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营销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化营销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化营销论文

社会化营销论文范文1

Abstract:Disinfectionisveryimportantforoperationinhospital.Iftheinstrumentsisnotdisinfectedverywell,itistryinvaineveniftheoperationisverysuccessful.inthispaper,theauthortalkabouttherisksthatthehospitaldisinfectorshave.Basedonthis,andthendiscussedmainlytheanalysisonbenefitsofcosts.

关键词:危险因素;消毒供应;社会化;成本分析

Keywords:riskfactors;disinfectionsupply;socialization;analysisoncosts

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负责医院各种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工作,在这一系列流程中,供应室工作人员不但经常与患者使用过的医疗用品接触,受到交叉感染的侵袭成为医源性感染的高危群体,使得从事本专业的护士容易产生生理和心理疲劳,给这些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加之有些医院不重视供应室工作人员,设备没有正规配置,就更增加了危险因素。因此,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应对各种危险因素的意识,越来越多的成为国内外专家与同行关注和重视的话题。现将消毒供应室中常见的各种危险因素综述如下。

1、危险因素

1.1物理因素

1.1.1锐器刺伤供应室

工作人员在回收、分类、预处理、刷洗、包装器械的各个环节中,均要接触刀剪、缝针、穿刺针等各种锐利器械,如操作不慎,即可发生刺伤、切割伤等,导致皮肤完整性受损。针刺上只需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I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IV比率为0.3%,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CV比率为1.8%。而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统计显示,在卫生行业及相关部门被HIV、HBV、HCV及其它血源性疾病感染的人数有上升趋势。

1.1.2噪音消毒供应室

噪音来源于压力蒸汽灭菌器、排风机置换新风,其噪音强度达到90~98dB之间,超过我国对工业区噪音标准的极限值55~60dB,若不加以隔音或安装消音装置,工作人员长期在超过90dB的噪音环境中,可导致噪音性耳聋、听力损失、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性神经症、胃肠功能紊乱及内分泌紊乱。

1.1.3温度与湿度

在消毒供应室生产过程中,灭菌及相关设备的使用,一方面可导致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加大,特别是在夏季工作人员大量消耗体力导致中暑的发生;另一方面,若工作人员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或压力容器超期使用,就可能发生容器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的危险。当温度过大时,可使人产生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另外,清洗是供应室工作流程的关键环节,若在冬季水温过低,可使工作人员身体不适、关节疼痛或生冻疮。

1.1.4紫外线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方便、经济、有效的消毒方法,但紫外线对人的眼睛与皮肤均有刺激作用,照射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对人体亦有害,实验表明,臭氧气体对人体可造成伤害,对呼吸道粘膜有明显的刺激性,特别是对肺组织损伤严重。

1.1.5粉尘供应室

工作人员在制作各种敷料(棉球、棉签)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无机纤维粉尘;以及制作手套时的滑石粉产生的无机粉尘会在室内到处弥漫。这些粉尘可刺激或被吸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不适及呼吸系统功能的损害。

1.2生物性因素

1.2.1污水与废物

在消毒供应室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和回收的一次性医疗废物,会导致蚊虫的孳生及各种有害微生物的繁殖生长。

1.2.2体液

在回收分类过程中,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接触到被患者血液、胸腹腔积液、脑脊液及其它部位体液污染的器械,其中不乏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若防护不当或操作误伤、皮肤有损伤时,就有可能导致这些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1.3化学性因素

1.3.1含氯消毒剂

人体皮肤长时间接触含氯液体,会有灼痛感,当皮肤有破损时,则损伤破损处皮肤组织,特别是当酸与氯两种消毒剂混合使用时,会使氯的分解加快,不仅污染室内空气还会刺激人的眼睛、呼吸道和肺部,造成身体损害。

1.3.2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是有中等毒性的化学品,人体吸入过量会感觉不适,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如溅到皮肤上,可发生红疹、水疱,长期接触可导致水肿甚至肿瘤。

1.3.3甲醛和戊二醛

长期吸入混有较高浓度戊二醛的空气或直接接触容易引起眼灼伤、头痛、皮肤过敏、胸闷、气喘、咽喉炎及肺炎、流感样症状、荨麻疹和手部棕褐素沉着等症状;高浓度的甲醛刺激粘膜引起职业性哮喘,急性大量接触可致肺水肿。

1.4社会心理因素

由于消毒供应室工作在医院长期被认为是边缘性、非主流工作,属于技术性不强、劳动强度大、要求知识点低的工作岗位。在整个医疗过程中的基础性、重要性和规范性未得到充分的认识,护士外出进修的机会大大低于其它科室,供应室专业人员的部份权益受到损害,这些都给护理人员造成心理压力与不平衡。

1.5性格差异

朱艳荣等选取河南省开封市3家综合医院85名消毒供应室护士作为调查对象,按照“机能类型说”性格分类法将其分为理智型、意志型、情绪型。运用心理学理论探讨护士性格差异和行为特征对职业暴露的影响,得出结论:性格差异对职业暴露有重要影响。

2、有关消毒供应社会化的成本效益分析

2.1消毒供应社会化服务为医院提供了新的方式。供应室达标建设的目的在于实现消毒供应室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现代化消毒供应室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需要,是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下表是某医院的消毒状况和某中心的消毒状况的比较:

通过成本分析,通过中心消毒也比医院自身完成消毒要节省很多金钱,从成本核算的角度来看,也是利用中心来承担消毒任务是更加合算的。

供应室达标建设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接受,许多大医院建成了现代化规范化的消毒供应室,而中小医院受条件的限制,供应室达标建设仍有一定的困难。消毒供应中心为医院进行物品的消毒及供应无菌物品,取代医院供应室,医院取消供应室后,人员分流到紧张的科室,用于再创效益。消毒灭菌质量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的安全,所以选择消毒供应室必须选择经过验收合格、能保证消毒灭菌质量的消毒供应中心。供应室验收是保证消毒供应质量的关键。

2.2消毒供应社会化服务后缓解了医院在这方面的压力。医院感染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也是我国医院管理中的难点,由于微生物的变异而形成的医院菌群,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心脏”,承担着医院医用物品的消毒供应工作,洗涤、包装等每一环节质量都会影响到灭菌质量,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为了达到灭菌物品100%的合格,必须对消毒供应室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管理要求:包括对消毒供应室的环境布局、清洗灭菌质量、工作流程等进行动态的监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护理部每月要对消毒供应室进行重点检查,消毒供应室也是上级部门对医院质量和管理的重点检查项目。消毒供应社会化后,医院取消了消毒供应室,对供应室的管理责任也随之取消。

2.3消毒供应室社会化服务酸碱了医院在这方面的支出。随着医院逐步走向市场,加强成本管理对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总体发展必须通过对内部经营要素、经营环境实行科学经营管理。而成本核算管理是加强经济管理的核心,是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近几年来,医疗行业纷纷开展成本核算,医院成本管理是控制医疗费用上涨过快和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供应室为全院提供灭菌物品,消毒供应室的成本核算直接影响各临床科室的成本核算,所以医院在新建、改建、扩建消毒供应室时,必然进行成本核算。社会化的消毒供应中心面向多家医疗机构,它的设备成本、监测费用、管理费用由服务对象共同承担,消毒供应中心的先进管理和设备可以减少浪费,节约人力资源,减少了医院的成本支出。

2.4消毒供应社会化要加强物品运送、交接过程的感染控制。消毒供应中心处于医院,不符合国家对消毒供应室的选址要求,因此,加强对运送的管理,运送车辆的密闭性能好,容器密闭,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车辆使用后对车箱及物品箱进行彻底消毒。医院为消毒供应中心提供较为清洁的地点进行交接,指定专人进行交接,并备好装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的2个包装箱,用不同颜色区别,有醒目的文字标识。交接时先发放无菌物品,再回收非无菌物品。科室运送物品时包装箱保持密闭。护理部统一制定交接管理办法和无菌物品管理制度,参与交接的管理,并负责双方协调。医院做好器械使用后的初步处理:手术科室使用后的器械由手术护士进行初步处理,病房使用后的器械由治疗班护士进行初步处理。一般病人使用的器械及时用流动水冲洗干净血迹和其他体液,特殊感染的器械先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后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原包布包好,并特别注明。

2.5消毒供应社会化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社会化的消毒供应中心保证服务质量,服务的优劣、效率的高低和物品的适用性是消毒供应室重要的质量内容。一般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投诉主要有器械包配置不当、器械不好使用、供应不及时、项目不齐全等问题,妇科反映价格高主要指单间物品灭菌,不论器械的大小价格都一样。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与医院的沟通,了解医院的习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器械完好率达100%,同时科学地进行成本核算,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亮云.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华夏医学,16卷第5期:719-720。

社会化营销论文范文2

论文结构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社会化媒体营销研究现状,主要通过介绍国内外研究结果,使读者对目前社会化媒体营销的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第二部分:社会化媒体营销创新分析,该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所在,从顾客让渡价值的角度,结合传统的营销理论,针对社会化媒体营销提出了“PCPR”的营销创新模式。

【关键词】市场营销;顾客让渡价值;社会化媒体营销

2009年10月,CNNIC了2009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显示,到2009年底,中国使用交友和社交网站的网民数将达到1.24亿。随着用户数量的积累和滚雪球式的不断放大,社会化媒体应用正在走向大众化,社会化媒体不仅丰富了网络应用及网络媒体的内涵,使得网络传播的格局进一步多元化与复杂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意识到社会化媒体带来的全方位的挑战,从而努力在战略或营销上寻找变革机会和发展对策。

一、社会化媒体营销现状简介

伴随着社会化媒体在营销上的崛起,国内外学者和企业界对社会化媒体营销的研究也相继出现,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在已有的营销理论的框架内针对社会化媒体营销进行分析。

以陈林为代表的实践派则认为,社会化媒体的核心在于聚合。社会化媒体本身拥有不可比拟的“群体影响力”,使消费者在互联网上不再是单一的个体,而通过沟通和互动,企业可以聚合消费者,影响消费者,并最终实现品牌传播。从这一角度,社会化媒体营销是利用“群体影响力”实现口碑营销的营销方式。

Evans and McKee (2010)认为,对于企业而言,与传统的营销方式相比,社会化媒体是相对廉价的营销活动平台。企业可以与消费者直接对话,询问并处理问题。传统的媒体取的是“推”式营销,企业与用户缺少交流。利用网络的社会性,企业可以实现一种更具有个性、更加动态的营销。

国内外关于社会化媒体营销的研究理论还处于未成熟阶段,国内外学者都已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但将社会化媒体与营销相结合的有关理论,还处于发展阶段。一项针对美国2714位营销业者的调查发现:企业仍在学习阶段,社会化媒体的运用技巧仍未成熟。一些品牌商虽然知道运用社会化媒体的重要性,但却不愿投放太多的资源在这项新增的工作上。也有一些品牌商仍处于对社会化媒体的认知过程之中。为了顺应Web2.0这一潮流本文将对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价值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并对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模式进行创新总结。

二、社会化媒体营销创新分析

顾客让渡价值的定义:是指企业转移的,顾客感受得到的实际价值。它的一般表现为顾客购买总价值与顾客购买总成本之间的差额。顾客让渡价值是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总价值(Total Customer Value)与顾客总成本(Total Customer Cost)之间的差额。

黄沛、黄丹及周亮给出了营销创新的定义:营销创新是营销者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合营销要素,建立起市场竞争力更强的市场营销系统,从而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的综合活动和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化媒体营销创新,是基于传统的4P、4C、4R理论基础上的营销策略创新,基于顾客让渡价值理论,这一创新可以系统地总结为“PCPR”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创新模式。

PCPR模型

(一)通过与顾客沟通交流,生产满足顾客需求(价格、性能等),使顾客满意的产品,提升了产品价值。企业通过社会化媒体向受众公布产品信息,使顾客在购买前更充分的了解产品的价格、功能、外观等基本信息,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不仅促使企业进一步改进产品,而且是广大顾客感觉到自己也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工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参与感,进而对将来面市的产品价值更为认知,提升了产品价值。

(二)网络渠道及网络服务,为顾客节省了时间、精力和体力,降低了购买成本。顾客通过网络订购产品,通过在线咨询、接受企业的售后服务,足不出户便可得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大大节省了时间、精力和体力,从而降低了自己的购买成本。

(三)网络渠道及网络售后的便捷,提升对商家人员、形象等的好感度。企业发达、便捷的网络渠道以及优质的售后服务,使得顾客对于商家的人员及形象好感度大大提升,由此,提升了商家的服务价值。

(四)与商家的对话及对所获产品及服务的满意,提升对商家人员、形象等的好感度,获得了服务价值,进而进行品牌宣传。顾客对商家的满意,会使顾客进行口碑宣传,从而使更多的人认知此商家,购买该商家的产品;另一方面,满意的顾客会对该商家产品进行二次甚至多次购买,成为该商家的忠实顾客。

参考文献:

[1]陈林.社会化媒体的营销力[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9,10:4249

[2]黄沛,黄丹,周亮.营销创新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社会化营销论文范文3

关键字:茶馆研究;评述;展望

茶馆在我国的历史已有千余年,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九十年代起,伴随着茶馆业的复苏,人们开始关注茶馆研究。作者以“茶馆”为题名/关键字,通过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数据库,查询1989―2009年期刊,检索到相关论文69篇,再通过资料收集方法,查询到5本相关专著。

一、研究文献数量统计

从时间跨度看,2000年是茶馆研究的起点,在这之前研究文献甚少,而2004年后论文数量由年均4篇上升至年均10篇。研究范围涉及中国茶馆历史、现代茶馆及其经营、茶馆消费者、茶馆行业发展及趋势等问题。其中研究热点和重点是中国茶馆历史、现代茶馆及其经营,约占论文总量的74%。研究的薄弱环节是有关茶馆消费者的研究,论文数不足总量的5%。据此认为,中国茶馆研究刚刚起步,尚未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关注。

二、研究文献内容分析

(一)中国茶馆历史研究

中国茶馆历史研究可分为综合研究和专题研究。综合研究关注的是中国茶馆整体时代变迁。如徐传宏、骆(2005)、连振娟(2002)、周文棠(2003)、连振娟(2006)等分别对中国茶馆的演变历程进行了分析,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刘清荣(2007),他深层次地考察了不同时代的茶馆发展状况。专题研究指的是研究某一时代或某一地区的茶馆历史。宋代和清代是我国茶馆发展的两个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学者研究的热点。刘清荣(2006)、杨永兵(2004)侧重考察宋代茶馆,刘凤云(2002)研究作为社会化空间的清代茶馆,王鸿泰(2008)认为明清中后期茶馆由消费空间变为空间消费对象后,对城市生活产生意义。地区茶馆历史研究主要有雷友山(2000)和陈永华(2004),研究对象有旧时的武汉茶馆、清末以来杭州茶馆等。

(二)现代茶馆研究

1、茶馆功能类型研究

连振娟(2002)、徐传宏、骆(2005)、沈冬梅(2006)、徐明宏(2007)分别研究了茶馆的社会功能。此外,周文棠(2003)和徐传宏、骆(2005)对茶馆的类型作了探讨。

2、茶馆文化价值研究

陈香白(2000)探讨了“茶馆文化”概念,王德福(2002)论述了茶馆文化与社会文明的关系,王龙志(2006)分析对比南昌新旧茶馆文化,曾燕、杨国良、张付芝(2006)、杨丽娟(2008)分别对成都茶馆以及川西茶馆文化的旅游资源价值进行挖掘分析。

3、地区/城市茶馆研究

刘清荣(2006,2007)选取茶馆文化比较发达的七个区域,依次考察了在不同区域文化中生长出来的茶馆百态。吴旭霞(1999)将中国茶馆归为北方茶馆、江南茶馆、四川茶馆和南方茶楼,并对七个城市的现代茶艺馆进行研究。

(三)茶馆经营研究

茶馆经营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经营理论和营销策略等热点上。

1、经营理论研究

徐传宏、骆(2005)较全面地研究了茶馆经营各个方面,连振娟(2002)认为现代茶艺馆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民族文化为内涵。学者们还就茶馆经营理论进行专门研究。周文棠(2003)论述了茶馆经营的管理要素和内容创新,关瑞(2007)借鉴星巴克经验对中国茶馆发展理念提出建议,诸葛明(2006)对茶馆盈利模式进行初探。

2、茶馆经营策略研究

佘志芬(2000)在探索茶馆文化定位后提出茶馆经营思路,李晓明(2000)在分析北京茶艺馆经营结构基础上,提出相关经营策略。陆尧(2002)阐述了茶馆应当具备的特色,沈晨仕(2008)针对现代茶馆经营中的问题,提出一些特色经营策略。

3、体验营销的运用

体验式营销理论在茶馆经营中的应用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苗泽华、薛永基、吴莉(2005)认为文化营销与体验营销相结合将会创造中国茶馆营销新模式,刘华(2007)认为开展体验式营销已成为中国茶馆营销创新的重要课题,蓝彬(2007)研究了茶艺馆与白领体验茶文化之关系。

4、茶馆消费者研究

孙优萍、古赞歌(2005)通过研究发现不同茶馆提供的用来满足用户利益追求的侧重点是各不相同的,黄晓琴等(2006)调查济南茶馆经营风格及其被认可度,张颖彬、龚叔英等(2007)对杭州市民茶馆喜好进行分析,徐明宏(2007)分析现代茶馆消费主体的变化。

5、行业发展及未来发展研究

陈香百(2000)借用乌家培的未来管理五大趋势理论,提出茶馆管理五大趋势。张建国(2005)指出要用历史眼光看待现在和未来的茶馆业,刘清荣(2007)通过反思当代茶馆发展的不足,提出了未来茶馆发展的两大趋势和三大创新,陈文华(2008)对茶艺馆未来走向作深入思考。

三、茶馆研究理论与方法

作为休闲文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茶馆业,其研究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直接或间接运用其他诸多学科理论和概念,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童国良借鉴体验式营销新模式提出茶馆消费发展策略;孙优萍、古赞歌运用产品概念分析杭州茶馆产品的消费者利益追求,戴利朝运用社会学和历史人类学研究方法阐述茶馆这一农村公共空间与基层社会整合之关联,徐明宏采用休闲学、社会学理论剖析杭州茶馆。此外,统计学方法也被引入茶馆消费研究,如张颖彬、龚叔英、施燕、张建英、钱富强的杭州市茶馆消费调查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充实了茶馆研究内容,虽说研究尚处于初探阶段,但学者们的不断尝试和创新,必将有助于茶馆研究及茶馆业的健康发展。

四、研究评述与展望

综上分析,茶馆研究领域正在得到扩展和丰富,各种学科的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被不断运用其中。但总的来说,茶馆研究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如下:

(一)基本概念有待明确,研究框架尚未形成。目前茶馆研究侧重于经营、应用层面分析,而对茶馆研究中的一些概念性问题探讨较少,而研究框架的不确定又使得研究内容分散、聚焦不集中。(二)多学科交叉研究文献少,研究深度不足。现茶馆研究多描述性分析,讨论深度有限,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及统计学等方法开展研究的高质量论文更少。(三)学术力量薄弱。一是茶馆研究者人数少且持续性差,二是现有研究者知识大多来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结构单一,从而制约了茶馆研究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

因此,未来茶馆研究需要关注和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设立专业或相关研究机构,促进发展交流。茶馆作为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休闲业的分支,从属文化和休闲研究范畴,建议在诸如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或世界休闲组织中国分会下设立茶馆专业研究机构,以集中优势开展活动。第二,学科建设问题。茶馆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中国特色的传统行业,在中国及亚洲等地都有广泛的影响力,但茶馆研究尚不被重视也没有形成体系。茶馆学科建设需要考虑以下两方面问题,即理论构建和新的研究方法的探索,茶馆研究应积极吸收其他学科基础理论,逐渐形成和建立有自身特点的学科理论体系和创新的研究方法。第三,热点问题的探讨。未来研究中,作为茶馆灵魂的茶馆文化系列研究将进一步展开,如茶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茶馆文化的体验、经营,以及茶馆的现代化管理和营销研究也将随着茶馆业的发展而成为研究焦点。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学忠.中国古代茶馆考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4(5).120-125

[2]张一民,周美英.中国茶馆的演变及社会作用(待续)[J].中国茶叶加工.2007(3).52

[3]杨永兵.试论宋代茶馆的功能[J].农业考古.2004(2).181-184,198

[4]赵华.清代茶馆略论[J].农业考古.2007(2).97-101

[5]刘凤云.清代的茶馆及其社会化的空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2).118-124

[6]雷友山.浅谈武汉茶馆的过去和现在[J].农业考古.2000(4).143-144

[7]陈永华.清末以来杭州茶馆的发展及其特点分析[J].农业考古.2004(2).185-187

[8]宋毅彬,姜含春.中国现代茶馆发展初探[J].中国茶叶加工.2006(2).42-44

[9]陈香白.论“茶馆文化”[J].农业考古.2000(2).170-172

[10]王笛.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J].历史研究.2001(5).41-53

[11]关瑞.从星巴克看中国茶馆[J].中国市场.2007(16).56-59

[12]苗泽华,薛永基,吴莉.文化营销+体验营销――创造中国茶馆营销新模式[J].中国市场.2005(11).62

[13]佘志芬.关于茶馆业文化定位的认识与实践[J].农业考古.2000(4).135-136

[14]沈晨仕.传统茶馆的现代内涵挖掘[J].北方经贸.2008(2).52-54

[15]孙优萍,古赞歌.杭州茶馆产品的消费者利益追求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11).117-118

[16]陈文华.试谈茶艺馆的未来走向――《中国茶馆的流变与未来走向》序言[J].农业考古.2008(2).152-155

[17]徐传宏、骆.中国茶馆(第二版)[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5

[18]周文棠.茶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2

[19]连振娟.茶文化博览:中国茶馆[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12)

[20]刘清荣.中国茶馆的流变与未来走向[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社会化营销论文范文4

关键词:实践教学 高校 实践能力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1. 通过实践教学,增强高校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环境的能力。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面与综合的,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是有局限性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如此。它对人才的要求绝不仅仅只停留在普通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它需要的是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通过实践教学,增强高校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为了今后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工作,学生对自身必须进行正确的定位。实习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能够让他们明白自身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的差距,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充实自己,在今后的人才竞争中先拔头筹。

3. 通过实践教学,促进高校学生的社会化。社会化塑造了具有社会性的人,它的作用被看成是“社会的维持和个体福利的基石”。大学生的社会化是当前社会化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正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二、石河子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自1999年起开始安排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践教学。与此同时,对于实践教学的改革也在一直不断地进行着,实习的效果在一年年提高。2007年,随着石河子大学第五届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走向社会,石河子大学加快了实践教学的步伐,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1. 分阶段实习。

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分为两个阶段实习,第一阶段是专业实习: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的暑假,实习内容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决定,本着专业知识与学习兴趣相结合的原则,实习时间为一个月;第二阶段是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的寒假,实习内容与毕业论文挂钩,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习时间为3个月。两个阶段的实习均指定专业老师进行全程指导。分阶段实习既结合了教学活动进程,又增加了在校学生接触社会的时间。

2. 由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

在实践教学开展初期,我们通常是组织有关教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由教师与相关单位协商、联系,帮助学生选择实习单位。整个调研、联系、选择的过程,学生不能参与进来,学生大量的社会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而且占用了教师大量的业余时间,实习过程显得非常被动。并且,由于在实习前,学生缺乏对实习单位的了解,整个实习过程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了解实习单位基础信息上,很难达到实习的目的。故而在2005年的实习中,我们改变以前的做法,将选择、联系实习单位的权利下放到了学生手中,学生享有了充分的主动权及决策权,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对实习的兴趣;而他们在选择实习单位的同时,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实习单位的内部相关信息和竞争环境,为以后在实习中能更深入地参与实习单位的营销与管理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拓宽实习单位的选择范围。

社会上许多人认为,市场营销专业就是“卖东西”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只能到商业企业去实习,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不仅是商业企业需要营销知识来推销商品进行管理,所有类型的企业,甚至包括一些事业单位、国家机构都需要营销知识,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步伐越来越大的今天更是如此。在2005年的实习中,我们的实习单位里就包含这样的单位、部门。我们协助学生联系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石河子市高新区社会发展局等非商业单位作为实习基地,为他们做社会调查,给他们出谋划策,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和社会效果。

4. 建立、健全校企联合机制,力争达到“多赢”。

学生的实习时间有限,许多学生感到意犹未尽,对于实习单位他们想做的事很多,想法也很多,企业也很需要这些意见和建议,但仅靠有限的实习时间是难以完成的,这对学生、对企业都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为此,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贸易系成立了“营销策划兴趣小组”,为学生、学校、企业三者的沟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学生通过在实习单位的实习,发现实习单位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习结束后,带回学校由“营销策划兴趣小组”整理、分类,组织有关教师及有兴趣的学生成立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出一个较完善的方案后交由实习单位实施,边实施,边发现问题,边解决问题。这样,不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为教师的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案例,也为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提高决策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真正达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多赢”。

5. 建立实习基地。

到目前为止,市场营销专业已建立实习基地8个,可接纳实习学生50人左右。每个实习基地都安排了校方和企业联系人,实习基地与实习学生的权利和义务都通过合同来保障和履行。实习基地的建立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实习环节的学习。

6. 加强实习工作的组织管理。

在实习之前,由院系领导召开动员大会,阐明高校学生实习的重要意义。同时,成立实习领导小组,由系领导亲自挂帅,召集有关教师组成,明确每个指导教师的工作及职责,确保实习质量,在学生中确立学生负责人,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问题,反映实习生思想状况,协助指导教师做好协调、管理工作。为强化管理,实习领导小组规定,实习生应严格按照实习所在单位的规定进行实习活动,如有违反按校纪严肃处理。在实习结束后,组织有关实习学生、教师和单位进行一次座谈,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三、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

1. 加大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应贯彻到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学校和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从而为实践教学提供制度和物质保证。

2. 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应加强现实问题的探索,不要只停留在书本知识。理论只能作为实践的指导思想。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是书本上没有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化营销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已成为组织成功的关键。本文立足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其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管理的主要任务,探讨组织和个人在此阶段可采取的有效行为。

一、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的,具体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大致具有以下4个特点:1.较高的个人素质和创造能力,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2.高度的自我价值实现欲望;3.工作过程难以监控,劳动成果难以衡量;4.流动性强,流动概率较高。

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是指一个人由学校进入组织并在组织内逐步“组织化”,并被组织所接纳的过程。这一阶段一般在20~30岁之间,是一个人由学校走向社会、由学生变成员工、由单身生活变成家庭生活的过程。在这阶段知识型员工面临的主要任务为:

(一)社会化的任务

刚进入职业生涯早期的知识型员工必须学会如何在组织中行事。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知识型员工由于自身特性,会更加明显感觉到很多方面跟原先的期望有很大出入。大学生又是知识型员工的主要来源,所以可借用埃德加·舍因提出的一套展现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大学生和组织之间的不同的期望,说明社会化的切实性和真实性。

(二)持续性任务

在社会化和发挥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个人与组织都会持续获得某些具体的反馈信息,促进员工进行持续性改进,学习如何在组织约束下更有效率地工作,并在某一具体领域(如营销,工程,信息系统等方面)形成未来职业发展基础的工作能力。

(三)在经历中摸索学习

早期职业生涯会拥有大量的不确定性和挫折,因为在找到合适的位子和职位前,要经历多次尝试。但在美国一家创造性领导研究中心研究表明,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困难、艰苦、创伤反而能促进个人的发展。

二、组织和个人可采取的有效行为

(一)组织在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早期采取的有益行为

1.在招募时提供较为现实的未来工作展望。组织在招募时应向应聘者提供较为现实、全面、有用的信息。包括企业的政策、做法和福利,让招聘者对组织有合理而现实的预期。

2.对新员工进行上岗引导和岗位设置。新员工上岗引导是指给新员工提供有关工作的具体情况和要求。上岗引导活动首先可由人力资源专员完成,主要介绍组织的基本情况。然后由部门直接主管完成,具体介绍本部门的责任、要求和岗位技能以及部门相关纪律,制度和责任等的具体信息。

(二)知识型员工个人在职业生涯早期采取的有效行为

1.了解组织情况,明确自身发展需求。知识型员工在职业生涯早期,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自身发展需求,并要评估组织是否适合自身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员工多收集信息,以求多了解自己和组织,据此调整职业规划。职业生涯管理是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个人的目标会随着眼界的扩大和对组织情况的认识而变化,

2.利用资源,不断自我提升。在考察职业生涯和确定职业目标,制定适合的发展道路后应有意识地利用组织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实现它们。可采取以下具体策略:

(1)与组织中能给你提供信息,帮你开拓眼界,并与具有丰富经验的同事建立非正式关系。

(2)就本职工作和上司进行讨论,请教增大工作挑战性、职责和多样性的办法。

(3)分析上司的职业生涯需求并与其进行讨论,看自己能以何种方式提供帮助,使其更有效工作。

(4)多参加正式活动以尽可能了解组织的情况。

(5)阅读组织管理文献,寻找问题答案。

社会化营销论文范文6

关键词:动画产品;出口贸易

一、我国动画产品出口现状

我国动画产品出口类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动画产品,另一类是动画衍生品。我国出口的常规动画产品指的是我国的动画电视及电影作品。2008年,我国的常规动画产品出口总额为2947.79万元,在2010年我国的常规动画产品出口总额达到近8年来的最高值11133.19万元,然而在2010年之后我国的动画产品出口总额急剧下降,在2014年达到了近8年来的最低值2507万元,降幅最大的为2010年到2011年,涨幅最大的为2009年至2010年。我国出口的动画衍生产品是指由常规动画产品重新制作或者改编的出版图书和音像制品,游戏以及运用常规动画产品中的元素而制作的玩具,人偶,服饰,图片等。

二、我国动画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

我国动画产品出口主要面临以下3个问题:

1)常规动画产品出口内容陈旧低幼。国产动画影视产品过于注重民族色彩,照搬照抄,没有与时俱进,并且没有对动画进行有效的分级,仅单纯的认为动画的受众只有青少年,没有考虑其他年龄层面对于动画的需求。基础产品最重要的是内容,如果题材方面不能开拓,天津现在生活,或则直接摒弃其他年龄层次的受众群体,那么,国产动画很难取得成功。

2)我国动画产品出口产业链断裂。动画产业要强盛,动画产品要走出国门,缺乏的不仅仅是政策、人才、资本,最为关键的是打造一条契合动画产业链发展的规范。先当今,我国动画产品的国际贸易已久没有找到为有效的发展模式,贸易政策大多缺少连续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产业的发展的道路充满着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完善有效的动画产业链涵盖到前期的策划、动画影视的制作、传媒、技术、商业等。产业链包含的内容从制作出版到营销传播,再到玩具、文具、包装、服装等衍生产品的开发、经营、销售与监控管理等,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动画产品走出国门,最为重要的是有经验的外贸人员先前的准备、出口协议的签定以及有关部门的检验鉴定、海关等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完成贸易出口。出口产业链断裂是基于非标准操作的操作。

三、促进我国动画产品出口发展策略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我国动画产品出口:

1)注重动画内容的定位。动画影视作品低幼化的表现就是动画影视作品内容的低级、幼稚,动画人物的配音是基于孩童的角度,运用过度孩子气的语音和腔调。在中国,动画作品被习惯性地认为是给孩童看的,这样的认知必然导致内容定位低幼化。但某些题材或者动画影视作品中的某些内容也确实不适合孩童观看,因此,国产动画影视作品必须注重动画内容的定位。

2)加强管理部门的协调。我国应完善动画产业与其他行业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组织成立以动画产业核心相关文化产业为辅,并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快培养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动画产品出口贸易行业协会。并推动建设国家级的动画游戏产业示范区,加速我国动画行业的向外型发展,并积极鼓励相关动画产品的海外出口。组织建立动画产品出口贸易的指南网站,为动画切提供帮助,相应的法规政策、行业内部资讯、贸易机遇、统计数据、研究分析、企业动向市场动态、等国际服务贸易信息。可充分利用国内外知名的综合性平台,帮助和组织我国动画企业在国内或国外参加各类动画产品展会,从而寻找出口与对外合作商机。

四、案例分析--"有妖气"

"有妖气原创漫画梦工厂"是北京四月星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旗下所属的互联网网站平台以及北京四月星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第三方网站合作搭建的有妖气动画及漫画合作平台,简称"有妖气"。现阶段,有妖气致力于用旗下漫画打造动画产品,其制作的动画产品《雏蜂》已于15年8月成功走出国门。

"有妖气"旗下动画产品《雏蜂》的在日本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在情节内容上的创新。《雏蜂》没有拘泥于我国传统故事文化的限制,而是敢于开创,以青年人最为喜欢的机甲战斗为故事题材,运用电影的拍摄手法而叙事方式,受到了大批日本青年观众的喜爱和追捧。其相关衍生产品更是在日本销售火爆。

2)常规产品及衍生产品产业链有效连接。从《雏蜂》的动画制作开始,其相关衍生产品也进入设计阶段,《雏蜂》在日本采用月播方式,一月一集播出,在第一集播出得到市场热烈反响后,其衍生产品立即投入制作阶段,在常规产品盛行时及时的推出衍生产品使得常规产品和衍生产品相铺相成,有效扩大市场占有率。

总而言之,为了夯实我国动画产品走出去的竞争实力,因在现有平台基础上,加强动画常规产品内容定位,从根本上增强"走出去"的能力;加强管理部门的协调,建立协会,规范管理动画产业,搭建出口平台;学习成功的出口案例,完善整体动画行业发展的理论体系与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廖蔚雯.中国原创动画产业集群成长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09:12-13

[2]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2-23

[3]张彦.动漫产业的创意价值链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厦门大学.2009:5-6

[4]于庆尧.动画营销研究的新思路[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美术学院.2012:9-10

[5]何蓉.基于产品层次理论的国产动画产品优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12:26-27

[6]王安琪朱春阳,郭虹.产业规制视角下中国动画片"走出去"之问题研究--以日本为参照系的考察[J].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2(00):11-13

[7]张晔.动画产业竞争力国际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东华大学.2012:12-16

[8]侯洪,徐盟.中国动画国际传播的现状与路径探寻[J].当代传播.2013(4):18-19

[9]苏锋.全球动画产品国际贸易的"梯级循环"模式及特征[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13

[10]杨健.基于钻石理论的中国动画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2014:24-25

[11]秦婉欣.浅析中国动画产业链的构建之路--以"有妖气原创漫画梦工厂"为例[J].戏剧之家.2014(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