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档案馆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档案馆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档案馆工作计划

大学档案馆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城建档案;城市记忆;城市形象

中图分类号:G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9-00158-03

1概述

城建档案馆功能的完善和拓展是一个事关城建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最近几年,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抓住机遇,创新服务,立足于“让城市记忆更清晰,城市形象更靓丽”这个宗旨,不断探索城建档案馆多功能建设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掘城建档案工作内涵,拓展城建档案工作外延,使城建档案馆的社会功能不断完善,职能不断加强,地位不断提升,城建档案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

2创新服务:让城市记忆更清晰

城建档案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城市建设发展变迁历史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信息的集合。每一页文件、每一张照片、每一段录像,都包容着城市建设的片段,印显着城市发展的足迹,留存着城市变迁的记忆。从创新服务着手,我们尽可能地去维护城市记忆的真实,力求城市记忆的完整,保证城市记忆的清晰,使城建档案工作本身得到创新发展。

2.1 创新之一:谋划全局,胸怀记忆蓝图。

城市记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持续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为了保证城市记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真实性,我们一直用“全局的思维,发展的眼光”来指导工作。做到有远见――不断加强学习交流和教育培训,去深入了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点和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趋势;做到有谋划――我们年初就与市重点办衔接,了解市、区两级重点、市政工程建设计划,及时与各工程指挥部联系,共同协商工程档案工作计划,并将工程指挥部负责人及工程资料人员的联系方式等列表上墙;做到有蓝图――加强与建委和规划局的联系,参加每年的建设工作会议及建设、规划领域的各项重大活动,对城市规划、建设心中有数,对大大小小的建设工程心中有数。这样,每项工程破土动工之前,城建档案工作就部署到位了,城建档案工作不再是跟在城市建设的后面,“看摊守门”,收集一点“回忆录”,整理一点“故纸堆”,而是有了“前瞻的头脑”,想在了城市规划的前面,做在了城市建设的前面,走在了城市发展的前面。

2.2 创新之二:落实责任,维护记忆真实。

为了使城建档案内容更加真实,档案编制更加规范,以维护城市记忆的真实,我们对重点、市政工程,建立了重点、市政工程项目档案业务指导、收集工作专人负责制,按照市区两级重点、市政工程计划,把项目分配到人,要求责任人员对每项工程制定具体的工程档案编制规范和详细的工作计划,并严格按计划落实;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则按行政区划范围落实到人,保证每项工程报建前即签定《报送建设工程档案责任书》和《建设工程档案终身责任人登记表》,并进行工程档案交底;每一项工程要求至少下基层业务指导三次以上。还将各项制度、程序、职责张挂上墙,便于对照检查和来馆办事人员监督。馆内实行每月综合考核和年度责任目标管理,将下基层业务指导、档案接收数量与质量、工作反馈与廉政勤政等作为重要考核事项,量化打分,绩效挂钩,使工程档案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2.3 创新之三:全程记录,构建记忆链条。

我们对建设工程实行全程跟踪,点滴记录。通过不同侧面,不同时空,不同状态下的多维、多载体、多方式记录,构建起城市记忆的链条,环环相扣,生动活泼。对每一项工程,我们要求动工之前、建设之中、竣工之时,都要有正面、侧面、广角和近距的照片,隐蔽工程覆土前一定要有照片;对造价在5000万以上的工程还要有录像资料。我馆声像工作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对桩基浇注、管线铺设、路面压实、桥梁吊装、景观布置及工程事故处理和抢险救灾等进行现场拍摄,并制作各种工程建设专题记录片,对于城市中某些重要地段,还进行定点、定期的拍摄。这些工作不仅创新了城建档案工作服务方式,而且全景式记录了城市建设发展波澜壮阔的画面。

2.4 创新之四:不畏烦琐,填补记忆空白。

城建档案工作是十分复杂的,有时也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是今天,“重建设、轻档案”的现象也还比较严重,有的工程“档案历史欠帐”很多,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多年仍未移交档案资料。据2001年统计,2000年前长沙市建设的298栋高层建筑就有189栋未向我馆移交竣工档案,其中包括省政府、省人大在内的省级单位就占了其中的111栋。我们一方面是不畏困难,面对不理解、不支持的工程负责人,持之以恒地做好宣传工作,将《档案法》、《建筑法》、《规划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城建档案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工作规范编印成册,送发到工程负责人和资料员手上,并利用各种场合,耐心地宣传解释,一次不行,再来一次,不断提高城建档案工作意识;另一方面,不惧辛苦,对历史欠帐,逐项清理,手把手地指导工程资料人员编制档案资料。长沙市高新开发区从90年代就开始建设,至2000年基本上没有向我馆报送资料,致使工程无法办理产权手续,园区建设和维护都没有可靠的档案做依据。我馆派出3名业务骨干长驻高新区,对堆积如山,甚至是发霉变质的文件图纸进行清理,对缺项工程进行补绘补制,不畏酷暑严寒,历时6 个多月,终于将所有已竣工工程档案接收进馆,并帮他们建立起工程档案工作制度,保证后续工程档案及时报送。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填补了城市记忆的空白,为城市记忆梳理出完整而清晰的脉络。

2.5 创新之五:依法治档,保证记忆清晰。

城市记忆工程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单靠城建档案工作者个人的力量和孜孜以求是不够的,只有加强法制建设,争取法律地位,让全社会都来重视、关心、支持城建档案工作,依法治档,才能保证城建档案工作持续、健康、稳步发展,保证城市记忆的持续完整与清晰。2004年,我们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通过市人大审议、省人大批准,《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条例》颁布,并于2005年5 月1 日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条例》,该《条例》以地方立法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城建档案工作的职能,使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也为全国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法制建设积累了经验。自2006年以来,我们又开展了《长沙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通过11位人大代表联名,2007年该立法《议案》被长沙市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列为1号议案。2008年,新的长沙市十三届人大选举产生后正式列入了立法计划。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城建档案工作基础越来越牢固,管理越来越规范,活力越来越强劲,城建档案中所承载的城市记忆也愈加完整,愈加系统,愈加清晰。

3完善功能:让城市形象更靓丽

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对城建档案功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除了要将城市的变迁真实、完整、清晰地记录下来,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完善档案馆的功能,以达到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为城市建设发展服务,为靓丽城市形象服务的目的。为此,我们广开思路不断完善和拓展城建档案馆功能,充分发挥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优势,致力于揭示历史文化名城内在魅力,宣传城市建设巨大成就,塑造和展示城市的靓丽形象。

3.1思路之一:开发资源,塑造城市形象。

城建档案是塑造城市形象的信息资源宝库,在城市建筑进行设计、建设、修葺时,我们竭力为其提供相应的设计素材、规划图纸,为塑造靓丽的城市形象服务。2002年,长沙市建委与湖南大学建筑学院联合进行长沙近现代建筑保护研究,我馆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长沙第一张规划图、长沙“公沟”等珍贵史料以及省委一号楼、湖南宾馆、中苏友好纪念馆(现口腔医院)等众多工程的图纸,为该课题研究起到了很大作用。2003年,长沙市规划设计院在进行东二环线景观设计中,从我馆调阅了大量档案资料。2004年,长沙市和平解放55周年纪念活动中,市委宣传部和市建委组织各大电视、报纸等媒体的记者,先后5次来我馆集中查阅资料,为宣传活动造势,为长沙形象添彩。

3.2 思路之二:打造窗口,宣传城市形象。

我们充分运用各种高新技术手段,大力加强现代化管理,力争将城建档案馆打造成宣传长沙城市形象的窗口。我们利用档案资源,建立了城市建设成就和城建档案工作发展历程展室,一张张图片,一组组数据,记录着历史,又昭示着未来。一个展室一扇窗,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将长沙日益美丽的城市形象展露在世人面前。建设部和国家档案局领导、省市领导及各兄弟单位同志观看后,都给予了很高评价。2002年5月,我馆开通了长沙市建设信息网站。作为长沙市建设工作的网上名片,该网站设置了《城市概况》、《名胜古迹》、《建设信息》、《重点工程》、《政策法规》、《城市新貌》、《信息园地》、《网上论坛》、《业务咨询》等栏目,有专人进行维护管理,保证资料及时上传更新。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该网站已建设信息50G,点击率10万次以上,在国际互联网上打造出了一个开放的、高速发展的、充满机遇的长沙形象,成为了让外界了解长沙、让长沙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个窗口。

3.3 思路之三:借助平台,提升城市形象。

作为城建档案馆功能完善和拓展的重大举措,从2008年开始,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承办了《中外建筑》杂志,它是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建筑文化艺术和科技创新类核心专业期刊,拥有国际国内刊号。作为城建档案工作者,我们充分利用长期从事城建档案工作的专业背景,充分发挥多年来档案编著工作积累的经验,积极吸纳各城建档案馆、综合档案馆和广大档案工作者参与杂志编著工作,并与长沙市档案局(馆)、上海、重庆、武汉、广州、太原、株洲、娄底、怀化、资兴等市城建档案馆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档案编著工作发展。我们一方面积极为他们服务;另一方面,我们又充分利用城建档案工作各种资源,先后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哈尔滨、厦门、西安、昆明、沈阳等城市举行"阅读城市、品味建筑"的巡回城市论坛活动,探讨、发掘和宣传城市性格和建筑特色,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利用《中外建筑》杂志这一高品位的工作平台,我们有效地拓展了城建档案功能,为城市形象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3.4 思路之四:展示风采,讴歌城市形象。

真实、直观的声像档案生动地记录了城市建设重大活动和城市发展变迁的场景,在宣传、展示、靓化城市形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馆一直把声像档案作为城建档案工作新的发展领域和发展方向来抓。2002年,馆里就添置了非线性编辑系统,配置了专门工作车辆。此后每年声像设备投入20万元以上,并不断调整充实了专业技术人员,现有专职摄制人员4名,非线性编辑系统2套,摄像机6台。为了使摄录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我馆实行了工程项目声像档案责任制,专题片制作专人负责制,重大建设活动随叫随到制,重要新闻转录专人负责制。近六年来,利用这些声像资料,我们编制了40多部电视专题片。其中,《让青山、碧水、绿洲作证!――长沙城建三年大变样》、《一桥飞架变通途――伍家岭立交桥改扩工程纪实》等专题片,讴歌了建设工作的巨大成就,鼓舞士气,催人奋进。市、区两级还专门组织观看《让青山、碧水、绿洲作证!――长沙城建三年大变样》一片,召开座谈会,畅谈长沙建设发展;市领导还多次从我馆调用相关专题片,用于对外接待。为了展示建设工作先进人物风采,我们深入工地,贴近生活,捕捉一个个平凡中充满果敢、忙碌中体现才干的宝贵镜头,编制了《为了城市的美丽》;为了展示长沙改革开放形象,我们以诗化的语言,精美而宏伟的场面,愿景式的动画,编制了《长沙・活力与希望》,在湘洽会和港交会上播放,为长沙城建招商引资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展示长沙精神文明形象,我馆进一步拓展声像档案工作触角,编制了《反腐倡廉显成效城市建设创辉煌――长沙市建委反腐倡廉工作掠影》,充分展示了市建委“工程优质,干部优秀”文明单位和党风廉政先进单位形象;为了展示长沙的美丽夜色,我馆直接参与长沙市特大规模夜景灯光美化、亮化建设工程,跟踪拍摄,制作了《流金溢彩星城夜》,把星城美丽的夜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受到广泛好评。通过声像档案工作的开展,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扩大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更起到了讴歌成就,鼓舞人心,聚集关注,推动发展的作用。

大学档案馆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高校 口述档案 口述历史

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立口述历史研究室,标志着口述史的诞生。口述档案的首次提出源于1984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出版的《档案术语词典》。该词典将“口述档案”定义为:“为研究利用而对个人进行有计划采访的结果,通常为录音或录音逐字记录形式”。在1988年8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塞内加尔档案工作者萨利乌·姆贝伊正式使用了“口述档案”一词。国外口述档案有着相当的发展,美国有口述史协会,保存和整理了许多口述史料;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长期致力于有关现代中国口述历史工作;新加坡的口述历史中心,负责通过访谈录音的方法编辑、整理、保管和传播人们对新加坡早期历史的集体记忆。纵观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比如诗歌、音乐、少数民族语言等,其内容很多都是通过口头相传的方式留存于世的,但是由于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有些内容失传了,有些面临着无人继承、濒临灭绝的尴尬境地。而这些逐渐消失的历史记忆都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如不加以保护甚至是抢救,势必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我国档案学界对“口述档案”的研究与实践屈指算来只有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而且主要偏重于理论研究,真正的实践活动并不算多。随着档案界对“口述档案”研究的重视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以及国外一批卓有影响的图书面世,为人们打开了一个了解历史的崭新视野 。这些书籍没有花哨的包装,只是一些历史当事者的娓娓道来,尘封多年的记忆为历史增添了丰富的细节。

国内高校口述档案工作的开展,大多数是伴随着学校的编史修志或者校庆工作的需要而展开的。清华大学早在1959年校史编委会成立之时就开展了口述档案工作。2008年11月温州大学成立口述历史研究所,旨在联合校内外、海内外相关学术力量,利用科学的方法,推动口述历史资料的搜集、编辑、出版和研究工作。

一、高校开展口述档案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1.口述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和收集口述档案资料是建立和维护学校历史完整的需要

正如肯尼亚国家档案馆馆长梅纳·卡哥姆贝在第九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指出的:“忽视非书写的来源,不仅对我们的文化遗产和国家意识不利,而且抛弃了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很重要的史料来源”。口述者大多是一些年事已高的老者,他们亲历了历史,见证了历史,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目击者或参与者。通过他们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是时代赋予档案工作者的历史使命,高校档案馆应当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抢救和保护历史为己任,积极开展口述档案的收集工作,深入挖掘档案信息资源,维护学校历史的完整与全面,更好地发挥档案馆保存社会记忆的功能。

2.高校开展口述档案的收集工作有利于补充完善部分历史空缺,同时能够印证、澄清、校正已有的历史史料

口述史料直接来源于口述者,口述历史资料是受访者的个人记忆。口述人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某一重大事件或对某一重要人物加以详细而生动的叙述,为历史增添了丰富的细节,这些内容有助于补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历史材料的不足,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同时也对已有的历史文献进行不同角度的叙述,印证其真伪,最大限度地全方位、多角度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3.高校开展口述档案有利于馆藏档案结构的完善

口述档案的主要载体形式是声像档案,口述档案的收集可以补充高校档案馆长期以来以纸质档案为主要载体的馆藏结构,在复原历史方面,有着其他任何文字档案、文献资料都无法替代的价值;另一方面,口述者言语的差异性和口头化给历史带来了丰富性和亲切性,口述的内容涵盖各个历史时期的各个方面,直接,生动,每个口述者口述的内容或角度不同,深度不同,富有特色,可使利用者有选择地获取其所需的档案史料,将其研究的成果全面而又生动地呈现给利用者。同时,在与口述者的交流过程中,还可以收集一些其他形式的重要的档案资料,比如照片、实物等,这些档案同样对丰富馆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口述档案工作的组织

口述档案的征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科学有效地组织口述档案收集工作尤其重要。

1.开展口述档案的前期准备

口述档案工作区别于其他类型档案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在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之前,必须对本单位保存的档案及散落在各级档案馆的档案史料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并熟悉所掌握史料的每一个细节,善于捕捉和发现与口述历史资料有关的有价值的线索,确定哪些材料是完整、准确的,哪些档案还有待补充完善,哪些内容的真实性亟待澄清,这是一项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和较大精力的细致工作。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需要制定一个工作计划表,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轻重缓急,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列出每一项工作的时间表,时间安排得越详细越周密越好,要尽可能地考虑到访谈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状况以及需要采取的对应措施,可准备几套备选方案,应对突发状况,以便有效地控制好每项工作的时间周期。

同时,要根据口述史料的内容,确定口述者的名单。口述档案是运用现代化技术如录音、录像等存储手段,通过与口述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形成的,因此,必须对口述者的主要经历等进行了解,熟悉他的作品及其相关文章,要对所需要获得的历史背景知识有所了解;对于某些专业人士,还需掌握其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以便于沟通并掌控整个采访过程。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针对每一位受访者,拟定访问提纲,这是访谈成功的关键一步。将介绍信及拟好的采访提纲当面呈送给受访者,给他们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其对讲述内容做好充分准备,并告知具体访谈时间、地点及每次所需的大概时间。在确定好相对固定采访小组成员之后,还要对必要的设备进行准备。

2.实施具体的采访工作

具体的访谈过程包括提问、倾听和记录三个部分。应做到善于提问、注意倾听、准确记录,要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已经拟好的提问纲要,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受访者带入最佳的谈话状态中,十分考量采访者提问的艺术。通过巧妙的提问,将受访者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使表述的内容逐步深入。对于年事已高的老同志,为避免其过度的劳累,可每次限定时间或一个主题。如果受访者叙述的内容与所谈主题渐行渐远,要及时将话题转移过来;或者由于情绪、时间等原因,讲述者遗漏或误讲一些重要细节,要选取适当的时候再次进行访谈以进行更正、补充。

采访者要以饱满的情绪、专注的神态倾听对方的讲话,让对方在一种放松、自由的状态下讲述,并始终如一地保持较好的讲述激情,要尊重对方,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讲话,以免其思路受到影响。要仔细品味和随时捕捉讲述者的内容,善于发现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与对方形成良好互动,徐徐引出更多新鲜话题。

除了利用录音笔、录像记录外,采访者还须准备一册谈话记录,上面注明受访者的姓名、采访时间、地点、采访内容、摘要等以备忘。

3.整理采访记录

大学档案馆工作计划范文3

西部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分散保存因素分析

1.历史遗存因素。在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掌握民族文化的大多是民族土司、土官、头人、喇嘛、毕摩、和尚、巫师、寨老、民间歌手等,建国后,这些民族知识分子所保存的民族文献一般都传给子女或徒弟。以彝族毕摩为例,云南楚雄州禄劝县著名的彝族毕摩张兴生于1930年,为毕摩世家,6岁开始从父学习毕摩知识。张兴毕摩家传彝文古籍众多,曾将上百部捐献给国家。该县另一彝族毕摩李天贵生于1915年,为六代祖传巫师,6岁开始从父学习彝文。他原有祖传、师传彝文古籍120余部,中有近百部被抄掠损毁,其后将18部捐献给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再以云南省勐海县佛寺傣文经书的遗存情况为例,勐遮乡的曼垒寺遗存有傣文经书76种451册,曼刚寺有44种172册,曼短寺有31种201册,曼纳麻寺有27种101册,曼柔寺有19种125册;打洛镇的曼厂寺遗存有56种248册,曼掌寺有34种201册,曼蚌寺有82种554册,曼景寺有27种64册;勐混乡的曼蚌寺遗存有49种422册,曼养寺有46种315册,城子寺有35种213册。[2]历史遗存因素是西部民间散存有大量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重要原因。2.文化传承因素。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是承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其传承尤其是非物质档案文献遗产的传承,除文字记录传承外,大多是以民族性的集体传承为主。如盘王节是瑶族祭祀始祖的重大宗教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十六举行。节日短则三天两夜,长达七天七夜,除举行大型的祭祖仪式外,更以跳鼓舞和唱盘王歌以及反映历史、生产、爱情的民歌为主要内容。《盘王歌》又称《盘王大歌》、《书》、《大路歌》等,主要叙述人类、民族、天地万物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瑶族祖先迁徙发展和生产生活情况,是研究古代瑶族社会历史、文化科技、宗教祭祀、经济生活等状况的重要口述档案遗产。盘王节不仅保留了瑶族口述档案遗产,对传承瑶族宗教文化、舞蹈文化、音乐文化等其他非物质档案文献遗产亦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3]此外,许多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则通过父子、师徒等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如贵州毕节著名彝族毕摩陈作真1895年生于世传巫师家庭,七岁跟父亲学习彝文,14岁学习彝文经书和宗教礼仪,19岁开始作法师,29岁承袭父职,任当地土司家族专职巫师。陈作真精通彝族宗教礼仪、彝文经书以及本民族历史,在传承民族历史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西部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还有火塘传承、学校传承、寺院传承等方式。3.体制设置因素。为保护与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我国分别设置了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等系统,负责历史文化及其载体文献的征集与保护工作。1984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民委关于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的请示的通知》,各民族地区民委都设立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负责民族古籍的整理工作。由于学科视角不同,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多具有古籍、文物等多重属性。一般而言,“民族古籍是指曾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范围内生活过的各少数民族和正在生活着的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切用文字,具有某种文化涵义的符号即口头语言记录下来的文化载体。这种文化载体可以分为四大类型,原生载体古籍、金石载体古籍、口碑载体古籍和书面载体古籍。”文物则是有文化价值的历史遗留物,其形态主要是过去人们直接使用形成的实用性物品,如器具、工艺制品、建筑物和墓葬、遗址等,也包括金文、古籍、文档、印章、贝叶和石刻等文献。从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内涵来看,其本质特征是具有原始性,而许多民族古籍、文物都具有这一本质特征。就外延而言,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中金石档案、口述档案和纸质档案等都与民族古籍和文物有较大的交叉性。基于此,图书馆、博物馆、民族古籍办等都把许多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纳入征集范围,这就导致了诸多文化机构和政府部门参与其保护工作,形成大量档案文献遗产为众多收藏单位分散保存的现实状况。

文化遗产框架下西部散存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问题

大学档案馆工作计划范文4

旅游留言档案凭借着自身的特质赢得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在欧美地区旅游留言档案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尤其是意大利海神庙旅游留言档案馆的成功更使其得到了广泛关注。旅游留言档案对于档案和旅游业的双重作用也使得其在我国的建立更加迫切。

关键词

旅游留言档案;可行性分析;实施对策

一、旅游留言档案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虽然十分迫切,但是在建设之前,政府部门需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对其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确保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旅游留言档案在我国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1.旅游产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留言档案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留言档案在三个方面满足了其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可行性:(1)旅游文化。目前我国旅游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旅游产业发展时间较短且经验尚显不足等导致我国旅游文化较为单一。而旅游留言档案内容丰富并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些特点有利于景区发展属于自己的特色旅游文化从而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旅游地旅游文化发展。(2)旅游活动。景区开辟专门留言区域并鼓励游客留言的活动是典型的旅游活动。近年来众多景区出现乱写乱画的情况,这些不文明行为使得景区旅游资源遭到了极大破坏,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游客对于景区留言这一旅游活动的巨大需求。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满足了这一需求。(3)旅游资源。旅游留言档案除了丰富旅游文化和旅游活动以外还保护了景区旅游资源,避免其遭到破坏。这是因为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使得旅游在景区有了游客留言的空间,他们不必再自己寻找留言区域,这就减缓了景区资源遭到破坏的程度。

2.档案事业建设需求。旅游留言档案的出现为档案事业增添了新的活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其中主要有三个方面体现了其在档案事业建设过程中的可行性:(1)旅游留言档案丰富了档案内容。旅游留言档案内容涉及广泛,包括人文、地理、历史等,且这些留言大多是由民众所形成,内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然而档案一般是由机构、组织和个人形成且主要为社会组织服务,所以其内容大多较为官方,且与民众相关的档案内容少之又少。旅游留言档案的出现补充了档案中与大众百姓生活相关的方面。(2)旅游留言档案改变了档案事业发展单一的局面。旅游留言档案的出现改善了我国档案事业发展过于单一,鲜少与其他领域合作的状态。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工作需要档案部门与旅游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这一系列的合作促进了档案事业与其他事业的协作,并为档案的多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旅游留言档案促进了档案馆的特色发展。旅游留言档案不仅新颖而且极具地方特色,它的建设在极大丰富档案馆馆藏的同时也给档案馆添加了地方特色,对于档案馆的特色建设帮助很大。

3.我国符合旅游留言档案建设的基本条件。(1)技术条件。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是一项重大且复杂的工程,在它的建设过程中涉及了档案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技术等许多高新技术。因此技术是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的重要保证。首先,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工作需要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就目前来讲,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时间较长且档案管理技术发展相对成熟,其中档案收集、整理、分类、索引、检索等技术已经符合了旅游留言档案建设的需求。其次,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需要档案数字化。档案数字化不仅是为促进档案信息在馆际间的互换,并传递给利用者,还有保护档案原件的目的。现今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虽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略显不足,但是我国目前档案数字化发展的状况已经基本满足旅游留言档案建设的需求。综上所述,我国基本满足旅游留言档案建设的技术条件。(2)人员条件。旅游留言档案涉及多领域知识,其建设工作所涉及领域更是无所不包。比如旅游留言档案的建档和管理就需要大量的档案管理基础知识;其在景区的收集和在景区的建设就需要旅游管理知识;其留言区域的选择和日后的经营管理不仅需要经济学还需要地理等学科的协助,这些都需要各方面专家和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的积极参与和密切合作。目前我国旅游留言档案方面的专家学者虽然较少,但是档案学、旅游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人数众多,且在旅游区有大批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密切合作应该可以解决旅游留档案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另一方面,如果在旅游留言档案建设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难题,工作人员还可以咨询国外专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所以我国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有大量专业人员的参与支持。(3)资金条件。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从旅游留言档案的收集整理到建档再到旅游留言档案的管理,实现旅游留言档案馆在景区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的资金来源很广:第一,政府支持。政府的资金支持包括国家和地区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如档案部门和旅游部门。第二,招商引资。由于旅游留言档案的经济性,它的建设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点使得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更加容易吸引商家的投资。第三,公众集资。旅游留言档案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保护旅游资源,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它的环保性鼓励民众为其建设捐款集资。从旅游留言档案建设的成本和日后产生的经济效益来看,旅游留言档案建设主要资金运用于档案初期的收集整理以及留言区域的建立。在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初期并不需要大规模地建设旅游留言档案馆,而是可以借用景区的档案馆或者展览馆对其建立的反响进行观察和评估,在日后反响强烈且资金足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旅游留言档案馆的建立。旅游留言档案从多个方面产生经济效益,如旅游留言档案卡、旅游留言纪念册、留言区域所收费用、旅游留言档案查询费、服务费以及其他相关附属产品所产生的费用。可以看出,旅游留言档案产生的经济效益远大于成本。综上所述,不管从旅游留言档案建设的资金来源还是其建设的成本以及日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来看,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在资金支持基本上是足够的。(4)设备条件。旅游留言档案建设需要大量专业设备的支持,从其收集整理到档案的录入和之后的档案数字化都离不开专业的档案设备。在档案收集整理之时需要大量的档案装备、档案装具如档案盒、档案架、档案柜等;到后期这些档案需要去湿机、吸尘器、温湿计等档案设备对其进行保护。在档案数字化阶段更是需要大量计算机专业设备如网络服务器、专业计算机、扫描仪、声像处理器等。上述这些设备在我国都较为齐全且大多都已经被广泛应用,所以在我国档案设备条件已经基本满足旅游留言档案建设的需求。

二、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实施方案

在确定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在我国建设可行后,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以确保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

1.协调档案部门与旅游部门合作。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需要档案部门与旅游部门的密切合作,且确定两个部门谁为主导部门是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工作以旅游部门为主导部门,档案部门为协助部门。这是因为旅游部门及景区管理部门对景区状况和景区客源情况有深入的了解,且对于旅游留言区域的开发以及后期的保护利用工作更加专业,所以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应以旅游部门为主导。由于档案部门对于档案方面的相关知识了解深入,在收集整理留言档案时档案部门可以进行协助。只有协调好这两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才能保证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2.健全政策法规。健全的政策法规是旅游留言档案建设成功的基本保障。由于旅游留言档案在我国尚未建立,所以我国也没有与其相关的政策法规。目前我国政府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建立这些政策法规,其建立后如何与现行法规相协调等问题。首先,政府需要加强旅游留言档案立法工作、提高旅游留言档案立法质量。要做到这几点政府需要具备旅游留言档案的定义、特点、性质和产生背景等相关的基本知识。其次,档案部门、立法部门和旅游部门应该保持密切合作,为旅游留言档案相关政策法规的建立储存丰富知识和经验。这三个部门的合作在立法时可以为立法部门提供旅游留言档案现状分析,有助于提高立法部门立法的合理性与精确性。再次,立法部门应该借鉴国外现有法律,结合我国国情,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旅游留言档案相关法律法规。

3.加强宣传力度。档案意识是旅游留言档案建立是否成功的关键,宣传力度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众的档案意识。政府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旅游留言档案进行宣传:(1)开办旅游留言档案展。开办与旅游留言档案相关的展览是对其进行宣传的传统方式。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在景区或者人流量较大的地区开办展览,扩大宣传面对其进行宣传。(2)举办旅游留言档案相关讲座。旅游留言档案相关的讲座可以让民众深层次了解旅游留言档案,但是由于参加旅游留言档案讲座的大多是在校学生和学者,所以其受众面较其他方法窄。(3)电视节目与网络相结合。电视节目对于大多数民众有较强的吸引力,且电视节目以动态的方式对旅游留言档案进行了介绍,使民众更容易接受。民众在观看电视节目的同时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同步互动,也使其受众面扩大到了年轻群体。(4)举办与旅游留言相关的旅游活动。在景区举办的与旅游留言档案相关的旅游活动是宣传旅游留言档案最直接的方法,大众可以通过亲身的体验对旅游留言档案进行深入的了解。

4.确定详细工作计划。(1)现状分析。在进行旅游留言档案建设之前,政府部门应该对各部门的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分析。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对与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相关的部门进行调查研究。这些调查包括相关部门有没有与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的相关的组织保证、有没有建立与旅游留言档案工作相关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以及整体规划等。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所需的基础设施进行调查研究。基础设施是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这方面的调查包括档案柜、除湿机、档案架、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等基础实施配备是否完善。再次,政府部门应该对技术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旅游留言档案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技术支持,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技术水平量力而行。在进行旅游留言档案建设之前,政府部门应该客观地分析自身档案管理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水平。最后政府部门还要对现有人才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需要大量不同专业、部门的人才。这些人才包括档案专业人才、旅游专业人才、经济人才、管理人才等。政府部门通过对现有人才的分析可以更加确定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的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2)制定目标。在明确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可行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应该组织其他相关部门形成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小组并且制定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的目标。目标的确定为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工作制定了长远的目标及阶段性目标,使得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3)明确实施方案。在明确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目标后,为实现目标,政府部门需要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案。首先,成立独立部门负责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工作。该部门由专家学者领导且不受任何部门制约,对旅游留言留言档案建设工作具有绝对领导作用,其他相关部门应协助该部门完成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工作。其次,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保证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政府部门应该聘请相关专家对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的环境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协助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最后,协调各部门合作协助旅游留言建设工作。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需要多部门的合作来完成,如果各部门合作不力将会影响将来工作的进展。政府部门需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确保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顺利完成。(4)确立保障体制。旅游留言档案的保障体制是为了保证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的资金、人力、物力以及技术的支持,所以说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工作离不开保障体系。因此,为了方案的顺利实施必须确立旅游留言档案的保障体制。旅游留言档案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档案,不仅丰富着档案事业还协助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其作用不可忽视。我国政府需要重视旅游留言档案,鼓励并支持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使其建设工作尽快提上日程。

参考文献

[1]姚坤.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分析[J].黑龙江档案,2013(3).

[2]刘海霞.浅析档案开放与利用工作[J].才智,2013(35).

[3]范德华.旅游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探析[J].思想战线,2013(2).

大学档案馆工作计划范文5

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绩

1、加强理论业务学习,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素质

校长办公室一贯把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长期而首要的政治任务,坚决、彻底地在日常工作中加以落实,尤其是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和组织党日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强化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效率意识。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大力倡导团队精神,使岗位工作的意义和责任得到充分认识,不断强化全体成员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学科研一线服务、为校领导服务以及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的意识,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学校保持一致,提高全体成员判断形势的能力、维护学校稳定的能力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校长办公室在继续坚持“五个一”服务承诺和“五个不”办公禁语的基础上,在强调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同时,还进一步对服务内涵进行了大胆创新,受到了广大师生们的好评。

2、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完善考核制度

校长办公室是全校服务性枢纽部门,承担着综合协调、保障运转、监督落实和参谋咨询的基本任务,从事着包括文书、秘书、事务、档案、信息等常规性工作,与学校正常运转的各个环节密切相关。为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在人员正常流动的基础上,校长办公室通过进一步调整分工、明确职责,积极健全印章管理、接待制度、合同管理等系列规章制度,在保障学校日常工作正常运转的同时,注重抓好常规管理工作,重视成效考核,不断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切实加强工作责任心,努力提高为全校师生服务的质量。

(1)认真做好日常事务管理。坚持各项原则和规定,继续规范行政公文的扭转及印发工作,进一步规范各类印信的管理和使用,做好会议室的管理及各类会务工作,妥善配置及管理各类礼品,认真管理各类信件、包裹、报刊的收发和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汉中门校区管理,深入强化总值班工作和节假日值班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小车车辆管理,共处理、编发学校各类文件数百份,收发传真上千次,各类印信使用逾万次,做到全年无一例因管理失职而造成的重大事故或投诉,有效保证了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切实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

(2)进一步深入开展学校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扎实推进年鉴工作进程。《中医药大学年鉴》2007卷的编印工作经努力现已进入最后审稿校印阶段。

(3)继续推进全校会议信息公开制度,坚持做好校务工作会议、校务会议等各类会议纪要起草和签发工作,通过网络将学校工作及时面向师生,形成有效监督。并通过对校园网和校办网页的维护,进一步强化校办督查督办职能,切实建立起便捷有效的网络服务平台和全新的督查平台。工作中,校办还积极尝试换位思考,急人所急,在开通短信平台的基础上,在校办网页上主动开通了失物招领专栏,更加人性化地服务于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

(4)校办一贯高度重视师生们的各类来信和来访,正确处理和对待各类校长信箱来信、人民来信、师生来信和来访,认真负责每周校领导值班工作,及时做好各类反映问题的分类、登记和反馈等工作,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认真了解情况,尽快帮助解决问题,对于暂时难以解决的困难,做到耐心解释,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并利用校办网页平台对反映突出的热点问题选择性予以公开答复,更好地服务于师生,更加透明地接受师生员工们的监督。全年累计处理各类来信来访逾百件,其中校长信箱在登49件、电话登记5起。去年年,校长办公室还在贯彻省有关文件的基础上,起草并下发了《关于在全校开展领导干部接访活动的贯彻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校务公开水平。

(5)切实做好各项接待工作。坚持“高效、节约、大方、得体”原则,以有利于学校事业发展为出发点,积极做好上级机关领导、兄弟院校领导等来校检查、指导、考察时的接待工作。尤其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教育部学位点评估调研和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巡视等重要接待中,以热情的服务赢得了各级领导和来宾的好评。校办还主动延伸接待工作的内涵,积极扩大与兄弟院校、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为我校顺利开展产、学、研合作努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6)严格细心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坚持每周馆务会制度,定期组织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努力打造服务性团队,形成了全员自觉参与机关作风建设的良好机制。全年共归档各类档案2793卷、基建档案421卷和名人档案368件,接待各类查档利用446人次、共计1761卷次,提供档案原件复印5000多页,输入卷内目录7424条、案卷目录680条,收集、整理、归档电子文件1652件,刻录光盘5盘。上半年,档案馆还为25名毕业生进行了成绩单、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书面认证工作,并为238名学生提供有关学籍证明材料。此外,校史馆、本科教育成果展更是累计接待校内师生2000余人,外校来宾约410人。去年年,档案馆还组织召开了学校档案工作培训会议,进一步在全校范围内加强了档案工作队伍建设。

(7)认真做好校园网络建设,积极推进校务公开。网络中心通过加强学习,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工作人员改进作风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狠抓机关软环境建设。去年年,在确保网络正常工作的同时,不断推进网络建设步骤,积极完善了我校办公自动化进程,切实为师生员工提高了服务质量。同时,以网络建设为平台,继续对我校校务公开工作进行充实和完善,不断推进,进一步让全校师生员工知校情、参校事、议校政。

(8)有效做好节假日的安全工作。校办作为一个全校性的核心枢纽部门,积极参与学校重要工作的协调、落实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在协调和安排学校总值班的同时,继续坚持了节假日和特殊时期的值班制度,在元旦、“五一”、“十一”、寒暑假以及毕业生离校期间等时间,校办都作了具体安排,每天都安排校领导、校办主任和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并有专人密切监测网络动态,随时处理突发事件,确保校园稳定。

(9)认真完成年度统计工作。校办积极组织和协调各部门或科室的兼职统计员,及时审查和报送数据,认真填写了基层统计报表,科学、真实地按时完成了学校繁重的年度统计工作。

(10)努力做好服务师生员工的其他工作。校办是个综合部门,日常服务工作琐碎,校办人员坚持从小事做起,从大事着眼,确保了校领导用车、会议提醒、报纸和信件分发、文字材料的刊印和传阅、学校电子邮件和传真的收发等各类日常事务的井然有序,认真及时地处理好各类校领导交办的任务,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为办公室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效保证。校办还积极主动延伸职能,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大力提倡人性化服务,补充制做了各科级单位门牌,新制了学校行政办公索引,并订制各类慰问和接待礼品等等,更好地在更大范围内服务于广大师生员工。:

此外,校长办公室根据学校党政工作计划,在确保正常工作的基础上,常常以“临时上阵”的姿态,服从校领导的统一指挥,充分发扬奉献精神,合理调配有限人力,采取直接参与或充分协调的工作方法,及时、高效地完成了一些承办或牵头部门所承接的工作。校长办公室全体成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一如既往地不计名利,不计个人得失,甘于奉献,积极投入。一年来我办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有了新的进步,这不仅是部门全体同志共同努力、勤奋工作的结果,也是校领导和各部门的关心、理解和支持的结果。

二、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不足及2009年工作计划

大学档案馆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 档案;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314-1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是档案的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如下三方面:第一,可以改善档案管理工作。档案信息化的推广与实现,不仅能够摆脱传统档案使用的种种限制,也使得档案部门的管理从封闭的状态中逐渐开放,实现档案信息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为社会提供游资和高校的服务。第二,完备的档案信息可支持决策与管理。完备的档案信息需要正确的决策与妥当的管理,以及综合的分析能力来保障。所以,档案信息有着其不可忽视的优势,能够在信息化的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第三,能够为知识的普及提供智能化服务。在信息档案的查询与运用中,一次性可将信息全部录入,实现多方面的产出,而且在远程运用中,实现资源的共享,使档案信息的时效性提高。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将传统纸质的文件全部归档为电子档案,系统有效的组成具有实用性的档案信息库,它包括以下五方面:第一、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档案信息化资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否能成功的关键,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将现有的电子文档,以及接收与采集到的各类数字化信息集中统一编辑到档案数据库中。第二、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化建设。电子文件的保存没有统一的格式,但是在档案信息化的标准则是将现阶段所有形成的电子文件根据类别、存储的方式、查询以及管理运行灯方面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标准规范章程,引导并合理操作的过程。第三、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在档案管理的建设中,应用系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对档案信息的收集、管理、利用、运行以及安全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第四、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档案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中计算机网络是主要的核心,先进的档案信息网络能够整体提高信息化的效益,而落后的信息网络则阻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提升。第五、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人员的运用于管理,而先进的人才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最主要最突出的部分之一,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量是最重要的建设保障,文化层次的要求不仅要求高,更应在实际的岗位中搭配出一个结构合理的人才群体。在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中,注重挖掘与培养档案信息化的管理人才,在学习与工作中提高工作人员的人文素质,给档案信息化以良好的平台建设成为新时期的成功指向灯。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档案信息化的成功建设离不开基本的保障措施,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第一、初步完善与档案信息化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的建设。在社会中任何一项举措的产生都必须遵循法律制定的法律法规,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也不例外,它的投入与发展离不开现阶段政策法规的约束与支持,所以逐步研究完善政策法规标准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第二、制定完善的信息化标准体系,为档案信息化的运行奠定既相互。档案信息化能够进行积极有效的运行,那就必须要制定统一的规划,在规划建设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内容格式以及流程。第三、建立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在统一编纂前需要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突出不同于一般数据库的特色,可利用方面且有效的搜索更进一步的完善不合适以及漏编之处,形成具有特色的数据规模,开发其它切实有效的检索系统,从而有效的提升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第四、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随着档案信息化的不算提升,信息的泄露性也在不经意之间被表现出来,所以在档案信息的建设中,安全是最主要的最突出的位置,确保信息在网络中的安全搜寻与运用是当下最主要实施的措施之一,防止因病毒或者黑客的侵入而丢失数据以致机密信息与密码被盗。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落实需注意的四个方面

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是适应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它是信息时代的前提要求,所以在落实中还应注意如下四方面:第一、制定计划,避免重复建设。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中,应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根据财力预算的数目,科学有效的制定工作计划,将预算合理的分配在关键与平常的部位,避免出现相互之间不兼容,重复建设的现象,减少对有限资源的浪费,并且有计划的分步实施,加强资源建设的最大化。第二、突出重点,提高工作效率。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不同于单纯的数字化建设,它利用特殊的方式进行重点性的操作与实现,充分征求用户所需求的方面,建立合理适应的数字化档案,将工作效率最大化。第三、加强协作,确保建设顺利。信息化的社会对人才有着较高的要求,档案信息化也不例外,它的建设在对人才也有很高的要求,档案人员在独立完成的信息化建设中的难度系数很大,所以只有促进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沟通、协调与配合下,才能积极的保障档案信息编辑的顺利实施。第四、注重实用,摒弃吹毛求疵。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质量保障,所以应该坚持使用的原则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美琴.我国档案信息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档案学研究,2011,(01).

[2]冯登峰.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与对策[D].安徽大学,2010.

[3]陆萍,王上琦.浅议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A]. 贵州省档案局、贵州省档案学会“纪念贵州省档案馆成立50周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