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1
关键词:三维;烛之武;秦师退;艺术赏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78-02
《烛之武退秦师》的中心是烛之武游说秦穆公而使之退兵。说辞虽仅125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宕,极富语言艺术的魅力,是高超的、经典的外交语言艺术的典范。下面是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秦伯),而使之退兵的原文。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烛之武这段辞约而义丰、话短而情深的游说之词,从现在、过去、未来的“三维”时空间角度对秦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忆之以史,示之以害,最终让秦晋利益联盟解构,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建立了自己的丰功伟绩,留下了自己的千古英名。
下面将具体分析之。
现在:秦国毫不利己,专门利晋
(一)动之以情:坦言郑国危如累卵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这句是大实话,但充满大智慧,是烛之武今夜游说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就当时的国际形势看,郑国非常弱小,现在又面临秦晋两大强国的联合攻击,郑国的国破家亡是不会有任何悬念的。烛之武的大智慧就在于“实话实说”所产生的效果。这样说至少可有以下效果:第一,直面惨淡的国情,让秦伯产生烛之武说话真实可信的感觉,以后的话,就可能更会让秦伯相信;第二,杀人不过头点地,灭国不过已知亡,有可能让秦伯产生对郑国的同情心理,前两点,都可以说是一种感情投资;第三,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可能让郑国获得逃生的机会,从而,完成今天的历史使命。烛之武,一上来首先打出的是一张“悲情”牌。他要用悲情的“眼泪”首先赚得秦伯的同情;有了这种同情,后面的所有的游说手段才有可能产生效果。所以,秦国参与晋国围郑是为不必!
(二)晓之以理:以利为轴心,展开解构秦晋联盟的多重攻势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史记·货殖列传》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西方哲人有云:“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烛之武在动之以情后,又晓之以理,这个“理”就是“利益”;烛之武以利益为核心,多层次展开对秦晋利益集团的解构。这段话又分四个层次,及四个“理”。
第一个“理”:亡郑,无益于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态度之端正,令秦伯感动。如果亡郑对秦国有好处,我们郑国就自行了断了,哪里还用得着秦伯您老人家千里迢迢的奔波呢。第二个“理”:您的愿望的实现,没有现实基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在秦郑之间还隔着一个大国,这就是晋国。如果秦国想在这场国际干预中获得土地的利益,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谁让这种利益成为泡影的,正是您现在的利益共同体——晋国。第三个“理”:邻厚君薄,秦之大患。“邻之厚,君之薄也”,为人火中取栗没有好处倒也罢了,现在是对自己的国家战略会产生重大的阻碍作用。在这场国际冲突中,晋国是最大的受益者,秦郑两国都将是受害者。所不同的是,郑国被秦晋利益联盟所害,而秦国是被自己的利益联盟的另一方所害,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被朋友买了,还要替人家数钱”。对秦国来讲,这不仅是损害了国家的战略利益,而且是给国家智商蒙羞。从大的国家利益的角度看,潜在对手的力量增长,相对来说,自己的力量就在削弱。此消彼长,长远的讲,秦国在国际大格局中,吃亏就太大了。第四个“理”:舍郑,对秦国有大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前面从三个方面谈“亡郑”之害,这里谈“舍郑”之益。谈“亡郑”之害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让秦伯“舍郑”才是此次“夜缒而出。见秦伯”的目的,才是郑国的国家利益。四个理,其实就是一个理:国家利益!所以,秦国参与晋国围郑是为不该!
过去:忆往昔,峥嵘岁月“仇”
通过讲现在,讲利益,秦伯退兵的可能性已经浮现,但,还很不坚定。为了坚定秦伯退兵的决心,烛之武再出一招:忆之以史,揭开秦伯的伤疤。“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说的正是秦伯(秦穆公)本人的事:当年正是秦伯派兵护送晋惠公回的国,这是有恩于晋国。晋惠公当时答应要用“焦、瑕”两座城池作为对秦国有恩于晋国的回报。然而,结果是:晋惠公一踏上自己的国土,就命令晋国人在过境上修筑防御工事,以防秦国人入侵。所以秦国参与晋国围郑是为不值!
烛之武搬出这段秦晋之间的这段不痛快历史,是要揭开当年秦穆公被晋国所欺骗的伤疤,唤醒秦穆公的痛苦回忆,增加秦穆公对晋国的不信任感。触摸历史,自己被晋国国君所欺骗;看看现在,自己又即将被晋文公所骗(如果与晋国一起攻打晋国的话):新欺旧骗、新仇旧恨缠绕在一起,历史与现实的伤痛交织在一起,秦晋的利益联盟必将会土崩瓦解!
将来:展望未来,晋国将是秦国最大的潜在威胁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2
文言文 朗读 结构 翻译 兴趣
一、重视朗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是学好文言文的法宝,脱离语言环境,干巴巴地去记一些语法规则是很难达到效果的,最好是在阅读过程中,掌握词语的用法及重要的语法现象。多读可以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语感,以达到熟练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而且,古代的作品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阅读可以充分地领略古文的音乐美,增加学习的兴趣。
正音。准确发音是朗读的基础,因此在学生朗读之前老师要对容易读错的字词正音。正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形近字,例如要区分“即”和“既”的读音;二是多音字,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是多音字,在这里不读一声,读二声,可以翻译成“那”;三是通假字,通假字如果和本字的音不一样,读本字的音,如《荆轲刺秦王》中的“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不读“说”的音,读“悦”的音;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习惯性的误读,老师应指出并纠正,例如“吾”,人们习惯读一声,实际是错的,读二声才对。
读的方式。读的方式应该多样,个别读,齐读,小组读。
背诵。准确流畅,除了教材要求背诵的段落,还可以让学生多背一些段落。我让学生背诵了《烛之武退秦师》全文,背诵了《荆轲刺秦王》的5个段落。
在讲解的时候,老师将朗读穿插其中,可以营造课文的意境和氛围。在讲解《荆轲刺秦王》中的“易水送别”一段,我反复诵读“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并且让学生朗读这一段。
二、掌握基本知识结构
学生学习文言文,特殊的语言现象是很大的难点,突破这些难点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在讲课文的过程中慢慢总结,一个先把文言文的语法先囫囵地吸收,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巩固。我用了两个课时系统地讲了文言文语法现象: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固定短语,文言句式。并且让学生做了笔记。在讲课文的时候,反复强调这些重点。讲完之后,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固定短语,文言句式”的顺序整理重点。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翻译习惯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3
以问导思——点拨艺术教学法要求教师不仅要理解教材,而且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探索,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点拨学习规律,指出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这样,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以问导思 语文 课堂教学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让学生自能读书,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法导学,突出一个“导”字,以问促思,突出一个“问”字。
一、导——“点拨”
什么是“点拨”?蔡澄清先生认为,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这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这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在此我称之为“导”。
二、以问导思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在实施教学的“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阶段,由教师对上一堂课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述、机械地重复,然后通过老师讲授,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在实施“讲授新课”阶段中,教师主观地讲,力求讲得深、讲得透、讲得细,让学生听懂;学生则被动地竖耳倾听,充当知识的接受器让教师装填。在实施“巩固练习布置作业”阶段,教师布置练习和作业让学生做,这时学生有了动手,动脑的机会,但这种动手、动脑只不过是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的“再现”,所介绍方法的模仿,是一种机械的重复。这种教法,是“应试型”的教法,培养出来的多是高分低能的学生。而当今社会所需的人才是“智能型”的,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所以传统教学法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
“以问导思”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表示为:设疑讨论交流点拨训练矫正小结。
“以问导思”教学法大胆地提出了以学生的思考为核心,通过设疑,以解疑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想法。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给学生以引导、指点和提供思考研究的环境和条件,注重如何使学生在心智、能力方面的提高,以及身心协调完善上。在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翅膀得到放开锻炼;摆脱传统教法的教师主观地给学生灌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束缚。
三、如何设疑导思——巧问妙启
1.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
“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众多名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就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语文课堂中能否做到有效设问,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围绕以学生为主体,发现、寻找使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问题情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空间,以合适的方法把它呈现出来。有效的课堂提问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能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习情趣的激发、知识的内化和学习能力的形成的问题就是有效的问题。巧妙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人教版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我是这样设计问题:①从文本的题目入手:本文主要讲述的是什么?②从重点语句入手:烛之武刚开始为什么拒绝郑伯,后来又为什么答应去退秦师?③从重点语段入手:烛之武怎么凭一己之力退秦师?④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入手: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当个人遭遇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作为青年学生的你们该如何选择?这些问题的设计既注重了文本的中心、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节的跌宕起伏,又通过文本的人物渗透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2.设计递进式问题,拓展学生思维
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设计的习题一定要有层次性,即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要变教师“多讲”为学生“多想”,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将问题深化。通过设计递进式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比如,在教学《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时,我就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以组为单位研读文章理清层次,说说作者介绍了他由童年到青年成长过程中的几件事情?②分组探讨三件事对作者的教育作用,初步了解文中的科学精神。③把握三件事的内在联系,认清科学探索的过程,理解诸多科学精神的整体作用。④作者的“教育历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第二、三两个问题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重难点内容;第四个问题是拓展学生的思维。
又如,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我这样逐层设计问题:(1)焦母赶走刘兰芝的理由是什么?(2)焦母对刘兰芝的这些责备或者说这些赶走刘兰芝的原因是不是符合事实站得住脚呢?(3)既然焦母毫无正当理由却偏偏要赶走兰芝,拆散仲卿与兰芝之间的幸福生活,而且竟然得逞,这说明什么呢?这样从解读问题入手巧妙地解读全文,既加深了主题认识,又对重点语段作出详细分析,使学生体会到艺术特色,比起传统分析课文的方式实在有益得多。
《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就是说,善于提问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以上四个问题在思维水平与综合解题能力要求上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认识规律,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通过问题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体会、体验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各种感受,拓展学生思维,这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3.设计引申性问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教学中不能就题论题,要善于适当引申和变化,逐步延续伸展,在培养学生思维变通性的同时,让学生思维变得更为深刻、流畅。
比如,我在讲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后,师生共同交流探讨:文章仅仅只是一段对话吗?仅仅只是“各言尔志”吗?有人说这篇文章“言志”之外还有很多很丰富的东西,你从中(从问、答、评)还能读到什么?读出什么?这个问题设计可以使学生产生很多联想,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出很多方面,给学生理解以足够思维空间上的尊重。
又如,《六国论》一课,在深研原文后我就问:本文中心旨在反对拿钱帛、土地换取苟安,可是为什么历史上反复出现这样的荒唐行径呢?此问题可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思维品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符合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为学生开辟了思维的新天地。
从一个问题入手,挖掘其内涵,进行必要的、科学的引申,不但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联想能力,渗透类比思想,可以让相关、相似知识的规律性内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解一题,带一串,通一类”的理想境界。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达到了知识整理、方法提炼、思想感悟、经验积累的目的。
4.设计拓展性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因此,在每节课,我一定想方设法设计相应的拓展性问题对文本材料进行深度挖掘,用这样的问题来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用拓展性问题来满足课堂教学中个性化的需求,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
例如,我在教《师说》时,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这个问题可以从韩愈《师说》一文当时的现实意义及长远影响来谈,学生可以展开思维,拓展想象空间)?使语文由课内走向课外,塑造学生健康的心态。
又如,我在教《咬文嚼字》时,文中讲到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善用联想意义,我就设计了一题: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落花时节有几层意思?答案:有四层意思,1.点明与李龟年相逢的时令暮春;2.暗指李龟年不幸的身世;3.暗指自己不幸的身世;4.暗指唐王朝衰落时。既与课文紧密结合,又拓展了思维,效果也很好。
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关键是怎样设计问题。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合作、教学合作,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激发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充分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学得更多、更快、更好。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4
摘要:本文介绍了“注释朗读法”对于文言文、古代诗歌以及现代文三种体裁的具体使用方法以及“注释朗读法”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功用。
关键词:注释朗读法 文言文 诗歌 现代文
大多数的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都忽略了课文小字注释的功用。其实,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注释朗诵法”是一种快捷、方便、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绝好方法。
“注释朗读法”指的是同学是大声地、集体地将注释朗读出来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法有两大优势:第一,全班集体大声朗读,语速适中,且注释里的每个字必读,自然全部注释就了解于心。第二,集体朗读的声音较大且有气场,能帮助部分容易思维分散的同学集中精力。
大体来说,课文注解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言文和诗歌的注释,一类是现代文的注释。
文言文和诗歌的注释篇幅较长,一般情况下,如果同学能够掌握注释,那么对课文的理解也就相当到位了。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使用“注释朗读法”呢?
学习文言文时,我们可以以课文的自然段为单位进行划分。可先读一段自然段的注释,而后读一段课文原文,然后再用教师提问的方式进行巩固。如此施行的原因是文言文的注释通常较长,注释部分往往要超过原文很多篇幅。例如人教版必修五课文《滕王阁序》的注解便有三个页码。如果不分段朗读,学生一次朗读内容过多,容易产生倦怠感且不便于记忆。
诗歌的注释一般较短。故而我们可通篇朗读注解,而后朗读原文进行理解。例如人教版必修二课文《涉江采芙蓉》共有七条注解,篇幅共三行。老师便可让学生朗读全部注解以及朗诵全文,而后提问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
朗读文言文与诗歌注解有什么功用呢?
首先,朗读文言文与诗歌注释可以扩展同学的文化底蕴。例如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收录了《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诗三首》四篇文章,而这四篇文章文后的第一个注解分别详细介绍了《诗经》、《楚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古诗十九首》等四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品。能对中国传统典籍有所接触并产生兴趣对于同学来说肯定是有着莫大好处的。
其次,朗读文言文与诗歌注释可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通过人教版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的课后第二条注释学生可以了解到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通过人教版必修一《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的第二十一条注解,同学可了解到古代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通过人教版必修二《兰亭集序》这篇文章的第二条注解,同学对“天干”、“地支”纪年法有了个初步的认知;通过人教版必修五《陈情表》这篇文章的第十五条注解,学生可以了解期为穿一周年孝服的人,指的是关系比较近的亲属。语文学科承担着一个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而读注释恰恰能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再次,朗读文言文与诗歌注释可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阅读王粲所著的《登楼赋》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平时朗诵注释的同学来说,这不是一件难事。例如《登楼赋》有个句子——“临皋隰之沃流”。乍一看,无从理解。但如果同学曾经朗读过人教版必修五《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这句诗的注释,便可得知“皋”是水边高地的意思。纵然我们不知道“隰”的意思是低湿的地方。但我们仍就可以推测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楼的某个方位临水。再比如《登楼赋》有个句子——“漫逾纪以迄今”,如果同学朗读了人教版必修三《马嵬》中“如何四纪为天子”这句诗的注释,就知道“纪”的意思是十二年。那么自然知道了“漫逾纪以迄今”这句话的意思是这种流亡生活至今已超过了十二年。老师教授文言文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天同学能自己熟练地毫不费力地阅读文言文。而朗读注释这一方法确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现代文的注释相对来说简短些,但这些注释与高考题的基础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的第一题B选项考查了“锱铢必较”中 锱字的读音。而“锱(zī)铢必较”这个词是在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这篇文章的注释里出现的。而江西卷2011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的第二题A选项考查了“不落言筌”这个词的字形。而这个词在人教版必修五《说“木叶”》这篇文章里以“不落于言筌”的形式出现在注释中的。
故而,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可让同学对全篇课本的注解进行集体朗读,然后给出三到五分钟让学生当堂默记,而后以抽查和听写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不仅每篇文章我们要采取这样的方式去做,而且应该以月为时间单位,把当月学习的现代文注释进行温习。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5
文言文阅读是是高考语文必考的内容。从近年的《语文考试说明》中可以看出,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设分比重比较稳定,分值在19分左右。特别是从2002年开始,文言翻译由客观性试题改为主观性试题,增加了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的难度,这样对于高三文言文的复习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文言文的复习效率呢?
一、多读史传性文章,积累丰富的文史知识
新教材中的文言文选文可以说是文质兼美,包罗万象,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但是,高考文言文的选材多以史传性文章为主,因此,应该指导学生将重点放在史传性课文上。如《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注重从作家作品、史书体例、文化知识(古代官职、历法、礼俗)、历史典故等方面要求学生在复习时认真阅读课文,了解上述有关知识,以备高考考试时能做有效参考。
二、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原则
1.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不管是字、词还是句子,只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意思才是明确的。我们解题时,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根据上下文来进判断、理解。
针对词语解释题。要掌握推断文言词义的六种基本方法,即联系旧知法、成语对应法、结构分析法、邻字帮助法、语法分析法、代入检验法。要考虑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这类题型重在考查词语的文言意义,如果选项中将文言词语解释为现代汉语的常用意义,则要多留个心眼。做题时,要有强烈的语境意识,且要细细辨别。如2009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题C项“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选项中把“薄”翻译为“削弱”,不合语境,联系成语“日薄西山”,此处应解释为“逼近、迫近”。
2.联系试题,抓住题眼
一段未学过的文言文,即使是浅易文言文,也有一些词句是一般考生不能透彻理解的。对这些地方,能猜个大概意思即可。需要深钻的地方,必须是题眼所在。所谓题眼,就是试题在文中的对应点,这既是测试的内容,也是文章的关键,必须把它抓住,再结合上下文,深入思考,才能正确理解,选准答案。
针对筛选信息题。先准确查找信息区间;然后仔细辨别,吃透题干信息,排除不合要求的选项。要防止命题者设置的陷阱。如2012年江西卷第12题,要选出分别能表现彻里“爱护百姓”和“廉洁无私”的一组,只要牢牢抓住题干中的“分别能表现”,用排除法就行了。针对概括分析题。做题前先通晓大意,做题时回文查对落实,逐字核对,细加辨析。如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第6题A项,说“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与原文开头“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仔细对照,就能发现是“秦桧的亲党密告萧”,而不是“秦桧与其亲党密告萧”。
三、重视课文后的练习设计,积累文言实词
新教材中文言课文后都附有“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的一道练习设计,多数从文言实词的角度来训练学生对实词的意义、用法,一词多义现象等的掌握情况。如第一册《鸿门宴》课后练习第三题辨析“因、如举、谢、意”的多义现象。这些一词多义现象的练习设计在复习时是不可忽视的,可以此为基础,进行逐个认识,比较鉴别,掌握规律,归纳实词的意义、用法。
四、积极归纳整理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新教学大纲列出“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共18个而《考试说明》又在此基础上缩减到8个,数量明显少于文言实词,但是使用率却很高,虽无实际意义,但其语法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在历年高考中都要设计一道文言虚词使用的题。这样,学生复习时就应该利用课文中虚词使用的实例,逐个整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几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便在高考中灵活运用。如自己制作一个“常用文言虚词简表”,列出“虚词、词类、意义、例句”几个栏目,认真填写,并且随时把复习时见到的实例填写到表格中。
五、善于总结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的规律
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在今年高考中轮空。但是,在复习时仍需要认真对待,即使不直接考查,但是在阅读高考文言材料、翻译句子时都可能碰到。如果不了解文言句法,如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就有可能读不懂原文,或不能顺利地翻译文句。因此,这一点,也应该略作了解。
六、积极养成独立通译全文的习惯和技巧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6
一、创设情境,音像强化是手段
没有直觉的体验,是无法进行文学感知的,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不同情境从而让学生领悟和欣赏课文意境,如讲《桃花源记》,可组织学生游览附近好的山水,在游览中体验春风和煦、桃红柳绿;讲《岳阳楼记》,可组织学生参观附近花亭楼台,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中的意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录音录像等电化教学手段,这是特别适合古诗文审美教学的辅助方法。
二、借助有效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在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初中生,他们绝大多数已经能够查《新华字典》,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新课改理念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语文教师要懂得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我们可以发动学生到图书室里看看报刊杂志,或者利用网络资源等查找有关古诗词的资料,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坡、辛弃疾……这些大诗人的很多资料学生自己是可以查到的。如果长期坚持下去,这些做法会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好习惯,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应该提倡。
三、建设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是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灵丹妙药
学习目标自己定,学习方法自己找,疑难问题自己提,合作探究快乐多。我们教师不要再像老母鸡一样,把学生紧紧地护在自己的翅膀底下,更不要认为学生个个是经学博士,非得牢牢记住每一个文言字词的来历和用法。只有学生有兴趣、愿意学,多读点,知识面宽了,学生就会有兴趣继续进行学习探究。不是要教学生终身学习么?如果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扼杀了学生们对古诗文的兴趣胚芽,他们怎么肯继续读那些拗口难懂的文言?孙权劝吕蒙读书不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吗?如果孙权给吕蒙找个老学究,依依呀呀地教他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我想吕蒙绝不会成为日后让人刮目相待的名士。
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给学生各种学习方法,如背诵方法、翻译方法、品评方法等。如在教《陈涉世家》一课的时候,我们可以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总方法,读一读、译一译、品一品、背一背等;在教学生翻译的时候,我们可以教给学生翻译的方法,留、删、补、换、调、变;学生在背诵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为了降低背诵难度,先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然后对照翻译后的文字去背诵文言文原文等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淡化课本教学的内容枯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五、朗诵表演,享受古文的韵律
不少文言文虽然让人难懂,但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起来令人回味,是朗诵的好材料,如《出师表》《岳阳楼记》等。对于好的朗诵材料不能简单地布置学生读背任务,久之容易枯燥,也使学生不能很好地享受古文的音乐美。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诵表演,可以让简单的读背变得有吸引力,更好地展示文言文的音乐美。朗诵表演可以是老师范读,可以是单个学生朗诵,可以跟音像齐读,还可以分组举办朗诵比赛等。
古诗文诵读,应该重视还原式鉴赏的方法:学生阅读作品后,展开想象联想,揣摩玩味,走进作品情境,走进人物心灵。钱理群先生在《语文教育门外谈》中说道:“读文学作品要有正确的方法;那种‘一主题二分段三写作特点’式的机械冷漠的传统阅读方法,是永远也进入不了文学世界的。要用‘心’去读,即主体投入的感性的阅读: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中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义。”如诵读《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能否指导学生想象一下烛之武入秦军大营时惊心动魄的场面?能否从秦国、晋国史官的视角来改写本文?诵读《鸿门宴》时,能否引导学生想象一下樊哙闯帐时席中诸人的神情、动作和心理?……古诗文诵读不仅仅为了记忆,应对考试的默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塑造良好的人格,所以,诵读教学切不可急功近利。
六、以“授渔”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学会迁移。
“教是为了不教”,文言文的教学要以“授渔”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学会迁移。
首先,教师的讲要突出重点,忌贪多求全。事实上,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如果注释充分,教师有重点地讲解和点拨,学生便可大致疏通文意。即使开始有些地方读不懂,学生们日积月累,读懂的地方也会越来越多。怕只怕教师完全代替学生去“读懂”,这样,学生永远无法自己读懂。
其次,成功的文言文教学,不只是指学生看懂课内的文言文,而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知识迁移”的训练相当重要。迁移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向与课文难度相当、内容相关的、或主题相近(反)的课外文言文迁移。如学习了《愚公移山》,就可选像《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加以比照阅读,进一步感悟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顽强意志。二是向现代汉语迁移,古今对比,从而更好地理解词义。
再者,要养成良好的摘抄习惯,忌动口不动手。“不动笔墨不看书”,学习文言文,摘录尤其重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义差异、词类活用等卡片,摘抄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
应该说,过去的文言文古诗词的教学方法有可取之处,毕竟考试指挥棒在,必要的知识点还是要落实,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过于强调知识点而轻视甚至忽略文本的分析,使得我们灿烂的古代文化在无形中遗失,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不利的,对古代文化的审美自然也有偏颇。我们的方向是培养中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欣赏、理解、运用能力,让中国的古典文学艺术光辉永驻。
以上是自己不甚成熟的看法,希望能在不断探索中寻觅到古文教学中将知识点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的最佳契合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的目标是真正做到让学生学得轻松,跨越时空的局限,走进古代文学浩瀚的海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