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商管理毕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商管理毕论文范文1
论文致谢一:
在论文完稿之际,谨对在本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导师和家人,表示深深的感谢!
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戚海峰老师。无论是为人还是治学,他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在承担繁重的教学和工作任务的情况下,他主动关心我的学习和科研。从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的撰写、资料的查找,到结构的完善,都给予悉心指导,使我顺利成文。
同时,要感谢我的家人,是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使已过不惑之年的我能够全心投入学习和工作之中,顺利完成学业。
最后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
论文致谢二:
在大学度过了两年半的紧张学习时光,系统地学习了工商管理的各方面知识,深深的佩服各位专业老师的学识,从中我不仅学习到管理知识,而且学到很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在此表示真挚的谢意。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感谢我的导师于立宏教授。在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中,从论文选题、到撰写开题报告、最后到正文撰写,于老师都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于老师指出的每一个问题,指导的每一个思路,都使我有醍醐灌顶之感。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于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无论从格式规范、论文要点、还是文章结构,于老师都不厌其烦,给予我及时的帮助,使我能够最后顺利完成论文写作工作。
在此我要感谢大学MBA的所有老师,你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的治学态度,不仅使我对管理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将理论和自己的工作互相印证,受益匪浅。而且使我能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继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感谢我的各位同学,是你们的无私帮助让我感受到重新走进校园的温暖,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当中,多位同学为我提供了信息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再次感谢大学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使我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平台,幵始一段新的人生!
论文致谢三:
光阴如箭,我在吉林大学数载的硕士学习生涯也即将结束。
首先,我要特别特别诚挚地感谢我的导师。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导师在论文的选题、结构和内容等方面均给予了重要的指导;而在硕士学习阶段中,导师一直关心我的研究进展,当我感到困惑迷茫时,导师总是能够及时地为我指点迷津,并给予我热忱的鼓励。同时,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平和稳健的作风以及渊博的学识都是我学习的楷模,让我终生受益无穷。
其次,我还要感谢我的EMBA同学们,每次和同学们一起探讨研究,都能让我产生启发,在你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与你们相处的日子是我一生的财富。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你们含辛茹苦培养我长大,这么多年来对我生活上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学习上的全力支持都让我感激不尽,你们是我永远的前进动力。
论文致谢四:
首先,感谢导师赖静雯副教授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对我严格细致的要求和认真负责的指导。由于赖静雯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让我能够积极和较为科学地将管理学方法相关知识运用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研究分析中。
其次,我要衷心感谢原遵义市商业银行行长李涛先生、副行长罗维先生在我从事IT风险管理实际工作中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得以在商业银行IT风险管理实践工作中积累经验。
工商管理毕论文范文2
本文提供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致谢模板一则,具体如下:
致 谢
三年的本科学习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这对于我来说,感慨良多。我非常珍惜这次的学习体验,首先要感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我耐心指导,悉心帮助和积极鼓励的恩师房林,他为人谦和,治学严谨,让我铭记在心,受益匪浅。还要感谢学习过程中所认识的同学和老师,他们将会是我人生中非常珍贵的财富。
另外,我要感谢同学们,在论文的数据调查过程中,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让我顺利完成学习和论文的写作。
工商管理毕论文范文3
相对于发达国家企业,我国中小企业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数都是劳动密集型的,这样就具有了一定的比较优势。这既有利于它们在国内市场中采用内向型国际化经营,也有利于它们在国际市场采取外向型国际化经营。相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我国中小企业有一定技术优势。虽然整体上说来,我国中小企业技术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水平比较落后,但相对于拉美、非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就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加入WTO后带来的有利因素。当我国在2001年正式成为WTO的一员后,大量的外国先进企业和商品进入我国市场,加剧了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与此同时,根据对等原则,外国市场也逐步对我国进行开放,显示出巨大的吸引力,这两方面都有助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树立国际化经营的意识,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的联系,提高自身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此外,WTO中的有关规定也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有人说21世纪的经济是属于“小而强的时代”,21世纪中知识经济的兴起,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今天,跨国经营不再是大企业的事,中小企业在实力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同样可以进行跨国经营,开辟国外市场。据商务部统计显示,在中国对外投资主体中,民营企业数量超过70%,己经在全球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经营和投资。
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冲击了世界经济,加快了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金融危机产生的威胁影响到了各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使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增加;但是金融危机也为企业的跨国经营带来了机遇,各国恢复经济的政策减少了对外资的限制,中国逆市发展也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奠定了基础,中小企业通过制定适宜的跨国经营战略就可以利用危机带来的机遇,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文献综述
为了更好的完成该论文,本人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具体有:徐艳梅、徐先航的《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策略研究》;马建国、梅强的《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探源》;崔建华的《人力资本与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研究》;陶振民的《.中小企业生存问题研究》;尹柳营的《中小企业如何发展与腾飞——国际化经营视角》;王乃静、马刚的《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与模式选择》;李盾的《关于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几点思考》;张增日的《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思路》。通过仔细阅读上述参考文献,我对本次论文课题的背景,主要内容,已有的研究成果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为我接下来进一步形成和完善自己的观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以上各位专家与学者的观点,我做出了比较翔实的归纳。
1、 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贡献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条件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中国的城镇和农村,其成效是举世瞩目的。城镇集体企业迅速发展,私营企业、个体企业、三资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有了极大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我国已经注册的中小型企业的总数已经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并对我国经济每年以8%的递增速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始终是一支重要力量,对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促进作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小企业的增长来支撑的。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依赖于中小企业发展。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6.6%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我国出口的许多大宗商品,如服装、玩具、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基本上都是由中小企业生产的。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竞争日益国际化,竞争空前激烈.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较大的挤压,从而迫使一部分中小企业将目光投向国外市场,通过开展跨国经营和海外投资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从中国当前宏观经济环境来看,中小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和海外投资能更好的面向世界,迎接挑战。
2、关于中小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问题
抗风险能力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资本不很充足,在对外投资中抵抗风险、管理风险的能力比较低。技术落后国际竞争力较低,要进行跨国经营,需要有高竞争力的企业。跨国经营管理人才短缺。跨国经营是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知识,通晓国际惯例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而我国中小企业这方面的人才少,且整体素质也不高,跨国经营人才短缺。跨国营销策略不完整。
3 问题解决方案
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加入国际产业分工和协作网络的跨国经营,建立技术联盟,形成开发体系,提高经营者素质,造就创新人才。需要具备丰富知识,通晓国际惯例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实行网上跨国经营,降低销售成本节省所需经费。通过海外华人进行跨国经营、培养创新的营销文化、建立科学的营销管理体系、选择合适的营销发展战略,塑造优秀的营销组织团队。
三、论文框架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跨国经营的基本理论分析
2.1 跨国经营的概念
2.2 跨国经营的优势与劣势比较
2.3 跨国经营的意义
第三章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背景
3.2 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3.3 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对策
4.1 加强风险抵抗力
4.2 加大技术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4.3 选择和培养跨国经营人才
4.4制定新的国际营销策略
毕业设计任务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方法:
1、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拟撰写的毕业论文题目为《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是以我国加入 WTO为背景运用市场营销和管理理论,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问题及经营战略,为日后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抵抗风险、提高竞争力、赢得国际市场,提供可资借鉴的对策性战略。
2、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工商管理毕论文范文4
1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及实施
本科生导师制最初起源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在牛津大学的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学者们研究发现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内涵的精髓在于: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合作,关注学生个体优长,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能力。在我国,21世纪初本科生导师制首先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进行试点,随后各高校开始逐渐引进与实施。我校在2010年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刚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时,主要是在第三学期根据学生的专业,将本科生分配到相应专业的指导老师名下,2012年开始调整在第二学期对大一的学生就分配指导老师,无特殊情况,指导老师大学期间不会变动,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本科生导师制下,我校师生双方在课余时间就学业学习、专业选择、论文撰写、各级各类专业竞赛、职业生涯发展等内容进行沟通交流,还可参与指导老师的研究课题设计、实地调研,进入实验室尝试开放式研究型实验等,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团队学习、竞争合作、钻研创新的氛围,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可知,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侧重应用性和实践性。近几年,通过对本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师生进行调研和访谈,结果表明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论文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毕业论文教学的时间和精力缺乏保证。毕业论文通常安排在大四,这个时间正好也是学生忙于找工作、考研、公务员考试、考证等,精力分散,很多学生往往是在未经充分收集资料和调查基础上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集中写作。我校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分为选题、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开题报告、正文的写作、修改等几个部分,学生必须正确地分配时间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写作任务。另外,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师生比持续攀升,1个专业教师往往指导7-8个本科毕业生,大多数教师还带研究生或函授学生毕业论文,再加上其他较多的教学科研任务,使得以往的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无法保证论文指导质量。
其次,对毕业论文工作不够重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找工作上,且招聘单位对学生毕业论文也无较多要求,导致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有些老师对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往往也是能放则放,纪律不严明,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过于宽松,缺乏量化标准,学生也易敷衍了事,毕业论文教学不能提升到一个应有的高度。
再者,学生缺乏论文写作基础知识和前期科研能力的训练。从课程体系上看,本科教学中几乎没有毕业论文相关的基础课程训练,致使学生到撰写毕业论文时基本功欠缺,甚至不知如何查阅、引用、归纳、梳理、运用相关文献资料。毕业论文写作时,出现书写格式不规范,选题大而空、缺乏实用性和创新性,甚至出现抄袭和引用不当等学术不端行为。
最后,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烦琐,论文答辩流于形式。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指导老师都需要填写大量表格,评审环节多而烦琐。然而答辩和考核环节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过于宽松,缺乏量化标准,对学生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压力。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严重滑坡趋势。
3本科生导师制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的优势
(1)师生互动相对频繁,毕业论文教学时间充足。当指导老师与学生的指导关系确立以后,通过多次、方式多样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导师熟悉学生,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有组织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个性优势。同时指导活动与毕业论文进行结合,可以将毕业论文工作前移,学生在第三学年甚至更早,就可开始有意识关注论文写作、论文选题等。因此,实行导师制后,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由第四学年集中指导变为分段指导,在平时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实践调研、写作等训练,毕业论文撰写就轻车熟路了。
(2)激发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是具有科研性质的论文,体现了学生的科研潜能、创新实践能力的高低。在本科生导师制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导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具有学术权威的科研专著和论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讲座,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技能大赛,申报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引导学生去思考、质疑、探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为毕业论文教学进行思维训练。
(3)培养写作与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写作和表达能力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成绩,也会直接影响未来就业、职位晋升与日常生活。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后,师生之间有了更多沟通的机会。导师可以合理安排学生参加论文写作相关的活动,进行适度的写作训练。进入高年级后,可结合所学专业课程,增加有关文献综述、调研报告和期刊论文的写作练习,掌握论文写作规范。同时,学生可以在小组了进行口头汇报,锻炼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毕业论文写作和表达的演练和基础,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4本科生导师制下实施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措施
4.1本科生导师制下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制度及政策保障
学校及教学单位对本科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实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提供本科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的相关政策及制度保障。例如,2012年10月本校工商管理学院试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其中提出“结合我院学科及专业特点,我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成果形式为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商业策划、参加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取得的成绩、在报刊杂志发表的优秀文章。”这一新的尝试,可发挥学生的特长,选择合适毕业论文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实践创新的热情和动力。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的可行性,同期还试行了工商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毕业论文成果形式、基本规范和要求、考核认定办法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除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写作形式以外,并提出符合相应要求的“调研报告、商业策划、参加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取得的成果、在正式出版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可申请免于开题。
4.2本科生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运行管理措施
在本科生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改革要想顺利进行,需要师生的共同协作。首先,导师的管理涉及学校人事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以及导师所在院系。学校应明确指导教师的毕业论文教学任务,根据专业要求,确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以及如何考核评价等基本要求。各教学单位根据专业情况,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与管理措施,加强过程管理。其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也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及配合。对学生管理主要涉及教务处、学生处和所在院系等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需要必要时间、地点以及方式的规范,如可以规定每月面谈几次,或者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过短信、QQ群、电子邮件、微信和飞信等多种方式和学生交流补充,尽量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得到应有的指导。对于学生在享受被指导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按时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并积极参加导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主动与导师交流,可要求学生填写指导记录进行约束。
4.3完善本科生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
本科生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需要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管理机构需不断完善考核机制,根据毕业论文教学过程,把考核指标具体化、定量化,考核结果应当记入教师的业务档案,考核业绩与年度绩效、岗位聘任、晋职晋级挂钩。如指导学生完成一个挑战杯项目,并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就可以给予导师奖励;如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或者第一申请人身份申请一项专利,导师都应当获得指导奖励。对学生参与毕业论文教学的评价也应要有一套严格的办法,围绕培养目标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核。对毕业论文教学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在学分折算、评优、免开题、毕业论文替代、推荐就业等方面给予不同程度的激励。
5结语
经过近5年的运行,我校本科生导师制逐渐完善,在毕业论文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科生导师制下,对毕业论文教学进行改革,可在不影响整体教学计划的前提下,让学生早日进行毕业论文方面的准备,鼓励参加一定形式的科研,参与实验实践训练,既能达到毕业论文教学要求顺利毕业,又有利于学生专业意识、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声望,是一项值得探索、尝试、推广,促进本科生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1-09-30.
[2]常睿.本科生导师制内涵解读及运行模式探索[J].高校辅导员,2015,2(1):45-48.
[3]钱丽,肖仁桥.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0):180-181.
[责任编辑:杨玉洁]
工商管理毕论文范文5
参考文献说的简单点就是指对某一学术研究做的解释等作用,只能做为参考,它的写作要求也是很高的,以下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会计监督论文参考文献,希望给大家在写作当中带来帮助。
会计监督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料编写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中国会计史料选编(中华民国时期)ⅠⅡⅢⅣ.[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2]郭道扬编.会计百科全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
[3]赵友良编.中国近代会计审计史[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
[4]宋丽智编.民国会计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5]魏文享编.民国时期之专业会计师论会计师事业(资料汇编).[G].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
[6]朱伯康、施正康编.中国经济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7]王海民、杨进、刘韬编.会计发展概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8]曾劲.中华民国时期会计教育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11).
[9]郑汉中.民国时期的会计师制度[J].财会月刊,1994(02).
[10]楚财.民国时期会计机构的设置[J].财会通讯,1990(04).
[11]吕增根.浅析民国初年的政府会计改革[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09).
[12]林美、冯俊豪.我国两次引进西方会计理论的比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12).
会计监督论文参考文献:
[1]陈国辉,李长群.论会计市场失灵与政府监管[J].会计研究,2000:24-28.
[2]王海民.对政府会计监管问题的几点看法[J].会计研究,2001:29-31.
[3]刘永泽,陈艳.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导向的现实选择[J].会计研究,2002:28-31.
[4]雷光勇,陈若华.管理层激励与会计行为异化[J].财经论丛,2005:42-47
[5]曾庆生.国家控股,超额雇员与公司价值[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吴水澎,毕秀玲.论政府对会计监管的必要性、缺陷和效果[N].厦门大学学报2002:10-17.
[7]郭庆旺,贾俊雪.地方政府行为、投资冲动与宏观经济稳定[J].管理世界,2006:19-25.
[7]胡宇辰,戴淑燕.企业家需要激励与约束[J].江西社会科学,2001.
[8]陈冬华.地方政府、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博士论文,2002:5-8.
[10]王克敏,王志超.高管控制权、报酬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111-119.
[11]刘凤委,孙铮,李增泉.政府干预、行业竞争与薪酬契约--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工商管理理论论坛,2007:76-84.
会计监督论文参考文献:
[1]证监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02.
[2]赵春光.中国会计改革与谨慎性的提高[J].世界经济,2004(4):53-62.
[3]陈旭东,黄登仕.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时序演进与行业特征研究[N].证券市场导报,2006(4):59-65.
[4]李增泉,卢文彬.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3,2:19-27.
[5]曹宇,李琳,孙铮.公司控制权对会计盈余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5(4):34-42.
[6]丁琼.董事会特征与会计盈余稳健性--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0.
[7]曲晓辉,邱月华.强制性制度变迁与盈余稳健性--来自深沪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7):20-28.
[8]薛晶晶.董事会特征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D].北京交通大学,2010,6.
[9]王艳艳,陈汉文.审计质量与会计信息透明度一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6(4):9-15.
[10]毛新述,戴德明.会计制度改革、盈余稳健性与盈余管理会计研究,2009(5):24-25.
[11]刘凤委,汪扬.公司治理机制对会计稳健性影响之实证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3):16-22.
[12]陈胜蓝,魏明海.董事会独立性、盈余稳健性与投资者保护.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6-128.
工商管理毕论文范文6
1.1保险公司直销渠道面临困境
贡O罩毕?渠道是保险公司在其营销活动中不通过任何中介商,直接由该企业雇佣的专属职员向保险需求者提供各种保险险种的销售和服务,具体包括个人人直销和非人员直销。论文百事通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尽管个人渠道实现的保费收入增长势头不减,但该类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个人人队伍数量的扩张,而非个人业务能力和规模等质的扩张,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2)角色的冲突导致大量的人只注重业务数量的增长,不注重业务质量的控制,导致保险业整体的服务水平和质量难以得到保证。(3)保险产品是一种特殊产品,其营销过程对购买者和销售者都有特别高的素质要求。但当前普遍存在个人人为推销产品,或者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服务方式或手段、或者有意无意地进行误导性陈述、或者难以对有关保险产品条款解释清楚,使不少消费者对个人产生了严重不信任感。(4)现有个人人“保险公司边缘员工”的尴尬局面已经难以满足部分优秀个人人成长及其事业发展空间的强烈需求,“寻求归属感,由个人向创业团队”转变正在成为上述群体日益强烈的想法。(5)网络营销等非人员直销渠道发展缓慢。一方面目前我国的社会信息化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而网络保险产品的在线推广费用十分昂贵,如果没有一个迅速扩大的市场来支持,网络保险很难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就全程网上交易模式而言,在核保,电子保单的保密性和法律效力方面还存在种种障碍。
1.2保险中介营销渠道遭遇尴尬
年来国内保险中介机构取得了较快发展,特别是以“保险超市”为代表的新型保险营销渠道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如上海合泰保险超市和杭州汉鼎车险超市。但总体而言:(1)国内保险公司产销一体化的特点使得以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为代表的专业保险中介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而各行业保护主义的存在,在使兼业获得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使得专业保险中介机构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2)保险中介机构内部结构与区域结构失衡。截至2004年6月底,全国有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保险机构等专业保险机构1264家,保险兼业机构则高达12万家。同时,大多数保险中介机构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大中城市。(3)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目前国内保险经纪公司现在多是“关系进门、保险采购”的经营模式,而对前端的风险评估、后置的索赔和数据库分析缺少足够重视,也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行业标准,难以满足日益增多的技术需求。(4)近年来出现的“保险超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但由于经营规模、营销手段等方面的局限,使得其在消费者对营销机构信誉、产品易比较性、售后服务优质性等关键服务的需求,以及帮助保险公司提升品牌、扩张业务和降低成本等方面,都有明显欠缺。
1.3保险消费需求释放缺乏合适的渠道
褂捎谧ㄒ当O沼?销渠道的缺位,国内个人消费者和企业在保险消费上日趋理性,甚至出现“惜保”现象,导致潜在需求难以转化成现实需求,主要体现在:(1)消费者消费心理日趋成熟,消费行为日趋理性,体现在选择保险产品或保险公司时,不仅期望价格透明和产品购买具有可比性,而且更看重保险营销人员提供服务的专业化。(2)居民和企业购买保险产品的动机早已突破单纯生命或财产保障的原因,投资等多类因素掺杂其中,保险产品的设计面临巨大挑战。(3)保险公司及保险人重销售轻服务的作风,尤其是现有保险营销渠道中存在的“诚信”问题成为制约消费者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4)相对保险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产品条款相对复杂,消费者缺乏合适的购买和了解渠道。(5)随着可经营品种的日益丰富,银行等保险兼业机构积极性明显下降。
2第四方保险营销渠道的内涵及特点
顾?谓第四方保险营销渠道是定位于保险公司(卖方)、投保者(买方)、保险人和保险中介(第三方)以外,依托具有较强社会公信力的第四方企业品牌支撑的,以保险连锁信息平台为纽带,以可复制的标准单店模式为基本单元,全面整合保险个人人、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等现有第三方营销渠道资源,提供面向个人和企业投保者需要的全方位保险产品服务的第四方保险营销网络服务商,其核心在于通过对保险人、保险公司等第三方保险营销资源的全面整合,以连锁化形成的整体力量冲击现有保险营销渠道,占据主导地位,并以第四方企业整体品牌的力量实现对投保者等最终客户资源的强大控制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该渠道具有以下特征:
顾得鳎海?1)达成投保意向;(2)设计/确认保险方案;(3)填写/签署投保单;(4)费用结算;(5)咨询服务;(6)代送保单;(7)日常维护;(8)协助理赔;(9)支付保费;(10)客户信息登记;(11)投保信息核对备案;(12)出险报案信息登记;(13)提交投保单;(14)保单信息备案;(15)信息核对;(16)投保统计信息反馈;(17)客户投诉信息反馈;(18)客户理赔信息反馈;(19)代缴保费;(20)代取保单;(21)录入保单并核保;(22)投保标的现场勘察/体检;
1)经营规模化。弥补现有第三方保险营销渠道成员资金实力较弱,无力自主建设市场网点的缺陷,通过标准化连锁单店的建设与复制,实现保险产品营销机构的规模扩张。其核心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现场交易与网络交易相结合,打造以提供规模化、专业化、连锁化和网络化营销渠道为特点的专业化保险营销公共服务平台。
2)服务平台化。以第四方品牌为依托,本身不从事任何保险产品的经营,而是提供保险产品营销以外的配套商务服务,以具有较强中立性的品牌集聚一批专业化保险产品营销团队构,打造服务于保险个人人、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创业和成长需要的孵化服务平台。
3)交易透明化。适应服务性产品的营销特点,并借鉴有形商品的商场化经营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促进保险产品的有形化和标准化,变当前保险产品销售的“行商”模式为“坐商”模式,满足保险产品消费者产品购买过程中有关价格透明、交易便捷、品种丰富和售后服务等需求,打造保险产品的诚信交易平台。
4)业务多元化。作为保险产品公共服务平台,第四方保险营销渠道吸引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如何有效利用其平台功能,提供各类配套服务以挖掘利润源泉是第四方渠道盈利的关键。就单店经营阶段而言,盈利点主要包括:办公场所租赁服务、品牌输出管理服务、高端保险产品定制服务、客户会员增值服务、保险产品广告营销服务和针对保险专业团队展业的信息技术服务,以及面向消费者的其他各类增值服务。
3第四方保险营销渠道单店经营模式的选择
乖诘サ昃?营模式上,第四方保险营销渠道将采用“专业市场化经营,大型商场化管理”的模式,即一方面发挥“专业市场”经营模式具有的“投资小、进入市场快、经营阻力小”的优势,通过构筑针对入驻主体的成长孵化平台,吸引保险公司个人人、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等现有渠道成员入场展业,使第四方保险营销渠道的单店能在最短地时间内进入市场,并形成规模效应,增强对保险公司的讨价还价能力;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大型商场”经营模式“售后服务体系健全、交易公平透明、客户资源掌控性强”的特点,以建立人/经纪人专业团队的管理方式,实现对入驻团队服务质量、客户资源的严密控制,从而避开纯粹市场化模式下潜在的恶性价格竞争和客户资源流失问题,如图1所示。其中,/经纪专业团队是指由一定数量寿险个人人组成的寿险专业团队,或者是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设立的专业分支机构或团队。它类似企业的产品营销事业部,除非独立法人外,拥有其他所有内部管理权限,自行约束和激励团队成员展业。第四方保险营销渠道的单店通过对每个专业团队的管理来实现对全部入驻成员个体的控制,也向经营团队提供各类的支持服务。具体如下:
1)在消费者与单店之间的流程控制上:引导/经纪专业团队精于主业,由单店来统一承担各类与保险产品相关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①依托单店的客户管理中心和信息系统,提供各类售前咨询服务,并受理相关投诉。②增加客户信息登记备案制度,并以单店整体名义取代原有团队来展开各项策划活动,以全面掌握客户资源。③提供保费代收服务,并在验证客户付款信息后,及时将投保单送至保险公司。④在保险公司完成保单核保后,及时将保单送递至客户。
2)在/经纪团队与单店之间的流程控制上:①团队/经纪团队除定期与保险公司进行费用结算外,其他活动尽量转嫁至单店,促进团队/经纪团队与保险公司日益趋向真正的与被关系。②所有的投保单均以第四方保险营销渠道某某团队名义出单,并提交给保险公司,以在保障各专业团队利益的同时,迅速提高第四方保险营销渠道的保单成交统计量,增强对保险公司的谈判能力。③连锁单店定期汇总统计各团队/经纪团队的保单信息,反馈至各团队,以便于各团队/经纪团队与保险公司结算费用。
3)在单店与保险公司之间的流程控制设计上:从方便投保者和保险公司的角度的出发,积极介入投保者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特别是在客户出险报案后,根据客户要求提供各类协助理赔服务,类似索赔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在客户授权下代表客户给保险公司传递各类材料、办理各类手续,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通过提供各类增值服务,增强客户对第四方保险营销渠道的依赖感。
4第四方保险营销渠道运作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棺魑?新型的保险销售渠道和交易平台,第四方保险营销渠道内各入驻主体的关系比较复杂,因此,在运作过程应注意以下问题:
1)连锁单店及配套服务网点的合理布局和规模设定。适应当前投保者被动接受保险服务和对便捷保险服务的强烈需求,采用“以大拖小”的基本建设模式,在建设第四方保险营销渠道连锁单店的同时,在该单店辐射范围设立若干个小型或微型社区营业网点或服务点。这些服务点通过信息化网络与连锁单店相联,能够为周边的居民提供查询、理赔登录、预约洽谈等综合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保险产品“行商”的责任,以弥补单店“坐商”模式的不足。
2)重视产品展示、信息传播及售后服务功能区域的规划。在连锁单店中设立提供保险产品展示、保险知识传播、产品咨询与导购、服务投诉、理赔等服务的功能区域。包括:①产品展示台,安排人性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保险产品介绍,渠道……的各种促销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②咨询服务台,负责引导消费者前往连锁单店的各个功能区接受服务;③理赔受理处,负责受理从单店售出的保险索赔业务,代客户与保险公司共同处理索赔事项;④投诉受理处,接受客户对个人、业务人员以及其他事项的投诉;⑤公估机构办事处;⑥监管机构办事处;⑦客户休憩、交流场所。
3)合理设计专业团队的内部组织控制模式。①为确保所有团队通过渠道单店统一出单,重点建立团队业绩考核与奖励制度、私下交易的惩罚制度,给予优秀团队广告宣传、租金费用等方面的政策倾斜。②通过团队方式,而不是个人的方式入驻单店,以增强人对入驻成本的承受能力,在具体展业时冠以“某某单店某某保险/经纪团队”,以打造团队品牌。③为在短期内迅速烘托保险城的人气,引进的个人人应是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拥有较为稳定的客户资源。
4)充分挖掘连锁经营形成保险规模优势,加大业务创新力度。①利用渠道的市场控制力,与作为产品提供者的保险公司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如为保险公司包销某个产品,或者以连锁单店为纽带开展联保、分保业务,或者由保险城出面要求保险公司为客户定制某些产品等等。②对保险城连锁体系集聚的客户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③利用营销网络平台的市场价值,进行资本运作。不排除一些保险公司不认可第四方保险营销渠道的经营方式,并可能出现保险公司联合起来抵制保险单店的格局。
5)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加强投资风险控制。经营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第四方保险营销渠道连锁经营的体制风险,具体体现在:①经营、投资主体的法律地位。以独立法人形式成立的第四方保险营销渠道的注册资本要求、经营范围、组织形式、公司名称等;以连锁经营形式建立单店的政策依据。②保险公司保险人队伍的逐步剥离;保险人的入驻经营问题。③外资保险公司在保险城以何种方式开展业务等等(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各种促销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②咨询服务台,负责引导消费者前往连锁单店的各个功能区接受服务;③理赔受理处,负责受理从单店售出的保险索赔业务,代客户与保险公司共同处理索赔事项;④投诉受理处,接受客户对个人、业务人员以及其他事项的投诉;⑤公估机构办事处;⑥监管机构办事处;⑦客户休憩、交流场所。新晨
3)合理设计专业团队的内部组织控制模式。①为确保所有团队通过渠道单店统一出单,重点建立团队业绩考核与奖励制度、私下交易的惩罚制度,给予优秀团队广告宣传、租金费用等方面的政策倾斜。②通过团队方式,而不是个人的方式入驻单店,以增强人对入驻成本的承受能力,在具体展业时冠以“某某单店某某保险/经纪团队”,以打造团队品牌。③为在短期内迅速烘托保险城的人气,引进的个人人应是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拥有较为稳定的客户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