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新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栽培新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栽培新技术

栽培新技术范文1

关键词 大蒜;选种;适时播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6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113-01

大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用途广泛。鲜食蔬菜佐餐周年供应,加工产品种类繁多,可作为调味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以及美容化妆品的原料。有杀菌、抑菌、抗毒、健脾胃等医疗保健功效。对高血脂、高胆固醇、糖尿病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对胃、肠、肝、肺、乳腺等癌症具有一定的减轻和治疗功效,从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随着大蒜的功效越来越广为人知,大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但是由于气候原因或管理措施缺位,严重影响了大蒜的品质和商品性能。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并结合众多文献报道的新种植技术,对菏泽大蒜栽培新技术作一概述,以期为大蒜种植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1 选种与整地

大蒜的产量高低与蒜种关系甚为密切,因此播种前必须选好蒜种。良好蒜种应具备的条件是:蒜瓣肥大均匀,肉质洁白坚实,无伤痕、无糖化、无光皮、蒜皮薄,呈紫红色,底部平、发芽快而齐,发芽率可达95%以上。以收获青蒜为目的的用种量为1 500~1 950kg/hm2,以收获蒜头为目的的用种量为1 050~1 125kg/hm2。耕翻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要细耕、耙平、耙实,没有明显坷垃,达到“齐、松、碎、净”。根据水源确定畦的长短,可做长80~100m、宽4.2~4.4m的畦,也可做长40~50m、宽4.2~4.4m的畦。

2 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

由于栽培目的不同,播种时间也有差异。收获青蒜的,露地栽培通常在9月上中旬播种,播种50~60d后即可采收。收获蒜头的,通常在10月上中旬播种。播种过早,气温过高,蒜种发芽出土困难,缺苗严重;播种过迟,易形成独蒜头,影响产量。播种前如能把蒜种放在0~4℃的低温条件下存放25~30d,则可大大提早其发芽和出土时间,且出土整齐。播种前要晒蒜瓣1~2d。合理密植是提高大蒜产量的关键措施,过密或过稀其产量均不高。种植大蒜的密度规格一般是:收青蒜的行株距为(13~17)cm×(7~8)cm,收蒜头的行株距为17cm×(10~12)cm。一般畦宽1.7~2.0m,畦高23~27cm。按顺序在畦面上划行开沟摆种,沟深7~10cm为宜,蒜种入土要求正直。蒜种在沟内摆好后,再施腐熟人粪尿于播种沟内,覆土。覆土不可过深,以不见蒜种为度。为了保湿、降温和防杂草生长,大蒜播种后可在畦面上盖1层稻草或草皮。当天晚上可以进行1次沟灌,水位应低于畦面3cm以下,让其自然渗透。若无沟灌条件,要先把畦床浇湿,以利发芽和生长。

3 肥水管理

追肥一般进行2次。第1次追肥在叶期,用过磷酸钙187.5kg/hm2加氯化钾112.5kg/hm2与稀薄的腐熟人粪尿7.50~11.25t/hm2混合施用,以促进蒜叶生长。第2次追肥在冬至前后进行,用过磷酸钙150kg/hm2加氯化钾75kg/hm2与碳铵225~300kg/hm2混合堆沤数天后,对水施用,或用过磷酸钙150kg/hm2加氯化钾75kg/hm2与稀薄腐熟人粪尿7.50~11.25t/hm2混合施用,以促进鳞茎的生长增大。据调查,若在第2次追肥时,能再加上熟石膏15kg/hm2与肥料一起混合施用,将对蒜头的生长和增大更有良好作用。大蒜需水量比较大,整个生长期一般需要浇4次水。一是覆膜水。大蒜播种后需及时浇水,浇足浇透,一株不漏,浇水1 500 m3/hm2。此次水既满足大蒜种植的需要,又为覆盖地膜提供方便。二是壮苗水。一般在4月上旬左右或地温在15℃以上时浇水。三是出薹水。蒜薹刚一出尖即浇此水。四是膨大水。拔完蒜薹即浇此水。

栽培新技术范文2

一、选择适宜品种

种藕要选择藕粗而圆、表皮白色、肉质脆嫩、味甜、品质好、产量高的早熟品种,如“鄂莲4号”、“鄂莲5号”、“济南白莲藕”等。

二、建藕池

1.选址备料。藕池要选在阳光充足、没有树木荫蔽的村头荒地、荒宅、废旧坑塘、低洼废弃地等处。建667平方米藕池需石灰5吨、水泥5吨、沙子30吨、8丝聚乙烯塑料薄膜800平方米、长×宽×厚为70厘米×50厘米×5厘米的水泥预制块230块。667平方米总造价约5000元。

2.建池。池深60厘米,池壁斜度60度。将石灰撒入池底,用旋耕犁旋耕2~3遍,耕深20厘米,土灰混合均匀后,用夯土机将池底整平压实,用3∶7的石灰土将池壁夯实,用薄膜将池底、池壁铺平铺好,再抹2~3厘米厚的混凝土,将准备好的斜板立在池壁上,用水泥抹缝抹好。所建藕池可使用15年。

三、整地施肥

将稻草、麦秸、玉米秸秆或杂草铺入池内,厚30~40厘米,每667平方米需用秸秆1.5万公斤。将土杂肥5000公斤、磷酸二铵50公斤、硫酸钾50公斤,与盖土混合均匀后盖在秸秆上,厚12~15厘米。

四、种藕选择与排藕

种藕于临栽前挖出,选符合本品种特性并带有子藕的整藕作藕种,子藕必须向同一方向生长。种藕在第二节后1.5厘米处切断,向种藕喷50%多菌灵500倍液或百菌清600倍液,闷1天后备用,也可用500倍的50%多菌灵溶液浸种30分钟消毒。

排藕在清明至谷雨进行,667平方米用藕种300公斤,行距1.5~2米,株距0.6~1米,排藕时藕头埋入秸秆中12~15厘米深,后把节稍翘在水面上,以利用阳光促进萌芽。各株间以三角形对空排列,以使莲鞭分布均匀。四周边行藕头朝向池内,以免莲鞭伸到埂外。排藕后灌水4~5厘米深。

五、田间管理

1.除草、摘叶、折花。栽后半月出现浮叶时进行除草。定植一个月后浮叶逐渐枯萎时,摘去浮叶使阳光透入水中提高水温。立叶布满水面时不宜再下田除草,以免碰伤藕身。现蕾后将花梗曲折插入泥中。

2.追肥。生长期间需进行2次追肥。第一次追肥在莲藕生出5~7片立叶进入旺盛生长期时,667平方米施粪肥1000~1500公斤或磷酸二铵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第二次追肥在结藕时,667平方米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追肥应在无风的晴天进行,施肥前放浅水,肥料充分吸入土中后再灌至原来的水位。追肥后可泼浇清水冲洗荷叶。

3.水位调节。栽植初期,保持4~7厘米的浅水;生长旺盛期,随着立叶及分枝的旺盛生长,逐渐加深水层至12~15厘米;结藕期,以保持4~7厘米的浅水为宜。

4.转藕梢。当卷叶离池边1米时,随时将近池边的藕梢向池内拨转,以使结藕分布均匀。生长盛期2~3天转1次,生长缓慢期7~8天转1次,共转5~6次。转梢宜在中午茎叶柔软时进行,将梢头托起按拨转方向埋入土中即可。

5.病虫防治。莲藕主要病害为腐败病,它主要侵害莲藕地下茎部,造成变褐腐烂,并导致地上部分枯萎。防治方法:①排藕前用石灰消毒,每667平方米藕池放生石灰块50~70公斤;②生长期发病,及时拔除病株,全田喷洒50%多菌灵600倍液加75%百菌清600倍混合液,或将上述两种杀菌剂等量混合好,每667平方米用500克拌细土25公斤,堆闷4小时后撒入池中,5~7天1次,连防2~3次。主要害虫为蚜虫和斜纹夜蛾,蚜虫可用吡虫啉、蚜虱净等防治,斜纹夜蛾可用菊酯类农药、抑太保、卡死克等防治。

栽培新技术范文3

[关键词] 玉米病虫害防治 玉米栽培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65-01

引言

玉米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农作物,是食品、饲料、化工等行业的重要原料。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历史种植经验的总结,我国玉米种植经验日趋成熟,但是由于经济占用耕地开发、城市建筑及退耕还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因此在提升一定面积上的粮食产量是很有必要的,这就要求及时进行玉米栽培技术革新。近年来,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于危害已成为制约玉米生产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进行玉米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本文就针对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进行论述。

1 玉米栽培新技术要点

1.1 注意种植力度的合理分配

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对于环境条件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同时必须严格注意玉米种植力度。玉米根系的生产发育规律与玉米成长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所以种植玉米一定要根据土壤的肥力及当地气候状况进行种植。通过前人试验探索,我们得知,生产水平越高,最适宜的玉米种植密度就越大。因此要注意玉米种植力度的合理分配。

1.2 植株长相与管理技术

玉米在每一时期的生长状况都有所不同,对待不同时期植株的不同长相,要予以重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前人的探索中可知:玉米出苗―拔节期需大概22天,地下部分生长快速,而茎、叶部分生长较慢,丰产长相是苗齐、苗均、苗壮,茎基部扁而敦实,叶厚而深绿,且根系发达。五叶期时应该及时定苗。拔节时一抽雄期约为25~28天,茎叶生长充分,雌雄穗分化迅速,此时丰产植株的长相为生长整齐、肥壮,茎部节间短而粗实,中部叶片宽厚浓绿有光泽。这时应施较少的拔节肥,多施攻穗肥,并及时浇水,使的穗大粒多,并注意玉米螟的l生,及时进行隔行去雄工作。抽雄成熟期约为40天,此时根茎叶已停止生长,丰产植株长相为秆青叶绿,穗大出怀,籽粒饱满且无秃尖。如需必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工作结束后要剪掉雄穗,提高光能利用率以增加抗倒能力。要注重植株长相不同时期所表达的信息,给予玉米适当有效的管理。

1.3 适时收获期管理

生长期间要仔细关注,收获期间也不可马虎。针对农民在生产上普遍早收玉米,玉米收获难以到达期望,降低品质和产量这一现象,曾进行过对玉米产量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早收7天产量减少7%~10%,适宜的收获时期在灌浆结束即籽粒乳线消失后(或苞叶发黄后7~10天),一般在每年9月20日之后;比往年生产上晚近7天收获,这样一般可增产10%,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要获得高产,适时晚收也是有效且实用的技术。故此,想要丰收,最关键的便是在收获期把好最后一关,进行良好管理。

2 玉米栽培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农业管理技术

玉米病虫害是长期制约玉米产量与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作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一种,广大农民应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在其他作物收割好后选取适当时间播种玉米;相关农业部门应加强对玉米病虫害发生动态的检测力度,及时病虫消息;并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农业管理技术。

2.2 化学防治技术

玉米栽培所遭遇的病虫害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所使用的各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因此,要想彻底的解决病虫害问题,一些方面也要依靠化学技术予以解决。可在播种期或其他时期应对玉米生长情况和面临问题给予相应化学技术防治,如:播种期采用药剂防治,对比玉米详实情况,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结合田地进行一次封垄作业等。

2.3 生物防治技术

鉴于目前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各种影响,采取生物防治是很有必要的。农民在选取种子时,要选取优质玉米种,在田间管理时,做好玉米排水工作,并重视病症植株对病症植株及时拔出进行深埋或焚烧,以免影响其他健康植株。在玉米幼苗时期及时喷洒农药,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2.4 物理防治技术

对玉米进行管理期间,要重视轮作和休耕,进行倒茬、轮作以及深翻处理;在进行田间管理过程中,将出现病症的玉米植株拔出;及时做好肥水管理。

结语

我国玉米栽培技术在日趋成熟,经过相关农业部门的努力,一些合理的玉米增产技术正在检验与使用中,玉米栽培技术的革新将会为玉米产量质量的增加带来福音。目前我国在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手段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为实现玉米的高产丰收不懈努力。先进的种植技术加上重大病虫灾害最低化,将会为玉米生产高效、稳定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玉米偏垄通透栽培密度对比试验研究[J]. 王冠.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9)

[2]一次性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和环境效应的影响[J]. 杨俊刚,高强,曹兵,陈新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9)

栽培新技术范文4

关键词:玉米栽培;新技术;病虫害;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S51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086

在黑龙江省,玉米是种植面积最广的粮食产物之一,可以说,玉米的种植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整个黑龙江省粮食的生产质量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在进行玉米种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无论是对于玉米的栽培还是病虫害的防治都要格外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黑龙江省玉米的生产质量,从而促进黑龙江的经济发展。

1 玉米栽培新技术

1.1 精细耕地

玉米是一种高杆作物,它的根系是十分发达的,因此相比起其他农作物而言,玉米对于环境的适应力十分强大,对于土壤并没有过于严格的要求。而精细耕地主要就是采用机械化的手段对土地进行整治,做到深耕碎垡,从而促进玉米在后期的生L。在整地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需要将田地中的残留物运出去,这样才能帮助种子更好吸收土壤中的营养。除此之外,在进行翻晒土壤的时候,深度一定要达到20cm左右,这样才可以将土壤中的病菌彻底杀死,从而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环境。

1.2 良种处理

在播种玉米之前,除了要对耕地进行整治以外,还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精选良种。种子的挑选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气候等来进行挑选,只有这样才能挑选出适合在当地生长的良种,从而确保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性,以此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并且对黑龙江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而在挑选出合适的良种后,为了让种子的出芽率有所提升,因此也可以对种子进行适当的处理,包括浸种、晒种等方式,提高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化学药剂来进行拌种,这样对病虫害的防治也会起到一定的效果,同时还有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

1.3 科学播种

当土地与种子都处理完毕后,就可以进行播种工作。当然,在进行播种工作时,一定要注意播种的时间,并不是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播种,要确保玉米的播种处于最佳时期,也就是在谷雨时节,按照公历时间计算就是在4月底―5月初之间。除了要注意播种的时间以外,在播种时也需要注意玉米播种的密度,不能够过于密集也不能太过疏散。这是因为,玉米在播种时的密度会对玉米的产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当然,不同品种的玉米其播种时的密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进行播种之前一定要充分的了解玉米的特性,才能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播种。

1.4 施肥处理

在播种好玉米之后,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施肥。在玉米的生长过程当中,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使用到不同的肥料。因此,农民在进行玉米种植时,最好能提前将所需要的肥料统一准备好。而在施肥过程中一定保证充分的底肥,同时,主要使用氮磷钾肥。

2 玉米的病虫害防治

2.1 虫害防治

在玉米的种植过程当中,遇到最典型的虫害有两种,玉米蚜虫;玉米螟。这2种虫害对于玉米都会产生较大的危害,特别是玉米蚜虫。玉米蚜虫的繁殖率十分高,在玉米种植过程当中,经常会聚集在一起,对玉米植株造成较大的危害。当产生玉米蚜虫虫害时,在玉米植株上会形成黑色的片状物。在进行玉米蚜虫的防治过程当中,主要是利用天敌来防治。比如说瓢虫和小黑蛛等这些都是玉米蚜虫的天敌,对玉米蚜虫的防治有着巨大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化学药剂来消灭玉米蚜虫。比如说敌敌畏,对于玉米蚜虫的防治就能起到重要作用。

2.2 病害防治

在玉米的种植当中,主要需要注意2种病害的出现,这2种病害分别就是黑粉病和小斑病。

2.2.1 黑粉病

黑粉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玉米植株感染了黑粉。要想对黑粉病进行防治,可以在玉米播种之前,将玉米种子与粉锈宁混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玉米感染黑粉的几率;如果耕地没有进行有效的整治,在耕地上堆积了许多病原物,那么也有可能会使玉米植株感染黑粉病。针对这样的情况,就是要在玉米收割的时候,对玉米植株进行及时的清理,确保之后的玉米植株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2.2 小斑病

在夏季的时候,由于气候的问题,很容易引发小斑病和枯萎病的发生。由于这一类的病害主要是发生在7、8月份,因此农民可以提前进行防治。防治的手段包括选用对小斑病抗性较强的玉米品种以及播种后注意增施有机肥,同时注意做好玉米田地的通风、排水工作,预防小斑病。

参考文献

栽培新技术范文5

关键词 茶薪菇;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6.1+9.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119-01

茶薪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盖肥柄脆,具有独特的风味,可烹制成各种美味佳肴。由于子实体中富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与多糖,常食茶薪菇具有降低胆固醇、延缓衰老的作用[1],有多种保健和药用价值,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经过多年的菌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探索了一套高产高效栽培茶薪菇的新技术,现总结如下。

1 选择优良菌种

茶薪菇属中温偏高品种,菌丝生长范围在8~35 ℃,最适温度为24~28 ℃,出菇温度范围在10~33 ℃,最适温度为16~26 ℃[2-3]。高效栽培应选择适应栽培地气候的优良菌种,选育的新品种赣茶AS-1系中温偏高,母种培养基采用PDA加富培养基,接种萌发快,活力强。菌丝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抗杂性强。具有出菇温度广等特性。

2 选择合适的栽培时期

茶薪菇通常在春、秋季栽培出菇,但当季时间出不完菇,需越夏、越冬到气温适宜时,菌袋才能出完菇[4]。这不仅使菌袋营养损耗大,而且降低了栽培设施、资源的利用率。反季节栽培制菌包时间应选在2月中旬至3月底为菌丝培养阶段,菌丝生长期加温培养,菌袋菌丝培养40~50 d,4月初进入出菇管理阶段,这样出菇期长,基本上当季可完成出菇。

3 保持菌种菌龄一致性

在菌丝生长期,菌丝有时出现参差不齐现象,因此会影响子实体发生的一致性,经过多年的试验表明:菌种经过逾30 d的培养,菌种表面培养基会失水,菌种瓶(菌种袋)表面菌龄相对比菌瓶下面菌龄长,在接种菌袋前将菌种瓶表面的老菌种挖去,菌种萌发迅速吃料,菌包菌丝生长基本一致。

4 菌袋制作与灭菌

母种培养基:采用PDA加富培养基,接入母种萌发快,活力强。

栽培培养基:棉籽壳45%、木屑(阔叶树)30%、玉米粉5%、豆粕3%、麦麸20%、石膏粉1%、钙镁磷1%。

根据生产所需的数量按配方分别按比例称取棉籽壳、木屑、麦麸,玉米粉、豆粕、石膏粉、磷肥(木屑在拌料前1 d下午加水预湿使其充分吸水),其余的培养料充分干拌均匀,加水(料∶水=1.0∶1.2)到料中充分混拌均匀。调整含水量至60%~65%(用手握料,手之间有水渗出而不下滴,培养料含水量不能高)。拌料要求做到料匀、水匀、pH值匀。选用规格15.00 cm×30.00 cm×0.05 cm高压聚丙烯塑料袋,培养料中木屑刺破料袋外面加套袋,每袋料干重300~350 g,装料松紧适度,高度13~15 cm,用手压平培养料表面(有条件的可用装袋机装料),及时套上套环并塞好棉塞(套环棉塞透气菌丝生长快于用绳子扎口),防止水分蒸发散失。然后立即进行常压(4 h内将温度加到100 ℃,保持12~14 h)或高压灭菌,温度高拌料装袋时间在6 h内完成,及时灭菌避免培养料发酵酸化,灭菌要彻底,制作过程要严防菌袋刺、磨穿孔,以防杂菌污染。灭菌结束,温度降到60~70 ℃时将茶薪菇料袋移到接种室冷却。

5 栽培袋接种

料袋温度冷却至30 ℃时接种,利用余温接种后菌丝萌发快,接种量为每瓶菌种接30~40个料袋,菌种瓶表面菌种失水应挖除。接种必须严格按接种操作,接种箱或接种室应彻底消毒。

6 培养室消毒

菌包培养的培养室要求清洁、干燥和通风换气,培养室在菌袋进入前用消毒药品进行消毒。如高锰酸钾与甲醛或气雾消毒剂等药品。培养温度设置在22~26 ℃。接种后避光培养,培养室期间注意定期消毒杀菌,减少菌包培养期因环境污染影响菌包菌丝生长。并经常检查,如有发现杂菌污染的菌袋,要及时搬出处理,防止扩散蔓延。一般接种后40~50 d菌丝即可长满菌袋。

7 搔菌出菇

茶薪菇接种后50~60 d即可出菇。为出菇整齐,菌丝长满菌袋后即进行搔菌出菇管理。

8 出菇方式

墙式堆叠或直立排放,然后将棉花塞拔掉打开袋口,将料袋表面老菌种耙去,墙式堆叠排放,每堆叠排放1层后在菌袋上面放毛竹片(菌包不易倒塌)。也可将菌包直立排放在床架出菇管理,茶薪菇向光性较强,出菇后不要随意移动菌袋。

9 水分管理

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料面有黄水株,继而变褐色出现小菇蕾。此期间,要加大空气相对湿度并保持在85%~95%,早晚应喷水保湿。温度保持在20~28 ℃,开袋后10~15 d就会生长出大量子实体。

出菇后适当并减少通风次数和时间,以防氧气过多导致早开伞,菌柄短、肉薄。当茶薪菇子实体菌盖由褐色变暗

红色或土黄色,菌膜未破时采收。因茶薪菇菌柄较脆,容易折断,采收时应抓基部拔下,同时防止伤及幼菇。采收后菌袋料面需清理菇脚残留,菌丝恢复生长5~6 d,补充水分与养分,在水中加入菇得力、白糖、磷酸二氢钾营养液等喷洒在菌袋料内,也可每袋内灌水浸泡,24 h后倒去菌包多余的水。出完一批菇后,茶薪菇菌袋已消耗一定量水分,此时关键是补充水分,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补充养分,是产量与质量的保证,7~10 d后又可长一潮菇,这样管理出菇整齐,子实体商品菇比例高。每采完一批菇,并重复上述管理,共可采收4~6潮菇。

10 设施配套

进入冬季,由于气温低,影响出菇,可通过通入蒸汽加温,保证出菇生长的温度,由于温度低、鲜菇少,填充了市场淡季,且价格较好,经济效益高[4]。

11 参考文献

[1] 陈小保,谭育林,褚武英.茶树菇-Ws子实体应用成分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9):11851.

[2] 杨建民.茶树菇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2(2):23.

栽培新技术范文6

关键词设施;桃树;栽培管理;技术

设施栽培桃树不仅能使桃果提早上市,而且连年高产优质。果实的形状、风味和色泽等性状都明显优于当地传统方法生产的果品,因此受到广大果农的欢迎。

1休眠期的管理

桃树要经过自然休眠才能开花结果。在设施栽培条件下,为了将其生长发育期提前,加速桃树的自然休眠进程,应在夜间自然气温低于7℃的情况下,采取白天放帘遮荫、夜间拉帘通风降温的措施,为树体创造一个良好的低温环境,使其提早完成休眠过程,进入生长发育阶段。

2萌芽期的管理

桃树通过1个月左右的低温休眠后,给予适宜的光照、温湿度,才能使其萌芽、开花。

2.1光照

桃是极喜光树种,在设施栽培的条件下,光照强度减少为自然条件下的60%~70%。因此,要经常清扫薄膜上的尘土;如遇连续阴雨天,可在温室内后墙粘挂反光膜;在冬春光照不足的季节增加光照。

2.2温度、湿度

根系开始活动的地温为4~12℃,最适宜生长的地温为18℃。萌芽期白天最高温度不超过28℃,夜晚最低为0℃。设施内主要靠日光来增温,靠开关通风口和揭盖棉被等覆盖物来调控温度。从萌芽至开花期,日平均温度保持在10~18℃,白天最高温度可达25~28℃,夜间保持在5℃以上。土壤湿度可通过控制灌水来调节,空气湿度可采取通风换气来调节。萌芽期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0%~80%。

3花期管理

3.1花期温度、湿度调控

花期最适宜的温度白天控制在18~20℃,夜间5~7℃。棚室内气温的调控通过调整放风时间和通风口的大小来实现。花期空气湿度要控制在50%~60%,落花期以后控制在60%以下。控制湿度的方法是减少灌水次数和通风排湿。

3.2花期授粉

设施栽培桃树,在栽植时一定要配置授粉树,主要采取放蜜蜂或人工辅助授粉来提高结实率,争取高产、稳产。

4果实发育期的管理

4.1温度

果实发育期温室内温度白天应在22~25℃,夜间应为8~15℃,并保证不超过10℃以上的温差。为在夜间减弱叶片呼吸强度,增加营养积累,必须维持一定的温差。3~4月夜间仍需盖部分棉被或草帘,以防止冷空气侵袭或温度过低,特别是在果实膨大期,灌水后温度过低,容易引起裂果。

4.2湿度

可结合追肥浇1~2次水。果实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60%。

4.3光照

提高光照强度,首先控制棚高不超过3.2m,其次通过选择优质大棚膜、地上铺反光膜、控制枝量和延长揭帘时间等措施补光,尤其是在阴雨天也应尽量揭开棉被,利用散射光。此外,应每隔10~15d清扫1次大棚膜,这对于提高透光率效果明显。

4.4施肥

在接近硬核期和果实膨大期,每株可施磷酸二铵20g、硫酸钾25g,或尿素30g、磷酸二氢钾30g。当桃树新梢长至5~7片叶时,每隔5~10d进行1次叶片喷肥,前期喷尿素或磷酸二铵,后期喷磷酸二氢钾,采前2周喷1次0.2%氯化钙以增加果实硬度,提高耐贮性。

4.5树体综合管理

①抓好疏果。重点疏除晚茬果、小果、密果、朝天果、畸形果和簇生果等。②搞好修剪。注意适当早摘心,可有效地防止生理落果。果台副梢长至3~5片叶时摘心,或用15%多效唑50~100倍液蘸尖。及时疏除无果枝。二次梢只留1个果,其余的果均疏除。同时及时疏除直立枝、过密枝和部分竞争枝。③搞好病虫害防治。在果实发育期,每隔15d喷1次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杀菌剂。后期主要防治蚜虫,可喷1次扑虱蚜或吡虫啉等杀虫剂。④使果实见光。

5采果后的更新修剪与促花

5.1更新修剪

对于一些与树干粗度和枝量相近的大型枝组要疏除或回缩,树干上的一些背上枝和与地面所呈现角度高于枝干的枝组,可以疏除或拉平。对于新梢应按照相邻枝条的距离不小于20cm,并且互不交叉或重叠的要求,去弱留壮,每个树体留枝量保持在50个左右,多余的枝芽都要去掉。

上一篇增值税制度

下一篇语言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