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办工作汇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扶贫办工作汇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扶贫办工作汇报范文1

一、积极做好我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工作

1、2012年度项目计划实施情况

省批复我县2011年计划项目16个(含经济发展规划项目5个,应急补助结余资金项目3个),有10个是乡村道路;5个是水库维修、灌溉沟改造、提水泥;1个是场地硬化,总金额为124.06万元,在09年已实施了一部分,大部分是今年2012年实施的,到目前为止,已基本验收建档。2012年省批复的项目最近刚下达,正准备开始实施。

2、移民直补人资金发放有序,一是对移民直补人口实行动态管理,采取我办检查、乡镇上报、群众有奖举报等方式,对死亡“农转非”以及群众有反映并经核实的非水库移民等人口严格按照策进行核减,并进一步完善移民基本信息档案,二是及时发放直补资金。收到上级资金拨付后,在几个工作日内,及时准确把资金发放到移民“一卡通”帐户。到目前为止,今年已将省下达的3个季度的直补资金全部发放到了移民手中,没有出现挤占、挪用、截留现象,确保了资金发放高效,社会反响良好。

工作中,我们做到一是严格申报程序;二是严格项目管理;三是严格资金管理。

二、认真做好移民办与扶贫办合并的移交工作及以编制第二个五年规划工作

1、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今年9月份县移民办正式从原先的民政局合并到扶贫办,成立了“县扶贫和移民办公室”,移交过程中,涉及到项目申报、项目实施、资金对接、档案整理等情况,我办及对召开扶贫和移民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此项工作,在不到一个星期内完成了整个移交工作,移交民的各项工作进展非常顺利。

2、为做好全县水库移民第二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和申报工作,合理确定发展目标、战略重点,我办会同县民政局、财政局和相关人员深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了解各地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充分征求移民群众的意见,在从村组到乡镇逐级申报的基础上,及时编制好了《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2011—2015年)》和《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可行性报告(2011—2015年)》,并申报到省、市扶贫办。

扶贫办工作汇报范文2

(一)、深入调研,认真编制扶贫规划

1、编制县“十一五”期间扶贫规划。为了搞好欠发达地区“十一五”规划,县老区办设计了十来种表格,下发到各镇乡进行调查摸底,内容涉及到交通道路建设、饮用水建设、新农村建设、教育卫生、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安居工程、下山移民、生态保护等十几方面的村情。通过摸底,全面掌握了各类数据,规划已于200*年3月份编制完毕,并上报市扶贫办。

2、抓好扶贫新一轮政策出台的调研。200*年3月上旬,市扶贫办主任带领工作组对我县6个欠发达镇乡和2个片的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为时一个星期,走访30多个村,座谈干部群众近200余人,为市政府出台新一轮扶贫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着眼民生,狠抓扶贫项目落实

1、重点扶持项目效益显著。根据市扶贫办百村攻坚规划的要求,采取集中资金、集中扶持、突出重点的办法,帮助重点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今年确定了胡陈乡西翁等13个村为市级重点扶持村。采用兴建综合楼、标准厂房、街面房等出租;深圳镇溪滨村建造民工宿舍用于出租等。总投资达917.07万元,市级补助252万元,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创造了条件。

2、认真做好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根据市4月29日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我县在6个欠发达镇乡和2个片开展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工作。专门召开了6个欠发达镇乡2个片分管扶贫领导和农办主任工作会议,部署了低收入农户的建档立卡工作。我县低收入农户共5420户,致贫原因分别为缺生产资料1671户、自然灾害60户、就学931户、因病2685户、缺劳动力956户、其他642户。今年实施帮扶安居户600户,生产型107户,学生入学补助627人,帮扶资金达911万元。

3、努力促进村户经济发展。针对农业产业化推进难,传统经营模式变革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我们按照“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大力引导农民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土地与山地使用权流转,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产业特色化,走发展现代农业之路。2009年欠发达地区实现土地流转近3758余亩,流转后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如茶院乡龙尾巴村、深圳镇柘坑张等村引种弘阳猕猴桃700余亩;跃龙街道山陈、前童镇下杨等村种植油茶400余亩;桑州、深圳、前童、双峰等镇乡(片)开发茶叶基地近1000亩;岔路镇王爱山岗片种植了1000亩锦绣黄桃。土地的流转,经济特产林的开发,为提高村、户的经济收入打下了基础。

4、扎实推进下山移民工作。200*年以来,我们已完成三批下山移民,今年第4批下山移民计划600户,涉及9个镇乡,20个行政村中的33个自然村,实际搬迁743户,比原计划增加143户,2286人,已于2009年11月底前全部完成,并通过市里验收。共拆除房屋1586间,其中平房909间、楼房345间、其它用房337间,拆除面积55495平方米。据统计迁往中心村698户,镇乡所在地19户,县城16户,县外9户。补助资金共743万元,市、县按1:1比例全数到位。

5、认真抓好安居工程建设。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解决住房困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做到三到位:一是组织到位。由县老区办具体组织实施,各镇乡街道专门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检查,完工有验收。二是程序到位。安居对象必须由村两委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推荐,农户本人提出申请,镇乡街道逐户审查后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每个无房户登记造册,拍摄新老房屋照片,建立档案。三是资金到位。今年安居房建设600户,按照每户补助10000元的标准,市、县按6:4的比例,共计600万元,其中市补资金360万元,县里配套240万元,12月底前全部完成并资金补助到户。

6、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县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我们采取多方筹资,全民动手的办法,不断完善村级基础设施。一是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重视欠发达村的环境整治,把部分扶贫资金用于村内道路建设。今年投入村内道路建设的有8个镇乡中的20个村,修建面积达68860平方米,总投资达383.5万元,补助资金101万元,其中市级补助63万元,县里配套38万元。二是资源型机耕路建设。欠发达地区大都地处偏僻,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使一些地区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今年,在市里的大力支持下,总结以往资源型机耕路建设的经验,会同县交通局认真组织实地考察,投资建成资源型机耕路26条,51公里,总投资386万元,争取市级补助189万元。这些机耕路的建成,有力地促进了山区资源开发,大大提高了种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7、协同抓好饮水工程。吃水问题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我县有的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迄今为止尚未全部解决吃水问题,有的村庄过去接通过自来水,由于年久失修需要二次改水。今年帮助6个村接通了自来水,二次改水8个村,共投资40余万元。

(三)、和谐共进,全力做好对口帮扶

1、再次开展“和谐宁波·万人助学”活动。根据市委宣传部与市扶贫办的统一部署,我们做到领导重视、宣传广泛、精心组织、全民参与。由于宣传发动到位,在县老区办预约结对就达664名。8月18日,在潘天寿广场247名现场结对学生从上午7点20分开始,不到一个半小时均已认助结对,共结对学生911名。为了满足没有结对到学生市民的愿望,又预约登记80余名。

2、积极开展“甬黔携手,图书传递”活动。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甬黔携手,图书传递”活动。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发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本次活动共收到捐赠图书102588册(其中小学类图书42093册、初中类图书19334册、高中类图书12591册、大学、农业科技图书28570册);捐赠文具873094件,500余箱,约计人民币近50余万元;捐赠校服543件、书包101只,超额完成了原定9万册图书的任务。并于5月21日由县老区办统一运送到宁波火车北站。

3、认真做好对口帮扶工作。2009年,我县先后三次组织人员去贵州省晴隆县落实对口帮扶项目,安排实施项目10个,捐赠帮扶资金75万元。还联系企业(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捐资50万元,新建晴隆县白果冲小学。项目的帮扶有力地推进了对口帮扶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200*年工作打算

200*年我县扶贫工作思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和增加村级集体经济与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扎实推进下山移民、安居工程建设、资源型机耕路建设、重点村扶持项目建设、低收入农户帮扶、对口帮扶等重大工作。

(一)进一步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我县欠发达地区在基本实现了路、水、电、广播和电视、通讯的“五通”后,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尚需不断完善,需继续加强资源型机耕路建设,欠发达地区镇乡所在地的给排水工程、环境整治、村内道路硬化等建设。

(二)深入实施下山移民和安居工程。根据甬党办[2009]38号文件“整体规划、分年实施”的精神,继续做好下山移民和地质灾害移民工作。会同有关镇乡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在政策到位、程序到位、资金到位的基础上,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计划明年完成下山移民600户,安居工程500户。

(三)切实抓好开发性项目的扶持。加强毛竹、茶叶、水蜜桃、杨梅、猕猴桃、油茶等特色生产性开发项目的帮扶,做到开发一个项目带动一片,提高经济效益,努力使村级集体经济与农户增加收入。

扶贫办工作汇报范文3

一、基本情况

镇下辖9个村和2个社区。3个贫困村分别为村、村和社区,村和社区已于2016年出列,村已于2017年出列。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72户2902人,已脱贫1051户2618人,其中,2014年脱贫125户416人,2015年脱贫149户528人,2016年脱贫317户691人,2017年脱贫305户627人,2018年脱贫155户356人。未脱贫121户284人,2020年拟脱贫93户210人。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春季攻势。一是我镇扎实开展学习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活动,扎实开展两级书记遍访活动,镇党委书记对全镇93户拟脱贫户进行走访,各村(社区)书记对本村所有贫困户、边缘户进行走访。二是我镇11个村(社区)已制定好贫困人口年度脱贫计划。三是各级帮扶人开展入户走访活动,与贫困户沟通制定本年度帮扶措施,形成“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四是做好扶贫项目库的建设工作,我镇已做好第一批财政专项资金和第二批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的筛选上报工作,完善扶贫项目库二上二下流程的材料。五是各村(社区)对2018年扶贫档案进行整理装订。六是已做好全镇贫困劳动者摸底调查工作,设立10个辅岗位和51个“七大员”公益性岗位,新建村就业扶贫驿站,带动贫困户就业。七是做好小额信贷的摸底工作,开展评信放贷工作。八是做好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教育资助工作。九是做好2020年危房改造实施户的房屋鉴定工作。十是常态暗访督办,规范涉贫。十一是加大培训力度,严格考核评价。

(二)中央脱贫攻坚巡视整改。一是我镇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我镇共查摆问题25条,已建立整改台账。目前,镇25条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已完成佐证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在4月20日之前完成脱贫攻坚巡视整改档案的建立。二是在全镇开展以“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整治形式主义专项行动,已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共梳理出问题5项,已全部完成整改。

(三)“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为贯彻落实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解决我镇“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我镇从5月20日起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大排查。共走访贫困户1172户,共摸排出问题41条,已全部建立整改台账,并落实整改。

(四)“整村推进”工作。2020年4月至5月期间,我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整村推进工作”,由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对11个村(社区)的2016年以来的贫困户及边缘户进行走访,重点了解脱贫攻坚工作中是否存在政策不落实、帮扶不到位、工作不务实等形式主义、问题。镇分工干部、镇扶贫工作站全体成员、各村(社区)扶贫专干在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领下,分成5组12队,采取入户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对11个村(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进行走访,并对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进行电话访谈。截止目前,我镇共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898户,边缘户263户。共发现问题1367条,已整改1346条、正在整改中21条,整改率98%。通过本次“整村推进”的开展,进一步压实了镇村扶贫干部、帮扶责任人的责任,各村(社区)的基础工作如扶贫手册、户内资料等也有了较大提升,同时也加强了对贫困户的政策宣传,为我镇今年扶贫工作打好翻身仗打了坚实的基础。

三、“九大工程”开展情况

(一)产业扶贫。在产业扶贫基地建设方面,我镇共建设8个特色种养业扶贫示范基地,目前基地主体及建设内容已确定,正在走招标程序。在产业奖补方面,我镇申请第一次产业奖补资金312980元,受益贫困户165户、418人。在商贸扶贫方面,我镇今年有三个项目,分别是社区的商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收购贫困户农产品,共带动13户贫困户。

(二)就业扶贫。我镇今年新增县级10个辅岗位和51个“七大员”公益性岗位(补助标准400元/月)。新建一个村级扶贫驿站(村光辉藕粉厂),共带动15户贫困户。两家居家就业扶贫基地(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县银亭家庭农场)和一家就业扶贫基地(新桥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继续经营当中。

(三)智力脱贫。教育资助方面:镇目前共有贫困在读学生401人,教育资助通过村(社区)摸底上报、学校上报和教育局反馈漏报补报全部兑现到位,2020年截至5月份春季落实教育资助和雨露计划资助情况如下:2020年春季教育资助共149人,其中县内学校资助上报53人,研究生资助14人,本科生资助58人,普通高中资助5人,学前教育资助14人,中职教育资助5人;2020年春季雨露计划资助共37人。预计6月底上述资助全部打卡到位。

(四)社会兜底脱贫。我镇今年危房改造共计上报68户,预计补助资金117.2万元。今年我镇精神病药费补助申报共6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共40人,补助金额6.6万元;我镇今年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10人,其中一、二级残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278人,每人每年补助800元,三、四级残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71人,每人每年补助400元。

(五)健康脱贫。我镇已完成2016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2020年代缴新农合和签约医疗服务包的工作。

扶贫办工作汇报范文4

经历了近期的脱贫攻坚档卡整改规范工作,军马河镇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的具体指导下,整改工作接近尾声,即将迎来省市大考。这个过程困难很多,困惑也很多,但我们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破解了一个个难题。通过用心工作,我镇的档卡整改规范工作完成了2016年的档卡校准、2017年的档卡规范填写,同时提高了贫困户的满意度、群众的知晓率。今天我要汇报的题目是《针对六大困惑,开出六剂药方》。

一、六大困惑

1、档卡整改规范填写描述不具体,个人理解有偏差,口径不一致。

2、档卡整改过程只有分管领导、扶贫办等同志心清如镜,大多数镇村干部处于糊涂状态。

3、县乡强化对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的管理,但是部分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依然进入不了状态。

4、档卡整改工作拉扯时间较长,干部感觉好似烫剩饭,改来改去都是一个样子。

5、镇村干部身心疲惫,部分干部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精力体力跟不上。

6、干部真投入、真付出,贫困户没有感觉,退出户不满意,非贫困户不理解。

二、六剂药方

1、针对档卡整改规范填写描述不具体,个人理解有偏差的问题,我们不凭个人理解,严格按照省46、47号文件要求以及县扶贫办指导要求,不懂就问、不懂就学,从文件中找真经、从文件中找规范,一个标准执行到底。

2、针对档卡整改过程只有分管领导、扶贫办等同志心清如镜,大多数镇村干部处于糊涂状态的问题,我们做到培养三个明白人。对脱贫责任组组长、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村文书采取自学、现场提问、书面考试等形式,迅速为每个村培养了三名技术骨干。

3、针对县乡强化对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的管理,但是部分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依然进入不了状态的问题,党委政府把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纳入机关管理,周一统一开例会,要求和机关同志步调一致,工作要求一致,最终达到军马河一个标准、军马河一个形象。同时体现严管厚爱,及时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从而使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做到三个要:要当主人不当客人,要主动干不被动帮,要真融入不走过场。

4、干部紧张的工作状态像弹簧一样,时间长了就没有弹性,针对档卡整改工作拉扯时间较长,干部感觉好似烫剩饭,改来改去都是一个样子的问题,党委政府采取形式多样的工作方式,从5月10日到5月底,天天召开碰头研判会,期间进行了6轮推磨转圈式督导和检查,使各村相互取长补短,这样促使工作既有压力又有活力。

扶贫办工作汇报范文5

(2020年4月)

根据县卫计委对健康脱贫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我镇把健康脱贫工作作为全镇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来抓,现将考评年度以来我镇健康脱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AA镇辖7个村,建档立卡在册贫困户860户,2654人,2016年脱贫140户,573人;2017年脱贫207户,786人;2020年拟脱贫247户,74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致贫551户,占64.07%。

一是强化督察考核。

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健康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AA镇健康脱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群众满意度工作考评方案》,确保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狠抓家庭医生签约、履约。

我镇2020年度贫困人口签约已于2020年元月份全部完成,签约率100%。按工作安排,于3月12日至3月23日集中开展7个村贫困户健康体检和第一季度履约服务工作,共计完成769人,完成率29.5%(其中白水畈村97人,堆谷山村79人,胡家河村185人,东流河村84人,AA村128人,龙井冲村72人,宋家河村118人)。目前体检报告已分发到各村,并通过帮扶人收集到扶贫档案资料中。

三是抓实贫困人口分类管理工作。

为2605名贫困人口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实行科学分类,科学管理。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种大病患者共计27人,宋家河村9人,龙井冲村4人,AA村5人,白水畈村3人,东流河村3人,胡家河村2人,堆谷山村3人(2人已死亡)。其中,患病类型主要为胃癌和终末期肾病,共计17人,占63%。根据要求,已为这27位患者按一次性可治愈、需要维持治疗、需要长期治疗和健康管理、曾患重大疾病现已治愈、死亡的五种情况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实施分类干预,规划好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安排医务人员上门随访和救治。

四是切实做好健康脱贫资料整理归档。

此项工作已经纳入《AA镇健康脱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群众满意度工作考评方案》考评,按照镇、村、户三级管理机制,将健康脱贫资料统一规范整理存档。

五是强化协调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根据卫计合并及健康脱贫工作需要,重点抓好镇卫计办、卫生院、村两委以及扶贫办之间的沟通、协调、配合。镇卫计办、镇扶贫办和镇卫生院安排专人负责工作对接,就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健康扶贫系统、国办系统、省办系统数据等工作,做到定期核对、步调一致。同时,建立健全卫计工作例会制度,充实卫生院分管同志及科室负责人参加镇级例会,要求各村村医每月参加村级计生工作例会,每季度参加镇例会,了解并参与健康脱贫相关工作安排和部署。

六是强化政策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

在一季度,结合健康脱贫业务培训会、工作推进会等,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分解工作任务。同时,充分利用微信群、会议、宣传车、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开展健康脱贫政策宣传,在7个村卫生室还设置固定政策宣传展位,并结合下村集中体检工作开展健康脱贫政策宣传周活动,切实提高广大贫困人群健康脱贫政策知晓率。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我镇镇域面积大,人口居住分散,且外出人口多,健康履约和巡诊成本较高,2017年无论是贫困人口履约还是有偿签约的履约任务都已经完成,但是县级关于健康脱贫签约服务的配套经费还没有兑现到位;

二是镇卫计办人员缺乏,请求县卫计委从其他乡镇调剂1-2名专职卫计工作人员,以充实我镇卫计办工作力量;

三是鉴于健康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我镇卫生院当前现状,请求县卫计委加大对我镇卫生院硬件设施的投入,主要是解决购置救护车、DR的缺口资金等。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强化宣传,提高知晓率。

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切实提升群众尤其是贫困户的政策知晓率。

二是强化履约,提高满意度。

严格执行《AA镇健康脱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群众满意度工作考评方案》,不断提升签约群众的满意度。

扶贫办工作汇报范文6

我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电局及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切实发挥职能作用,认真组织实施了全县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档立卡贫困户电视信号户户通项目及驻村帮扶工作,组织实施了舞台艺术下基层、扶贫政策文艺宣传等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贫困村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情况,按照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每个贫困村必须建有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含文化广场),结合XX工作实际,我县出台了《贫困村文化广场建设补助标准》的通知,至2017年底全县105个贫困村全部建成了文化广场,其中广场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的70个,500平方米以上1000平方米以下的35个;非贫困村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及省政府工作要求,到2019年底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必须100%完成,我县于2018年出台了《关于村级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至2018年底我县新建成156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2019年新建成180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

今后,我局将继续宣传发动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对已经建成未达标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督促进行提升改造。

二、电视信号户户通工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的通知》(〔2016〕20号)、河南省广电局、省扶贫办《关于实施广播电视精准扶贫工程的意见》(豫新广联〔2015〕3号)文件要求,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电视信号户户通,是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重点工作,按县扶贫办核定任务,我局2018年全年累计安装建档立卡贫困户电视信号4809户,2019年安装3543户。

三、驻村帮扶工作

我局共驻村帮扶两个乡7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一个,非贫困村6个,分别是宋河镇卢尧(贫困村)、刘楼、轩楼、药铺、杨桥、枣集行政村和赵村乡赵东村,共派驻业务骨干及年轻后备干部11人。在驻村帮扶过程中,我局先后投资30多万元为7个行政村全部配备了电脑、打印机、音响、乐器、桌椅、书柜等办公用具、用品及文体器材,投资16万元为卢尧行政村修建了文化活动室、门楼、厕所及院内地坪、花池等 ;投资20多万元为部分贫困户修缮了房屋、安装了自来水、添置了电视、床、柜、桌椅等生活必须品;为部分贫困户购置了成品母羊和鸡苗等家畜家禽,为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扶贫政策文艺宣传及送戏下乡演出活动

为更好的宣传脱贫攻坚各项方针政策,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激发贫困群众对幸福生活向往的内生动力,在志、智双扶方面我局也做了认真研究布署,编排了扶贫政策文艺宣传节目,如《扶贫路上》、《我村来了个好书记》、《兔姻缘》、《党的政策就是好》、《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我脱贫我光荣》等脍炙人口的节目,演出形式多样,有坠子、小品、相声、歌曲等,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并以乡镇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中心为依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扶贫政策文艺宣传演出活动达万余场次,同时相继开展了贫困村广场舞大赛、唢呐大赛等赛事活动及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和农家书屋提质增效工作。2016年以来,累计完成贫困村送戏下乡活动500多场次,送电影下乡15600多场次,受益群众达一千多万人次,此项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对国家的扶贫政策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提高了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增强了干部群众的幸福指数。

五、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扶贫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工作,在县委、县政的正确领导及全局同志共同努力下,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

1、村级文化中心建设按省政府规定2019年底要达到100%覆盖,目前全县还有21个行政村未建设或不达标;18、19年建成的336个村级综合性文化中心,按照《XX县关于村级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每建成一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需县财政奖补资金10万元,目前,只拔负4万元,行政村对此压力较大并且意见较多,存在不安定因素;全县105个贫困村都建成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但有部分村建设标准不高,需要进一步整改和提升。

2、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存在使用电视信号不正确不科学的现象,造成经常性无法正常收看问题,又加上豫广网络有限公司人员不多,造成服务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