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管理创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管理创新范文1
大家都知道,企业是生产力要素的载体,尤其是国有企业与先进的生产力相联系,拥有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信息网络,为国民经济提供大部分的现代化装备,它是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因此,国有企业的管理如何,对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可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我国现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大约有90%是70年代和70年代以前兴建起来的,50年代和50年代以前建成的企业也占一半以上。这些企业由于计划管理体制延续了几十年,传统管理模式很难一下子解决。以来我国进行国企改革,但国企管理还没能按市场经济来组织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的各个环节,管理跟不上企业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据有关部门97年对我国2585家亏损企业的抽样调查,由于管理落后造成的亏损达到2112家,占总数的87%,问题非常严重的。所以中央特别强调国有企业的管理要创新。
那么管理创新究竟涉及哪些范畴呢?根据目前国际企业管理新的趋势和我国现代企业发展方向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首先,从追求政绩的“乌纱帽”转变为承担盈亏责任的自我管理理念。因为未来的企业需要职业化的企业家,不是官员型的企业家,企业家的命运同企业的兴衰成败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其次,从单一生产意识转为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效益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来实现生产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开发环节中把市场需求的产业和产品作为企业开发和创新的主攻方向,否则企业的效益就无从谈起。再次,从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发展到对社会发展、环境的责任和对用户的责任的经营目标多元化理念的创新。从国际企业发展上看,经营目标多元化已成为趋势。前不久,在美国国际性评选优秀企业时,采取九项指标,其中企业的创新能力、长期投资价值;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等指标在整个指标中占了相当份量,所以在经营目标上我们要进一步地拓宽思维,超前发展。最后,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从你死我活的竞争理念向竞争与合作和统一的竞争理念的创新。其实,这是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目前,国际上原来竞争对手的企业之间,纷纷掀起合作浪潮。例如:电子产品领域中美国的IBN与日本东芝的联盟;汽车行业中美国的福特与日本丰田公司的联盟;电器设备制造业中美国通用电器与欧洲西门子联盟。当今世界出现的这种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现象,不是个别企业的经营战术,而是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所具有的竞争观念创新的表现。我国近年来一个突出现象,是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特别是以价格为主的竞争几乎在所有市场上展开,这种局面很不利于我国企业的成长和创新,特别是不利于要迎接与来自世界跨国公司的竞争。所以建立多样化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对于今天的国内企业是十分重要的。
二、决策管理的创新。决管管理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过去企业的决策管理是多靠经验和主观判断,而现在是不同了。面对错综复杂,瞬息多变的环境,企业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系统,掌握方方面面的信息。因为信息是现代企业的神精系统,是企业科学决策和及时应变的依据。所以要建立灵活准确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决策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三、战略管理的创新。战备管理从宏观上讲,正确的战略使企业始终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总趋势,企业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从微观上来说正确战略能够准确地把握未来可能发展的产品及市场范围,使企业赢得持续的竞争力。从战略管理的创新角度上看,在经营领域中,过去我们企业战略是只重视生产管理,而不重视开发和营销管理。这种战略,显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的灵魂,同时生产的产品只要卖出去,才是硬道理。所以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是在整个生产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在经营战略管理上要实现由过去偏重生产管理到重视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的转变,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要从橄榄型向亚铃型管理模式转变。
四、组织结构的创新。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是贯彻实施经营战略的组织保证。过去大型企业是拢大而多层次的管理组织结构,弊端很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首先,要剥离企业不应承担的各种社会职能和政府职能,使企业轻装上阵,其次,按照专业化社会协作的方向,分离服务部门等非生产主体,使企业精干起来,再次,强化生产过程前的市场研究,经营决策,技术开发和生产过程之后的产品销售,用户服务,广告宣传等经营职能,使企业组织结构具有高度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最后,随着企业用业务流程的信息化,企业可以削减中间管理层次,便管理组织结构由原来的高耸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再造,这样使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五、人本管理的创新。过去,我们传统企业管理,主要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而现代企业要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而知识的背后是人才,人才高于一切。所以做为企业如何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如何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这是人本管理必须研究和创新的主要内容。
公共管理创新范文2
关键词:大数据;公共管理创新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的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十分容易就能够将空间以及时间的距离缩小到几乎可以忽视的地步。远远隔着一个地球的国家做出的决策已经可以快速地影响着我们。更不要说是在同一个地区所作出的决策、所产生的数据了。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了,乘着高速传播的互联网媒介之东风,已经让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变革,如果不进行创新的话,恐怕是难以再紧跟时代。因此为了让公共管理可以适应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变革,必须要思考其应该如何变革以及创新。
2大数据背景下公共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实施,中国的大数据已经建立了一些共同发展的经济区域,然而,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这导致了诸如经济领域的公共事务管理不善,公共产品管理不善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数据时代下,人们既享受了便利,又面临着恐慌。通过数据的互通与共享,我们可以快速地知道一切想要知道的信息。政府的政务信息在网上公开,人民拥有了实实在在的知情权,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当家作主。在休闲娱乐时,随时可以查看飞往世界各地的机票价格。不管是企业进行管理,还是社会事务的管理都可以利用大数据信息系统进行管理。“最多跑一次”改革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得以取得便民之利。人们面临大数据的信息挖掘与收集能力与互联网高效、高速的传播能力双重攻势下的隐私泄露危机。任何一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在公众面前已经没有任何的秘密可以保留了。自己的各类社保信息、信用信息等等都被系统用电子化的方式记录在案。虽然该系统是加密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侵入。但是现在几乎是少有政府会自己开发并维护系统,都是交由第三方进行运行的,对外泄露的风险仍旧存在。
3公共管理利用大数据的新的方式
3.1精细、高效管理
大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高速运算实现大量的数据的同时处理,可以节省人工的成本以及避免人工计算的失误。因此,实现极度高效且精细化的管理成为了可能。通过大数据网络,将公民的社会信息纳入系统的计算范围,并且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电子档案。通过个人档案可以办理各种关于人身的事务以及随时查看自己的各类财产以及身份等信息。社会可以进一步地解决办事难、费时长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活的效率。对于企业而言,更是节省除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经济生产,从而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2民主、科学决策
大数据时代,人们可以轻易地通过互联网就足不出户地获取各类公开的信息。而政府决策也可以因此而更加民主科学。政府在进行重大决策之前可以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这样可以避免原有的听证模式受制于时间、场地,不能发挥最大作用的弊端。其次政府在内部工作考核、各类项目工程的评估以及行政许可、处罚、强制等决定上都可以通过政府官网进行公开,以保障人们的知情权。公众拥有知情权是参与社会事务治理的重要前提。多元公治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必然趋势,而民主、科学的决策将是达成高质量社会公共管理的必经之桥。
3.3关注信息安全
为避免民众因信息泄露或者是谣言传播而形成恐慌。应该对信息安全进行重点规制。首先政府和民众要有关注信息安全的意识,应该做好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的宣传工作,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其次应该通过法律对非法获取、使用公众信息的行为进行规制。但目前的法律仅仅停留在民法以及行政法层面,在刑法层面还比较薄弱,由于现在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自证,因此必须要加强非法获取、使用信息的制裁力度。
3.4进行社会预测
大数据时代实际上是一个互联互通的时代,因此我们在进行公共管理的制度设计时必须要有系统性思维。在考虑公共管理的创新时应该考虑到社会事务的各个方面。社会的发展是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数据汇集后的模拟计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到将来社会发展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模拟预测与演算可以规避更多的社会风险。让很多社会管理的机制、模式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就可以有提前的验证,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同时利用系统预测,也可以寻找到社会发展的最优解。
4结束语
科技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其是促进社会发展还是阻碍社会发展都要看利用方式的好坏。对于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而言,大数据的产生目前仍然是利大于弊。因为大量的快速计算、长时间保存都可以简化社会管理的难度,也让民众可以体验到公民个人参与治理、进行个人事务办理方面极大的便利性。
参考文献
[1]陈文川.内部控制、政府治理与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基于西方“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演进的实践阐释[J].财会通讯,2019(33):96-100.
[2]饶烽.公共管理在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探究[J].财富时代,2019(09):157.
[3]姚阳光.公共管理创新思维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7):12-13.
公共管理创新范文3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针对国有企业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着重强调了企业管理要创新。因为国企改革就其微观来讲,转变机制,三项改革等都有一个加强管理,创新管理的问题。也就是说按照适应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行有效调整,合理配置生产力要素,实现最佳管理。
大家都知道,企业是生产力要素的载体,尤其是国有企业与先进的生产力相联系,拥有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信息网络,为国民经济提供大部分的现代化装备,它是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因此,国有企业的管理如何,对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可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我国现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大约有90%是70年代和70年代以前兴建起来的,50年代和50年代以前建成的企业也占一半以上。这些企业由于计划管理体制延续了几十年,传统管理模式很难一下子解决。以来我国进行国企改革,但国企管理还没能按市场经济来组织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的各个环节,管理跟不上企业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据有关部门97年对我国2585家亏损企业的抽样调查,由于管理落后造成的亏损达到2112家,占总数的87%,问题非常严重的。所以中央特别强调国有企业的管理要创新。
那么管理创新究竟涉及哪些范畴呢?根据目前国际企业管理新的趋势和我国现代企业发展方向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首先,从追求政绩的“乌纱帽”转变为承担盈亏责任的自我管理理念。因为未来的企业需要职业化的企业家,不是官员型的企业家,企业家的命运同企业的兴衰成败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其次,从单一生产意识转为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效益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来实现生产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开发环节中把市场需求的产业和产品作为企业开发和创新的主攻方向,否则企业的效益就无从谈起。再次,从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发展到对社会发展、环境的责任和对用户的责任的经营目标多元化理念的创新。从国际企业发展上看,经营目标多元化已成为趋势。前不久,在美国国际性评选优秀企业时,采取九项指标,其中企业的创新能力、长期投资价值;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等指标在整个指标中占了相当份量,所以在经营目标上我们要进一步地拓宽思维,超前发展。最后,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从你死我活的竞争理念向竞争与合作和统一的竞争理念的创新。其实,这是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目前,国际上原来竞争对手的企业之间,纷纷掀起合作浪潮。例如:电子产品领域中美国的IBN与日本东芝的联盟;汽车行业中美国的福特与日本丰田公司的联盟;电器设备制造业中美国通用电器与欧洲西门子联盟。当今世界出现的这种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现象,不是个别企业的经营战术,而是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所具有的竞争观念创新的表现。我国近年来一个突出现象,是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特别是以价格为主的竞争几乎在所有市场上展开,这种局面很不利于我国企业的成长和创新,特别是不利于要迎接与来自世界跨国公司的竞争。所以建立多样化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对于今天的国内企业是十分重要的。
二、决策管理的创新。决管管理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过去企业的决策管理是多靠经验和主观判断,而现在是不同了。面对错综复杂,瞬息多变的环境,企业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系统,掌握方方面面的信息。因为信息是现代企业的神精系统,是企业科学决策和及时应变的依据。所以要建立灵活准确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决策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三、战略管理的创新。战备管理从宏观上讲,正确的战略使企业始终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总趋势,企业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从微观上来说正确战略能够准确地把握未来可能发展的产品及市场范围,使企业赢得持续的竞争力。从战略管理的创新角度上看,在经营领域中,过去我们企业战略是只重视生产管理,而不重视开发和营销管理。这种战略,显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的灵魂,同时生产的产品只要卖出去,才是硬道理。所以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是在整个生产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在经营战略管理上要实现由过去偏重生产管理到重视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的转变,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要从橄榄型向亚铃型管理模式转变。
四、组织结构的创新。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是贯彻实施经营战略的组织保证。过去大型企业是拢大而多层次的管理组织结构,弊端很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首先,要剥离企业不应承担的各种社会职能和政府职能,使企业轻装上阵,其次,按照专业化社会协作的方向,分离服务部门等非生产主体,使企业精干起来,再次,强化生产过程前的市场研究,经营决策,技术开发和生产过程之后的产品销售,用户服务,广告宣传等经营职能,使企业组织结构具有高度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最后,随着企业用业务流程的信息化,企业可以削减中间管理层次,便管理组织结构由原来的高耸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再造,这样使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五、人本管理的创新。过去,我们传统企业管理,主要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而现代企业要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而知识的背后是人才,人才高于一切。所以做为企业如何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如何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这是人本管理必须研究和创新的主要内容。
公共管理创新范文4
(一)GIS方法从西方公共治理研究方法前沿来看,GIS方法已成为公共治理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科学工具。正如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巴迪所言:“要搞好政策性较强的社会科学研究,数量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方法及背后的理论一定要空间化。”[3]GIS方法在美欧诸国的城市管理与规划、公共产品供给、危机管理、环境保护、交通管理、人口管理、土地管理等公共领域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GIS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GIS在我国逐渐走上了发展阶段。但由于学科分隔,GIS方法与公共管理学科尚未能够有效结合。从方法论发展来看,GIS方法与公共管理学的结合,已成为公共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前沿。GIS方法使公共管理过程数字化,赋予公共管理研究极强的应用功能,在我国具有极大潜力与广阔前景。GIS方法对公共管理学的价值可概括为:(1)可以帮助不同尺度、不同格式空间数据的系统整合和叠加分析;(2)通过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可以使问题更直观、空间趋势更明显;(3)可以更精确、方便地测算空间变量;(4)可以为分析空间数据特有的统计方法提供支持;(5)可以基于个人行为模拟空间过程与分布态势,强化研究的理论性和模型的预测性[2]。当今世界,信息革命浪潮方兴未艾,GIS方法作为一种多学科交叉性研究方法,既吸取了诸多相关学科的精华和营养,同时又为公共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学科提供了科学的分析工具,并推动它们走向应用研究。(二)公共管理数字化案例分析从西方研究前沿来看,GIS方法与公共管理学科的结合主要体现于以下领域。1.数字化城市管理数字城市是以空间信息为核心的城市信息系统体系,是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以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3S技术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基础,包括GIS、GPS(全球定位系统)和RS(遥感系统技术)。城市建设和管理可借助于3S技术,深入开发城市空间信息资源,以数字化形式采集、整合、储存、管理各种城市数据,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数字城市对城市政府管理理念、治理结构、行政程序、工作流程产生重大冲击,促进城市政府管理的现代化、民主化、公开化和效率化,提出重塑城市政府管理模式的社会要求”[4]。城市地理信息系统(UGIS)是GIS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运用计算机硬、软件及网络技术,对城市空间中各种公共数据进行输入、存贮、查询、检索、处理、分析、显示并加以应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五大功能构成,即数据输入、数据库管理、数据查询与空间分析、数据编辑、数据可视化与数据输出”[5]。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领域正逐渐扩大,逐渐由土地资源管理到城市规划,再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从实践来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已由静态记录走向动态监测与模拟,GIS的运用功能亦不断扩展,不仅具有存储、查询、检索功能,而且具有模拟、评估和预测功能。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通州区作为全国试点开展了以基础数据库、共享平台和应用系统为主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搭建了一个数字通州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立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开发了三维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应急指挥管理信息系统、地价管理信息系统、地名库管理与应用系统、地理信息公众服务系统五项典型示范应用系统。通过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通州区建立了覆盖全区的三维地形模型,能够直观、系统地反映全区城市面貌和建筑物空间现状,可以满足全区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和应急管理等领域的应用需求。数字通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科学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敏捷的信息交流、计算与三维模拟的支持下,虚拟三维城市模型可将城市每一个角落进行重现。因此,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和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既有利于实现公共管理过程数字化与精细化,提高管理效能,也有利于促进扁平化管理,“我们过去创造等级制、金字塔式的管理制度,现在由电脑来记录,我们可以把机构改组成水平式”[6]。2.数字化公共资源配置如何实现公共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是公共管理研究的永恒主题。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如何保证公园绿地的合理分布?如何保证公共设施与服务设施能够具有最适当的服务半径?这些问题可通过GIS方法获得科学解答。任何公共资源皆存在经度与纬度所交织构成的空间定位,运用GIS制图来视图化区域公共资源的空间配置与分布,进而展开空间分析与统计分析,为公共决策提供科学支持,保证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和发挥最佳效益。北京市东城区进行城市管理创新,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城市管理过程,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利用GIS技术实现了地理空间位置、时间、图像到责任全方位的精准管理,这一创新在数字城市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就是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技术,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单元,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同时明确各级地域责任人为辖区城市管理负责人,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北京市东城区根据自然地理布局和行政区域划分现状,把全区25.38平方公里范围划分为1 652个网格单元,从而使东城区在空间层次上形成四个层面:东城整个区域、10个街道、137个社区、1 652个网格单元。不同层面、不同管理空间的设置和叠加,为新的管理模式构筑了立体全方位、布局合理、全覆盖的管理空间体系,从而改变了运动式管理,实现了由粗放管理到精确管理的转变。城市部件管理法是把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作为城市部件,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并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北京市东城区在对全区所有城市部件进行拉网式调查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功能把部件分为6大类56种,分别建立了多个数据库。这一系统将每个部件赋予8位代码,使每个部件都拥有了“身份证”,并标注在相应万米单元网格图中。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电信、自来水、道路交通、天然气管线、排污设施、电力设施等)日益复杂,广泛分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而GIS技术能够对行政区域内公共设施的归属、种类、数量、位置进行系统而迅速的统计和有效管理,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3.城市与城市群的空间规划城市空间规划是GIS方法的重要应用领域。传统研究领域主要体现为“三结构一网络”,即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和联系网络。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城市体系研究开始向更广层次推进,开始运用GIS方法对城市群、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在GIS方法辅助下,北京市确定城市空间布局为“两轴———两带———多中心”。“两轴”指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及沿线十字轴,两带包括“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两轴———两带———多中心”从空间布局上有利于北京充分发挥首都职能和承接新时期人口产业需求,能够为将北京建成世界城市提供保障。随着北京与天津两大核心城市辐射力逐渐加强,周边各城市快速发展,京津冀城市群逐渐形成。京津冀城市群已呈现出以北京和天津为双核心、以石家庄和唐山为区域性中心并包括区域众多中小城市的空间格局。在城市化推动下,京津冀城市群将逐步摆脱行政区经济的分隔,迈向一体化治理。吴良镛院士在2006年运用GIS方法,提出构建京津冀地区空间发展的基本战略———“一轴三带”[7]格局。这一战略以京津两大城市为核心的京津走廊为枢轴,以环渤海湾“大滨海地区”为新兴发展带,以山前城镇密集地区为传统发展带,以环京津、燕山和太行山区为生态文化带,共同构筑京津冀地区“一轴三带”的空间发展格局。GIS方法有助于从区域层面整合区域资源,通过联网而形成更大范围的信息系统,而建设以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为主干的城市群信息系统,必将为城市群的规划与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工具。不仅在上述三大领域,GIS方法在环境保护、交通管理、人口管理、土地管理、危机管理等公共领域亦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当发生洪水、地震等突发灾害时,GIS可辅助安排最佳的撤离路线,优选警务和医疗救护路线,配备运输和保障设施。在交通管理中,GIS可通过建立交通网络、地下管线网络等计算机模型,研究交通流量并进行交通疏导与应急处理。在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中,GIS有助于解决农业和林业领域各种资源(土地、森林、草场)的分布、分级、统计、制图等问题。总之,GIS方法在现代公共管理各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共管理研究通过GIS方法运用,能够采集、储存和更新公共治理过程中的各种相关信息,通过制图、地理空间分析与空间统计分析及数据处理,为公共部门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二、哈佛大学研究前沿与案例剖析
从西方公共管理研究前沿来看,GIS方法已经广泛地与公共治理学各子学科相结合,成为现代公共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先进工具。“运用GIS方法来探索自然与社会科学,应在方法论上得到越明确的重视”[8]。笔者于2011年8月受邀到哈佛大学地理分析中心(CGA)学习和研究GIS方法。CGA创建于2006年,是当代美国大学GIS研究的重要基地,着力将GIS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相结合,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空间信息比对(geospatial mapping)、遥感影像(remote sensing images)等技术开展公共政策、人口、疾病、环境变迁、地图绘制、历史、经济、政治等主题研究。CGA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支持哈佛大学跨学科的教学与科研,通过提供技术平台以整合社会科学诸学科的多元化空间数据。CGA也以跨领域、跨数据库的数据可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为目标,与校内数据中心、地理空间图书馆等单位合作,共同推动哈佛大学丰富典藏、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GIS相关资源的整合应用。CGA每年召开一次全球性“GIS与社会科学”年会,邀请全球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专家学者参会,运用GIS方法来研究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课题,使社会科学研究获得新的科学方法来源,使公共管理变成一门高度应用性的科学。CGA于2012年初开发创建了开放性网络GIS绘图平台———World Map(世界地图),用来整合、利用与推广GIS资源在社会科学中的运用,特别是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应用。World Map平台既包括当代欧美国家公共治理的宏观与微观数据,也包括我国一定数量的有关社会发展的历史及当代数据。World Map平台的功能介于大型运用软件(如ARCGIS)与一些小型网络工具(如Google Maps and Earth)之间,以支持和满足专家学者的特殊研究运用需求。自从WorldMap平台创建以来,诸多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使用此平台进行GIS分析研究,从而在GIS与社会科学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GIS方法在西方公共管理学研究中已得到广泛运用。“GIS与社会科学研究的结合,将提供一种新的方法论与研究视角,它能更真实地检验与修正理论假设”[9]。用GIS方法来分析卢旺达(Rwanda)南部两区(Kayonza与Kirehe)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见图1)是这种方法的典型应用。图1是通过运用ArcGIS10软件制作完成,图中圈层中心的十字点代表区域内的公共医疗机构,图中圆点则代表该区域内各村庄分布,圆点面积大小与村庄人口多少相对应。以医疗机构为中心,以五公里为服务半径,进行GIS制图空间分析,绘出五公里服务半径的缓冲区(图中圈层)这样就可直观地反映出区域内公共医疗机构的分布与服务范围。该体系的研究价值在于具有极强的应用性,一方面,区域内居民可以发现距离自身最近的医疗服务机构,从而获得更快捷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公共医疗服务的管理者与决策者可以发现哪些村庄尚未被医疗服务所覆盖,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工作规划,进一步完善与均等化公共医疗供给。由此可见,GIS与公共管理学存在天然契合,它为公共管理学诸多子学科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成为科学决策的必备辅助工具。
三、结语
公共管理创新范文5
[摘要]经典的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文献认为公共服务管理创新受制于财政水平。然而,当前正在中国开展的“先看病,后付费”制度的试点地区却并不限于财政水平较高的地区,部分财政资源不丰富的西部试点地区甚至走在了东部地区前面。对此本文提出基于财政、供方和需方的公共服务管理创新三元分析框架,指出财政、公共服务提供方、公共服务需求方三者共同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公共服务管理创新,并选择山东、上海、重庆、青海展开实证研究。
[关键词]先看病后付费;财政;提供方;需求方;转移支付
[中图分类号]C913.4 , 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13)10-0061-05
一、引言
经典的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文献认为,公共服务管理创新受制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水平。公共服务的基础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地方政府财政资源越丰富,对提高公民福祉的高水平公共服务的需求的回应就越积极[1][2],并更有可能率先实现公共服务管理创新。[3][4]在中国,学者们也普遍认为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越充裕,能够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范围就越大。[5][6][7]特别是,由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权体系,地方政府本级税收收入、转移支付收入、预算外收入是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的三个重要因素。经济发展不均衡所引致的地方税收能力差异是导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地区不均等的主要原因。[8]
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全国性公共服务,此类公共服务的地域差别不大,全国均等化程度较高。另一类是由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地方性公共服务,其制度创新与供给水平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支出意愿,较大的财力差异最终导致地方政府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9]在中国,地方政府承担了提供绝大部分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差异成为了引起基本公共服务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10]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国区域间财力差异不断扩大,财力较差的地区政府提供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加剧了地区间居民享有公共服务的不平等。
中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比,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地方政府财政水平相对较高,其对于提高居民福利的公共服务管理创新响应更积极。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市民一卡通服务、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等领域,近年来东部地区确实率先实现了一系列公共服务管理创新。然而,针对卫生部提出的“先看病,后付费”这一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医疗保险制度创新,率先响应试点的省(市)却并不限于经济发达地区。例如,贵州省部分地区于2012年3月开始试运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山西省太原市于2012年8月起在市、县区、乡镇三级医疗机构针对新农合参合农民启动“先看病,后付费”服务模式,而青海省则于2012年9月起,率先在省、州(市)、县、乡四级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先住院后结算”。“先看病,后付费”制度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医疗机构先行垫付就医费用,而填补周转资金缺口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那么,为什么部分财政资源并不丰富的西部地区也开展了公共服务管理创新的试点工作,甚至某些具体试点措施走在了东部地区的前面?
对此,本文提出基于财政、提供方和需求方的三元公共服务管理创新框架,指出三者共同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公共服务管理创新。在实证研究方面,本研究运用比较案例研究,以山东、上海、重庆、青海等四个地区为例,分析了财政、公共服务提供方、公共服务需求方对其试点“先看病,后付费”制度的影响。本研究所提出的框架不仅能够用于解释“先看病,后付费”制度的试点地区选择问题,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管理创新的动力和机理。
二、理论框架
1.财政资源
一个地区的财政资源,即财政水平与财政支出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公共服务管理创新的能力。中国目前在公共服务领域仍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财政收入同时还需要负担众多其他的政府职能,并且要受制于传统的公共支出结构和当地政府职能侧重等因素。不同地区的地方政府对各类公共服务的创新及提供成本不同,侧重程度与支出偏好不同,这种偏好决定了政府开展某项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的意愿。[11]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地区,可以依靠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补充地方财力,提高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管理创新能力。
2.公共服务提供方
狭义上的公共服务实际提供方直接影响着公共服务管理创新。根据获得资源的方式及提供方式,可以把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组织机构归为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12]公共部门主要包括政府、由政府建立和经营的公共企业及国际组织等,其运营经费全部或部分来源于国家公共财政划拨。[13]私人部门指个人、家庭和私人所拥有的企事业单位。第三部门指通过志愿提供公益服务的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14]除公共责任与公共利益之外,多数公共服务提供方还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公共服务管理创新过程中,公共利益与其利润最大化并不总是一致的。开展某项公共服务管理创新成本过高,提供方无力负担或担心影响自己的利益,会推迟进行、部分进行、甚至放弃进行公共服务创新及提供。
3.公共服务需求方
公共服务需求方是公共服务的直接受益者,公共服务管理创新的方向应以公共服务需求方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不同地区居民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差别较大,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结构、种类、数量、优先序、质量等存在着很大差别。居民通过向各级政府及政府组织表达其需求,使政府与公共服务提供方据此调整财政支出方向及公共服务管理创新方向,以提供与居民需求相匹配的公共服务。
公共管理创新范文6
【关 键 词】共生理论 网络治理 海西建设 区域公共管理
一、相关理论的梳理
共生理论和网络治理理论虽然来自不同的学科,其中的一些观念和思想对于当前区域公共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海西经济区还存在着许多发展困境,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着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如何结合两种学说,提炼出区域公共管理的合理机制,便是本文着力要探讨的。
(一)共生理论的相关概念阐释。自从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在1879年提出“共生”的概念后,迅速的在生物学中流传开来,它指的是生活在一起的不同种属的生物互相利用对方的特性和自己的特性一同生活、相依为命的一种现象,德贝里将其定义为“不同种属生物生活在一起,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传递。”正是基于上述的考虑,共生理论在20世纪中叶被引入到社会科学中来,用它来分析了许多社会问题和现象。
共生理论认为,共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共生的本质在于协商和合作,协同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互利共赢是当前各种社会组织包括企业和政府最优的策略。
(二)关于网络化治理理论。治理(governance)的概念最早来源于世界银行对非洲“治理危机”的表述,90年代以来政府命运也与社会各个方面联系更加紧密。正如罗格斯.帕奎特所言“政府、工商界和市民社会之间的合作正成为民族国家竞争力和国家繁荣的基本构成要素”在这种背景下,治理理论应运而生。韦勒认为治理需要我们思考如何变革现有“单中心”的政策框架,建构“多中心”、多角色互动与合作的政策过程。
(三)共生的网络化治理理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共生理论和治理理论有很多相似的东西,例如,强调合作、协商、互利和交往。作为一个公共管理的研究者,笔者尝试着将生物学上的共生理论和新近发展起来的治理理论整合起来,形成一种研究社会治理的新途径,姑且就叫做共生的网络化治理理论。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共生网络治理理论:第一,各公共行动主体(政府、市场主体、社会中介组织和公民个人)在外部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是相互依存的,互利共赢的;第二,合作是各方的最佳策略;第三,各方的合作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第四,政府作为网络中心(centratlity),是网络结构的一个节点,他把众多的公共行动者连接在以它为中心的网络中;第五,各公共行动主体积极地参与到公共事务论坛中,在协商对话的基础上,采取一致行动。
二、当前海西区域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在2004年1月初举行的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首次被完整、公开地提出。国务院于今年三月份正式批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成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这无疑对海西建设来说是个天大的好事。然而与国内相对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差距还很大。具体说来,当前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合作理念偏狭,缺乏区域共生和整体意识。共生理论和网络治理理论都强调区域内相关各方主体的互相依赖、团结合作,突出区域的整体性。当前海西发展的大形势下,一些政府官员的思想还局限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区划界限分明,互不往来,安分守己的思维,本省内区域间合作偏少,更不用提省际的合作了,这与国内区域合作的大环境格格不入。这一方面是受到人们惯性思维局限的影响,很难产生合作的动机,而在更大程度上,还是错误的将其它地区视为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认为“有你没我”和“成王败寇”。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哪一个地区能够仅仅依靠自身的资源发展起来。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海西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如果不破除这些狭隘的思想,将会至于这海西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二)合作模式落后,倾向于各自为战和不正当竞争。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海西经济区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说来,海西还没有形成区域的合作联盟,各层级的地方政府之间还没有形成日常的合作机制和长期的合作框架,以至于在一些可以进行合作的项目上,不知怎样合作,更有甚者,认为区域间的合作只会削弱本地区的竞争力,合作的结果只是一方的损失换来另一方的收益。加之许多地方的政绩考核指标设置的不合理,重经济指标,缺乏战略眼光,为了本地区的GDP快速发展,大力招商引资和发展外贸,大打“招商战”和“贸易战”甚至引起局地冲突,弄得关系紧张。
(三)合作机制滞后,强调政府为中心,排斥其他公共行动主体。当今区域治理的一大特色就是治理主体的多中心,一切有利于地区公共利益的主体都可以而且应该参与到地区的治理中来。当前海西发展过程中,这种“多中心”的治理机制还没有形成,这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各级政府在执政理念上固守传统的政治哲学,认为只有官方才是名正言顺的社会管理主体,其他一切社会力量只是被动的服从者,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种落后的观念危害严重,使得一些可以利用社会力量能够取得更好成效的事情因为官员的官本位思想而不能实现。
(四)合作依据不规范,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区域合作因涉及到各个层面的利益,小到个人,大到国家,甚至于全球,而各方的利益又不是完全相同的,如何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成为各方能否合作的关键。为了协调好各方那个利益,必须有一个规范各方行动的制度框架,这在国外的一些洲际和国家协约中可以看到。国内珠三角地区在这方面做的和好,它们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区域合作框架和协约,各方主体能够严格遵守,减少了许多比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当前,海西经济区还没有像样的区域合作制度框架来协调各地区的活动,海西建设要想有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在这方面下大功夫,做足文章。
(五)缺乏一个能协调各方利益和活动的权威中心。良好的合作离不了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区域治理方面,也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权威机构和中心来引领区域发展,协调各地区的利益,协调好步调一致行动。很难想象一个群龙无首的地区会采取一致行动,将区域治理的井井有条,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看一下国内外相关的成功的例子。在美国,洲际间都设立了联席会议,来协调好各方利益,珠三角地区也建立了地区合作论坛、高层联席会议制度、日常办公制度和部门衔接落实制度等,作为区域合作的中心。
三、创新海西区域公共管理机制的现实途径的思考
当前海西建设中如何加强区域合作,创新区域公共管理机制成为当前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必须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设计,增强战略发展的能力。
(一)更新合作理念,树立区域公共管理的理念。区域公共管理打破了传统的行政区界线,强调的是以区域性的或者是跨界的公共问题为导向,行动主体的多中心,合作机制的多样化。当前海西建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区域整体规划和合作,对于一些跨行政边界的公共问题,要加强对话协商和沟通交流,尽量做到多方共赢和区域利益最大化,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纷扰。各地方政府要树立区域整体利益至上的观念和长远的战略眼光,积极参与当前区域公共事务的治理中来,并尽量使各方的合作日常化和机制化,形成共同的利益共同体。
(二)改进合作模式,形成区域联合治理模式。整个泛珠三角地区的地区合作十分频繁,地区间的论坛定期召开,合作的领域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初步形成了面临港澳台,面向东南亚的整体格局。海西经济区与珠三角地区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然而为什么在发展程度上存在着差距呢?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区域公共管理的水平和方式不无关系,要加强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联动,将内陆地区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优势和区位港口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此外加强对台工作,发展两岸经贸、文化等方面交流,形成大海西经济区的合作格局。
(三)创新合作机制,形成复合行政的机制。所谓“复合行政”,就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跨行政区公共服务,跨行政区划、跨行政层级的不同政府之间,吸纳非政府组织参与,经交叠、嵌套而形成的多中心、自主治理的合作机制。此外,涉及到区域环境治理的问题上,可以吸引企业和公民个人积极参与到其中,打破传统的行政界限的束缚,形成多方参与的自主治理机制。
(四)规范合作依据,形成法治型的区域治理机制。区域治理由于涉及到众多的行动主体,利益各异,难免会出现矛盾和摩擦,这时候就需要明确的合作框架和规范来规范各方行为,协调利益关系。国内的珠三角地区在这方面一直走在国内的前列,地区间的合作多通过协议或者规定的方式进行,当前虽然福建省内部几市通过订立协议的方式建立了合作的框架,例如厦漳泉协议,但是福建同大海西经济区内部其他地市以及整个区域的合作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将会制约着大海西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必须加强区域内部各地市区县的合作协议的达成,将各方的要求以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提高区域公共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实现海西的跨越式发展,关键的是创新区域的公共管理机制,提高区域的公共治理能力。当前要在合作理念、合作模式、合作机制、合作依据和合作中心方面着手,着力形成区域联动、运转顺畅、行为规范、利益协调的区域公共管理机制,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壁垒,形成区域内统一的大市场。
参考文献:
[1]Quispel A.Bary.Some Theoretical Aspects of Symbiosis[J].Antonie
Van Leeuwenhoek,1951,17(1):69-80.
[2]Gilles Paquet(1999).Governance Through Social Learning,Ottwa:University of Ottwa Press,p.214.
[3](Weller,p.(2000)“In Search of Governance”,In Pierre(Ed.),Debating Governance.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转引自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1.
[4]芮国强,郭风旗.区域公共管理模式:理论基础与结构要素[J].江海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