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铁路安全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铁路安全管理范文1
中图分类号:F532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近几年,铁路运输在我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很多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让中国铁路处在了世界领先的位置。但是随着铁路的逐步发展,铁路高密度、高速度、高技术的特点对铁路客运安全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铁路相关部门必须加强提升铁路客运安全管理水平,切实保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1铁路客运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1.1缺乏完善的铁路客运安全管理制度
现阶段,在铁路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对铁路客运管理制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铁路的整体建设也有了很快的发展。然而,在铁路客运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缺陷和不足,其中表现在:铁路客运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处于松散、不规范的状态;铁路运输只局限于提供公益服务,没有其他方面的开发;不同区域的铁路路线缺乏针对性、建设性转变。因此,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有效完善,对突然出现的意外事故缺少预估的能力及解决的能力。
1.2缺乏先进的安全观念和思想
从员工的角度来说,影响铁路客运安全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在:部分操作人员没有认真负责,工作态度不认真;部分员工专业素质较低、在安全上没有整体意识,不能从全局进行考虑;部分员工工作时,因情绪不好等原因,不按规程操作、检查等。从旅客自身的角度来说:其自身的安全意识及自救能力也会在客运中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安全意识低、自救能力低的旅客,往往会忽视客运途中的安全问题,对安全事故的预估能力以及解决能力相对较弱。除此之外,对于携带儿童的旅客,如果儿童没有坐好,那么在火车开行的途中难免会产生晃动,从而容易对儿童造成磕碰以及伤害。
1.3设备设施管理有待提高
铁路局通常会针对旅客列车设备进行定期检查,这从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列车设备设施的安全使用。但是由于旅客列车等级不同,旅客列车内的设备设施也不同,不同类别的设备设施影响铁路旅客列车的安全程度更不同,加之列车的旅客流动性也比较大,列车缺乏针对各项设备设施具体的管理办法,这就会导致安全管理成果不显著。在列车设备巡查工作上,部分铁路局没有专门制定设备专项检查的形式、时间、检查内容等,这就容易使设备巡查流于形式,从而达不到预期检查效果。
2加强铁路客运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完善客运安全质量监督信息管理制度
铁路相关部门要健全安全质量监督信息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在铁路内部网及时相关检查结果以及整改报告,使检查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充分利用检查信息来促进各个铁路局的良性竞争。地区铁路监管局运输监察处负责收集、分析本地区客运安全质量工作情况并进行简报,简报内容应当涉及客运安全监督开展的基本情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整改意见和建议以及整改落实情况等内容,整理后向安全质量监督小组如实汇报,并定期以简报形式做季度通报;各大铁路局在遵守信息保密规定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实现安全质量监督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切实提高铁路客运安全管理水平。
2.2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增强铁路职工的安全意识是提高铁路客运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环节,其也是提升铁路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该工作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创新培训机制,完善考核奖惩机制,主要包括完善一体化用人机制,建立分层级考核机制,丰富多样化激励机制;第二,确定培养大方向,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其中主要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力度,建立高技能人才教育机制;第三,创新培训模式,采取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具体培训方式包括: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现实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第四,强化师资建设,夯实师资队伍基础,主要包括严把任职关、建立素质优良师资队伍,分层次培训、促进师资队伍快速成长,考评优择优、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2.3提高类别化设备设施管理,加强设备巡查力度
铁路设备设施是进行铁路运输的物质基础,旅客列车设备设施的正常运作直接关系着旅客列车的运输安全。因此,铁路局应针对旅客列车的不同等级制定明确的设备设施的管理办法,包括各项设备设施的使用办法、维修制度、明确各相关责任人。除此之外,还要制定分类别的旅客列车设备设施巡查办法,对可能影响旅客列车安全的设备设施,列车应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如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广播宣传等,以确保旅客人身安全。
3总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铁路客运管理来说,客运安全管理应该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铁路行业的运营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相关铁路部门要重视铁路当前的运行情况,重视铁路客运中存在的问题,最大程度提升铁路客运安全管理的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率,从根本上保障铁路客运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崔锦砖.高速铁路客运安全评价研究[J].经济师,2017(09):70-71+73.
[2] 魏琳娜.普铁车站客运安全管理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02):286+256.
铁路安全管理范文2
关键词:铁路机务;安全管理;有效措施;铁路运输;信息化管理模式
铁路运输是一个大的联动机,要切实提高铁路整体运营效率和确保运营的安全性,就需要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协调配合。机务安全是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关键项点,机务安全管理不仅是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也是铁路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只有实现了铁路机务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机务安全管理的含义
机务安全管理的基础是指安全生产各环节中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因素,它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人员方面,要求职工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业务能力和安全意识;二是管理方面,要牢固树立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提升班组管理水平;三是设备方面,要不断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和改进,主要是机车的更新和优化改造。机车的安全管理的重点是从行车安全、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三个方面进行管理。行车安全管理的重点是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正确把握铁路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准确研判安全风险,在每一个作业环节将风险管理贯穿进去,增强对行车安全的控制。风险研判准确,措施控制得力,安全风险降低;设备安全管理主要是通过不断更新和优化改造机车设备,采用先进的车载设备,来确保列车运行安全。一是通过对LKJ和6A系统的装车应用,不仅能使机车乘务员在列车运行中实时掌握机车动态,提高操纵的稳定性,还可以通过对LKJ文件检索和视频监控,了解乘务员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达到合理管控乘务员的目的;二是加强机车检修工作,通过不断优化改进机车设计不合理的部件,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不断提升机车设备质量,确保行车安全。人身安全管理的重点是提高对全体职工的安全培训,加大对重点时段的安全检查,促使全员按标作业、遵章守纪。由此可见,机务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行车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机务行车安全是一个动态运行的系统,因此安全管理需要根据生产过程的变化而进行改进,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时刻监查和分析运输环境的变化情况,处理好运输环境和行车安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行车的各个部门、各个管理层次、各个工作环节要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工作有人管、有人抓,确保工作不脱节,达到上下协调。
2机务安全管理的现状
铁路改革的逐步展开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铁路安全管理领域。近些年来,一些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特别是微机网络技术在安全管理工作上的运用,使得机务的安全管理工作变得更为方便,实效性也更强。目前使用的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和6A系统在机务运用安全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有机车的运用安全微机管理、机车运行统计分析处理软件等,为机务安全管理从原来的粗放经验型管理模式向量化的科学集约型管理模式转变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这些质的变化不仅确保了机务行车的安全,也为机务行车安全提供了有价值的分析依据。长期以来,我国机务系统的安全管理遵循着《铁路安全管理规程》及各局各段所制定的一些规定,这些规程、规定对于机务安全管理的实际操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是对我国铁路运营的长期经验的总结与归纳。但由于这些规程、规定不够全面和系统,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机务安全管理各个方面完整性和平衡性的缺失。因此只有建立健全机务安全管理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的机务安全管理体系,才能促进机务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系统、有效地进行。
3机务行车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安全事故一般是由于人们在从事生产的一系列活动中存在的知识以及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或是在主观认识上的偏差,现阶段没有能力进行预防或能够预防却没有实现完全管控的情况下,产生违背主观意愿的各类事件。安全隐患是指各种行业潜在的风险,其包括了所有可能会构成一定威胁和损害的风险因素。安全事故的发生一定是有客观原因存在的,这些原因包括基础性质的原因、间接性质的原因、直接性质的原因、突发性质的原因等。通过对近年来机务行车安全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时发现,通常事故的起因都是由于职工在操作作业过程中违反作业标准造成的,深层次剖析会发现其根本原因首先在于员工业务能力低、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发现问题只是以罚代管,缺乏对安全问题的提前预判。另外是有关安全基础管理不规范,各自为政,制定出的标准不统一,给部分员工钻了空子,也让一些职工存在侥幸心理。总的来说,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结果,不能单一地归咎于某一方面,具体归纳为以下三点:
3.1各级人员综合素质薄弱
目前影响铁路安全的最大隐患是人员的主观因素,主要体现为:一是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不够严格,工作作风不够踏实;二是作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思想情况不够稳定;三是现场作业人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违章违规操作;四是安全管理的手段比较机械和落后,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与实际的工作需求存在一些偏差。因此切实提高作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完善和强化岗位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强对现场作业标准、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是目前实现机务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3.2行车设备失控和外部环境突变导致的不安全因素
一是由于铁路行车设备的更新换代比较快,因此就需要有极强的专业技术力量跟上,如果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无法匹配时,就会出现一些设备错误操作的情况;二是铁路运输受自然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人为性的破坏铁路行车设备的事件,这些不安全因素都会威胁到铁路行车的安全。
3.3突况的应急处置能力薄弱
尽管我国铁路运营时间已经很长,但是随着近些年来列车提速和大量新型机车的投入使用,以前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以及对于突况的处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在铁路运输发展的需求。目前,大部分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还不够系统和具体,仍需要更进一步探索和改进。此外,由于条件的限制,一些应急预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演练和学习,当突况发生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由于列车提速和新设备的不断投入,很多潜在的风险还没有明显地显露出来,一些安全管控工作由于缺少完善的制度规范,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只能单一地依靠技术来保障行车安全,不能遵循系统的指挥程序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和控制。
4提高机务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4.1加强机务安全基础的管理
4.1.1要从根本上强化机务的安全基础管理,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铁路机务安全管理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我国铁路运输部门关于机务行车安全的一系列行业标准和技术要求,组织进行对规检查,全面、分层次地梳理、分析,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操作规程、作业标准、管理流程,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机务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对于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考核。
4.1.2健全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责任与权利相互匹配,逐级负责,并对各层级的安全责任进行严格科学的界定,杜绝责任虚化、责任泛化等问题的出现,同时在层级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以确保层级间的责任确定以及防止管理漏洞。在落实过程中,要考核各层级人员在安全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在进行考核时必须做到“有责必问、失职追究”,并将考核结果与各级管理人员的职务升迁、收入、受重用程度挂钩。
4.2加强对行车安全的控制
机务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要经常一线,添乘机车、调查研究、掌握信息,准确研判安全风险点,针对每个时期出现的关键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且机务安全管理必须要坚持定期安全分析制度,重点把握列车运行以及调车作业重点环节,从机车乘务员、指导组、机车设备、行车组织等方面梳理关键区段、困难地点、重点人员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逐级建立安全风险问题库,深入分析、找出规律,优化管控措施或办法,及时处理乘务员作业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以便消除风险或将风险降到最低。
4.3加大安全技术装备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人机配合共保安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先进的铁路运营安全技术装备在某种程度上对行车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它可以达到减少人为出现错误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善于把先进的技术装备用到提高和保证机车运行的稳定性上来。
4.4提高员工的思想防范意识
思想防范意识是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我们要通过加强员工安全思想意识教育和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去控制人为安全隐患。一是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尽力满足员工的正常合理需求,贴近员工生活,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要对员工进行积极的安全意识教育。避免职工在作业中产生偷懒、盲从、侥幸、逞能的违章心理,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对症下药,把职工引导在正确的思想行为道路,杜绝因违章心理造成的违章行为;三是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鼓励。对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工,应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用先进事例鼓励职工,引导其积极乐观的生活和工作态度。
4.5加强职工技术业务的培训
随着铁路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铁路线路大面积提速,先进技术装备的陆续采用,对职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职工对基本规章制度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尽快使职工掌握基本规章制度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提高技术业务素质,才能适应运输安全的需要。
4.6加强车间班组管理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车间、班组的管理权限也随之扩大,其安全管理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机务安全管理成败的关键。我们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传统做法,逐步从配齐车间管理人员、明确车间管理职能、增强车间专业技术力量入手,不断提高车间自我管理能力。班组要从提高作业效率、确保作业安全等方面着手,深入推进自控型班组建设,激发基层管理的活力,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线。
4.7强化职工“两纪”考核,严格事故管理
针对当前少数职工安全防范意识淡薄、违章作业问题突出的问题,要加强对职工安全意识的教育,严格落实基本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各级管理人员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现场作业过程的检查与监督,严肃查处违章违纪等影响行车安全的行为。同时要认真落实事故报告制度,深刻剖析事故原因和暴露出的问题,严肃追究事故责任,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4.8加强行车指挥工作
通过构建行车故障应急指挥台,让机车乘务员在行车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实施应急处理作业,尽可能地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同时还要在出乘前加强出勤指导,确保各种措施传达到位,提高行车指挥水平。
5结语
要切实做好铁路机务的安全管理工作,除了要建立健全各项基础规章制度和责任体系外,还要不断提高各级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各级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中要以人为本,不断在实践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坚持以学习创新为动力,履行安全职责为己任,提高职工素质和设备质量为重点,从严务实、标本兼治、持之以恒,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者:薛永春 单位: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大准铁路公司
参考文献:
[1]孙永生.基于车-地通信的朔黄铁路列车追踪优化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6,(4).
铁路安全管理范文3
一、建立完善铁路护路工作机制,强化措施。
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完善工作机制。铁路沿线各镇街要成立铁路护路联防领导小组。并调整充实护路队员,以“平安建设为载体,层层落实责任,切实加强路地双方联络,搭建互动平台,实现路地双方部门之间、单位之间、行业之间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形成联防、联创、联建、联治工作合力。
铁路派出所应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发生路外伤亡事故时。同时报告区护路办,通报所在街镇护路办。由区护路办牵头组织铁路沿线各镇街、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铁路护路联防工作联席会议,通报路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宣传活动开展情况、铁路路外伤亡事故及处理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铁路安全事故防范工作。
二、充分发挥铁路护路联防组织的职能作用,明确职责。
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艰巨,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线长面广、涉及单位多。责任重大。
要加强自身建设,区护路办作为铁路护路联防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要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情况,做好检查指导和督促落实工作,协调和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并对加强和改进铁路护路工作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认真分析铁路交通安全形势,铁路部门要紧紧围绕“强化管理、落实职责、提高素质、发挥作用”工作思路。针对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路联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进一步加强对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的领导,铁路沿线各镇街要把维护铁路治安稳定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纳入议事日程。理顺工作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及时帮助解决护路联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认识上有新提高、工作上有新措施、落实上有新突破,推动护路联防工作稳步向前发展。
互相尊重、相互支持,参与护路联防工作的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协调一致,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层层落实责任制,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铁路沿线各村社和公安派出所,要把铁路护路联防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健全组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指导和协调,加强对沿线村民和职工的法制教育,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维护铁路治安的自觉性。
三、确保铁路交通安全畅通,突出重点。
营造良好氛围。各镇街、区级各有关部门和铁路部门要紧紧围绕铁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重点,强化舆论宣传。周密策划,精心组织,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形式、丰富内容、增强实效,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板报标语、宣传画报、咨询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开展宣传活动,广泛宣传《铁路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事故应急救援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广大群众尤其是铁路沿线居住的居民,自觉遵守铁路安全规章规定,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确保人身安全和铁路行车安全。对重点地区,要上门入户,宣传铁路交通安全知识,普及安全法律知识,营造铁路沿线群众关注安全、重视安全、参与安全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铁路沿线群众和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铁路安全管理范文4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1 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性
我国的铁路建设和安全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铁路运输安全,是实现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必要因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安全运输在我国有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为:铁路运输安全是保障全局工作稳定的基础,是深化铁路改革的保证。同时,铁路安全运输是铁路建设的必然要求,铁路安全运输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安全管理建设,稳定社会秩序。
2 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铁路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人为的、环境的、以及设备上的问题,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便造成了交通事故的灾害。
2.1 缺乏规范的管理体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我国铁路的设备设施及组织形式有了很大的更新和变化,对于铁路运输管理体制相应也有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看来,我国铁路管理体制依然是铁道部领导下的管理体制,只注重了铁路运输的共性,忽视了不同地区不同铁路路线的个性特征,导致不能真正把握铁路的安全问题。当铁路管理体制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就会对可能出现的铁路安全问题不能做好预先的防备,致使安全隐患增加。其次,在一些小地方铁路运输,地方路局不够重视铁路的安全管理,没有落实对铁路安全管理的工作。同时,一些落后的管理手段,更不能适应现代铁路安全的管理工作。
2.2 铁路设备设施故障频发
从目前我国铁路设备实施的使用情况来看,列车安全监控装置、新一代钢轨探伤仪、道口自动信号等设备的稳定性不够高,工作性能不强,导致故障频繁发生。当故障发生时,临时得不到解决,就会导致列车无法正常通行,进而使得对旅客的安置管理工作难以进行。同时,目前的铁路列车还未能做到对行驶的调速、定位停车等条件的自动控制,许多情况需要人工操控,这样就容易发生人为操控问题的不规范行为,稍不谨慎就会造成事故的发生。由于技术的限制,我国铁路列车运输还存在其他设备设施的问题,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2.3 列车晚点率高
列车晚点的问题是当今铁路运输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列车的安全管理的重要问题。尤其在中间站出现的晚点情况居多,这样就容易导致中间站点的旅客由于信息得知不及时造成漏乘的现象,关系到旅客的安全。
2.4 客运人员素质较低,安全工作落实不到位
当前我国列车客运人员存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现象,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一般情况下,客运人员的年龄偏大,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其不过硬的业务水平导致应急能力的缺乏,对于列车运行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不能及时给予处理,进而导致铁路安全管理的制度与措施得不到实施,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
其次,客运人员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部分客运人员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缺乏严明的组织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急于求快,而不追求工作质量。部分客运人员自认为其能力强,能充分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进而存在违章违纪的工作行为,这种极不负责的态度及做法给铁路运输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3 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相关对策
3.1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
安全管理体制是有效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纲领,安全管理体制应该渗透进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各个角落。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要求,铁路安全的管理者应该树立安全的管理观念,重视铁路安全的的管理工作,担任好领导者的角色,做好铁路安全运输的把关工作,提高决策水平。同时,要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加强对客运人员的管理,提高其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共同为铁路安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则要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安全管理体制,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安全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和实施。同时要加强安全负责制的实施,加强对安全工作的考核,完善对客运人员的管理约束机制,以提高客运人员的责任感,在进行工作执行时,认真谨慎。最后,还要建立健全的铁路安全法规和监督机制,以不断提高提高铁路的安全管理。
3.2 加强对铁路设备实施的技术改进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社会,任何工作领域都必须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尤其针对铁路运输事业,更加需要强有力的技术设备支持,才能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因此,铁路运输要加强对设备设施的技术改进,加大对设备设施的建设投入。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科学适用的技术设备以减轻客运人员的工作,进而降低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这种设备设施的改进,要充分考虑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不断升级改造行车安全监管装置,消除铁路运输设备上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用现代化技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3.3 加强铁路与地方部门及各工作站点的合作
为了减少铁路运输过程中由外界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铁路应该加强与地方部门的合作,抓好铁路沿线的综合治理工作,打击破坏铁路设施的行为,加强沿线治安工作的治理,以维护铁路沿线的社会稳定。同时还要严厉禁止行人或机动车进入铁道,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为了保证铁路与各站点间旅客的安全,铁路应加强与各中间站的合作和沟通,尽量减少列车晚点的现象,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旅客漏乘现象和安全事故。同时,要加强对旅客站点休息的管理,从旅客的人身安全利益着想,充分保障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3.4 加强铁路客运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对铁路客运人员的培养,是保证客运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高效进行的途径。首先,要强化客运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以保障旅客的生命财产为宗旨,加强工作的责任感。其次要加强对铁路客运人员安全教育的投入,提高其业务水平、文化水平及人文素养,以高度的责任心及综合能力进行铁路运输工作的执行。最后,要加强对使用技术设备的人才建设,提高客运人员技术素质和安全素质,加强对列车运行期间设备设施的规范使用,以减少由人为举措造成的安全事故。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铁路运输的改革,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将是一项非常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需要被足够的重视。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必须从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着手,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其次要加强对列车运输的设备设施的科技投入,用现代化技术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最后还要对铁路客运人员加强素质培养,以保证其工作责任感的提升和工作能力的增强,进而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作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春江.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20).
[2]冶海英.冶福军.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
铁路安全管理范文5
关键词:铁路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铁路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铁路的改革与发展,原有的铁路分局撤销,站段单位的合并与改制,不仅打破了铁路企业既有成熟的消防模式,同时也给铁路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带来越来越大的难度。在此,就如何加强铁路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笔者结合岗位工作实践,浅析了几点意见。
一、铁路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所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能、运量不断增大,大量工程、设备投入使用,铁路消防监督及管理对象突然增多,站段单位间的合并又使得既有成熟的消防模式被打破,使企业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产生了一些新的情况及问题。如:企业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意识不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制没有真正得到贯彻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消防管理工作中的经费和人员投入不足,消防专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火灾应急预案不够完善等。目前,加强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已刻不容缓,如何进一步加强铁路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已成为铁路企业当前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铁路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基层车间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责任意识不强、重视不够、认识不高
一是铁路基层部分车间、班组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与消防安全管理人对本岗位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高,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不强,消防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消防安全检查不认真、不细致,对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职能作用理解不深。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部分车间、班组没有把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消防安全管理流于形式。二是有些车间、班组职工有侥幸心里,认为火灾事故离自己很遥远,完全没有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桥梁、隧道、机车、轨道等方面的排查,而辖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处于“强调了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
2.消防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铁路行业的特殊性,部分车间、工区等远离城镇,消防设施存在先天性的制约,消防水源难以保证,不能满足两路供水和水压,只能仅靠修建的蓄水池,使消防补水和水压问题完全得不到保障。二是部分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安装不规范,设计安装时未结合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等特点的考虑,很多地方都未设计排水设施,使其许多已经投入使用的消火栓、水泵接合器长期浸泡在水中,不仅影响操作使用,还造成设备锈蚀损坏。三是信号室、配电室、通信机械室等铁路特殊房屋设备的电缆井、电缆沟等防火封闭不到位,从而会使得火灾发生时,火势不但得不到控制,反而加速其火势的蔓延。
3.消防经费投入不足,专兼职消防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随着铁路主辅分离改革,部分站段由于重效益而忽视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仅减少了消防经费的投入,还忽视了对单位职工相关消防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同时,随着企业经营机制上的转变,减员增效等方案的实施,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也随之下降。尤其在精简人员过程中,个别单位为了节省开资,把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变成了兼职人员,取消了专职消防人员的岗位待遇,由其他一些稍加培训的职工来出任专职消防管理人员的岗位。更有甚者还安排一些未参加过任何消防安全教育及培训的人员来负责消防工作,这就使得不安全因素随之增多,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火灾隐患的滋生。
三、加强铁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1.强化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并严格落实工作保障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一是从消防监督检查、防火重点部门管理、火灾事故报告、火灾事故处置、消防基础建设五大方面,量化工作标准,完善并落实考核机制。二是严格制定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并明确责任主体,逐级追究消防安全责任。使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真正落实到岗位及个人,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对消防安全工作开展不力,对失职、渎职的,对不履行职责的,要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从而进一步规范基础消防监督和管理工作。同时,把工作考核和经济效益挂钩,保证考核公正、公平,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规划,努力从根本上改善单位消防安全条件
各站段对火灾隐患的整改工作要根据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证,从长远观点出发,有机结合本单位的经济增长点及规律,进行全面规划和整体实施。对长期存在的遗留消防隐患要定制分期整改措施,有计划地逐步实施整改。对新、扩、改建的工程项目,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防火规范。确保消防工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逐年改善。
3.增大消防经费投入,努力提高专兼职消防人员业务素质
首先是增大消防资金的投入,改善消防人员的待遇,努力调动消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是建立完善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定期或不定期以多形式、多途径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有计划地组织站段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实施操作人员等参加消防安全专项培训,持证上岗。再是建立完善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并组织消防安全演练。各单位认真按照《铁路消防管理办法》和《铁路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要求,有计划的组织消防安全演练的实施,并完善本单位各项《火灾应急预案》,使预案做到分工明、流程清、操作强,使每一项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名员工,确保火灾发生时,能迅速、高效、科学的应对,使得整体抗灾救灾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消防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做好铁路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企业在生存与发展中的一项长远工作,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铁路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对促进铁路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铁路安全管理范文6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改革
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1.1管理体制问题
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铁路运输的组织形式较之以往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由此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铁路运输的管理体制上看,虽然实行了政企分开,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却并未完全终断,共同管理的情况仍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1.2人员问题
铁路除了货物运输之外,还肩负着运送旅客的任务,所以保证运输过程的安全性是铁路安全管理工作不变的宗旨。虽然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已经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也实现了全方位、动态化的管理目标。但是,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部分人员缺乏运输安全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加之工作经验略显不足,影响了管理工作的开展成效,各种问题也随之发生。
1.3安全隐患问题
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要高很多,但从事故的严重程度上,铁路运输却要高于公路,这是因为铁路运输中的安全隐患较多,所以常常会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如某次列车运行中突然脱线,与途径的列车相撞,此次事故导致70余人当场死亡,400余人受伤。经调查,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列车司机超速行驶,事故背后的原因是隐患排查不到位、安全措施不完善。如果不重视铁路运输中的安全隐患问题,那么很难从根本上消除事故。
1.4铁路设备设施问题
铁路上的各种设备设施是保证列车运输安全的基础,由于部分铁路修建的年代比较久远,其中很多设备在不断地使用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虽然有关部门不断加大设备的投入力度,并对部分铁路线路进行改造,但却并未使设备故障问题得到消除,有些重要的设备设施仍然故障频发,由此对运输的安全性造成了影响。
2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2.1完善运输安全管理体制
在对运输安全管理体制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这样才能推进体制改革。首先,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生产能够安全有序进行,而生产过程则应当以安全作为前提,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果生产脱离安全,那么事故就会随之发生,若是安全脱离生产,则会失去存在的意义。所以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的改革,要将保证安全生产放在首位,据此对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其次,在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效率,这是因为效率与效益成正比,当通过牺牲效益来达到安全的目的时,安全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故此,可对相关的考核指标及奖惩机制进行完善,合理使用经济手段,这样才能使安全与效益共同提升。
2.2强化人员素质提高安全意识
在铁路运输安全事故的成因中,人为因素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所以安全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从人入手,只有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才能减少并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对人员素质进行强化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如下对策:一是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可将安全教育作为一种载体,借助真实的案例,让员工从主观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各种安全管理条例、规章制度,能够按照规程操作,树立起铁路运输安全无小事的意识,始终将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这样不但可以保证自身的安全,还能避免危及到他人的安全。二是加强专业培训。加大岗位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针对各个工种制定应知应会的范围,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同时定期举办技术大比武等活动,调动员工的参与积极性,推行激励机制和轮岗制度,打造一支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队伍,为铁路运输安全提供人才保障。
2.3改善技术装备消除安全隐患
各种设备设施是铁路运输安全的物质基础,钢轨损坏、信号装置故障等都是诱发铁路运输安全事故的隐患。因此,改善技术装备显得尤为必要。对于铁路沿线上的老旧设备应当及时进行更换,并在生产中引入新技术、新装备,提高线路设备的整体质量。同时,定期对铁路沿线上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各种隐患问题消灭在萌芽当中。此外,可应用报警及实时监测系统,对列车运行环境进行检测,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合理可行的应对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