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高考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高考政策

新高考政策范文1

关键词: 高中物理 高效课堂 立足教材 高效训练 高效备考

在目前的普通高中教育的生态中,教改成功与否,是否得到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同,一个主要的指标就是高考成绩。从对于学校的评价机制来看,学校、社会、教育主管部门主要关注的是每年一次的高考成绩。因此,如果离开普通高中教学的教学实际――高考,谈高效课堂,那么只能是纸上谈兵,或者是空中楼阁。因为高效教学的落脚点或者是最实际的评价标准还是高考的质量。我认为高效课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高效课堂为基础;高效训练为关键;高效备考为保障。

高中物理学科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理科综合中的核心学科,在高考中所占比例大,知识考查的范围广、难度也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们理科成绩很大程度上与物理成绩密切相关。那么,应该如何立足高考,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呢?现就这一问题笔者谈谈认识。

一、立足教材,目标紧盯高考

2016的考试大纲相对2015年考试大纲有几点变化:在考试内容第一段删去“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这说明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更加体现了知识与能力不是孤立的。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教材为本,认真使用好统编或推荐的教材,而不必一味地钻入高考复习的各种资料中。但必须认识到,教材本身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跟不上知识、技术的发展。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一些以人们关心的自然现象和现代科技发展中的新问题为题材的题目(信息题)。因此,在训练中,既要依据教材搞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又要结合高考实际,相应补充一些新知识、新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物理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事实上,从2016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灵活、以能力立意是当前高考改革下的核心命题趋势,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既要“死”,即务必要把核心知识掌握准确、扎实,又要“活”,引导学生们灵活运用死知识解决各种问题,这就是物理学科素养的呈现,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

二、高效训练,提高学生能力

学生们课堂上知识掌握了多少,掌握到了哪种程度,最终是需要用学生们练习的状况呈现的,练习既是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考查,又能达到对于课上知识拓展和延伸的目的,进而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但是,学生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题海战术已经不适应当前新高考的要求,所以在学生们训练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训练的高效性。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实现反馈矫正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高效性。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课后作业一定要精选精练,要坚决杜绝单纯追求数量而出现重复性作业的问题,这样会增加学生们的学习负担;练习的难度要适中,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进行书本知识的搬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科学安排学生的练习时间,做到适时、适量、适度。高效训练要做到“六有六必”,即有练习教师必先做、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坚持做到精选精练,把握难度,删除繁、难、偏、旧的题目,提高训练效度;必须做到及时批改,精批细改;讲评之前必须先做统计归纳,切实提高讲评的针对性。总之,高效训练不是口号,关键在于落实在每一节的教学中间去探索和落实,这样才能够达到训练的目的,才能够使物理课堂教学更高效。

三、高效备考,做到有的放矢

物理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做好考前备考,好的考前备考对我们来说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高效备考呢?总的来说就是宏观规划、完善细节。也就是说要有总的复习计划和目标,然后结合学情具体扎实地落实。就高中物理学科来看,我们首先了解高考考试说明,从考试说明解读考什么;从近年试题解析怎么考;从学生们个人现实明确怎么办。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主动高效。其次要回归教材,扎实基础。课本是学习之本,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参考。大多数高考题在课本中都可以找到原型,所以抓纲务本。方可落实“五基”,即: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实验、基本模型、基本方法。再次,引导学生们规划好课堂,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是学习的主战场,听课是主业,跟老师思路走,抓知识方法重点,力争当堂明白。注意,预习了才能真正跟上老师的思路,跟上思路了才能抓住重点,所有学生都要把握的重点就是公共重点,但重要的是要抓住个性化的重点,每个人的知识点认知和把握情景是不一样的,各有需求,自己缺什么就抓什么,重点一定要有个性化,要听懂个性化的重点,当堂消化。最后,要鼓励学生们构建知识体系,当前的高考物理学科更加突出能力的考查,解决这些新问题的基础就是对于核心知识的准确、扎实的掌握,把老师和教材中呈现的知识最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是根本目的,必须鼓励和要求学生们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够为解决问题提供坚实的保障。

具体落实到阶段复习上,第一阶段复习方法:按模块复习。按模块复习是高考总复习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之前所学的知识点和题型现在也许有些淡忘了,有些章节还存在一些死角,而按模块复习正好可以把知识点系统梳理一下,复习完一个模块,试着建立知识网络,检查有哪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是否还有没复习到的盲点,再看看这些知识点有什么联系。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不仅把知识点都记下来,而且知道各知识点所涉及的题型和解题思想。第二阶段复习方法:重点复习各部分内容。重点复习各部分内容时要抓住主要知识点,搞清它们的内在联系,并使之系统化。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时,要把重点放在概念的理解与规律的运用上,理解概念要在“准”字上下工夫,掌握规律要在“用”字上下工夫。

总之,高考的不断变化要求教师在立足于学生实际和考试要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抓好每一节课,提高教学效率,精心设计和准备,这样才能够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赵丰平.第四届学校新文化发展论坛上的报告摘要[R].(教育时报),2010(3).

新高考政策范文2

关键词:新课程;政治;复习策略

近几年来,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新课程的理念已经开始在高考试题中得到显现。高考能检验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是检验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获取及解读信息的能力。为了使得学生获取这些能力,让学生在高考的政治考试中发挥自己的水平,笔者认为政治高考复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充分解读新课程下政治考试的要求,抓住考试重点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考政治考试的考试重点肯定也会有相应的更改。因此,在备战高考时,要对这些重要的变化给予高度的重视,认真总结、解读,严格做到以新课程的要求为中心,对讲课的重点做出相应的更改,建立一种新的知识体系来适应新课程。

二、把握复习重点,以课本为基础

不管高考的形式怎么变化,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不会变化的。为更好地辅导学生做好第一轮政治复习,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明确书本章节的考点;其次,要指导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重点复习,不能仅仅理解单独的概念,而是应该把知识点放到整个政治课程的知识体系中去;再次,教师应让学生建立“错题备忘录”,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重视能力培养和学生思维的开发

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力。因此在高考复习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贯穿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训练,然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而且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1.在第一轮高考政治复习中,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也要对思维方法进行适当的训练,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一般采取以下方法:首先,让学生自己对课程进行归纳总结,有不懂的地方要鼓励学生提问,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进行启发,让学生积极补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让学生适当做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然后启发他们与自己的知识网络进行联系和比较。

2.虽然新课程有一定的改变,但历年考试真题对学生来说仍然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我们要研究好历年高考题,从历年高考政治试题中找出出题者的命题思路,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解题方法。

3.重视平时的答题训练,引导学生去探索和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方法和规范。解题能力是最能体现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解题能力的训练应包括两大题型:单项选择题和主观题。学生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平常训练出来的,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对典型练习题的训练来培养这些能力。

4.重视对政治高考开放型问答题的训练,在平常的训练中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开放型问答题的设置加强了对考生思维个性和思维严密性的考查,同时也对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有效训练,精心讲评

在平常的复习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考试的要求。在课堂中也要进行限时训练,课后布置适量作业来巩固学生上课所学到的知识,同时也是学生对自己上课所学的自我检验。教师对于练习的布置也要有一定的科学性,不能只追求作业的数量,而不注重课后习题的质量。一套练习题中,往往会有很多不同层次的题目,对于这些习题,教师应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对于难题的练习应该适度、适量,量力而行。对于那些基础非常好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遇到难题不轻易放弃。同时,对于答题的规范性也要进行严格的要求。

另外,教师对习题的讲评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讲评的时候,要特别重视学生解答题目的技巧和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对知识查漏补缺,对不熟悉的知识点要进行巩固。在对学生进行讲评前教师最好先对题目进行总结归纳,弄清试题的难易程度和考查知识点的情况。在讲评过程中要注意时刻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做到举一反三。讲评之后,要指导学生将题中容易导致错误的题目、容易混淆的题目记在错题本中,防止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五、调节身心,树立信心

学生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学习成绩的变化、学习情绪的不稳定、状态的起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高三的政治教师有责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学生状态和情绪的变化。对于学生的这些不良情绪,要给予心理方面的疏导,引导学生调节好,同时要帮学生减轻压力。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目标,让学生在艰苦的学习中找到奋斗的乐趣和方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坦然面对学习中的不利因素,以积极、平和的心态迎接高考。

参考文献:

[1]张金萍.高中政治学习方法指导[J].考试教研,2011,(03).

新高考政策范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现状 策略思考

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这个数据表明中国因特网的普及速度是惊人的,信息技术正越来越快的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高中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现阶段每个高中教师所面临的新的课题。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对“整合”一词的理解存在偏差

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存在着片面的认识,没有真正理解“整合”的内涵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没能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目的、任务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成了信息技术简单的叠加。

二、信息技术素养的偏低对学科教学的重要影响

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以及学校硬件设施投入的加大。现在很多高中能实现班班有投影仪,教师人人有笔记本电脑的硬件条件。绝大部分教师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授课,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教师仅仅能用电脑制作简单的幻灯片,甚至只是把投影仪当做电子黑板,用Word进行授课的现状普遍存在。这种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偏低的现状直接导致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盲目追求多媒体课件的精美的外观,分散学习注意力

在教学前,老师花费了大量精力设计美观的课件。上课时,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先前精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神奇的特效,转移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干扰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与理解。

四、盲目地运用信息技术,忽视了学科教学的特点

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学科特点和信息技术合理整合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举例来说,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实践和观察能力的锻炼。然而,在现在很多中学的化学课中。由于许多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科的目的和任务和特点,无论什么内容都完全用多媒体技术来代替,合弃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使学生本来可以亲自操作、直观感受的实验被一些图片、动画视频等代替,这样就达不到运用信息技术的目的。

由上面的现状我们可以知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受到多种因素以的制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研究、改进,最终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更好地有机结合,让现代教育技术充分为教学服务。

针对以上的情况,我尝试提出了以下应对策略:

一、我认为教师必须要正确理解“整合”一词的实质内涵。课程整合意味着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多要素进行系统的考虑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学任务。

二、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与运用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到学科的特点,要从课程的自身性质和特征出发,以课程内容为基础,把课程的教学目标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依据各个学科以及每堂课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技术,寻找最佳的切合点,从而实现教学效果和效益的最优化。

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设立开放性机房。在教师指导下,鼓励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扩大知识面提升自身素质。为实现素质教育开拓~条新路。

四、多媒体课件不能够完全代替板书。教师也不能花费几乎全部精力在多媒体课件的外观上,应该更加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内容的编排和设计上面,更加注重教学的质量的提升。

五、发挥学校甚至是全省、全市的教学资源优势。由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站在整体的高点尝试组织现有师资力量开发适合学校、年级、学科的课件母版,提供给教师使用,已达到科学整合资源,合理安排课件内容的目的。

六、加强对学科老师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并引导教师加强学科相关知识的自学。只有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同时提高了,“整合”之路才能越走越顺,信息技术强大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

我国普通高中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是,在教学资源和教师素质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加强教学效果。改变这一现状的方法还需要我们所有有关人员共同努力,寻求解决办法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验证,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定能使信息技术和其他课程的整合越来越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祖国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

[1]陈颖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2008

[2]邓晓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分析.广东教育,2008

[3]黄长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瓶颈及其策略,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4]刘向永.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思考.教育技术通讯,2001

新高考政策范文4

关键词:粮食单产;提高;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6.006

榆树市位于吉林省中北部,地处松嫩平原,幅员4712平方公里,总人口129万,其中农业人口109万。现有耕地562.5万亩,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保障粮食安全、增粮维稳是榆树市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长远发展战略。在不增加耕地面积的情况下,提高粮食单产显得尤为重要。

1 榆树市粮食单产水平现状

榆树市坐落在世界黄金玉米带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素有“天下第一粮仓”之美誉。耕地大部分为黑土型,多属于中性和微酸性。一年中大于10℃的积温在2800℃~3150℃,无霜期135~145小时,年降雨量500~600毫米。气候条件、土壤条件适合种植玉米。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均在430万亩以上,总产量227.1万吨以上,占粮食作物的80%左右,对全省乃至全国粮食生产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先进实用技术在榆树市粮食生产中的大力推广和应用及各级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重视,榆树市粮食生产有了全面的发展,粮食单产有了较大提高。以玉米和水稻为例,2003年全市玉米667平方米产量633.5公斤,水稻581.7公斤。2014年全市玉米667平方米产量达到了774.3公斤,水稻产量815公斤。十几年来,玉米单产增加140公斤左右,水稻单产增加233公斤左右。榆树市之所以粮食单产水平有较大提高,主要是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

一是积极推广优良品种。二是常规技术推广工作落实到位。测土配方施肥、赤眼蜂防螟和农田统一灭鼠等技术在榆树市已达到全覆盖,保证了粮食的稳产。三是完善技术服务体系,科技培训深入到村组。成立专门的技术专家组,共同制定技术方案,加强协作攻关,深入开展巡回指导和服务。抓关键技术,做到入户四到位:入户指导到位。示范区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到位;辐射到位。通过示范片建设活动,带动了周边群众积极发展玉米生产;物化补贴到位。为核心示范区免费提供肥料补贴和农药补贴。同时组织技术人员,以示范区的重点农户为依托,围绕推广的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在玉米生产的关键环节,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指导,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提高农民群众的种植技术和水平,确保粮食高产稳产。四是稳步推进乡(镇)“两站”试验、示范和高产攻关田建设。每个乡(镇)“两站”通过承包托管等方式,建立试验、示范田和高产攻关田,规定产量指标,明确主推技术,并对其进行插牌立标,使高产示范田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促进粮食增产。

2 影响粮食单产水平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榆树市粮食单产虽然有了大幅提高,但在粮食生产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耕作模式不合理,耕作粗放。导致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降低,土壤肥力逐渐降低,中低产田增多;二是粮食种植还是传统的“天养”农业,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不高,配套不全,遇到灾害性天气,直接导致产量降低;三是虽然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较高,但是后劲不足,特别是取消玉米保护价后,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四是作物生育后期的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农民粮食种植初期,比较在意防治作物生育期内的病虫草害,但到后期则忽视病虫害的防治,导致单产水平下降。

为了进一步提高榆树市粮食单产,一方面依靠科技的进步和指导,另一方面取决于政策的导向,只有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了,才可提高粮食产量。

3 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的建议

一是改变耕作模式,提高复种指数,调整种植结构,改造中低产田;二是采用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改进栽培技术,挖掘单产潜力;三是调动农民积极性,主要在粮补政策上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目前都是按种植面积进行补贴,如果按照实际面积补,会调动更大的种粮积极性。另外,近两年补贴提高的幅度赶不上农资价格的上涨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粮补的作用,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四是抓好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研技术人员的作用,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实现良种良法的配套,把专家的实验产量变成农民的现实产量;五是强化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统防统治,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减少病虫害损失,保证粮食产量;六是机械化的水平高低将影响整体生产效率和效益。榆树市作为农业大市,只有提高机械化程度,做好农机农艺相结合,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从而实现增产稳产。

4 结语

确保榆树市农业生产资料与粮食生产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局面,不仅要依靠科技进步、物质和劳动力的投入,同时还要依靠制度和政策的创新。以科技为手段,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前提,以政策扶植为辅助,将农机农艺有效结合,做好病虫害的防御工作,多措并举才能提高粮食的单产水平。

参考文献

[1]崔淑艳.吉林省玉米高产栽培模式的探讨[J].种植养殖,2011,(21).

[2]刘玉涛,王宇先,等.寒地玉米高产栽培模式初探[J].作物杂志,2011(05):100.

[3]张相波,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06):22.

[4]吕冬梅,郑哲,等.提高农安县粮食单产水平的对策与建议[J],科学种养,2014,(07).

新高考政策范文5

高考的英语是考两次,第一次英语考试是在四月份,主要是口语,第二次考试在六月份,就是高考了,进行笔试考试。

随着全国高考试点改革的推进,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省份相继开始实行新高考政策。2014年9月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高考改革下设计的“3+3”新高考选科模式,赋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可以自主决定科目组合。与学生自主选科相对应,试点地区的高中开始全面推进“走班制”教学和特色化办学。

(来源:文章屋网 )

新高考政策范文6

关键词:新高考;人才培养;选考制度;高质量教育体系

新高考改革成效截至目前,浙、沪等首轮试点省份已经有四届新高考学生进入高校,新高考生源的学业发展情况是评价新高考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2020年1月,在前期持续跟踪评价基础上,笔者对试点省份6所高校的93名教师和新高考生源进行访谈,涵盖高校招生部门、教务部门的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学生群体包括2017级、2018级、2019级新高考学生,从他们的视角了解新高考生源学业表现与综合发展情况。研究发现可为包括北京在内的后续改革省份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从总体上来说,新高考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在满足学生兴趣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效果明显,同时新高考实施综合评价招生等多元录取方式,促进高校科学选才,也倒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结构调整。首先,新高考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实施平行志愿录取,增加了学生志愿填报的数量,减少了学生调剂的可能性,高校教师和学生对新高考招生录取政策认可度较高,这也是新高考改革过程中阻力较小的措施。其次,试点省份探索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春季招生、综合评价招生等多种招生录取方式,实现了从单一评价向多元综合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的转变,满足了普及化阶段高校分类发展的需求。再次,新高考在增加学生和高校双向选择性的同时,也倒逼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内涵建设。最后,新高考促进高校内部招生与培养工作的联动,加强高校与中学的衔接,促进高校招生与培养的一体化衔接,拓展了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边界。从学业表现上来看,新高考生源质量因为学校类型、专业、招生模式等差异而有所不同。试点省份高水平大学因为有充足的生源,又可以对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的等级予以限制,可以确保生源质量不降低,省属高校和高职院校部分优势专业生源质量还有所上升。新高考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继而增加了学生的专业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业表现[1],试点省份将学考成绩与招生录取“硬挂钩”也保障了综合评价招生学生学科基础,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潜力,学习后劲足[2]。但是同时,新高考给高校招生与培养带来一些挑战,尤其是学生选考科目与高校专业要求不一致而带来学业困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北京等四个省市已按新高考模式招生录取,因为考试科目设置、招生录取方式等方面的相似性,首轮试点省份新高考生源学业发展状况以及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带来的隐忧,在后续改革省份也可能同样存在,应该引起重视与提前应对。

新高考生源学业质量隐忧

第一,学生功利化选科的隐忧。新高考选考制度增加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成绩。但也有学者认为新高考学生较少考虑大学专业科目要求,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专业学习基础[3]。因为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的科学性问题,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驱赶效应”既对成绩中下的考生不利,也对成绩优秀的考生不利[4],带来功利化选科倾向。学生会首先选择容易取得高分的科目而不是感兴趣的科目,试点省份物理选考人数“断崖式”下滑的现象,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跟踪评估发现,没有选考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等传统理科科目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专业学习困难,难以适应专业学习要求的学生,有的只能转到文科专业。同时,高校为了确保优质生源的数量与质量,也倾向于放宽专业选考科目限制,一般是二选一、三选一,甚至不设限,这就造成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没有选考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等传统理科科目的现象,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但在严格限制选考科目的情况下,也会带来报考人数下降,学生录取分数线下降。总之,在新高考促进文理融合的改革目标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文不理”,继而带来理工科学生学业困难。尽管部分高校会采取先修课程、微课、加强基础课等多种方式进行补课,但收效甚微,与传统文理分科的学生相比,大学物理课的不及格率增加,学生整体成绩差。学生功利化选科的根本原因是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未能很好地解决不同选考科目之间分数转换的等值性和可比性的问题,很难阻止出现功利选科博弈现象[5]。从对北京第一届新高考生源的调查来看,学生选科相比首轮试点省份更加理性,物理选科人数下滑的并不凸显,但学生选科存在盲目和随意性,其在高校学业发展状况亟待跟踪评价。第二,学业水平考试降低难度。我国从1990年开始正式确定毕业会考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减少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意图是将衡量高中毕业生全面素质与合格考试,同以升大学为目的的选拔性高考区别开来,在高中合格考试及全面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逐步减少高考科目数量,也有利于高校根据自身特点选拔新生[6]。新高考在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同时,为了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选择3个科目成绩与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成绩组成考生总成绩[7]。学业水平考试的质量就成为新高考“统考+选考”科目设置的重要基础与前提。但从跟踪评价来看,浙江省探索外语与选考科目一年两考,学生会尽早参加选考,如果能够达到高分或者满分,就不再学习这门科目,所谓“早考早了”“考完一门扔掉一门”;上海市将地理和生物科目等级性考试固定在高二进行,多数学生会本着同样的目的选择这两门作为等级性考试科目。尤其是物理、化学等传统理科科目,学生选考后会放弃这门科目的学习,这也造成新高考生源学业困难,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挑战。北京等后续省份等级性科目考试放在高三年级进行,考试成绩当年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合格性水平考试难度降低,而且在北京高考方案中对学生的合格性考试仅以“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现,就可能存在“放水”的情况,学生进入高校后也会很难适应大学理工科专业学习对学生学科基础的要求。这就有违新高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关联度的改革初衷,应该引起重视。第三,生源质量呈现两极分化。新高考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实施平行志愿招生录取方式,增加学生选择性、专业认同感,继而提升生源质量的同时,也加剧了不同高校同类专业的竞争,使得冷门或者弱势专业产生生源危机,继而影响生源质量和办学质量。同时,新高考选考制度设计及其等级赋分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高考成绩区分度降低。从跟踪评价来看,一方面,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之间录取分差拉大,各专业之间的生源差异比较大,同一所学校有的在二段线以上招生,有些专业在二段线以下二三十分,专业之间的分差比较大;另一方面,即便在高水平大学内部的优质生源也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综合评价招生学生在参加学校校测环节,或者入学后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考试的时候,学习成绩有较大差距。这给高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都带来极大的困难,因为学生成绩明显的差距,同一个专业混班教学难度大;有的学生基础好,有的学生完全没有基础,无法用同一个卷子考试,教学评价难度大。同时,那些长线、冷门、缺乏特色、培养质量不佳的专业,可能在新高考中面临减招或停招、退出的风险,如何突出特色专业,让学校的特色与优势专业脱颖而出,成为高校招生与培养环节的难题。第四,高职生源质量有所下降。我国为解决就业难题,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大规模扩招100万人[8]。当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职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功不可没,但其也存在隐患。跟踪评价显示,部分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因为报考人数多,生源质量有所上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也高,但同时部分院校表示高职生源有所下降。一方面,高职院校探索多元招生录取模式,试点省份实施统招、单独招生、提前招生、“3+2”、综合评价招生等多种招生模式,学生来源多样,学习基础也不同,生源质量呈现阶梯式分布,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带来较大挑战。另一方面,学生因为选考科目与所学专业的不匹配,高职院校因为师资等局限,也不可能像高水平大学那样开设“大学物理”等先修课程,或者单独编班进行针对性教学,难以弥补学生因选考科目带来的知识结构不足的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9],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新高考生源质量的下降,势必会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提出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应对新高考生源知识结构和生源质量多样化的挑战,尤其是要在招生模式、课程设置、专业结构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同时,在当前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下,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如果高校学生学科基础薄弱,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因为“文理融合”的改革初衷而导致“不文不理”的局面,势必将影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新高考生源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都将产生长远影响。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对策略

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新高考背景下,应该重视新高考生源质量的监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从政府、高校、高中、学生、社会等多角度统筹引导学生和学校的理性选择;关键时候高校要有危机意识,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提升办学实力;系统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完善高考制度的科学性与公平性,促进大中衔接,统筹考虑高中教学与考试、高校招生与培养等环节,建设发展性、开放性的高质量教育体系。第一,重视新高考生源质量监测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随着高考综合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拓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效将成为影响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新高考生源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全面发展、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发展成效,关系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继而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应该高度重视新高考生源质量监测,加强高考综合改革跟踪评价研究,研制高考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完善对新高考学生学业表现与综合发展的跟踪评估机制。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建立起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学生评价机制和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第二,深化评价改革,引导学生合理选科。目前,教育部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三种途径引导学生合理选科:一是教育部出台《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引导高校合理限制选科。二是第三批8省市实施“3+1+2”科目设置,限定物理或者历史作为首选科目。三是启动选考科目保障机制。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功利化选科问题,还是要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政府部门、学校、学生、社会等统筹协调,协同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对高中和高校的外部评价机制,改变以高考升学率、最低录取分数线等为标准的评价导向,引导高中转变育人导向,推动高校加强内涵建设,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以制度约束和引导个体、学校的理性选择,实现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协调统一。第三,加强危机意识,推进高校内涵建设。新时期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引导高校审时度势,对新高考可能带来的生源质量冲击有充分认识,及早应对,集中精力加强高校内涵建设。一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大类招生下的专业分流、转专业等制度建设,处理好宽口径培养与专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学习质量。二是优化专业结构,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结构体系,突出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发展,完善专业准入、调整与退出机制。同时,对国家需求的基础学科和特殊专业要予以保护。三是加强高职院校发展保障,缓解普及化阶段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多重压力,包括多种招生模式生源质量差异、高职院校扩招、民办高职升格为本科等带来的外部压力,探讨适当拓展优质高职院校与优势专业上升空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四,加强统筹协调,系统推进高考改革。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机构、高校、高中、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领域,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是高风险、高利害、高关注度的综合改革。系统推进高考改革包括:一是系统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基于试点省份改革成效的系统评估,对后续改革省份改革方案和相应的保障措施有充分预估,做好风险预案。二是系统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的完善,完善高考选考制度、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度、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安排等,加强高考制度的科学性与公平性。三是系统推进考试、招生、培养全过程的衔接,加强学考与高考关联度,尤其是以“合格”“不合格”划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省份,应提供各门考试科目的原始分,高校招生录取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予以参考,从而保证高校人才选拔与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新凤.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效果评价:学业表现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0(7):73-78.

[2]钟秉林,王新凤.基于高校学生发展视域的综合评价招生实施效果研究[J].中国考试,2020(10):1-8.

[3]邵光华,吴维维.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成效与问题研究—基于浙江省2017年高考录取学生的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18(6):50-55.

[4]王新凤.新高考考试科目设置的公平性问题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20,8(1):58-66.

[5]罗立祝.新高考选考科目赋分方案再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4):14-20.

[6]杨学为.高考文献(1977-1999)[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68.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N].人民日报,2014-09-05(6).

[8]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9-03-05)[2021-04-23].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23)[2021-04-23].

上一篇图书馆管理

下一篇绿色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