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一年级日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一年级日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一年级日记

小学生一年级日记范文1

8月20日 星期天 天气晴

今天,我观察了蚂蚁搬食,知道了只要不灰心,总会办好事的道理。

早上,妈妈带我去外婆家,也顺便去观察一下蚂蚁是怎样搬食的……

小学生一年级日记范文2

关键词:积累;阅读;生活;能力;方法;观察;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1-297-01

难以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苦衷。原因何在?主要是因为学生尽看电视、卡通,课外阅读的量不足,不善于积累生活和多数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认识不足,特别是低段语文教师没有把识字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的联系起来,只是片面的进行识字教学,认为作文教学时中、高年级的事。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解决作文难的痛苦,笔者认为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认真地处理好以下几个典型问题:

一、作文教学必须从一年级抓起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些能力的训练从一年级开始就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就口语交际而言,要求一年级学生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图或观察简单事物后,能说几句意思完整、通顺连贯的话,学习使用文明礼貌语言进行口语交际;就“写作”来说,要求学生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完整通顺的句子,能根据简单的画面或事物练习写句子。也就是说,从写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开始。这样的开始,就是作文训练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由句到段到篇的训练,有了这个基础,就不会到高年级学生作文时,连语句都写不通顺的现象。

从心理学方面讲,一年级的学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不认真的打好作文基础,就会贻误学生的发展。实践也证明,作文从一年级起步,确实大有作为。我曾经在教一年级时,就要求学生从每天写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开始进行作文的基础训练,结果这个班的学生思维极其活跃,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很好。

二、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多阅读,多积累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运用,要充分提高作文能力,还必须加强阅读训练。加强阅读训练,不仅仅是在理解内容上进行,还包括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积累好词好句。我们有些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只是片面地停留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忽略了文章的写法指导,对于那些精彩的词句,文章的表达方法,写作顺序,开头和结尾的方法,文章的结构等方面没有认真的进行指导,这也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极大的障碍。《新课标》要求“小学生以写记叙文为主,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过的事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文不外乎于记人记事写景状物这些类型,所以在记叙文教学中,记事的文章一定要抓住“六要素”,了解事情的发展顺序,还要认真地赏析好词好句,体会思想感情;写人的文章一定要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和心理活动等方面去体会人物的特点、品质。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通过哪些具体的事例来表现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再画出文中描写鲁迅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等语句。再认真地赏析这些描写人物的精彩词句,最后教给学生写人物的方法和文章结构,让学生懂得写人物时必须以具体、典型、生动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把人物写活;记事时要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把经过写具体;写景状物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具体。这样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紧地联系起来,便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还必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古文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告诉我们多读多积累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阅读量,作文也便成为无源之水,便无法形成技能、技巧。所以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读课文,还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把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带进学堂,在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后,多读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的刊物。在阅读过程中,运用我们在语文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在书上圈圈画画,画出文中的优美词句,圈出文中用的准确生动的词语,写出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写作方法等,这样既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在从课外读物中积累大量的知识,形成写作的技巧。

三、要善于积累生活并勤于练笔

小学生一年级日记范文3

儿子读小学时,我为他记录的《郑亚旗上学日记》,一直没有出版。最近,总理对教育发表了看法,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于是有出版社动员我出版这部35万字的《郑亚旗上学日记》,出版社认为这部日记记录了一个小学生六年就读的经历,对教育改革有意义。

我今天翻阅这部《郑亚旗上学日记》,看见了一件尘封已久的事:

孩子读小学一年级时,一位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辱骂一名学生,虽然不是骂我的孩子,但是我的孩子愣了,他继而泪流满面。

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育,是品质教育。尊严是品质教育的基础,人要有尊严,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尊严。再有就是平等。我知道,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身教。于是,自从孩子出生后,我就用行动告诉他,世界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包括大人和孩子。要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赞美。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头一次听到老师辱骂学生,自然会不知所措、泪流满面。

当晚我获悉我的孩子由于老师骂别的同学而哭泣,我在日记里写道:孩子哭吧,我为你骄傲!

每个人都有尊严,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他人。所有人都应该平等:父母和孩子,老师和学生。我们的教育,最应该教会孩子的,是这些。遗憾的是,我们的个别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皇帝和臣民的关系,老师可以随意通过辱骂侮辱学生的人格,打击学生的尊严和自信。其实,成年人对未成年人发脾气,是无能的表现。

教育不是管理,教育是示范和引导。老师当众贬损学生,等于给学生做负面示范:可以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

小学生一年级日记范文4

关键词:低年级;绘画日记;写话能力;儿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049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要求: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写话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无话可写或无从入笔,学生写话兴趣不浓;其二:所写的内容空洞、缺少想象。针对学生写话时表现出的这些问题,如果在写话指导策略上一味地追求纸上谈兵,大谈技巧,尤如根上浇水;在平时没有具体指导的情况下让学生练习写话,似叶上施肥。于是,怎样引发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性和联想力,激起学生写的愿望,体验写话带来的成功喜悦就成为我们日常教学中一直思考与探索的课题。

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七、八岁的小学生对图文并茂的画报之类的内容特别感兴趣,对涂涂画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学中还发现,在同一话题的情况下,学生进行看图写话与脱离图画写话相比,学生在看图写话时表现出思维更活跃,笔头更顺。这正好符合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儿童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思维的。由此,我们就把学生喜欢涂涂画画的兴趣迁移到他们的写话中,形成一种图文并茂的写话训练形式――绘画日记。为了让绘画日记成为低年级学生写话的引航者,有效地促进学生写话水平的提高,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以下经验:

写话是语言和思维共同作用下的外在表现形式。语言要实现任何一种功能,都必须依靠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技能,依托一定的思维活动形式,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小学生语言交际的各种功能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教学应遵循训练的顺序性,一、二年级是发展语言的想象和自我表达功能。籍此,我们选择文字浅近、童趣盎然的儿歌为载体,发展学生的语言想象;学生从儿歌中接受语言信息,绘画出学生对语言的真实体验;并对自己所画的画面进行说话、写话训练,着重发展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的表象和确定表象间关系的能力,使学生能说、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基于上述思考,通过实践,笔者依托绘画日记进行训练。

一、诵读儿歌,理解、积淀语言

写话是语言能力的重要方面,它是书面语言活动的高级形式,写话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概括化的过程。从“读”到“写”的过渡,都要通过书面语言条理化地、生动地表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书面语言接触少,词汇积累相对贫乏,刚开始就让学生进行写话,会让学生步入“黔驴技穷”的窘境。为此,在汉语拼音教学完之后,让学生吟诵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心理经验的儿歌,既理解四季、体会自然规律,又使学生的书面语言条理化。学生从每天的诵读过程中积累、概括和理解了儿歌中的语言。例如:学生在读儿歌“《小豆芽》:小豆芽芽,钻泥巴巴。钻了一会儿,动了一下。钻哪钻哪使劲钻,钻出个小小脑袋瓜。”之后,学生会说:“原来豆芽芽从泥巴里长出来的;小豆芽是自己钻出来的;豆芽芽的小小脑袋瓜在哪儿;豆芽芽怎么不用手和脚爬出来。”学生在一遍遍的吟读过程中,理解了儿歌的语言,并对儿歌中的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劲地追问自己的疑惑。当孩子们会吟诵时,不仅让孩子们亲近了母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更为孩子的写话打开了思维空间,开启了想象之门,激发了孩子表达的欲望。

二、感悟儿歌,想象、创新绘画

低年级是学生想象活动“敏感期”,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如:孩子在诵读儿歌过程中会提出很多疑问。基于孩子的一连串小问号,我们捕捉住孩子提出的疑问,让孩子发挥想象,并把你想的画出来。喜欢画画是儿童的天性,孩子们喜欢用图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儿歌的理解。孩子们画出了自己想象中的小豆芽芽,其中学生A画了十几棵高低不等的小豆芽,有三四棵一蔟的,也有四五棵画的笔直的,还在每棵最上面的叶子上画着眼睛、鼻子和嘴巴。学生B画了很多豆芽芽,有的在微笑,有的在流泪,还有的张大嘴巴。还有一个学生C画的小豆芽全在泥土里等。孩子们画得不拘一格。这是学生在感悟儿歌基础上的一种再创造想象,这些画面展示出了学生天真烂漫的想法,流露出了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三、联想画面,谱写童心、童真

学生通过绘画,把自己想象的事物生动地呈现在眼前,激起了学生与画面产生共鸣和互动的情感。此时,我们通过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联想力。其目的是利用图画来引起学生写话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言之有物,降低写话的难度。学生通过和同伴与教师的交流,画面主题逐渐明确。写出了孩子的生活情景和孩子纯真、活泼的心理。他们是这样描写画面的:A. 豆芽娃娃做早操,小豆豆排前面,大豆豆后面排。还有四个在说悄悄话。B. 小豆芽芽来到美妙的世界,高兴极了!它们唱啊、跳啊多欢乐。可是有一个小豆芽,还在找妈妈,它怕大厨师过来把它炒菜吃了。学生通过联想,写出了一个完整的小故事。写出了他们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写出了童真、童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语言积累和写话训练需要不断积累的过程。为此,我们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选择篇幅短小的《365夜儿歌》作为第一本课外阅读读物,从刚开始的一天背一首儿歌,逐渐增加到每天两首,养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诵读儿歌的同时,学生也以儿歌内容为主题,养成了写绘画日记的习惯。在写的过程中流露出自己的真实体验,从中绘画日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杨文华.打好语文基础 鼓励自由表达[J].小学语文教师,2005(9).

[2] 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3.

小学生一年级日记范文5

关键词:小学 一年级 语文教学 拼音教学 识字教学

新课程标准对于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提出了“会认、会写”的要求,而刚入学接受正式教育的一年级小学生,还保持着幼儿园学习的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形象性的记忆学习、抽象思维能力差等,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枯燥的拼音和识字的过程中,无法提起兴趣,因此一年级拼音和识字的教学效果很难见到成效。要想提高拼音和识字教学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要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让他们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并进行探究。

一、游戏教学

玩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从幼儿园过渡到一年级的学生,仍然喜欢游戏的教学方式。游戏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到知识。很多游戏都能提高学生拼音和识字的学习效果。比如卡片游戏,将一张声母(sh)和一张韵母(u)拼在一起(shu),比赛看哪个小朋友先能正确地发出音,然后再在识字的卡片中找到发(shu)的识字卡片(如数:shu发三声;书:发一声;树发:四声),看谁先找到,并且能正确地发音。又如拼字游戏,将一张(扌)和一张(丁)拿来让学生比赛拼字,并举手抢答,对回答正确(da,发三声或二声)的学生要给予奖励,对回答错误(da,发四声)的学生,要及时对其进行纠正,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分别对回答正确和错误的学生进行奖励和激励,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能够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教学的过程中,使拼音和识字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结合生动的图片进行教学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弱,对于抽象的事物往往难以接受和理解,而图片能将抽象的字的音、形、义充分结合起来,使字更有立体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和运用。在教授《米佳的日记》时,我依据教学目的:即让学生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的同时,还要让他们了解一年四季的特点,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在备课时我准备好了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图片,每个季节5张,让学生选出最喜欢的一张并说明原因,同时学习课文并分析米佳的愿望。学生丁喜欢冬天,因为滑雪让他很高兴,他和米佳一样希望永远是冬天。以丁为例,我让学生主动按照笔顺跟随教师进行仿写,并分析四季的特点,以激发学生对于大自然的热爱。

三、儿歌教学

儿歌简单易懂,内容短小,节奏感强,文字流利,声韵优美,很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欣赏趣味。优美动听的儿歌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主动性,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质。如在学习jqx与ü相拼时,可以将其编成儿歌:“小‘ü'有礼貌,见到jqx,摘帽行个礼。‘u'是小淘气,听到jqx,马上就躲避。”简单易懂、令人印象深刻的儿歌让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当他们再遇到jqx与ü相拼时,就不会再误读了。在识字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创作识字的小诗,如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引入苏教版的“二木林,三木森,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例文,这样学生对“林、森、从、众”的认识便会更加深刻了。儿歌识字再结合教材图文,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于美好事物的感知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生字音、义及相近字的辨别力。总之,能将色彩、画面、人物、意境完美结合、融为一体的具有特殊审美功能的儿歌,能使学生在美好的意境中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在享受乐趣的同时,提高了识字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结合生动形象的故事进行教学

通过直观的形象描述,可将抽象的字演绎成生动的故事画面,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生字的音、形、义在学生的脑海中能够完美地呈现,这样在识字的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如在学习韵母“a、o、e”时,我就给学生讲:“每天早晨爷爷奶奶在大公鸡打鸣oooo……的叫声中,到公园吊嗓子,发出aaaa……的音节,公园旁边的湖水里面有几只漂亮的白天鹅,在欣赏自己水中优美的倒影,就像eee……”学生在听、学、想、练的过程中就熟练地掌握了“a o e”的音节读法,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如汉字“醉”:古时候的士兵叫“卒”,乃象棋中的“卒”,士兵喝酒喝得多了,头晕转向就成了“醉”。在我的启发下,学生自己还讲了一个识字的小故事――“呆”:一个小伙伴被吓得张着大口,像木头一样傻站着就是“呆”。

拼音、识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鉴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有限,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要将游戏教学、图片教学、儿歌教学、故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切实地相互整合,才能使教学更加的形象生动而逼真,才能更有益于学生接受。将多种有利于激发兴趣和求知欲的教学模式相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动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情感素质,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成效。

参考文献:

[1]杨瑛.小学生识字教学策略浅谈.学周刊,2012(29).

小学生一年级日记范文6

关键词:阅读;造句;诗文;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45-01

识字是低年级小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起步阶段,它与低年级学生认知发展密切相关。在学前期,儿童口头语言已有很大进展,但由于心理发展水平所限,他们对言语活动的内涵,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入学后,低年级学生识字既要掌握字形本身的结构关系,又要建立与音、义之间的统一联系。这一过程充满着复杂的思维活动,识字教学必然引起低年级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与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保持并发展他们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

然而,现实教学中广泛存在“授人以鱼”的现象,无法做到“授人以渔”。新教材的整个编排体系应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识字能力。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探索形声字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自学生字方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摸索到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在阅读中识字

由于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生字较多,我们不可能对每个字的偏旁、结构、笔画、笔顺都作细致分析,所以我们应寻求更高效的识字方法,识字是为了阅读,在教学中能不能反其道而行之,通过阅读来达到识字的目的呢?实践证明,这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高效的。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特别重视朗读教学,通过朗读、练读、自读等形式,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样生字自然也就成了熟字。课文读熟以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识记生字。这时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赋予每个生字以形象的意义,如“着”――羊的眼睛,“合”――每人一口等等。这些联想不必十分考究,有些牵强也没有关系,只要能使学生把生字记牢、记准即可。

二、在造句中识字

新入学的学生往往对课本爱不释手,他们会津津有味地翻看一页页精美的图文,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他们希望自己能认字,能读书,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最佳的求知期,识读同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开始阶段,要摒弃独立识字的做法,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有识。先识读词语,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后,再识读句子。一节课新授之前,教师可拿出一分钟时间教学认读一到两个词,词以卡片的形式出现,这些词语要贴近学生生活,在他们潜意识里有模糊记忆,属于再现巩固。领读三到四遍后,教师再将写有词的卡片贴入“识字天地”栏。一周后,便可用这些词语连成句子,如“我是小学生”“我爱老师”等,并指导学生读句子。

三、在诗文背诵中识字

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而古诗词又极富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每学期我们可以精选20首左右的古诗,由易到难,指导学生背诵。每周一诗,持之以恒。朗读课上,我们可以经常接力背诗,背诵表演,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词语积累扎实。此外,部分学生课外可自选诗歌自觉背诵。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词汇语言,还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在活动中识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尤其是在大量识字时,为及时巩固,防止遗忘,新学期开学时教师可让每位学生准备一辆“识字快车”,即一个铅笔盒大小的小纸盒,外壳稍作装饰,画上车窗、车轮,车顶打上二十个小方格。每天要识记的词语先让家长写在纸片上,然后由学生自己慢慢学写,写好后认读几遍,投入快车。学生可随时随地打开车厢复习。教师每周检查一次识记情况,最少十五张,多多益善。教师在小方格中记录识词数量,表扬激励,比一比谁的车载得多,跑得快。有了识字快车,不但能拓展学生的知识容量,还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求知欲。

五、在练字中识字

新学期,给每个学生发一个精美的日记本,我们可命名为 “自由读写本”。这个本子可以用于听记。每周教师可指导学生完成一次,按词、句、段分层次指导。指导可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指导格式。每次写前让学生按日记格式在第一行写明日期、星期、天气情况,另起一行写“摘抄”或“听记”一词,表明写的类型,再起一行具体写内容。第二,精选内容。学生摘抄听记的内容大多来自读课本和课外。自由读写课上,教师利用自读课本,先教学生识字,粗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指导学生精选美词佳句,用铅笔在书上将其画出,最后摘抄在自由读写本上。第三,明确要求。听记、摘抄时要求字迹工整,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正确,听记时难写的字教师可在黑板上提示。班级可定期举办优秀“自由读写本”展评,鼓励同学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勤学巧练,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巩固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