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创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组织管理创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组织管理创新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1

关键词:铁路物流;运输组织;运输产品;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U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b)-0090-02

作者简介:马应玉(1982,7—),男,回族,宁夏银川人,本科,中级,研究方向:铁路运输组织

现代社会对物流运输的需求,是传统的运输组织不能够满足的。现代物流需要集信息、运输、仓储、装卸等一系列物流活动为一体,形成新型的集成管理体系。这种创新的现代物流组织能够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服务的优质化。铁路现代物流必须实现创新改革,优化铁路运输组织的方式,树立物流全过程管理理念,提升全程物流运输的服务质量及效率,促进铁路运输组织的成功转型。

1铁路物流运输的市场环境分析

1.1需求的分析

我国现代社会飞速发展背景下,网络信息科技被广泛用于社会生活,极大地促进了物联网的发展。此外,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逐渐转向高效集约型,促进了社会资源运输需求的增长,各区域物流市场的需求快速增长。

1.2不同运输方式的竞争力

现代物流社会发展迅速,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空运等方式,都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和竞争性。首先,分析铁路和水路的运输方式比较,水运运输的价格远远低于铁路,仅是铁路的70%,因而铁路运输在水路运输辐射范围内并不具备价格竞争优势;其次是铁路与公路运输的对比,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能、环保性能虽然具有优势,但是铁路两端的装载和卸货体系并不完善,降低了铁路运输竞争力。但是国家对铁路运输价格的指导政策,缓解了铁路运输价格竞争力的窘境。

2制约铁路运输组织改革的因素

(1)运输产品。铁路运输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运输组织的自身情况,设计运输的产品类型,并未过多地考虑客户的要求和市场需求,很少有定制化产品设计的实践经历,全程化、时效化、集装化的物流快运模式的欠缺,使得铁路物流运输并不受到物流市场的刚需。

(2)运输的组织效率。办理铁路物流运输的环节冗杂,受理接去装车挂运卸车送达交付等,不能实现全程无死角监管。此外,调度指挥体系的不完善,对货物运输的时效性有极大的影响,降低了铁路运输的质量。

(3)运力资源的配置。我国还有部分区域铁路运能较为紧张,货运装卸滞后,导致了铁路物流运输的装备在集装和机械化方面水平较低,物流功能不完善。

(4)物流信息化建设。现行的运输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较为分散,并没有统一的铁路运输信息管理平台,相关数据信息不能实现互联和共享,物流全过程监控和追踪服务的实现受阻。

3铁路物流运输产品创新设计

作为铁路服务客户的直接载体,也是铁路物流运输被客户了解和选择的要素。重点发挥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性能等竞争优势,将运输产品的类型进行细致的划分,增强其时效性和便捷性以及附加值,推动铁路物流运输产品的创新以及竞争力的提升,能够个性化、多样化服务于客户。

3.1大宗货物运输——直达

对于铁路物流运输辐射范围内分布有较多煤矿、港口等需要运输大宗货物的地区。面对这样的需求,铁路运输可以开设直达班列,实现开行周期、车次、时间等的定时和准时。此外,加强与客户的对接和协调,开设大宗货物直达班列,实现运输中间环节的减少,能够有效控制成本,互惠互利。

3.2全程物流

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同步化的物流供应链生产业务流程。全程物流服务产品,能够促进铁路物流运输像现代物流的快速转型。加大铁路物流运输的营销,集成打包客户的运输、仓储、信息等需求,满足客户定制化、专业化的物流方案要求,将铁路物流运输模式创新拓宽。

3.3集装化运输

从战略上看,铁路物流运输的转型,还需要发展集装化运输服务产品,实现装卸搬运作业环节的高效灵活。首先,满足药品、电子产品等货物运输的精细化需求,研究和创新集装网、防磨垫等集装化运输用具,能够极大地提升集装化运输的比例值;另外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充分利用集装运输的优势,在价格和路线上提升铁路物流运输竞争力。

4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创新

4.1运力资源的配置优化

科学规划和统筹兼顾运力资源的配置,从大物流运输的角度出发,全面建设铁路物流运输的基础硬软设施,保障铁路运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的顺畅。

4.1.1建设物流通道、枢纽能力

合理规划和建设铁路物流运输通道,加快枢纽的有线电气化改造。另外,加快改造编组站的综合自动化,提升电线的配套设施能力,加快建设普速铁路,实现运输网的优化和完善。

4.1.2一体化建设港站和公铁

社会物流系统的连接、大物流运输网的构建,是促进铁路物流运输转型的关键。需要对铁路场站资源衔接社会物流系统的联网高度重视,密切对接港口、政府、企业等,实现无缝衔接,能够有效地降低铁路运输的物流成本,满足客户物流需求。

4.1.3推进建设综合物流网

场站设施作为物流网的核心组成部分,必须按照现代物流规范设计。首先是具备齐全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会展和监管的功能,并且紧密衔接城市物流园区、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及其他的运输方式,实现与各城市群、港区、大陆桥、重要城市的融会贯通,形成合理、功能性的综合物流网络。

4.2铁路物流信息化建设

铁路物流运输向现代化物流的转型,必须大力借用物联网、电子信息科技、数据信息等,采用互联网的战略形式,推进和加强铁路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快对外服务平台的完善,争取企业在网站的注册交易,打造个性化的铁路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另外,完善物流信息的共享平台;加快建设运输信息的集成平台,并研究和创新物流市场营销管理系统,提升对营销人员、市场分析、业绩等信息的管理效率。

4.3加强运输组织管理

运输组织作为物流服务的核心组成部分,铁路物流运输的关键优势之一。为了促进铁路物流运输的转型,需要加强市场的导向作用,树立物流产品作为运输组织依据的理念,拓宽运输组织管理业务,构建现代化的物流调度平台,健全物流调度指挥体系,对铁路物流运输组织不断进行创新。

5结语

总的来说,通过对物流产品服务的优化设计,能够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创新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起到了对铁路现代化物流服务能力的提升作用,能够实现其业务规模的扩张,提升整体服务效率,充分实现铁路物流运输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李思阳.基于差异化市场拓展战略的铁路物流企业协同发展合作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2]张先成.港口铁路企业创新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3.

[3]丁伟.现代物流联合运输区域协调管理及网络构建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4]韩伯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综合发展规划理论与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2

【关键词】公益组织孵化园;社会管理创新;苏州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各类公益组织发展势头迅猛,然而由于我国公益组织产生较晚,发展经验不足,加之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公益组织的长远发展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为了支持公益组织的发展,推动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上海、北京、深圳、四川、江苏等省市相继建立起公益组织孵化园,并且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孵化园发展模式。本文即是建立在对苏州地区公益组织孵化园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公益组织孵化园对社会管理创新的作用发挥。

1.我国公益组织孵化园的内涵

公益组织孵化园发源于美国,近几年才在我国渐渐兴起。我国学者对于这一概念的研究虽自2005年就已开始,但学术界尚未形成相关理论体系,对其界定也仅是各家之言。通过对苏州市几家孵化园的实地调研所掌握的资料和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本文将我国公益组织孵化园的内涵理解为:有政府背景的,主要为处在初创期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公益组织提供包括办公场地、资金支持、资源匹配、能力建设等方面帮助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国外的孵化园相比,我国的公益组织孵化园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2.苏州地区公益组织孵化园

自2011年2月至今,苏州市建立起双塔街道公益组织孵化园、张家港市公益组织培育中心以及昆山市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三所孵化机构。苏州市双塔街道公益组织孵化园由苏州市沧浪区民政局和苏州市双塔街道办事处发起,沧浪区公益组织发展中心运营管理,其运作结构是政府搭台、机构运作、社会唱戏。张家港市公益组织培育中心由张家港市民政局发起、由张家港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举办,是苏州市首家社会组织的孵化器。该中心秉持“政府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专业团队管理、社会各界监督、人民群众受益”的发展思路,主张在政府主导下利用社会资源培育扶持社会组织,尤其是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发展,积极解决社会组织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推进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与社会各界以及社会组织之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昆山市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是昆山市民政局和爱德基金会合作,由爱德基金会发起创办的一家公益支持型社会组织,以培育昆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社会组织,特别是公益性社会组织为目标,为其提供筹建指导、人才培训、资金帮助、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服务,解决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昆山市政府联手爱德慈善基金会举办公益创投大赛,面向群众进行项目征集,引导昆山市公益组织朝着专业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3.公益组织孵化园作用发挥

公益组织孵化园构筑的孵化系统能够为公益组织提供良性的成长环境、健全的公益链条,促进公益组织自身发展的同时提高社会管理创新水平。

3.1解决公益组织注册难题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公益组织逐渐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现在,其合法注册问题已成为公益组织发展的首要难题。许多草根公益组织由于缺少业务主管单位或注册资金难以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而面临尴尬的境地。难以取得企业和个人的信任,不能公开开展活动,这大大限制的公益组织的长远发展。

而公益组织孵化园的出现恰恰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公益组织的身份合法化问题。孵化园的孵化流程大致为:接受申请—筛选评估—入壳—孵化—出壳—跟踪辅导。首先,通过筛选评估的公益组织都是满足了社会需求并且有一定发展潜力的,这些组织也就具备了注册的前提条件。其次,公益组织入壳进行孵化后,一方面,孵化园通过提供场地设备和小额资助、加强公益组织能力建设。另一方面,孵化园通过自身搭建平台,构筑政府行政管理与公益组织的有限衔接和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提升草根公益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最后,在孵化过程中,孵化园为公益组织的注册进行具体且专业的指导,完成较为复杂的注册流程。

据了解,目前苏州三家孵化园中的公益组织一部分在入驻前就已完成注册,一部分是通过入驻孵化园实现了民政注册,还有少部分由于入驻时间较短目前只是民政备案阶段,未来不久也将实现正式注册。

3.2提供公益组织必要的资源

据实地调查了解,当前公益组织运作最需要的便是资金等硬件条件的支持,公益组织孵化园所提供的正是这方面的帮助,此外,孵化园还可以为中小型公益组织提供融资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公共关系服务、法律咨询以及财务服务等通用服务。

调查数据显示, 60%的被调查者认为本组织入驻公益组织孵化园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孵化园能够提供硬件支持,包括“资金支持”和“提供办公场地”。这表明对于初创期的公益组织来说,在硬件方面所提供的支撑是至关重要的。从调查数据来看,80%的受调查者所属的公益组织办公场地是“相关部门无偿提供”,20%的是“租借”,总的来看,在提供办公场地这一方面,苏州的孵化园做得比较好。孵化园为公益组织提供的资源支持不仅包括办公设备还包含了小额资金支持。问卷数据表明,在公益组织主要的筹款渠道中,“政府投入”最为普遍,比例为66.7%,而“国内个人赞助”与“其他”两者加起来的比例是33.3%。上述数据一方面说明了公益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也有一小部分是国内个人赞助。另一方面说明了国内公益组织除政府、基金会、企业和个人的财富投入,没有其他公开募集资金的渠道,资金来源匮乏。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3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社会管理创新

一、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滞后,难以满足社会管理的要求。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登记的非政府组织数量达到了近42万个,但是从总体实力上来说依然非常薄弱,数量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数量也偏少。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美国每万人拥有的非政府组织的数量达到了53个,而中国只有1.1个,这种差距是非常悬殊的。另外,美国非政府组织的收入占GDP的比重也远远超过中国,这说明了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的中小企业的数量是非政府组织数量的3倍之多,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只是一种辅助的、次要的形式,其滞后的发展步调导致其难以在社会管理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社会管理能力较差。非政府组织在我国掌握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其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最终导致其在社会管理上显得捉襟见肘,能力不足。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来源渠道比较狭窄,主要靠政府的自主和帮扶进行组织规模的扩大和组织结构的完善,而西方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主要依靠民间志愿捐款得到主要的资金,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小。根据2008年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非政府组织当年获得社会捐款和捐助金额为103亿元,按照全国十三亿人口来计算,平均没人捐款不足8元,而美国当年人均捐助非政府组织的金额为460美元,巨大的差距说明了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先天不足。我国非政府组织资金来源过度依赖于政府,这使得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独立性受到很大阻碍。在经济环境发生波动或者国家面临经济危机时,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关注和捐款必然会减少,在这种情况下,非政府组织发展受到资金有限的制约,难以开展各项社会管理活动,自身将处于生存危机之下。总体来看,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都比较差。

最后,我国非政府组织普遍存在着诚信问题,导致其参与到社会管理的威信比较低。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社会管理, 利用在政策上的优势对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投资项目进行管理,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回报,以此获得长久的发展,由此可见,非政府组织的职能决定了其发展中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特征比较明显,但是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大多只在条文中列出非营利性字样,但是却对非营利性的含义和界限没有明确的规定,指望民间组织能够自觉遵守非营利性要求的可能性比较小,捐款人和非政府组织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非政府组织可能利用这个“优势”做出背离组织宗旨和公益性标准,使其不仅不能完成自身的使命,降低了其社会公信力,也无法弥补“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加重了资源获取的难度,组织发展面临着诚信危机。

二、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社会管理创新的建议和对策

第一,我们要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管理中之所以吸引力比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其在社会管理中地位低下。我们可以在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议中分配名额给非政府组织,使其具备政治发言权,非政府组织可以委派精英人物作为候选人参与到人代会、党代会和政协会议之中来,提高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社会管理中的能力,另外,在制定重要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时,政府可以咨询非政府组织的建议和意见,给予其投票权和否决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选拔那些优秀的、又能力的非政府组织人才到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之中担任领导职务,在工资待遇、职位晋升和档案管理上做好配套相关工作,改变传统的以法人登记制度判断非政府组织合法性的肤浅工作态度。在主观上改变由既有意识形态、社会管理制度路径依赖所形成的对非政府组织的不信任或一定程度的敌视。

第二,我们要提高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社会管理中的能力。现阶段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阶段,政府可以将一些社会管理职能转交给社会组织,使其为社会提供群众性、服务性、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社会管理服务,建立完善的政府授权、合同管理和评估兑现机制,使得社会管理机制变为非政府组织协同政府共同管理的新格局。对政府委托社会组织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向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购买。各部门委托或授权非政府组织开展服务性工作,应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出年度购买服务事项及要求,财政审定后纳入部门年度财政预算。

第三,加强非政府组织的诚信建设是提升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社会管理之中的有效措施。非政府组织应该不断完善内部制度建设,以健全的规章制度不断提升管理效率,不断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以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提升组织的运行效率。另外,非政府组织应该发挥其对本行业的监管作用,以有效节约政府的监管成本,使得本行业的监管水平进入到专业化的阶段,对于抑制行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有很大的推进作用。非政府组织在维护群众的利益上应该快速反应,维护好政府的信誉和诚信,减少社会摩擦,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稳步、健康发展。

第四,构建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管理管理的长效机制。参与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能否建立,要看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是否得到完善,社会公众的参与度是否较高,只有自身建设得到完善,非政府组织在加大对自身的社会宣传时才能更加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才更具有社会公信力。非政府组织自身的内部建设,需要建立健全内部各项制度,建立和完善内部人事招聘管理制度,制度企业和组织的行为章程,定期公开自身业务活动的有关信息,要加强与政府、其他社会组织的相互信赖与合作,强化社会责任。要依托各自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不断提高社会对自身的信任程度,加大社会对自身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邓宁华.我国非政府组织能力:资源状况检视[J].闽江学刊,2011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4

一、以“两法衔接”机制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建立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加强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线索专项监督是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有效途径。一是构建对行政执法机关的监督网络。成立了由市委领导、人大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参与的“两法衔接”工作领导组,定期召开联席会,通报工作,交流业务,实现互动效应。与烟草、工商、公安等15个部门建立信息资源数据库,形成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单位点对点的监督,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制定出台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案犯罪案件的具体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移送范围、移送标准、移送程序、移送时间及责任追究,确保了检察机关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加大对行政执法机关的监督。我们合理利用信息共享平台,采取调阅执法台帐、查阅执法卷宗、走访当事人等形式,发现6个行政执法单位24起涉嫌达到刑事立案标准而未移交公安机关,随即启动立案调查程序,监督行政执法机关进行移交,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对责任单位以检察建议的形式要求整改,目前,已全部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打破了过去连续五年行政执法机关未移送一起涉嫌犯罪线索的局面。三是组织联合执法,加大对涉嫌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尤其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我们已成功运用“两法衔接”机制,组织多部门参与,形成立体打击效果,办案质量明显提升,目前批准逮捕的8件11人,已全部作出有罪判决,其中最高刑期有期徒刑五年。如我院运用“两法衔接”机制,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了李某生产销售假味精案,对丁集某厂假冒知名品牌生产假饮料厂家屡罚屡做情况,组织公安、工商、技术监督部门联合执法,动用刑事手段给予重击,彻底捣毁了生产源,打击了犯罪。

二、以检察建议形式参谋社会管理创新

正确运用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发挥检察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形式。我院从服务全市工作大局出发,注重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合理化检察建议和检察对策,为市委正确决策提供充分依据。一是结合执法办案中发现的问题提建议。如我们在查办的市畜牧局副局长袁某受贿、贪污案,市民政局邓某、市农办贺某、市财政局胡某案等6起职务犯罪案件中,发现国家注资项目申报、立项、审批、实施和资金使用管理不严,犯罪嫌疑人伪造假资料违规套取国家科技项目资金、失职渎职造成国家救灾资金损失严重的情况。向市委政府提出了建立资金配置权力的制衡机制、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考核评价制度、项目资金跟踪问效机制等检察建议,市委政府全被采纳并专门组织召开会议研究对策,堵塞了管理漏洞。二是结合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提建议。如社会关注的青少年教育管理问题、农村“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问题、教育系统生均经费监督管理问题、离退休病故人员抚恤金、丧葬费发放管理问题等,我们高度重视,专门组成调研组,通过走访调查,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24条检察建议和检察对策,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原周口市委常委、项城市委书记王宇燕等领导同志作了专门批示,由市人大牵头组成调查组督导落实,帮助相关单位建章立制。依建议市教育局建立了层级监管制度,统一对全市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落实进行登记造册,申报生均经费的学生人数与学籍卡人数、保险公司投保学生人数“三对照”;市民政局、殡仪馆将全市病故火化人员的基本情况实行信息入网,市人社局与民政局实行并网管理。三是结合市委中心工作,围绕重大工程在建设项目中的社会敏感问题提建议。如重大工程项目预防、涉法涉诉困难人员救助等涉及大局稳定的问题,我们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检察建议,形成专题报告。依据检察建议,市委办专门下发文件,提出凡是我市重大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活动,均应提前通知检察机关派员参加,并到检察机关进行行贿档案查询。

三、以立案监督方式监督社会管理创新

积极探索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监督模式,突出监督效果。一是运用立案监督调查程序,打击非法,监督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社会管理创新。针对我市造假伤、诬告陷害他人而非访、闹访、缠访现象,我院在正确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的同时,启动立案监督程序,严厉打击以为幌子、索要高额赔偿、缠访、闹访影响机关正常工作的不法行为,共查处王广春、高凤星、王建华等诬告陷害案3起,批捕6人,追捕3人,法院均已作出有罪判决。斩断了当事人、医生、鉴定人、承办人间的假伤利益链条,监督卫生部门进行了医疗管理机制改革。二是运用诉讼监督调查权,通过立案监督渠道,发现和查处刑事案件背后的职务犯罪案件。如在办理蔡东岭、蔡学中涉嫌盗窃案件过程中,发现原承办人可能涉嫌犯罪,随即启动诉讼监督调查程序,通过询问、查询、调取相关证据,到全国有鉴定权威的西南政法大学进行鉴定,有效固定了原案证据,有效排除了翻供的风险。最终该案的原承办人徐如明因涉嫌徇私枉法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是运用违法纠错机制,采取立案监督调查措施,促进侦查机关对违法行为的纠正。如我院在批捕嫌疑人张一川、王珂珂故意伤害一案后,发现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张一川违反规定变更为取保候审的行为,及时启动跟踪监督程序,向公安机关下达了纠正违法通知书,公安机关在收到通知书4个小时内纠正了违法行为,对犯罪嫌疑人张一川、王珂珂进行了收监,有效预防了渎职犯罪的发生。通过立案监督程序,促进了公安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规范管理、严格执法的大讨论、大检查和管理机制改革。

四、以执法办案风险评估八项工作模式探索社会管理创新

积极探索执法办案风险评估工作机制是我们执法办案过程中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是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举措。我院在处理涉法涉诉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完善了“八项涉检工作机制”,实行风险苗头“预警制”,做到每起案件预案措施在前;实行来访群众“点访制”,做到每访必接;实行举报控告“预约制”,做到每约必到取信于民;实行矛盾纠纷“检调制”,做到案结事了定纷止争;实行回复群众“答询制”,做到有询必答准确及时;实行服务群众“走访制”,做到每周一遍,村不漏户;实行案件质量“评查制”,做到每错必纠及时整改;实行责任追究“倒查制”,做到每一个执法中出现的瑕疵问题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追究。综合运用“八项工作机制”,吴天中等12起上访多年、久诉不息的疑难案件得到妥善处理,息诉罢访;郭军伟等27起可能继续升级的故意伤害案进行依法调解结案;畜牧局与丁集镇建筑公司等3起可能引起的合同纠纷案件得到圆满解决。真正做到从源头上堵塞了漏洞,规避了执法办案风险,实现了我院案件明显下降,新办案件中瑕疵案件、错案为零,追究责任干警为零的目标,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5

内容摘要:为了分块管理,创新集群中组织间关系划分为关系域与非关系域,对关系域通过关系域秩序治理、科层管理控制纠偏,非关系域由科层管理控制治理,以求构建一个二元治理组织间关系的管理控制模式,为管理创新集群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创新集群 组织间关系 管理控制模式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企业间关系日益复杂,企业可持续发展越来越依附于组织间关系的高效管理,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理论被用于处理组织之间关系,扩展了企业管理控制空间,同时赋予企业管理控制新的内容。面对高新区二次创业与产业集群的升级改造,创新集群引起了国家与地区的重视,文章将选择创新集群中组织间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管理控制理论,试图构建创新集群中组织间关系管理控制模式。

组织间管理控制与创新集群中组织间关系

管理控制既是组织内部控制的一个系统,又是执行组织战略的一个系统,组织间管理控制系统是特定组织为了影响其他组织或个体行为以实现自身战略目标制定的一套流程机制,包括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涉及到战略与运营两个层面,Kamminga等(2007)将管理控制的决定因素分为交易特征与关系特征两类,前者包括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产出可计量性等因素,而后者包括信息不对称程度、谈判地位、信任程度等。

组织间关系可以采取市场管理控制机制、科层管理控制机制以及第三种管理控制机制,三种管理控制机制有着不同的适应情形,市场管理控制机制适应于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水平较低,任务可程序化程度与产出可计量性较高,任务互补但不相同且可以由不同的交易主体独立完成的情形;科层管理控制机制适应于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程度中等,任务可程序化程度和产出可计量较高,重复性程度较低或中等的交易或交易主体之间在某种程度的谈判地位不对称;第三种管理控制机制适应交易不确定性和交易环境风险程度高,交易主体具有高信誉、丰富的网络经验、对称的谈判地位和风险分担态度情形。

创新集群是研究机构和产业界共同从事创新活动所形成的技术网络和联系,创新集群由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以及中介组织等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与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和各种合作,具有集聚经济和大量知识溢出特征的技术―经济网络,集群创新依赖参与主体之间的创新合作,创新集群中组织与组织之间关系复杂,企业、研究机构、中介机构与政府形成一种立体与全方位的合作关系,管理创新集群的核心问题是集群中组织间关系协调问题。

考虑到组织间管理控制机制的适应情形,以及管理控制的关键影响因素,结合创新集群的特征与集群中组织间关系类型,本文认为对创新集群中组织间关系不太适应采用科层管理控制机制,也不能完全借助市场机制来调节,可以采用介于企业管理控制与市场控制之间的第三种控制机制中部分控制方式,在此暂时将其界定为关系域秩序即关系域运行基本规则,主要包括信息沟通机制、知识共享机制与信任机制等非正式控制机制,关系域秩序控制是一种弱势控制,考虑到人类对组织间关系运行规律的认识不够全面与深入,创新集群中组织间关系协调还是需要科层管理控制微量介入。为了便于分块管理,根据创新集群中组织间关系是由关系域秩序治理还是由科层管理控制治理,将创新集群中组织间关系划分为关系域与非关系域两部分,关系域指通过关系域秩序治理的组织间关系,非关系域是关系域秩序不能影响的组织间关系,一般借助科层管理控制治理。

关系域秩序的需求

关于组织间关系的研究视角,归纳起来主要有资源基础观、社会逻辑观、知识基础观和组织学习观四个角度,文章将整合四个维度分析关系域秩序的需求,认为关系域秩序存在巨大的作用空间,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创新集群中组织间关系域膨胀,对关系域秩序需求强烈;关系域秩序治理创新集群中组织间关系成本较低。

(一)创新集群中关系域膨胀

创新集群是传统产业集群的高级组织形式,创新集群将以产业链、价值链、知识链层层递进。在基于产业链与价值链阶段,由于价值驱动,使得创新集群中组织间的关系嵌入了许多价值因子,关系经营过程就是组织价值直接获取过程,嵌入价值因子的关系由组织通过双边协调难度很大,必须借助科层管理控制,以维护交易过程与交易结果的公平。创新集群一旦进入基于知识链阶段,创新集群中组织间关系的管理控制方式将有很大变化,因为在这一阶段控制的是知识,而从获取知识到知识重构,最后到新知识转化为组织价值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且在这一过程中投资较大、风险较高,也就是说组织拥有知识的同时要拥有知识转化的能力,才能实现潜在的价值,因为知识转化环节比知识获取环节更加重要,否则组织即使拥有知识对组织价值的影响也不大。创新集群在知识获取环节会选择低成本的关系域秩序治理。另外,创新集群一旦进入基于知识链阶段,创新集群中不存在核心成员与非核心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绝大部分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科层关系,组织与组织之间主要通过关系域秩序来作用,科层管理控制只是在关系域秩序失灵的情况下的一种临时治理方式,或在关系域秩序不能影响的区域借助科层管理控制实施影响。总之,在创新集群中,IT技术的广泛运用,交易不确定性和交易环境风险程度较高,集群成员具有较高的的信誉、风险承担意识增强,资产投资的专用性也增强,在这种条件下,科层管理控制失去其作用条件与作用基础,相应其作用空间越来越小,而关系域秩序的作用空间越来越大。

(二)关系域秩序治理的成本较小

交易成本可划分为事前与事后成本,事前成本是指草拟合同、就合同谈判以及确保合同履行所付出的成本,事后成本包括鉴证之后发生的不适应成本、讨价还价成本、启动及运转成本与保证成本。

集群中组织间交易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交易前专用性资产投资阶段,二是组织间进行交易行为阶段。集群中组织只有期望获取关系租金,并且觉得获取关系租金的预期较高,才进行前期专用性资产投资,也就是说集群中专用性资产投资是组织自发的行为,不需要采用高成本的控制方式。创新集群中成员为了获取关系租金,在进行交易之前进行了大量专用性资产投资,说明创新集群成员之间合同签订前的成本较高,一旦组织放弃继续交易,前期专用性资产的投资变为组织一项巨大的沉没成本,集群中组织权衡成本之后,必然会选择继续交易。组织在继续交易过程中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也比较小,因为:如果组织在集群中大量进行机会行为,将承担较高的处罚成本,轻则被集群中其他成员暂时孤立,重则被集群中其他成员抛弃;组织前期专用性资产投资较大,转为他用的效用基本为零,也就是说组织如果放弃继续交易,需要重新进行专用性资产的投资;组织前期专用性资产投资性质决定了组织后期的交易类型与交易性质,使得组织的后期交易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后续交易过程选择何种管理控制方式对交易过程与交易结果影响不大,如果在交易过程中还是选择传统的科层管理控制方式,交易过程相关成本相应会增加,治理效果却并没有改善,因此,在交易过程中集群也会选择低成本的关系域秩序治理。总之,采取关系域秩序治理,创新集群中组织间的交易前与交易过程成本相对较低。另外,从集群整合角度看,由于集群中组织的战略不相容、文化差异较大,如果通过传统科层管理控制将集群中组织整合成一个粘性较强的经济体,整合成本相对较高,甚至可能整合后产生的效益远远小于整合成本,从成本效益角度考虑是不可行的,如果采取关系域秩序治理,有利于保持组织间灵活的关系,塑造集群创新环境。

科层管理控制的二重功能

(一)治理非关系域

创新集群中组织之间,除了关系域之外,还存在非关系域,包括关系域秩序不能作用的区域和关系域秩序能作用但是效果不明显的区域。非关系域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与关系域有着明显的边界的独立区间;二是嵌入关系域中离散的点空间。治理非关系域不外乎有两种思路:一是借助科层管理控制予以治理,逐步缩小非关系域区间,形成离散点空间;二是加强关系域秩序的渗透,使关系域秩序能覆盖非关系域中的离散点空间。本文认为对于与关系域有着明显的边界的独立非关系域区间可以考虑第一种思路,而对于嵌入关系域中离散的点空间,在采取措施增强关系域秩序的渗透力的同时,辅助科层管理控制治理,一旦关系域秩序渗透成功,科层管理控制逐步退出,只扮演纠偏角色。

(二)对关系域秩序形成与执行纠偏

由于行为主体的认识有限与人性理性,反映关系域的关系域秩序与关系域并不完全一致,关系域秩序治理关系域过程将存在偏差,所以关系域秩序形成过程产生了对科层管理控制的需求,关系域秩序在治理关系域过程中需要科层管理控制纠偏。科层管理控制对关系域秩序作用过程纠偏主要表现在关系域秩序形成过程与关系域秩序执行过程。关系域秩序形成。在行为主体对关系域的认识基础上形成反映关系域运行规律的关系域秩序,由于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有限,决定行为主体不可能完全认识关系域的本质与运行规律,同时由于人具有理性的一面,关系域秩序制定者屈于强势利益团体的游说,形成的关系域秩序有利于强势利益团体的利益最大化,这样形成的关系域秩序与关系域运行规律客观存在一定偏差,形成的关系域秩序具有不公成分。为了提高关系域秩序的公正性,必须借助强约束力的科层管理控制才能实现纠偏的目标。关系域秩序执行。关系域秩序执行是关系域秩序作用关系域的过程,执行过程可能存在三类偏差:关系域行为主体对关系域秩序理解不到位,使得关系域秩序作用的效果会稍逊于预期;关系主体曲解关系域秩序,从而使得关系域秩序作用轨迹偏离预期;关系主体有意利用关系域秩序的争议点,从而使得关系域秩序的作用效果适得其反。由于以上三类偏差的存在,客观要求在关系域秩序执行过程有配套的纠偏机制实现同步纠偏,而纠偏是科层管理控制的基本功能之一。

创新集群中组织间关系管理控制模式

创新集群中组织与组织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科层关系,而是主要通过双方或多方频繁互动实现组织间交易,根据关系域秩序的影响程度,创新集群中组织间关系可分为关系域与非关系域两部分,关系域通过创新集群中关系域秩序治理,企业创新集群中非关系域由于关系域秩序影响不到或影响非常有限,客观需要传统管理控制来治理。整个创新集群中组织间关系采用关系域秩序控制为主、科层管理控制为辅二元管理控制模式,具体见创新集群中组织间关系管理控制模式图(见图1)。

结论与启示

创新集群划分为关系域与非关系域,对关系域应以关系域秩序治理为主,科层管理控制为辅,对非关系域主要采取科层管理控制,分块治理同时又相互融合的管理控制模式是创新集群中组织间关系管理控制的一种新思路。限于篇幅,本文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以供思考:企业科层管理控制理论确实在组织间管理控制方面有很大的运用空间,但是在平行管理要求比较明显的创新集群中,不能忽视组织间客观存在关系运行规律即关系域秩序的影响。创新集群中组织间关系管理控制模式是建立在组织间关系能科学划分为关系域与非关系域这一假设基础之上,如何划分问题是后续研究的一个方向。组织间关系域秩序的基本特征、具体作用机理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池国华,吴晓巍.管理控制的理论演变及其内部控制的关系.审计研究,2003

2.何晴,张黎群.组织间管理控制模式与机制研究评价.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

3.宋琦,韩伯棠,李燕.创新集群理论研究述评.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6

对“组织学习”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March & Simon (1958)。1978年,Agryris & Schon正式提出组织学习的概念,认为它是指“发现错误,并通过重新建构组织的‘使用理论’(Theories - in - use)(人们行为背后的假设,却常常不被意识到)而加以改正的过程”,Agryris 也因此被誉为“组织学习”之父。其后,以Argyris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不断对组织学习的概念进行修正,对组织学习的定义、类型、内容、程序以及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总结现有研究可以发现,组织学习是企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需要,动态吸收、内化、共享和创造知识的过程,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也可以说,是个体通过与集体互动和交流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储存在组织记忆中,并通过组织的信息机制来进行储存、传播和开发,最终实现组织的知识创造、扩散、应用和再创造的循环过程,其最终结果是实现组织知识更新与创新能力的形成。

组织学习能力是反映组织学习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标志。有以下三种研究视角。

第一,适应环境的视角。国内学者中,王振江(1999)将企业的学习能力界定为组织的警觉变化、预估影响、做出反应、调整安排的自创未来的能力,反映了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对各种内外信息的认知与反应的能力。阎大颖(2006)认为,企业的学习能力是企业通过调整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变化着的外部环境的能力。

第二,知识传播的视角。胡汉辉等(2006)指出组织的学习能力是指组织为了开发与挖掘组织潜在所需知识和技能,通过知识的模仿、改进与创造来提高组织与环境相适应的胜任力。这些定义说明了,学习是组织的灵魂,知识是学习的对象,这就是学习能力最本质的内涵。

第三,创新的视角。Yeung(1999)等学者从新思想的产生和应用方面对企业学习能力进行了界定。他们将组织学习能力定义为产生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并利用多种管理方法、跨越多种边界传播这种思想的能力。强调跨越各种边界传播知识以实现知识的群体化,并隐含着对组织内部隐性知识的挖掘,但却忽略了对新出现的外部显性知识的吸纳。

二、企业创新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在于企业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活动的主体则是企业家,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精髓,企业家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就在于企业家能够发现问题并实行创新。所以,企业创新是指企业家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为依托,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建立新的生产经营体系,进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

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概念,Burgelman(1998)认为企业创新能力是支持企业创新战略的一系列综合特征,它包括可利用资源及分配、对行业发展的理解能力、对技术发展的理解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结构和文化条件。Barton(1992)认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系统能力、管理系统能力及企业的价值观。艾米顿(1998)认为创新能力是“企业创造新思想的能力,使用好思想的能力,好思想最终成为市场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能力”。 魏江、许庆瑞(1995)认为企业创新能力是支持企业创新战略实现、由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两者耦合并由此决定的系统整体功能。如此看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应包括系统能力和战略导向两方面。

三、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

企业所处环境的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客观上要求组织必须不断地进行动态的调整和创新,以对各种变化做出恰当而快速的反应。欧美不少学者的研究表明,组织学习对组织创新(能力)有正向的影响。Argyris和Schon(1978)认为在相同的组织条件下,组织学习可使组织增加创新的能力。Stata(1989)的研究发现,组织学习引导组织创新,尤其是在知识密集的产业中,个人和组织学习会引导创新。McKee(1992)以Foster的模式为基础,指出不同的组织学习型态会导致不同的创新型态,如单循环学习只会导致增量的(Incremental)创新,而不连续的(Discontinious)创新则需要双循环学习才能够实现,可见组织学习对组织创新有促进作用。Mabey和Salaman(1995)也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维持创新的主要因素。组织的学习能力不仅会影响创新的初始阶段,也会影响创新的执行阶段(Glynn,1996)。

学习导向对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习导向可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应用,而知识积累和知识应用这两个子过程的协同发展可以实现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并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魏江、刘锦,2005)。国内也有一些学者研究了组织学习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得出相似的结论,认为组织学习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都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谢洪明、刘常勇等(2006)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学习导向对组织的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都有着显著的影响。但是,目前的研究还留有很大的挖掘空间。组织学习能力是否直接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是否存在中介变量?组织学习能力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能力?这些问题都值得在理论和实证上做进一步研究。

四、总结与展望

我国在涉及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关系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今后需要深入的主要领域有:

(一)进一步弄清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更为完善的关系模型

从组织学习能力的构成出发,探讨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关系、转化关系等。如,组织学习能力是否直接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组织学习能力是否通过知识管理间接作用于企业创新能力?不同企业类型是否在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间有调节作用?组织学习能力转化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机制如何?

(二)开发本土量表,加强对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

国外已经开发了一些量表对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进行测量。鉴于量表测量结果的主观性强,而我国又有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所以,开发适合我国具体环境的量表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将影响对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在中国的进一步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