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新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新课程范文1
关键词:化学;课程;评价;对象
正如新课程实验区一位教师所说:“原来的方法已经习惯了,习惯了的东西要打破,对谁都是一种挑战,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目前,从多个层面来认识课程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既然课程存在不同的层次,那么评价课程时只针对某一层次而忽略其他层次,则将扭曲课程的真实面目。所以从理论上讲,我们应该对每一层次的课程都进行评价。即课程评价的对象包括课程政策、课程方案、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学生、教育行政人员等。而实际上,对课程目标体系、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政策等的评价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评价人员借助专门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来进行。与化学教师息息相关的课程评价对象则是学生、化学教师、化学教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化学课堂教学过程、教育管理人员等。
1学生
学生是新课程的接受者,也是新课程的参与者,对于学生行为变化的判断可以作为衡量课程优劣的重要标准。学生是范围最大的课程实施的直接参与者,人数众多,所以学生是课程评价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复杂的一部分。我们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要广泛收集他们对于课程发展的意见,判断学生对于所实施课程的态度,以促进课程更完善的发展。
2教师
众所周知,化学新课程是否能顺利实施,教师是关键。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科研能力是否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而有所改变,新课程是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些都要对教师进行评价。当然,中学化学教师直接参与了化学课程的实施,他们了解化学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与细节,同时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从教师那里可以收集到更多的有关学生、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教材、教学方法和课程资源等评价对象的信息。此外,教师还可能对课程的教育价值与社会影响提出客观中肯的意见。在我国,处于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化学教师参与课程标准和化学教材编写的机会很少,但他们提出的意见对于课程计划和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化学教材的重新编制,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说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建设的主要参与者,是课程评价中的主要对象之一。
3化学教材
化学教材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因素,它以文字形式具体呈现化学课程内容、教学顺序以及课程的逻辑结构等。化学教材是化学教学的主要依据,必须反映课程开发者的意图和课程改革的预期目的。在新课程体系中,每一套教材都有各自的特色,哪套教材更符合化学教学规律,它们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教材编排的合理性等都要经过系统的评价后才能被推广。因此,化学教材也应列为课程评价的对象。
4化学教学过程
化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是通过具体的化学教学过程来实现的。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化学课程实施的效果。以往我们通常以教师的活动来评价课堂教学状况,从而判断教师的教学水平。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也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情感体验、思考和探究活动的过程等,即课堂教学评价也应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转变反映了评价观念的转变,同时对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及其相关的教学管理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示。
5化学课程资源
化学新课程范文2
一、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在课堂上要依照知识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教会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化学的奇妙,从食盐、味精、醋等生活用品到学习中用到的纸、橡皮、涂改液,从自然界中的空气、水、岩石到矿泉水、百事可乐,从穿的衣服到吃的药物,从古代到现代,从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川流不息的汽车,在原野上奔驰的火车,在蓝天上翱翔的飞机,从“神六”、“神七”卫星成功发射,到城乡人民华丽的衣着服饰,以及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绿色奥运等,无不参透着化学的功用,无不体现化学的存在。
另外,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更能大大开阔学生的思路.为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更广阔的天地。高中化学教师应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中发掘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将其设计转化为问题情境,通过精心设疑,努力优化课堂提问,以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启动学生思维的激活点,培养学生一题多解,并评价最佳解题方案,进而把评价过程变成提高解题能力、发展高层次思维的过程,进而引发探求的欲望和动机,教师应不断变换设疑的方式和策略,使这种欲望和动机得以维持和强化。
二、 培养化学实验探究性学习能力
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实验探究。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认识知识的发展与形成,体验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和技能。探索性实验教学比验证实验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化学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和动口阐述,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教师要给学生一个亲自参与设计、体验,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助于能力的培养、热情的激发,并给与适当的指导,不能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进行实验。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给予有效的支持,而不是提供具体实验结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实验情境中检验自己的观点和对真实的理解。教师可以先先让学生去查阅有关资料并补充相应的知识,然后与他们一起形成探索方案,开放实验室,放手让他们独立实验,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独到的见解,这样探索性实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化学中的许多概念、原理、微观粒子的运动及变化过程等内容很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看不见、摸不找,仅凭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学生仍然难以理解,头脑中印象不深刻。而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平面为立体、变枯燥为生动、变静态为动态,化难为易、生动直观。例如如电子云、化学键、晶体结构、有机物分子空间结构、电解池原理等这些概念,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同学们更直观的理解。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在讲述二氧化碳的教学内容时,上课开始先播放一段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重要性,使学生对它们又有了新的认识,渴望知道它们是如何制取的,还有哪些性质,有自己想试一试的冲动,给新授知识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里氛围。另外,利用多媒体模拟演示实验,可以弥补一些危险、安全性差、耗时长、难度较大、普通方法不易实现以及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演示实验的缺陷,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又形象地显示变化的动态过程,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如NaHCO3、Na2CO3与盐酸反应速率的比较实验,实物实验时难以做到同时进行,且生成气体的量也观察不到,而采用Flas演示,可使学生看得十分清楚。而对实验时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有损师生健康的演示实验,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可以达到实物演示同样的效果,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例如红磷与白鳞着火点比较的演示实验,虽然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但实验时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的P2O5污染环境,损害师生健康。用Flas演示演示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在于充分而恰当应用它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和结果,产生聚集效应。把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四、 结语
化学新课程范文3
一、提高高中化学教师的素质
1.精湛的专业技能。
高中化学教师应注重理性思维,注重科学方法与专业技能方面的研究,注重化学知识综合技能的巩固、完善和更新。除了必须具备一般教师所需掌握的一般教学技能外,教师还必须具备娴熟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推陈出新的实验改革技能;加强微型实验研究,熟悉多媒体教学,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教师要勇于改革,勇于钻研,炼就精湛的专业技能,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从经验型教师转为研究型教师。
2.广博的知识素质。
化学是应用学科,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高考大纲对学生从数学、物理、生物、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要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科学理论,根据教育规律,知识的内在规律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要能用数学、物理等手段解决化学问题。高中化学教师应具备多学科知识素养,完善科学的思维方法,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化。
3.现代的创新素质。
现代的创新素质体现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三方面,即应有创造的愿望与激情,有顽强的意志和人格,勇于创造勇于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高中化学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对教科书的结构内容作适当调整,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学,以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发展需要。教师要积极探究化学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和策略,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加强教学研究和教改探索,真正成为创造型的高中化学教师。
二、对高中化学教师进行培训
1.化学学科发展与前沿知识。
本专题培训内容要求高中化学教师更新化学科学知识及观念,了解和掌握各个分支学科领域的最新成就进展及应用。教师要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际了解现代化学在科学、技术中包含的生态资源、环境、能源、材料、健康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2.化学学科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
本专题培训,可使教师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所必须的教育观念、思想、方法,更深入了解化学的学习过程及认知建构的过程,探讨优化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3.化学实验研究与创新。
本专题培训,可使高中化学教师了解现代化学仪器实验的原理、各种化学实验的典型仪器的使用,并能将现代实验技术应用到中学化学创新实验中。对中学化学实验与创新的研究,可培养教师设计新实验和化学活动实验的能力。
4.化学学科与教育课题研究方法。
本专题主要培训内容为学术研究与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与方法,化学学科专业课题研究指导;化学学科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指导;培养科研习惯,进行科研思维、方法的系统训练。本专题要求高中化学教师熟悉选题立项、确立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及课题研究报告等,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5.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
本专题主要培训计算机基础知识,化学多媒体教学与制作技术。本专题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学会化学工具软件的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掌握网络及远程登录和教学资料下载的方法与技巧,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更好地辅助教学。
6.化学教育的评价与测量。
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在培训中,我们应努力实践探索纸笔测验、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方式的结合、互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优化学生练习,让学生走出题海
学生作业是传统教学中唯一的学生实践活动。在应试教育中,这一实践活动被过于强化,以致学生陷于题海,不能自拔。新课程的改革及其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并不是完全否定传统的教育教学,而是对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加以继承,改革达以优化。我们在充分利用学生作业这一实践活动时,首先,从作业的数量上来控制,不搞题海战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参与其它的化学实践活动;其次,用作业的质量来保证学生应该达到的训练要求,因此,我们对作业进行了优化,从高一到高三,都是教师根据本校当时学生的实际精心选题和组题,并同学生参与编题,一般不直接沿用资料上整套的习题;再次,对学生做题进行规范,规范思维,规范表述,弄清题目的出题意图,所巩固的知识点与应该运用的方法,不盲目,要做到先析而动掩卷后思,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最后,强化教师对作业的评讲与学生对作业的改错,通过作业的评讲进行知识联系、分析比较,构建知识的整体框架并能运用,通过对作业的改错来澄清知识,调整方法,训练习惯,宁可少做十道题,也不能少改一道题,否则就会强化错误。
化学新课程范文4
关键词: 农村中学 新课程 对策
新课标带来的全新教育理念给农村学校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我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亲身体会到新课改给教学带来的新变化。特别是农村中学在实施化学新课程过程中面临许多困惑,这些困惑和矛盾,严重制约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成效,下面谈谈看法。
一、应对课程资源的不足
首先,农村中学由于经费的缺乏,没有合格的化学实验室,没有专职的实验员,缺乏足够的化学仪器和药品,很多化学仪器已经老化,更不要说新教材中所出现的一些先进仪器,如pH计,就连老师也没有见过。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化学教师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比如把矿泉水瓶改造成烧杯和漏斗,把药瓶改造成试管和量筒,用废金属代替化学实验中铝、铁、铜等,用植物的花、叶自制酸碱指示剂,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节约和环保意识。
其次,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应把眼光投向广阔的农村天地,注意搜集生产、生活中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弥补条件性课程资源的不足。比如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厂矿企业,像化肥的生产、农药化肥的施用,这其中包含丰富的化学知识。既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
二、评价方式滞后制约课程改革
尽管中考考试制度在不断变化,但学校和师生还是面临巨大的升学考试压力,某些农村中学的一些做法仍然偏离了课程改革的要求,如提前结束新课、延长复习时间。如何改变这种阻碍课程改革的评价方式,新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既要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实行两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和老师评价,学生自评:包括实验过程记录、探究活动设计方案、与化学有关的信息资料和图片、小论文、调查报告、上课回答问题的情况、学习方法和学习心得体会、自我评价,等等。老师评价包括做实验、操作仪器、辩论、调查、实验设计等近年来我市实行的实验操作考试。
三、传统的教学思想制约课程改革
在农村中学,多年来形成的“听、记、背、练”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教师包办代替”和“学生跟着老师走”的现象依然存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制定教学目标和实施教学时,要从促进学生的发展的角度进行,促进化学教学改革。2.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如化学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化学史、新闻报道、图片、模型等。3.选择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物质和化学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认识。4.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增加跨学科内容,在教学中应密切化学与物理、生物和地理的联系。
四、农村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教学手段落后、教师素质偏低。化学新课程教材给了我们一个全新视角,令人振奋不已,但是新的教学要求常常令农村中学教师感到束手无策,比如课文中的观察与思考、调查与研究往往要上网获取信息,但是有些学校的电脑设备陈旧,加上教龄较长或年龄稍大的化学教师不会使用电脑,而且不了解最新知识动态,每天只是接触一些陈旧老化的知识,思维呆板迟钝,已经跟不上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设施的完善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搞好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否则新课程的实验就成为空谈。
化学新课程中很多问题呈现多样化,很多答案是开放性的,如:空气成分测定中的讨论,二氧化碳实验的设计,以及一些实验不成功原因分析是很好的探究性问题,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非常有效,但教师在教学中有一定难度,由于相关辅助资料很少、实验仪器设备欠缺而难以完成。
在农村中学,一部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仍然存在依赖教材和教参的现象,照本宣科,缺乏对教材进行深度加工的能力,忽视身边的生动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难以引导学生感悟化学新课程潜在的内涵。教师理解新教材、建构教学思路、选择教学素材和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质量。因此,农村中学化学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提高专业素养:1.认真参加新课程的培训,更新思想,转变角色。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2.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我们必须反复研读课程标准,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驾驭和使用新教材。3.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新课程对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化学专业知识以外,还要了解相邻学科的知识,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4.使用现代教学技术。《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极其便捷和有效的手段,它是现代型、研究型教师的一项新的基本技能或基本功,是教师发展的新领域。
五、与课改实验区的教师应加强交流与合作
本次课程改革是前七次改革不可比拟的,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要与实验区的老师加强合作与交流,教学方法共享、教学资源共享、集体备课,农村中学教师切忌单打独斗。
要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困惑,必须“对症下药”。首先,教师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觉成为新课程实施的研究者;其次,教育主管部门与新教材编写者要关注新课程实施情况,切实改善教学设施,改进教学管理与评价,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农村化学教学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疑惑,化学学科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化学新课程范文5
一、教学观念转变的必要性
观念隐含着主体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和根本的价值取向,对主体行为的整体过程以及行为的可能结果起着支配和最终决定作用。每位教师都有其教学观念,正如每个人都有其人生观一样。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其教学观念的影响。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归根结底在于作为课程改革实践者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目标、原则、内容、方法、评价等相关内容的深刻反思和全新理解,而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对其教学行为的影响是直接而具体的。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这是对以应试为目的的旧教学理念的全面革新。因此,教师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适应新的课程,首先必须更新其教学观念。
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来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1.转变师生角色
从古代“学而优则仕”的教学仕途观到近代的科举制度,教师都是作为权威而存在,“尊师重道”固然值得推崇,但将教师定位为一种权威的领导者角色,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事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会”这些知识,而学生呢?就像一种盛知识的容器,其任务是“学会”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如中考、高考中)能够熟练地取用这些知识。
教师和学生所有的这一切活动都围绕着教材、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以此为宗旨,形成一种教师――教材――学生的联结。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对立的,以教材为中介的联结。教师主宰着课堂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有计划的讲授的教材上的知识。
这种现象的产生虽然有其历史根源和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严重地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枯燥的完成任务的活动,以致培养出了很多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型人才。
在实践化学新课程中,化学教师应改变这种以升学为最终目标的教学观念,营造一个较为民主的课堂,鼓励学生主动自发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挥其主体性。教学中,教师应和学生共同探究、创新知识;学生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建构自己的化学知识,体验化学学习的意义。比如,华中师大附中就特别注重师生平等的观念,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和教师一起探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每个月都进行一次学生对教师的评教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师生平等的观念。在这里,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不再是权威,学生不再是容器。所有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2.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
传统的教学大多数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很小,学生接受知识是被动的、消极的。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现代社会信息瞬息万变,填鸭式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掌握呆滞的课本知识,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实践新课程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相信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特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自学的机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朗格郎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也曾督促我们教师“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面对新课程,教师应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倡导学生独立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在学习活动中,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积极的学习意愿,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变成自主的行为。教师应使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比如,在上复习课时,采用小先生讲课的方法,请学生上讲台,讲解自己归纳的本节知识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再由教师补充讲解。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在准备和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总结,锻炼了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
3.知识和能力并重,重视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
传统的化学教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习惯于在课堂上传授书本知识,而不善于利用课堂的特殊条件去培养学生的能力,严重脱离了实际生活。高分低能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化学教材要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价值观。
在实践新课程的教学中,化学教师必须改变那种分数至上、知识至上的教学观念,充分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使能力与知识并重,并积极关注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新课程范文6
[关键词] 新课程 化学教学 信息技术
高中段化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高中生提供化学课堂,为学生打下坚定的化学基础,完成化学教育课程。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指出,课堂教学重在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了解科学物质存在的价值和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全民素质的目的。
一、新课程下化学教学的初步成效
1.全国新课程标准已下达,其在各学校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实施,普遍加强了教学的研究,其中包括进行集体备课,突破了传统的备课思维,教师不用再为每一次考试准备相应的方案,每一位教师根据班里面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备课内容进行各自的调整和补充;通过定期的教学观摩发现问题和规律,对发现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总结出的好的现象进行专业化的发展;重视教师的校外教育,不定期组织教师的出外培训,只有是教师亲身体验到问题,才能给学生带来最好的传授方式,并且是教师更加轻松自如地表达出来;定期组织编写适合自己的教学配套材料。随着科学的发展,教学的教材也会不断变化,每一个学校都应该组织教师制定一套适合自己学生接受的教学配套材料,在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要及时讨论并做好笔记,方便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研究。
2.提高了教学的资源意识。新课程实施以后,新教材的出现使原本就习惯于教学内容的教师有了更多的教学资源,教师已经意识到教材仅仅是一种教学资源,乐于尝试用新的教材,注意对比新的教材与老教材有什么新增内容,进行收集应用。我以在化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个经历简单说明一下:我在教学过程中都会留有十分钟的学生自由领悟和问问题的时间,有一次有个同学拿着高二,高三的两本教科书来问我,提出为什么一个化学规律在数字上会出现不同,之后我做了笔记,并查看了资料和其他的化学教师探讨了一下,才发现不同的版本确实存在差别。之后,我大力表扬了这个同学。这本应该是我们一个教师去发现的问题自己教的一个学生发现,自己心里很满足,并且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二、适合化学教学的策略和方式
1.为化学课堂提供丰富的教学情境
化学新课程强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这就要求要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情境,把教学内容真实、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对于化学教学,可以做些演示实验,课堂中穿插一些小故事,介绍与化学知识有关的科学史实,提供实物、图片、模型、影像等辅助材料等,这些都可以对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帮助。
2.介绍化学科学经济方面的应用和与生活中的联系,扩展学生视野
化学本身就是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门课程,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科学物质的认知程度,增加人们对化学物质的安全防范意识,还对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的影响。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化学常识,生活中存在的化学,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要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常识并结合实际,帮助学生扩展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能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3.突出化学的学科特征,灵活运用化学实验
化学教学的重要特征就是以实验为教学基础,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起着极大的作用。每一位教师在做化学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或从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出发,设计和选择实验内容,这样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其次,做一些典型的化学实验,帮助学生认识科学,估计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利用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第三,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已经掌握和了解的化学知识,鼓励学生对自己遇到的和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自己设计实验,做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工作。
三、创造高中化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的确立,更多的为教学思想添加了现代信息技术,科学与教学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使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才能加速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改善教学效果。
化学教学的发展,不断的培养出科学人才,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信息力量的提升,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成为教学的工具,也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在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配备有多媒体的教学设备,并且教师也能应用一些软件制作化学教学,是教师更加简单方便的传授教学课程。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学生学习化学也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寻自己需要的化学信息,可以在网络上自由选择自己细化你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通过网络来更加方便的沟通遇见的化学问题,对不了解的化学概念和原理可以通过视频来清晰直观的学习掌握。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搜索化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并把信息技术灵活应用于问题情境的创造和实施策略,完成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改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目标,以及达到教学资源的充分应用。
四、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编制教学方案
新课程实施以后,学生的学科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也加强了,教师面对班级里面的每一个同学,这些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作出适应全部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塑造每一位同学都能全面有个性的发展。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水平、领悟能力和需求,还要根据课堂标准和教材,分别设定社和全班同学和个别同学学习的目标。
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看到一个一个事物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感受,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爱好和独特之处,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讨论小组,组织讨论活动,每个人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独特之处,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克服学生对知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化学教育是培养科学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学科。作为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加贤,蒋小钢.“化学与生活”选修模块的学情调查与分析.化学教育,2009,(03).
[2]杨颖.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教学方式转变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