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图书馆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管理范文1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5-0085-02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管理创新

1 图书馆知识管理概述

1.1 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的现状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并由美国的知名国际咨询公司提出,图书馆知识管理属于在经济高速发展理念下的管理方式创新。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起源于管理学,知识管理即运用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我国图书馆在管理创新中也应把握集中应用智慧,积极提出一些改进图书馆管控水平的措施。

时至今日,我国图书馆知识管理在创新和定义上仍然未能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但是目前图书馆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创新,将信息管理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主要是让图书知识信息和图书知识处理二者之间能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图书馆管理在对知识管理中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共享。

1.2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特点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特点主要有:以知识管理为基础、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及以知识创新为导向等。图书馆管理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就是知识,知识在图书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图书馆管理不仅包含了显性知识管理,还包含了隐性知识管理。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出其管理的潜能,将知识资源和对应的管理方式相结合,对各类知识管理进行合理利用,促使图书馆资源优化最大化。人作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元素,图书馆必须注重人的发展,可以通过开展图书馆知识管理和人才培养来实现图书馆水平的提升,将个人目标和组织进行有机统一;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全面促进图书馆员素质的提升,使图书馆得到更好的发展。知识创新作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推动着图书馆知识的创新发展。知识管理将图书馆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整合,注重知识信息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并达到知识创新管理的目的。

2 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意义

图书馆作为一个庞大的信息处理系统,包含了对知识的收集、识别、整理、处理以及分享等操作。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满足各个图书馆的知识需求,为更多的读者提供知识信息服务。实施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整理、存储以及传输信息,使各个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建立起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互动的平台,以此来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

信息时代,图书馆面临着非常巨大的挑战,用户逐渐开始要求阅读多元化知识,加之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强大的信息帮助,尤其是商业信息咨询变得越来越多,这些都对图书馆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当前,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必须进行知识环境和信息技术革新,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于知识多元化的需求。

西方国家先后开展了组织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并且还建立了知识委员会以管理图书馆。我国图书馆的管理手段也在不断革新,并将图书馆知识管理作为一门专业课程纳入高校教学之中。但是,我国在图书馆知识管理方面仍然相当落后,图书馆作为我国信息资源的汇集地,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借鉴他国的管理模式,充分挖掘我国的知识信息资源,推动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为社会推动图书馆建设提供重要动力。

3 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保障机制

3.1 科学人力资源保护机制

科学的人力资源保护机制主要包含学习机制和竞争机制两个方面。其中学习机制主要是通过学习来造就图书馆员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不断学习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图书馆可通过馆外培训、馆内讲座、学术报告等方式来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学习机制旨在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并以此来激发馆员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为促进图书馆知识管理提供重要保障。

竞争机制主要激l人的主观能动性,图书馆开展竞争机制非常重要。很多图书馆员认为图书馆工作就是铁饭碗,致使一些图书馆员缺乏工作主动性和知识服务意识,造成服务水平不断下降。因此,图书馆应根据岗位需要进行人员数量调整,并实现岗位的重新规划,以激发馆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2 加强图书馆知识管理质量的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图书馆知识服务,以便吸引更多的读者进入图书馆,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图书馆知识管理应及时了解用户的心理需求以及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评价,从而不断改进图书馆的工作。对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质量进行控制的有效方式是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具体做法有:①提升用户反馈意识。用户作为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对于图书馆进行知识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也有利于图书馆的发展。②图书馆必须注重信息收集和整理。图书馆要鼓励用户对图书馆知识服务进行反馈,通过反馈内容的收集和整理引起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③图书馆准确处理反馈信息。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和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对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反馈信息也存在很多的主观性和多维性。图书馆对于收集的信息要进行鉴别,必须做到客观、公正,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同时还要及时采纳有价值的信息,增加改进措施,对于缺乏证据或失真而不能采纳的意见,图书馆应给予正确而合理的解释。

4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创新途径

图书馆管理范文2

“以书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使得图书馆管理存在着忽视甚至漠视读者的情况,因此图书馆领导应当积极转变服务观念,纠正工作误区,一切围绕读者中心来开展工作。首先,应当积极提高全馆人员的思想认识,在馆内开展“读者本位”的工作中心大讨论和学习,通过学习会议纠正员工的思想偏差,将“一切以读者为重”作为图书馆工作的中心;其次是在现行制度中加入“读者本位”的相关规定,将原有制度中给读者带来不便的相关规定进行删减调整,使图书馆的制度规定同样围绕服务读者这一中心展开。譬如在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服务时间等方面进行调整,提高服务水平,积极为读者提供便利。再次是在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中,将“服务读者、读者本位”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图书馆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贯穿这一工作思路。

二、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服务质量

图书馆是一项面向社会的服务性质单位,图书馆工作不仅要求馆员热爱这项工作,同时拥有加强的责任感,同时也要求馆员具有一定的服务技能,如平和的工作态度,热心的服务态度,尊重读者,积极为读者提供便利,为读者营造一个宁静、和谐、融洽的环境。全馆人员应当将“读者本位”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基本准则,将读者满意度作为图书馆工作优劣的主要指标。只有读者满意,图书馆的发展才有具体的落实点,将读者满意作为图书馆发展的基石,图书馆才有可能重新焕发生机,获得读者喜爱,实现其建设初衷和宗旨。从某种意义上讲,读者不满是对图书馆工作的不认可,是对图书馆工作者敲响的警钟。因此馆员应当以自身亲切的服务态度和优良的服务水平,做好读者与图书馆的连接纽带,将被动工作转变为主动服务。此外,图书馆应当积极建立“读者本位”的书籍采购制度,在新书选择的过程中,加强读者调查,关注读者的阅读需求,这样不但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书籍利用率。譬如暨南大学目前采取的书籍采购模式,对于图书馆的一部分“专业读者”可留下自己的相关资料,当图书馆有购书计划时,会与读者联系。

三、围绕读者建立有效的书籍流通机制

一直以来,“以书为中心”的工作思想禁锢了当前图书馆的书籍流通,转变“读者中心”的服务方式就要求图书馆围绕读者建立有效的书籍流通机制。传统观念中,图书馆总是被看作是文献收集、储藏的仓库,因此管理工作总是单纯地追求馆藏书籍的数量和保存质量,而忽略是书籍的利用,使得很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被束之高阁,缺乏读者的使用,也就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这种“重藏轻用”正是“以书为本”的基本体现。因此图书馆重视人本管理,就必须正确认识书籍的馆藏与利用,积极树立“为用而藏”的人本观念,积极体现其服务读者的价值。使每本书都能为读者所利用才是馆藏质量的最高标准,也是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最好衡量标准。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外绝大多数图书馆对读者免费开放的藏书量都能达到80%以上,有的甚至能达到95%。因此图书馆应当积极提高藏书开放比例,积极实行开架借阅,建立外借制度。

四、建立一支优秀的图书馆人才队伍

图书馆管理范文3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管理 信息时代 图书馆服务

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图书馆管理带来机会的同时也提出挑战,大学图书馆含有丰富的知识资源,是大学生及大学教师获得学习资源的主要媒介,也是拓宽知识面及扩大视野的主要场所。信息化的到来,使其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明显提高,同时也提高管理效率,然而信息时代中存在的问题是图书馆管理中应该注意的。目前,图书馆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图书馆管理的发展。

一、公共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相比存在的缺点

(一)图书馆有较为复杂的内部环境

公共图书馆是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这就导致图书馆有较复杂的内部环境,也是公共图书馆具有的特有本性。而这种特性导致许多不良事件的发生,比如失窃,尤其是贵重物品的丢失,只要离开座位,就存在物品丢失的可能。因为社会上的人员比较复杂,而去图书馆就有很多不同的目的,所以在图书馆中警惕性比较弱,给不法分子可趁之机。而对于个人物品的丢失,公共图书馆是不负责的,这就制约了公共图书馆的利用,让人们主观上不想去公共图书馆。

(二)交通条件的限制

因为公共图书馆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是当地政府的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设置在市中心等繁华地带,那么,距离市中心比较远的人们就会很不方便,不但有很大的车程,而且要考虑路费。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其目的是使读者可以免费地获得知识及资料,而交通条件的限制,使其获得知识的成本增加,使许多读者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到公共图书馆的利用率。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无法改变的,比如,除了市中心以外,在距离市中心的城区等地设置一些小规模的图书馆,不但可以减少图书馆建设的费用,而且可以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达到公共图书馆的通用目的,使其真正服务于所有社会大众。同时小规模的图书馆也可以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管理起来更容易。

二、大学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一般大学图书馆都需要有学生证或教师证才能进入图书馆,这就使得图书馆的环境变得简单化,没有了公共图书馆的复杂性,减少了公共图书馆出现的种种弊端,但是并不是说大学图书馆就是完美的。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大学图书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对图书馆的利用率不是很高,在图书馆学习的学生也没有很多,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学图书馆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一)图书馆图书种类的局限性

图书馆在选择图书时,前提是其内容积极向上,而对于大学图书馆来说,主要根据专业的门类,选择适当的专业性强的学术图书,但是对于这些学术性的图书来说,其范围却不是很大,例如,英文原版图书的需求是很多专业学生都需要的,因为此类图书的购书成本比较昂贵,所以在学校图书馆投入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必然不会购进这类的图书,使学生无法找到自己所需的图书,从而挫伤学生到图书馆找资料的积极性。有的图书专业性太强,没有相应辅助解释的图书,如果有其他专业的学生想学习这个专业知识,无法入门,为其带来困难,很多就知难而退。又如图书馆的图书还是以比较旧的文献为主,更新速度慢等,这些都制约师生到图书馆学习。

(二)图书馆座位有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图书馆座位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不能容纳所有学生,平时图书馆拥挤的现象还比较缓和,如果到了期末考试时间,就会出现疯狂抢座或占座的现象,使其图书馆看起来比较混乱,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的因为抢座一再受挫,出现遇难而退的现象。另外,图书馆人满为患,很少会有安静的时候。

(三)图书馆学习环境的局限性

与中国大学相比,国外大学对图书馆的学习环境比较重视,尽量创造舒适的环境,因此,图书馆可以为学生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甚至还设置咖啡茶座,或者付费按摩等服务,使学生在图书馆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到无比放松。因此,学生很喜欢到图书馆中度过课余时光。但是,中国大学图书馆截然不同,根据云南大学图书馆的实地调查可知,在构建图书馆的环境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及感受,缺少人性化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座位的选择没有考虑舒适度,图书馆就是安静学习的地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同时大多数图书馆是禁止吃任何食物,使学生受到限制,不愿去图书馆学习。

三、大学图书馆管理及服务的改善策略

(一)图书种类的改善策略

图书馆在进行图书采购时,要综合考虑师生需求,然后制订采购的预算方案,因此,图书馆是为师生服务的,图书馆可以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师生的需求进行调查,在制定问卷调查时,针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选项,尽量全面地设置选项。然后,将有效问卷整理出来,对于每个专业学生的需求有清楚的了解以后,作为下学期图书馆购书时的重要参考,以此满足师生的需求,使其图书的利用率得以提高。图书馆可以在教师中进行调研,每个专业的教师对于哪些图书对学生有帮助应该最了解,可以为购书提出很好的意见。同时,也要加大对外文图书的购买力度,并加大管理力度,因为外文图书比较贵重,而且外文图书的购进,可以吸引学生到图书馆中学习,以此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图书馆座位的改善策略

对于图书馆座位的限制,图书馆要尽量利用好图书馆的空间,在图书馆建筑结构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的空间,而对于占座问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就我国而言,许多大学生图书馆已经建立了智能选座系统,避免因为占座产生混乱的现象的发生。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就可以专门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图书馆管理员要对这个现象进行管理,积极主动地解决矛盾,杜绝占座现象的发生,对于长久不来的,仍在闲置的座位要将其物品暂且保管,为其他学生空出座位,以供学习。

(三)图书馆学习环境的改善问题

图书馆学习环境很容易解决,图书馆各个楼层可以设置不同的职能,以满足不同学生在各时段的需求,可以将高楼层设置成安静的读书区,下面各层可以设置为讨论区,同时也要设置零食区,每个区发挥不同的职能,要严格执行职能的发挥,比如阅读区不可以带零食、随意吵闹、讨论等,维护每一层的秩序。如此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使学生可以在图书馆中满足自己的需求,使其愿意到图书馆中学习。这样划分,提高了管理效率,也提高了学习环境的质量。

四、结语

大学生图书馆作为高校师生获得知识的来源之一,只有充分发挥其职能,才能实现其价值,针对大学生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不同及图书馆管理的现状,提出对策,改善图书馆服务,对图书馆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慧晶.中山市三乡理工学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

[2]王凯.基于RFID的图书馆古籍典藏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2.

[3]赵宏亮.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与策略研究――以内蒙古Y大学图书馆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4]钟晓诚.基于3G技术的手机图书馆服务研究[D].南昌大学,2012.

图书馆管理范文4

(1)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动力。图书馆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要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扬弃和取舍,通过改革创新建立一套适应新时展要求的管理运行机制。在管理上创新可以让图书馆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从而能以超前的意识果敢决策,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2)管理创新是知识和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以往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设计主要是以规范人的行为为目的,有着过多的管制和约束,这种过细过严的规则会窒息某些新生的事物和思想,致使管理模式老化和僵化,不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不能与时俱进。知识经济时代为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提供了土壤。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人才和技术,而决定人才和技术优势的是创新,所以强调创新已成为现代管理的主流趋势。

二、图书馆管理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1)创新态度要实事求是。图书馆管理要想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创造,工作中就要尊重客观事实,从客观实际出发,既不能只强调创新而不尊重客观实际或背离客观事实,也不能认为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创新是为了出风头,摆花架子,而应该找到一个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外单位的好经验与本馆实际相结合的最佳工作结合点,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形成适宜本馆具体情况的新思路和新方法。(2)管理要贴近群众。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应讲科学、顺民心、重民意,应本着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负责的精神来做规划、谋发展。要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因为群众的实践智慧和经验,是图书馆领导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重要条件。图书馆领导者的创新行为只有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其创新意识和决策只有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才能成为推动图书馆发展的有效动力。(3)创新决策要民主化。图书馆转变决策方式,建立一支由本馆和外单位优秀人才组成的智囊团,集思广益地听取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来代替自己从事大量事务性、技术性的工作,从而提高创新决策的效率,减少由于思考不周而造成的失误。图书馆领导者应以开放的心态和批判的精神,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严格按照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办事,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努力达到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预期目的。

图书馆管理范文5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管理创新

同志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图书馆作为培养创新人才而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责无旁贷地要为高校师生提供创新服务。高校图书馆只有不断创新,积极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管理,极大限度满足读者的需要,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才能真正发挥其职能。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数字信息载体的出现,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普及,彻底改变了现代图书馆的技术环境,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与竞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深刻影响着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组织结构,服务模式和管理素质。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缺乏复合型人才。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对图书馆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具有较强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多学科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深层次图书馆管理人才还欠缺,馆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缺乏开拓型服务理念。随着高科技及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图书馆馆员由单一的信息处理者向适应迅速发展的情报技术环境管理者转移。目前图书馆员还是一个介于传统与现代技术之间的文献信息服务方式出现在读者面前,因此不能实现高效管理,缺乏开拓服务理念。三是管理机制落后。现在,许多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大多为宽松型。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缺乏竞争和压力。陈旧的管理机制阻碍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四是文献信息资源方面存在问题。高校图书馆存在购书经费不足,新书补充不及时的状况。同时各高校之间不能实现资源同享,影响了读者对图书馆的充分利用。可见,无论从高校发展形式,还是从图书馆自身发展要求来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措施

1.高校图书馆人员素质的创新

不断加强图书馆员业务素质的培养,适应现代化图书馆所需。图书馆要生存,要发展就要求图书馆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图书馆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图书馆员要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才能为读者提供所需的各类信息资料,解答各门学科领域的知识性咨询。作为现代图书馆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多媒体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2.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创新

改变传统的服务观念。在网络化的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来鲜明,越来越个性,图书馆应根据个性化的要求,摈弃传统的服务观念,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贯穿于图书馆的一切活动中,千方百计为读者服务,极大限度的为读者提供一切方便,读者第一,让读者满意的观念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的传递的方式和手段已有很大的转变。除在传统的外借服务,阅览服务,咨询服务,信息检索服务,馆际互借等服务之外,还应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帮助读者解决利用图书馆和查询文献信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服务,还可以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3.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创新

明确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部门按职能划分,借,阅,参的分类趋向合理。由于传统的人事编制体制,导致了图书馆员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人员素质不平衡。这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可见创新体制,大胆改革,实现竟聘制度,公开公正进行考核和选拔,实行激励和奖惩制度,也可以大胆引进或“租赁”人才,激发馆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员工的热情与创新精神得到最大的释放。

4.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创新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积极利用网上信息资源。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资源的多样化和高度共享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使知识信息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相对于传统的印刷型文献信息来说,充分利用网上的免费资源,订购一些电子图书,期刊,不失为节省经费的有效途径。二是创建虚拟图书馆。虚拟馆藏的建设在新形势下已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图书馆能否在网络环境下为读者提供全,新,快,准的信息服务的基础,也是评价一个图书馆实力和特色的重要标志。虚拟馆藏是由图书馆员将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目的收集,整理,编辑,再到本馆图书馆网站成为本馆馆藏。它是搜索引擎,专业指南系统以及指引库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明显的针对性。三是以特色馆藏数据库建设数字图书馆。发挥“特色”优势是能有效利用馆藏资源,是现代图书馆管理观念更新的体现。高校图书馆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读者的特点,加强学科特色文献的收藏,使其更适应本学校学科技术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的不断发展,作为现代化的高校图书馆,任重道远,只有不断探索,开拓创新,才能保证图书馆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紧跟历史的潮流,顺应时代的要求。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管理体制上不断创新,才能在知识经济中立足和发展。从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力.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策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6,(2):54-55.

[2]张美薇.以人为本,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J].大庆社会科学,2008,(8):107.

图书馆管理范文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转变;对策

一、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转变的基本思路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图书馆工作因读者(师生)对知识的需求而存在,因图书馆人(馆员)工作而发展。可以说,“人”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因此,高校图书馆引入人本管理思想,是现代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理念的核心。即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图书馆馆员的人本管理,二是对图书馆读者的人本管理。

(二)建立“一体化”管理模式

网络文化的发展,促使整个地球成为一个“信息村”。一体化管理思维,使图书馆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单位,而是信息服务业的一部分,使网络时代的资源共享有了更深刻更广泛的意义。网络时代的图书馆管理通过运用“超链接思维”,可使其随着环境变化或发展的需要不断有新的整合或重构,使图书馆的管理建立在一个大的系统内,做到资源共享。

(三)实现以藏为中心向以开发利用为中心的转变

传统的图书馆概念脱胎于藏书楼,而在藏书楼的时代社会文化相对落后,图书出版受到纸张和印刷技术的制约,藏书数量被作为评价图书馆的惟一标准,并且长期沿用。当今时代,印刷品已不再是图书馆收藏的单一信息载体。在高新技术的影响下,其收藏内容及载体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计算机的使用使图书馆像一个信息集散地和加工厂一样,藏书量由有限扩大到无限,它包括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两个部分。评价图书馆的重要标准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藏书量的多少,而是其获取网上资源的能力、开发利用能力和提供服务的能力。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观念要由以藏为主向以开发利用为主转变,其重心由馆藏建设向综合开发转变,并利用馆藏及网络资源为读者提供深层的和全方位的服务。

(四)注重人力资源管理

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就是馆员。优秀馆员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也是管理过程的第一能动要素。其实际作用的发挥与否将在整个图书馆管理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人力资源应该成为管理过程中首要关注的可变要素。

(五)重塑网络环境条件下的信息服务流程

重新塑造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管理模式。传统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流程管理,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分工明确,虽然便于管理,但不利于信息有效和连续的传递。因此,从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共享的角度,要对图书馆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打破原职能部门的分工界线,充分考虑知识传递和利用过程的连续性及有效性,减少管理层次和重复作业,以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二、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转变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实现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是指以人的能力为本的管理方式。它要求管理者通过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及组织创新。人本管理要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紧紧围绕调动图书馆中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展开管理活动。

(二)建立扁平式组织结构

扁平式管理不强调控制,而强调协调。因此,在图书馆部门设置改革上,可考虑建立由学科文献专业库为主要组成部分.以学科馆员负责开展工作.以馆长办公室为监督.由馆长总负责的扁平式管理模式。

(三)建设学科馆员队伍,实现工作重心转移

人本管理给高水平馆员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扁平式管理模式又要求高水平馆员充分展现自己的信息提供能力。近年来出现的学科馆员制度,比较准确地诠释了高水平馆员的内涵。学科馆员是指由图书馆指派的具有一定学科背景的,专门与某一学科或院系进行对口联系,负责该学科专业资源的组织、加工,提供该学科的资源导航,主动为该学科用户提供有针对性文献资源服务并进行用户教育的图书馆员。

(四)强调资源复合及技术主导

复合图书馆一词,是1990年代中后期由国外图书馆专家提出。虽然对复合图书馆的概念有多种多样的解释,但综合来讲,其基本含义却相差不多。即:它既提供纸质资源,又提供数字资源;将两种资源有机结合并提供一体化无缝存取;它既服务于本地用户,又服务于远程用户;它既有物理场所,又有信息场所;既提供馆内服务,又提供不受限制的网络服务等等。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学科馆员应熟练掌握各类信息技术,这是图书馆工作重心转移价值得以体现的必要条件。

三、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转变的具体对策与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使之规范化和程序化

对图书馆的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图书馆员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例如,着装统一,规范配带统一的上岗证,图书馆馆员面带微笑的服务,规范化的语言;馆员的行动举止文明!亲切!自然,都能充分地体现这所图书馆馆员的良好素质。应使每个馆员清楚地知道自己所管辖的工作范围,对各个环节有明确。规范的要求,每个人的目标明确,职责清楚。应向全体馆员灌输图书馆职业道德观念,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其行为。制度约束具有强制作用,是有形的,道德约束具有调节作用,是无形的,这二者相辅相成。

(二)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图书馆的激励机制是指图书馆管理者引导其馆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以使图书馆组织目标的实现。增强图书馆目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调动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图书馆目标而高效率地工作;激发起图书馆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自觉性,从而增强图书馆队伍的生机!活力,最终有效地完成图书馆的任务和目标。图书馆的激励机制主要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激励标准,激励手段和激励过程。激励的手段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以物质资源作为激励手段,具体表现为工资.奖金.福利等形式;另一类属精神激励,以精神资源作为激励手段,给予员工某种象征意义的评价,具体方式为表扬.表彰.荣誉.晋升.肯定.关怀.信任.尊重.理解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补,但不能相互替代,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表明,将这两种手段有机结合,将能行之有效地提高图书馆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建立图书馆员的定期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度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关键是对知识管理者的管理,作为知识的管理者,现代高校图书馆对馆员提出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高的要求,管理知识的人应该具有更多的知识,而知识时时更新,因而必须终身学习,成为知识型馆员。为此,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管理,应该是如何培养人的管理,即以人为本,鼓励馆员不断学习,促使馆员全面提高素质,培养自身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竞争观和效益观,使他们成为有创新能力的知识型馆员。

(四)创新构建能够满足读者需求的服务方式

第一,创造性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要真正做到读者满意,就必须构建能充分满足高校读者需求的服务模式。这个服务模式的组成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读者需求调查分析和信息反馈系统,二是能满足读者需求的服务系统。

第二,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依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传统图书馆正在被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代替,一系列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化技术应用到了图书馆中,对图书馆的自身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员的服务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借借还还,服务工作已由单

一、被动,转向了开放、多方位和主动。他们既是图书馆员,又是知识经济的参与者,这就需要图书馆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意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要有极强的洞察力、创造力,灵敏思维和强烈的事业投入精神。

第三,服务管理手段现代化。抛弃陈旧落后的手工管理服务方式,利用馆藏的现实资源,在做好传统借阅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好咨询服务.书宣传等活动。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扩大服务范围和领域,加快文献信息的流通速度,提高文献信息的利用率,使读者获取信息及时方便和准确,使读者得到最满意的服务。

第四,服务方式网络化。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的优势和网络功能,做好网上资源导航的用户培训,网上信息检索服务,包括编制网上导读系统索引等。

第五,服务内容多样化。具体体现在参考咨询服务.文献检索服务.定题跟踪服务.重点专业和重点课题服务.读者辅导服务等,开展网络环境下的用户教育。

(五)实现管理手段的技术革新

当信息资源数字化后,它所具有高密度存储高速度处理与远距离传递的特征。在信息传递网络化的情况下,图书馆的馆藏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使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由原来的现实馆藏发展为现实馆藏和网络虚拟馆藏共存。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的必备条件,必须实现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手段的技术革新和现代化。为此,高校图书馆要适应新时期技术革命的发展,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向数字化图书馆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中国图书馆学会.21世纪图书馆:发展与变革[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2]王琼林等.现代化图书馆队伍建设方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王世伟.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发展论丛[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

下一篇新高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