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媒行业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范文1
“神秘”报告
这份名为《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的报告是由国家工商总局公平交易局牵头完成的,而针对跨国公司垄断竞争的调研工作早在2003年初就已经开始,由北京、上海、广东三省的工商部门与公平交易局共同开展。2003年3月和4月,公平交易局邀请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中国洗涤用品协会、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以及联想、乐凯、微软等国内外的行业领头者召开了两次座谈会,以了解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所占的市场份额、外资并购情况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限制竞争行为。
2003年10月底,国家工商总局在广东召开了“跨国公司限制竞争研讨会”,对调研情况进行了初步小结,并邀请法律专家和经济学家对如何监管跨国公司垄断竞争行为发表了看法。2004年,调查报告以工商部门工作研究的形式发表在国家工商总局内刊《工商行政管理》上。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份调查报告将人们对于跨国公司损害民族产业的忧虑重新提上了议程,而在媒体眼中它成为了高举反跨国公司垄断大旗的先驱者,中国的《反垄断法》何时才能出台,开始为人们所关注。这则报告的牵头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平交易局,也逐渐浮出水面。
公平交易局是国家工商总局的16个直属单位之一,其名称虽然并不为外界所熟知,但是它所肩负的一项重要工作则可谓尽人皆知:打击非法传销。在1998年整顿混乱的直销市场时,这个“神秘”的机构大大地发挥了作用。此次调查报告正是由该局旗下的反垄断处来最终负责的。
不过,调研并非始于公平交易局,而是北京大学经济法研究所的盛杰民教授去年所做的一份研究报告《警惕跨国公司在华限制性竞争行为》。起因则是国内的一名商家指控瑞典软包装巨头利乐公司,认为其在经营中存在不正当竞争以及不符合《价格法》的行为,如捆绑销售自己的机器和制作材料、设置行业壁垒等。利乐在中国的无菌软包装市场占据了95%的份额,而乳品包装更是其优势领域。盛杰民在研究中指出了利乐存在着一些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而早在1991年利乐就因为在欧洲的液体包装纸盒市场实施了滥用垄断地位和捆绑销售、限制竞争等不正当行为,被欧盟及欧洲法院判处巨额罚款。这使得工商部门开始关注利乐,从而开启了长达一年的调研。
原本只发表在国家机关内刊上的一份不起眼的调查报告,一个月间竟成为了媒体曝光率最高的词语。质疑来得如此突然,跨国公司们显然还无以应暇。微软避开了直接的询问,仅以三点声明做了回答,“微软全力支持中国根据惯例为保障公平贸易所做的努力;微软在中国的运营完全符合法律法规;另外微软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利乐公司则表示目前正在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尚不方便表态,但是在他们给记者发来的一份市场份额说明中强调了“乳品包装市场呈现多样化趋势”,公司占优势的纸质包装其实只占到整个液态乳品包装市场的33%。
与前两者避而不谈的态度相比,柯达则显得准备充分,在其发出的一份措辞严厉的媒体声明中,对人们质疑颇多的“九八协议”、收购乐凯股权等做了详细的说明,称“九八协议”是中央政府正式批准、所有程序和具体执行都符合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要求,绝没有限制其他外商进入中国,也没有形成任何限制竞争的局面;柯达仅拥有乐凯集团上市公司―乐凯胶片20%的股权;柯达品牌在中国市场50%的份额是消费者自愿选择的结果,消费者也完全能够从市场上购买到任何品牌的胶卷。
事出有因
这份看似突然的报告并不是工商部门的心血来潮之作,从报告的调研时间就可以看出其由来已久,而几年来,围绕中国民族工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纷纷扰扰也为这样一份报告的出台做了注脚。
反倾销问题是束缚中国企业扩大国际贸易的最大难题。从欧盟首次对中国昆明的一家小型化工企业进行倾销调查以来,中国的民族工业遭遇了大大小小的反倾销考验,每一次都耗资巨大,耗费无数人力。世贸组织秘书处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全球世贸组织成员发起的194起反倾销调查中,就有54起是针对中国的。公平交易局的资料也显示,2004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遭受国外反倾销诉讼的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0%,涉案总额达到了3.3亿美元,涉及行业也越来越多。
在应诉反倾销的同时,中国企业也开始学习如何利用国际规则进行反倾销,自1997年中国第一起反倾销案―新闻纸案立案以来,截止到2004年3月20日,已经立案27起,涉及到21个国家和地区,产品涉及了轻工、冶金、化工、纺织等行业的20多种产品。2003年7月历时一年的欧盟对温州打火机反倾销案落下帷幕,中国打火机企业应诉成功,欧洲打火机制造商联合会最终撤回了诉讼,成为中国首例反倾销成功的案例。
此时,中国反倾销立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以符合国际规则的反倾销法律法规来规避其他国家滥用反倾销法、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成为一个难题,尽管中国政府已经于2001年入世前夕就颁布了《反倾销条例》,并于2002年1月开始实施,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地位仍然困扰着还不成熟的中国民族工业。
2004年5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彩电业反倾销的终裁认定“中国企业对美国彩电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存在实质侵害的威胁”,这个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甚至有法律界人士称中国彩电业以最大的努力换来了最不想要的结果。
在这样的时候,这样一份针对跨国公司的反垄断调查的出台,来得突然却也似乎正是时候。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高校生产性实训基地;高校旅行社;大学生和高校教师旅游市场;调查报告分析
一、高校生产性旅游实训基地——高校旅行社
(1)高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综观当前国内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刚刚起步,只要把企业真实的设备、工具、环境、任务搬到校园实训室,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生产出一定的“产品”,实训的过程与实际工作的操作过程完全一致,即实训室已经具有产品加工、生产的功能,就可以认定为是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是要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三是要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只有达到上述三个目的,才是真正的生产性实训。(2)高校生产性旅游实训基地——高校旅行社的经营模式。采用加盟经营模式,主要是指高校旅游专业和旅游企业双方共同经营生产性实训基地——高校旅行社,为旅游管理专业提供实训。旅行社建立有外联、计调和财务等部门,通过引进先进的旅行社信息管理系统,为师生旅游服务,从而提高学生导游服务和旅行社管理能力。高校旅行社职能是:一是安排游客的旅游线路,处理游览景点的关系利益分配,提高服务质量;二是搞好市场宣传促销,加强和校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的横向联系。
二、高校旅行社的目标市场调查报告分析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分析
1.大学生旅游市场占有较大份额。大学生旅游观念的变化促进旅游发展的强大动力。学生旅游对素质教育的意义重大,符合学生特色的旅游路线倍受社会、家庭、学校的青睐。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通知要求,2012年4月1日起,凡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管理的游览参观点,将全面落实青少年门票价格减免优惠政策;再加上寒暑假等假日交通优惠政策为学生出游也提供了极大便利。当今全国高校数量已达2000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2000万人,大学生规模居世界第一;未来五年中国高校学生将以每年10%速率扩招。按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2010年国内旅游总人数为21亿人,学生出游人数占出游总人数的14.7%,学生人均花费为449.3元/人,如果学生每年出游1次,学生旅游的收入是:21×14.7%×449.3=1386.9亿多元,约占2010年国内旅游总收入(1.26万亿元)的1/9。从以上一系列数据来看,大学生旅游市场已占有相当比例,初具规模。为了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我们有必要对有关大学生旅游需求的调查报告进行分析。
2.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分析。(1)2010年首份《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分析。这项调查由中国青年报社与高校传媒联盟大学生旅游实践营共同实施,调查范围涵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10所著名高校953名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出游意愿强烈,出游频率活跃,七成被调查者平均每年出游频率在5次以内;48.7%的被调查者是从网上获取旅游讯息,通过旅行社获取讯息的,每10个被调查者中只有1人;在3天以内短途旅游中,52.8%的被调查者每次花费100元~500元,在3天以上的长途旅游中,每次花费超过1000元的被调查者占到29.8%,其中15.4%的被调查者每次花费超过2000元。(2)2011年大学生旅游现状的调查报告分析。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旅游市场需求调查》(原始数据来源: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http:///report/1036509.aspx),做以下相关调查报告分析:第一,出游态度。大学生对于外出旅游持高度认可的态度,接近80%接受调查学生认为旅游可以丰富大学生活,增长见闻;但调查的问卷里仍有被调查者认为旅游影响学习,增加经济负担,数量虽然不多,但旅游给大学生带来的经济压力还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第二,出游目的。排在前二位的分别是开阔视野,体验不同的文化生活;放松身心,释放压力,娱乐休闲。调查结果显示:现今大学生对于多彩世界的渴求,对于新奇,刺激生活的体验,是当代大学生所普遍追求的生活方式,旅游正成为了这种追求的最好载体;压力较大,旅游的目的是放松心情。
第三,出游时间选择。大学生时间的充裕性决定了其旅游时间的自由程度。绝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在法定长假或寒暑假旅行。出游停留时间:对于旅途时间的长短选择,有44%的被访者表示愿意出游二三天,40.88%选择4~7天,而只有12.58%选择了一周以上两周以内。大学生习惯性选择短途旅行。
第四,出游空间选择。将空间选择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目的地距离选择,一是目的地类型选择。就目的地距离选择而言,一半以上的接受调查大学生愿意在国内寻找旅游吸引物,所在城市及其周边旅游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就旅游景点类型而言,依次为自然风光、主题乐园、历史遗迹、民俗风情、都市景观等,比较少的是探险及购物类的旅游目的地。目的地距离选择:国内游所选比例最高,占66.04%;所在城市及其周边占26.42%;省内占6.29%;国外占1.26%。目的地类型选择:自然风光景区所占比例最高,占91.82%。
第五,价格敏感程度。出游费用来源最多的是家人,占73.58%。可支配费用(生活费用中扣除衣、食、交通、通讯、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必要日常生活开销):每学期有1500元左右的占比例最高为21.38%。可以看出大学生愿意支出的出游费用就不会太充裕,将近半数的学生愿意接受的旅游支出(3天)范围为1000元以下,大学生对价格十分敏感,在购买旅游产品时,主要考虑其性价比;资金仍然是制约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原因。
第六,出游率。出游率集中在0~3次,其次是4~6次。
第七,旅游信息来源。大学生信息来源比较广泛,各种媒体方式都有涉及,如报纸或杂志(26.42%)、互联网(71.07%)、旅游宣传册和画报(22.64%),另外的信息来源是朋友熟人的介绍(61.01%)。可见对于大学生最好的宣传方式莫过于网络。
第八,旅游方式。选择自助游人数占问卷总人数的71%之多,其次是学生社团或班级组织的团队游(24%),到旅行社报团(5%)。这说明:如今大学生崇尚自由,不喜欢被团队束缚;学生消费能力不高,无法支付较高的团费和购物;当前全包价旅游服务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大家更倾向于零包价的旅游产品;传统全包价旅游产品在未来发展前景有待观察。
第九,对旅行社选择。大学生在选择旅行社时,其中最关注的是出游过程中的服务态度(32.08%),关注程度较小的是旅行社品牌(5.03%)。在服务质量方面,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住宿和餐饮(47.4%),其次是购物和娱乐(24.8%)。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还不够强,因此导游在安全提示方面应多做些工作,同时旅行社在安排住宿和餐饮时应考虑适合的档次。
(二)高校教师旅游需求调查报告分析
截至2010年,全国高等学校共有教职员工多达147万余人(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目前,高校教师旅游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调查报告分析:根据以下调查报告:长沙市12所高校教师旅游客源调查报告(共发放了1100份的问卷)、广州大学生城十所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实际调查、携程“2011年旅游者出游意愿调查报告”(全国各地数千名网友参加调查)、旅游网络消费者需求特征问卷调查http:///report/1038525.aspx,对高校教师旅游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等方面进行分类调查,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进行具体分析:第一,学历结构。有较高的文化背景。教师的高文化素质形成了教师的相对较强旅游消费需求和特殊的旅游消费倾向。
第二,旅游态度。认为旅游比较重要占30.91%、重要占18.18%和非常重要占10.91%,总共超过半数。旅游目的:主要是休闲娱乐和观光旅游。
第三,人均月收入调查——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目前国内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就国内和其他行业比较,具有相对较高和稳定的薪金收入水平,使教师具有在较大的旅游消费潜力。4000~5000元的占36%;5000元以上占32%;3000~4000元占29%;2000~3000元以下占3%。旅游预算:计划每人支出5000~10000元的比例(29%)最高。半数消费者会增加旅游支出,尤其是计划人均消费万元以上的比例明显提高。52%的游客将增加旅游预算;44%保持稳定;4%计划减少支出。
第四,出游时间选择。高校教师拥有充裕的闲暇时间。根据目前我国高校法定或学校规定的假期安排,每年寒暑假有将近70天的时间,周末有60天的时间,以及黄金周假期等。出游时段比较集中。有占53.34%的教师认为最合适出游时间是暑假,暑假是高校教师真正的旅游黄金时间。认为“五一”和“十一”是合适的出游时间的人分别为14.37%和9.66%;愿意寒假出游的人就少得多,比例仅占8.91%;说明教师在旅游时间的安排上可以理性地避开两个黄金旅游周的高峰,将近2个月的暑假为教师出游提供了充裕的时间。
第五,出游障碍。没时间和价格高成为阻碍教师出游的最大障碍,认为“没时间”的有38.18%,由此知道老师的闲暇时间不多,在假期要再学习,或做科研或是到外面讲课、参加会议以及受邀参与一些项目等。认为“价格太高”的教师比例为36.08%,这说明旅游产品价格对于老师而言觉得还稍微偏高。此外还有认为安全没有保障(14.48%)、要照顾子女(10.60%)等其他原因。
第六,旅游目的地选择。高校教师表现出较明显的偏好性集群。有30.48%的教师希望到自然风景区旅游,体现了对自然景观的偏爱;有17.81%的教师选择去异域风情旅游地,由此可知国际旅游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少数民族聚居区也以其独特的民俗、美丽神奇的文化吸引了众多教师(13.78%)。而人文色彩较浓的景区也很吸引教师,15.94%选择去历史悠久的古都旅游;乡村旅游开始受到关注,已有8.85%选择。相比之下,现代化都市和宗教朝圣地就显得不那么受青睐,分别只有6.80%和6.26%。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旅游吸引物居首位,占40%;旅游产品价格占25.45%;安全占12.73%;时间长短占10.91%;交通住宿和距离远近均占5.45%。
第七,旅游信息获取渠道。42.23%的高校教师认为获取旅游信息最佳途径为媒体(包括:广播或电视、报纸或杂志占和网络),因为这样的信息可靠,准确。13.21%的高校教师是通过相关书籍,通过旅行社的占11.84%,经朋友推荐的占7.36%。
第八,旅游消费方式选择。在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更多的高校教师选择跟家人旅游,占67.74%;其次是选择个人游的,占14.21%;而只有8.36%的高校老师选择跟旅游团。
第九,旅游费用结构。餐饮和住宿占较大比例。住宿方式选择:更愿意选择特色旅馆占54.55%;旅游购物选择:喜欢购买当地特色产品,占67.27%。
三、高校旅行社的调查报告分析
为了开拓具有巨大潜力的高校师生旅游市场,建设高校旅行社,对我校旅游学院159名师生做一个关于高校旅行社的调查,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普通旅行社存在的问题。一是旅行社制定计划时没有将师生的需求充分考虑,导致师生游兴不足;二是自费项目在合同中没有体现,购物次数增加未经旅游者的同意,引起游客不满;三是对高校群体消费的宣传力度不够,而且相关信息缺乏针对性。
高校旅行社和普通旅行社对比
建设高校旅行社的优势:依次是必要性、便利、贴近、实惠。对高校旅行社建立的优势调查表明:普遍认为有必要建立高校旅行社。由于高校旅行社设在校内,和学生联系密切,因此服务速度快,学生旅行更加便利。高校旅行社由学生自己来经营,更了解学生自身的需求,更能考虑到学生的经济能力状况,量体裁衣,做出适合的服务产品,设计出了各种富有个性的贴近学生品味的旅游产品,物美价廉,旅游费用更实惠。
(2)建设高校旅行社的必要性:觉得非常有必要的所占比例最大。
(3)对高校旅行社的态度:若成立以高校为平台,提供住宿饮食,专业导游,自定线路,价格相对低廉,融入校园文化的高校旅行社,态度是选择的比例最大。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高校师生的旅游需求分析和对高校旅行社的认识,我们大致可以得出结论:(1)大学生消费水平偏低,可承受的旅游消费大概在1000元左右以下,高价位的旅游产品在大学生群体中不畅销,同时大学生对旅游旅游产品的质量要求高;高校教师计划每人支出5000~10000元的比例(29%)最高。半数消费者会增加旅游支出,尤其是计划人均消费万元以上的比例明显提高。(2)大学生旅游目的排在前二位的分别是开阔视野,体验不同的文化生活;放松身心,释放压力,娱乐休闲。高校教师表现出较明显的偏好性集群。有30.48%的教师希望到自然风景区旅游,体现了对自然景观的偏爱;有17.81%的教师选择去异域风情旅游地,由此可知国际旅游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大学生选择自助游人数占71%之多,其次是学生社团或班级组织的团队游,如今大学生崇尚自由,不喜欢被团队束缚;在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更多的高校教师选择跟家人旅游,占67.74%。(4)消息来源主要来身边朋友的介绍,以及旅游门户网站的宣传;大学生信息来源所占比例最高的是互联网(71.07%)另外的信息来源是朋友熟人的介绍(61.01%)。43.23%的高校教师认为获取旅游信息最佳途径为通过相关旅游指南的书籍和网络,因为这样信息可靠,准确。(5)绝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在法定长假或寒暑假旅行;有占53.34%的教师认为最合适出游时间是暑假,暑假是高校教师真正的旅游黄金时间。与暑假相比,愿意寒假出游的人就少得多,比例仅占8.91%。(6)对高校旅行社建立的优势调查表明:依次是必要性、便利、贴近、实惠;建设高校旅行社觉得非常有必要的所占比例最大;对高校旅行社的态度是选择的比例最大。
参 考 文 献
[1]彭丹,吴凯,陈薇.长沙市12所高校教师旅游客源调查报告[J].调查与分析.2005(8):51~53
[2]李军,李力.广州大学生城十所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实际调查[J].商场现代化.2008
[3]湖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09旅游管理2班大学生旅游消费课题组.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2011
[4]gin桑.旅游网络消费者需求特征问卷调查.问卷星http://
——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2012
[5]雪中寒梅.当代大学生的旅游市场需求调查.问卷星http://——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2012
[6]陈启婷.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问卷.问卷星http://——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2011
[7]江娟,钟晶灵.我国大学生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J].企业导报.2010(4)
[8]2011年旅游者出游意愿调查报告.携程旅行网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市场研究公司;能力;选择
1市场研究公司的类型
目前,国内的市场研究公司按性质可分为三类:外资、国有、民营。他们在规模、市场定位、营销手段以及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1)外资公司。如盖洛普、麦肯锡、Gartner、SGR等,他们的进驻大约可追溯到90年代初。外资市场研究公司在规模及办公环境方面都优于其它类型的调研公司。其客户主要是一些跨国的大企业。外资市场公司的主要特征如下:
①调研项目质量的控制水平较高,项目操作的规范性较强,公司各部门分工明确。例如,同一个项目的资料收集和后期分析是由不同部门负责的。其质量控制标准与国际一致,项目可管理性强;②客户较为稳定,其主要客户多是海外总部直接委托;③研究人员素质较高,公司在调研方面的培训能力很强;
④知名度较高;⑤价格高,他们的价格往往超出一些客户的心理承受能力。
(2)国有市场研究公司。国家及各省的统计局一般都有下属的调研公司,其特征为:①能发挥城市调研队伍的网络优势;②收费相对较低;③信息资源稳定,能够获得多行业的背景资料及相关数据;④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不畅,个人工作业绩与回报不成正比;⑤在项目的质量监控方面与国际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数据误差较大。
这类国有的市场研究公司已有几家开始同跨国公司进行合作。如,中央电视台下的央视与法国最大的收视率调研公司合资。它们如果能将外资的管理、技术与政府部门的行业优势、数据资源结合起来,在细分市场上很容易形成行业垄断。
(3)民营市场研究公司。这类市场研究公司可谓业内的后起之秀,大多为管理者以股份制的方式创办。其数量多于前两类市场研究公司,在传媒界也表现得非常活跃。他们去糟粕取精华,很明智地把自己定位于“国际水平,国内价位”,因此很具竞争优势。其特征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①具有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常在传媒上调研结果,有很高的知名度。对客户的反应迅速,有很强的服务意识;②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的积极性和敬业精神,而且还能有效地将调研项目的质量与项目经理的个人素质密切结合起来;③报价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这种企业规模往往不及上述两类公司,人员流失现象严重。
可以说这三类市场研究公司各具特色,企业的管理者应该结合企业的具体要求来对不同类型的市场研究公司进行分析和对比。选择一家满意的市场研究公司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比较。我们将陆续介绍一些评价及选择市场研究公司的标准及方法,敬请读者朋友关注。
2对市场研究公司的能力进行评估
对于不太了解市场研究行业的公司来说,若要对其进行评估实属难事。其实,只要考虑到市场研究公司的声誉、规模、人员素质、经验以及报价这几方面,就能较为有效的对市场研究公司进行评估,下面让我们就这几方面具体分析一下:
2.1声誉
声誉是个综合性的评估标准,良好的声誉包含很多方面,因此它是个比较软性的标准。有些客户认为,那些常在媒体上发表调研报告的市场研究公司一定具备良好的声誉。这种想法虽然没错,但却很缺乏说服力。
2.2公司规模
公司规模可细分为人员数量、办公室面积、专业设施、分支机构等很多方面。通过对市场研究公司规模的了解,就可以大抵知道这家公司的专长和所属的专业领域,以及调研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市场研究公司的人员一般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种,公司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等应是专职人员,而访问员、复核员、编码员、行业专家等一般是兼职人员,实地督导有些是专职的,有些则是兼职的。这些可以量化的指标是判断公司实力的一种比较硬性的标准。办公室的面积同样反映了一个公司的规模。另外,从办公室的整洁程度与部门设置情况上可以看出一个市场研究公司的管理水平。
2.3人员素质
这里所谈到的人员素质是一些基本的素质,如受教育程度、专业知识、敬业精神等。除受教育程度外,其他的指标都很难量化,存在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每人对个人素质的判断指标不尽相同。
2.4经验
“经验”有两层含意,一方面是市场研究公司成立时间的长短,另一方面是该公司主要人员的从业经验。立业较早的市场研究公司对本行业的过去、现状及发展趋势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此外,其管理制度及各种规范也很完善。
评估一家市场研究公司的专业经验时,公司主要人员的从业经验则十分重要。具备丰富经验的市场调研人员能够准确地定义客户的问题,对各种调查方法的优缺点了如指掌,能够及时处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2.5报价
报价已成为客户选择市场研究公司时的一项重要定夺因素。不同市场研究公司的报价只有在调查方法、质量、地域等方面相同时,才具可比性。这一点在下期的介绍中也会再次谈到。
3对市场研究公司的选择
选择一家优秀的市场研究公司如同寻找一个战略联盟,是件十分细致的工作。一般来讲,企业可按照以下两个步骤来遴选市场研究公司。
首先,企业可从现有的名录中选出几家重点对象,以备进一步接触。但就目前而言,市场上还没有一份完整的市场研究公司名录。因此,企业应注重日常的收集。有不少市场研究公司在媒体上发表文章、刊登调查报告。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渠道,企业还可从中看出各市场研究公司的水平及专长。
其次,在遴选结束后,企业就要与这些市场研究公司开始进一步的接触。常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电话或传真等方式联系,另一种就是登门拜访。前者对那些常做市场调研的企业较为适宜,他们有固定的,互为了解、彼此熟悉,运作起来较省时有效。那么,对于那些不经常做市场调查或正在寻找新的市场研究的企业来说,登门拜访则是必要的。通过拜访,企业可以了解到这家市场研究公司的规模(包括人员多少、办公环境、设施等),研究人员的专业素质、经验等方面的信息,对其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这种感性认识将对企业选择理想的市场研究公司有所帮助。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范文4
一个月时间,世界杯就像台印钞机,国际足联与主办方南非便是印钞机的主人。据不完全统计,南非世界杯比赛期间,国际足联的收入将超过80亿美元,其中,电视转播权收入27亿美元,厂商赞助金约20亿美元,授权品牌产品销售约40亿美元。主办国南非间接性经济受益更是无法统计。
世界杯为企业提供了"体育营销"和"事件营销"的绝佳平台。数以十亿计的球迷为"体育营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四年一届的时间间隔,使得每次世界杯的举办都备受瞩目,为"事件营销"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
考验CMO智慧的,是如何准确把握球迷消费群体,将企业所在行业特性、品牌理念与之巧妙联系起来。
吸金程度超奥运
到底有多少人在观看世界杯?这个数字可能无法量化,但是,根据国际足联的统计,仅阿根廷队对德国队的一场比赛,就吸引了5200万中国电视观众。而尼尔森5月的在线调查显示,在中国虽然仅有两成网民(19%)认为自己是足迷,但有超过六成受访者(65%)表示将密切关注世界杯。
另据CTR媒介智讯《2010南非世界杯受众接触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以对足球运动参与程度为指标,这些球迷大致可划分为三种类型:长期专注型球迷、一般欣赏型球迷和临时边缘型球迷。三者的数量呈橄榄状分布,大致比例约为1:2:1。
由于世界杯引发集中性的群体关注,且人群参与度较高,通过任何方式参与的人群都会集中产生大量消费,世界杯在今夏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商机。
世界杯主题球衣、球鞋纪念让体育品牌们赚得盆满钵满;家电厂商踢出了一场"视界杯","3D"替代了传统的平板电视和数字电视成为营销热词;青啤、燕啤、哈啤几家厂商展开啤酒大战,而久久鸭在世界杯期间鸭脖子销售量比去年同期竟然翻了一番。
辐射范围:9 大行业最相关
尼尔森一项全球调查显示,从传媒的收入看,世界杯期间媒体广告价值大幅提升,中国媒体广告收入约为70亿元人民币;韩国进入16强,韩国媒体广告收入达到11亿欧元。除了传统的纸媒和电视媒体,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也赶上了世界杯的广告机遇。
而根据艾瑞的调查,在传统行业中,体育用品、食品饮料、IT等9个行业在世界杯比赛期间最受消费者关注。艾瑞《2010年世界杯热点营销研究报告》显示,约有65.6%的网民对体育产品的广告感兴趣,50.7%的网民对世界杯期间的食品饮料广告感兴趣,而IT产品、通讯产品和汽车三行业广告喜好程度紧随其后。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范文5
Vocational Marketing Majors' Public Relations Ability Research and Practice
ZHOU Yaqin
(Institute of Administration, Hu'nan Mass Med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100)
Abstract Public relations is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s of vocational marketing professional, to improve students' public relations marketing ability,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public relations and students in modern marketing system plays an essential PR skills, on this basis, to take the project teaching, namely organizing students to complete six training programs to exercise and enhance its public relations capacity, proven, this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 vocational; marketing; public relations capacity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都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如市场营销、传媒策划与管理、新闻采编与制作、文秘等,因为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各不相同,因此,即使是同一门课程,在专业知识的讲授和学生技能培养方面也应有不同的侧重。公共关系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为开好这门课程,切实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公关能力,我们需要深究三个问题:第一、公共关系在现代企业营销体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第二、根据市场需求,学生需要具备哪些公关能力;第三、应该如何开展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必备公关知识的同时具备这些公关能力。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基础,只有先把这个问题回答好,才能深入探究市场营销学生需要掌握哪些公关能力及如何培养的问题。
1 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
当今市场竞争是一种注意力的竞争,人心的竞争,传播的竞争和关系的竞争。公共关系是提高企业形象竞争力的法宝,它运用各种沟通的策略、传播的手段和协调的方法,使企业营销进入一种艺术化的境界。
1.1 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中的信息采集作用
信息采集是指企业公关人员在收集与分析消息情报、资料、数据等方面的职能与作用。公关人员如同企业的感觉器官,需要灵敏掌握与企业有关的一切信息,并及时提供给相关决策管理部门,以便他们根据信息抓住企业发展机会、准确开发新产品、制定和调整市场营销计划、及时应对突发或危机事件等。公共关系的信息采集作用能有效帮助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维持企业与整个社会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1.2 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中的形象塑造作用
现代社会,企业形象已成为竞争利器,“互联网上唯口碑者生存”也成了企业管理者们的普遍共识。当前企业塑造形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进行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让社会公众和内部成员更好地认知其组织理念、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具有极强感染力和传播力的视觉标识,进而在公众心中树立其优良且具个性化的组织形象,达到内聚人心,外扩影响的目的。二是企业通过开展良好的公关工作,有效提升其知名度、美誉度、和谐度,并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同和赞誉,不仅能够留住老顾客,而且还能有效吸引新顾客。可以说,良好的形象是企业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并将转化为巨大的有形的物质财富。
1.3 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中的宣传推广作用
公共关系的宣传推广是指公共关系部门作为企业的“喉舌”,要不断向公众传播与企业有关的各种信息,以便让公众了解和熟悉企业,进而理解、信任和支持企业的决策和行为。企业往往通过制造舆论和引导舆论来宣传组织,美化组织形象。
1.4 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中的沟通协调作用
公共关系部是企业联系社会的桥梁,企业通过公关人员与内部员工及员工家属、外部消费者、政府、媒体、合作伙伴、社区、社会名流等公众经常性地沟通、交流,以保持友好和谐的关系,为企业顺利开展营销工作打下“人和”的基础。可以说,缺乏与公众有效沟通的公关活动一定是不成功的,也没法达成企业既定的公关目标,甚至还可能对企业的营销工作带来反作用。
1.5 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中的危机管理作用
在现代社会,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和公关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危机管理意识和能力,在警惕防范危机发生的同时,更需思考如何为品牌构筑一道危机防范的天盾,在危机来临之时有效防范,在危机发生之后,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并且及时进行危机修复,重获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否则,企业危机将直接导致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降低,购买意图下降,进而使涉事企业的产品(服务)的销量急剧降低,利润下降,甚至出现财务危机,企业破产倒闭。可以说,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职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每个企业,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需时刻保持对危机的警惕性,公关人员更应具备防范和处理企业危机的能力。
综上,公共关系在企业市场营销中发挥着收集信息、形象塑造、宣传推广、沟通协调和危机管理等作用,与促销和广告效果的短期性、周期性比较起来,它更“走心”,更着重于长期的效果和影响,从而也能更有效推动品牌进入消费者的心智,最终大力促进产品(服务)的销售,帮助企业提高利润,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公关能力
根据公共关系在企业市场营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不难看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公关能力有:(1)信息收集能力;(2)企业形象塑造能力;(3)公关活动策划能力;(4)协调沟通能力;(5)处理企业危机能力。
3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公关能力的培养对策
对营销学生公关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让他们树立通过公关来开展营销工作的观念,还需让其掌握公共关系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开发与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实训项目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公关能力,即任课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开展教学工作。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将全班学生组建成4~5人的项目团队,将项目的全部工作任务在课程教学中交予学生合作完成。学生从组建团队开始,需要共同完成公关案例分析、企业CIS案例分析、公关调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撰写一份公关活动策划书、在校园内组织开展一次公关活动、处理一次公关危机这六项实训任务,这些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自主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市场营销学生必备的公关专业能力以及自主管理能力将得到极大锻炼和提高。
实训一:公关案例分析。
实训目的:学生了解和熟悉现代社会公共关系工作开展的现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是如何开展新公关的,同时深刻理解企业公关工作对市场营销带来的实质性重要帮助。
实训步骤:学生以组为单位,在网络、杂志、电视、报纸上查找相关资料,深入分析中国公关业的现状,并找出跟市场营销紧密相关的近年来的公关典型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专业、深入的分析,做成PPT文档,再结合PPT文档在课堂上进行演讲。
实训评价:对公关行业现状了解程度、公关案例与市场营销的结合度、案例的典型性、分析的深刻性与讲述的精彩程度。
实训二:企业CIS案例分析。
实训目的:学生掌握CIS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企业的CIS,理解CIS在市场营销中的运用,为自己今后帮助某组织设计CIS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训步骤:学生以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查找企业CIS的典型案例,找到其MI(理念识别系统)、BI(行为识别系统)和VI(视觉识别系统),并重点分析这三个子系统的内在联系和企业是如何运用CIS开展营销工作的,做成PPT文档,再结合PPT文档在课堂上进行演讲。
实训评价:案例的典型程度、MI、BI、VI联系的紧密程度、案例讲述的深度和精彩程度。
实训三:公关调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
实训目的:学生掌握公关调查的目的、方法、步骤,能够独立或与人合作开展公关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
实训步骤: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前期对公关行业的调查、了解,选择一个典型组织的典型项目,为这个项目从各方面搜集资料,完成前期调研,并撰写一份公关调查报告。
实训评价:搜集资料时思路的清晰、完整性,资料搜集的全面性,调研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调研报告的准确性、逻辑性。
实训四:撰写一份公关活动策划书。
实训目的:学生掌握公关活动策划书的内容要求和写作技巧、方法。
实训步骤:学生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开展公关活动策划书的撰写,内容必须包含项目背景、项目调研、项目策划、项目执行和效果评估,并且具备良好的创意和可行性。学生结合PPT文档进行演讲。
实训评价:策划书内容的完整性、公关活动的创新性、趣味性和参与度、学生演讲的精彩程度。
实训五:在校园内外组织开展一次能提高学校或班级形象的公关活动。
实训目的:学生真枪实战地组织开展一次公关活动,其有效执行活动策划书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人沟通能力、既周全又细致考虑问题等能力将得到极大增强,另外,学生在活动组织中的抗压、吃苦耐劳、坚持不放弃等意志品质也将得到有效锻炼。
实训步骤:学生在已完成的公关活动策划书的指导下,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一次真实的能提高学校或班级形象的公关活动,公关课程任课教师全程指导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实训评价:活动参与者的参与度、媒体的报道量、对学校或班级形象的提升度。
实训六:处理一次公关危机。
实训目的:学生掌握公关危机的产生原理、过程和处理技巧和方法。
实训步骤:学生以组为单位,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最近发生的典型公关危机,可选择的危机公关主体包括企业、明星、政府、学校等组织,分析其危机产生的根源、发展现状、对市场营销工作的影响,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制作成PPT,在全班进行展示。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范文6
直播残酷画面,引发媒介伦理失范
传媒强大的功能有目共睹,然而一旦对媒介的利用不当,就会造成其他的社会功能的失调。如果不将信息有所把关,而是灌输式的强迫受众接受,就会产生严重的“麻醉性”负面效应。如今,大众传播媒介领域所面临的伦理问题比其他任何行业都更为突出,一些大众传播媒介的可信度正在不断地受到质疑。在“8・23”香港人质事件中,歹徒通过劫持车辆上的车载移动电视收看到了外界警方及政府的全部动态,最终酿成全球现场直播人质遇难的悲剧。
一个国家电视台对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折射出这个国家的信息公开化的程度,其公信力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政府的公信力。在最初的“黄金4小时”内,因为有媒体的现场直播能让全球人民看到事件发生的过程,可以督促菲律宾政府和警方立即做好解救人质的行动,信息传播越全面越充分,就越有利于民众、组织以及国家做出正确的判断。媒体的直播报道既是义务也是责任,还民众知情权,这样的危机报道方式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对于后期菲律宾一些媒体的持续跟进,一味地以“公众的知情权”为由,滥用新闻自由、践踏伦理道德、罔顾社会责任、肆意行事,对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同时播出的血腥场景对观众尤其是人质家属造成心理伤害。然而,公开化的程度如何,电视新闻报道的底线在哪里,新闻直播报道方式和媒介伦理道德的矛盾引发人们困惑。
理解直播概念,探索现场直播底线
1.如何理解现场直播
电视的本质是叙事,是融合声音和图像的信息传播,能够活灵活现地再现事实,是其他传播媒介无法比拟的。 而现场直播作为一种时效性最强的传播方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新闻观,《中国应用电视学》一书作者认为,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记者报道、采访等转换为电视信号直接发射的即时播出方式,就新闻事件来说,它既是报道方式也是播出的节目”①。让观众在事件发生的时候仿佛“身临其境”,直接感受到现场的氛围,“亲眼目睹”事件的发展过程,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真实感、参与感、期待感。由于现场直播具有不可预知性,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理和第一时间获得信息的需要。
2.如何理解媒介伦理
何谓“媒介伦理”?“媒介伦理属于应用伦理的一种,主要指媒体及媒体工作者出于自律的需求而拟定的成文或不成文规范。”②
根据大众传播实践,它表现为媒介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加诸社会大众及自身某些应然的规范及标准为基础,由此而展开对于彼此及自身的要求与评价,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客观要求。其中涉及到媒介的权力与义务问题、社会层面的责任问题、赏罚问题,也涉及媒介层面的德性发展历程,讨论媒介实践和话语规范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
3.现场直播的报道底线
如今,许多美国电视台都非常喜欢利用直升机拍摄高速公路上“警匪追逐”,甚至是枪战的刺激场面,因为这些节目很受观众的“追捧和欢迎”。尽管利用直升机航拍进行现场直播有利于还原新闻真实性,增强时效性,然而,因为媒体的直播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2007年7月28日,在美国凤凰城,两架隶属于不同电视台的直升机凌空相撞,结果造成机上4人全部死亡。事发前,这两架直升机正在从空中对当地警察驾车追赶大卡车的惊险场面进行现场直播,转瞬之间,却悲剧性地从新闻报道者变成了另一场突发事件的主人公,让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观众突然目睹了一场死亡直播。这样的现场直播事件让无辜的记者付出宝贵的生命,也让警方增加了调查的负担。那么现场直播报道的底线是什么呢?
首先,要肩负社会责任感。
媒介伦理首先体现在记者的品性上,记者的道德品性是第一要素,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在“8・23”菲律宾歹徒劫持香港人质事件刚发生的阶段,当地电视台本能地启动紧急直播机制,甚至一些现场记者为抓抢眼新闻,在警方谈判专家试图与劫持分子继续谈判时,竟然通过一部手机对劫持者进行连线采访。由于被劫持的旅游大巴上有移动电视机,劫持者通过移动电视机将警察的行动和政府的态度、将劫持者弟弟被逮捕的信息尽收眼底。
鉴于劫持人质事件的敏感性,许多政府都曾出台一些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媒体报道的方式与权限进行必要的限制。至于媒体和政府承诺的“公众的知情权”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取决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尤其是以报道不对他人造成不公正的伤害,对国家安全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对社会稳定不造成不和谐的影响为限度。当电视媒体在考虑是否要进行现场直播时,要为后续即将发生的事情承担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要尊重人的生命。
直播手段的广泛运用是电视的一场革命,体现着电视的魅力和电视的生命。然而,直播具有不可预知性,这次直播劫持事件也让人们看到了另一面:劫匪通过直播,看到弟弟与儿子被拘捕,这可能是引发他暴怒与开枪的直接诱因。这一转机,是警方处置不力造成的,还是直播造成的?究其根源,是处理失当造成的,美联社日前撰文对营救行动进行了讽刺,称整个过程菲律宾警方行事缓慢,简直像是慢动作影片,更无异于一部长达12小时的血腥纪录片。但是媒体真实报道了这种失当,使得全世界的人们通过电视直播亲眼目睹了这部悲剧。与其说直播的场景恐怖,不如说是“电视恐怖”,“第一时间”把“第一悲惨”的“第一现场”报道给观众。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性报道时,电视的现场直播应该选择用什么样的拍摄方法、表现角度来表现内容呢?现场直播无疑给新闻传播带来了强大的吸引力,但是当现场直播过程中涉及到伦理道德问题时,电视新闻工作者们就必须审慎考虑与抉择。因此,在直播报道中有必要更多地加入人文关怀的情感,更多地蕴含人性的光辉,更多地考虑人的生命的价值,那么直播报道就会更加感人。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如果丧失了同情之心,因为“万恶的收视率”,因为媒体的发展,不择手段地寻找最能吸引眼球的“瞬间”,甚至捕捉并放大当事人及其家属在灾难面前所表达出来的悲恸情绪,这实际上是拿别人的痛苦来狂欢,那么也就违背了他们选择这一职业的初衷。
第三,要遵循新闻职业道德。
在关于“8・23”香港人质事件的调查报告中,有记者被,理由是媒体的报道恶化了当时的局势。报告说:“在人命关天的危险关头,媒体应遵循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确,许多记者只顾沉湎于疯狂地追逐事件进展,不能帮助平息事件,甚至阻碍事态和平发展,更别提让一些记者出于职业道德的考量使自己平静下来。更糟糕的是,在歹徒被击毙后,媒体工作者和一些游手好闲的人还蜂拥至车内妨碍医务人员和其他应急工作者做善后工作,这些都是严重缺乏职业道德素养的表现。因此,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由于其肩负着神圣的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使命,必须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必须追求比社会一般大众更高的道德要求。否则,当新闻从业者失守底线,损害的不仅是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更是祸国殃民。
规范报道界限,完善媒介伦理建设
那么,如何规范现场直播的界限?
首先,预见报道结果,强化媒介责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方面,电视现场直播以其零误差的传播时效、无与伦比的现场感、广泛的参与性而独领电视。由于事实的瞬息万变难以估计,媒介工作者在电视进行现场直播之前应当秉承着职业理念对报道可能产生的一切结果和社会影响做一个必要的预测,制定解决方案和备用方案,随时把控事件发展进程。另一方面,有些事件在直播前是可以预料到结果的,因此,是否有必要直播就很值得商榷。2003年3月21日开始的美国对伊拉克战争,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完全由电视直播的战争。这既是战争的奇迹,也是电视的奇迹。然而,当现代先进的媒介技术可以将战场上最真实的一面毫不掩饰地呈现给世人,当人们完整地看到任何血腥的战争细节,当大量的残酷画面像子弹穿过身体一样刺激信息接受者反应时,媒介是否应当为这一切后果埋单?
其次,加强媒介素养,完善职业道德。加强媒介职业道德建设是媒体责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是媒体在回应各种现实道德追问中的责任担当。若是媒介缺乏对自身的自我约束,就会导致媒体行为失控。在西方的许多国家,把突发事件中媒体的现场直播纳入危机现场管理范畴。这种做法已是很常见,既可以保证现场直播的质量,又可以不干扰警方的正常行动。但是,此次菲律宾警方对现场管制杂乱无章:未清场、未隔离、未管制、未屏蔽,记者们可以直接通过手机找到劫匪,劫匪也可以用监视器俯瞰现场并监视警方。甚至在人质尚未完全救出的情况下,各路媒体记者、闲杂人等竟都拥到大客车四周。这种儿戏般的现场管理可能是导致“直播失控”的根本原因。
再次,健全监控体系,维护社会稳定。目前出现的新闻职业道德的弱化,仅靠传媒界的自律效果并不理想,需要依靠社会、政府、舆论的共同监管拯救媒介的伦理道德。一方面,通过法律和政策的强制性力量对媒体活动中的不良现象进行及时监管;另一方面,受众是最广泛的他律力量,随着社会进步和媒介技术的发展,受众文化水平和判断能力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已比较强大。“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监管力量的作用,就要在它们之间形成有机联系,最后通过一个媒介伦理监管网络来发挥整体效能。”③
媒体及从业人员必须夯实新闻职业道德基础,必须时时刻刻以正确的新闻伦理道德观来规范约束职业行为,有效自律、强化他律,增强社会责任的意识。莫让在新闻实践中因为出现新闻伦理意识的缺失而使媒体沦为“帮凶”的事件再次发生。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注释:
① 张晓锋:《电视现场直播的引导方式》,《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
②胡兴荣:《新闻哲学》,新华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