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基础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基础教育范文1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叶澜教授主持的一项综合性研究项目,涉及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和多个领域的研究。早在其探索性研究阶段,该研究就曾关注过学校管理层面的改革问题,如学校科研如何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科研过程中如何形成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工作如何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等。[1]在研究进入推广性、发展性阶段之后,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于2002年3月举办上海闵行区“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者研修班,研究主题涉及学校管理改革各个层面的问题。2002年5月,“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在上海召开了第六次“新基础教育”共同体研讨会,叶澜教授作了《高质量整体加速推进新基础教育,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专题报告,明确提出了“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改革实践目标。学校管理“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强化了校长作为学校改革第一负责人的意识,并由此在学校管理层面开始了更为深入而富有创意的改革。[2]

现有的学校管理改革往往是在理论与实践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指导下进行的,比较侧重实务层面的改革,对行政层面有很强的依附性,学校管理改革的自觉性、独立性与特殊性尚待开发。在此背景下,“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就体现出以下的独特性:

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有着鲜明的教育学立场,追求和体现着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的积极互动。“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坚持直面学校管理现实,尊重实践本身的独特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始终在“成事”与“成人”相结合的立场下研究学校管理问题。“新基础教育”并不反对借鉴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先进思想,但更加自觉地注重学校教育及管理的独特性,坚持将学校管理改革置于教育学的立场下进行思考。“新基础教育”有其对社会发展、教育改革走向的整体思考,有其对现有学校教育问题的深度考察,更有改变现状、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目标设计和路径创新。在“新基础教育”看来,“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其具体内涵“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转型的具体内容包括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等5个方面。[3]而具体的改革路径,则是研究型的改革实践。在这一重要的改革实践中,学校管理不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改革层面,而且是在“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在进行“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时,学校管理者首先要学习和掌握“新基础教育”的理论,要认识“新基础教育”的性质、目标、价值追求和观念系统,理解“新基础教育”的主张与改革措施,从而形成“新基础教育”的理论立场。“新基础教育”并不认为学校管理者只是理论的应用者,而是认为其同样需要思考教育问题,形成教育观念,养育教育智慧;认为学校管理者是有思想、有智慧、有发展潜力的生命体,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操作者。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致力于理论思考与改革实践的互动,不断研究新问题,不断在研究中丰富理论,不断在理论指导下推动改革实践,理论与实践相互滋养,相互生成。因此,在“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中,学校管理者能不断地感受到“新基础教育”理论对改革实践的渗透和指导,也能在不断推进着的改革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进行新的理论思考。因此,实施“新基础教育”,会促进学校管理者更加自觉地学习、思考和实践,在实践中更新教育观念。

突出了改革的整体意识

“新基础教育”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有综合和整体的意识,要对学校所走过的道路有清醒的认识,要对学校的发展状态、改革目标、改革进程、存在问题与新的发展空间有综合的认识,对学校各方面、各层面的改革有综合的设计,要有策划、指导、推进学校各方面改革的意识和能力。这样,必将有助于整体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突出了改革的内涵意识

对于学校管理而言,有各种技巧、方法的改革,有各种方面的改革,有外显的改革,也有内涵的改革。从当前的改革状态来说,人们比较关注的是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学校品牌效应的形成、学校外在声誉的改善。这些固然是重要的,而且对于当前来说,也是必要的工作。但是,这些改革毕竟是学校的外延发展,不能替代学校的内涵发展。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对于学校改革和管理来说,最核心、最艰难的就是学校的内涵发展。“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致力于学校日常生活的更新,致力于学校中人的生存方式的整体转换,致力于创建一种新的学校生活形态。这一改革艰难而又非常有意义。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非常关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更新。具体而言,这种自我更新包括人的观念系统的更新、思维方式的更新、价值取向的更新和行为方式的更新等。这种自我更新,是渗透在教师、学校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之中,并通过其日常工作方式的转变而体现出来的。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关注的是工作中的人的变革。这是最具有实质意义改变。用“新基础教育”的话语来说,就是要处理好“成事”与“成人”的关系:通过“成事”来成人,“成事”与“成人”紧密结合。

“新基础教育”自觉、执著地关注着学校内部的变革,关注着学校内在基质的时代转型,关注着学校的整体转型和转型性的改革过程。正是在此意识之下,“新基础教育”才特别看重“过程”、“人”和“日常”这些学校内涵发展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突出了改革中学校的自我意识

学校管理改革有多种方式,从内外关系来说,有的是依靠外界控制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有的是注重调动学校人员积极性的改革,有的是积极寻求外界支持的改革,而“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是学校管理的自我更新。这是一种对学校人员综合潜能的积极挖掘,是一种开放的精神状态与发展状态。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唤醒了学校的自我意识。

只有学校管理者想改变自己和自己的学校,愿意面对学校的问题,愿意寻找学校的发展空间,“新基础教育”才可能在其学校扎根,才能促进学校自我更新。“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定的操作方法。它只是通过传播理念和改革实践,唤醒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意识、发展意识、生命意识,让每个人都认真面对自我,积极更新自我。这样,“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就呈现出相当积极的状态:学校管理层在积极地自我更新。这不仅体现为每所实验学校对自己学校发展状态、问题与发展空间的认识上,不仅体现在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上,不仅体现在学校管理者积极地推进自己学校的改革、不断深化和拓展改革领域上,而且体现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能够积极地思考自己的工作,积极地探索和实践,积极地反思并不断地重建。一批批积极进行自我更新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正在研究型的改革实践中不断涌现。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强调了“自我”的存在、“自我”的力量,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唤醒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着他们的力量。

在几年的改革实践中,正是因为有了上述坚实的基础,所以开展“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学校才在学校管理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根据自己学校的历史、现状、问题与发展空间,自主规划学校发展,积极开展学校科研,开展具有个性特征的文化建设,降低管理重心,重构学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自主构建反思--重建型的管理方式,关注学校最基本的师生日常生存方式的转换。可以说,每一所扎扎实实进行“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学校,其管理层面都显现出整体转型的态势,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从“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学校管理改革之路是没有终点的。“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乃至于“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建构与改革实践,必将为丰富、拓展学校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澜.“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结题总报告[A].“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叶澜.实现转型: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J].探索与争鸣,2002,(7).

新基础教育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为宗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市、区《关于贯彻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以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总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化教育创新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公平,提升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整体水平,全面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

二、总体目标

围绕“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目标,坚持育人为本,积极探索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和方法途径,全面促进区域教育的高位优质均衡发展,争取经过五年的改革实践,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有效机制,形成有利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浓厚环境氛围;树立起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不断创新,城乡学校特色办学水平及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稳步提高,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实现新的飞跃;争创成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和“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

三、工作任务

(一)整体优化办学条件,奠定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坚实基础。建设标准化学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是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今后的工作重点: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学校布局结构。根据城市化建设、人口变动等新情况,制定全区中小学校“十二五”布局调整方案,计划投资3亿元新、改、扩建8处学校,新增校舍13万平方米、教学班280个。到年,小学、初中平均班额分别控制在40人、45人以内,有条件的学校推行小班化教学,生均教育资源占有量稳步增加。流动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公办学校接收比例达到97.5%。二是进一步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教学仪器设备更新工程及“两热一暖一改”工程为基础,切实加强中小学校舍、体育运动场地和教学装备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全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三是进一步提升规范化学校建设水平。新建迁建学校一律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建设,力争到年,全区省级规范化学校比例达到90%以上,其中农村学校全部创建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全区中小学校达到规模总量充足、结构布局合理、资源配置均衡的理想状态,办学条件、育人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和整体优化,为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二)打造优质教育团队,抓住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建设高素质的优质教育团队,是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今后的工作重点:一是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严把教师入口,从源头上优化城乡教师队伍结构和素质;加强中小学编制管理,年城乡中小学教职工执行同一编制标准,落实学校岗位管理,创新聘用合同制管理方式,逐步实行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人才管理制度,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动态管理机制。二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将教师培训工作与“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建设相结合,与“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课题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将教师培训工作纳入试验区项目建设中统一规划,统一部署,明确目标任务,以加强机构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创新培训形式、完善激励机制等配套措施,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全体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课题研究与实践取得实质性突破。三是狠抓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名课程团队培养工程,逐步完善骨干教师、名师的选拔、培养、管理及任用机制,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到年,重点培养200名“四名工程”人选。小学、初中分别建立5-8个名师工作室,各学科均培养3-5名在省内外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名师。区直学校骨干教师比例达到50%,农村骨干教师比例达到30%。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名师的帮带作用,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今后的工作重点:一是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强化学生思想品德和习惯养成教育。以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继续深入探索生活化、课程化和活动化相结合的德育工作模式,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提高以班主任为骨干的教师队伍的整体育人能力,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育人环境。坚持以学校教育引领家庭教育,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完善家长委员会建设,评选优秀家长学校,确保家长受教育率城区学校达95%以上,乡镇学校达80%以上。二是以课程改革为载体,继续深化学科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首先,强化科研成果的普及与推广。全面梳理、总结和提升我区学科素质教育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做法,丰富和完善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操作体系和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优秀教学成果的普及与推广,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第二,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关注学生主动发展为目标,以建构生本化课堂为载体,以教育科研为引领,分学段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有效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新体系,真正实现由教师教到学生学的根本性转变,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真正落到实处。第三,丰富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在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加大艺体教育、综合实践、实验教学等领域的课改力度,全面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加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生本化建设,中小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科学设计学校课程与实施方案,开发特色化、序列化的校本课程,积极挖掘各类特色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适合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学的机会,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

(四)强化管理机制创新,构建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保障条件。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是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保障条件。今后的工作重点:一是进一步创新教学管理机制。从区域和学校层面加强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不断完善课程规范、教学常规、师生评价等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建立能促进学生全面、主动、个性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完善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完善“区、学区、学校”三级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全面构建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机制。二是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一方面,继续深化学区建设。贯彻《依托学区平台落实城乡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意见》,以教学改革为重点,加快推进学区内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的一体化,切实推进城乡教育教学均衡化发展。另一方面,加大城乡学校资源共享力度。科学配置区域内各种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加强城乡学校间校长、中层干部及教师的流动,最大程度地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确保素质教育整体推进落到实处。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抢占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制高点。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引领作用,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原则。今后的工作重点:一是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求,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全区中小学都能达到或高于省规标准,基本实现农村中小学教育装备的现代化。“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5000余万元,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信息化升级改造任务。年每所学校建成一个全自动录播教室;全面完成多媒体教室的升级改造任务;在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无线网络环境下数字化校园建设,年建成覆盖全区的信息化、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每年动态更新和优化配置师生用机,保证教师人手一机,小学、初中学校计算机生机比达到8:1。二是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与应用。继续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提炼和推广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各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继续加强教育资源库建设,建成覆盖所有课程和主要知识点、具有视频和课件点播功能的学生自主学习资源中心。进一步加强网络课程和网络课堂建设,积极创设支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无边界”学习环境、多样化的学习终端”和学习条件,切实提高学生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继续深入探索网络环境下城乡学校间教、研、训、管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全面形成支撑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信息化环境和条件。

四、实施步骤

改革试点工作从年开始,到年完成,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学习启动阶段。深入学习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关于贯彻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改革试点方案,并成立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出台相关配套文件,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和全面规划部署。

第二阶段为全面实施阶段。落实重点发展战略目标与实施规划,从体制机制、学校布局、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等方面逐一落实;开展阶段自我评估,认真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明确思路,制定新的举措,争取项目实施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三阶段为评估验收阶段。对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开展全方位的自我评估,查漏补缺,整改提高,总结成果,撰写报告,收集、整理各种档案资料,向省教育厅报送改革试点申验报告,做好试验区评估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保障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区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区教育局成立项目执行工作组,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重点抓的工作机制。

(二)加大资金投入。财政部门要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依法落实教育投入“三个增长”,到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20%以上,并保持连续增长;稳步提高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照不低于省教育工作示范县的标准安排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保持全省领先水平。税务部门要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按上述三税2%足额征收地方教育费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教育部门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专项资金投入,五年内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一轮全员培训,中小学校按照不低于公用经费5%的比例安排教师培训经费。

新基础教育范文3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化;基础教育;创新性

1 新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基础变革的必要性

在传统艺术设计教学中,设计学习主要是在一定的绘画基础、绘画技能训练的前提下进行的。设计教育以表现技能为基础,技法训练位中心。而现在一台高配置的计算机和photoshop、Illustrator等优秀图形图像设计软件,可将绘制效率大大提高,sketchup、3Dmax等三维制作软件更是可以高效快捷地模拟三维立体空间及产品等效果,课件计算机的便利、快捷远胜于传统手工绘画,而其能进行反复修改以达到最佳效果的特性亦使其成为现在设计行业设计表现的首选。

当前,市场急需大量不但具有高水平设计能力,更掌握精湛计算机技术的艺术设计人才。

2 新媒体时代设计基础教学的主要特征

1.高科技的设计表达

伴随着制作、修改技术、打印方式的变化及其所带来的快捷、便利,今天的设计基础表达已经越来越多地摆脱了旧技术手段的局限。软件技术的便捷、快速使设计的应用载体增多,平面和空间表现效果处理都更为逼真强烈。先进的数字化表达,追求信息社会所带来的科技繁荣,从中凸显高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影响力。

2.虚拟化的设计表达

新媒体教育的便捷、无纸化设计的轻松传达拜托了传统手绘对实体的模仿和纯粹功能需要的表达,虚拟化的设计平台、效果生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全新造型语言与想象力的无限延伸。

3.交互性的设计表达

设计师不仅是设计物品的创造者,更重要的生活信息和交互体验的传播者。引入网络互动时代的人机虚拟对话,扩大和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其立体化的传播与表达方式,使设计获得了前所未有丰富细腻的情感与生命,充满了互动性、人性化特征。

4.更具个性的设计表达

设计需要传达、传达也推动设计。一个优秀的设计是在日积月累中碰撞

提炼出来的。想象力和个人空间的自由舒展、使其表达更具表现力与多样性,数字化设计将成为未来设计的主要表现方式与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开拓性、综合性的培养是设计基础教育的关键所在,无论从事哪方面的设计活动,创意与形象始终是设计的根本。计算机既是设计表现的工具,同时也是在积极地辅助设计。

3 新媒体时代的设计基础教学构想

目前,设计师使用的软件很多,有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的,有进行平面矢量绘图的,进行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进行艺术造型及动画制作的,进行影像编辑技术的,帮助了解网络艺术、网站建设和多媒体展示系统的制作技术的以及ASP、PHP等编程技术。在我们优先的课时里是不可能完全详细地讲授所有的软件工具,也没有必要在这些工具上耗费过多时间而影响到设计能力的培养,毕竟,设计基础教育的根本是设计方法的掌握与创造力的培养。

电脑辅助设计并不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而是对所有其他基础课程的全方位渗透,即对学生的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程序的渗透。通过这种学习,学生们掌握的既是某几个软件的操作技能,同时也掌握学习软件的方法,掌握电脑与设计的紧密结合,掌握在数字时代的设计流程、方法与思维,从而将电脑辅助设计和数字化设计的思维渗透到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去。

1.教学模式的分析构想

在教学模式的各种体系中,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前认知、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而这一点也正是设计师所必须具有的素质。根据探究式教学模式构想,可在基础部设立计算机工作室,提供相关软件平台,由计算机专业教师负责,面向全体学生开放,面向所有基础课程开放。

2.教学内容的分析构想

在教学内容上,由偏重基础李林的讲授转向强调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使数字化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真正融合到设计基础的教学与实践当中,最理想的方式是能够让学生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熟悉和掌握数字化的工具,这样基础教育能容才能够适合新媒体和数字化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把各种基础原理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把数字艺术设计课程的内容,桶非数字艺术设计学科连接,进行更广泛的综合。

3.教学方法的分析构想

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我们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须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做知识灌输的对象,强调控制和支配。而在今天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时代,只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有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设计教育需要。

参考文献

[1]雷蕾.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平面设计教育[J]. 美术教育研究,2013年18期

新基础教育范文4

多元:农村高中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

和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生面临更多的选择:继续升学、进城务工或回乡务农。升学导向的课程目标实际上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现实乡村教育中单一的价值预设模式恰恰先在性地排斥了其中的大量儿童,他们在这种教育中是无望的,……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得到了知识技能的训练和眼界的开阔,但他们同样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身在其中的失败和无望的被排斥。”〔3〕单一课程目标下的教育是“给定性”的,仅仅给人提供唯一发展的可能性,个人没有自主选择的可能性,只能被动发展,这种教育平等只是形式上的平等,而非实质上的平等。根据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农村学生升学、务工、务农三种流向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无论为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农村青年的发展,农村高中基础教育课程目标都应是多元的,应该为农村学生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为不同学生提供多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目标之一:为大学输送新生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惯性影响,我国城乡差别将长期存在,农民子女如果想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身份和命运,除了接受教育之外,似乎别无他途。在历史上,辛苦求学的平民子弟通过科举可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升学往往成为评价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因此,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保障升学率,使部分农民子女通过受教育实现社会地位的升迁。农村教育应保障升迁渠道的畅通,促进社会公平,这既有利于农村学生的发展,又顺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二)目标之二:提高农村学生的务工能力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并且这一趋势将长期存在。可以说,进城务工是大部分未能升学的农村学生的选择,然而升学导向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并没有为这部分学生作任何准备,“升学无门、致富无路、就业无术”是他们面临的困境。当然,使学生获得一技之长、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但是,面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的现实,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增加职业类课程应该是可行的策略,既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又能增强基础教育的吸引力。(三)目标之三:提高新一代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农民的数量会减少,但农民将永远存在。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可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尤其是精英农民的流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没有明显的改善,农业生产率并没有显著提高。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但这种外源性的发展战略对农村持续发展的作用有限。从长远看,农村的发展需要走一条内生性的发展道路,即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激发农村的内在活力。农村内发性发展的启动点在教育。农村基础教育应担负起提高新一代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职责,这是基础教育性质在农村的具体体现。应把农村看成一个教育场域,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环境优势,培养学生基本的乡村情感和价值观,使他们获得一些生产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成为愿意留在农村、有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的新型农民。

多元目标下的农村高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学生的素质未能全面提升,从而限制了他们的选择。从整体来看,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应能向学生提供现代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使他们具备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进取、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对职业的自主选择和适应能力,无论他们升学、务工还是务农,这些素质都是必备的。因此,应提高现有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高水平的师资和完善的设备设施。一方面,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向农村教育倾斜的政策,如“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国务院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等,这是课程改革在农村有效实施的根基。应继续加大对农村政策倾斜的力度,体现“弱势补偿”。另一方面,要激发农村教师的活力。一般认为,和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素质偏低,这是客观现实,但农村也不乏优秀教师,农村也有成功教学的典范。所以,应立足农村实际,探索一条引导农村教师自我完善、主动发展的自强之路,这是提高农村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农村学生素质的关键。加强乡土课程建设农村高中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农村这样一个基本的场域、脱离农村学生的生活世界,这种倾向一方面导致了农村学生不愿、也没有能力承担建设农村社会的重任,另一方面,由于不能学以致用,学校教育的吸引力也大大下降了。当然,重视乡土课程并不代表要拒绝代表现代文明的知识体系,而是说,在农村高中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上,要认识到知识和认识方式的多样性,发现乡村社会所蕴含的智慧,因此,应加强乡土课程建设,完善现有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国外课程建设的经验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乡土课程建设可采取下列两种模式。第一,渗透式模式,即将乡土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通过各门学科化整为零地实施乡土教育。这种模式使学生在各科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保留了现有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也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比如,家电的养护和维修、正确的施肥方法、花木的种植、民间艺术等都可在物理、化学、生物、艺术等课程的适当章节讲授,并动手实践。第二,跨学科模式,即将乡土教育内容组成一门或几门独立的课程。这种课程模式更具有针对性与系统性,也更具灵活性,比如,为了满足学生了解家乡的需要,教他们一些乡土艺术、地理、动植物、历史知识等;为了满足学生的劳动需要,教他们一些乡土的生产知识和技能等。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这些课程可作为选修课,也可以采取微型课程或课外活动的形式。总之,农村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民间文化形式、多样的生产实践活动都是农村教育的优势,应充分利用这些乡土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技能。发展综合高中,为学生提供职业教育课程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主要由职业学校实施,但在农村,发展综合中学、为学生提供职业教育课程应是可行的策略。综合中学兼顾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更能满足农村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为了避免过早专业化、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初中阶段不宜开设专门的职业教育课程,而应该发展综合高中。综合高中主要有两种办学模式:分段制和一贯制。分段制将高中分为两段,前一段实施普通高中教育,后一段根据学生的需要分流,分别实施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主要有“2+1”模式和“1+2”模式,也有“2+2”或其他分段模式。一贯制将普通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特长等个体差异,提供多种类型的课程,满足学生升学或就业的需求,此类综合高中较能体现“普职教渗透”的多元化高中教育的世界趋势。无论哪一种模式,职业课程的合理设置都是办学成功的关键。建议农村综合高中职业类课程分类设置,如农业类、林业类、兽医类、技术类、社会服务类、贸易类等,学校可根据当地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开设2~4类课程,供学生选择。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应相互渗透,实现综合高中课程的综合,而不是简单叠加,否则只能增加学生的负担,所以,应该开发综合高中的课程体系。为了保障职业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可以聘请专业教师,也可以聘请当地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

作者:谭春芳

新基础教育范文5

在信息化浪潮的席卷下,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世界各国已经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新加坡是教育信息化启动较早、发展较快的亚洲国家,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规划的国家之一。我国与新加坡具有相似的教育文化背景,解读新加坡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规划对于我国制定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落实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任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文章着重介绍了新加坡最新出台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Master Plan3,并对三个不同时期制定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了若干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发展规划;Master Plan 3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12—0080—05

引 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专门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一章,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专门成立专家组研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国各省市地区教育研究机构、电教馆、中小学校等也都纷纷开始研制地方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由此可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我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1]。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区域发展不均衡、数字鸿沟过大、投入产出效益低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新加坡是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亚洲国家,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颁布了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国家之一。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新加坡作为亚洲国家,与我国在文化、教育上有相似的背景,因此,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成功经验,无疑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就

早在1997年,为了迎接21世纪信息时代的挑战,新加坡教育部颁布了第一个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Master Plan 1(简称MP1)。MP1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课程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并改革评价方法,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等[2]。该规划的实施为新加坡在中小学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调查,新加坡的所有学生都掌握了完成基于信息技术项目或课程的必备技能;所有学校都拥有基于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的必要基础设施;所有教师都掌握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技能[3]。

2003年,新加坡教育部又颁布了第二个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Master Plan 2(简称MP2)。与MP1侧重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同,MP2更强调在已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融入基础教育中,通过改造学校的文化,推动和支持学生思考学习。MP2规定,2003年到2008年期间,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宏观目标是普遍、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以提升教育过程、改善教育结构[4]。MP2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与评价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能力培养、研发规划、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持等方面[5],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规划。调查结果显示,至2008年,80%的学校达到了MP2的战略目标,15%的学校超过了MP2的预期目标[6]。

二、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在MP1和MP2的指导下,虽然新加坡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即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程度与教师在课堂上深入贯彻信息技术的教学理念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同的学校在执行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质量效益的不均衡。为了进一步推动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解决当前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新问题,2009年,新加坡教育部制定了最新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Master Plan 3(简称MP3),MP3规定了2009年到2014年期间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愿景、实施战略、项目计划等内容。

(一)MP3的目标愿景

与MP1、MP2相比,MP3强调学生自己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与监督,同时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内容,提高学习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目标二:学校领导者能引导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并为师生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创造条件。

为了促进校领导达到预期的目标,MP3针对“引导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为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创造条件”这两个核心任务,分别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实现各个目标的策略,如表2所示。

目标三:教师能为学生提供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经验,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和协作学习者,并培养学生成为有见识、有责任感的信息技术使用者。

目标四: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能支持实现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学习。

(二)MP3的实施战略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愿景,MP3提出了四个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分别是:通过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和评估的整合来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21 世纪技能;提供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典型实践案例,为教师提供不同的专业化发展道路;促进最佳实践和成功创新经验的分享;改善学校信息技术的环境条件以支持MP3的贯彻落实。这四个战略的贯彻落实将主要通过以下五个关键内容来实现: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和评估的整合

2. 网络健康

为了给学生创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MP3提出了网络健康方面的一些实施项目,这些项目的目标均在于引导学生合理正确的使用网络,让学生了解网络的潜在危险,并学会安全有责任地使用网络。“网络健康学生大使”是其中的一个项目,该项目组每年都会组织网络健康会议,邀请前任的网络健康学生大使分享网络健康方面的实践经验,即将成为网络健康学生大使的学生学习优秀经验并提升全体学生的网络健康意识。

3. 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领导要为教师创造环境,让教师互相交流教育经验,尤其要学习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优秀经验。此外,新加坡教育部还将培训一批具有深厚教学功底的教师,让这些教师在校内外引领和指导其它教师的专业发展。

4. 研发

为了促进最佳实践的共享,新加坡教育部将支持“教育实验室网络”的建立,这些实验室将提供最新的技术以促进教育技术专家、课程专家和学科教师共同探索学习的各种可能性,并作为职前和在职教师的培训基地。另外,新加坡教育部还将通过“未来学校”等项目继续支持学校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中的创新实践,并推动良好实践在学校间的交流分享。

5.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更灵活、移动的基础设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信息技术,如接入无线因特网等,尝试为更多学校的学生配笔记本电脑,接入高数据带宽的网络等。

三、不同时期新加坡基础教育

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比较分析

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三个发展规划是在特定的发展阶段,为了满足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不同需求而制定的阶段性纲领文件,因此,每个规划在目标、侧重点及内容上均有不同。下面针对这些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如表5所示。

虽然从整体上看,三个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都包含课程评估、基础设施和教师发展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但是由于不同阶段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不同,因此对这些内容设定的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如表6所示。

四、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启示

(一)全面提升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水平,营造信息化学习环境

通过比较分析新加坡在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制定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可以发现基础设施建设一直都是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发展任务。而且,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加坡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也在不断变化和提升,由此可见,基础设施建设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区域发展不均衡、数字鸿沟过大依然是阻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我国应该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水平,重点支持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每所学校的学生都能使用到信息技术设备;建立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的学习、教学和评价方式,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的融合

当前,信息化设备利用率低、资源使用方式不恰当等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中小学校的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等设备资源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个别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开发使用了网络课程,但是在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如网络课程只简单地实现了课程内容的“数字化”,并未真正对数字化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进行设计以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未在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能力、协作探究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有更多探索和成效。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基于Web的数字化、智能化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软件工具和支持服务,引导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启发式、探究式、协作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此外,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个人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及小组的学习活动、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在评价中反思、沟通和交流。

(三)注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

纵览新加坡的三个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无论处于哪个时期,教师的专业发展始终是新加坡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具体的分析,可以看到新加坡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提高。信息时代的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为了实现信息时代教师角色的成功转变,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引导和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注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

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可以组织建立开放性的网络教研平台,每个学校的教师可以与校内同行、校外的学科教师、学科内的专家建立联系,及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分享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成果。教师自身也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个人的职业生涯学习网络,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及在信息化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

(四)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

新基础教育范文6

一、基础教育场域中的教师的学生评价观

(一)场域中不健康的学生评价观的形成

所谓的教育场域,其实就是教育中的复杂矛盾的多元位置间存在的多元关系网络,是有形和无形的整体集合与各种力量的不断重组。在基础教育场域中,基础教育的教育者、受教者和管理者是实体性质的教育要素。而这些要素虽然以互不相干的零散状态存在,却在彼此间的客观关系网络中得以互相确证。就目前来看,基础教育场域中的师生关系存在着话语权和空间权上的矛盾与冲突。一方面,在话语权的分配上,教师仅对“优秀”的学生分配以少量的话语权,从而体现自身的权力。另一方面,在师生关系严重恶化时,教师会选择到办公室与学生“交流”,从而在象征身份的空间中对学生进行压制。

(二)正确的学生评价观

对于身心尚未得到完全发育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基础教育场域中的教师只有进行正确的学生评价观的树立,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并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具有完整的生命意义,也具有特殊的个体差异,同时也是发展中的人。所以,教师需要正确的认识学生,并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个体差异。

二、教师如何展开对学生的“新”评价

(一)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教师对学生展开评价时,需要遵循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方面,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依靠捕风捉影的依据,而是要有事实根据。另一方面,在进行某一学生的评价时,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要同过于家长和同学的沟通,从学生在家表现、在校表现进行学生的综合评价,而不能随意进行学生的评价。

(二)从发展眼光出发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从发展眼光展开对学生的评价。一方面,教师不能一成不变的看待学生,而是要客观的对学生在现阶段的表现展开评价,从而避免学生因一时的评价而受到一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变化,并对学生取得的进步作出及时的评价,从而使学生获得健康成长的动力,进而进行评价应有的作用的发挥。

(三)不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摆脱基础教育场域对自身的负面影响,不以分数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遵循着整体性原则对学生展开评价。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只看到学生在成绩上的不足,而是要发现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光点。而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得到尊重,也能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四)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对学生展开评价时,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展开有针对性的评价。一方面,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教师不能以统一标准进行学生的评价。在评价学生前,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人特点有所了解,并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展开评价。另一方面,教师要有目的的展开评价。具体来说,就是教师不仅要保证评价的正确性,也要使学生接受评价,从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抱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并持以诚恳的态度。

(五)善于采取激励学生的评价方式

在对学生展开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采取激励学生的评价方式。一方面,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努力的态度,对努力学习但仍没有取得效果的学生进行客观评价,从而使学生的信心得以增强。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出符合学生实际要求的评价,从而保证学生认可教师的这种激励性的评价,进而发挥这种评价方式的效果。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