教法更具有紧紧围绕教学大纲的针对性,按照大纲的要求,圆满的达到教学效果才是目的。
三、案例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在讲授《动画设计》课程时,教师通常是课堂上将每节课程的重点内容逐一讲解和演示,最后再布置一些范例让学生自行练习。这这种情况下经常就可能会出现学生虽然每节课都学能学到一些知识,但许多时候却连贯不起来,软件操作程序步骤衔接不好,难以很好的组合运用。课一上完,学生做作业时,会有不少学生做作业有困难,反映课上会,课下不会,动画软件操作单一会,综合操作很困难,不知怎么下手,期末设计难以把课堂练习作品结合进去,连贯不起来,导致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打了折扣。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就需要有的放矢,运用案例教学来帮忙,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方法,注意运用案例解决问题的实例步骤,方法以及思路启发学生,达到增加学生操作动画软件的综合能力。如在课堂学习Flas制作时,我把一个自己制作的Flas《乌鸦喝水》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乌鸦的聪明,使学生在观看Flas的过程中都开心大笑。但有心的老师会发现,许多学生只注意到Flas的故事情节,而忽略了对动画元素的观察。在学习Flas的课堂上,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将其引入正题:《乌鸦喝水》Flas虽然不复杂,但在整个动画片中却涵盖了诸多Flas元素,这些元素是每一个学习动画设计的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机能——如图形轮廓及其勾勒、文本和声音以及按钮的添加与设置、动作表情的程式化设置等,这是要求学生必须要熟练掌握设计元素。为了达到这一教学效果,教师会布置学生自己来制作Flas中的各种动画元素,促使学生联想思考,结合教科书,结合案例,最终使学生学会寻找答案、结合案例学会如何操作,达到提高动手的能力。本文来自于《大众文艺》杂志。大众文艺杂志简介详见
四、案例分析法的效果
乌鸦喝水教案范文5
关键词:教学;兴趣;乐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237-02
0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学是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学科,教材的叙述一般比较枯涩,学生学习兴趣不浓。”那么如何才能使一节课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呢?这需要教师乐在其中教,学生乐在其中学。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它能极大地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增加快乐的情绪,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激励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一种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学生只有在轻松愉快中产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启动内部动力而表现出一种高涨的激昂的学习情绪,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从而达到高效率的成功学习。正如邱学华专家在演讲中指出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使整个认识过程积极起来,达到学习情绪的,克服困难的意志才会增强。”所以教学成功的前提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艺术的导课、诱发兴趣
导课的成功与否是关系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老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最恰当的、最生动的导入情景,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1.1 悬念导入法:悬念是戏剧表演中常用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利用悬念形成学生渴望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进而引导他们快乐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让学生可以任意报一个数,几位数都行,老师马上能报出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开始踊跃报数,不管多大的数,老师都能很快地说出它能否被3整除,而且一一验证后都是正确的。这下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老师有什么妙招吧,怎么判断的这么快,这么准呢?这一悬念引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顺势引导学生猜想验证观察推理得出结论。学生积极乐学,这自然会是成功的一课。
1.2 故事导入法: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以一些有趣的题材编故事,渗透溶入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乐学的情趣。例如:随着《敢问路在何方》的优美乐曲响起,老师讲故事: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路上,发现有许多逃荒求乞的农民。唐僧便叫猪八戒带了100元去救济劳苦大众。老猪奉命行事。回来后便说“刚才共有30位农民,每人发给了3元钱,剩下了1元交给师傅。”他怕大家不信,还邹有介事地在地上演算。孙悟空早就识破了老猪的骗局,对老猪说“别演戏了,快把剩下的钱都交给师傅吧。”老孙怎么知道猪八戒贪便宜了呢?究竟老猪私自得了多少钱?大家想不想知道?在学生兴致正浓,百思不得其解时,出示课题:带余除法。以风趣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直观有趣的表演把数学知识激活,在学生最佳求知心理状态中传授新知识,可谓事半功倍,这种艺术的导课诱发学生在新课伊始就对知识产生强烈的求学欲望,在兴趣中求知,在奇中乐学。
1.3 巧设情境导入法:在导入新课时恰当的运用学生以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童话、寓言、传说等等创设一种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乐于去发现去探索。例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让学生讲乌鸦喝水的故事,而教师则在讲台上一边往半瓶水的瓶子里放石块,一边拿一个小乌鸦教具,演示乌鸦喝水的过程。学生边看边听,教师适时的提问: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头后,乌鸦就喝到水了呢?正当学生苦苦思索到底为什么的时候,教师看准火候,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看谁学了新课后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这样通过情境导入,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去。
2 动手实践,引发兴趣
实践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活动,它具体形象、易于建立表象,有助于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它需要学生多种感言参与学习,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独立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布鲁纳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动手操作,即满足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又提高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乐学的情趣。例如:教学“有几种穿法”时,课前让一个男生自己带来三件上衣,两条裤子。让他试穿每一种组合穿法,结果课堂一下子十分活跃,孩子们十分开心的拭目以待每一种搭配穿法。很直观的得出了六种搭配的方法,乘法原理的渗透十分到位。再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彩色蜡光纸剪一个或折一个轴对称图形,或用橡皮泥抽一个,用水彩笔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学生的创作可谓五彩纷呈,有的剪出漂亮的窗花,有的折出栩栩如生的小动物,还有的画出色彩鲜艳的树叶,有的提出展翅欲飞的小昆虫!想不到孩子们每个都身怀绝技,我自愧不如,深深领悟了教学相长的含义。
3 创编儿歌,调动兴趣
儿歌语句简短,读来琅琅上口,易学易记,深受学生的喜欢。在教学中借助儿歌的形式发挥语言的生动形象功能,将所学内容编成形式不同的儿歌,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参与创编儿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乐学情绪,高效快速的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内容。例如:学习表内乘法口诀时,引导学生编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后边至九只青蛙的儿歌让学生顺着编,学生兴趣极高,而且有一个特别聪明的学生自己类推编成了兔子的儿歌:“一只兔子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再如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时:“小数点蹦蹦跳,左跳右跳不得了,右跳扩大左缩小。”儿歌押韵易记,又上口有趣,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走近生活,培养兴趣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陶行知先生说的好,“生活即教育”。如果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充分地融化在一起,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发现、探索认识数学知识,开拓数学视野,深化数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去超市调查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的价格,再用小纸卡制作若干不同面值的纸币,然后在课堂上演示超市购物的生活场景。以黑板为货架陈列各类商品,标明价格(选择学生熟悉,易于计算的货物),然后,让不同的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采购员进行购物交易。在购买不同货物进行交易时,学生自然认识了各类人民币,并进行了简单的换算和加减计算。在这种玩一样的摸拟游戏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应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快乐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5 快乐游戏,提高兴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更是有趣的玩。教学中通过有趣的游戏吸引学生,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现实,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游戏化,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例如教学“相遇问题”时,设置这样的游戏,把讲台当舞台,把学生当演员,演示两列火车相遇的种种不同情景,并配以恰当的火车汽笛声;课堂顿时热闹非凡;演示者按老师的指示分别演示:①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结果相遇;②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结果相距(差一段相遇);③甲、乙两车从两地相向而行,甲先行一段乙再行,结果相遇;④甲、乙两车从两地相对而行,甲先走一段,乙再走,相遇后又相距;⑤甲、乙两车同时同地背向而行,结果相距;⑥甲、乙两车同地背向而行,甲先行一段,乙再行结果相距。随着游戏的进行,学生由兴奋、快乐进入探究深思,想不到相遇问题竟有这么多的不同情况,看来以后做题真该细细分析认真审题。
6 表扬鼓励,升华兴趣
魏巍在《我的老师》结尾中写到“教师,不仅仅依靠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假若没有这样的心,那么热爱祖国啦,编写教案啦,也就成了形式。”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懂得欣赏他们,呵护他们,真心地关爱培养他们。赞美是一门艺术,它具有极强的教育功效,只有喜欢学生,才会由衷地赞美他们,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在教学中,教师始终用赏识的眼光去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优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个孩子都有想学好的愿望。所有孩子都渴望听到表扬。所以教师应经常用激励性、赞赏性的语言鼓励学生。“你的见解很独特”、“你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真棒”、“你对这个概念的理解真准确。”学生在教师激励的评价肯定中树立了自信,有了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品尝到了学习中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赞扬评价不局限于有声的语言,也许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下抚摸、一个肯定的点头都会让学生在举手投足之间感受到了亲切的鼓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这些无声的语言同样充满神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俊.例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基本方法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09,(5).
乌鸦喝水教案范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 传统教学 结合
过去,教师在课堂上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熟悉的声音,熟悉的环境,还是让学生打不起精神,恹恹欲睡,这让本来生动活泼声情并茂的语文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可能教师完全忽视了学生也是人,老一套教学让人生厌。而我们教学需要体现人文精神,就是要学生能在新鲜、愉快的氛围中实现“乐学”。多媒体不仅能创造好气氛,还能不断地变换情境,调节学习的紧张度。
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的优势:
1、 运用多媒体营造美好课堂意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思维、探索的原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进入教学环境是一节课开始的关键。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在计算机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尤其可以把音画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如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一曲《好汉歌》让人荡气回肠,让人充分领略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概;讲《林黛玉进贾府》时,一首《枉凝眉》又让娇弱的黛玉如在眼前。这些都是教师的讲述所代替不了的,从而可以使教学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进行。
2 利用多媒体化抽象教学为具体化
学生一般不爱学习文章内容枯燥,过于抽象的文章,即使读了,也是走马观花,抓不住要点。
其实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鲜明的形象与色彩的有机结合可以给学生带来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运用多媒体的声音。运用多媒体的声效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表情达意。
3、激活学生的情感
爱迪生说:“最能打动人心灵的还是美。”以美的声音打动学生,以美的形象感动学生,唤起学生对美的想像,让学生陶醉在美的境界中。比如教学《登泰山记》,先展示一系列泰山的图片,如泰山日出、云海、人文景观等,激发学生向往之情,自然能让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4、便于搜集教学材料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而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有了多媒体,不仅方便展示大量的文字和图片和图象,还可以用视频直观地展示工艺流程、游踪、故事情节、盛大场景。这些动态的和静态的、有声和无声的背景材料,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深层意蕴,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例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可以制作动画,演示林黛玉的行踪,学生只要在书中找每一处的名称,全文的“纲”就提出来了。又如教学《道士塔》一课,可以运用多媒体,充分展示敦煌曲子词、敦煌石窟、敦煌壁画,为学生探究敦煌文化提供了必要的材料,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做到的。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既要学会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又要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提高思想素质。语言是人的思维工具,信息的载体,因此,语文文字是一种有着无比巨大的想象空间的独特的艺术。学习需要人的思想情感的参与,需要对语境的感悟和想象,其丰富性与复杂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电化教学不能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因此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中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缺点。
1.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2.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文字为本的地位。
3.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的发挥。
二、优化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其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辅教学的主体性质。它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唯一手段,更不是一种教学目标。
(二)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应该以语言和文字为主体。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和运用语言和文字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基于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品味课文的写作方法,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决不能宣宾夺主,把语文课上成影视课或音乐课,比如在教《林黛玉进贾府》时,不少教师就借来《红楼梦》的相关光盘,以看代讲,既不分析人物形象也不引导学生品味一代文学大师的优美语言。这样一堂课,跟在影剧院上有何区别,又怎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呢?
(三)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得到美的享受。
诗歌和散文情感丰富,意境优美,除了运用诵读的手段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时空造境。借用多媒体的光、影、声、像等信息传达出形象而又具体的物象,再启迪学生动用想象的翅膀,批情入文,进入诗情画意之中,品味诗文的美。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使用多媒体呢?
1、平时要积累较好的课件素材。课件素材包括图片素材、声音素材(尤其是课文朗读)、文字素材等。只有平时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制作课件时才能得心应手。
2、利用多媒体声音和图片并用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可以针对有些语言文字设置艺术字和动画,或配以声音和背景,使之有立体感,有节感。
3、熟练操作和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如果教师对课件的操作不熟练或经常出错的话,那么不仅达不到教学效果,而且割裂了课堂的有序性。因此教师必须能熟练制作和操作教学课件,记住各个教学环节要展示的内容,做到课件播放与讲课内容的同步进行。
4、要有选择性的使用课件。
例如:我在教学《乌鸦喝水》这课时,课文中描述乌鸦是如何往瓶里装石子的?为什么水会往上升高?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也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我在课前准备了好几个不一样的瓶子,让学生通过朗读来确定哪个是乌鸦见到的瓶子?再请学生往里面装水,说说为什么?最后让学生选择石块往里装,看着水位慢慢上升,让他们想想什么占去了水的位子?通过一个实际操作的演示,直观的解决了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并让学生动手动脑。我相信,这样的效果一定比只看演示来得好。
5、不能让课件展示代替了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小型教案,它既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一个总结,也是学生对本课学习后的消化依据。教师拿着粉笔可以信手几笔,成画、成诗……学生看着老师秀美的文字,会仿照着写一笔好字,这本身就是一副师生互动的美妙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