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1

一、独立学院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下存在的财务问题

(一)院属各系预算管理不完善

目前,从我国高等院校的所有制形式及管理体制上来看,国有事业性质的院校占有大多数,因而预算管理制度院、系对于的资金收支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也是上级单位对其资金管理审核的重点。由于一些院属系预算管理不完善,给学院两级管理模式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的编制缺乏实用性。预算的编制是预算管理工作的起点,对于预算工作起着一定的指导性作用。然而一些独立学院所属专业系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切合实际,甚至是为了迎合上级的想法而制订一些难以执行的预算,使得所编制的预算难以执行。另外,一些学院的领导也认为预算管理仅是应付检查的一种形式,对于预算的编制存在只注重形式而轻实质及执行的问题。

2.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力度不够。预算执行力不足,是一些专业系预算管理的又一问题。一些系领导及员工在预算执行过程,不遵守预算执行纪律,超限额审批、越权审批问题比比皆是,使得编制好的预算成了一纸空文,最终变得无人问津。

3.预算执行的结果缺乏合理的考核机制。预算执行的考核对于整个预算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合理的预算执行结果考核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讲,会造成预算管理工作的失败。导致学院预算执行考核机制缺失的原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缺少较为健全、合理考核制度;二是缺少强有力的考核部门。首先,没有合理的考核制度使得相关人员对于预算执行考核的评价缺乏制度依据,从而使其无的放矢;其次,由于学院预算考核部门的缺位,造成缺少去考核预算执行结果的部门及人员,或是即使有部门来管理,也因为学院的领导层对其授权有限,难以形成一定的约束力。

(二)二级院系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二级院系单位内部控制体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缺乏及相应的人员配置的不足。

首先,现行高等院校的相关财务制度及财经纪律相对都比较健全、但是在独立学院下放财务管理权限以及核算权限交予下属各系时,由于其未能及时建立、健全相应的财务制度及内控管理制度,从而导致无力控制二级院系单位财务收支情形的出现;

其次,缺乏内部控制人员是内控体系不健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高等院校是以教育及科研、研发为主的单位,在财务核算方面较一般企业单位简单,尤其二级院系将其大部分工作都投入到学术及教学等方面,因而其在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任用上显得较为随意,使得内部控制工作质量较低,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

(三)院系分级核算管理职责不明确

2000年,我国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教财【2000】14号),文件中明确了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其中首要的是建立健全校(院)长经济责任制,国内各大高校的校(院)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其对于学校的经济责任负首要责任及领导责任。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一些高校的校长大多数是以搞学术出身为主,对于财经及财务管理工作不是十分的擅长,对于院、系经济责任的问题也不甚了解。有的校领导甚至认为,财务管理制度及财经纪律问题应该由校财务部门负责,与其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而大部分高校的校长则认为,下属院系只要给足科研经费、相应的教研设备采购齐全、保证其做好项目研究及完成科研任务就是达到了既定目前,至于最终成本、费用及投入产出问题则变得无人问津。各院系在这种只要权利,而不对应义务的前提下,导致经济责任很难落实到位,最终致使高校内出现经济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下优化财务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院属各系的预算管理水平

首先,应制定及编制切实可行预算。独立学院属各系在年初编制预算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的收支实际情况以及历年的预算执行情况而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与此同时,院本级应该对下属各系所上报的预算进行认真审核,以保证预算真实、有效、具备可操作性。

其次,各系对于编制好的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预算执行纪律,各系负责人不得越权审批,对于需要上报院主管部门及院领导审批的项目,应该由上级单位审批。同时,对于预算额度应该严格执行,不得有超支行为产生。

最后,完善预算执行结果考核机制。应该在独立学院内部设置专门的预算执行结果考核部门,对于下属各系的预算执行结果予以考核,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预算执行好的系给予奖励,而预算执行差的应查明原因,如是人为原因应对当事人予以一定的经济惩罚,以达到“奖勤罚懒”的目的。

(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说的就是制度的重要性。学院应该在各系内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以使得系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达到“有法可依”。学院可以根据财政部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相关规定,结合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特点制定可行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并以此要求各系严格予以执行。

2.合理设置内部控制人员。学院应该在其内部设立院一级的内部控制部门并合理配置内部控制工作人员,提升内部控制部门负责人相应地位以及级别,内部控制负责人应该直接向院领导负责并汇报工作。学院应该选用审计专业出身或是受过专门的审计专业培训的人员从事内部控制工作,在工作需要的前提下,也可以聘用注册会计师对学院内各系的内部控制工作予以监督或是指导,以起到提高内部控制工作质量的作用。

(三)加强对于学院领导经济责任的考核

目前,在我国的教财【2000】14号文件已经明确的规定,高等院校的负责人对于经济责任负首要责任及领导责任。首先应该提高各高校领导经济责任的认识,让其从思想上认识到经济责任的重要性,要让其知道高校的负责人除了要加强本校的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以外还应该对本校资金的收支及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负责,日常工作中不能只抓教研而忽视经济责任,应该两手一起抓;其次,建议各高校的主管部门及审计部门应该对于院校负责人加强定期的经济责任审计及离任审计工作,对于审计过程中查出的经济责任问题要严肃处理。

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财务管理;教学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G642;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作为经济管理类的核心科目,财务管理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技能性。如今在中职学校中,很多财务管理课程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将该学科与信息化环境相融合的部分在教学中重点体现。因此,现阶段中职财务管理教学模式还不够系统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在信息化环境下改革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应当将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中职财务管理教学模式作为一项重要课题进行研究。

1 财务管理传统模式的弊端及信息化环境下财务管理教学的优势

1.1 传统财务管理教学的弊端

过去的财务管理教学课堂中,教学工具主要是黑板、粉笔,教师在课堂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则被迫接受“填鸭式”的教学内容,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沉闷枯燥,教学内容也以课本为主,很多学生会在这样的环境下失去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兴趣,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作性在这样的环境中被扼杀,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所学课程往往偏重理论化,与今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学生在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后,会发现学到的知识不能直接应用到工作岗位中,因此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1.2 信息化环境下财务管理教学的优势

信息化环境下,财务管理应当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职学校也应当对财务教学管理资源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要摆脱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将教师作为课堂内容的引导者,将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体,这样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教学改革,将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实现有机结合。教师还应当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思想观念,开展更加个性化、情景化、协作式的学习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信息化环境下的中职财务管理教学模式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2 信息化环境下中职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2.1 构建混合式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化环境下,我国中职学校要想开展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可主要围绕3种教学模式进行,即协作式、任务驱动式、探究式。协作式教学模式,主要是将课堂中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不同的小组设置不同的财务管理问题,经过小组间同学共同协商,最终提出解决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与同学进行有效沟通,提升协作能力,并且经过协商讨论可以带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为学生自学提供空间,教师为学生布置好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学生要带着任务去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探索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课堂建立在网络教学的环境下,主要学习形式为自主学习。这三种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应当混合开展,根据教学内容的真实需求,不断变换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2.2 强化现代化教学理念

中职学校应当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宗旨,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思想,将财务管理尽可能与信息化环境相融合,促进教学的改革创新。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在信息化环境下的特点,从教学资源、环境、要素等多个方面,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掌握更具有使用价值和操作价值的财务管理知识。

2.3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课堂中占主体地位,这是信息化环境下,中职学校开展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的重要思想。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当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在网络信息普及的今天,互联网中的海量信息使教学内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过去被动学习的模式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学习和探索式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及时掌握财务管理的操作技能,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3 结 语

信息化环境下,创新中职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将更多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巩固课堂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生洪宇.信息化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31).

[2]林小君.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0).

[3]郭长城.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5).

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考试改革;高级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终极性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2

一、引言

高级财务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是在学生修完《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经济学》、《公司治理》和《管理统计》等课程的基础上修学的更高层次的财务管理理论课程,不同于财务管理课程,高级财务管理是对具体财务管理环境的应用研究,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掌握现代财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掌握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与理财假设,了解现代财务理论的研究现状,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由于对综合应用知识的运用和融会贯通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害怕这门课,导致在学习过程中信心不足,难以在课堂的学习中真正领会高级财务管理理论精髓。因此,现实状况要求必须对高级财务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试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对近几年来的《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考试结果的系统分析,发现传统的闭卷并采用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小型案例分析题的课程考试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激发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尽管老师们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措施,但这一状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因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是课程考试,所以,以目标为导向的课程考试改革成为新的《高级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方向。

课程考试是课程教学的指挥棒,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程考试内容决定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考方法改革对教学具有导向性。因此,改革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考试形式和内容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现行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教师觉得难教和学生觉得难学这一现状。但新的课程考试模式应该体现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和对应用能力的评价,并需要解决关键性的问题。

二、课程考试改革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考试改革中,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与否对改革的成效具有影响,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有两个关键性问题需要解决:1.如何解决课程考核的内容与课程体系的联系。因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性和关联性较强,前修课程《财务管理》讲述的是一般财务管理理论及其实务,而《高级财务管理》则是在一般财务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财务管理环境的拓展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概念关联性。因此,在《高级财务管理》的课程考核中不能只考核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也不能脱离企业所处的实际环境,而是应该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能够应用理论针对个案进行理论分析,以达到课程教学的真正的目的;2.如何解决课程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多和教学任务重的问题。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课堂互动反馈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但《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较多,每个专题内容所涉及的研究主体和研究环境各不相同,且每一个专题教学所需时间较长,要在课程教学中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点有一定难度,教学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并在课程考核中有效检验学生的应用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具体实施方案

盐城工学院管理学院在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借鉴了国内外成功的课程考试改革经验。以创新和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模式,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各个学习环节为根本目的,结合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角度出发,将教学质量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一)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是《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手段,占总成绩的60%,具体由考勤、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和课堂小随笔四个部分组成,分值分别占形成性考核分值的20%、20%、30%和30%。考勤方面,严格参照盐城工学院教学管理规定;平时作业以专题性的论述为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作业质量分A、B、C三个档次;课堂表现为应用基本知识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具体成绩的评定依据学生分析问题的视角、论据的引证和论点的点明等方面,提倡多角度的论证和分析;课堂小随笔是针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的,利用2个课时,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针对《市场化进程中管理层收购对企业的影响》和《银企关系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形成不少于800字的小型论文写作,要求有明确的观点和充分的论证。通过形成性考核,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自主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推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使学生的学习由以往的背书型向思考型转变、由考试突击型向平时深入探讨型转变,巩固基本概念和加强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熟悉高级财务管理的管理战略和方法的应用,使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能够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终极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是课程结束后,为检验学生对高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和对高级财务管理战略、方法的应用和各个前沿专题的掌握,而进行的以课程论文为形式的考核,占总成绩的40%。具体要求在课程学习的专题范围内选择某一个主题,结合学生自己的知识积累,完成不少于3000字的课程论文,要求突出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四、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考试改革成效

通过课程考试改革,以课堂小随笔为形式的形成性考核和课程论文为形式的终极性考核为主要考核形式的新的考核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课堂的提问和回答互动内容明显增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学习兴趣浓厚,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得到改善。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向”传导模式。通过形成性考核,变填鸭式的教师学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学生,再到学生教师的互动模式,变传统的接受学习为探索型学习,变教师为课堂中心为学生为课堂中心,使得教师能够高效掌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2.教学方式得到极大的改善。形成性考核极大地发挥了教学的导向性作用,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注重基本知识的积累,更注重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如此,教师就能够在教学中推进系统性和前沿性知识的传授,因而能够更好地突出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讲授。

3.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形成性考核有效化解了传统考核方式下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搞突击,表面反映学习情况良好,实质并没有系统掌握课程的理论精髓的教学难题,使得学生能够做到连续性学习,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期末的课程论文则又在更高层次上要求学生将所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应用于企业实际,并以一定的思路形式和应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呈现学生对某一理论的理解,较好地反映了学生对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成榕,于慧玲.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研究―以黑河学院为例[J].教育探索,2014(10):16-18.

[2]肖立.对《市场营销学》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6):208-209.

[3]汪要文.大学高级财务管理教学问题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4):30-32.

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4

知识经济时代的素质教育

新世纪已经来临,它将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的崭新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怎样的财务人员才能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个人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知识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人员应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前提下,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掌握广博的知识。知识型财务人员应不断学习,并掌握以下基本知识:

1、精通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2、掌握电脑知识和操作技术,这是未来会计信息化的必然要求;3、熟悉有关财政政策;4、熟悉和了解本单位生产和经营情况;5、掌握经济活动分析的能力;6、具备书写表达的能力;7、必要的外语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的获得将提高财务人员的观察、分析、判断和归纳能力。最根本的,财务人员还要具备扎实深厚的业务知识,如必须懂得国际上通行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知识,同时还应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如一般商业知识,财政、金融、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等。

二、具备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精神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单位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会计的决策与管理功能越来越重要,财务人员必须"踏踏实实地做人,实实在在地做事",客观公正地处理会计业务,实事求是地反映单位的经济状况,坚守职业道德;同时,财务人员要想成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必须不间断地学习,关注全国乃至全世界会计领域中的新信息,积极学习掌握新知识,在核算方法、财务分析方法、决策方法上有敢于开拓创新的勇气,积极准确地向领导提供会计资料、财务分析和预测,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三、拥有信息的整理分析能力。

单位的很多业务都与会计信息紧密相连,有业务的发生就有会计信息的产生。一个健全的财务系统每天都产生出许多数据,快速地为单位管理者提供合适的、最新的、基于时间更新的信息。随着科学技术和通信技术在财务管理上的普及应用,财务分析将成为会计工作的主流,财务人员的职责也主要是搞财务分析,通过对数据的不断整理、分析,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可以说,在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不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而是对信息的整理分析能力及快速作出反应的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所有经济活动都将伴随着一个学习的过程,单位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机构,整个社会生活的知识化、智能化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坚持学习,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以适应知识时代的需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好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和自身修养,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争取单位领导理解和支持,为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创造一个宽松的外在环境。

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是一种系统工程,主要任务是提高财务人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包括接受培训和自学两种形式,需要单位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财务人员应积极主动的争取单位领导理解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财务人员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持续性,从而得到单位在资金和时间上支持,为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创造宽松的外在环境。离开单位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将没从谈起。

二、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财会职业道德,是财会人员从事财会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分配关系并使其相互协调的行为准则。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敬业爱岗,尽职尽责。应当忠诚党和国家的财会事业,热爱财会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干好本职工作。

2、依法办事,客观公正,应当按照财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财会事务,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版权所有

3、自尊自爱,廉洁清正。财务人员要爱惜自己的身份,珍惜自己的品格,要有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保持洁身自好,决不利用职权,贪污腐化。

4、精打细算,严谨务实。应有艰苦奋斗、俭朴节约、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技术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效益服务。

5、诚实守信,保守秘密。诚实守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财务人员更应具有这种美德,并在工作中自觉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财务人员在工作中掌握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有些决策资料、技术资料、经济数据的泄露将使单位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优秀的会计人员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守口如瓶,保守秘密。

三、加强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

财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涉及面宽,必须具有会计理论、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业务技术上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和纯熟的操作技能。在管理财务工作时,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可采取以下办法:

1、重视在职培训。主管部门应会同当地财政部门,对现有财务人员采取分层次、分期、分批进行不脱产的短期业务培训。每次培训要认真考核;培训时间可安排在假期或每月的中旬,这样财务人员既有学习提高的机会,又不影响正常业务工作,促使学习工作两不误。

2、鼓励财务人员参加学历学习和职称资格考试。主管部门和单位应制定鼓励学习的计划,给予一定时间,大力支持财务人员通过财会专业函授学习或会计高科技教育自学考试学习,通过学习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对取得财会专业学历和获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财务人员应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

3、进行财会继续教育。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财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财会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主管部门应按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教育内容与形式、组织与实施、检查与考核有关条例办理,每年拟出学习计划、内容及时间安排,采取自学与辅导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年终要对财务人员继续教育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四、积极开展会计学术研究活动

上级主管部门应通过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会计学术研讨会和财务交叉检查,进行学术交流,总结推广财会工作经验,举办学术刊物、撰写论文,就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逐步提高财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管理技能。

五、稳定财务队伍

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字:计算机专业;财经类院校;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34

一、问题的提出

“财经类”指的是,本文中所指的财经类院校主要是从事贸易经济、工商管理、会计等人才培养为主的高等院校,在这些院校中还设置了计算机专业,与同类的理工、综合类大学相比较,计算机专业不能够准确定位,完全按照理工类的院校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甚至许多的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是为了扩大招生或者在公共计算机教学部的基础上建立,在院校中不受重视,被边缘化,甚至有些学校直接把计算机专业建成校企合作,把学生的培养教学推向了企业培训。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财经类院校中计算机专业已经陷入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

二、财经类计算机人才的培养的新思路

在当前的形势下,计算机在经济管理和商务活动中的外延都具有很广阔的拓展。从这个意义讲,计算机人才不仅应具备较强的运用计算机从事专业活动的能力,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商务知识、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型人才。

1.教学观念的更新

在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中,报考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人数少,甚至有一些是财经类专业调剂或者转专业过来的;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在财经类院校中要办好计算机专业,就应该走学科交叉的路线,首先巩固和提高计算机专业的基本能力,高度重视计算机专业基本理论、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夯实基础。第二才是打好基本功的基础上扩展财经类专业方向,发挥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和自身学科的优势,将计算机学科与经济、管理及金融等学科相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2.培养方向的拓展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积极将财经院校优势学科融入其中,将计算机学科与经济、管理及金融等学科相结合,并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培养方案。

1)信息管理类方向

该方向是计算机科学与管理科学相结合,目前在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此方向,甚至已经成为了主干专业。信息管理类方向主要任务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如企业中的考勤、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等等,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商务类方向

该方向主要是电子商务,主要是把计算机科学与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法学和现代物流等学科进行融合成为一门新型交叉学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同时具有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具有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方法改善企业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电子商务高级专门人才。

3)金融信息工程方向

该方向是计算机软件技术、金融学、工程管理等融合在一起的交叉型学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工程的专业知识;同时掌握软件开发的技术、工程管理的知识及实践技能;熟悉软件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在企事业、政府部门中能够胜任系统管理、项目管理和服务等工作。

3.教师队伍的打造

教师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要培养复合型的计算机人才,专业教师也必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很强的财经类的理论知识,大部分教师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师资队伍的专业建设形成了巨大的挑战。目前许多的计算机专业的师资队伍情况为:计算机专业知识水平普遍较高,但是知识结构单一,财经类的知识欠缺;财经类的教师计算机的专业知识有比较差,这样都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所以要拟定教师培训和学习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更新现有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培养复合型的师资队伍,多渠道、多层次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并建立长效机制,进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引进具有经验的商务人才,提高团队成员科研和教学的水平,确保能够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的商务类计算机人才。

4.教学方法的革新

学科的方向上走交叉路线,同样在教学中也要革新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工类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专业方向教学。首先要树立“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计算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计算机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建立起自身的知识和结构和能力结构。其次,尽可能地多结合计算机和财经类课程的特点,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来改进现有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拥有较为充足的资金,可以提供比高校更多的实践机会,且拥有较强的市场拓展能力,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可以在实验环境建设、实验中心的市场化运作、案例教学、产学研结合等多方面为高校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更多的创造培养应用能力的条件和环境,让学生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

三、结束语

财经类院校中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是一个长久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组并优化课程结构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实践总结,探索出一套适合财经类院校教育发展的计算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出能满足经济领域信息化所需要的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岚 对计算机教育实习若干问题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3, 49-50

财务管理学习计划范文6

教学中,我们引导学员从对建筑工程的初步认识,到工程图纸的识读,再到工程量的计量,再到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最后上升到对军队基本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审计;从工程识图、建筑构造,到工程计价,再到军队基本建设审计,这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对部队调研、对毕业学员跟进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组织教员进行教学研讨,明确了只有通过不断强化“会识图、懂构造、精算量、通财务、能审计”这五项核心能力来保证教学质量(图2)。

1.1培养“会识图”的能力工程图是工程界的语言,工程图的识读是工程审计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工程图是从理论到实务的媒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是围绕军队建设项目的图纸逐渐展开的,要求学员能看懂图纸。条件下的工程图纸,不仅仅是纸质的,更多的还有电子施工图。通过对投影原理和制图基本规定的教学,使学员学习和掌握建筑工程图识读的方法,体验和认识工程图识读在解决工程审计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通过阅读、绘制建筑工程图等环节,增强学员的看图意识,培养识图能力。

1.2造就“懂构造”的能力建筑构造课程主要研究建筑物各部分的组合原理及构造方法,一般从基础、墙体、楼地板、楼梯、屋顶以及门窗等六个基本部分加以讲授。由于建筑构造技术与工程实践联系密切,新型建筑材料及构造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建筑构造节点也较为复杂,再加上课堂讲授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要真正掌握这些知识都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些课堂上较难掌握的内容,我们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教学广泛收集素材,以学院现有的建筑为实例进行教学,通过实地观察这一实践教学环节,了解建筑构造做法。

1.3强化“精算量”的能力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到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再到招投标、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等是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在内容上表现为前呼后应,连贯性很强,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把这些知识串起来讲。要使学员掌握工程预算的编制,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核心是精通工程量计算的方法。近年来,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量的计算基本上已用工程计价软件(如广联达、鲁班等)代替了传统的手算。在条件下,“打铁还需自身硬”、“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先夯实工程量计算的手算能力是基础,在熟悉计算规则的前提上再培养学员使用软件统计计算工程量的能力。首先对建筑面积和各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然后对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讲解,重点强化梁、柱、板、墙四大类构件的算量,详细讲解每类构件在各种实际工程情况下的计算。为强化实用性,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分别准备一套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的实例,针对工程计量举办一次算量大赛,要求学员编制一份完整的施工图预算文件,要能从一个完整的图纸案例中计算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使学员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务性操作。从而强化学员进行工程量计算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员毕业后胜任工程审计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1.4深化“通财务”的能力条件下的工程审计离不开财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工程审计人员除了具备工程造价审计的本领外,还必须同时具备工程财务管理的知识。因此,工程审计人员是否通晓财务方面的知识也是衡量培养人才的硬指标。考虑到工程财务的特殊性,通过财务管理学、基础会计学、施工企业会计、基本建设会计学等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让学员熟悉基本建设资金运动的一般规律,掌握基建财务核算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能,通晓军队基建财务方面的知识。

1.5突出“能审计”的能力除着重强调学员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之外,还要侧重审计应用能力的训练,让学员形成审计思维方式,从而掌握包括基本建设计划审计、建设项目准备阶段审计、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审计、建设项目竣工阶段审计、建设项目经济责任审计及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等在内的各阶段的审计方法和审计重点。要学员了解军队工程审计的程序,包括编制审计计划,确定审计对象,审计前的准备,下发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提出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审定审计报告,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决定,受理复审,管理审计档案以及条件下的联网审计、远程审计等内容。重点要学会审计目标如何确定,审计重点如何选择,审计如何实施,审计结果如何运用等。

2培养工程审计人才五种核心能力的措施

为了培养复合型的工程审计人才,必须要完善课程体系,体现以工程技术为基础、工程法律为依据、工程经济与管理为核心、工程审计为特色的知识结构[1]。工程审计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地调整课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员创新能力为根本目的,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教学上由知识传授转变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经过前期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改进条件下工程审计人才培养措施的基本思路为:以部队需求为导向、以胜任岗位任职为目标、以强化实践技能为保证。

2.1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学员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学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目标力求使部队需求渗透到课程建设、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以及科学研究的各方面。同时,聘请部队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同行来校参与课程设置和教科研项目的共建活动,理论联系实践、知识转变能力,来构建具有一定先进性并与部队建设需要的课程教学体系和特色,并完善优化课程教学方案。以人为本、以学员为中心、因材施教、挖掘人的潜能,促进学员进行研究式学习。根据工程审计的特点,教学设计主要要求学员在系统掌握工程识图以及其他相关的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材料、军队基本建设审计等课程相结合,在教员的指导下,以图纸为主线,进行系统的、完整的施工图预算编制,主要是掌握其编制方法,在此基础上熟悉军队基本建设审计的内容和方法,建立其对基本建设审计的感性认识。并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员掌握建筑工程计价的基本原理及土建工程预算的编制原理和“手算、电算”的方法,能独立、系统、完整地编制工程预算和结算。

2.2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课堂教学应十分重视充分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不同教学方法的长处,以提高学员的学习热情和效率,提高教学效果。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教育手段并配合有传统的黑板教学手段,以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为配合理论教学,可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参观实际建筑工程或工程模型。首先要深入了解学员基础情况,帮助学员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学员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学员也及时反馈教学意见,以帮助改进教学。根据实际需要,可成立工程审计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交流平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根据课堂实际需要,交叉使用电子幻灯讲授、习题讲解、课堂讨论等方法,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便于学员理解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此外,在课程教学中还应注重学员的个体差异,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学员的个性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如采用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等,让每一位学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因此应当贯彻在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当中。坚持以部队需求为导向、以素质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以学员为主体,“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推行项目教学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

2.3强化实践操作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不仅是对专业理论课的应用,更是对学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预测与决策能力的培养。要想培养学员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简单的在课程的最后安排几个学时的专业实践教学,其时间显然是不充足的,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且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没有针对学员的薄弱环节开设,教学过程往往流于形式,针对性不强。教员必须把握要点,在教学上采用引人入胜的新方法和新技巧。工程审计相关课程涉及工程领域,而工程建设领域各专业都已实行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取得相应等级的执业资格证书方可执业,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以工程审计所需要的工程造价执业资格考试为牵引,因而使本专业的授课具有独具一格的特色。本类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以致用,培养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这些课程多以工程实例为基础,让教员、学员充当“造价工程师”的角色,设身处地地从“造价工程师”的角度出发,参与工程实例中工程量的计算,带着问题学习,增强实用性。

2.4利用网络课堂教学平台及时准确地完成工程预算的编制,这是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决策优化、公平竞争的基础。然而,采用传统的手工方法编制工程概预算却是一项相当繁琐的工作,如大中型工程项目的工程预算编制依据之广、定额数据抄录量之多、表格计算量之大、核算工作量之巨、数据分布面之广、编制时间表之紧,皆非常人所能理解、体会的[2]。目前,用计算机软件编制预算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这一工程预算编制的重大革新是大势所趋[2]。加强对工程造价软件的推广和应用,让学员在以后的工作中能适应工程审计的要求。在课程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设置有答疑讨论区。学员在讨论区不仅可以随时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任何疑问,由教员及时回答,而且讨论区有许多同学的和课程有关话题的讨论,大家纷纷踊跃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网络课堂答疑讨论区的开设,很好的拓宽了课程学习维度的同时,又极大的活跃了课后学习的氛围。课程作业都是由教员在网络学堂,学员在完成之后亦可通过网络学堂提交。此外,网络教学平台附有许多和课程有关的资料以及相关专业网站的链接供学生有选择性的查阅,使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图3)。

2.5改革课程考试考核方式条件下的课程考核方式也应发生变化,考试内容应以考核学员动手能力为主,考试方法由闭卷改为开卷。课程教学的学时和考核标准应合理设置,本类课程的考核标准,可采取541式,即期末考试成绩占50%,课堂讨论发言、实践活动表现等占40%,平时作业、考勤等占10%。由于工程审计会随着类型、地域不同而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定额的不断变化,因此工程审计类课程的教学较之其它课程更为艰巨和复杂,期末考试并不能很好反映学员学习的效果。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广收博览建设市场信息(规范文本、建设文件、市场价格、定额指标等),经系统化处理后充实到教案讲稿的相应章节中,并且及时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随堂提问,根据回答情况和实践环节中的表现给出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卷面内容包括理论教学方面的基本原理方法,注重学员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通过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调动了学员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