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办公软件培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办公软件培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 学习内驱力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12
办公自动化课程是为我校毕业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技能实训课,其目的是在就业前为毕业生提供一个立体化的办公自动化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现代化的办公环境中熟练地运用各种办公设备,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用人单位节约再培训成本。
1 教学模式的构建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学实践,构建了“模拟真实办公场景、典型办公案例引导、实际办公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依据实际办公需求,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办公情景,通过办公案例的设计将办公自动化的软、硬件设备结合起来,“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把教师的“引导式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式学习”融合为一体。具体通过“课前布置任务、课下搜集素材、课堂讨论与实践、总结评析与深入挖掘、课后总结实验报告五个环节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下面,以办公中常用设备扫描仪为例具体阐述:
1.1 课前布置任务
根据扫描仪的教学内容,教师会预先提出问题和布置任务,学生要在课后查阅和准备相关素材。问题:扫描仪在日常办公中主要用来解决什么?任务:根据扫描仪可以解决的问题搜集相关的素材。通过此环节,会驱动学生主动思考什么类型的素材最合适,我要准备什么?
1.2 课下搜集素材
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布置的任务,会督促学生在课后自觉地行动起来,并将搜集的素材带入课堂。教师也会准备案例素材,如果学生准备的素材有偏差,将素材共享给学生。分类学生准备的素材有:书籍、论文、报纸、手写稿、照片、证书、证件等。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会带着问题“我准备的这些素材能实现什么?”进入课堂。
1.3 课堂讨论与实践
根据学生准备的素材,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哪些素材可用,在实际办公中该如何应用,进而引出本次课的讲解内容和学生要完成的办公案例。案例:根据办公需求,将文本材料(书籍、论文、手写稿等)扫描至计算机中,并转换成可以编辑的文档;将证件(照片、证书等)扫描至计算机中,并对其进行处理。该案例操作过程中,涉及到硬件扫描仪的使用,涉及到的软件有扫描软件、字符辨识精灵、字处理软件、图片浏览器、美图秀秀、Photoshop等,学生可以有选择的进行应用。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会弄清楚扫描仪到底能处理什么样的办公问题,通过实践,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了其他相关软件。
1.4 总结评析与深入挖掘
学生实践后,教师要把案例操作中的知识点和操作技巧进行总结;并指出实际操作时的重、难点;对学生合作完成的案例进行点评;另外展示一些课后可以拓展的知识让学生去深入挖掘。深入挖掘点:将扫描后的图片文件转换成Word文档时,可以将除中、英文以外的其他语言材料通过字符辨识精灵转换成Word文档。通过和学生相关专业的深入挖掘,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课后自主探究。
1.5 课后总结实验报告
课程结束后,学生要根据本次课的案例内容和实验过程总结实验报告,梳理本次课的知识要点,重点阐述清楚本次案例的实验步骤以及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并和大家共享深入挖掘的知识。
办公自动化课程的整个教学模式以“案例”引路,引导学生“想、学、练”,进行自主探索和互相协作的学习,学习效果显著提高。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相结合,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
2.1 办公自动化实验室的建设
为确保办公自动化课程的实验效果,学校建设了两个办公自动化实验室。整个实验室装修设计完全模拟现代的办公环境,为学生提供了现代化办公中常用的办公设备,其中包括可拆装的微型计算机,集打印、复印、扫描、传真功能的四位多功能一体机,微型计算机,投影仪,数码相机,光盘刻录机,电话机,碎纸机等,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办公模拟环境。同时根据训练内容和学生需求,还配套安装了办公软件、扫描软件、图文转换软件、图像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网络应用软件等。在实验室中,学生能够完成从办公软件的高级创作到办公硬件的操作维护,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办公技能。
2.2 配套案例教材的建设
根据课程开设目的,教师自编了《办公自动化案例教程》。教材总体分为办公软件应用和办公硬件操作,不同于其他同类教材,办公软件应用部分将知识点融入案例中,重在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办公硬件操作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各种办公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操作过程与技巧以及设备的维护、简单故障排除等,重在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独立解决未来办公环境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能力。
2.3 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多样化的实践平台,依托于我校网络教学平台,教师通过长期教学实践积累,不断丰富、扩充教学资源;建成集教学资源管理、网络教学、教学资料库等多种服务的《办公自动化》精品课程网站,开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使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改革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3 几点思考
实践证明,“案例引导、任务驱动”在实践类课程中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它迎合了理论与实践应紧密相连这一信息类学科的社会需求。但在案例教学的实践中也有几点值得思考的问题。
3.1 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
知识本位观念是案例教学的最大思想障碍,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学生能力和态度的培养。
3.2 高质量的配套教材
计算机技术更新很快,这就要求课程配套教材也要与时俱进并且有针对性。
3.3 实验室的更新与建设
由于办公设备与手段的多样性,实验室的办公软、硬件也要不断地更新,给学生提供更贴切实际的实践模拟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可新.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9).
办公软件培训总结范文2
(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徐州 221004)
摘要 简易可用性测试是改善办公软件产品的最佳方式之一。本文给出了简易可用性测试的准确定义,分析了设计测试任务的注意事项,剖析了如何选择测试用户,归纳了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探索了对测试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最后对使用简易可用性测试进行了总结。对提高办公软件产品质量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简易 可用性测试 办公软件 应用 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11.52.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0729-7065
在进行办公软件开发时,经常发生在开发某一模块时,出现两种方案,且各有利弊。在这种情况下,用简易可用性测试对其分别进行测试就是一个最佳的选择。简易可用性测试是改善办公软件产品的最佳方式之一。
为什么要使用这种方法呢?因为任何办公软件产品都存在问题,而开发者不是最终用户。很多开发者在设计方案时,总是会说:“我觉得”“用户觉得”“用户认为”……实际上,这些都是个人的主观想法,在进行用户测试之前,没有人能知道用户使用开发者开发的软件产品会怎样。虽然开发者可能会凭借经验排除点一些缺陷较为明显的方案,但任然无法预测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一、简易可用性测试的定义
究竟什么是简易可用性测试呢?简单地讲,就是通过观察用户使用办公软件产品,发现办公软件产品中存在问题的一种方法,如图l所示。
在进行简易可用性测试前,设计几个能反映办公软件产品核心操作的人物。招募5名左右的用户,这些办公软件产品最好能代表软件产品的真实用户。在测试中,仔细观察有代表性的用户对于典型任务的操作情况,记录下所发现的问题。在测试完成之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最严重的问题。通过优化这些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软件产品的操作体验。如图2所示。
二、设计测试任务的注意事项
1、给出使用目标
例如,要测试一个收藏文章的功能是否易于使用,如果把任务设计成“请找到喜欢的文章,点击收藏按钮”,会使任务变成考验用户的眼神好不好,是否能发现那个按钮?引导性过强的人物很难达到测试目的。
如果将任务改成“有篇文章你很喜欢,以后还想再找到它,你会怎么做呢?”则更合适一些,因为这样更贴近用户真实的使用环境。用户在实际使用软件产品时,考虑的是使用目标,而不是具体的操作和功能。因此,测试任务一定要反映出用户真实的使用目标,这样才能测试出办公软件产品的可用性。
2、选择最重要的、最频繁的任务进行测试
在开发办公软件产品的过程中,时间和资源都有限,如果测试任务过多,疲劳因素会导致用户希望迅速结束测试,所以测试过程应控制在1小时之内。除去测试前的准备和说明工作,一般测试任务的时间为30-50分钟,选择5-8个功能点进行测试。设计的任务要以涵盖软件产品的核心操作为主。简易可用性测试时间则更短,可以灵活考虑。
3、符合正常的操作流程
进行测试的任务要多于一个,为了使用户感到自然,任务的顺序应符合正常的操作流程。例如,在测试写博客的网站时,测试任务设计为“登录一撰写表头标题一撰写文章一插入图片一插入音乐一发表文章一分享”就很符合逻辑,如果打乱正常顺序,会使用户感到突兀。
三、测试用户的选择
1、选择有代表性的用户
如果要测试一个企业网络办公系统的网站,选择从未在企业干过管理的用户一定是不合适的。如果要测试一个以女性用户为主的导购类网站,选择男性用户来进行测试,结果也不可能准确。邀请的用户要尽可能代表真实用户。此外,要注意关注办公软件产品使用经验和行为,例如,与该产品相关的经验,与相似产品相关的经验,用户的网络使用经验等,从而选择出最有价值的测试用户。
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调用产品数据,获得用户资料,邀请符合目标用户的外部用户来进行测试,如果是时间紧迫的快速测试,也可直接邀请同事或朋友,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找同部门、同产品型的同事。对产品过于熟悉,站在网站工作人员的立场,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用户数量的选择
在用户数量的选择上,有调查表明,5名左右的用户可发现大约85%的问题,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发现的新问题会逐渐减少。但前提是招募到的是有代表性的目标用户。否则,数量再多也可能发现不了问题。所以一般小的功能点,测试3-5名用户即可。新办公软件产品,较大的改版和重要功能,可选择5-10名用户进行测试。
四、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最重要的测试环节就要开始了,测试员可尽量营造一种轻松自在的环境,保障测试可自然地进行。告诉用户测试的目的。测试是为了发现问题,而不是考验用户。鼓励用户大胆地进行表述,不必为表述错误产生顾虑。在测试过程中,要注意如下事项。
1、切忌引导性过渡
简易可用性测试中最忌讳的就是引导性测试。测试员需做的只是默默地观察和记录。在测试过程中,当用户遇到困难时,可适当给予鼓励,但尽量不要提供帮助,不要尝试教用户如何去操作。如果用户在不知道如何对商品进行收藏时,测试员可说“请尝试在页面上找一找收藏按钮”,但这样可能会影响测试效果。也不要提出带有明显喜好性的问题,例如,“你是不是喜欢这种颜色的按钮?”,“如果这个对话框再大一点你会不会更容易发现?”
2、操作行为永远是重点
操作行为是最直接、具体和客观的用户反馈。用户的语言有可能带有欺骗性,但并不是用户想故意说谎,而是他们有可能揣测测试员的喜好,给出他们期望的答案。真实的行为不会骗人。所以测试者应减少语言对用户的干扰,而更多第去关注用户行为。可以鼓励用户采用“出声思维法”,即要求用户在操作时,将完成任务时所有的思考、行为和感受都描述出来,这样,测试员更容易发现用户行为背后的原因。
3、不要忽视现场反应
除了直接观察行为之外,用户在现场的一些细微反应也值得注意,比如表情、在操作过程中发出的声音和下意识的动作等,往往可以暴露出用户最真实的心态。如果在操作过程中,用户无意识的发出“咦?”“……”的声音,就算他操作正确,也可能对产品存有疑问。眉头紧皱或是挠头思考,都有可能代表着产品的易用性不是很好,需要思考才能发现该如何使用。
4、考虑使用场景
每种办公软件产品都有一定的使用场景。如果测试的是使用场景比较固定的Web端产品,只要找一间安静的房屋就可进行测试。在进行测试时,工作人员会描述真实的使用情况。如在优化购买彩票的网站时,为了测试网站的流程是否快捷易用,测试员会描述“现在还有3分钟就要停止销售了,你要迅速地购买一张彩票”。在测试导购网站是否可推荐好的商品时,测试员也可能会说“你的女朋友就快要过生日了,给她挑选一个合适的礼物吧”。但如果测试的是移动端产品,就一定要考虑到移动场景的多样性。例如,在为一款底图导航应用做测试时,在安静的房间中很难测试到所有的可用性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户是在吵闹的街头、摇晃的公交车、移动信号不好的地铁环境下使用产品,因此最后能走进真实的环境,去进行产品测试。
5、感谢被测者
在测试结束后,测试员应感谢用户的到来,并给予被测者一定的酬劳。这一点应在邀请用户时讲清楚。如果没有酬劳,也最好准备一些礼物或购物卡送给被测者以示感谢。测试地点最好让人感到舒适自然。在放松的环境下,被测者更容易展示出真实的一面。记住要准备一些零食和水。当被测者感到劳累时,可以让他休息,补充一些零食,及时得到放松。
五、问题的发现与改进
在测试完成之后,要乘着记忆犹新的时候,把有用的问题快速整理出来。如果测试时进行了录音或摄像,重看录像和重听录音也许可以发现许多问题。
测试结果通常会反应出大量的问题。零散的结果不便于分析和比较,量化的标准可以帮助更直观地分析结果。因此,整理问题时,可按照问题频数、严重等级、优先级和违反的可用性准则这几项标准进行记录,如图3所示。
通过简易测试可用性原则,可以衡量出测试中暴露的问题违反了哪些可用性准侧,如表1所示。
为问题的严重性做一个排序,可以给项目组的成员做一个参考。如果时间有限,无法解决测试中的所有问题,可以优先解决严重且紧急的问题,如表2所示。
表3为一个可用性测试项目中的量化评估表,可以从中直观地看出测试所暴露的问题。
六、结论
简易可用性测试测试的门槛不是很高,用户研究人员可先对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进行简易可用性测试的培训,让他们了解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之后,就可由他们自行完成简易可用性测试了。简易可用性测试非常简单,可测试产品、纸面原型、低保真原型等,只要有想了解的内容,只要想知道用户对现阶段的设计方案评价如何,都可进行可用性测试。
同时,应尽早地展开简易可用性测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留出充足的时间去解决和改进。在产品早期进行改动,由于还未涉及开发测试等环节,修改的代价也比较小。
在设计阶段进行简易可用性测试,极大地节省了成本。当发现问题时,可直接在原型中修改,不涉及任何前端、开发的改动。另外,面对粗糙的原型时,用户更愿意大胆评论。因为他们知道肯定要修改,而且修改成本不高。不过由于测试对象过于简陋,用户无法完成整个操作,测试的准确度会有所下降。因此,在设计初期进行的可用性测试更偏重于发现操作流程上的问题,一些测试的细节可能测试不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多次进行简易可用性测试。在设计已经非常完善的情况下,使用高保真原型或在内测环境下再次进行较正式的可用性测试,会发现细节层面的问题。
办公软件培训总结范文3
一、学校重视,同事合作,充分准备
1、在活动之前,实验设备维护创新协会与暖通协会就对所有参赛队员进行了培训,如word、autocad三极管的检查及其焊接、滴定管的使用。并且详细的写了活动策划书及各个比赛项目的评分准则。
2、学校领导的重视,老师的配合,使得活动得以顺利地完满结束。例如系领导为培训提供了投影仪及培训场地,同时专业老师在技术方面给予了指导。使得参赛人员的技能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二、报名踊跃,参与积极
自活动宣布开始,各部就积极激励学生参加,而学生也自发地组织起来,对各自参赛项目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学习与补充。
三、活动精彩,令人回味
比赛伊始,主任作了重要讲话,他就此次技能比武大赛的必要性作了重要解释,并对参赛选手寄予了深厚的期望。并宣读了比此次比赛章程。比赛正式开始后,首先进行的是笔试题的解答,四名参赛人员沉着冷静。其次进行的是工程制图,参赛人员熟练的画图技巧及测量工具的灵活使用场外观众深深折服,时时传来雷鸣般的掌声。接下来同时进行的是word操作与管道连接,参赛人员对办公软件word的熟练操作,对管钳,扳手等各种工具的熟练使用使评分老师都大为惊叹,autocad的操作与三极管的鉴别、焊接技术及万用表的使用就是精彩的延续;最后进行的即兴演讲更是将本次活动推向一个,四位同学的演讲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与学生,掌声久久不息。比赛结束后;李东雄老师对本次大赛作出了重要点评,鼓励同学们勤于动手,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此次大会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四、不足之处,努力方向
1、比赛之前虽然对比赛工具进行了检查与检修,但在比赛过程中仍有部分工具出现了问题,影响了比赛的进度与效果。在以后的比赛中我们应对工具进行严格的检修,而且要有备份的工具。
2、场面有点混乱。活动虽然经过具体分工,详实安排,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人数较多,场面有点混乱,个别成员没有完成自己的分工。今后要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个人,避免人员之间的互相推诿。
3、试题的保密工作及其评分准则不够完善。
办公软件培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信息化;企业管理;现代化
一、 管理信息化状况
A公司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信息和通讯技术部门负责。信息和通讯技术部门下设两个主要子部门分别是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另外还下设一个在线技术支持平台(Help desk),此平台采用外包方式由承包商负责。
结构组织图如下:
(一)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服务主要负责软件和应用程序的申请和安装。
此服务提供安装所有软件和以windows为基础的日常工作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包括在电脑上默认安装的例如办公软件和员工自己需要使用安装的服务程序等,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就是SAP应用程序。
SAP(System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是一款用于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的软件,对企业构架和财务控制考虑得最细致的系统,也是整体控制逻辑和整体系统结构最严谨的系统。目前应用最多的模块包括财务管理、生产计划、物料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二)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主要是提供硬件方面的服务,包括PC机、打印机、服务器、内部网络和通讯等。
此服务提供终端用户IT设备和用户所需要的基本服务,包括
① 个人IT设备的维护:台式机、笔记本、固定电话、打印机等
② 生产工具:办公软件、邮件、共享文件夹等
③ 网络权限:局域网、无线网络、网络配置等
④ 移动电话和数据通讯服务:包括手机、黑莓、3G卡和保密令牌等
⑤ 会议:包括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网络会议等
⑥ 协同工作:帮助员工协同工作,简历共享入口等。
(三) 客户服务
员工遇到任何问题,都需要拨打Help Desk的客户统一服务电话。
员工的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需求类,主要是员工由于工作需要,申请软件安装或者应用程序等;另一类是故障类,主要是员工在使用电脑、应用程序过程中发生故障,无法工作下去,需要及时解决。这一类的级别优先权要比需求类稍高些,一般五个工作日左右会解决。
客户服务在接到电话后,会先进行分析,把与IT无关的问题过滤掉,根据用户提出的问题在后台进行分类,然后根据职能把工作分配给后台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组,由两组人员分别解决,最终解决终端用户的问题。
二、 信息化的依赖程度
A公司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对信息依赖也比较强。所以这种信息化程度比较高、信息化规模比较大的用户,对IT运行维护的需求就比较重要。信息化最终可以分为两类问题,一类是技术问题,一类是管理问题。也就是说信息化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也包括一种服务。
每天工作开始到工作结束,无一不依赖着信息化。
邮件outlook系统:所有日常工作往来都通过邮件,还包括会议邀请、预约等。
SAP 系统:所有生产相关信息都要通过此系统来查看和工作。
技术记录本系统:飞机所有的工作都通过技术记录本记录,包括常规条目、排故项目等。
质量记录本系统:与飞机质量相关的,由客户发现的所有与质量相关的问题,都记录在质量记录本中。
公司墙:是公司在中国建立资源共享的一个网络平台。功能包括公司内部通讯、客户服务、财务管理、采购管理、政府事务、人力资源、信息和通讯技术、质量、安全等。
公司世界:是针对公司在全球共享资源的一个网络平台,所有信息的、查阅、沟通交流,都可以通过这个业务平台进行。
三、 信息化的经验及值得借鉴的地方
从终端用户角度来说,公司信息化的程度较高,同时信息需要长期维护和管理。以下信息化方面值得借鉴:
1. 信息安全管理建设方面做得相对比较完善,值得借鉴。例如所有的软件应用程序、邮箱都强制性要求定期更换密码;操作系统定期更新。
2. 电脑设备定期更新升级,使用最先进的办公软件。
3. 积极组织IT知识方面的培训,使得终端用户能够了解和掌握应用。
4. 根据工作需要,提供人性化和个性化定制服务
四、 信息化的改进意见
虽然信息化建设已经趋于完善,但是从终端用户的感受来说,认为以下需要改进:
办公软件培训总结范文5
大港区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和清理自查与检查核实阶段
1、4月中旬由大港区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我区软件正版化工作部署会,对2005年我区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2、2005年4月20日—5月10日,区政府各部门对本单位使用软件情况进行清理自查,清理自查结果于5月10日前报区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报市信息化办。
区政府各部门,要按照要求的内容进行清理自查,清理自查的主要内容是:本部门现有计算机的种类、数量;正版软件、盗版软件的种类、数量,各自业务系统和办公系统的软件是否具有合法的书面授权文件。自查的同时要提出正版软件的需求计划,所提出的正版软件需求计划,应保证原有的办公(oa)系统正常运行并应优先考虑选用国产软件。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如实填写本单位使用正版软件情况调查表和使用正版软件需求计划调查表,并将自查结果和使用正版软件需求计划在5月10日之前报大港区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2005年5月10日—5月20日,区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推动工作领导小组对区政府部门使用软件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实,并将检查核实情况向市软件正版化工作推动组报告。5月20日—5月30日,市软件正版化工作推动组组织人员对我区软件清理自查情况进行抽查。
二、集中采购和更换正版软件阶段
1、从2005年5月21日起,由区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区政府各部门上报的购买正版软件的需求计划进行核实,并按照需求计划组织好采购工作。采购工作按照国办函[2004]41号文件要求的有关程序进行。需要集中更换的正版软件的种类为:办公软件、防病毒软件、操作系统软件。
正版软件的采购及安装工作要求在2005年9月30日之前完成。
2、区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我区使用正版软件技术培训工作。
三、区政府各部门软件正版化的检查、验收阶段
2005年10月日—20日,大港区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检查验收我区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工作,并将检查验收情况报市软件正版化工作推动组。市软件正版化工作推动组负责抽查工作,并对区县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工作进行总结。
四、工作要求
办公软件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行业需求;改革原则;课程大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4-3316-02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各大中专院校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承担着向学生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其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任务,学生可以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常用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使用、计算机软硬件的排故和维修、常见计算机办公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知识,从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认知和应用能力。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作为信息化技术的典型代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已成为融入社会的必要条件,“电脑盲”已经代替“文盲”成为阻止人们获取知识的另一大障碍。
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认识到计算机基础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各个学校都比较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除了计算机专业本身,其余专业,如机电、服装、商贸等,都开设了该课程,但问题在于如今各个专业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的开设并没有因地制宜地根据专业本身选择相应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教学,而是使用统一的教材,采用统一的教案,学生的专业特色并没有在本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得到体现。鉴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作者本人觉得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的改革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1 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式严峻,时不待我
参考由中国第三方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独立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可以发现在2011年度法学、生物、计算机等原本热门的专业连年就业爆冷,在高职专业中,计算机专业和临床医学、法制文秘、国际金融等一起被定性为10大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以下称为红牌专业)。在《报告》中可以发现,部分红牌专业是由于供大于求造成的,而部分红牌专业如计算机专业是由于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的要求造成的,换句话说,就是社会仍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有一定的需求量,但由于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模式不到位、学生学习目的盲目等诸多问题,导致学校并不能向这些企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
在多数的高等职业学校里,所有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使用的都是统一的教材,日常教学也基本由计算机专业部(或计算机系)承接,授课教师对所有专业的学生学习目的和要求基本一致,这就导致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外界对他们的专业期待有着明显的差距。该文作者最近便遇到学校招生就业处在安排计算机专业学生设计PPT时,提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于文档的排版及字体等格式的设置不到位,他们认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定拥有高超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但殊不知,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与商贸或机电的学生水平是一样的。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计算机公共基础的教学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这个材并不是简单的面向学生个体,而是整个计算机专业本身。对于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没有针对性地根据专业能力发展目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一定的拓展也会导致之后的专业课程遇到障碍,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就业蒙上一层阴霾。
2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急需改革
实现对专业本身的因材施教,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必须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改革,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具体需求的计算机高职专业学生,根据本文作者对于当前社会上对此类学生基本需求的认识,以同类型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学生必须掌握的操作能力归纳如下:
1)对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2)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结构,能够独立地进行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及系统软件、常用工具及应用的安装与维护。
3)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知识,并能熟练使用诸如杀毒软件、防火墙软件等系统辅助软件。
4)具备一定的数据修复及还原能力,在硬盘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实施基本的补救措施。
5)熟练使用当前流行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Xp,Windows 7等),并能够掌握系统常用的设置。
6)能够标准化汉字输入技法,掌握五笔输入法,并实现盲打输入,对输入速度和准确率提出一定的要求。
7)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
8)具备日常网络化办公所需的基本技能,如收发邮件,网络文件共享传输等。
9)能够安装并操作常用办公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投影仪和传真机等设备。
3 高职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改革的原则
既然提及改革,那就必须得大刀阔斧,但同时应注意遵守一定的原则,对于本课程的改革,我总结了如下几条原则。
1) 实事求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为目的,不弄虚作假,不应付了事。
2) 讲求效果:为了达到课改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只要是有助于提高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努力都可以尝试,只要是好的建议或者批评都应该被考虑,广泛听取意见,认真研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而真正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3) 权利对等:尽管以往的课改均提倡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基本思想,但真正在实现的时候遇到较大的困难,特别是职业类学校的学生,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以及课堂过程的不配合往往使教师在授课时感受颇累,转而仍然延续相对“轻松”而受教师“欢迎”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导的思想至少得实现学生及教师的权力对等,教师有评判学生的权力,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同样学生也应该享受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及教学效果的权力。这种对等的评价体系的建立使课堂在一种和谐的过程中进行,各取所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的性及可判性,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可认知性、可改善性。
4 完善教学制衡体系,制定考核细则
一个有效的教学制衡体系是建立在对考核细则进行完善的基础上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个对象的评测都由他人进行,不允许出现既是球员又当裁判的情形,这样既能保证教学评测的公平性,也能保证教学评测的完整性。
5 以就业为导向 完善课程大纲
PART I: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计算机发展简史;互联网发展简史;计算机系统构成(硬件系统构成、软件系统构成);计算机周边设备(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PART II:计算机操作系统操作基础: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理论;常用操作系统(WINXP)的使用;基于五笔输入法的汉字录入水平训练。
PART III: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基础:常用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ER)基础;办公软件实用训练(WORD文字排版:广告排版、个人简历、毕业论文及信封/信件等;EXCEL电子表格:课程表、班级通讯录、考试成绩表统计、工资表统计;POWERPOINTER幻灯片:计算机发展史、最喜欢的数码设备介绍等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技术或设备介绍。)
PART IV:职业技能拓展:网络化办公(日常电子邮件的收发(Outlook、Foxmail及126邮箱的使用);办公OA系统的使用(推荐通达OA系统));常用办公设备(打印机使用、复印机使用、扫描仪使用、投影仪使用、传真机使用);相关证书(国家计算机一级B等级考试或者江苏省计算机中级考试相关证书、微软OFFICE相关证书)
6 总结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本源,一个好的课程改革方案既能使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有更好的延续性,又能充分满足社会的用人要求,如此便能更加紧密地贴合学校的学生培养目的和方向,科学地进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可以使计算机专业在职业类学校的开设走得更远更高。
参考文献:
[1] 胡钦太. 基于“多元”教学资源建设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期刊,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