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我体育锻炼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我体育锻炼总结范文1
1、课题的提出
1.课题的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沈阳市“1015” 教育科研指南,及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
2.选题的依据
在国外很多学校把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以及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做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1.
在国内,许多学校在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中把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和习惯看作1项重要任务.加强课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促进课外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校体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3.选题的原则
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是本课题遵循的原则
需要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自锻能力,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科学性原则——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
实用性原则——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1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体育锻炼.
4.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
(1)使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有关的知识、技术;有被动锻炼转为主动锻炼所必需的能力,包括学生对学习、锻炼的进取动机,以及对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的理解、分析能力.
(2)在学校内,以及在生活工作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3)在独立锻炼中,为了取得良好效果,对锻炼过程进行自我调控的能力.它包括对运动负荷、心理负荷和动作姿势等有效的自我调控.
(4)独立从事体育锻炼的自我管理能力.它包括制定锻炼计划、组织安排锻炼的时间、检查锻炼的进行和评价锻炼效果的能力.意义:加强课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促进课外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校体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发展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竞争能力.
2、研究的条件
1 .人员:本课题主持人是中学1级教师,大本学历,具有1定的教学实践与指导能力,实验指导教师李x,为小学高级教师,曾参与《农村小学语文学科素质教育课堂模式研究》并已验收;实验指导教师郝秀芹,小学超高教师,大专学历,主任,曾参与《新型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影响的实验研究》其他参与教师均具有大专学历,工作认真,业务能力强,工作在第1线,经验丰富.
2 .资料:我校订阅了大量刊物,再加上先进的网络教育资源,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 .经费及设备:本课题研究时间充沛,设备齐全,科研手段先进.经费已纳入学校下年预算中,确保及时,到位.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课题为《体育教学中学生自锻能力培养的研究》除专题外,如何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运用能力、调控能力、自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
4、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
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对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体育锻炼生活化、社会化,使学生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5、课题研究对象
2年级学生(实验)5年级学生(参考)
6、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研究准备、制定方案 2019年12月——2019年8月
(1)准备相关的文献资料.
(2)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及教科研专业知识
(3)调查研究从学校发展方向和现状出发,构思研究方案
(4)对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提高认识.
(5)讨论、修订、并通过本课题研究运作方案.
2.实验阶段:组织实施、深化科研 2019年9月——2019年3月
(1)定位于课堂载体的研究思想.
(2)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开展问题研究课和汇报课活动.
(3)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会对课题的研究进行反思,不断完善充实研究措施、方法和内容.
(4)从实践中提炼教学方法.
3.总结提高验收阶段:2019年4月——2019年9月
(1)全面总结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成果,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工作.
(2)撰写研究报告和专题论文、工作报告
(3)整理所有档案资料,提出验收申请.
7、预期目标及呈现形式
总体目标是:
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运用能力、调控能力和自制能力几方面的综合能力,既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呈现形式
自我体育锻炼总结范文2
一、相关概念及心理健康标准解析
1.课外体育锻炼
课外体育锻炼,指的是课堂学习之外以增进健康、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丰富文化生活和调节精神为目的的身体活动,这种身体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心,而且可以发展人际关系。身体活动是一种能量消耗高于休息时新陈代谢水平的人类身体运动,其概念至少包含以下三要素:一是由骨骼肌产生的身移;二是对体制有积极的影响;三是能量由高到低变化过程的消耗。
2.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中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表现为衰弱和没有疾病,更重要的是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美状态,也因此促成了目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也有学者将此“健康”定义总结为两部分:一是生理健康。指的是有完整的生理状态,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缺陷;二是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体心理在环境条件和本身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即把个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归结为心理健康,突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心理健康标准
美国人马洛斯对心理健康问题做过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标准,马洛斯的心理健康标准共有10条:有足够自我安全感、能充分了解自己、理想和生活切合实际、不脱离周围的现实环境、保持人格和谐完整、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保持良好人际关系、适度控制和发泄情绪、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前提下恰当地满足个人要求,这10条标准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和广泛引用。
二、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和特点
1.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
当今学校体育中,体育课堂教学己经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因此课外体育作为体育课的延伸,不仅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巩固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体育意识以及丰富学生学校生活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还对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心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课外体育锻炼促进素质教育向前推进。课外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不受空间、器材限制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故而能使学生在不受太多制约力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体育潜能,提高学生学生的自觉锻炼能力和综合素质。其次课外体育锻炼是改进教材、优化教法的纽带和桥梁。教师把新的教材、教法运用到课外体育锻炼实践,有助于课外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把体育内外各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较好地验证体育教学的改革效果。
2.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课外体育锻炼特点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学生的爱好、兴趣、个性以及特长;是以有安排、有组织的获得感性认识为主的锻炼形式;灵活的锻炼形式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锻炼;具有计划性、课余性、自主性、多样性、实践性、指导性、制宜性、独立性、扩展性、补偿性等特点的锻炼形式。
三、课外体育锻炼推进学生心理健康依据
对学生来讲,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锻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使我国学校体育对体育锻炼的“健心功效”缺乏足够的认识,而学术方面的研究也存在不足,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随着不断深入的认知体育功能,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专家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论证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进程也有较大发展,特别是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中心纪宏、东北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留美博士季浏等学者都对此问题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其中留美博士季浏的相关研究受到普遍推崇和认可,他认为: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提高智力、改善情绪状态、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消除疲劳、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治疗心理疾病等六个方面。
四、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
1.促进学生心理发育
体育锻炼主要是以人的心理活动为中枢,从感觉开始,在大脑皮层主导下所进行的一种随意运动,它是以人体肌肉效应活动而告终的一种反射性活动。学生时期是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心理健康程度关系到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是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教育者必须加倍重视的教育领域。处于学习紧张氛围之中的学生,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并随时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发育。课外体育锻炼不仅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较好的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的手段,更是消除成长和学习压力带来的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
2.改变学生心理状态
健康个体进行体育锻炼,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使不良的情绪得到疏导;从生理学角度来看,不仅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刘国军在他的《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与应付方式及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研究报告中通过实验得出: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远远大于不自觉或者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少的学生;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不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或者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少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比较成熟的“解决问题”方式;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不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或者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少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成熟的“幻想”方式。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行为和心理状态的改变有着密切的相关性。1993年,吕红斌就提出:在体育锻炼行为中获取良好的心理效应类似于医学上标准的心理疗法,这种心理效应分为两种:即身体锻炼产生的长期情绪效益和身体活动产生的短期情绪效益。国内学者韩旭、毛志雄归结出身体活动可产生以下情绪效益:缓解紧张与焦虑情绪、改善心境状态、产生如跑步者以及行为流畅等良好情绪。
3.推动学生发展自我意识
体育运动是竞争性、集体性的活动,锻炼过程、竞赛过程也是展示自己的能力、修养和魅力以及认知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行为和认识,提高各种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心理品质,使自己成为更能适应社会、更符合社会需要的人。一个人如果心理健康,就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具有热情、宽容、友爱、团结等优良品质。体育运动过程也是集体之间、个人之间、集体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这种交往能够促使群体成员在体育运动中增进了解、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体育运动的公开性和集体性能够促进人际关系融洽、良好发展、团结协作,推动自我意识健康发展。
4.树立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毋庸置疑,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有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并坚持锻炼的过程就是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提高运动技能技巧、增强身体素质以及生理机能的过程。当参与竞赛并取得成绩后,认识和情感体验便会自然而然的使人产生自我成就感、幸福感和愉悦振奋感。具备强烈的成就意识和果敢顽强的精神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这些优良品质有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体育锻炼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体现在人的价值方面,因此使得体育成为了备受关注、影响广泛的一项事业。适宜的体育活动能使有抑郁情绪的参与者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并获得心理满足,使他们重新认知、把握和提升自我,增强自信心,消除忧郁,从而成为朝气蓬勃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青年一代。
5.治疗心理疾病
1990年美国科克凯尔迪等人提出:体育锻炼己经成为一种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方法;心理学家的研究也同样表明:参加体育锻炼频度越高自我反应引起的生活和心理紧张度就越低。现代社会,生活学习压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许多人包括青年学生在内产生悲观、失望情绪,这种负面情绪会进一步演化为孤独、忧郁等心理障碍。有学者曾经对1750名心理医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心理医生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和消除焦虑症的一种有效手段;80%的心理医生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和预防抑郁症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学生经常参加课外锻炼有助于消除紧张情绪、缓解精神和心理压力,从而使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从锻炼中产生积极的成就感并获取心理满足,从而降低焦虑,摆脱悲观压抑的消极情绪,消除忧郁等一系列的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 骆积强.身体锻炼与高中生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3(3).
[2] 殷恒婵,傅雪林.对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分析与展望.体育学科,2004(6).
自我体育锻炼总结范文3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居民的物质水平显著提升,不断丰富的物质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都市生活中人们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关注。体育锻炼作为一项城市居民的主要娱乐消遣活动,其不仅能够有效地丰富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而且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该文针对体育锻炼在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和主观幸福感与体育运动推进之间的联系,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全民健身以及生活质量。
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主观幸福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质量衡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的心理指标,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一种认可程度。目前,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以及不同研究内容方面对于主观幸福感予以了研究,众学者关于主观幸福感内涵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有学者认为,主观幸福感具有整体性、相对稳定性以及主观性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分为情感以及认知两部分[1]。还有学者指出,主观幸福感主要是人们评价目前的生活质量,其是人们对于生活现状的一种认可程度,其强调主观幸福感主观性与积极性,将其作为自我生活幸福程度的评价标准[2]。此外,有学者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从情感性和认知性方面整体评价生活质量,其不仅是生活满意度的评价指标,而且是情感反应的评价指标[4]。该研究综合考虑上述学者的观点,认为主观幸福感不仅是人们自身设定的标准,而且是当前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其不仅是人们对于生活状态的一种认可或者是喜爱的程度,而且是人们评价生活质量的一种综合性心理指标。
2 体育锻炼影响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情感成分
相关调查研究证实,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来源于一定时间内的消极情感于积极情感之间的平衡,这一时间段内人们体验的愉悦情绪于幸福感成正比例关系,于不幸福感成反比例关系,由此可见,体育锻炼对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具有着重要的影响[5]。体育锻炼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主要包括体育锻炼影响人们积极情绪以及体育锻炼产生运动愉悦感两个方面。就体育锻炼影响人们积极情绪而言,其主要是因为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跑步者的、流畅状态以及运动愉悦感等积极的情感容易产生,而上述情感是主观幸福感的一项主要内容。不同于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在流畅体验方面体育锻炼更容易让产生;就体育锻炼中可产生运动愉而言,其属于一种运动体验的喜爱、喜欢、痴迷等积极情感反应,积极情感容易改善人们的心境。
不同的研究角度影响运动愉悦感的定义,诸多观点的影响力较大,其中学者将人们的态度、情绪于体育锻炼中运动愉悦感产生联系在一起,其中运动愉悦感对于优化个体参与运动并在其中获取积极感觉之间存在有联系的最为优化的一种心理状态,又可以被称为是“流畅”。第一,运动愉悦感不同于积极情感,其还应当包括最为优化的心理状态;第二,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运动愉悦感,而运动愉悦感既是体育锻炼产生的结果又是体育锻炼中的心理过程;第三,运动愉悦感有且只能在体育锻炼中产生,故可以理解运动愉悦感是一种排他性的结构;第四,人们开展运动锻炼的内部动机虽然于运动愉悦感有关,但并不是其唯一内部动机,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人们身心的发展、锻炼人们的身体素质、调节人们的情绪和情感。
3 体育锻炼影响人们主观幸福感认知成分
就主观幸福感认知成分而言,其主要是指人们面对当前的生活状态的一种满意感,因此,又可以被称为是生活满意感,其属于一种人们以自身拟定的标准整体评价其生活质量后产生的认知体验。长期以来,人们多将健康作为主观幸福感感知的一项重要标准,同时多数人们也将健康作为评价其主观幸福感的一项重要标准。众多研究数据均证实,人们获得身心健康的最有手段是体育锻炼,而且人们通过数据统计同样得知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积极情感的最佳手段。形成规律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让帮助人们体验更多的主观幸福感,而且正由于主观幸福感同体育锻炼之间的正相关因果关系,二者间的相互影响显著体现在中低收入水平的居民中。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人们更多地满足于现在的生活,这一表现在退休群里中表现显著。这是因为,就退休人群而言,其具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更为丰富其日常生活,而且可有效帮助他们提高对于生活满意度的感知。我国较为常见的体育锻炼项目体育舞蹈和太极拳,参加此类体育活动退休人群多能够感受较多的主观幸福感,且此类幸福感更为强烈。
4 体育锻炼影响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机制
近些年,有学者借助于一定的科学手段研究和实证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影响机制,其主要是针对长时间观察体育锻炼的人日常生活能力、自我健康感以及主观幸福感等,通过对上述诸多方面变量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其发现体育锻炼与参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即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人主观幸福感较高,产生上述结论的主要因素在于,人们通过体育锻炼这一方式丰富自身的日常生活,进而提高自身的生活满意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提高其自我健康状况的评价,继而达到有效增强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目的。由此可见,体育锻炼于人们之间的主观幸福之间联系,就具体联系而言可以总结为因果联系,即参与体育锻炼是因,获得主观幸福感为果。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予以丰富,继而有效地强化了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并在此基础上对居民出现负面情绪予以抑制。就生理学角度进行考虑,体育运动对生理结构及机能产生直接作用,人们通过自身的律动感知心理以及情感上的愉悦进而产生愉悦等情绪。作为一项重要的娱乐消遣活动,体育锻炼既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予以了很大的丰富,又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予以显著提高。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协同活动可为人们培养的愉悦情绪,其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亲近机会,而且可在交往中培养积极情感抑制负面情绪的产生;体育锻炼过程中强调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统一,追求协调的人际交往。由此可见,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能够获取幸福,而且还能获得精神和心理双方面的需求。
自我体育锻炼总结范文4
摘 要 从体育锻炼相关的研究来看,大部分的研究认为,正确和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促进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花样跳绳作为适合少年儿童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它不但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对于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可能主要体现为调节改善情绪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体育锻炼 花样跳绳 少年儿童 心理健康
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绝大多数的研究都认为,良好的、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人类心理健康有着较为良好的促进作用。而近年来,体育锻炼对于心理健康的研究延伸到了少年儿童心理领域。目前,从相关的研究来看,同之前的研究结果相似,大部分的研究也认为,正确的和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促进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比如,Loprinzi P(2014)研究了51名学前儿童在假期进行体育锻炼所产生的效果,他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促进儿童自律,并能提高学业成绩。
笔者从事多年的体育锻炼与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学,从多年的教学观察和教学经验总结来看,基本情况和学者的研究结果相吻合。以花样跳绳为例,花样跳绳作为适合少年儿童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它不但具有体育锻炼的效果,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即可以通过团队的合作,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具体来说,花样跳绳对于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可能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节和改善情绪
在少年儿童参加花样跳绳的过程中,运动中会使大脑处于较为兴奋的状态,此时在大脑中会产生啡呔等兴奋素物质,从而刺激大脑乃至全身的兴奋度,提高整个机体的活动性能。在这个过程中,就能有效的调动少年儿童的心理情绪,促进健康情绪的增长,从较大程度上压制不良的心理情绪以及自身的压力等等,从而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不安、烦恼等痛苦情绪得到充分释放。这是运动过程中,最为直接也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且,一旦大脑产生兴奋素物质,这个过程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整个身体的机能处于较为良好的状态,^为容易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而不容易受到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个阶段可以看做是运动后的良好状态的延续。如果在学校期间,能定期参加体育运动比如花样跳绳,那么对于整个在校期间的心理情绪,将会有着明显的改善和提升。这对于处于心理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来说,具有较为重要而且明显的保障作用。因此,参加花样跳绳对于调节和改善少年儿童的心理情绪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促进智力发展
在少年儿童参加花样跳绳的过程中,需要他们记住和熟练使用较多的跳绳技巧和方法。由于运动过程中,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因此,他们较为容易记住这些跳绳技巧和方法。而且随着运动时间的持续以及在某个学期内固定的锻炼次数增加,大脑受到运动刺激的次数和持续时间会增加,这对于改善少年儿童的大脑发育功能,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此外,少年儿童参加花样跳绳需要较好的肢体配合,这种肢体配合对于他们的感知系统有着刺激作用,随着锻炼的深入,对于感知系统的刺激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神经系统发育。因此,花样跳绳对于促进大脑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完善都具有促进作用,进而促进智力发展。
三、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就是对于“我”的认识。少年儿童处于人生的心理重要发育期,尤其是对于自我的认识,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如,很多人的心理阴影可能就来自于儿童时候的对于自我的贬低或者某个事件对于自我的诋毁。因此,少年儿童期间,对于“我”的认识和态度具有较为重要的心理影响。少年儿童参加花样跳绳,一方面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他们的身体机能,从而反馈到心理因素上,会对自我有个良好的印象;另一方面,通过参加花样跳绳的集体运动,能够获得在集体活动中的荣誉感和存在感,从而提升对于自我的感觉,进而对于“我”产生良好印象。因此,参与花样跳绳对于形成少年儿童的良好自我概念具有促进作用。
四、有助于人格的完善
在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中,一般都认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格的完善。在少年儿童参加花样跳绳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克服自身的很多不良习惯和不良的心理因素,比如生理惰性、动作难度、畏惧心理等。一旦少年儿童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完成了一系列动作,那么对于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他们的坚强品格都具有促进作用。
五、提高社会交际能力
社会交际能力是反应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成年人的社会交际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种交际能力的培养,其实主要基础是在少年儿童期间就完成的。少年儿童所具有的社会交际能力基础,往往会对他们成年之后的交际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体育锻炼过程中,尤其是在参加花样跳绳的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的花样跳绳是依靠集体完成的,他们能够获得在集体中的存在感,容易和集体内的少年儿童及参加同一活动的其他组少年儿童产生共鸣,进而增强他们的交际能力和交际空间。
参考文献:
[1] Loprinzi P.Physical Activity,Self-Regulation,and Early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Preschool Children[J].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2014.25(1):56-70.
自我体育锻炼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自我锻炼习惯、终身体育
高中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自我锻炼习惯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迅速的成长发育期,更是性格的重要塑型期,所以,高中体育课程除需要在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与原则外,还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特点,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一、激发学生自我锻炼的欲望
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于活动的预先设计,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应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课堂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如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项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又融入了集体,树立了自信,同时,也获得自我锻炼的满足感。另外,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负担重, 体育锻炼能让学生从巨大的学习压力中得以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每位学生深入观察,根据他们的身体特点和兴趣爱好培养起他们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进行自我锻炼,并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二、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提高学生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注意全面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的基础上,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地投入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为学生今后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乐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随着现代化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也随着体育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替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是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大事更直观地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亚运知识、全运会,北京奥运会对世界的影响情况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展现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例如教师在进行田径课的教学中,要交替使用讲解示范,可以利用制作好的课件切入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对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演示,有条件的甚至还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合理交替使用,呈现出多样性。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让他们从小就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四、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自我体育锻炼总结范文6
关键词:体育运动 心理健康 教育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1、体育锻炼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促使学生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2、体育锻炼是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3、体育锻炼能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4、体育锻炼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体育课各种课外文娱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
由于体育锻炼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所以,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同时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体育教学中应如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
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针对体育这一特殊的教育形式在教学中应如何实施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
1、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当代学生是新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体育运动兴趣不是天赋的,它是在后天接触、参与、实践认识体育运动过程中获得的。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正确合理地选编教学内容,既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使他们感兴趣,多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如组织学生观看影响的体育比赛、体育欣赏等;运用多媒体教学感染学生;多安排游戏竞赛等练习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培养运动兴趣,使学生一直保持乐观的情绪,和饱满的热情。通过知识、技术的获得得到身体和心理上的满足,引起自觉创造性地探究,从而唤起运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创设良好的氛围,增进心理健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安排一些力量、耐力、速度等身体素质的练习,造就一副强健的身体,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特质基础。对于某一教材,教师不是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创设一个情境或引用一个观点,提出一个问题,导入课堂,然后有目的地安排一系列的练习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我体验中自我总结归纳动作要领、技术原理等,在练习过程中学会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判断、自我讨论交流、自我选择等,从而使学生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在自尊、自信、自制和自强的基础上自爱,正确地对待自己、别人和客观世界。另外在教学中,少进行单调的跑、跳、掷的技术传授,多安排些教学比赛和游戏,利用个人与个人、集体与集体的竞争意识与协作精神,可以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一些公平竞争机会,培养学生敢于竞争,在竞争中学会相互协作,通过竞赛一决雌雄,让学生体验成功和失败,锻炼失败者的受挫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鼓舞成功者的斗志,建立信心、形成动力。
4、课堂教学之余多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和发展,在活动课上学生的活动范围更为广阔,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利用体育课上学到的知识、技能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培养自主和创新的能力。
综上所述,面对体育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作为体育教师,努力掌握有关知识,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自觉地、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不容忽视。这既与党的教育方针相一致,也是体育事业发展本身的要求。这样才能发挥体育教育的最佳功能,真正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并适应素质教育要求。
参考文献:
[1]丁雪琴《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1998.5
[2]周成林 《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