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异步教学法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异步教学法论文范文1
一、概况
为了改革“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改革“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启动我县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们于1997年下半年开始进行“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初期实验研究工作。1998年9月被立项为县级科研课题,后又被批准立项为安徽省1999年教育科研课题,下达文号是“安徽省教育教委会文件教科研(1999)01号。”我们组成了30多人的课题组,组织了近百名中学语文教师,历时三年,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主要步骤是:拟订实验研究“子课题”44个,供教师自由选择研究;确定实验校、实验班和实验教师;课题设计者巡回作本课题的讲座,并将其撰写的研究论文“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再探》《三探》印发至各校;每年召开一次“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研讨会,’交流和总结各地在实验研究中的新做法和新经验;举行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一台戏’观摩教学”活动,举行“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示范课’教学”活动等,使本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扎实有序地展开。根据本课题“实验研究方案”安排,实验研究定于2001年8月结题。
二、方法
(一)启动。1997年下半年课题设计者提出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课题后,得到了教研室领导的支持,随即深入学校进行广泛的宣传,所到学校的老师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主动进行实验探索,笔者又将该课题的目的、意义和设想,结合实验教师教学实际,形成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发至各校。老师们对课题的目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纷纷主动进行研究和探索。他们在探索中越发 认识了它的价值,积极性越发高涨。为了引导该课题的研究向纵深发 展,便于教师从小处着手,笔者又拟订了30个研究“子课题(后来增加到44个),让老师们在综合实验的同时,侧重研究一两个“子课题”或作老师撰写时的选题参考。由于“子课题”系单项或微观命题,教师难以孤立地深入地研究,且缺乏操作性,又无法测量,故不鼓励教师申报“子课题”作为实验课题。同时,一开始还有这样的考虑:因为我们的实验是探索性实验,尽管实验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也有失败的可能,一旦“点”上的综合实验失败,那木“面”上的“子课题”实验就失去了依托,就会造成损失。为了指导面上的实验操作,笔者又撰写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再探》、《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三探》,提出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基本模式,回答了老师在实验提出的问题。至此面上的实验便在较为完整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为了使实验有组织地进行,我们还成立了三十几位教师组成课题组。
(二)发展。老师们在实验过程中必然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实际问
题。笔者深入到十几个乡镇和多所中学听评实验课,作本课题的讲座等。1999年10月被确立为省级科研课后,我们立即以科学的力法指导和规范实验工作。先后确立了严桥初中、旭光初中、赫店初中、苏塘初中、三溪初中为实验校,还在无为中学、汤沟中学、六洲中学、严桥中学确定了实验班。实验教师周可学、肖晓、丁少国、王开东、汤金玉、汪精平、马启群、丁•传铎、邢杨荣等老师,三年来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实验,取得可喜的成果。同时面上的实验也//.3-间断。为了及时总结课题实验的实践经验和阶段性的成果,理清本课题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思路,进一步深化其理论研究和交流实验经验,我县分别于1998年12月、1999年11月和2000年12月召开了三次“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研讨会”。无城、石涧、严桥、白茆、太平’、二坝、泥汊、牛埠、赫店等乡镇和学校也分别举行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公开教学”和研讨会。全县绝大部分中学都把本课题研究作为教研纽活动的重要内容,并列入了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三)深化。为了引导老师们的研究和探索沿着预期的目标锲而不
舍、扎实有效地进行下去,我县将“点”上实验教师的经验总结和在
省、市、县获奖的部分论文和优秀教案编印成册,供老师们内部交流, 1999年11月13日我县在旭光初中,举行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一台戏‘观摩教学’和说课活动”;20阗年11月28日在无为中学举行了“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示范课’教学”活动。以示范引路,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该教法引入了我县中学语文教师们的课堂。
(四)策略。一是我县中学语文教师均可自愿报名参加课题,也可以自由退出,凡一学期不进行教学实验,不撰写研究论文者,视为自动退出本课题组,即不在是本课组的成员和实验教师。因为本课题的实验是“志愿者”的行为,依靠的是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无强迫约束的手段和理由,只能以“课题组成员”和“实验教师”名号的微薄诱导力量劝阻畏难者。而对长期坚持实验者,我们及时为其总结经验,并给他们提供信息和理论帮助。
二是分阶段实施,即“先死后活再创新提高”。第一阶段一律运用“四阶六步”进行阅读教学,先在“必然王国”里运作。这就象新战士学打枪要“左眼闭,右眼睁,缺口对中心”一样,先掌握要领,练好基本功。第二阶段,因在第一阶段“死”的过程中,必然要遇到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而引导教师深入思考,寻找解决“四阶六步”在不同课文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逐步使教师依照本教法的要义及其操作要领,灵活运用“四阶六步”,即可以单独使用某“阶”某“步”,又可以综合、变序、交叉使用。第三阶段在深入实践,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教师各自异步推进教学的实际需要,再创编其变式,既可以不断丰富本教法的内涵,又可以在体现本教法的共性特点的同时,充分展示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个性特色。第四阶段,逐步使本教法达到前瞻性和适应性的统一,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灵活性和操作性的统一,逐步进入异步推进教学的“自由王国”,达成锻炼和提高教师,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标。
三是点面结合。我县既有实验校,也有实验班,也有许多志愿兵在当“无名英雄”。因此要做到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点面结合。让“点”上的教师严格按程序操作,严格控制无关变量,让其出“纯品”,然后在“点”上进行“观摩教学”“示范教学”,介绍经验展示“正宗套路,’,让“面”上的教师听、评、学;同时让“点”上教师听到“面”上教师的意见,并学习“面”上教师在“自然环境”中实验的经验。同时定期召开研讨会进行广泛的交流研讨,既推广“点”上的经验,又捕捉“面”上的“闪光点”。还编辑本课题的论文集供内部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这样不仅丰富了本课实验研究的内涵,活跃研究气氛,而且还兼顾了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四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选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反映学习语文循序渐进认知规律的教学程序和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步骤;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将课题设计者在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理论推向各位实验教师的课堂,接受检验,及时修正错误,并在广泛的实践中丰富、改造、创新、完善。如《初探》中编制的教学程序操作性不强,且与分层教学没有区别,我们就忍痛割爱,最终确定了老师们乐于接受的“四阶六步”作为
本教法的基本模式,深受实验教师们的欢迎。
五是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确保研究的信度。
三、结果
(一)构建了基本教学模式。经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反复验证,最后确定了本教法的基本模式——“四阶六步”。“四阶”
即:“引读感知阶段”,“启读生疑阶段”、“研读演练阶段”和“运用迁移阶段”;“六步”即:“指导预习——同步教学——分组讨论——异步训练——课堂小结—一课外练习”。这每“阶”每“步”都贯彻了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异步推进的教学思想;每“阶”每“步”都有分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分层启动方法:都溶进了学法的指导和习得。因此,这“四阶六步”既是全班的、分组的、个别的、课外的教学的系统体现,又是分层教学和点拨教学的有效载体。(详见:安徽无为“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模式介绍,《语文教学通讯》2(》01年第6期)异步推进教学法基本模式成功地将全班的、分组的、分层的、个别的教学方法融汇贯通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教学过程。它不仅是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语文的异步推进,而且是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异步推进,它把层次教学和点拨教学的理念溶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使之有序地展开。形成了依“序”而“活”,“活”中有“序”的教学特点。本模式还充分顾及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语文教学常规和习惯?就是每“阶”每“步’’的名称也采用了大家常用的术语,使老师们感到亲切和顺手。实践证明,它是一种行之有效,老师们乐于运用的教学模式。
(二-健立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机制。一是因材施教的机制。它打破了“—刀切”“齐步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形式更为灵活多样,教学目标更为分化具体,教学内容更切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教学活动更具有立体交叉性,为课堂开辟了多向交流的渠道,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变“讲堂”为“学堂”的机制。它根治了那种一成不变的先生讲,学生听“一讲到底”、“满堂灌”的陋习。因为“异步推进”的课堂是容不得“一讲到底”的,“满堂灌”自然成了“犯规”的行为。同时教师也没有时间给每一个学生来一个“一讲到底”。教师只能用全班的、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形式进行“精讲”,学生相对有了充裕的时间“多练”了。三是教学的内控机制。在“四阶六步’’中,“四阶”是学生学习语文循序渐进的四个认知阶段,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异步推进; “六步”中的每一“步”都是面向全体、分类指导, 旨在推动全班学生异步前进。同时“四阶”是“六步”的目标系统,“六步”是“四阶”的操作系统。如“指导预习”的目的与任务是“引读感知”,“同步教学”是“启读”,“组织讨论”,“异步训练”和“课堂小结”是“演读演练”,“课外练习”是“运用迁移”等。这样每“步”的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就会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就能步步登高,拾级而上,发挥语文教学的整体功能与系统效应,可有效地防止负迁移。
(三)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因课题实验的需要,教师必须认真系统地学习教育理沦,研究教法;并主动地借鉴和吸收别人的教改经验。县教委每年举行一次“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研讨会”,他们要登台发言,全县每年进行本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他们要撰写论文、实验报告、总结和教学设计等。各乡镇学校还举行了多次课题研讨会和“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他们都要一展身手。我县实验教师周可学同志代表本课题组在巢湖市20m年教科研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受到了省市教科研部门专家的好评。目前全县已有几十篇关于本课题的研究论文或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在省、市教科研沦文评选中获奖。
2000年我县举行了第二届“教坛新星”评选活动,共有几十名初中语文教师参平,而只有8名教师经学校、乡镇教办室和教研片的层层选拔脱颖而出,参加了县级复评,而这8人都是本课题的实验教师。经过县评,有6人被评为县级‘墩坛新秀”,2人被评为县级“教坛新星”。这2人又评为市级“教坛新星”。可见在本课题的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增长了才干,练就了高超的教学技艺,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促进了农村语文教学改革。“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以其指导思想明确,操作方法方便,赢得了广大农村教师的欢迎,并激发了老师们的教改热情。三年来,我县已有近百名教师成功地将该教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有效地改变了原来教学中的无“法”无“序”状态。有的老师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天天喊教改,但总觉得教改离我们还很遥远。现在通过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实验与研究,我们切身地感受到教改已走进了自己的课堂”。大家知道,在农村推动教改难,坚持教改更难。而本教法有有形的模式和制约的机制,有明确的目标和浅近的理论,使教改永驻农村课堂成为可能。在高职评审或在平时的教学调研中,我们惊喜地发现一些偏远的深山区和深圩区学校的老师们备教批都采用了本教法,就连一些年近花甲的老先生也将本教法运用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我县许多语文教师已初步尝到了本教法的“甜头”,现已形成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农村中学的语文教改。
(五)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本课题的实验三年多来,各校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采用抽样的办法,将以下实验斑有关实验数据列表(或叙述)如下:
表一:严桥初中四个班初一入学成绩
表一:严桥初中四个班初一入学成绩
班级 学生数均分(满分120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备 注
一(1)6070.940%0 实验班
一(2)6268.937%0 对照班
一(3)6370.239.70%0 对照班
一(4)6268.635.50%0 对照班
表二:严桥初中1997—1998学年度参加巢湖市初一学年末统一考试成绩
班级 学生数均分(满分120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备 注
一(1)6080.863.30%17% 实验班
一(2)62 73入42%0 对照班
一(3)6372.441%0 对照班
一(4)6269.638.7%0 对照班
表三:严桥初中1998-1999学年度初二学年末考试成绩
班级 学生数均分(满分120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备 注
二(1)6086.780.20%3.4 实验班
二(2)6075.750%0 对照班
二(3)6174.349.10%0 对照班
异步教学法论文范文2
关键词:卫生检验;实验教学;创新与实践
R115-4
引言
近年来,在各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的推动下,围绕着构建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对实验教学能力的认识有了质的突破,从而实验教学特别是侧重于能力培养的地位及重要性逐渐凸显。在这种背景下,实验教学的改革已经逐步著力于从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的完善、从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模块化与层次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向有利于培养个性与多元化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向网络平台实验教学等开放性资源方向转移。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诸多的可借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1,5]。
卫生理化检验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这些课程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应用性、实践性。实验教学是卫检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启迪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以及开拓创造思维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在整个课程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实验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如教学内容的单一重复,教学方法未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构建新型的卫生理化实验教学新模式值得深思。
一、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效率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方面,心理学通常被认为是最有用的。泰勒分析了逻辑程序与心里程序的关系后,提出了课程组织的三个原则。(1)连续性,即直线式的陈述课程内容。(2)顺序性,强调后继的内容要以前面内容为基础,同时不断增加广度和深度。(3)整合性,要注意各门课程的横向联系,使学生获得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内容统一起来。卫生理化检验实验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其包括水质理化检验、空气理化检验、生物材料检验和食品理化检验四大方块,主要以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基础专业课为依托,将理论延伸到实践,最后以综合设计性实验整合专业课内容整体把握。
1.扎实“准”的基础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
专业课的开展以修学专业基础课为前提,要求在基础实验上把握“准”的原则,比如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对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及重量分析要求非常严格的,从称样到操作到最后的终点判断及误差的分析计算必须非常严谨;同样的,仪器分析实验开设的分光光度法及色谱的实验等要求准确掌握仪器的使用及适用对象,为后续专业实验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把握“深”的专业实验,理论实践相联系
专业课的修学以“深”为维度展开,则以基质较简单的水质理化检验和空气理化检验为先,主要涉及不同化学物质的化学检测方法和原理,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析化学中滴定分析的应用及仪器分析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的应用。生物材料检验样品则相对于前者较复杂,且生物样品的采集及保存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此课程的重点在于生物样品的采集、保存及处理,进一步巩固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水质硬度测定,加深络合滴定实际应用的认识;重金属的检测则加强仪器光谱学的知识。最后是食品理化检验实验,食品样品繁多且基质复杂,主要包括有效营养成分和有毒有害成分两大部分,涉及大分子小分子,无机物及有机物。因此,此课程重点在于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掌握。
3.拓展“广”的设计实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综合设计创新性实验则体现了整合内容的“广”度,实验内容的安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只有在面临问题时,才会认真思考,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应当鼓励学生尝试各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过于简单或困难的问题都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综上,课程侧重点的考虑,课程内容的整合是突出应用型特色,拓展专业口径,突出市场需求应充分考虑的问题。
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普遍采用比较法
卫生理化检验的前处理方法繁多,涉及的样品种类千变万化,检验项目涉及面较广。因此,在实验教学中,不可能让学生掌握所有的方法和项目,必须通过设置合理的实验内容尽可能以点带面,通过比较,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比如,奶粉中蛋白质的测定,掌握湿消化法(酸水解法)比较海带中碘测定干灰化法;奶粉中铁测定比较原子吸收法和分光光度法等。通过一样多测的方式比较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及结果的准确性,进而让学生加深对原理、仪器及方法的认识。
2.适度采用发现法
布鲁纳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东西,确切的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探索和学习,去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各式各样的样品前处理过程,不墨守成规直接给出实验方案,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通过思考查阅资料去积极的解决问题。比如,化妆品中美白祛斑类成分的禁限用物质测定,发现各式化妆品处理的微小差异,发现部分化妆品处理产生乳化现象并找到合理的方法避免或消除乳化。再比如,大型仪器的实际操作,学生反馈乐意去尝试,但往往大型仪器的造价昂贵,开设的多为观摩课,针对这一弊端应小组教学,先精讲后演练,去发现操作错误,从而思考改正。
3.加大异步教学法
异步教学法也称六课型教学法,是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强调教学的重心在学生的学,要求形成由学习过程“8环节”,“6课型”,“6因素”构成。8环节强调上课指制定计划、课前自学、启发思维、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运用创造,6课型强调课内指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小结课,6因素指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异步教学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先导,由课题来组织。
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如,在创新性设计性实验中,题目由实验教师集体讨论制定。在实验选材上尽量体现应用性和趣味性,实验项目灵活多变,包括课程的重难点(定性观测及定量验证)、学生的疑难问题与兴趣、教师的研究课题、社会服务与需求、学科热门问题等,具有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前2周布置给学生并提出实验的相关要求。其次,学生拿到实验项目后,4-6人组成一个实验小组,积极查阅资料,然后写出实验方案(包括原理、装置、步骤、试剂用量和含量测定)。实验步骤围绕采样、前处理(试剂及条件的选择)、检出限及灵敏度四种因素为核心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成合理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经实验指导教师审查符合要求后,采用开放性实验形式,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随时可以到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完成实验后,写出小论文和实验体会,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小论文和实验体会给出相应的成绩。设计实验的开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既考查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异步教学法贯穿于实验的准备、实施和考核的各个阶段。
三、改进实验成绩评定形式,提高创新积极性
实验成绩的评定应克服传统的重理论考试,轻操作考试,重期末考试,轻平时考核以及主观性强,缺乏客观标准等缺点。改革实验成绩评定方法,强化平时考核,提高成绩评定的客观性,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
实验考核的内容要从以基础知识测量、基本技能测量为主转向以能力测量为主。把考核贯穿整个能力考核,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量,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考核方法多方式并用,把笔试口试操作考试有机结合;将考核时机分散化,注重阶段性考核。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由2部分组成,其一包括预习报告、出勤率、实验态度、课堂答问、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精确度、实验原始记录及实验完成情况、实验报告、仪器损耗情况、药品浪费情况、实验室卫生等内容,占总成绩的45%。每次实验成绩满分10分,分值分布:出勤0.5分,预习报告(课堂答问)1分,实验过程(药品浪费情况、装置、实验记录、仪器耗损、实验结果、仪器清洗、实验室卫生)5分,实验报告3.5分。其二是综合设计实验的小论文和体会文章,主要考察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验数据的整理以及论文写作水平占总成绩的15%(小论文10%+体会文章5%)。
(2)实验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主要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了实验的一般知识、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图、平时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及思考题等。
(3)实验口试加操作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借鉴结构化面试的方式,考题由学生抽签而得,主要包括实验的基本操作,如各种量器的读取。。。。。。考核时每项操作对于基本操作有关的原理、规范、注意事项、影响因素等进行面试。考核时教师根据其操作的规范性和面试情况给予相应的得分。考查内容包括:回答老师提出的有关问题;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正确稳妥,指出错误之处,这样学生不易猜题,只有全面复习有关实验内容,掌握了所学知识和技能,才能考出好成绩。上述考核方法,既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保证了实验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和正确性。
结语
卫生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需要长期探索,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不是通过某一个教学环节能彻底解决的,需要注入更多新的活力和方式,如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的开拓;需要将相近实验课程融合的师资能力;需要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机制等。21世纪人才培养,自主实验教学,C合创新是高校改革的永恒话题,任重道远,努力实现创新实践的教学模式,把主动实践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3-4],推行全新卫生理化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邹学贤.我国高等卫生检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8(3B):126-129
[2]余静,高蓉,等.构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卫生检验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2):430
[3]陈刚.面向自主创新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观[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67(1):104-107
异步教学法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 电工技术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非电类专业基础课。目前,电工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促进其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程的作用与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计算方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电工技术技能,打造高素质的技术性人才,本文结合了当前电工技术发展的实际,对电工技术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要体现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充分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强的思路;探讨了多媒体教学为基础,项目教学为载体,点滴激励、实物展示、参观学习教学为辅助的教学方法。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电工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工技术课程的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本文针对课程教学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用相量法分析简单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的方法,理解电路的暂态、换路定律和时间常数的基本概念,掌握用三要素法求解一阶动态电路,并能了解异步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能读懂简单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首先电工技术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对理论讲述要求必须透彻,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在巩固完善过去粉笔与黑板的固定模式外,近几年,我们做了一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和创新,现列举如下,与大家一块探讨。
1.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多媒体教学由于其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的特点采用现代技术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在这一方面我们教师借助教材附带的课件加以按特点要求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另外,要求每位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建立自己的教室工作室,进行网上交流、答疑、辅导教学。例如讲解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这一章,有原理图进行原理分析判断改错,答案不唯一,还有原理讲的通,实践中由于接线或者器件位置不合理,导致电路不能正常工作,教师、学生通过网上查询、互动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学生也能学到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正是由于多媒体的应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方面教学方法现在基本得到普及。采用多媒体教学贯穿全课程。
2.项目驱动教学法
课程整体采用项目的制作与测试过程来丰富教学内容,即整个课程采用了个体项目的方式驱动课程教学,即在每个知识点讲完后提出相应的训练项目,来训练学生的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并按照项目的工作任务需求设定不同的目标;诸如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学生在完成项目中训练能力、学知识、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通常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采用分析解答的项目。例如戴维南定理和叠加原理,他们属于电工技术理论解题占有重要地位,理论考试是常考的知识点,理论讲授完之后,由于两定理解题各有千秋,因此我们就提出项目:每位同学至少找出两个例题来分别说明采用两种方法解题那种为好;目的让学生掌握知识,明确两定理应用时注意事项,培养阅读能力,达到解题方法能灵活应用。而对于实践性强的知识点,例继电器控制系统,我们就安排原理说明做项目,要求每位同学观察身边事物,至少找出一例控制电动机工作的事例,并能说明其工作原理,结果丰富多彩,五花八门,既有工地运送物料的升降机、砖窑用的拉车系统,更有的同学观察仔细,发现教室里的多媒体屏幕上下运动、上下课的电铃系统等,都含有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或者时间控制原理的知识点,通过感性认识,加以理论知识辅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开动脑筋思考,使书本的知识得以充分理解和贯通,达到我们课堂讲授控制系统的目的。
3.点滴激励教学法
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表扬和尊重,学生正处于人生最敏感时期,更是如此。“成就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非常好的能动力和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每当学生完成一个任务或一个项目都鼓励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佳品,对主动展示作品并介绍作品特点的学生教师会加于表扬,并在项目评议中作为成绩记录的一部分,对没有做出作品或作品做得不够理想的、知识点欠缺的学生,教师会加于引导,这样学生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每一点滴的进步,都可以通过同学的鼓励和教师的评分得到体现,使学生在自己的成果得到认可的过程中得到激励。在这方面,我们采用把学生分成甲乙两方对垒的方式进行,例制作转动变平动标本,有的同学采用齿轮转动原理来实现、而有的同学则采用的是不同轴心的两个转轴加一连杆来实现,说灵感来源于小时候好奇,看脱粒机在农田工作时,认识到的知识,双方互评,看看对方的优缺点,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而理论性强的知识点,采用两方通过业余时间收集五到八个相关例题,定好时间,以擂台的方式PK,最后老师评议,优胜者给予一小礼物,以资鼓励,其他者均给予口头表扬。时间掌握在一百分钟(两小节课)以内;最后,大家鼓掌表示结束,同学们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4.现场观摩教学法
对这一方面,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我们对变压器和三相异步电动机以及继电器控制系统这三章的理论讲授难度大,尽管有多媒体、或者小型模具课堂演示,都不如走出去到相应的企业现场参观、现场提问、现场解答,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在当地联系两家企业,一家调压器厂,一家电机厂,事先通过要求学生预习课本,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到现场后随机向相关技术人员提问,通过两个下午,即八个小时同学们就亲眼目睹关于调压器绕线、抽头;硅钢片的制作、铁心的锻压、线圈的制作与放置、三相电机线圈的接法;等(下转第293页)等;一清二楚,在此通过技术人员的现场解答,知道有关抽头、绕组接法、转子截面的铁片、铅豆等相关用途或者发生故障时有何现象伴随产生,又如何处理?事先应如何才能避免等等书本根本讲不到或者讲不全的知识。而且一次在电机厂参观时,有一位同学问到能把单相变三相使用吗?如果能结果又如何?技术人员一一解答,同学们收获颇丰。
三、存在的问题
电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目前大部分电工技术的课程都存在理论知识过多,而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的现象。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其二,走出去经费和学生的安全也是一个重大问题;其三,教改后计划学时数很少,需要讲的知识点又很多,等等,这一切还有待于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去寻找更好地解决方法。
四、结论
针对学生的特点,结合《电工技术》这门课程,通过本人和其他老师从事教学这些年的心得,和大家交流以上方法。总之,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课程的实践性。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大势所趋,下一步我们尝试在课程结业考核中,增加技能测试,并将项目操作考核所占比例加大,重在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总而言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教与学的方法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我们会继续探讨下去。
参考文献
[1]高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应用文中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2]梁碧勇.高职高专电工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考试周刊,2009(5)
异步教学法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电工实训是中职学校机电类、电子电器类、数控类、交通运输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以培养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
中职学校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但他们的思维却比较活跃,喜欢动手实践操作。如何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来提高实训教学水平,是摆在实训指导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电工实训指导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实训教学方法。
一、安全教育法
校园安全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教学安全是校园安全里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其他专业实训相比,电工实训由于其专业性质的特殊性,学生常常需要处在交流220v/380v的强电环境中,而中职学校学生大多年龄在15.--17岁之间,他们对电充满好奇,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安全意识或因操作不规范而发生一些意外危险,所以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稍为不慎,便会造成重大教学安全事故。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在实训第一课,就要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首先,要告诫学生,电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但是,如果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注意安全用电,也会带来灾害,所谓“电猛于虎”。其次,要明确告诉学生:电工作业是特种作业,属于高危作业,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因此,师生必须高度重视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采用以案说课,列举各种电工违章作业案例,分析这些事故案例产生的原因、后果及教训,结合各种电工安全警示图片、标语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也可以让学生观看安全用电方面的视频或影片,向学生讲明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并向学生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常识,让学生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安全实训人人有责”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安全实训。
二、直观演示法
学生刚来到电工实训场所,对所接触到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都想动手试一试。此时,指导教师要抓住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在教学中采用直观演示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触电急救方法和各种电工安全工具、仪表的使用等内容时,指导教师应边讲解边演示,力求对每一种急救方法和每一种工具、仪表的使用方法熟练地做出正确、完整、规范的直观演示,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在演示的过程中,对于简单的操作,指导教师只需要演示一遍,对于复杂操作,应该示范两到三遍,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示范动作的速度应与学生的思维速度同步。在教师演示结束后,还可采取个别学生模仿演示,多数学生观摩的形式,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过程。当学生在模仿演示中出现错误时,指导教师要纠正错误,并提出注意事项。为提高示范操作的效果,指导教师还可使用电化教学或多媒体课件教学。
三、项目教学法
所谓项目教学法,通俗地说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协作方式,在特定的时间内,由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指导教师事先把所有实训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分为若干个实训单元(即由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构成的项目),每个单元就是一个实训项目,项目安排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同时详细地制定出各项目的目标、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以实训任务书的形式打印成册,分发给学生(实训结束后收回)。每次实训课开始时,指导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实训项目,并简短地对该实训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提出对该实训项目的目标和要求。然后学生根据实训项目选取相关的实训器材和设备,按照考核标准进行实训。在实训过程中,项目是由学生独立完成,还是分组协作来完成,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立。对于比较简单的项目,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则要分组协作完成,一般是2~4人作为一个组。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还应适当地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既可避免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项目时束手无策,又能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学生完成实训项目后,指导教师根据相应的考核标准对学生完成项目情况进行严格考评。对做得比较好的学生,指导教师应给予表扬。通过给学生布置项目,使学生明白:我要做什么,我应该怎样做,如何做得更好。学生带着任务去实训,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会更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实训效果。同时学生在共同完成实训项目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以“低压动力与照明混合电路配电盘装置的安装”这一项目为例,笔者制定如下的项目目标和考核标准:
1.项目目标:①画出电气原理图,选择元器件,设计并连接控制电路;②照明部分:白炽灯由单联拉线开关控制,护套线布线;日光灯由双联平头开关控制,并配有一个单相两眼插座,线管布线;③动力电路接三相异步电动机,整个电路有漏电、过压保护功能。
2.考核标准(见下表):
四、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又称暗示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或暗示来开发学生的潜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性,使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情境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现场检验他们的结论。如:在“荧光灯线路的连接”这一实训项目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请问荧光灯正常发光后,如果此时把启辉器去掉,荧光灯还会继续发光吗?”听到这话,学生心里会充满好奇,纷纷回答灯会熄灭或灯还会继续亮。这时候,教师不忙于表态,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实践。当结果出来了之后,教师重提这个问题,并给学生讲解荧光灯线路的工作原理,加深学生的印象。总之,在实训课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五、激励教学法
异步教学法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新课改;素质提升;教学模式
导言:在今年(2012年)上半年参加90学时的教师素养专业发展培训,深刻解读当前温州市的教改形势、教改前沿领域传播的教学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的问题、实施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对学科教师的要求等,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从素质教育的提出到轰轰烈烈的新课程的课改,素质教育由不成熟教育理念的倡导和学术探讨成为比较清晰和完善的教育理念。十余年艰难努力初步摸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并上升到现在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完善理论和实施的方式。
通过这次素养提升培训学习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新课标,新课程,教师,学生,管理者等全方位因素调动和配合,其中实施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实施者和联系各因素桥梁作用。教师必须首先牢固树立信息化、知识化的思想,积极进取,紧跟新课改脉搏。作为一名教师更需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各项教学改革理念到实践,由单项教革到综合改革,由课外活动到课堂教学,由单纯减负到课程内容改革,由教学模式改革到考试制度改革,由义务教育区域到进行整体推进,成为中小学义务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一种主流化趋势,预示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明确专业发展培训的理论,对教师素养提升的作用。1)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内容覆盖了学科的方方面面,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到教师的学科知识,从新课标(以前称大纲)到新课程的内容改革等等,各位专家和成功老师推广数学各种教学法:尝试教学、发现教学法、探索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法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很强的操作性,推动了学员教育理念和教法提高发展。2)在培训学习过程中始终体现一个新字:新课标,新课程,更重要亦是新理念,新教法,新模式。新课程设置基本格局以培养能力、训练思维、开发智力为中心,通过创新课程标准,编制新教材、实施新教学策略、使学生或知识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学习观的过程,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打下基础,3)教材仅是教师进行探究教学的一种依据,教师不能单纯教教材,而应当教材为我教。教师应当是教材的鉴赏者和探索着,学生是教师的探求伙伴,合作伙伴,师生一起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1)从教材到学生的自主应用,中间存在着丰富,曲折,生动的认知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是现代教学思想,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怎样才能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体现这种思想,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则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具体问题。传统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怎样的教学质量,把着眼点放在“教”的方面。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夸夸其谈,讲懂,主宰着课堂,把学习的主体——学生忽略了。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则是把着眼点放在学习的主体——学生方面,不是考虑教师怎样教,而是考虑学生怎样学,怎样让学生学,并且让学生乐意地学,考虑怎样让学生学会、学好。把学生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把本应属于学生活动的课堂时间还给了学生,把本应属于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因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要求。
2)任何一个学生的学习,都不是从零认知开始的——我们的课堂教学,首先是面对中下等学生,而不是把着眼点放在优等学生身上。我们都知道,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知识基础、学习态度都是不相同的,必然会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在课堂中,中下等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优等学生一定能够接受,中下等学生能够学好,优等学生也一定能够学好。因此,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其实主要是要提高中下等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要中下等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就达到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那有的教师问了,怎么办呢——而方法不是从教到学的简单投影,课堂上以小组合作为平台,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应当是一种动态环境,学生是这种生态环境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鲜活生命体,他们有情感、有理想、有追求、有个性、有尊严,教师也是这种生态环境中的生命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是生命体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和生命融合,双边互动,让课堂充满活力,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大的进步。
3)自主探究,健康成长。有了前面基础后,教师才可谋划一堂课,或一周课的构建了。我认为只有和谐的课堂交流模式预设,常见有:导学——情景引入——探究交流——合作反馈——异步测评,我在一中里教学的主要对象是第四等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是面对最缺乏自信心的学生。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了这些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知识基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确定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方法,设计的练习,提出的思考问题等也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学情,因此学生学起来不感觉到困难。无论教师的提问,还是课堂练习,他们在小组合作伙伴的帮助下,大部分都能回答预设问题,主动参与活动中来,从而有了成功愉悦的心理体验。这种成功的心理体验是至关重要的,它会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努力地思考,以期待再次获得成功的愉悦,久而久之,他们对搞好学习就会产生自信心。在新课程实施策略设计别强调探究性学习,要彻底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模式,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学生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和性的合作的过程。
4)万事开头难,培养学生认真的参与,是成功的一半。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先自学(合作学习)或预设问题,或教师有一个唯妙的情景引入设计,学生在课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合作思考和探究,象杭州文澜中学一节数学课教师大部分不讲,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师的提供几个数据预设进行讨论,合作解决问题,那节课来来往往挺热闹的,名师说只有长期坚持这么做,合作学生就会产生很强的自信心,不用教师教或讲,学生自学也能学会,也非常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为今后课堂学习奠定很好的基调,既然学生对各科的学习有了强烈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会自然地迁移到做其他事情上。所以把时间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探究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课堂,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每个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都有各自不同的潜能,这种差异应该得到承认,不同潜能应该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都是人,都是思想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每个人的人格都应得到尊重,每个人的个性都应得到张扬。教育教学活动应该在师生之间,特别是在学生之间产生互动,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教学相长,共同达到和谐。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是教师的个体活动,是引导者,领航者。更重要的是合作精神、团队精神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这是对新课标,素质教育的教学的实践和应用。
5)如果学生为任务,为义务的学习过程不断获得成功的,那么凝注在成功背后的感觉,往往激发学生进入学习的第三个境界:为趣味而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教学方法上强调要大力加强“活动”课教学环节,以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初中各年级数学添加了许多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几乎做到每课后有探究活动。这里的探究活动课有别于传统的课外活动。传统的课外活动只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而初中数学此类课作为一种新课型,是课内课外相辅相成、并行发展的全新教学组织形式,它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勇于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生动活泼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把活动课作为呈现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活动课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学科教师应该勇于实践,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尽快脱离传统教育的阴影,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阳光的素质教育贯彻到课堂中去。
(三)在新课标的改革的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还有必须克服传统的堡垒和僵化的思想和现行考试制度。有些学校领导和教师仍穿新鞋走老路,或者相当多的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落后,传统观念、思维定势、习惯势力太多,视野不开阔、思维不敏捷、观念不先进,严重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1)有这么一位初中学校的领导,他去听了一节数学课,一出教室就对那位老师说:你上课怎么只讲得太少,不到30分钟,而实际是安排设计很好的自主学习的探究活动课,大家都有很好的评价,而管理者尔等落后,不知新课程,新课标改革的发现和内容,你怎么领导本校的新课改工程实施和推进呢?
同样也有这么一位初中数学老师,在开一节赛课的公开课时,还是传统的讲——练——讲模式,而且更可爱是她在学生上台板演时结果,在这黑板上简单打上对或叉,不问学生为什么错了的缘由。甚至没有任何互动交流举动,或分析回馈,不给学生如何的时间思考余地,是地地道道的僵化传统填充式,还不知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模式,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学生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性的合作交流的过程。
2)现行的考试制度严重制约了新课改进程的推进。考考——教师法宝,很多教师都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深刻影响,把学生的考试作为自己教学的唯一目的,同时也把这种观念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因此,形成了“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局面。出现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是社会和学校只是一味地追求其升学率的高低在做鬼,教师和学生都只注重考试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往往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动机和教学内容,从而阻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新课标要求由单一的评价方式转变为多元的评价方式。传统的教学评价只注重对结果的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缺乏重视,忽视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评价方式上要将考试的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异步评价相结合,真正发挥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教师的传统效果评价观的转变在于纠正唯分数论和建立多元评价考试体系也具有重要作用。
3)新课标,新课程的改革成果,最终受益者是教育的主体——学生,而学生总体上有三成不教而会型,有三成不沉不浮型,有三成钢铁型,实际上最后几成的学生严重滞后了新课程改革的脚步。面对现实教育状况,教育者苦不堪忧,在一中的初三第四等班级只有15或16个差生,聘任的科任老师就说:神仙也没办法喽,有10个测评不及格,差生不思不学且上课不是小动作就是扰乱课堂秩序,根本不参与老师布置的教学的活动中来,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成为教学,事实上,学生只要进了课堂,听老师讲课只实现了形式上的参与。哪怕教育者凝注全部的心血和新课程的教法模式,也是无功而返,这不但引起学者,管理者,教科研,和全社会的关注问题,新课程的推行和新课标的落实面向的全体受教育者,不仅仅部分学生,所以在素养提升培训中,也要介绍这方面的教育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吗,以顺利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的进程。
同志们,抓住这次新课改提升培训的机遇,积极投身到探索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模式中,尽快脱离传统教育思想的阴影,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改,新课程的落实的春风已吹遍神州大地,让祖国的花朵沐浴在新课标,素质教育改革的甘霖里茁壮成长,再过十年,二十年,百年树人我们翘首企盼的素质教育及课改的新成果会是千秋伟业,功不可没,最后还是说:“聪明的教师总是跟在学生后面;愚昧的教师总是堵在学生的前面”。
参考:教师素养专业提升培训记录本。
异步教学法论文范文6
关键词:电机与拖动;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宋强(1972-),男,山东新泰人,安阳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河南 安阳 455000)王瑞(1966-),女,河南安阳人,新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河南 新乡 45300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3-0123-02
“电机与拖动”是安阳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机械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譬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电一体化专业,是本科必修的考试课程,它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该课程内容丰富、理论性强、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更新发展快,而且比较抽象,数学推导多,难度大,加上课时连续压缩,因此如何提高在较短的学时内课堂电机与拖动的课程教学,在短期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已成为任课教师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电机与拖动”课程一直采用“教师-黑板-学生”或“教师-电子课件-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在黑板上讲授中,教师在黑板上分析时,往往要画大量的曲线,当分析的因素较多时,经常难以用有限的几种颜色将它们区分,而且曲线的准确度也难以保证,系统分析结果缺乏可视化的直观表现,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可开始学习后,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和难度的加大,一些学生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直到最后完全放弃学习此门课程。此外,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验中由于现有硬件设备条件的限制,经常会使实验值与理论值不相吻合,达不到预期的实验效果。因此有必要对“电机与拖动”课程进行教育教学进行改革。
一、“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学时分配太少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基础课程、工程课程的课时明显被压缩,因此存在着教学内容与教学学时过少的矛盾。“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需要70个小时左右,有些专业课程甚至压缩到40个小时,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解透彻显然是困难的,学生要用很短的时间来完全理解教学内容也是不容易的。
2.概念复杂,公式多,学生难以理解
由于这个课程涉及许多基础课,如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电路和磁路、电工学等,因此如何将所有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呈现给学生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学生感觉它抽象而难以理解,特别是磁路、矢量分析内容糅合在里面,学生对磁路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不知所云,对此毫无兴趣,并随着课程不断加深而渐渐放弃了学习。为了防止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这种情形,教师需要补充更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这就出现了教学内容和学时之间的矛盾。此外又由于理论推导公式很多,很难记住,学生学起来必然感觉索然无味。
3.理论与实践脱节
“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践结合紧密,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比较强。老师在课堂上说了很多的理论,虽然费尽口舌花了很多时间,但由于学生缺乏感性知识,依然无法理解所讲内容,一旦面对实际的问题必然无从下手。理论课的实践安排不合适、不紧凑,明显与理论脱节,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动手能力差,不利于课程整体优化。
二、提高“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1.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注重前展和后延
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不仅是传授知识,还是训练思维方式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其它教学环节的基础。而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几十分钟的课,而是包括课堂教学前展、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后延三个环节,三者联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1)课堂教学前展。这是很好的准备,并坚持常备常新。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课堂教学是决定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备课包括:熟悉教材,阅读相关文献的链接,深入了解学生,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案,随着每一轮授课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丰富,不断调整和完善备课环节。
(2)课堂教学。第一,注意好“绪论”课程。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讲好绪论。笔者将“电机与拖动”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组合,并融入了实际生产中电机拖动的应用案例,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兴趣。第二,注意调整教学内容,定位精度要准确,概念的定义深度、难度适中。第三,注重精讲例题或典型习题,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应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同时,加强学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
(3)课堂教学的后延。思考题和习题是“电机与拖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通过大量的习题和问题,通过提问和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理论,而且还可以掌握基本的工程计算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1)归纳教学法。课堂讲授的显著特点是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大量的知识,信息量大、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宽,教师对内容要归纳出要点,总结为结论性知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并提炼出重点、难点。
(2)讨论学习法。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很快掌握教学的一部分,但问题是理解的深度不够,对学生的问题,部分内容,这样可以缓解学时过少的矛盾,将课堂教学、课堂讨论、课外学习三者有机结合。
(3)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不仅是向学生提问,并提示学生考虑解决,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这指出了问题的本质,进而鼓励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4)比较教学法。为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找出两个比较对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通过类比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对直流电机工作原理的分析,可以将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对比学习,变压器的空载运行和负载运行可以和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静止、转子运动进行比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使厚厚的教材变薄了。
(5)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寻找合适的方法呈献给学生。在讲到三相变压器的连接组别判定时,教材所述的方法是时钟法,由于学生的电工基础不是很好,加之向量概念很抽象,学生对此法的理解和掌握并不是很理想,于是笔者查阅学术论文总结出了一个方法——数字法,即“同名12异名6,原逆加,副逆减,铁心柱,顺序移,加4加8看情况”。学生反映此法非常好,判断精度高,判断简单,容易理解,很容易掌握。
(6)学生参与教学的教学方法。当然是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前面的章节,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例如,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定子对称起动电阻的计算内容,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工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的迸发,“电力与拖动”课程也应该与时俱进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安阳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坚持个性化地培养知识和能力俱佳的拔尖人才。学校可以安排所有的学生到电机制造的大企业中进行实习,实习时间可以在两周左右,并且实习的每一位学生分配不同的实习任务。通过实践,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实验、计算、绘图、测试、设计、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希望每一个从安阳工学院走出去的毕业生都可以成为“创新工程”中积极成员,成为企业中可以独当一面的高级技术人才。安阳工学院的课程极具分析性,需要很强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安阳工学院,一位资深教育教授说:“教育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学得有创造性,独立思考和大胆创新。”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普遍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准确判断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自主创新能力。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更好的视觉吸引与冲击。但是多媒体教学中,老师不要只是关注多媒体而忘记了教学的主人——学生。还可以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满足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前将枯燥乏味的抽象知识剔除,在课上和学生做到互动以活跃课堂气氛,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还应该尝试开展一些应用计算机技术讲座,利用复习课,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手机短信、微信等通讯手段与学生讨论,进行网上答疑,使用网络共享,节约教学资源,欣赏学生作品。
5.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对一些大型的电机实践项目,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一组成立了一个探究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分配一个不同的任务,任务整合最后由团队完成。这种方式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喜闻乐见,所以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发挥个人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体现。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创意显示在屏幕上,他会满脸笑容,十分自得地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快乐活动的同时,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6.全面引入Matlab仿真软件
计算机仿真工具在“电机与拖动”教学上的全面应用可以解决复杂的数学推导、抽象的数学建模、没完没了的数学计算。MATLAB仿真工具的全面引入,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带来了一线生机,可以大大简化过程中复杂的数学推导和计算,有效地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也为后续理论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仿真结果与计算结果表明,为了加深对各种影响因素的理解,使学生增强互动,最终对电机系统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由于有很多基于simulink的电机模型,学生可以自由使用模块,自由组合自己的实验项目,建立虚拟实验项目,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7.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的设计
课程考试改革采用了“平时作业+实验考核+课堂问答+参与课堂讨论程度”综合考核方法。考试的改革注重了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增加了提出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建立了以综合评价与过程评价为主的考试评价制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了综合应用能力、自学能力。现在,考试命题组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考试改革,将受教学生分成四个大组,每一组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来命题出考试卷两套,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他们必须通读教材,把握每一章的难点和重点,将教学内容烂熟于胸才能出一张合理的考卷,任课老师从学生卷中抽取50%的考试内容,教师添加50%课程内容,这样一份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的试卷就诞生了。现在本改革还在试点之中,希望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结论
针对“电机与拖动”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基于层次性、全面性、先进性的三项原则,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实践和教学改革。实践证明,这些教育教学改革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凤.提高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1,13(1):119-122.
[2]袁延增.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一点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6):57-59.
[3]刘硕豪,刘孟玥.印度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特点对我国“卓越
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14-16.
[4]厉虹,张巧杰,祁鲲.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电机与拖动”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4):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