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翻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种树郭橐驼传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范文1

【文章一:“之”】

《大学语文》大纲在“汉语基本知识”中提出的第二项要求为:“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此项要求侧重于对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文言虚词意义或用法的掌握,下面分别作些介绍。

“之”

(一)代词

可指代人、事、物等,通常充当句中的宾语。例如: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之:指代所行之事,可译作“这样做”,分别充当“欲”和“为”的宾语。)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於国也》之:提到动词“有”之前的宾语,指代前面所说的情况。)

(3)野语有之曰。(《庄子。秋水》之:指代“野语”的内容,可译为“这样的话”,充当“有”的宾语。)

(4)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之:指代冯谖,充当“见”的宾语。)

(5)公赐之食,食舍肉。(《段于鄢》之:指代颍考叔,充当“赐”的近宾语。)

用于宾语前置的结构中,复指提到动词之前的宾语。此时原有的代词词汇意义消隐,只起提宾的语法作用。例如: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我之谓:谓我。)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段于鄢》其是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吧。)

其李将军之谓乎?(《李将军列传》其李将军之谓乎:也许说的就是李将军这类人吧。)

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陈言之务去:务去陈言。)

(二)连词(结构助词)

1、置于名词性偏正结构(定中结构)的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多种修饰关系,通常可译为“的”。

例如:

(1)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代为?(《季氏将伐颛臾》)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矣。(《寡人之於国也》)

(3)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谏逐客书》)

2、置于主谓短句的主语后、谓语前,取消原有的句子独立性,使之变成名词性偏正结构,在更复杂的句式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定语等。此时根据上下文,通常可译作“的”、“……的时候”、“……的样子”、“……的情况(条件)下”等,也可不译出。例如:

(1)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於国也》寡人之於国也:寡人对于国家的治理。充当全句的主语。)

(2)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马伶传》李伶之为严相国:李伶扮演的严相国。充当句中主语。)

(3)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庄子。秋水》尔向之自多于水:你以往因为河水满溢而自我炫耀的样子。充当“似”的宾语。)

(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前赤壁赋》东方之既白:东方已亮。充当“知”的宾语。)

(5)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李将军列传》广之将兵:李广带兵的时候。充当状语。)

(6)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张中丞传后叙》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救的时候。在全句中充当状语。)

(7)此吾之所为师也。(《马伶传》吾之所为:我师从的,充当“师”的定语。)

(三)动词

表示“去”、“往”、“到……去”、“到达”等意思。如:

驱而之薛,使吏民如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卷。(《冯谖客孟尝君》之薛:到达薛地)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李将军列传》所之:去的地方、去处)

【文章二:“其”】

“其”

(一)代词

可指代人、事、物等。与“之”不同的是,上古汉语中“其”时常隐含结构助词“之”的意思,与后续词语组成名词性结构,因此通常只用作定语。魏晋以后,“其”的适用范围有所扩大,也可用作主语。例如:

(1)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寡人之於国也》前一“其”指河内,可译为“那里的”;后一“其”指河东,可译为“河东的”。)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庄子。秋水》其:指代河伯,可译为“他的”。)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五代史伶官传序》其:指代前事,可译为“此”、“这”。)

(4)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张中丞传后叙》其:指代当地百姓,充当主谓结构中的主语。)

(5)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马伶传》其:指代马伶,可译为“他”,充当句中主语。)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古汉语中“其”的指代对象可以灵活多样,作为指示代词,可用作特指、远指、近指;指代人物时,不仅可指代第三人称,也可指代第一、第二人称,这都需要根据上下文确定。例如:

(1)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报刘一丈书》其:此为作者自指,可译为“我”。)

(2)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答李翊书》其:指李生,这里可译为“你”。)

(二)语气词

作为语气词,“其”通常置于句首或句中,可表示多种语气。

1、表揣测语气,可译为“大概”、“恐怕”、“也许”、“可能”等。例如:

(1)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答李翊书》)

(2)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冯谖客孟尝君》)

(3)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种树橐驼传》)

2、表叮嘱、劝勉、期望、命令等语气,通常用于祈使句中,可译为“一定”、“千万”等。例如: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其无忘:可译作“千万不要忘记”。)

3、表反问语气。可译作“岂”、“难道”、“哪里”等。例如: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答李翊书》)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段于鄢》)

4、强调语气,可译为“究竟”。例如:

(1)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张中丞传后叙》)

(三)连词

连结并列的句式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作“是……还是”或“……还是……”等。例如:

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答李翊书》)

【文章三:“者”】

“者”

1、起辅助作用的代词。与一般代词不同的是,“者”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附着于其他词或短语之后,共同构成名词性结构,以指代一定的人、事、物,可在句中充当主语、定语、宾语、中心语等。可以与“者”组合的词类较多,意义或作用也各不相同,主要有:

与名词组合:

主要可分两类:

复指名词或名词性主语,引出谓语。此时“者”通常可以不译,也可视需要译为“……此人”、“……这个人”、“……的情况”等。例如: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李将军列传》)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马伶传》)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2、复指名词或名词结构,充当动词宾语。此时“者”通常可以不译,也可视需要译为“……此人”、“……的人(情况)”等。例如:

(1)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冯谖客孟尝君》)

与数量词组合:

表示数量的种类。可译为“种”、“样”、“类”、“方面”等,也可不译。例如: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2)此三者,吾遗恨也。(《五代史伶官传序》)

(3)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谏逐客书》)

(4)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谏逐客书》)

与时间词组合:

表示一定的时间范围,可译为“……的时候”等。例如: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

(2)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答李翊书》)

与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组合:

将原有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变成名词性结构,可酌情译为“……的”、“……的人(或情况、东西、事情等)”。例如:

(1)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谏逐客书》)

与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

将原有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变为名词性结构,也可酌情译为“……的”、“……的人(或情况、东西、事情等)”。例如:

(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

(3)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

(4)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李将军列传》)

(5)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张中丞传后叙》)

(6)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前赤壁赋》)

此外,“者”字结构有一类是提示或强调结果,以引出对缘由的解释,此时可译为“……的原因”等。例如: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庄子。秋水》)

若是者何也?(《谏逐客书》)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冯谖客孟尝君》)

【文章四:“所”】

“所”

(一)代词

“所”也是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辅代词,所组成的结构也是名词性结构。与“者”不同的是:(1)“所”置于其他词或短语之前,而不是其后;(2)“所”的后面只能接动词,而且通常是及物动词。因此,如果不及物动词、形容词等与“所”字组合,它们自身一般也都变得具有及物动词的性质;(3)“所”字之所以通常与及物动词组合,是因为此时的“所”具有动词宾语的性质。因此,“所”字结构说明的是受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物,而“者”字结构则是说明发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实施者(如“所见”指看到的东西;“见者”则指看东西的主体),二者的意义差别是明显的,决不可混为一谈。例如:

(1)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五代史伶官传序》)――所归:归处。

(2)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所希冀:企盼的内容。

(3)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庄子。秋水》)――所连:指禅让的君位;所争:争夺的政权;所忧、所劳:指为此而忧虑、操劳的国事。

(4)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李将军列传》)――所之:去的地方、去处。

(5)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所能上报:指能够回报的恩德。

(6)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前赤壁赋》)――所如:去往的地方。

此外,还有一些由“所”组成的常见结构应当注意:

1、“所……者”

此一结构表达的意义等同于“所”字结构,而不等同于“者”结构,亦即说明受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而不是发出或实施动作行为的主体。例如:

(1)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谏逐客书》)――所重者:看重的东西;所轻者:轻视的东西。

(2)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答李翊书》)――所为者与所期者:指文章的写作与期盼达到的水平。

(3)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冯谖客孟尝君》)――所寡有者:缺少的东西。

(4)所欲忠者,国与主耳。(《张中丞传后叙》)――所欲忠者:愿意效忠的对象。

2、“所以”

“所以”这一凝固结构表达的意思较复杂,主要有:

意义比较具体,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凭借、工具、方法等,可译为“用来……的……”、“凭它来……的”等。如:

A、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谏逐客书》)

B、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谏逐客书》)

C、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答李翊书》)

D、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答司马谏议书》)

E、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知所以志也。(《张中丞传后叙》)

意义比较抽象,用以引出某种结果的原因,可译为“导致………的原因”、“这就是……的原因”。如:

A、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谏逐客书》)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五代史伶官传序》)

C、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将军列传》)

指代缘由、原因的名词性结构,做动词宾语。如:

A、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二)约数词

此时接续在数量词后,表示大约的数量范畴。可译为“左右”、“前后”等。例如:

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李将军列传》)

【文章五:“诸”】

“诸”

(一)合音词

1、“之于”的合音(即取“之”的声母、“于”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于”古音同“乎”)。“之”为指示代词,“于”为介词,所以此时“诸”只出现在句中:“之”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指代上文提到的人、事、物;“于”则与后面的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前面的动宾结构关涉到对象、处所、地点、内容等。例如:

(1)用与舍属诸人。(《答李翊书》)

(2)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答李翊书》)

(3)更譬诸操舟……(《论毅力》)

(4)公伐诸鄢。(《段于鄢》)

2、“之乎”的合音。“之”为指示代词,“乎”为语气词,此时“诸”只出现在句末:“之”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乎”用来结束句子。例如:

(1)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

(2)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二)约数词

此时“诸”作定语,表示某一范围的全体,或全体中的每一个体,可译为“各位”、“众”等。例如: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卷。(《冯谖客孟尝君》)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李将军列传》)

【文章六:“焉”】

“焉”

(一)兼词

兼有介词“于”和指示代词“是(此)”的意思,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后,介绍关涉到的人、事、物、处所等。例如:

(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於国也》)

(2)虢叔死焉,佗邑唯命。(《段于鄢》)

(二)指示代词

通常用在及物动词之后充当宾语,指代前面出现的人、事、物等。例如:

(1)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论毅力》)――尝焉:试着做这件事。

(2)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怜焉:爱护百姓。

(三)疑问代词

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性结构之前表示疑问,可译为“哪里”、“怎么”等。例如:

(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2)焉足以知是且非邪?(《答李翊书》)

(3)姜氏欲之,焉辟害?(《段于鄢》)

(四)语气词

作为语气词,“焉”可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不同的语气。

表陈述语气,可译为“了”,或不译。例如: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力》)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如:

(1)君何患焉?(《段于鄢》)

(2)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报刘一丈书》)

(3)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答李翊书》)

【文章七:“则”】

“则”

连词

可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不同的逻辑关系。主要有:

表示顺承接继关系,可酌情译为“就”、“于是”、“那么”等。例如:

(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於国也》

(3)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段于鄢》)

(4)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刘一丈书》)

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酌情译为“却”、“反倒”、“然而”、“但是”等。例如:

(1)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於国也》

(2)今取人则不然。(《谏逐客书》)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4)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力》)

(5)他植者则不然。(《种树郭橐驼传》)

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虽然”、“倒是”等。例如:

(1)美则美矣,抑臣亦有惧矣。(《国语。晋语九》)

(2)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国语。吴语》)

(3)巧则巧矣,未尽善也。(《傅子。附录》)

【文章八:“而”】

“而”

(一)连词

作为连词,“而”通常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而是连结形容词、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结构、主谓结构、句子等,表示多种逻辑关系。主要有:

1、表示顺承接续关系:

有时是表示两种行为或性质的联系,可译为“就”、“来”等,也可不译。例如:

(1)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庄子。秋水》)

(2)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3)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

(4)坐客乃西顾而叹。(《马伶传》)

有时用在偏正结构里,连结状语和中心语,可酌情译为“来”、“……着”等,也可不译。例如:

(1)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秋水》)

(2)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冯谖客孟尝君》)

(3)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4)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前赤壁赋》)

有时表示时间上的承续性,可译为“以后”、“然后”。例如:

(1)公入而赋……姜出而赋……(《段于鄢》

(2)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力》)

(3)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李将军列传》)

有时还可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例如:

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李将军列传》)

2、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是”、“然而”、“反而”、“反倒”等:

(1)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季氏将伐颛臾》)

(2)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将伐颛臾》)

(3)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庄子。秋水》)

(4)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论毅力》)

(5)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这耶?(《张中丞传后叙》)

(6)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

(7)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

(8)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前赤壁赋》)

(9)虽一毫而莫取。(《前赤壁赋》)

(二)代词

指代第二人称,用作主语或定语,译为“你”或“你们”。例如:

(1)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年》)

(2)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

【文章九:“于(於)”】

“于(於)”

介词

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

1、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事物、内容等,可译为“对”、“向”、“到”等,有时也可不译。例如:

(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2)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答李翊书》)

(3)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段于鄢》)

(4)文倦于是,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冯谖客孟尝君》)

2、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地点、时间等。可译为“在”、“从”、“至”、“到”等。例如: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寡人之於国也》)――于:可译为“到”、“至”。

(3)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谏逐客书》)

(4)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五代史伶官传序》)

(5)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段于鄢》)

(6)谁习会计,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

(8)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马伶传》)

(9)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前赤壁赋》)

3、置于形容词或某一结构之后,引出对比的对象,表示二者间的比较,可译为“比……”、“与……比起来”等。例如: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於国也》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於国也》)

(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4)(许远)与(张)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张中丞传后叙》)

(5)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取于人矣。(《答李翊书》)――胜于人:超过他人。

(6)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将军列传》)

4、用于被动句中的动词或结构之后,引入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意义。例如: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2)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前赤壁赋》)

(4)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取于人矣。(《答李翊书》)――取于人:被他人学习效仿。

【文章十:“以”】

“以”

(一)介词

作为介词,“以”的用法较多且意义复杂,但基本内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凭借,其余用法大多可视为这一其本用法的引申和变化。分别说明如下:

表示凭借,基本用法和意义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人、某物为依据或凭借,可译为“用”、“拿”等。例如:

(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五代史伶官传序》)

(3)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马伶传》)

有的表示以某事或某种技能为依据或凭借,意义有所虚化,除可译为“用”“拿”外,还可译为“凭借”、“依照”、“根据”等。例如:

(1)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於国也》)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於国也》)

(3)皆以用战为名。(《李将军列传》)

(4)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论毅力》)

(5)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马伶传》)

有的表示凭借某种身份、资格或地位从事某事,意义更为抽象。例如:

(1)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2)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李将军列传》)

(3)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李将军列传》)

表示原因,原因是导致某种结果的逻辑根据,因此此种用法可视为表示凭借用法向更为抽象的事理逻辑方面的延伸和发展,可译为“因”、“因为”、“由于”等,有时也可直接翻译为“凭着”、“凭借”。例如: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3)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5)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答李翊书》)

(6)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张中丞传后叙》)

表示带领、带领,可以带领、带领的其实也一定是可以依赖、可为凭借的,因此也与表示凭借的用法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也可直接翻译为“凭”、“靠”。例如:

(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氓》)

(2)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张中丞传后叙》)

表示时间,“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在”、“于”,有时可据需要译为“按照”。例如:

(1)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李将军列传》)

(2)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於国也》)

表示关涉或处置对象,“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把”、“让”等。例如:

(1)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卷。(《冯谖客孟尝君》)

(2)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冯谖客孟尝君》)

(3)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冯谖客孟尝君》)

(4)必以其言为信。(《张中丞传后叙》)

(二)副词

作为副词,“以”主要表示某种情态或语气。例如:

(1)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冯谖客孟尝君》)――以:只有,也就是。

(三)连词

作为连词,“以”的语法功能与“而”类似,只不过通常只用于表示顺承接续的种种关系,可译为“就”、“来”、“而”、“然后”、“而且”等,也可不译出。例如:

(1)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段于鄢》)

(2)今皆解鞍以示不走。(《李将军列传》)

(3)且硕茂,蚤食以蕃。(《种树郭橐驼传》)――蚤食以蕃:果实结得早而且结得多。

(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前赤壁赋》)

(5)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前赤壁赋》)

(6)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马伶传》)

(四)动词

“以”作为动词,常见的是“认为”、“以为”的意思。例如:

(1)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庄子。秋水》)

(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由“以”构成的几种常见结构

1、“以”字结构用作补语

在古汉语中,由“以”构成的介宾结构,时常用作动词或动词性短的补语成分,表示这一动作行为的方式、工具、凭借或关涉到的人、事、物等。而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基本不再出现,相关内容通常用状语或动词宾语的形式出现,这是在阅读理解时应当注意。例如: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於国也》)――树之以桑:把桑树种在那里(或:在那里种上桑树)。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於国也》)――申之以孝悌之义:教给他们孝悌的道理。

(3)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答李翊书》)――告生以其道:把他自己掌握的道理、知识告诉你。

(4)请其矢,盛以锦囊。(《五代史伶官传序》)――盛以锦囊:用锦囊装起来。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五代史伶官传序》)――系燕父子以组:用绳索把燕王父子捆起来。

(6)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则某知罪矣。(《答司马谏议书》)――责我以在位久:用在位时间太长为理由批评我。

(7)而贼语以国亡主灭。(《张中丞传后叙》)――语以国亡主灭:告诉(他们)国家已亡、君王已死。

(8)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张中丞传后叙》)――责二公以死守:以死守孤城为理由指责张巡、许远。

2、省略了的介宾形式

在古汉语中,当介词“以”后面的宾语是代词(如“之”、“是”之类),而且所指代的对象已在前文出现时,那么这个代词宾语时常可以省略。阅读和理解时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代词宾语所指代的对象出现在前面的句子中,相距较远,翻译时就应当把这个代词宾语补出。例如:

(1)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段于鄢》)――请以遗之:请求把君王的煮肉送给她。

(2)左右以告。(《冯谖客孟尝君》)――手下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

(3)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冯谖客孟尝君》)――以何市而反:用收债的钱买什么回来?

(4)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谏逐客书》)――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因为变法而富足,国家因为变法而强大。

(5)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陈情表》)――无以至今日:不能靠祖母活到今天;无以终馀年:不能靠我度过残年。

(6)欲将以有为也。(《张中丞传后叙》)――打算留着这条命有所作为。

二是代词宾语所指代的对象在同句之中,而且就在“以”字之前,翻译时可直接将它作为“以”的宾语对待。这种情况也可看作是“以”的宾语为了强调而提前的形式。例如:

(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礼记。大同》

(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秋以为期:以秋为期。

(3)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谏逐客书》)――用驱逐客卿的方式帮助敌国,用减少人才的行为使仇人获利。

3、“以为”

“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凝固结构,主要有两种意义:

一是复合动词,表示“认为”、“觉得”的意思,这较为常见。例如:

(1)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冯谖客孟尝君》)

(2)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谏逐客书》)

(3)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答司马谏议书》)

二是省略了代词宾语的“以”字结构与动词“为”组合而成,因此是两个词。理解和翻译时必须把“以”的宾语补出,才不致产生误解。例如: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以为东蒙主:让他(指颛臾君)东蒙山祭祀的主祭人。

(2)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辞之以为博。(《庄子。秋水》)――以为名:以此博取高洁的美名;以为博:以此换取博学的赞誉。

(3)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冯谖客孟尝君》)――无以为家:没有用来养家的资财。

(4)传其事以为官戒。(《种树郭橐驼传》)――写下他的事迹,以此作为官员的戒鉴。

【文章十一:“且”】

“且”

(一)副词

1、作为副词,“且”可以表示情态、程度、时间等,可译为“尚且”“姑且”、“暂且”、“而且”、“况且”等,这与现代汉语的用法近似,不难理解。另有两种用法是现代汉语所不具备的,应注意掌握。置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前,表示这一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快要”、“就要”、“将要”等。例如:

(1)坐,且将戮。(《张中丞传后叙》)

(2)虽食,且不下咽!(《张中丞传后叙》)

(3)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李将军列传》)――且尽:将要完结。下同。

(4)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李将军列传》)

(5)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张中丞传后叙》)

(6)及其无救而且穷也……虽欲去,必不达。(《张中丞传后叙》)――且穷:指将要无计可施。

2、置于数量词之前,表示接近这个数目,可译为“大约”、“接近”、“快到”等。例如:

(1)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张中丞传后叙》)

(2)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马伶传》)

(二)连词

1、 连结前后两项,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作“是……还是……”、“……还是……”等。例如:

(1)焉足以知是且非邪?(《答李翊书》是且非:对还是错。)

(2)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李将军列传》)

2、 连结前后两项,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或“一边……一边……”等。例如:

居一二日,(萧)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史记。淮阴侯列传》)

【文章十二:“乃”】

“乃”

(一)副词

1、作为副词,“乃”可以表示多种接续关系或情态,有时用法近于连词。表示顺承接续关系,可译为“于是”、“就”等。例如:

(1)今尔出于崖,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庄子。秋水》)

(2)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李将军列传》)

2、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是”、“反而”、“竟然”等。例如:

(1)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谏逐客书》)

(2)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3)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徒令臣出东道。(《李将军列传》)

3、表示对某人、某事的确认,可译为“这”、“这就是”等。例如:

(1)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冯谖客孟尝君》)

(2)因烧其卷,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冯谖客孟尝君》)

(3)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4)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李将军列传》)

4、表示对结果的强调,可译为“才”、“这才”等。例如:

(1)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答李翊书》)

(2)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李将军列传》)

(3)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李将军列传》)

(4)良久,乃许之。(《李将军列传》)

5、表示递进,常与“至”等合用,或译为“以至”、“以至于”。例如:

(1)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论毅力》)

(二)代词

指代第二人称,通常只作定语,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范文2

1.《饮酒》是一首( )

A.五言律诗

B.乐府诗

C.五言绝句

D.五言古诗

2.下列作品中带有寓言性的纪传作品是( )

A.《张中丞传后序》

B.《李将军列传》

C.《种树郭橐驼传》

D.《马伶传》

3.小说《苦恼》的作者是( )

A.契柯夫

B.莫泊桑

C.巴尔扎克

D.都德

4.“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

A.《韩非子》

B.《墨子》

C.《论语》

D.《诗经》

5.曹操《短歌行》诗篇“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辞格是( )

A.借喻

B.借代

C.比拟

D.比喻

6.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是( )

A.《陌上桑》

B.《氓》

C.《短歌行》

D.《杜陵叟》

7.“青海长云暗雪山”中的“暗”从语法角度看是( )

A.意动用法

B.使动用法

C.为动用法

D.一般用法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诗出自( )

A.《行路难》

B.《杜陵叟》

C.《蜀相》

D.《泊秦淮》

9.诗集《死水》的作者是( )

A.鲁迅

B.郭沫若

C.艾青

D.闻一多

10.我国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 )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岑参

11.《论快乐》一文提出精神的炼金术能( )

A.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

B.教人学会休息

C.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

D.洗涤灵魂

12.下列四句中,有宾语前置这一语法现象的一句是( )

A.姜氏何厌之有?

B.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C.姜氏欲之,焉辟害?

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13.从文体方面讲,《前赤壁赋》是( )

A.骚赋

B.古赋

C.骈赋

D.文赋

14.《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

A.关汉卿

B.王实甫

C.汤显祖

D.马致远

15.“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句中的“暂”字的意义是( )

A.暂时

B.突然

C.新颖

D.姑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镇在题中横线上)

16.“填然鼓之”中的“鼓”的词性是_____________.

17.所谓“四书”指的是《论语》、《_________》、《大学》和《中庸》。

18.陶渊明《饮酒》诗:“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

19.王维《山居秋暝》:“___________,天气晚来秋。”

20.杜甫《蜀相》:“三顾频繁天下计,________________.”

21.《论毅力》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2.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_____________.”

23.《西厢记。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__________.”

24.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___________.

25.《战国策》是一部__________体史书。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首身离兮心不惩。

惩:

27.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

28.麦苗不秀多黄死。

秀:

29.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

30.拘于虚也。

虚:

31.然而不王者,未知有也。

王:

32.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其宫者。

宫:

33.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绝:

34.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

无论:

35.冬雷震震,夏雨雪。

雨: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种树郭橐驼传》)

名我固当:

37.坐客乃四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马伶传》)

坐客乃四顾而叹:

38.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

藉寇兵而赍盗粮:

39.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答李翊书》)

垂诸文而为后世法:

40.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则修文德以来之: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样的推理论证方法?

42.《秋水》记叙了哪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43.《论毅力》的写作动机和中心思想是什么?

44.《沙滩上的脚迹》一文中的“他”指的是什么?本文运用了什么手法?

45.谈谈《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6~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

(一)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46.这段话可分为几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47.各部分的论证角度有何不同?

48.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二)阅读《短歌行》中的一段,回答文后问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9.“乌鹊”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我喻义分别是什么?

50.“周公吐哺”用典的意旨是什么?

51.由此可见全诗表达了曹操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回答文后问题。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东方的大梦没法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失去了国土、自由与权利。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宗与祖先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有了火车呀,穿坟过墓的破坏风水。枣红色多穗的镖旗,绿鲨皮鞘的钢刀,响着串铃的口马,江湖上的智慧和黑话,义气与声句,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全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听说,有人还要杀下皇帝的头呢!

52.当时中国处于什么样的时代?

53.这段文字对描写沙子龙起什么作用?

(四)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长宜子孙”这四个字的年龄比我的不知大了多少。这也该是我祖父留下的东西罢。最近在家里我还读到他的遗嘱。他用空空的两手造就了一份家业。到临死还周到地为儿孙安排了舒适的生活。他叮嘱后 人保留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地搜集起来的字画。但是儿孙们回答他还是同样的字:分和卖。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聪明的一个老人还不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同时不使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

54.“长宜子孙”的含义是什么?

55.巴金为什么要批判“长宜子孙”的思想?

七、作文(50分)

56.题目:小议“嗟来之食”是否可吃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

B.不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C 5.B 6.A 7.B

8.A 9.D 10.D 11.C 12.A 13.D 14.D

15.B

二、填空题

16.动词 17.孟子 18.飞鸟相与还

19.空山新雨后 20.两朝开济老臣心 21.梁启超

22.无韵之《离骚》 23.总是离人泪 24.环境 25.国别

三、词语解释题

26.恐惧 27.通“馐”,佳肴 28.开花

29.凶年,年成不好 30.通“墟”,居住的地方 31.做王,称王

32.居室 33.丝绳断开 34.大概,大略 35.下,下雪

四、翻译题

36.这样称呼我本来就合适。

37.观众于是都向西看并赞叹。

38.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结盗贼。

39.把它通过文章传递下去,并为后代人所取法。

40.便完善德政教化使他们归顺。

五、简答题

41.连锁推理的方法:以前面几句得出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

42.本文记叙了河伯与海若(海神)的对话。文章的主旨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启迪我们学无止境,应努力进取。

43.本文是作者在“”失败后不久写的。其动机是借此勉励处于逆境的同仁,不要因一时的受挫而灰心,应努力克服困难,继续前进。中心思想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44.“他”指寻路者,即一代进步的知识分子。本文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45.最后两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把抽象的愁思比做满江春水,使其物化,形象可感;而且以一江春水喻愁,表明其愁既多且深;江水东流,永不停息,以此喻愁,使人感到这愁绪连绵不断无尽时。

六、分析题

46.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证不却众庶、广罗人才方能取得事业成功的道理;第二部分论证驱逐客卿就是损害自己帮助敌国的道理。

47.第一部分是正面论证,第二部分是反面论证。

48.主要采用排比、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

49.“乌鹊”喻指贤才,“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明主不厌贤才之多,求贤若渴。

50.用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的典故,是以周公自比,以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51.表达了曹操急于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心情。

52.作品所描写的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此时,古老的传统文明已被西方现代物质文明所冲击,帝国主义的侵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而封建传统却并未消失。

53.这段文字写出了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对于描写沙子龙这样一个昔日的武术界的悲剧现状,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54.为子孙着想,希望自己造就的这份家业,能为子孙后代长久地安排一种舒适的生活,希望自己创立的家庭制度和自己遵循的封建礼教,能够得到子孙后代的继承。

55.(1)这个封建家庭已经摧残了许多年轻可爱的生命,祖辈的遗产已经破坏了许多美好纯洁的心灵,“长宜子孙”这个遗训只能断送有为的青年。

(2)封建家 庭里的青年,如果没有生活的技能,即使有了万贯家产,也不能拯救自己被毁灭的命运。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范文3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名词作状语 时间名词 方位名词 普通名词 状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085-02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较为普遍,名词除了活用为动词外,还有就是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谓语的作用,充当句子的状语。在名词作状语的句子里,充当谓语的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词与充当状语的名词构成偏正关系。作状语的名词可以用来表示时间、处所、情态、工具、方式等。一般而言位于谓语前的名词更多的时候是作主语,因而与位于谓语前的名词作状语现象就很容易产生混淆,那么如何分辨谓语前的名词是状语还是主语呢?我们可以通过该名词在句中的意义来分析,有的名词从意义上来看就不可能充当它后面动词或形容词谓语的主语,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出该名词充当状语。如“手巾掩口啼”(《孔雀东南飞》)中的名词“手巾”,从意义上来看,它本身不可能发出“掩”这样一个动作,而仅仅是“掩”这个动作行为所要使用到的工具,起到修饰动词“掩”的作用充当句子的状语。除此之外,有些名词从意义上来看既可作主语也可以作状语,那么我们还可以通过该名词在句中的具体语言环境来分析。例如“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的名词“兄”如果孤立地看,可以作谓语动词“事(对待)”的主语,发出“事”这样一个动作,然而,从整个句子的语言环境来看发出“事(对待)之”这个动作行为的应该是“吾”而不是“兄”,“兄”只是“吾”这个主语对待宾语“之”应有的态度,理解成“像兄弟一样”,因而只能充当状语。下面从文言文中名词作状语的几种常见形式来分析高中文言文选文里的名词作状语现象。

一、时间名词作状语

时间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但古代汉语的一些时间名词作状语的用法比较复杂。它们在修饰或限制谓语充当状语时可表示时间、频率、渐进等。

1.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或频率,可译为“每+时间名词”。例如:

(1)“朝歌夜弦”(《阿房宫赋》)。时间名词“朝”“夜”作动词“歌”“弦”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持久性:从早到晚(即整天)。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时间名词“日”修饰谓语动词 “参省”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每天。

(3)“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时间名词“岁”“月”修饰谓语动词“更”,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每年,每月。

(4)“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时间名词“昼夜”修饰动词谓语 “作息”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连续性:日日夜夜。

2.表示渐进,可译为“一+时间名词”。例如:

(1)“卿当日胜贵”(《孔雀东南飞》)。时间名词“日”作形容词谓语“胜贵”的状语,表示一种渐进:日益,一天天地。

(2)“则刘病日笃”(《陈情表》)。时间名词“日”修饰形容词“笃”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渐进性:一天天地。

(3)“而木之性日以离矣”(《种树郭橐驼》)时间名词“日”修饰谓语动词 “离”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性:一天天地。

(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时间名词“日”“月”作动词谓语“削”“割”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渐进性: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3.表示在某个具体时间,可译为“在+时间名词”。例如:

(1)“其一人夜亡”(《苏武传》)。时间名词“夜”作动词谓语“亡”的状语,表示在一个具体时间:在夜里。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时间名词“夜”修饰谓语动词 “驰”的状语,表示在一个具体时间:在夜里(即连夜)。

(3)“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时间名词“朝”“夕”修饰其后的动词,表示在一个具体时间:在早上,在傍晚。

二、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也用,单纯的方位词“东”“西”“南”“北”等在动词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或趋向。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常常在方位词前加介词“在”“到”或者“往”“向”等构成介宾短语结构充当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可译为“在+方位名词或对+方位名词”。例如:

(1)“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方位名词“东”作动词 “封”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在东面。

(2)“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方位名词“内”“外”作动词“立”“连横”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对内,对外。

(3)“前辟四窗”(《项脊轩志》)。方位名词“前”修饰动词“辟”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在前面。

2.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方位名词或往+方位名词”。例如:

(1)“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句中的方位名词“南”“西”“东”“北”分别修饰其后的动词“取”“举”“割”“收”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向南、向西、向东、向北。

(2)“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方位名词“上”作动词“冲”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指向:向上。

(3)“负而前驱”(《伶官传序》)。方位名词“前”作动词“驱”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向前。

三、普通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直接修饰或限制谓语动词作状语的的现象则比较少见,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修饰或限制谓语动词作状语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1.表示动作行为的情态,可译为“像……一样”。例如:

(1)“箕踞以骂曰”(《荆轲刺秦王》)。名词“箕”作动词“踞”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情态:像撮箕一样。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名词“云”“响(回声)”“景(通‘影’)”分别作修饰动词“集”“应”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形态: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3)“自蜩腹蛇k以至于剑拔十寻者”(《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名词“剑”作动词“拔”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形态:像剑一样。

2.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处所,可译为“在+名词或从+名词”。例如:

(1)“黄泉下相见”(《孔雀东南飞》)。名词“黄泉下”作动词“相见”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在黄泉下 。

(2)“道芷阳间行”(《鸿门宴》)。名词“间”作动词“行”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从小道 。

(3)“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廷”作动词“叱”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在朝廷 。

3.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可译为“用+名词”。例如:

(1)“如宝装屏风”(《过小孤山大孤山》)。名词“宝”作动词“装”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材料:用宝石。

(2)“函封之”(《荆轲刺秦王》)。名词“函”作动词“封”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用匣子。

(3)“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名词“辇”作动词“来”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用辇车(即乘辇车)。

4.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状态。此类型的状语翻译比较灵活,不拘形式。例如:

(1)“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项脊轩志》)名词“手”作动词“植”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亲手。

(2)“勤心养公老“《孔雀东南飞》。名词“心”作动词“养”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用心。

(3)“梦啼妆泪红阑干”(《琵琶行》)。名词“梦”作动词“啼”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在梦中。

由以上分析得知,名词作状语有三个条件:第一,这个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第二,这个名词后面必须有相关的动词或形容词谓语;第三,这个名词是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谓语的。满足这三个条件,文言文句中的名词作状语就不难判断了。

【参考文献】

[1]薛艳群.高中文言文中名词作状语例句分析[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5)

[2]廖新汉.文言文中名词作状语例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8)

[3]钟传模.中学文言文中的名词作状语现象[J].黔东南名族师专学校学报,1994(1)

[4]何乐士.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史存直.文言语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