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型工业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型工业化范文1
科技进步是传统制造业走向现代化的惟一通道,从粗放型转到集约型增长方式。要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进而实现其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成为一个区域科技进步水平和生产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高新技术在工业经济中的创新作用、渗透作用、导向作用、战略作用正以新的形势和特点体现出来。
科技化要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能力,实现制度重于技术。大量的专业人才的集聚是实现科技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决定一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不在于新技术的发明多少,而在于它的制度安排、衬会环境和文化氛同是否有利于发挥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科技化要大力推进孵化工作社会化。硅谷人把硅谷的性质定义为“初创业的栖息地”。栖息地是生物学的说法,每一种生物都有最适宜自己生长繁衍的条件。就我国而言,建硅谷谈不上,但建高新区,为高新技术初创企业提供良好的栖息地,这一条件是能够做到的,在开发区设立专门的孵化器(也称创业服务中心),为高新技术创业提供必要的服务,使之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以集聚化提升工业化
集聚效应,是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竞争不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在“外部经济”。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是经济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地区竞争优势的获得来源于产业在其内部集聚过程中的优势获得。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产业的集聚既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又可以增强集聚体内的创新活动发生与增值。既可以使集聚体内知识、信息的“累积效应”产生以及快速流动,又可以通过集聚体内新企业的产生与成长,实现更有效的资源组合和配置。
产业集聚有助于提高集群内企业生产率。其原因在于:①更好地接近供应商及专业人才;②易于获得专业信息;③互补性强;④公共设施的增效;③具有更好的内动力。
产业集聚能促进创新。该作用体现为:集群内的企业由于信息沟通的便捷和频繁的联系,先进经验、技术和技能的外溢更迅速、更彻底,使企业之间能更快地采用新技术,从而企业更容易地找到所需要的物品和条件,更容易参与创新过程,开发更适销的产品。
三、以国际化加速工业化
我国加入WTO,为国内众多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与严峻的挑战,国内经济国际化已成为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如何适应国际市场新形势,研究新对策,寻求新发展,这是能否实现工业化的关键。
一要适应WTO的规则。国际经济规则给民族工业中的政府行为留下的空间越来越小,且相应地给企业行为留下的空间越来越大。国际经济竞争的重心正从国家层次转向企业层次,竞争实际上不是国家之间,而是在公司之间进行的,企业要有应对国际商海的各种能力。如,应对反倾销能力,我国未取得“市场经济地位”,被实施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以替代国产品的成本价来衡量非市场经济国同类产品是否倾销,倾销幅度大小往往是不符合实际的,有失公允的。闲此,必须长期保持交涉压力,充分利用其先例效应,有效地降低反倾销案发生率,同时要研究相关法律,掌握“游戏”规则,提高应诉能力。
二要调整经营策略。在出口高品结构上,应有效地实施品牌战略,变普通产品为名优产品出口,实现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转变,提高出口产品的“含金量”,从而改变中国商品的国际形象,避免低价倾销之嫌疑。要避免“所有鸡蛋放在一只篮子”的风险,实现市场合理分布,份额相对平衡,有效应对反倾销扩大出口的回旋余地和发展空间。
三要实施“走出去”战略。要不断扩大国际化经营的规模和水平,实现国际化扩张。国际化扩张分三步走:①产品出口,海外销售,占领市场,即营销和服务的国际化;②采购和设计的国际化;③当市场区域有一定规模,销售量达到建厂盈亏平点时,真正“走出去”开办海外工厂,达到绕过出口产品的非关税壁垒,从而进一步扩大销售。
四、以生态化构筑工业化
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实施生态化是关键。
生态工业,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以资源节约、产品对生态环境损害轻和废弃物品多层次利用为特征的一种现代化工业发展模式。生态工业建设是一项涉及到地区经济发展、人地关系协调的重大举措,必须采取必要的驱动机制,才能得以实施。
一是政府要加强管制和合理引导。引导性政策是生态工业建设的第一推动力,管制性政策是生态工业建设的重要支撑。管制与引导作用相结合,会使生态工业建设具有多方面的作用点和作用力。
二是企业要主动实施和执行。企业要实施清洁生产,采用生态工业生产模式的主体,要主动制定环境保护目标。只要企业的认识提高了,生态工业生产模式的推广就畅通无阻。
三是市场的激励和驱动的措施要有力。绿色经济席卷全球,绿色需求迅速形成并转化为直接的消费需要,这必然使得工业企业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清洁生产方式,降低成本消耗,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绿色需要。同时鼓励废料再利用增值,对废物的交易和处理宜采取谨慎、可行的态度。
新型工业化范文2
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契机,充分发挥兵团组织化程度高、集团化特点突出、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打破体制、机制束缚,积极推进经济结构大调整和发展方式大转变,以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确保兵团在西北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就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兵团内部、尤其是团场的管理体制,破除不利于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障碍,形成有利于实现兵团经济结构大调整、增长方式大转变,有利于兵团经济和社会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机制和强大动力。
一、理顺关系,准确定位,积极构建有利于团场发展的运行体制
总书记要求兵团要处理好特殊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兵团的特殊体制是由兵团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兵团既要履行“戍边”的使命,又要承担“屯垦”的责任。兵团的基础在团场,要正确处理特殊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就要理顺团场的管理体制,做到角色定位准确,使“屯垦”和“戍边”两者相得益彰。兵团党委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章程(试行)》,是推进团场管理、发展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纲领性文件。在团场落实《章程》、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团场要通过组建国资公司,先将以往在二、三产业中出资形成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划入国资公司,再将一产中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团场小城镇区划中的建设用地划入国资公司,委托其监管和经营。团场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逐步向政府角色靠拢,一方面,依法向国资公司收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并享有属地企业税收返还收益;另一方面,强化对团场社会事物的管理和服务,履行好“戍边”的使命。国资公司作为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改善国资公司的资产质量,提高经营效率和投融资能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承担“屯垦”的责任。
二、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要把对外开放和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引进国内外、区内外大企业大集团与兵团内部资本嫁接,迅速使兵团经济和社会融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尽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依托大企业大集团在产业发展中形成的人才和技术优势,解决兵团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通过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可以迅速做大产业,增强企业竞争实力。降低经营风险,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带动兵团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中,要把对外引进和自我培育结合起来。对技术含量高、投资额度大、市场开拓有限的产业,不当老大,甘当配角,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控股,迅速做大产业;对有一定基础,但产业集中度不高、市场覆盖面不大、经济效益不稳定的产业,要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运用市场化手段,通过资本融合。实现企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
各师、团场尤其是位居南疆的师和团场,要侧重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长期以来,各师和团场针对本区域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种植业布局并生产出丰富的农产品,具有围绕特色农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当加紧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构建有利于产业链各经营主体合作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集中力量做强做大产业。兵团和上市公司要根据自身优势,通过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和在资本市场融资等多种渠道,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侧重矿产资源产业的开发,加速推进兵团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三、互利共赢,充分发挥兵团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兵团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坚持远近结合、以近为主,难易相权、先易后难的工作策略和基本原则。新型工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做谋长远、打基础的工作,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更要脚踏实地地抓好跟前的工作,避免近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起大落,跟上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同时,各级各单位应不等不靠,积极创造条件,注重实干,决不能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空想那些一时做不到的事情上,而贻误发展的时机。
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兵团内部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秩序,充分发挥兵团、师和团场的积极性,实现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集中力量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加强横向联合,实现资源共享。当前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的产业整合、企业并购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兵团内部尤其是师、团所具有的资源相对贫乏,更要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内部的联合重组。要引入区域发展和大资源观,按照资源禀赋、市场分布,对南疆、北疆大的区域,各师所处的区域,若干连片团场小的区域,进行产业定位,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吸收多方投资建立产业园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管理要企业化,经营要市场化。对园区形成的增加值和税收返还部分,要按照师和团场的出资比例,由出资人分享;园区和企业经营获利,要及时向股东分红;企业所需员工要择优从出资企业中录用。
坚持产权结构多元化,注重维护中小企业股东利益。股份制是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通过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能够确保对企业的科学有效治理。为了避免好的企业治理体制不能发挥应有效率的问题,兵团在对原有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和新建企业时,应当按照产权结构多元化、基本形式股份制的要求操作。产权结构多元化,就是对涉及兵团和师团出资的企业,既不要搞独资公司,也尽量不搞国有股超过51%以上的一股独大,而是要大力提倡跨所有制、跨区域、跨隶属关系引进投资者,尤其是能够做大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共同出资组建产权结构多元化,而不是产权同质出资人多个的股份制企业。基本形式股份制,就是要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制定规范的公司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的权利和责任以及议事决策程序规则,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重大事项和公司日常工作时,一定要依法确保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参与决策权和据实获取红利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全体股东的智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支持企业的发展,股东才能够获得更丰厚的投资回报。
按照专业化分工,构建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高新技术的不断问世,由一个产品向一个产业延伸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围绕产业链形成的企业之间的系列化生产、专业化分工日趋协调密切。兵团企业要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准确定位,积极探索,突出主业,做精做强主业。当前,在实施农业产业化中,要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其核心是形成合作共赢的利益连接机制,关键是调动团场的积极性。龙头企业要强化管理,深挖潜力,增加效益,逐步建立原料最低保护价和以丰补歉机制,尽量削弱市场波动对产业链各环节的震动;团场和龙头企业以及种植养殖大户出资组建的企业化合作组织,通过向龙头企业和农户提供周到的服务,合理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既能够降低龙头企业的交易成本,维护农户的合理利益,又能够使团场增收。合作共赢的利益连接机制的形成,将极大地促进兵团工业化的发展。
聚集人才,尊重人才,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流入的良好环境。当前,兵团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的各类专业人才,但营造适应人才成长和成功的环境更重要、更紧迫。环境要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机制去营造。在识人辨人标准上,要把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作为主要内容;在经济上,要把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结合起来,建立与人才市场价值相适应的薪酬激励机制和股权激励制度;在考核体系上,要把可持续发展、创利能力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要强化任期目标,相对弱化年度目标考核;在政治上,要为人才提供相应的学习培训机会,对在专业领域、企业所在的区域范围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才,要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新型工业化范文3
如果从英国的工业革命算起,西方工业化道路走了几百年。如果我们重复西方国家的思 路,按部就班、亦步亦趋,不仅短期内无法实现赶超,而且还会重复西方工业化进程中的失 误。比如工业化的副产品:污染、能源浪费、失业等等。事实证明,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 天,靠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很难实现赶超的。
信息技术为中国快速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带来了机遇。综观历史,一项重大 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改变世界竞争格局。比如英国抓住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技术的机遇 ,率先实现工业化;美国抓住电气技术变革的机遇,实现经济飞跃,成为世界强国。20世纪 90年代以来,发生重大变革的核心技术当是信息技术,其对人类的影响甚至会超过以往的技 术发明。信息技术是摆在全世界面前的又一次机遇。
信息技术对具有后发优势的国家是尤其难得的机遇,因为以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 可以全面改造、带动传统产业升级,使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一步跨越几个阶段,在新的起点上 ,用全新的方式和更短的时间实现新型工业化,快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走信息 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中国这样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但已经具备一定经济 实力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目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关键是在总体上把信息化提到我国工业化的日程上来。在由农 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由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进程中,我国在总体上仍然处于工业化阶段 ,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水平相比有质的差距;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 史性任务。
但是,工业化本身也是与时俱进的,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劳动过程的三大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本身)都会逐渐发生质的变化。
当前,我国工业化的龙尾还没有完全摆脱工场手工业方式,但龙头已经触及知识经济阶 段,其突出的标志是,以微电子科学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工业生产中 。因此,在继续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同时,必须推进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实现工业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新型工业化范文4
(一)**工业历史概况
从建国开始,**传统工业体系可分六大类涉及三十七个具体行业,主要工业产品涉及20余种,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六大类一是采掘、冶金工业;二是能源工业;三是建材工业;四是机械工业;五是食品工业;六是轻、化、纺织工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成熟,随着国有企业改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推行,在大的经济发展趋势下,**传统工业体系基本坍塌,众多的工业生产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被淘汰、关闭、倒闭。其中一些工业生产企业依靠自身的竞争优势,得以保存下来,并成为今天**发展新型工业化体系的基础和支撑,象**啤酒、**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和乳制品生产等企业,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力军。
从五十多年来的**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工业发展既有政策和市场方面的得失经验教训,也有执政能力和判断形势以及把握时机方面教训经验,值得我们深思。
(二)**工业发展历史的启示评价
回顾历史,总结归纳**工业化发展中的历史经验,给我们今天发展新型工业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启示思考
**工业发展的历史大致经历里三个阶段。
一是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初期——92年党的十四大之前。这个时期,在计划经济的绝对主导下,构建了大而全、小而全的以轻纺、食品、煤炭电力、建材为主工业体系,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六大类涉及三十七个具体行业,企业达2000多家,产值达1.6亿元。主要特征是平均分配,充分就业,社会稳定,工业增长以资源大量投入、能源大量消耗为动力的增长点。
二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2002年党的**。这个时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和法制化的过程,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抓大放小,减员增效,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工业从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轨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传统工业体系坍塌,大量的企业破产关闭或改制为私企,失业增加,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增加。工业发展停止并略有倒退。比如1995年即“八五”末实现工业产值7903亿元,到2000年即“九五”末实现工业产值7899亿元,工业产值基本没有发生改变。
三是2002年党的**大——至今。这个时期是深刻落实党的**大报告关于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的时期,尤其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时期。这个阶段,**党委和政府积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优势资源转化战略,抓住机遇,很好的把市场导向与国家产业政策想结合,初步建立起以煤炭石油、棉纺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化体系,现有企业846家。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工业运行质量提高,实现跨越式发展,从“九五”末工业产值7899亿元,到2005年即“十五”末实现工业产值13亿元。工业发展以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方向,以人为本,大力提倡循环经济和环保理念等.
同时,**工业发展的历史,也为今天大力发展**特色新型工业化带来了一些启示和思考。一是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领**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以人为本,努力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一定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五种执政能力。即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路线确立了,关是领导干部。三是结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资源潜力,积极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把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有**特色的工业发展体制和以及机制管理模式
二、**新型工业化现状分析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对新型工业化概念作了界定。理解新型工业化的内涵需要与传统工业化的区别与联系角度去把握。从区别来看,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重蹈传统工业化覆辙,不能再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工业的高速发展;从联系的角度看,新型工业化不是全盘否定传统工业,传统工业仍然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发展新型工业就必须立足**资源优势,巩固提高传统工业,以招商引资为动力,实施科技创新,构筑**新型工业化体系。
通过对两个材料的分析对比,可以得到结论:**工业经济在塔城五县二市经济的发展中处于龙头带动作用的地位。
(三)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优劣势分析
**发展新型工业化既具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艰巨的挑战,理性分析**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优劣势,对于规避劣势、发挥优势,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意义重大。
1、**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有利因素
(1)工业基础扎实。80年代就已构建以食品、轻纺、煤炭、电力、建材为主体的传统工业体系。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培育了部分专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积累了一些发展经验;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企业活力有所增强,企业产权改革基本完成,部分企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由于自身素质的逐渐提高和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非公有制企业的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有了一些如**啤酒、四棵树煤炭、屯河番茄、北方新科等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资源优势突出。**蕴藏有2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炭、石油、黄金、铜矿、石墨、石灰岩、铅矿、镍矿储量丰富,工业价值极高,为**新型工业化走资源转换战略提供了坚定的物质基础。
(3)区位优势显著。经济区位与经济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经济区位优势越强,经济发展越快。**具备发展新型工业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处于新疆天山北坡,在交通网络中处于圆心地位。从塔城地区看,**处于地区最南端,有奎赛高速公路、欧亚大陆桥从境内穿过,同时**又毗邻工业区独山子和商业城市奎屯。交通发达,信息畅通,区位优势逐渐增强。
(4)政策机遇难得。党的**大明确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自治区、地区新型工业化会议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政策保证;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广泛运用,我市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加快外向型工业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国内市场将持续扩大,为我市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不利因素
一是资本市场相对分散。主要表现为物质资本、货币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过于分散,既无体系也没有规模,这就成为无法形成大型工业集团的“瓶颈”;二是工业结构矛盾相对突出。在工业内部,重工业比重小,轻工业比重大,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原料型初级产品多。今年上半年,全市乡及乡以上重工业完成值1.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1%;轻工业完成值1.9亿元,同比下降16.6%,重工业快于轻工业,这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相对较低;三是联动机制不协调。即工业与城镇化、信息化、农业产业化结合度偏低,因而工业的辐射拉动作用就无法发挥;四是企业管理人才匮乏。**的中高级人才大都集中在卫生、教育、党政机关,而企业人力资源就相对匮乏,尤其是懂管理、能管理、会管理的工业经济人才更少。
三、**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实施重点工业项目,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整体看**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从产业结构比重看,第二产业刚超过第一产业;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轻工业比重过大;劳动力刚刚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必须大力实施工业项目,尤其是重点工业项目。有了工业项目,才能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工业项目要坚持选择好项目,重点开发、加重发展的原则,这是新型工业化的客观要求。对**来说,就是要做大做强石化、煤电、棉花、绿色农产品加工等“四大产业”,不断增强产业带动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优化升级工业结构,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改变,工业经济存量才能提高,从而最终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坚持现有产业为基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工业,构筑新的工业产业体系,这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对**来说,优化升级工业结构,重点是提高重工业的比重,提高重工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把**建设成北疆重要的能源基地和为石化生产服务的基地,同时大力发展棉纺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巩固推进轻工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等服务业,提升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
科技对工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支持、引领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工业的高新技术化,提高工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包括生产、设备、工艺、产品、环保等技术含量都有一个整体提高。工业一旦高新技术化,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会提升。同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来说,一是要加大科研力度,加快研发和使用新技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产权;二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以工业为主体的投融资体系;三是要开展重点专项研究,在重要的领域实现科技创新的突破;四是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园是集科研与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园,它在**的落户,为**科技创新构建了平台。一些企业如**北方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近两年来已独立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四)推进招商引资,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持续动力
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到统筹兼顾,而新型工业化要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路子。因此招商引资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立足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由传统的招商引资转换到选商选资的轨道上来,才能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对**来说,一是要打破行政区划、隶属关系和所有制制约,把国家产业政策、市场投资趋势和**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二是要实现专业化招商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招商引资必须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三是要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制定招商引资的政策、制度,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四是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主要在同区规划、同区管理制度和同区服务三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切实为新型工业化搭建有效载体。
新型工业化范文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黄石市作为老工业城市,要率先在全省实现工业化,必须把握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黄石具有工业化基础好、城镇化程度高的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既有诸多有利条件,又有一些制约因素。从产业结构看:黄石继“八五”以来,经过了11年的调整,使一、二、三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2001年,全市GDP完成22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9.3亿元,第二产业117.10亿元,第三产业86.6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依次为8.6%、52.6%、38.8%;全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746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140元,城镇人口占人口比重为35.30%。但与工业化成熟阶段的要求相比,我们人均GDP只有8980元人民币,农业就业人口还十分偏低,城镇人口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使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50%左右,还要20年左右时间。从竞争优势看:近年来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批传统产业得到改造和提升,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正在兴起,一批骨干企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一批改制企业综合效应逐步显现,全市工业经济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经济总量连跨两个大台阶,连续7年位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6%以上。但与工业化水平最高形态比,我们的差距甚远,主要缺陷表现在: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结构不优,第三产业总量不足。特别是作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第二产业,黄石的工业结构仍然偏重、技术素质仍然偏低、企业规模仍然偏小、产品结构仍然偏初级,主要反映在传统产业创新活力不强,高附加值行业发展不快,新型行业发展不足。从资源制约看:黄石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城市,建国以来,我们依托资源创业而得到较快发展。但随着大规模的资源开采,致使黄石的资源越来越少,越来越枯竭。因此,我们必须承认,黄石人均资源少,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的问题比较突出。所以说,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任务还十分繁重。
基于上述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黄石要实现工业化,必须走“超越资源发展”的道路,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发展目标,要立足于“两步走”的战略构想。第一步:为巩固工业基础阶段。即从本世纪初到本世纪前10年,基本完成传统产业嫁接改造任务,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工业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达到国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先进水平,力争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第二步,为实现全面突破阶段。到本世纪前20年,全市工业化在较高水平的平台上,实现传统产业高新化、支柱产业规模化、高新技水产业化,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工业化,力争各项经济指标翻两番。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20亿元,年均增长8%;工业增加值达到220亿元,年均增长8%;实现利税45亿元,年均增长8%;其中利润总额达到9亿元,年均增长8%;技术改造投资累计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16%。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按照“突出五个重点,贯穿一条主线”的战略思路,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一是以构筑走新型工业化为重点,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要围绕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大力推进信息化的双重发展为目标,充分运用全球信息化的最新成果带动工业化,发挥信息化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倍增作用和催化作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进程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二是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一步优化传统产业结构。突出围绕冶金、建材、纺织、轻工等传统工业,大力推广应用自动化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促进产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三是以培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机电一体化、光电子、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和节能环保”等“五大工程”的实施,努力占据21世纪世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四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重点,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活动,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未来20年,经济的迅速发展将给国土、生态、资源、环境等造成巨大压力,我们要充分考虑资源短缺、环境脆弱的特点,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务必把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避免传统工业化道路对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不断提高工业化的科技含量,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五是以发展区域工业经济为重点,坚持以民营经济为基本取向,扩大县(市)区工业经济规模,使城区工业经济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乃至高级阶段迈进,实现跨越式发展。
围绕上述五个重点,要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条主线,持之以恒,不断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以突破性招商,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作者周永胜系黄石市经贸委主任)
新型工业化范文6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化;优势与特色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原颂猓壕暗抡蛐滦凸ひ祷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的优势与特色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3日
景德镇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核心城市,以独特的文化、生态、区位、人力资源等优势,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积极策应江西在中部地区的绿色崛起和可持续发展。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景德镇的定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的国家战略,旨在建设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景德镇是鄱阳湖东岸最大的设区市,是中外著名的瓷都,是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国务院首批公布历史文化名城和甲类对外开放城市。景德镇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核心城市,发展定位为“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保护生态家园、建设旅游名城,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
二、景德镇新型工业化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优势与特色研究的理论依据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工业化既是一个产业升级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向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走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七大、十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突出“新四化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强调要经济社会各环节综合配套协调推进工业化进程。
景德镇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就是要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工业化一般规律,充分发挥景德镇的后发优势和特色,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现代生态农业,以科技和体制的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景德镇新型工业化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的优势与特色
(一)“瓷都―景德镇”金字招牌名扬天下。中国“CHINA”是瓷器的名,世界知丝和瓷而识中国。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宋真宗赐年号“景德”给昌南镇,昌南镇从此改名为景德镇。“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自汉唐以来,景德镇的制瓷历史有1,700多年。“中国瓷都――景德镇”,这七个字概括了景德镇世界上唯一以单一行业瓷业发展起来的历史特征,灌注了历代瓷业工人的智慧和劳动,承载了景德镇发展千年厚重的陶瓷文化,显示了景德镇对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如此的殊荣和厚重的积淀,“中国瓷都―景德镇”是块当之无愧、价值连城的金字招牌,是景德镇宝贵财富、灵魂所在和发展重要资源。
(二)政策机遇优势突出。当前景德镇政策机遇优势突出表现在:(1)中国发展正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全面进入“新常态”的转型期。“十三五”既着力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同时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奠定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的坚实基础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更大动力,地方经济的发展将面临着巨大的政策和发展机遇空间;(2)抓住了中部崛起战略机遇,尤其是抓住了以“江西速度”获批的“鄱湖”战略的政策机遇。景德镇被定位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核心城市,所辖区列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这说明“鄱湖”战略的优惠政策将覆盖全辖区;(3)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宏观引导下,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内陆地区梯度转移;(4)景德镇先后获批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等,这都给景德镇陶瓷产业转型,打造绿色瓷都带来政策上很大的支持;(5)近年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景德镇经济的发展,规划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实施举措,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突出了景德镇发展地域特色,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生态环境优良。近年来,通过治污、造绿、建城、减排,景德镇彻底告别了“草鞋码头”和脏乱差历史。目前,森林覆盖率65.73%;地表水水质总体良好,Ⅰ-Ⅲ类水质断面达标率为97.4%,水质稳定;全年空气质量指数均值为65,评价为良好,优良天数出现频率为90.1%。景德镇连续五年全省城市环境定量考评中排第一位,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个称号。
(四)自然资源储备相对丰富。景德镇地表和地下资源丰富。有376个自然保护区,省级以上森林公园3个,还有规模较大的原始森林,生长有红豆杉等珍稀树木,是江西省重点林区之一。主要矿产有瓷石、高岭土、煤、钨、砂金、铜、萤石、硫磺、石灰石、大理石等。
全市有耕地面积96.8万亩,农、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乐平市荣获“江南菜乡”称号,乐平蔬菜集团是全省10家销售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之一;浮梁县被评为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单位,“浮红茶”曾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得雨活茶”被选为人民大会堂国宴茶。
(五)工业基础扎实。景德镇,英国李约瑟博士称其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明清时期,它就已经是江南著名的手工业城市,在明代后期景德镇瓷业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状态。解放后,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景德镇市实现了单一陶瓷生产的工业结构向具有一定规模、门类比较齐全的多元化工业结构的转变。以景德镇国家高新区、陶瓷工业园区和乐平工业园区为载体,逐步形成了陶瓷、航空、汽车、电子、建材、医药、化工等多种行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现代工业经济体系。景德镇作为老工业城市,工业基础相对夯实,有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城市配套相对完善,商业环境相对浓厚,拥有多行业、技能较高的产业工人、相对眼界更开阔的市民阶层。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这是一个城市推进工业化的有利条件。
(六)人力资源丰富。“匠从八方来,器从天下走”。景德镇的开放包容,吸引了全国各大名窑的能工巧匠,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移民城市。“景根”和“景漂”其实是古老的存在,两者相互融通,共同创造了景德镇灿烂的陶瓷文化。(1)据统计,景德镇有90多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200多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6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0多位副教授职称以上的艺术家,10万陶瓷从业者,其中中外“景漂”有2万人;(2)陶瓷产学研一体化,培育大批新型专业人才。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的陶瓷产业、研发、教育和交流四个基地已粗具雏形。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景德镇国际高技术陶瓷论坛、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等国家级平台落户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学院、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科技和技术工人;(3)人口资料表明,以后的一段时期内,景德镇市人口发展处于人口红利期。2008年16岁以上的人口为116.6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74.5%。这一比重预计未来几年还会继续缓慢提高,按测算,景德镇市每年新增劳动力达到2万人左右,而且劳动力成本相对偏低。
(七)区位优势明显。景德镇靠近长江三角洲,是皖浙赣三省交界区域的中心城市,位于“六山”、“两湖”(庐山、黄山、九华山、三清山、龙虎山、武夷山及千岛湖、鄱阳湖)中心区。景德镇市已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铁路方面,皖赣铁路穿境而过,北与津浦、沪宁线相连,南与浙赣、鹰厦、京九线相接,通往全国各地,九景衢铁路在建;公路方面,206国道纵贯南北,杭瑞、景鹰、德昌、景婺黄高速全线通车;航运方面,景德镇机场为全国100个重点支线机场之一,直飞北京、上海、深圳等8条航线;河运方面,昌江水运经鄱阳湖进长江,可通江达海。
(八)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实践证明,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城市化是由工业化来推进,同时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一般来说,城镇化率每提高一百分点,可拉动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景德镇市2015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为164.05万人,城镇人口104.2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53%。全省城镇化率51.62%,高出11.91%,全国城镇化率56.1%,高出7.43%。以山水、园林、生态为特色的宜居城市形象正在显现。这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搭建发展平台,为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创造条件,实现与新型工业化的良性互动。
(九)文化生态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十三五”时期景德镇提出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其中之一就是建设“国际旅游名城”。这一目标是建立在独特的陶瓷文化和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上。这座城市,有着“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的秀美宜人,有着大街小巷、山野林里散落的众多陶瓷历史文化遗存,以及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新貌,有着悠久历史的茶文化和古戏台文化,有着航空产业带来的直升机通航旅游。对景德镇来说“城市即景区、景区即城市”。文化的原生态、城市的原生态是日益被林立高楼包围的现代人追求的回归状态。2016年,景德镇先后入选中国景区国际影响力20强,荣获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称号。1~9月,该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140.81万人次,同比增长26.16%;旅游总收入287.47亿元,同比增长36.58%。通过顶层设计、规划引领,景德镇必将引爆全域旅游,“旅游+工业”必将有大发展。
(十)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独具特色。景德镇源远流长的陶瓷历史,积淀了千年的陶瓷文化,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肥沃的土壤。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是景德镇陶瓷产业振兴的两大支柱。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除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景德镇资源枯竭城市总体规划”政策扶持,还获得了国家财政支持8,700余万元。作为特色产业,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已形成陶溪川、三宝瓷谷、景德镇乐天创意集市等示范区,具有景德镇自主技术和本土创意的陶瓷产品,将成为景德镇振兴陶瓷的主力。
“十三五”时期,凭借上述优势和特色,景德镇按照科学规划具体部署,必将能走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率先实现在中部绿色崛起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景德镇样本”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石俊.鄱湖起宏图[N].江西日报特刊,2009.12.20.
[2]吴怡玲,丁雪,钟志生.在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N].景德镇日报,2015.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