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医学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医学模式范文1
新医学模式是在当代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在现代化大工业文化背景下,疾病的解释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以生活方式病、老年病、慢性病为主的社会疾病谱背景[1]。同时,现代西方医学在科学主义价值崇拜下,技术工具的盲目使用导致医药费持续攀高。医生过分依赖昂贵的精密仪器来研究“病”,却忽视了“人”这一主体,出现只见疾病不见人的状况,导致医学人文的危机和失落。针对上述状况,美国的戴依在1977年主张:人类的健康应表现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健康。其后,恩格尔在《科学》杂志上提出新的医学模式——“一种文化上的至上命令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所谓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辞海》中解释为“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取决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各种因素,保护与促进人类健康,要从人民的生活环境、行为、精神和卫生服务等多方面努力”[2]。《新生命伦理学》则认为新医学模式是针对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使现代医学丧失人性、已成为“尸体医学”的现实提出的,它从大卫生观出发,重新认识到人的健康应包括机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良好等方面,强调医学应是完整人的医学和“活人”的医学[3]。
新的医学模式力图改革单纯生物医学模式,遏止盲目技术至上主义带来的危害,引导人们改变对疾病、健康、医学任务的认识,医生的职责将不仅局限于治疗疾病,其重点会转为预防疾病,开展保健服务,增进健康,从“以救治病人为中心”转变为“以保障健康为中心”,从“技术服务”转变为“社会服务”,从“医疗服务”转变为“预防保健服务”。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自身的发展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新医学模式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这种医学模式的转变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1新医学模式与中医的契合
1.1近代以来中医面临的困境近代以来,自从德先生、赛先生进入中国,中国人就迷信于西方的坚船利炮造成的话语霸权。西医快速的疗效,一整套规范的医学行为方式,很快就得到民众的认可。在西医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医处于十分窘迫的境地。20世纪20年代末,政府通过“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之障碍案”,给中医以致命的打击;20世纪50年代对中医的排斥和歧视盛行一时;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关于中医阴阳五行存废的问题争论不休;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不停地追问中医是不是科学以及中医如何现代化的问题。在理论上中医面临一次次打击,在实践中也不例外。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最新公布的全国卫生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西医从业人员558.39万人,中医40.72万人,中医占11.4%;西医院1.68万个,中医院0.26万个,中医占15.47%。在一些发展得比较好的中医医院的盈利项目中,西医项目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4]。经过长期碰撞,西医已成为中国的主流医学体系,中医则逐渐边缘化。
1.2中医与新医学模式的契合当前,人类的疾病模式发生了变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资料表明,1977年美国1岁以上死者的10种主要死因与影响健康的4个主要因素的比例关系中,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病占前3位,影响健康的4个主要因素依次为:①生活方式和行为,它包括吸烟、摄入脂肪过多、缺乏体力劳动、性格因素等;②人类生物学因素,它包括遗传、免疫缺陷等;③环境因素,包括污染、辐射等;④社会保健服务制度,包括医疗费用支付制度、服务方式等。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例依次是:48.99%,3.2%,17.6%,10.3%[5]。不仅一些发达国家的有关资料是这样,发展中国家的有关资料也呈现出类似变化。
同时,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所承受的压力日渐加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以致医学界不得不把“亚健康”列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亚健康”是指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征或“第三状态”。世界各国医学家对“亚健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没有发现“亚健康”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因而缺乏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据统计,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年龄多在20~45岁之间。美国每年600万人被怀疑处于“亚健康”。澳洲处于这种疾病状态的人口达3700万。不久前,日本公共卫生研究所的一项调研发现,接受调查的1000名白领员工中,有35%的人正忍受着“亚健康”带来的病痛,并且至少有半年病史。
中医发展的核心首选角色定位,要找到中医突破困境的出口,就要找到中医相对于西医独特的魅力。中医之所以区别于西医就是因为它独特的科学抽象思维的辨证论治逻辑方式,不但完全能够驾驭实证技术,而且是完全可以兼容形态结论的[6],是具有高度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六经病八纲辨证科学。中医对证的高度抽象化的理论研究方式是超越于时空概念的非解剖意义的医学辨证法科学、藏象假说模式和辨证论治科学的抽象方法。西医是具体的、可重复的、是技术层面的,是对抗性治疗,强调外因,需要找出疾病原,再用药消灭。西医针对性强,见效快,这也是西医在中国大行其道的原因。然而人体本身就有巨大的免疫系统来预防疾病,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就可以从根本上预防疾病。中国传统医学以整体观念为基本特征,重视“天人相应”,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社会属性强行剔除干净,是模糊的、非线性的、哲学层面的,强调内因,不进行对抗治疗,而是用药调整人体的自组织能力或者说自康复能力,由机体自行抗击疾病。中医是辨证论治的,重视个体化治疗,重视人的情志,既可治疗,又可预防,具有以人为本的倾向。因而,中医的人文精神和理念与新医学模式是比较吻合的。
2“治未病”的理念是成就中医的关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明确指出:中医医疗机构在从事医疗服务活动中,应当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运用传统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发挥中医药在防治疾病、保健、康复中的作用,为群众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中医药服务。
所谓“治未病”的思想就是从事物的运动性特点出发,强调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中医中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谐学说以及阴阳五行相克相生的理念,符合完整人的医学观。中医学认为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环境之中,人本身也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疾病并不是对健康的突然袭击,而是对身体潜移默化的侵袭,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改善人体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免疫球蛋白合成,提高机体抵抗力,这样才能“治未病”。两千年以前的《黄帝内经》表明,中医以证候为研究对象,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方法论,形成了人类医学史上成熟的、也是最早的医学。其中的《六微旨大论》认为:“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上工救其萌芽,下工刺其已成、求其已败,此之谓也!”《金匮要略》:“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包括未病先防、防微杜渐和已病防变。《灵枢·九针十二原》:“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疾病是可以认识、预防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7]。”可见疾病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有其独特的演变规律,病在肌肤,烫煨之所及,如果病入骨髓,扁鹊亦望而旋走!所以治疗疾病应立足于使人体阴阳和谐,做到未病先防、防微杜渐、已病防变,“治未病”是从根本上治疗疾病的一个关键。
中医要在新的医学模式下焕发新的生命,就必须重倡希波克拉底名言——“对于医生来说,了解一个病人,比知道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要认真分析当今时代的特点,同时要认识到自己的独特魅力。现代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焦虑,各种心理障碍不断,人不是机器,人要定期休闲,过一种诗意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要用中医的和谐、阴阳五行互生互灭的观点来调节。中医院的环境要具有一定疗养院的性质,集食疗、保健、养生、针灸、按摩、防病为一体。中医要获得发展,还要根据辖区卫生资源现状、社会经济发展及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等实际,对中医院实行全面改革,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创建以中医中药为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新体系,发展疾病预防、保健养生、中医美容、心理咨询四大优势学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现代人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晓康,刘公望.中医文化·新医学模式·中医人文教育[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4,23(4):196.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456.
[3]孙慕义,徐道喜,邵永生.新生命伦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7.
[4]赵安平.SARS:能否再造中医药[N].健康时报,20030612(3).
[5]余占海.新的医学模式对医学界的重大影响[J].兰州医学院学报,1994,20(1):63.
新医学模式范文2
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慢性前列腺炎
1.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换的现状
虽然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至今已有30年,但是由生物医学模式转换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仍面临巨大的困难。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只关注科学技术进行诊断与治疗,而缺乏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医学观点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予以关注,其结果是患者对医生失去了信心。因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换需要更多的临床实践。
1.2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明确的临床症状与复杂的发病机制
慢性前列腺炎是中青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症状非常明显,主要以会疼痛及排尿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1]。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不一致,多数患者主观症状较重,而客观检查阴性。学者认为由于前列腺包膜的屏障作用,临床上药物治疗效果差,病程迁延,易复发。因此,有关前列腺炎的困惑和争议主要源于前列腺炎发病机制的复杂。除感染外,还包括前列腺导管内尿液返流、免疫状态变化、排尿功能障碍、神经功能失调、盆底肌肉异常等有关。于是,我们研究并尝试从不同研究领域的文献中寻找有关“血-前列腺屏障”的理论和实验的依据,提出慢性前列腺炎病理生理模式图假说[2]。并实验验证血-前列腺屏障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因此,倾向认为前列腺炎是多种致病因素、多种致病机制先后序贯作用的病变,其前列腺炎样症状可能与前列腺本身病变无关[3]。
1.3心理、社会因素在慢性前列腺炎疾病的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有研究认为至少30%躯体疾病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4]。在现代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生活中,就业、家庭、婚姻等问题的出现,使男性承受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武立新等[5]通过Zung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和国际功能障碍指数表5(IIEF)等调查研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精神障碍情况,门诊大部分前列腺炎患者都有工作压力过大或工作不如意,经济负担过重,夫妻关系不和睦,受媒体暗示出现症状或症状加重,表明慢性前列腺炎不能单纯视为躯体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由此可以看出慢性前列腺炎不是单纯生理上的疾病,而是生理、心理与社会功能相互关联的心身疾病。因此慢性前列腺炎这一疾病对患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临床相关治疗应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方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4新医学模式与慢性前列腺炎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新医学模式就是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和思考,并且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慢性前列腺炎在新医学模式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6]: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构成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是疾病预防的基础;同时又是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产生的基础;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和症状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疾病的诸多因素同时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诊断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和症状是疾病预后的基础,疾病的预后同时要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预后。
1.5临床工作中忽视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临床工作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慢性前列腺炎是否影响?部分患者为什么存在障碍?研究表明[7-9]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障碍的患病率较高,患病率与患者年龄及病程呈负相关。因此,我们考虑有以下几个原因:自身对疾病无知及性格缺陷;社会宣传教育不足或夸大疾病的危害;部分临床医生对患者心理因素认识不足。慢性前列腺炎对人体的危害与其说是躯体上的,不如说是心理上的更准确。心理因素直接影响CP的转归,心理负担愈重,病情愈迁延,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病及转归中可以互为因果,这可能是慢性前列腺炎主观症状不易改善的原因所在。
2新医学模式对慢性前列腺炎医疗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新医学模式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能在心理医师、康复医师及泌尿外科医师协助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后,由家庭和社区医生提供连续、综合、协调、个体化和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从而使患者症状缓解。具体实施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协调期望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首先,医生不应对患者的治疗抱盲目乐观的态度;其次,患者对治疗效果抱完全治愈的态度,即不应强求临床治愈与完全无自觉症状划等号。积极寻求患者期望的平衡点,对于治疗效果欠佳的,应积极为患者寻找可能存在的心理、社会因素。
2.2处理好与患者的关系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经常因病痛和心理问题去寻求泌尿外科医生,许多问题是外科医生所不能解决的,但因此而回绝患者却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一位医生长时间为其治疗,而未达到患者期望的治疗效果时,医生的厌烦的态度将引起患者仇医、厌世,后果将是难以预料的。经治医生可主动与患者沟通,讲解综合治疗的优点,让患者懂得利用家庭、社区或其他医疗资料来解决他们的问题。
2.3正确处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部分患者因为病痛而回避家庭和社会,他们往往采取的是“有病乱求医”,将求医看做是生活和工作的重点。这样的结果不仅使患者本人远离家庭、社会,而且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对于治疗也是有害无益的。建议患者参加正常工作,注意自我调整,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患者、患者家庭、社会相互理解和帮助下才能做到。
3新医学模式对慢性前列腺炎临床实践的应用
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泌尿外科门诊初次就诊的CP患者64人,已婚,年龄22岁~52岁,平均33.5岁±7.6岁,均符合美国国立卫生院制定的CP诊断标准,排除其他相关疾病如:泌尿系感染、结核、结石、前列腺增生症、神经源性膀胱及外伤等疾病。按就诊时间平均分为两组:甲组和乙组,两组间的年龄、病程、CP症状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3.1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的选择:两组均给予足量、有效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疗程8周。其他治疗:甲组患者:向患者交代疾病治疗的必要性,积极、按疗程治疗;乙组患者(按上述的指导方案进行):向患者详细讲解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情况及病理变化,一般不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大的影响,消除恐惧、紧张情绪,患者症状与不育、障碍、癌症无直接关系。给予正确的心理疏通及让患者处理好生活、工作及社会的关系,帮助患者分析病情,减轻焦虑,逐渐使患者消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p#分页标题#e#
3.2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各症状明显好转,甲组和乙组的CPSI评分治疗前评分为:17.03±5.75和16.86±6.33;治疗后评分为13.38±4.32和11.17±3.35,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PSI评分统计,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药物+心理+社会综合治疗是有效的。
4慢性前列腺炎医疗观点转变
新医学模式范文3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过去实行的功能制护理,以任务为中心,把护理工作简单地划分为系列各不相关的任务。护士只是被动、机械地完成眼前的任务,很少考虑患者的个体需要,失去了系统地照顾患者、相互交流的机会。这种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现代临床护理应以病人为中心,解决患者的实际需要,满足其心理和身体两方面的需要,成为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整体护理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对患者的认识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偏重于躯体因素同时转向患者的心理创伤和反应,由着眼于生物学因素分析转向重视社会因素的作用[1]。疾病谱和死亡谱的研究表明,现代造成大量死亡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都是多因素致病,无数研究已充分证实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病程的转归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心理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无疑起着重要作用[2]。
1 现代医学模式对心理护理的要求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现代疾病是综合多因素致病,要对上述三轴系统进行全方位诊断治疗,注意情绪、个性、不良行为、心理应激这四大因素。要求护理工作者:(1)计划护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2)心理护理,调节患者的社会角色(重视患者同医护人员的关系,不应存在求和被求的关系),稳定患者情绪,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应激反应,调节其情绪变化,帮助患者增强适应能力[3]。
2 心理护理的原则
心理护理内容较多,在进行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遵循一定原则[2]。(1)心理护理与躯体护理的整体性。对患者进行躯体护理,以减轻新的情绪反应,心理护理以减轻情绪对身体的作用,阻断情绪恶化加重躯体反应的恶性循环,建立心身良性循环能达到心身协调。(2)心理护理目标的个性化。同一类疾病,患者都有某些相似的心理反应和躯体反应,但是,作为某个患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家庭经济状况等各异及遗传素质不同,其个性特点亦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应激反应就发生了特殊性变化,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计划的心理护理。(3)实施中解决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心理护理工作中,首先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视其为患者最主要的问题。由于在现代疾病中(多为慢性病),多数目前还未寻找出特异的治疗方法,部分患者就产生悲观消极、甚至厌世的心理活动,从而形成心理-病症加重-心理的恶性循环。医护人员应就此给以心理疏导,讲述心理因素对疾病影响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重视医院环境(医护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系、精神环境)。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亲切感,促进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积极配合医疗护理。
3 心理护理的目的
3.1 满足患者的需要,搞好医患关系 心理护理的基础是良好的医患关系,因此首先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患病后,患者的生活规律发生了较大变化,医护人员应尽量满足其饮食、睡眠和休息等生理需要,使其生理过程得以尽早恢复。关心爱护患者,满足其爱与被爱的需要。尊重患者的个性、习惯,以满足患者的心理、社会需要。平等、同等对待所有患者,使其感受到有同样的社会地位。同时医护人员应向患者介绍医院状况(设备、医护人员技术水平、诊断治疗条件),所患疾病的科学知识,以满足患者的安全需要。
3.2 调整患者的社会角色 患者进入角色,与原角色发生冲突,多数表现为生病后仍想继续工作,对此应予以调整角色行为疏导,以利于康复。当疾病转入恢复期或慢性时期,则应逐渐淡化其患者角色意识,有利于恢复其社会角色[4]。
3.3 调整患者情绪,缓解心理应激 患者一般都具有焦虑、恐惧、疑虑和抑郁心理以及与家分离后孤独、失助、失望等情绪变化。这些变化会加重患者病情,及加剧其心理应激,甚至致其死亡,必须予以调整,恢复其乐观、稳定的情况,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多数心理应激所引起的后果可通过心理护理加以缓解[5]。
3.4 改变患者不良行为 许多疾病的发生与不良因素有关。应说明不良行为的危害性,应用行为疗法,认识疗法改变其不良行为[6]。
3.5 增强患者心理适应能力及处理心身反应能力 引导患者及时适应患者角色、病房环境,用心理学方法处理疼痛、失眠、病残丧失感,孤独寂寞及其病态身体意象。
4 心理护理方法
4.1 搞好护患关系 掌握人际吸引原则,注意个人端庄、诚恳、和善友好的仪表。经常与患者交流,发展友谊,多关心其病情,使其产生感恩报答之心。放下架子,尊重患者,平等相处,多方了解患者的需要、动机、个性和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避难求易搞好关系。
4.2 重视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技巧 多用治疗性语言与患者交谈,解释病情,疏导其思想症结,积极暗示,安慰患者情绪。如告某相同患者刚刚治疗好转或痊愈出院等,暗示其疾病可治愈,前景美好。要明确回答患者提出问题,果断表态,切勿使用消极暗示,犹豫和含糊其辞的语言,同时重视语调、表情、动作、态度相配合这一非语言交往技巧。
4.3 缓解患者心理应激,调整其积极情绪 把医院设备、医护技术及以往治疗同类疾病成功经验,向患者详细介绍。将重症和抢救患者与一般患者隔离。
4.4 改变患者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 对患者进行个性测定,根据其个性结构和特征向其说明其个性的优、缺点及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促其逐步改变不良习惯和行为。
4.5 改善病房环境 尽量美化环境,布置好病房设施,保持清洁安静,调整病友间关系,促其友好交往,相互关照。
4.6 促进患者尽早适应患者角色,教会其放松方法 运用心理防护机制(潜意识中),使其保持精神活动的平衡和稳定。促进患者散步、疏泄、转移注意力及练气功、太极拳等放松方法。
5 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培养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人员除具备有“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利他精神,“增强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职责外,还应具备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注意力,准确的记忆和独立思考能力,具有稳定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性格;同时对工作极端负责和处理果断,具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语言表达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因此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养[7],加强护理人员的在职教育[8],学习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和医疗知识,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事业心,加强护理技巧训练,深入护理实践,不断总结成功失败的经验,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本秀.浅议传统文化观念与心理治疗.社会与医学,1998,11(5):40-41.
2 岳文浩,赵耕源.现代临床心理手册.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0-149.
3 杨菊贤,张锡明.实用心身疾病学.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2,97-99.
4 高素芝,曹继艳.患者角色的适应与护理.美国中华健康卫生杂志,1998,1(5):166.
5 陈学诗.当代心理卫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89.
6 杨德森.行为医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8-10.
新医学模式范文4
关键词:全科医学;本科教育;培养模式
全科医学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它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融为一体。目前,我国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方式包括:转岗培训、毕业后教育、成人教育及本科教育等,本科培养将成为主要的途径。我们从2010年开始开展了全科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就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探索。
一、明确培养目标 紧跟行业标准
全科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采用优化整体设计、推进整体改革、追求整体效益,紧贴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适度结合,形成全科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临床医学通用标准:全科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参照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包括7个宏观领域:①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②医学科学基础知识;③沟通技能;④临床技能;⑤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⑥信息管理;⑦批判性思维和研究。同时还要结合行业标准。新医改方案第三项任务就是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是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责任主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10大类41项。全科医生的主要职能是以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和管理、预防及传染病报告和处理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为主体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能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开展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毕业后能在社区及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的实用型卫生人才。
为实现培养目标,全科医学部分教学内容分为全科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理论、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社区康复、社区心理卫生、预防医学和卫生信息管理六个模块。全科医学本科培养要求:掌握临床医学、全科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疾病的流行规律,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措施与计划的能力;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临床医学、全科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掌握实施全科医疗及开展卫生防病、健康促进、心理咨询、计划生育、卫生管理以及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卫生调查、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加强素质教育 改革课程体系
全科医学专业整个课程体系应注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注重医学与人文、生理与心理、预防与治疗的有机结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素养和科学研究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课程设置的原则紧扣全科医学行业需求,教学内容以适用、够用、能用为原则,注重实际能力、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培养。采取“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综合型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是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根据临床需要综合和重组医学基础各学科知识,实现机能与形态、微观与宏观、正常与异常、生理和病理等多种综合,淡化了学科意识,强调了基础和临床课程之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体现了知识与能力、道德与情感的相互关系。“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教学模式紧扣医学生培养目标,围绕各个器官系统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生长发育、病理改变,以及常见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问题进行教学,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渗透,早期接触临床,使学生把各学科的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的构建突出全科医学特点、体现当代医学教育的最新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打牢医学专业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全科医学实践技能、自学能力、积极进取的态度、求实创新的精神、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全科医学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在重视系统性、理论性的同时,还注重实用性。我们根据全科医生有关原则和社区健康问题的范围、类型及特征,把各种基础、临床学科的内容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专科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全科医学专科知识体系。课程设置为:①生物医学基础:主要课程包括人体发生学、人体结构和机能学、医学病原学和病理生理学等,约占总课时的20%。要求学生掌握人类生命过程、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疾病的概念以及疾病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②临床医学:主要包括诊断学、药物治疗学、临床常见病症处理、急救学、中医学和老年病学等,约占总学时数的50%。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病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能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和保健,掌握急重症的处理技术和常用的护理技术。③行为医学:主要开设社会医学、流行病学、社区医学、全科医学概论、社区卫生服务技能学、医学心理学、卫生学和卫生管理学相关学科等,约占总学时数的30%。要求学生掌握社区工作的基本知识,正确处理好医疗保健活动中的各种人际关系、社会与医学、家庭与医学的关系,掌握社区病因的调查方法、社区病因诊断、社区病因预防及社区病因治疗,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卫生管理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社区中医疗保健的实际问题。
三、注重能力培养 更新教学方法
全科医学本科教育基于“基于器官-系统”的课程模式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可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如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教学方法。结合临床专业的具体的特点采取“模拟临床式教学法”、“以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和“主题式教学法”等互动式教学法。“模拟临床式教学法”即模拟医生工作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序与临床实际工作中的思维程序基本接近。“模拟临床教学法”是使理论贴近临床的手段之一,让学生从中学到诊断疾病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临床的思维特点及发展学生的智力;“以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是采用案例为引导,提问讨论,教师归纳、精讲结合的形式,由浅入深,启发提高学生思维;“主题式教学法”,在临床各系统疾病的教学中,症状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对学生而言,只有很好地掌握各系统疾病常见症状,才能为进一步学习各种疾病做好铺垫,以某一共性“症状”(主题)为主线,横向联系各学科、各系统可能出现的疾病诊断与治疗进行临床思维,发现该“症状”的本质,确定临床诊治。采取“互动式教学法”改变原有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全科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四、强化考试功能 考核实践能力
考核评价方式,建立起学业成绩全过程的评定体系,其中包括多站式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测验、观察记录、查阅实习手册、笔试等,主要课程采用过程和终结考试及综合考试(基础综合、临床综合和技能综合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对学生的总体评价,包括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临床能力、职业行为、学术潜能等。这些评价来源于导师、各选修课教师。
参考文献:
新医学模式范文5
[关键词] 创新人才;医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a)-104-02
培养医学创新人才是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目标,而创新的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所谓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优化教学过程而形成的稳定、系统、简明的教学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教学模式可表现为特定的课堂结构,也可表现为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程序[1];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系统概括,由教学理论、教学目标及教学程序等组成,呈现动态变化的过程。
医学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历史使命,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随着医学教育的迅速发展,未来的人才需要拥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强调专门性、综合性以及学科融合[2]。因此,改革医学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21世纪医学从“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治疗型模式”转变为“预防、保健、群体和主动参与模式”,医学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样化、现代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3]。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依据学校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总体目标,对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医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是课堂“灌输式”,教师讲,学生等待接受,形成了接受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强调教师为中心,可确保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可较好地体现教学大纲、教材的中心地位。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模式,应整合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近些年来,按照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教学要求,我院在教学中逐渐将“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主体,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互动、学生主动思维等,将教师为主导转变为学生为主体;实验教学中开展的Seminar教学模式也是“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重要体现,首先由教师提出Seminar课题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学生解答,课堂的主体完全由学生担任,教师只作必要的总结。Seminar教学方法的引入,不但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点;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也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对自己得出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踊跃辩论,形成师生互动、平等交流的平台,课堂气氛活跃,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学科群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医学教育中重视学科建设,实行“分学科教学”的课程体系,其缺点是专业口径过窄,多演示现象、验证理论,导致课程或学科之间缺乏交叉融合,验证性实验多而综合设计创新性实验少。为适应21世纪医学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从1999年起我院率先在机能科学实验中心进行课程整合,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三理”的实验教学课程优化重组为机能实验学,实施学科群“三段式”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式,即第一阶段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实验教学,在此阶段将“三理”学科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等对学生进行综合培训,使学生奠定参与机能实验的基础;第二阶段为综合性实验教学,有机融合“三理”的实验内容,如生理学开设“平滑肌的特性”实验,而药理学开设“药物对离体平滑肌特性的影响”实验,在形成学科群教学模式中将两项实验综合,这样可使学生在一次实验中观察到离体平滑肌从健康到疾病以及药物治疗“整体性”的主线,淡化了学科界限,使学生灵活地掌握“三理”理论及实验技能,并将“三理”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目前“三理”的综合性实验开出率已达50%以上,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解决了一直以来各学科分散重复授课、实验单一简单以及实验教学资源浪费等缺点;第三阶段为自主设计性实验与科研技能训练,在“三理”实验教学的后期引入科研思维,采用自主命题或教师命题的方式,学生经过查阅文献自主设计选题开题报告动物实验结果统计分析等过程完成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这样系统性、层次化的课程训练,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搭建了探究性学习的平台,形成创新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的水平,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院已建立了学科群的实验教学模式,并于2001年正式成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将原有的17门实验教学学科重新整合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其下设4个分中心,即机能科学实验中心、形态学实验中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心以及病原微生物细胞免疫遗传学实验中心,实行了实验课程体系的优化重组,并由此引发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深层次的实验教学改革,主编实验教材13部,其中获省级和校级优秀教材奖4项。
3研究型的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是当前国际教育界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它以学生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体现了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研究型教学是本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即为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研究型思维和探究性学习[4]。在“三理”实验教学的第三阶段机能实验学开设自主设计性实验与科研技能训练,即为融入科研思维的实验教学模式;我院自2001年开始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8周的科研技能训练也为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体现。训练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在导师研究方向范围内自行选题、设计实验,导师负责指导及修正,学生按照实验设计自行完成实验,并进行结果的统计分析及论文的撰写。近年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以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的开展均通过学生的研究型学习,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研作风,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等医学教育中教学与科研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师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及教材建设,是我院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又一模式。药理学科在教学中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制定研究型药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课程纲要,通过优化药理学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引入科研思维、融入新药研发及学科前沿知识等方面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在实验教学中融入本学科分子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心脑血管药理学、肿瘤及中药药理学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增加探究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内容进行实验教学的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呈现被动思维,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阻滞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5]。基础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临床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时展的要求。我院在教学中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如多学科打破基础和临床的界限,以临床问题引入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去解决临床问题,实现临床与基础的互通及融合,使学生将基础知识提升到临床实践的高度理解,缩短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通过临床实际真正掌握基础医学理论及实验技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意识,使他们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的结局有了系统的了解,为医学生架起一座由基础医学通向临床医学的桥梁。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解决问题的境遇,通过敏锐的观察、深入的思考以及反复的实践,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临床实践服务,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目前我院已形成了包括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的高层次、高水平相互有机衔接的优秀课程群;教师主编各类教材47部,其中全国规划教材19部;副主编、参编教材240人次;主编的全国规划教材《病理学》、《药理学》及《组织胚胎学》分别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微生物学》等4部教材获省级优秀教材奖。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模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呈现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我院已建立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期机制和发展规划,采用激励政策及措施,鼓励进行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以实现培养高水平研究型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曲晓娟,林子彬,王松华,等.综合性大学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5,26(6):47-49.
[3]宋汉君,姜思政,罗佳滨,等.新形势下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和目标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7-9.
[4]曾志嵘,周增桓,文民刚,等.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4-6.
新医学模式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4-136-03
一、问题的提出
构建和谐社会,大学担当着培养和谐人才的重大责任。和谐人才的标准是德、智、体、美全方位的和谐发展,而和谐心理是和谐人才的基础。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人内在的体验稳定感、主观幸福感和价值获得感。
一方面,大学承担着为国家培养、输送和谐人才重大责任的机构,这一性质决定了在高等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治疗心理疾病,而是促进青年学生形成和谐的心理状态。这就意味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不是心理疾病治疗工作,而是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另一方面,有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在校本科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率约为15%。这就是说,进入高校就读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健康人群。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兰州大学为例,近年来我们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在校本科生进行了深入的约谈普查,发现大学生所表现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非来源于心智发展扭曲之后产生的疾病,而是学生内在人格发展不够完善引起的一系列消极现象,学生面对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是适应性和发展性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定位于对学生健康完善人格发展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从心理与环境、心理与行为、内在人格等三个方面,促使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心理和谐发展。这种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标志就是学生的自我和谐,表现在对人对己对事上达到的良好的自我认知、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平衡状态。而这种对内协调、对外适应的心理和谐状态,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方面: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人格完整、反应适度、行为协调、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三五”模式构建
培养大学生成为和谐人才是一个需要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一)一个主阵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
帮助大学生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课程体系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主课堂、主渠道作用不容忽视。课程体系应包括三个模块:
1.主干课程模块――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课程为主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包括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恋爱心理、职业生涯规划、新生生活适应等普遍困扰学生的问题,旨在通过传播普及心理健康常识,使学生认识自身,树立健康意识,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通过这种课堂教学形式,有效解决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帮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及隐患,指导学生自我调适或解决一般的心理困扰,激发学生的心理自助自救能力,预防心理问题障碍化发展。
2.活动课程模块――以专题活动类课程为补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生自主开展活动的基础上,积极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开展拓展训练、自信心训练、压力管理、人际关系训练等团体活动,既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使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达到课程效果的延伸和巩固,从而推进课程教育从广度到深度的发展。
3.支撑课程模块――以专题网站知识普及为支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者可以个人博客、学生论坛等网络平台为载体,建立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网站和网络咨询平台,全方位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常识,交流心理自助经验,打破心理健康课程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广泛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这三大模块互为对应:有机联系、各具特色,全方位落实了“教育为主、面向全体”的原则,有效构建以学生为主阵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
需要强调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三大模块”的运作中,必须遵循“三大注重”的工作原则。一是注重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让学生真正理解心理学理论知识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性;二是注重改善学生的行为――努力激发、充分调动学生改善自我的强烈愿望和动机,继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注重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挖掘潜能,发展自我。“三大模块”的充分结合,能够实现每个学生在大学期间都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由此建立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形成课程和团体训练活动相配套的、覆盖所有年级和学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三级大平台:学校领导、教师指导、学生自助成长的三大平台
高等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成才成长为出发点,同时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把教师的科学教育与辅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真正有机结合起来。要达到这样教育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班级三级工作网络的效能,建立三大工作平台,有效整合全校资源。
一级工作平台:坚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教师及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专干(主要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辅导员)构成,统筹规划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在政策指导、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和督导检查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各项工作具体落实和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求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及时上报问题学生资料,建立问题学生动态档案,并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指导工作,指导、鼓励辅导员、班主任认真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从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级工作平台:坚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干部工作的中介作用。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干部应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学科背景,接受心理咨询的相关专业培训,并接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指导。在学习提高心理问题的辨别能力和矛盾化解能力的前提下,具体组织学院班级心理联络员开展工作。同时,在宏观层面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中观层面上开展有关心理学知识方面的活动,满足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兴趣;在微观层面上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充分维护学院“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有效运转。
三级工作平台:坚持学生自助组织的基础地位。学生心理自助组织包括班级心理联络员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处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地位。班级心理联络员由班级和学院推荐,一般任期为四年。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组织严格的培训。其主要职责是宣传有关知识,关注重点人群,及时反馈相关信息。组织学生自由研讨学习生活中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明晰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在学生当中有效营造“感悟生活、珍爱人生”的良好氛围。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由感兴趣的在校学生自愿组成。一般情况下,其活动组织接受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指导,以提高自身素质、开展各类宣传服务活动为宗旨。其活动开展可以是多样的,可通过邀请校内外心理健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心理电影赏析、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型心理知识宣传,为营造全校健康、团结、活泼、进取的学生生活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效应。
学校调控、教师指导、学生实践三级工作平台管理,有利于各部门相互协调、各有归属、各负其责。在全校范围内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核心、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的教师和管理队伍,以及相对稳定、工作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大学生骨干队伍,能有效保证人员的全过程参与、管理的全方位覆盖、工作的全环节展开。
(三)五大通道:宣传教育、团体辅导、个别咨询、测量建档、跟踪转介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把握好障碍性指导、适应性指导和发展性指导三个层次,即突出发展性指导的中心地位,又及时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解决好问题。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机制应包含五大通道:宣传教育、团体辅导、个别咨询、测量建档、跟踪转介。
1.宣传教育。首先,通过在校报中开设心理健康专栏或独立发行心理健康教育专刊等,及时宣传普及心理学常识,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其次,开展心理知识宣传活动等专项活动,激发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兴趣;再次,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阵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依托个人博客、校园论坛等平台,建立心理知识普及专题网站,在网上开设现场答疑、在线咨询、小知识宣传、心理测试等多个栏目,既打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方便了教师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和管理。另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全面开通手机、QQ、E-mail等导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平台,及时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网络等手段,解答学生的疑问,开展心理咨询。
2.团体辅导。近年来,团体辅导在高校受到高度的关注和积极的推进。相对于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特点,对障碍性、适应性和发展性三个层次的指导均可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高校中的团体辅导应以为学生发展服务为主要原则,分别从拓展训练、自信心训练、压力管理、人际关系训练、价值选择等方面对学生给予辅导帮助。
3.个别咨询。个别咨询是高等教育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常用手段,主要采用一对一的面谈、信件往来、电话交流等方式进行,是当前解决学生问题最有效和必然的方式之一。值得关注的是,高校的学生个别咨询工作,其主力军并非只有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重要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4.测量建档。辅导的前提在于了解学生,正如医生诊断病患,首先要翻阅的是病患的病例,再探询目前的病情,然后再加以综合分析,学校辅导工作也是一样。因此,学校在广泛普查咨询的基础之上,应积极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特别是利用月排查和周报等制度,从每个学生的基本资料、成长环境分析、成长过程的心理表现、心理压力在身躯的自然反应等内容人手,将学校所有存在问题的学生资料归档建库,及时跟踪记录发展情况,形成一个动态档案库。这一举措可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