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导论课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导论课论文范文1
(盐城工学院材料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摘要】材料学院开设的《科研导论》是自主学习的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学生学会献检索方法和归纳总结方法,掌握科研成果的分析和处理方法,并能撰写论文,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的开展和以后从事科研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自主学习;科学研究;创新思维
自2014年,盐城工学院材料学院开设了自主学习的课程,此课程主要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对科研感兴趣的材料类学生。本课程注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多方面、多渠道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通过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从科研实际出发,结合科研特点,着重论述典型的科研方法与基本规范,举实例论述科学研究的战略战术与机智运筹,详细论述科研论文的撰写方略、专利申请、参加学术会议要求以及经典科研案例。课程将按照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方式,注重知识性、哲理性和实用性,由浅入深地使本科生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初步掌握科研方法的实践与思维技巧,为其本科阶段参加课题研究、撰写较高水平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做好本科论文(或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深入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1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科研导论》作为本科生开设自主性课程的实验课程,通过学生主动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主动参与科研活动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对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大学生科研的意义、方法、步骤、环节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常用的科学研究一般方法,科学研究成果的处理以及科技论文撰写的基本概念和主要作用,并能正确地应用这些知识,分析、思考和解决科研生产实际中遇到的一般问题,掌握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达到提高本科生科学研究能力和拓展知识的目的,为材料专业本科生开展毕业论文的科研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知识,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2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科研导论》这门课程主要介绍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常用的感性方法、理性方法、系统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研究成果的处理和科技论文撰写的一般方法,并以“自主学习”为主。科研过程是参与人员自主创新的过程,“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和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1]。设计建立完整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教案、电子教案和教学实施方案,并将教学团队的相关科研项目作为具体科研实例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主动、创新性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全部使用多媒体授课,并建立网站实现与学生互动。教案内容包括:讲授内容、基础内容、拓展内容和典型例题等;全部课程资源上网,基本实现网上教学与互动。
根据课程的任务和培养方案,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1)科学研究概述[2],重点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涵义、性质和任务,难点是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2)科研课题的选择与确定,重点是确定科研课题的一般原则,难点是确定科研课题的开创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3)科学研究的方法,重点是科学研究的系统科学方法的原则和作用,科学抽象的一般步骤,理想模型和理想实验。
4)科学研究成果的处理,重点是和科研成果的鉴定方法。
5)科技论文的撰写,重点是课题和学位论文的综述的写法。
6)研究性学习科研,重点是研究性学习作用、本科生科研方略和具体学科的经典科研示例。
在本课程实践和探索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首先,建立一个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教师队伍。由学术造诣高、师德好,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同时加强教师团队自身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自主学习”的原则,体系学生学习的“讲、练”合一,要求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行课程教学专用多媒体教室的设备完善和维护、在教学过程中体系学生学习的“教、学、做”合一,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效果进行总结和提高,确保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手脑并用”[3]。利用视频媒体,将抽象内容,用录像、影片等形式进行演绎。最后,认真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学术氛围,鼓励师生积极创作,提高作品质量。
3课程的实践效果
经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本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本课程评价很高,认为本课程非常重要,为他们后期专业课程和科研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学习,学生能积极查阅文献并整理信息资料,比较熟练的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网络查询系统,并能有效获取各种数据库所提供的科研和文献信息,为科研活动开展提供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制定明确的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包括职称、学历、进修访学等;组织教学活动,广纳意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得本课程具备持续、稳步发展的潜力、为本课程的高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学生的“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科学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带着科研问题主动思考,查阅文献,并掌握快速学习能力,学会分类归纳总结。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科研项目过程的训练和科学研究,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能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自己的思维分析、总结、归纳、推论。有效的处理实验数据并撰写科研论文,在巩固科学研究有关的理论知识,并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步奏,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4]。
4结语
在《科研导论》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科学研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科研工作就是从不断失败中前进,在教师和学生的勤恳踏实的努力工作下,科学研究才会有所成功。科学研究讲究一点的研究方法,掌握了正确的研究方法会让科学研究事半功倍。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让学生认识到了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的开展和以后从事科研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蔺婷.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
[2]杨军,石海洋.浅谈《科研导论课》教学内容创新及实践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4,51:74-75.
[3]李淑英.兴趣教学法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3,5:89-90.
会计导论课论文范文2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近年来,一些高校引进了CDIO 工程教育理念。CDIO 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4 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强调以真实世界的产品从构思-设计-实现-运行(CDIO) ,即产品从构思研发到运行乃至终结废弃的全生命过程为背景的工程教育,要求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和获取工程能力,这些能力具体包括个人的工程科学和技术知识,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大系统调控等四个方面。本文借鉴国际CDIO高等工程教育模式,从分析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出发,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培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管理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能力要求
(一)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应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适应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能在工商企业、中介服务机构、金融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从事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其中,以培养具有竞争意识的地方或区域中小型企业财务经理为主要目标。
(二)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能力要求 中小型企业的特点是财务管理机构和会计机构通常合二为一,财务人员和会计核算人员为一套人马,企业内部机构精简,管理人员数量有限,一人多岗的现象普遍,财务人员需承担的可能还不止真正的财务职能,还要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相比于大型企业, 中小企业型财务经理岗位职责的范围大,掌握的知识面应更宽。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是既要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理财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有关的国际法规和惯例,又要接受财务管理方法和技能方面的严格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实际能力。在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领导能力,终身学习与研究能力,还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根椐财务经理对知识结构、能力的培养要求,本文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归纳为3个部分: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用能力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为主,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与管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写作能力等。主要包括军训、“两课”实践、各级各类外语与应用文写作竞赛、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等环节。
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税收筹划、会计与财务制度设计、成本与费用管理、财务分析、投资与融资方案设计、资本运作等能力的培养。从现实情况来看, 中小企业型财务经理的职业生涯一般都是从最基本的会计业务做起,经过三至五年的锻炼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才逐步走上财务经理等工作岗位;再就是, 由于财务管理机构和会计机构通常合二为一,人员有限, 财务经理除需要对会计核算进行指导与管理外,可能还需要从事一些具体的会计核算工作。由此看来,精通会计核算业务、熟练掌握会计技能, 是中小型企业财务经理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实践能力,因此,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强调会计核算能力。
创新能力是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科研能力的训练。当今社会, 经济环境复杂多变,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 目前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各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CDIO高等工程教育模式中,创新能力主要是通过以CDIO项目设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中进行培养的,除此以外的培养途径还包括学生科研立项、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财务建模、证券模拟投资大赛)大学生辩论赛和大学生论坛等。
三、制定以CDIO项目设计为主体、传统实践教学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制定以CDIO项目设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CDIO 工程教育模式强调实践教学的综合性,它将专业能力、创新能力、还有学习能力、沟通、组织、团队协作等通用能力,贯穿于每一个项目的教学中。这些项目模拟在企业或社会环境中实际产品运作的全过程,也就是说所有项目,不管是一级项目、二级项目,还是三级项目都应包括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四个阶段。其中,一级项目是主要核心课程和能力要求的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每个专业至少有二个一级项目;二级项目是基于多门相关核心课程的项目,每个专业至少有三到五个二级项目,以加强本专业相关核心课程的学习与应用;三级项目(课程项目)是为了加强对单门课程的理解而开设的项目。每个专业每年必须有精心规划的CDIO项目,通过项目设计将整个本科教学阶段的课程体系有机的、系统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和关联的知识群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这些项目除少部分是比较小型的,学生可凭借自己的力量单独完成外,其他绝大部分项目都应该为团队合作项目(学生团队4~6个人一组),是相对大型、复杂的,需要学生共同协作完成,甚至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这类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项目设计应注意难易度,便于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运用。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财务管理专业按照财务管理岗位的能力要求设置了以下项目。图1所示为财务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鱼骨图。
、
(1)设有三个一级项目:企业创新创业设计、校内仿真综合模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企业创新创业设计在财务管理专业导论课中设置,专业导论课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该课程前半学期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后半学期从事实践活动,即企业创新创业设计。要求学生组成一个团队,通过调研创办或改造一个企业,内容主要包括分析产品的市场总规模、市场份额与竞争对手,确立营销策略,组建公司团队,制定融资方案与财务预算等,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对公司运作和财务管理有一个初步认识。
校内仿真综合模拟设计是在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综合仿真实习平台中进行的。这一设计是团队合作项目,学生团队的组成,采用打破自然班、专业(涵盖文经管、工科专业的学生)界限,将学生按专业交叉匹配成知识结构相对完整的团队,搭建立体的仿真生产制造公司、渠道商、辅助机构等组织形式进行实习。主要方法是通过大量的行业调查和市场调查去发现创业机会, 自主选择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筹划公司设立、融资、上市、资本市场操作、并购、清算、纳税等一系列方案,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假定企业在仿真的市场环境中运作,学生面对市场环境及经济业务的变化进行会计、财务处理,使学生在不断纠错的过程中,会计、财务技能得到全面的锻炼,同时还培养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在教学中学生既是模拟市场环境的构造者,又是模拟企业的行为人;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题、收集资料、撰写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思路、撰写论文和论文答辩等环节,训练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了缩小与社会需求的差距,鼓励学生选用来自社会实践的课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得以成长和提高。
(2)设有五个二级项目,分别是:纳税筹划、企业诊断、中小企业会计设计与核算、中小企业财务与会计制度设计、筹资投资组合设计等。如纳税筹划项目,可以针对某一个企业所处的行业和生产经营情况,充分运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各种税收政策,设计税收筹划方案,培养学生对税收政策的灵活运用,以及培养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服务的能力。
再如,企业诊断项目是通过对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管理状况(管理环境、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素质、管理手段等)的调查,运用定量或定性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进行诊断,找出问题和症结,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培养学生财务分析能力、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3)三级项目的设立与否及其设立形式根据各门课程的大纲来确定。本专业主要设置了证券投资模拟(证券投资学),存货管理设计(中级财务管理),筹资投资决策模拟(管理会计)等三级项目。从理论上讲,三级项目所有课程都能开设,但并不是所有课程都需要开设,设置三级项目的课程应是专业核心课程。
(二)灵活运用传统实践教学模式 引入CDIO 工程教育模式后,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不能完全抛弃,没有必要所有的实践项目都按CDIO 模式去操作。CDIO工程教育模式与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区别在于是否符合CDIO的12条标准。构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的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
(1)单项实验。单项实验是针对相关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分别设计若干个实验项目进行实验。如在学习会计学原理时, 可以设计一些基本的经济业务,让学生从填制真实凭证开始、并登记账簿,编制简化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让学生进行一个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操作,增强学生对会计核算的感性认识,掌握最基本的核算方法和程序。再如,财务管理课程中的资金需求量预测、最佳现金余额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投资项目决策、存货最佳经济订货量制定、信用政策的选择、财务分析等知识点都可以设置专项实验。通过财务管理单项实验,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操作的程序和技巧。值得注意的是单项实验应与CDIO三级项目区分清楚,不要造成内容上的重复。
(2)校外实习。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可以合二为一。认识实习是我们学完了公共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之后组织学生或学生利用假期到有关企业进行实习。实习过程中通过对企业的参观,以及财务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的讲解,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了解财务管理的各环节及财务活动,进一步巩固我们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使抽象的书本知识变为生动的具体的、更为系统的知识,掌握财务管理的一些基本技能,为学生解决分析与解决财务专业问题奠定基础。
专业实习是学生在学完财务管理课程之后,在教师指导下到企事业等单位,了解实习单位财务管理过程,加深对财务管理的全面认识,如企业环境变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企业设立哪些财务岗位、如何制定财务战略、如何进行日常财务管理、如何进行业绩评价、如何选择投资项目、如何融资、如何进行利润分配等。
毕业实习是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参加会计、财务管理实务实践,并定期在不同岗位上轮训。通过毕业实习,不仅检验学生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对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等综合素质也是个极好的锻炼与培养。
会计导论课论文范文3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市场定位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自1998年被教育部列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以来,许多高校尤其是财经类大学,陆续开始招生,目前已经有几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向人才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各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进而导致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没有充分体现出财务管理的专业特色。因此,有必要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被人才市场接受,那么这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存在问题了。写作硕士论文那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人才呢?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指导性教学方案中提出,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笔者认为,上述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过于抽象。结合目前人才市场对财经类大学生的需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可以定位为成为未来的工商企业的财务总监(CFO)、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师(CFA)以及金融部门的财务策划师(CFP),其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主要目标。
财务总监、财务分析师与财务策划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呢?虽然这三种职业服务于不同的单位和行业,但是都要求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以及资本市场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财务管理惯例。也就是说,虽然这三种职业的实务工作有很大不同,但是知识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以CFO的知识体系与业务技能来说,一位合格的CFO要有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资本运作(投融资)、内部控制、纳税筹划与财务分析。这些知识和技能也是CFA与CFP所必备的。这四个方面的知识要分别与相关的课程一一对应,而技能则主要通过案例教学与开展财务管理竞赛等手段来培养。有了清晰的人才市场定位,在制定或修改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等具体教学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要根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来安排专业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应当根据CFO、CFA和CFP需要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来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专业课程体系。
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现状与课程体系建设
自从1999年高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以来,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财经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这样财务管理专业就被打上会计学的烙印,课程设置以会计学系列课程为主,再加上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下面,与会计学专业并列,比如复旦大学设置财务金融系,招收财务管理专业学生。
培养模式和思路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上。笔者通过对上海财经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对比来研究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海财经大学的专业必修课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公司财务(上、下)、审计学、电算化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的专业必修课包括管理学导论、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财务分析、财务会计、金融市场、金融计量分析、投资学、国际财务管理、创业投资。从这两所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上海财经大学是在会计学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而复旦大学是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笔者吸收这两所大学设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经验,结合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提出财经类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建议(详见下页表)。
在表中,笔者将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两类:专业基础课是所有一级管理类学科专业的学生都必修的,课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学年;专业主干课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学年的上半年。写作医学论文将选修课也分为两类:一类是类别选修课,是专业主干课的延伸或补充,为达到限选的目的,给出不多的可选项供学生选修;另一类是专业选修课,有较多的可选项,供不同兴趣的学生选修。
三、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不同的院校甚至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思路,存在较大争议。主要争议有:如何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区分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区别,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国际视野;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应该专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1.如何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包括公司理财或者财务管理、投资学、金融市场学三个部分。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公司理财,金融专业侧重于投资学和金融市场学。对于财经类大学来说,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往往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因此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在市场定位明确之后,还要设置比较灵活的教学计划,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培养未来的CFO而设置,但是考虑到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相近,可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部分主干课程,比如中级和高级财务会计、投资学等课程,为一部分喜欢会计学或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总之,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一方面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设置上。
2.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不少院校借鉴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经验,开设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财务管理原理课程与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很难泾渭分明,存在很多重复的部分。因此,笔者建议将财务管理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开设财务管理课程。另外,还要对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进行划分。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可以将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结合起来考虑,首先制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可以考虑以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财务成本管理课程中的财务管理内容为基础作为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关于财务管理课程的教材使用,建议采用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的译本。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又克服了学生的语言障碍,便于学生更多、更有效率地学习财务管理知识。国内翻译比较好的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主要有两本:一本是吴世农、沈艺峰等人翻译的《公司理财》(StephenA.Ross等著);另一本是方曙红、范龙振等人翻译的《公司财务原理》(RichardA.Brealey等著)。由于这两本教材内容充实,足够一学年使用,所以可将其中与国内财务管理教材内容大致相同的部分,作为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剩下的内容作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在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鼓励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对照英文原版教材学习(机械工业出版社同时出版了这两本书的英文版本),培养学生直接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提高专业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意识地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些财务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如何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很重要。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时间比较短,缺少历史经验积累,教学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点力不从心。写作留学生论文再者,不同的财务主体,其财务活动有很大不同,强调在学校里培养出较强的实践能力也不太现实。因此,在教学中还是着重利用案例教学以及财务管理知识竞赛等手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习惯。
会计导论课论文范文4
历
层
次
星期五(4月15日)
星期六(4月16日)
星期日(4月17日)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本
科
计算机及其应用080702
02324离散数学
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326操作系统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325计算机系统结构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0015英语(二)
计算机网络
080709 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
02335网络操作系统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751计算机网络安全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
04742通信概论
00015英语(二)
建筑工程
080806 02439结构力学(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8线性代数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275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02442钢结构
00015英语(二)
汉语言文学
050105 00037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13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0819训诂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00015英语(二)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1 00087英语翻译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831英语语法 00832英语词汇学
00016日语 00604英美文学选读
会计
020204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39西方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0054管理学原理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61国家税收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60审计学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58资产评估
00015英语(二)
工商企业管理
020202 01051企业经营战略
00139西方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4管理学原理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0061国家税收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53质量管理(一)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52组织行为学
00015英语(二)
金融
020106 00139西方经济学
00058市场营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4管理学原理
00061国家税收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78银行会计
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79保险学原理
0015英语(二)
市场营销
020208 00139西方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5商品流通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61国家税收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84市场营销策划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83消费经济学
00015英语(二)
国际贸易
020110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97外贸英语写作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5844国际商务英语
03709基本原理概论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96外刊经贸知识选读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99涉外经济法
物流管理
020229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15英语(二)
法律
030106 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
00249 国际私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 00258保险法
00167 劳动法 00226知识产权法
00233税法
00015英语(二)
民商法
030116 08957法律逻辑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5561世界贸易组织法 00865证劵法 05557物权法
05560破产法
公安管理
030401 00369警察伦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70刑事证据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861刑事侦查情报学
00371公安决策学
00859警察组织行为学
00015英语(二)
04729大学语文
监所管理
030109 00929劳动教养学 00931矫正教育学 00934中国监狱史
00930监所法律文书 00927中国司法制度
0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行政管理
030302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18公共政策
00024普通逻辑学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1848公务员制度 00034社会学概论
0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00015英语(二)
教育管理
040107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0459高等教育管理 00453教育法学
00450教育评估与督导
00015英语(二)
教育学
040108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71认知心理 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68德育原理
00472比较教育 00453教育法学
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0015英语(二)
小学教育
040112 06230小学艺术教育 00542文学概论(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72比较教育 03329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学前教育
040102 00398学前教育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24普通逻辑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00402学前教育史 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0015英语(二)
人力资源管理
020218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6092工作分析 00054管理学原理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41基础会计学
06088管理思想史 00034社会学概论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0015英语(二)
机电一体化
080307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238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00015英语(二)
护理学
100702 03202内科护理学(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200预防医学(二)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201护理学导论
04435老年护理学 03007急救护理学
03004社区护理学(一)
00015英语(二)
旅游管理
020210 06011旅游学概论 01868民族文化概论 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基础教育
040120 00266社会心理学(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578中国小说史
04577中国通史
应用化学
081209 02521食品分析与检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8306环境分析与监测 08291环境影响评价
软件工程
080720 07028软件测试技术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7172信息安全 07169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07171项目管理软件
道路与桥梁工程
080807 06076结构设计原理
06078交通工程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6082筑路机械及施工 06081隧道工程
06080高速公路
汉语言文学教育050113 06414汉语言文学教育学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541语言学概论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英语教育
050206 00830现代语言学 06425中学英语教学研究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832英语词汇学 00600高级英语
地理教育
070702 02099经济地理学导论 02102遥感概论 02105地理教育学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2099经济地理学导论 02101区域科学原理
00015英语(二)
思想政治教
040202育 00481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
00033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00312政治学概论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79当代资本主义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034社会学概论
00480中国传统道德
历史教育
060102 00771中国现(当)代史专题 00773世界现(当)代史专题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768中国古代经济史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6427西方文化史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770中国近代史专题
00775历史教育学
生物教育
070402 02084 组织胚胎学 02088 生物教育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081进化生物学 02077 中学生物教学法 00015英语(二)
02076 遗传学(一)
法律教育
030113 04336教育法规概论 00227公司法 00249国际私法
00264中国法制思想史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167劳动法 00226知识产权法
信息技术教育080713 04345信息技术教育与研究方 01141信息技术与当代社会 0434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 05181计算机网络与远程教育
计算机科学教育080745 02339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02328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02326操作系统 02336数据库原理 00015英语(二)
数学教育
070102 02013初等数论 02011复变函数 02014微分几何 00015英语(二)
物理教育
070202 02033数学物理方法 03218中学物理实验研究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化学教育学
070302 02056仪器分析 00413现代教育技 02059化学教育学
音乐教育
050408 00733音乐分析与创作 00735音乐教育学 00732简明配器法 07976音乐欣赏(二)
美术教育
050410 00745中国画论 00742美术技法理论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体育教育
040302 00503体育教育学
应用电子技术
080735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5694制冷技术与控制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35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0015英语(二)
06541现代通信技术
英语翻译
050134 05350中级英语笔译 05384科技英语翻译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5355商务英语翻译 05351高级英语笔译
汽车服务工程
082232 06904汽车保险与理赔 04444汽车鉴定与评估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447汽车维修工程 04946汽车发电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制药科学与工程
081204 03031药物分析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9药剂学 03026药理学(二) 07781药事管理(一)
药学
100805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义务教育
040125 09338课程设计与评价 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9288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概论 09290初中语文学科基础
会计导论课论文范文5
摘要: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仍然存在很大差异。首先明确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进而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问题。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市场定位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自1998年被教育部列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以来,许多高校尤其是财经类大学,陆续开始招生,目前已经有几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向人才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各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进而导致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没有充分体现出财务管理的专业特色。因此,有必要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被人才市场接受,那么这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存在问题了。硕士论文那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人才呢?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指导性教学方案中提出,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笔者认为,上述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过于抽象。结合目前人才市场对财经类大学生的需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可以定位为成为未来的工商企业的财务总监(CFO)、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师(CFA)以及金融部门的财务策划师(CFP),其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主要目标。
财务总监、财务分析师与财务策划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呢?虽然这三种职业服务于不同的单位和行业,但是都要求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以及资本市场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财务管理惯例。也就是说,虽然这三种职业的实务工作有很大不同,但是知识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以CFO的知识体系与业务技能来说,一位合格的CFO要有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资本运作(投融资)、内部控制、纳税筹划与财务分析。这些知识和技能也是CFA与CFP所必备的。这四个方面的知识要分别与相关的课程一一对应,而技能则主要通过案例教学与开展财务管理竞赛等手段来培养。有了清晰的人才市场定位,在制定或修改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等具体教学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要根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来安排专业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应当根据CFO、CFA和CFP需要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来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专业课程体系。
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现状与课程体系建设
自从1999年高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以来,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财经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这样财务管理专业就被打上会计学的烙印,课程设置以会计学系列课程为主,再加上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下面,与会计学专业并列,比如复旦大学设置财务金融系,招收财务管理专业学生。
培养模式和思路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上。笔者通过对上海财经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对比来研究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海财经大学的专业必修课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公司财务(上、下)、审计学、电算化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的专业必修课包括管理学导论、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财务分析、财务会计、金融市场、金融计量分析、投资学、国际财务管理、创业投资。从这两所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上海财经大学是在会计学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而复旦大学是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笔者吸收这两所大学设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经验,结合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提出财经类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建议(详见下页表)。
在表中,笔者将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两类:专业基础课是所有一级管理类学科专业的学生都必修的,课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学年;专业主干课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学年的上半年。医学论文将选修课也分为两类:一类是类别选修课,是专业主干课的延伸或补充,为达到限选的目的,给出不多的可选项供学生选修;另一类是专业选修课,有较多的可选项,供不同兴趣的学生选修。
三、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不同的院校甚至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思路,存在较大争议。主要争议有:如何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区分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区别,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国际视野;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应该专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1.如何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包括公司理财或者财务管理、投资学、金融市场学三个部分。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公司理财,金融专业侧重于投资学和金融市场学。对于财经类大学来说,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往往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因此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在市场定位明确之后,还要设置比较灵活的教学计划,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培养未来的CFO而设置,但是考虑到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相近,可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部分主干课程,比如中级和高级财务会计、投资学等课程,为一部分喜欢会计学或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总之,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一方面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设置上。
2.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不少院校借鉴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经验,开设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财务管理原理课程与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很难泾渭分明,存在很多重复的部分。因此,笔者建议将财务管理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开设财务管理课程。另外,还要对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进行划分。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可以将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结合起来考虑,首先制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可以考虑以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财务成本管理课程中的财务管理内容为基础作为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关于财务管理课程的教材使用,建议采用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的译本。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又克服了学生的语言障碍,便于学生更多、更有效率地学习财务管理知识。国内翻译比较好的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主要有两本:一本是吴世农、沈艺峰等人翻译的《公司理财》(StephenA.Ross等著);另一本是方曙红、范龙振等人翻译的《公司财务原理》(RichardA.Brealey等著)。由于这两本教材内容充实,足够一学年使用,所以可将其中与国内财务管理教材内容大致相同的部分,作为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剩下的内容作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在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鼓励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对照英文原版教材学习(机械工业出版社同时出版了这两本书的英文版本),培养学生直接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提高专业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意识地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些财务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如何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很重要。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时间比较短,缺少历史经验积累,教学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点力不从心。留学生论文再者,不同的财务主体,其财务活动有很大不同,强调在学校里培养出较强的实践能力也不太现实。因此,在教学中还是着重利用案例教学以及财务管理知识竞赛等手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习惯。
4.是否需要单独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针对现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重术轻道”问题,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毫无疑问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减少社会贪污舞弊、提高社会诚信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有教师建议开设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这门课程。
笔者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应当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教师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首先,任课教师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让学生耳目一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可对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准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其次,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这门课程中,可以对一些财务舞弊案例进行分析,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基于以上考虑和安排,笔者认为没有必要专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主要参考文献
①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5;12
②向德伟.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会计研究,2003;3
会计导论课论文范文6
【关键词】卓越计划,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和相关规划纲要,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协会和部分企业,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旨在培养出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各类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虽然会计人才的培养没有被纳入“卓越计划”的范畴,但结合其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主动服务社会的指导思想,我们可将“卓越计划”的理念应用到卓越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中。本文认为,卓越会计人才是指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有良好会计职业素养和能较快进入中高管理层潜质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开放型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并拟从确立卓越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理念、合理定位卓越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构建卓越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会计本科人才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一、确立服务区域经济与行业企业的卓越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理念。秉承 “卓越计划”中“形式多样,追求卓越”的理念,卓越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理念对传统教育理念进行改革创新,强调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市场、企业、地方特色以及人才发展趋势等因素,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的原则,做到四个树立。
(一)树立会计本科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的理念。才人的培养就是为科学研究、社会发展服务的。高校在进行卓越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时,应主动结合地方经济的特殊性,培养出适合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会计人才,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此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应主动运用市场经济的杠杠作用,以服务求发展,通过主动融入、支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来不断完善、壮大自身实力。
(二)树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服务于行业企业人才需要的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人才培养理念下培养出的会计人才难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企业的需求。因此,卓越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对会计人才能力提出的要求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于行业企业人才需要。
(三)树立培养优势特色的卓越会计人才的理念。高校在对会计本科人才进行培养时,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在具有优势特色的领域,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开放型的,具有良好会计职业道德素养、较强的会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能较快地进入中高层管理者潜质的卓越会计人才。
(四)树立产学研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高校与行业企业的联合培养机,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由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这类人才培养方案是渗透“企业思想”的学校教育方案,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利于确定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高校应树立产学研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互补、互惠、互利”。
二、定位专业知识广、实践能力强、优势特色突出的卓越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卓越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既要符合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也要体现人才培养中各自的特点和侧重,为此,将其目标定位为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服务行业和地区、满足行业和地区的需要为理念,结合会计学科的发展方向,着力培养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开放型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卓越会计人才。
也就是说,卓越会计本科人才通过校内外的学习与实践,应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系统的会计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相关知识,专业理念先进,实践能力突出,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国际交流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建立“三位一体”的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传统产学研联合育人模式中,信息交流渠道不畅等可能导致二者发生分歧,使校方成果价值与企业方的市场机会流失,而以中介机构为纽带的学校、企业、中介机构“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构建有效解决了此困境。
“三位一体”的创新型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通过中介机构广泛收集产学研合作的供需信息,多形式传播信息,建立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信息对称、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协调各方分歧,可潜意识地降低供需多方的风险程度,从而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合作成功。“三位一体”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应以企业对会计本科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积极性为突破口,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等第三方中介为保障。
四、构建以人为本,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提出的系统完整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措施,根据“卓越计划”的精神,结合卓越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理念,卓越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找准适合各高校人才培养定位, 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 注重人才培养的行业企业背景,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卓越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方案还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兴趣,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力。此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培养方案中也要注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推进师生海外培训计划,提升会计人才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积极推进会计本科人才国际化能力的培养。
五、构建两体系、三模块、四平台的课程体系
高校可通过构建“两体系、三模块、四平台”的优化课程体系来培养卓越会计本科人才,以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结构合理,专业能力强,创新实践的能力突出,同时又尽可能满足其个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两体系”指的是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这是在人才培养中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结构模式。它以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为支撑。大一、大二时期侧重基础训练,以形成专业的基本技能和对实践的感性认识,大三、大四阶段注重企业实习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三模块”是指理论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及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在“两体系”、“三模块”的基础上,通过“四平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校内与校外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对课程选择的要求,满足学生的智力结构对知识结构的要求,从而更好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六、灵活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卓越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应在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大力创新教学方式。
(一)实施“示范课堂”。课堂采用注重知识的传递与融通应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方式,力争做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四个有利于”。
(二)应用案例式、互动式、网上互助式等现代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素质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激发学生思考、探索和发现。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发挥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将网络建设成为课程教学的第二课堂,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便于更多的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接受教师的指导。这将加大教学信息量,增强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有效和有趣的途径以及环境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实行双导师负责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则通过参与实践课程、项目研究、论文写作等环节进行指导工作。此外,还可聘请各学科领域的具有丰富学识与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邀请他们共同指导论文、开展短期学习培训班、举办讲座等形式共同参与到卓越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
七、建设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校能否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会计本科人才,教师是其关键之一。卓越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需要具有深厚理论知识与丰富实践水平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
高校应加强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倡教学实践能力,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获得实际工作能力和经验,更好的引导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素质提升之路,使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形成创新的教育,培养创新的人才。
此外,高校还可通过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以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实践能力的创新,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水平。
八、构建“三三四”质量管理模式
要保障卓越会计本科人才具有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开放型的特点,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必须构建起与其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模式。卓越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模式由三大理念、三大体系和四大环节构成,以实现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而显示出卓越会计本科人才在社会市场竞争中的不可取代的优势。
(一)“学生中心、全员参与、系统运作”三大理念
三大理念是构成卓越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指导思想。
“学生中心”理念,要求高校要重视学生的需求,将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需求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人才培养的科学发展观。“全员参与”理念借鉴了现代企业经营思想的先进因素,充分体现了教育教学的最终质量决定于过程质量的思想。“系统运作”在卓越会计人才培养中体现为将教学质量视为涉及多个方面和环节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将与教学有关的各工作部门和各运行层面按照职能类别形成运作系统,进而通过系统结构功能的强化提升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效能。
(二)“目标结构、内容考核、保障运行”三大体系
三大体系是以三大理念为指导构建形成的,这是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规范化管理模式的主体运行结构。
以学生为中心的质量目标结构体系,由适应社会需求与学生自身发展的人才结构、培养模式和质量标准几方面组成。以全员为对象的质量过程考核体系,包含了高校教学工作中与教学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所有岗位职责人员。按职责范围对不同模块的人员及岗位按其岗位职责和质量标准进行考核,是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前提和基础。以系统为载体的质量运行保障体系由两个回路。
(三)“会计专业生源输入、输出、会计毕业生就业社会反馈、改进提高”四大环节
重视这些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是被忽略的环节,有利于消除传统教学中人才培养脱离社会需求、教学质量脱离社会市场的弊端。重视会计专业生源输入,可为高校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提供现实依据。随着学校与社会供求双方的自由市场关系真正建立,要求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加强有关教育资源的开发建设和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的社会信息反馈机制,将社会评价标准、学校自身标准与学生个性相结合,促进人才培养管理系统优化。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效应和动态性要求高校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高校随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改进其质量目标结构,实现自我完善。
综上所述,卓越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如下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陈小燕.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0,(1).
[2]李甍,杨德庆,王天文.高校柔性化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