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意识形态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意识形态工作计划范文1
近年以来,党委政府在加强网络管理工作中,通过采取队伍建设、舆论引导、强化管理等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专职队伍不专职、舆论宣传有待规范、社会宣传有待加强”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加强网络管理入手,才能促进意识形态工作有序开展。
一、党委政府在加强网络管理工作中,应从多角度、多部门选优配强宣传干部,努力打造一支思想理论好、综合素质高、具有丰富意识形态工作经验的工作队伍。同时,强化网络管理岗位职责,制定严格的网络管理工作制度,以制度来规范和约束目网络管理工作。目前,很多单位意识不够,认为这个工作是网信和公安的事。
二、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网络宣传,进一步提升网络舆论引导水平,严密防范网上意识形态渗透,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在制定热点敏感问题、重大事件的舆论引导机制和工作预案的同时,切实开展网评员轮训和实战演练,努力增强和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对重大事件及突发性问题不能一味的落地封堵,应提前介入,摸清实情,适时正确处置,防患于未然。
三、党委政府应不断加强与本地有影响的网站、公众号、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对接,每月制定新闻宣传工作计划,围绕重点工作、中心工作以及网络文明建设开展重点主题宣传。同时,积极围绕思想政治、基层党建、文明建设、社会民生、社会服务、廉政文化、网络管理开展日常宣传,努力提高全民意识,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意识形态工作计划范文2
当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最初被引入我国的时候,它仅仅是一种理念,或可将其界定为一种意识形态,那时CSR更多体现的是企业的经营哲学和价值理念。而今,CSR已经从意识形态向管理工具方向发展。在此变化中,最显著的是人们对待CSR的视角变了,不再是社会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的责任,而是从企业角度出发,思索如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一问题最终归结于如何操作的问题,这就势必需要管理工具来实现。因此,CSR实际上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各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框架,进而逐步演化为可以被使用的工具,其中包括全球契约组织提出的基本原则、风险管理、利益相关方管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的报告编制标准G3和G4、平衡计分卡、COC、CSR业务系统、ISO 26000、SA8000、CSC9000T等等。
那么究竟如何将CSR整合到公司发展和管理中呢?首先就是制定或者在调整公司战略过程中运用CSR的风险识别方式。将CSR作为管理工具的识别风险和机遇的方法,不是以公司为主体来进行识别的,而是以利益相关方的诉求为基础,来真正全面识别短期、中期和长期的风险和潜在风险。这种识别过程是持续的,是随着内部和外部的利益相关方的持续沟通(可使用利益相关方管理)来发现的,让公司管理层能及时看到变化在哪里,然后确定战略的优先顺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建立良好CSR管理工具的企业,在外部条件变化时,可以通过CSR工具调整公司愿景战略,从而形成新的公司愿景战略。
其次就是一个量化的过程,因为既然是工具,那量化过程是必须的,CSR作为管理工具最重要的实现方式就是“测量(measurable)”,即将所有概念的。模糊的、不确定的东西,全部变成具有操作性的,准确的,明确的数据和流程,及时识别机遇和挑战,系统性的解决问题。比如说,在上港集团编制第一本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工作计划中,就综合罗列了公司现有的100多个具有行业特征的量化指标。在撰写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时候,我们参考的是《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3和G3.1标准。在过去的五年推进过程中,我们不断对照公司原有数据和报告指南中指标的差异,逐年扩充量化指标,部分指标向全面、精确的方向改进,数据精确度高了、全面了,就能帮助提高公司管理的精益程度。
在谈CSR工具性以及量化的问题中,最值得一谈的就是CSR报告。有人认为CSR报告是结论或者说成果,这种观点我不完全认同。笔者认为CSR报告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当然它还可以是公司形象宣传工具),更重要的是CSR报告是内部管理程度的外部展现,同时也是发现问题的载体。我们在撰写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过程中,一方面是通过不断完善和不断丰富的数据来说明公司的管理状况(简洁的文字、明晰的图表,特别是完整的数据是最强有力的证据),另一方面则是在编制报告过程中能发现企业的管理缺失或者是不足点,通过数据积累并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特别是行业内的比较,能发现一些内部管理的问题。而一旦对发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就能改善,并最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可以说,组织完成良好的报告编制工作,本身就可以成为一个发现管理问题、改善管理问题的工具。
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而言,CSR工作的实质,是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下,企业将外部变化和内部需求转化为其内部测量机制,从而对内建立相关管理应对措施,对外树立企业正面形象,进而最终实现超越盈利,达到人、组织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意识形态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企业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现代企业
一、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手段过于简单。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学习掌握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下,工作开展的手段过于简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目前社会经济和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丰富教学手段,采用互联网、投影仪、幻灯机等多媒体和现代化的信息教学设备,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灵活性,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2)工作载体不够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墙报等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报纸在这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弱,虽然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就整个社会和现代企业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仍然不够完善,还不能满足当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3)知识结构老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知识分子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革,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等重要思想的出现,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而部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却只停留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上,未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对最新的思想政治内容没有及时的对员工进行宣传和教育,降低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4)教育环境比较复杂。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国内国际间的交流已经越来越广泛,各种社会制度下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作风相互冲突、相互影响,给中国现代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很多难题。例如,如何应对资本主义文化中糟粕部分的侵袭,如何正确划分经济利益和经济成分,如何保持社会主义优良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对稳定企业员工队伍,保持其意识形态内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我们如何在开放的工作环境中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路径分析
(1)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观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要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顺应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潮流,用哲学理论武装企业组织,统一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不断发展和创新观念。在新形式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根据改革的形势和发展的需要,带动企业和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性。(2)正确处理利益分配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分配的关系和原则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物质利益观念在不断增强。所以,现代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既要强调效率优先,也要兼顾公平,既要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也不能侵害国家和企业的利益。这些关系的协调,需要我们积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来加以引导。(3)创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创新,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政工队伍做组织保障。首先要重视工作人员能力的培养,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确保各项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其次,要重视优秀人才的选拨,尤其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生、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等人员中素质过硬,政治立场坚定,文化素养较高的知识分子,要把他们充实到思想政治工作当中来;最后,要构建完善的工作人员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4)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丰富而多彩,要对其进行创新,就要在传统工作内容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和更新工作内容,拓宽工作范围。首先,要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树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新观念;其次,要重视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提升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再次,要注重民主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员工的民主管理能力和法制意识,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和多种形式的教育及学习活动,引导员工强化民主监督的责任和法律意识,综合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
总之,现代企业要结合工作的实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正确处理创新和继承的关系,力求不断进步;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的优势,积极挖掘企业职工的优势,保持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赵玉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05(24)
意识形态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186-01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身的发展历史,并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特定的民族意识形态和文化模式,彰显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民族的服饰是其民族文化最集中的载体,服饰的艺术呈现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蒙古族作为北方的一个重要民族,在历史变迁中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传统服饰。对蒙古族来说,传承和发展服饰文化是促进其民族发展,巩固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探索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
1.传承蒙古传统服饰文化的必要性
对蒙古族来说,传统是蒙古祖先经过长年累月所积累下来的文化命脉,更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对蒙古族的存在具有非凡的意义。考虑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传承蒙古传统服饰文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民族文化。对蒙古族来说,传统服饰是维系民族生存的一个精神纽带,体现了种族之间的相互认同。而对于外族来说,这种属于民族的传统服饰则是蒙古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很好的体现了民族的独特性。其次,学术研究的必要。从蒙古族服饰发展的角度来看,不仅有着丰富的内容,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研究蒙古传统服饰文物,整理相关的文字资料,成为一些专家学者的重要任务。然后,社会的要求。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文化需要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人们对文化的追逐也逐渐转向传统文化层面,希望从传统文化中寻到灵感。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文化也是世界的宝贵资源,对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内,如果一些设计师能够将目光转向本土文化,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符号相结合,创新民族文化的表达方式,那么设计出的产品将更具有竞争力。[1]最后,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现状不太乐观。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民众对这种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并不高,相关的文化保护政策也难以得到落实。
2.蒙古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现状
对蒙古族人民来讲,其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因为蒙古族的服饰承载了蒙古人民的意识形态、审美趋向、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其服饰也在悄然变化着,并融入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各种理念,促使蒙古族的传统服饰紧赶当下的服装潮流。当然,这些变化的产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就是蒙古族传统服饰功能的转变。时代在进步,社会环境也不断发生着变化,逐渐削弱了传统服饰以往的功能。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在重要的节日庆典穿上自己的民俗服装,在民族文化的宣扬和交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些国家,人们为自己的民族服装注入了现代化的元素,只是保留了传统服饰的一部分特征。在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厚重、宽大的长袍已经不适合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服饰的变化也成为一种必然。其次,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蒙古族人民对其服饰的态度。仔细审视现在蒙古族人民的服饰特征,女袍的款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并融入了西方的裁剪工艺。第三是服饰面料的变化。基于传统的观念来看,其民族服饰的面料主要是皮革、毛呢、裘皮、锦缎等。正是由于这些具有民族特征的服饰材料,蒙古族服饰才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2]但是,受到服饰成本以及穿着便利化的影响,那些传统的服饰面料应用的较少了,替代它的是一些常规面料。最后,传统手工艺的衰落。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境况下,一些民族的传统技艺也逐渐流失,那些复杂的服饰制作工艺也渐渐衰落,甚至在某些地区已经消失。另一方面,现代的年轻人对这种传统的民族手工艺持漠视的态度,致使民族传统工艺没有很好的继承人,加深了蒙古传统服饰发展的危机。
3.对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及发展的思考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是蒙古族较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鉴于传承蒙古传统服饰文化的必要性以及蒙古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蒙古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文物保护。服饰文化的保护是服饰传承的基础,对蒙古族来说,一些珍贵的文物可以很好的见证其民族服饰发展的历史,同时也为民族服饰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由于服饰文物的易腐坏性,相关的国家文物单位要做好相应的文物保护工作,一些文化部门也要对蒙古族传统的服饰图案、服饰工艺制作等进行发掘和整理,并将其利用影音或文字的形式给保存下来。第二,政府支持。针对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将此项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中,并以现实为依据,制定出相应的服饰文化保护方针。[3]另外,加大相关的财政投入和服饰文化的开发力度,鼓励服饰文化以及服饰手工艺制作方法的传承。还可以建立健全相关的保障机制,利用一定的法律手段来实现服饰的传承与发展。第三,教育投入。就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言,教育是一个必要手段。对此,蒙古族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将与服饰有关的专业知识引入蒙古族地区的高校内,例如民族学、历史学、服装设计等。第四,加强对外宣传。基于文化传承的角度,“留住传统”在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宣扬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些不只是需要相关专家学者的参与,更需要民众的努力。因此,可以借助媒体的宣传,多举办一些社会文化活动,例如一些文化博物馆的展览。除了以上这些,还可以以蒙古族 服装设计为主题,适时举办一些比赛活动,或者将其制作为纪录片,通过影视等媒体进行传播。
除了以上的四点,蒙古族人民也可以利用文化产业和服饰创新的方式来传承和发展蒙古族的服饰文化。例如将服饰文化的发展与市场的发展相结合,开拓旅游产业。服饰创新,例如顺应时代的发展,以提升服饰的内涵为主要目的,并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制作出具有鲜明特色蒙古族服饰。
4.结语
总的来说,蒙古族的服饰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蒙古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传承蒙古传统服饰文化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并且考虑到蒙古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现状,可以从文物保护、政府支持、教育投入、加强宣传等方面来促进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最大程度的实现其服饰文化的意义和功能。
参考文献
[1] 曹莉.对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42(2):5-9.
意识形态工作计划范文5
利益,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意识形态。
一方面,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快速的个体化进程。曾经以家庭本位著称的中国,家族日趋式微,主干家庭也逐步让位于核心家庭,即便在核心家庭内部,夫妻之间也更像是一对有着亲密关系的合伙人,有着越来越明确的利益边界,新《婚姻法》关于夫妻财产的规定不过是“新民俗”的法律追认。在当下中国,似乎我们每一个人都对利益有着越来越敏锐的触觉。
另一方面,这些越来越独立的个体又在重新组织化。人以群分,原子化的个人根据自身的利益进行组合与分化,新的阶层和利益群体不断涌现。这是一个利益组织化的过程,而利益组织化不可避免地涉及政治。政治的本质就是对价值(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在时代,每个人都活在集体当中,公开的利益计算在某种程度上是被禁止的,所以国家可以通过意识形态动员成千上万的人群牺牲自身的利益,譬如支援三线建设、支援边疆、上山下乡,等等。而在当下,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不再具有天然的崇高性和正当性,个体或群体可以与更大的共同体进行利益博弈,这在动拆迁、征地、国企改革等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正因为这样一个个体化与组织化的双重过程,我们才会看到这样一个吊诡的中国:一方面“去政治化”,人们似乎不再关心政治,而成为热哀于赚钱和消费的经济动物;一方面“再政治化”,利益的分化使得左右分歧难以弥合,“改革共识”无法凝聚,甚至一些非政治性的事件也常常被政治化解读。
从利益诉求到权利意识
随着利益政治时代的来临,人们的权利意识也在悄然滋长。因为当我们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时,必然会涉及群己权界:哪些利益是正当的、不可剥夺的,哪些利益与他人的利益或公共利益存在冲突,哪些利益是大家所共享的?
随着利益格局的定型与重塑,随着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入,各种利益冲突也在逐步凸显,与维权相关的“”层出不穷:一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厦门、大连、宁波等地的PX项目是典型案例,引进PX项目符合地方政府和企业家的利益,而反对PX项目反映了当地民众对宜居环境、健康安全的诉求。二是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譬如,北京、上海等地的外地户籍家长主张开放异地高考,取消高考的户籍限制,而一部分本地居民则坚决反对异地高考;又如,在一些罢工事件中,企业主与工人之间的利益之争。三是地方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冲突。贵州的瓮安事件、广东的乌坎事件、江苏苏州的通安事件都是官民冲突的典型个案。
我们看到,上述的利益冲突不再是抽象的意识形态之争,而主要涉及具体的利益,以经济利益为主,如物权和财产,也涉及生活方式,如环保、健康。这就决定了当前中国的大多数利益冲突是低烈度、碎片化的。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公共事件当中,当事人正在从具体的利益诉求转向抽象的权利诉求,譬如,在要求开放异地高考的过程,有的家长提出了公民权的诉求;在反对地方政府随意拆迁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财产权的诉求;在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纠纷中,人们提出了业主自治的诉求。当人们的权利意识逐步清晰、日益成熟,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转变传统的治理方式,将民间力量纳入治理体系,用制度化的方式、而不是个案的方式(特事特办)来解决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利益冲突。同时,这也要求我们的社会,我们不同的个体和群体,在主张自身权利的时候同样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走向协商:以上海J镇志愿者联合会为例
利益不只会带来人际矛盾和群体间冲突,也让人们在冲突当中学会妥协与分享。不要忘记,除了冲突性的利益,还有共同利益。冲突本身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去化解冲突,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在双方之间找到一个最大公约数,尽最大可能避免零和博弈的出现。
有的研究者认为,中国社会历来缺乏妥协和宽容的传统,但笔者认为,不可将妥协和宽容视为一种民族性,西方社会也曾经经历过一个不宽容、不妥协的阶段。只要相信中国人与其他国家的人民一样具有理性,会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那么,宽容与妥协并非什么求之不得的天然禀赋,而是社会互动中的一种行动策略,并有可能在长期的实践中沉淀为一种政治文化。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就发现了一些地方性的、民间性的实验,人们试图用协商而非对抗的方式来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
J镇处于上海近郊与远郊的结合地带,实际上更加接近市区,而不是区政府所在地S新城。市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是成熟、完善的,而S新城作为上海的卫星城,本身就是一座功能完整的中等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备。这样一来,从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来看,J镇就成了市区与郊区之间的一块“洼地”,一方面远远落后于市区,另一方面又超出了S新城公共服务体系的辐射范围。近年来,J镇人口的迅猛增长,更加大了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难度。
2008年初,为解决“出行难”问题,J镇镇北面多个小区的热心业主(多为40岁以下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以业主论坛为平台,自发成立了“北J镇联席会议”,不断向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反映问题。2008年4月,“北J镇联席会议”的论坛版主和热心业主们联合签名向市政府发了《J镇居民致人民政府的求助信》。2008年7月,沈骏副市长在办会见了联席会议版主强先生、薛先生。2008年秋,薛先生又参加了由市长韩正主持的网民代表见面会,再次反映了J镇城乡结合部的管理问题。
2008年底,副镇长华女士调到J镇,分管社区事务,上任之初,她感觉压力不小,因为2006年A小区的“选举风波”在市里面“挂了号”,成了区里的“典型”;青年业主的“北J镇联席会议”更是让她头疼。为了及时了解业主的需求和动态,华镇长让居委会将各自小区业主论坛的网址和主要的版主信息上报给她,安排社区办两名工作人员每天关注网上动态,并要求居委会成员进入论坛,多与网民接触,提供信息,引导舆论;与此同时,她也开始邀请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2009年,在涉及公建配套等主要事项时,华镇长开始邀请相关的网民、版主,听取他们的意见,一周以内给予答复。此时这种见面会是不定期的,也没有固定的人员。经过一年的磨合,华镇长和“70后”、“80后”的网民代表逐渐打破隔阂,相互信任。
201 0年,J镇的网民见面会步入正轨,定期举行,讨论的时间,主题和议事规则逐步成型,版主和网民采用罗伯特议事规则,自发维持会议秩序,规定每人发言时间不超过5分钟,内容不能重复,简明扼要。与此同时,见面会不再由社区办唱独角戏,华镇长只负责召集,根据会议主题邀请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网民见面,现场答复。
2011年,镇政府不再被动地听网民讲,而是主动将政府未来的工作计划告知网民。每次开会之前,镇政府都会通过电话、短信和网络“召集令”,征集业主网民报名参加会议,每次人数控制在15~20人。志愿者联合会的成员是每次会议的主力。沟通会议基本保持每月一次,遇特殊情况就两个月开一次。主题围绕J镇的卫生、治安、交通道路建设等公共服务。开会之前,社区办先通过居委会的网管员对社区论坛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了解网民关心的话题;而网民也会事先搜集资料,酝酿想法。双方提前做好“功课”,在沟通会上进行讨论。以下是近两年网民见面会的议题:
2012年5月,“北J镇联席会议”的版主们富有智慧地将联席会议更名为“志愿者联合会”,“志愿者”显然是官方更能接受的名称,并打破“镇北”与“镇南”的藩篱,吸收一部分镇南地区的热心业主加入,成立代表性更加广泛的“J镇志愿者联合会”。四年间,志愿者联合会定期召开政府和网民圆桌会议,87条有效建议和意见中有63条得到解决。
不难发现,镇政府与青年网民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除了得益于开明的领导华镇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产阶级的“政治成熟”。
志愿者联合会的成功之道在于,他们采取了具有妥协性和灵活性的结盟策略。志愿者联合会的版主们与镇政府建立了一种非正式的结盟关系:一是针对网上的激进言论,版主们坚决进行抵制。在J镇的业主论坛上,曾有一些网民为了物业管理的事情,要组织业主“集体散步”,约定了游行时间和路线。版主主动与华镇长联系,询问如何处理。华镇长让版主删帖,版主答应了,但表示要增加一个说明,解释删帖的原因,以避免网民的误解和谩骂。版主的说明在经过华镇长审核之后。武先生说:“我们在网络上与言论过激者进行斗争、辩论,有些ID在我们论坛上挑不起事,就只能跑到别的论坛去了。我们特别反感那些一味抱怨,却从不提建设性意见的人。”华镇长高度评价版主们的工作:“版主们很有社会责任感,他们提出网上要有规矩,什么话不能说,碰到什么事情怎么处理。正是因为他们的工作,网络才能做到风清气正。”
二是共同向上级政府呼吁,争取政策倾斜或资源投放。譬如通往市区的公交线路超出了镇政府的能力范围,需要市级政府职能部门的介入。在这种情况下,志愿者联合会可以发挥整合民意、代表民意的功能,从外部向上级政府施加适当的压力。2012年5月,志愿者联合会发起“一条路,一条线,齐签名,畅J镇”的签名活动,希望可以开辟J镇连接虹桥交通枢纽和地铁9号线的三条公交线。之前志愿者曾与镇政府协商此事,但镇政府感到为难,因为这是跨区的交通规划。当志愿者提出在线下组织签名活动,镇政府没有表示反对意见。签名活动得到15个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的全力支持,物业公司在显著位置张贴活动海报,居委会周末在小区门口设摊,组织居民现场签名,在短短的两周时间里征集到5698,位居民签名。一个月后,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对居民的建议给予了积极回应,公布了改善J镇交通状况的具体工作计划。
虽然网民见面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这种对话平台的非制度化特征也蕴含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将来主政的领导对这种沟通方式不认可,见面会很可能会流于形式。志愿者联合会开始寻求进入体制内来直接参与政策的重大决策。
2011年,上海市基层人大换届选举,志愿者联合会积极宣传并参与了区、镇两级人大代表选举。以下是志愿者联合会写给居民的选举动员信《选个邻居当代表!登记选民了么?》:
各位J镇邻居:
想不想有连通9号线和2号线公交?想不想小又挤的社区巴士优惠换乘?想不想肠梗阻的公路畅通无阻?……改善的机会来了!2011年11月16日,我们―起参加松江区利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吧!我们希望:用我们的一张张选票在J镇选区选出代表居民利益的11位松江区人大代表和53位J镇人大代表,为我们说话,为我们争取权益!……去登记!去投票!选个邻居当代表!
这份热情洋溢的动员信大大激发了J镇居民尤其是中青年业主的参与积极性,“我们希望有自己的代表,不希望总是被代表”。一部分外地户籍的业主甚至专门回到老家办理选民资格转移手续,以获得J镇人大代表选举资格。当时北J镇地区一共有8位代表候选人,其中2位居委会干部,其余的候选人都是自主参选,版主强先生、容小姐和薛先生名列其中。最后,在网民和居委会的全力支持下,曾经被市长韩正接见的版主薛先生成功当选J镇人大代表。网民在业主论坛上兴奋地表示,这是“居民担任镇人大代表零的突破”!
2011年华琳调到邻镇任职,网民见面会的机制没有因此“人走茶凉”,镇里安排党委宣传委员和社区办主任继续负责这一平台的工作。社区办主任尤爱华这样评价网民见面会的效果:
虽然很多问题是网民见面会解决不了的,但是,这一机制改变了网民对政府的态度。网民一开始跟政府是对立的,等他们真正参与进来,就认识到,与其指责政府,不如群策群力,出谋划策。现在通过网民见面会,他们开始理解政府的难处、问题的复杂性(2012年7月26日访谈记录)。寻找公约数:J镇志愿者联合会的启示
显然,志愿者联合会采取了一种不同于“依法抗争”(即以上级政策或法律来对抗基层政府)的维权模式,笔者称之为“忠诚呼吁”。与“依法抗争”相比,“忠诚呼吁”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依法抗争以中央政府作为忠诚对象,而忠诚呼吁以基层政府作为忠诚对象。欧博文和李连江等人的研究显示,依法抗争者通常把国家分为值得信任的中央与不堪信任的基层政府,或者更笼统地分为值得信任的“上级”和不值得信任的“下级”,“中央政策好是好,一到下面就走样”这种说法便反映了这种态度。而J镇中产阶级并不接受这种黑白分明的二分法,在他们看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时立场一致,有时存在一定差异,但不存在绝对的好坏之分。与“依法抗争”相比,“忠诚呼吁”的抗争性质更弱,不是用中央政策、国家法律或上级政府来“压”基层政府,而是在承认基层政府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游说和协商。
其次,依法抗争以基层政府作为抗争对象,而忠诚呼吁以基层政府作为潜在的结盟对象。一是针对网上的激进言论,版主们坚决进行抵制。二是共同向上级政府呼吁,争取政策倾斜或资源投放。在网民见面会上,志愿者联合会成员经常对与会官员说:“你们有什么难处跟我们说,我们去向你们的上级呼吁。”
最后,依法抗争以中央政策作为武器,忠诚呼吁以地方政府的政绩作为谈判筹码。依法抗争者倾向于否定基层政府的政绩,认为基层政府违背了中央政府的政策和意志,他们会利用中央政策来制约、纠正基层政府的某些不当行为。忠诚呼吁的策略则努力在自身利益与基层政府的政绩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
意识形态工作计划范文6
1、认真学习上级下发文件,协助建立健全公司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等各项制度。
2、在本集团现有的制度前提下,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部门的工作联系单、工作流程、工程管理表格并指导实施。
3、整顿、整理、收集与工程造价部门相关的内业文件、资料建档工作。
4、制定集团的管理方针,针对原工程造价遗留存在的实际情况和困难逐步解决,设计现有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管理方案并指导实施。
5、接任本集团的工作以后,对现有人员进行初步调整,有了一定的改善。
6、面对各部门的工作情况不同,和集团原有存在不够完善的因素,加以协调沟通。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开展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
7、加速办理一期土建及水电工程的结算收尾工作,和对原有的签证单结合现场认真细致的核实。
8、加强形象进度款的把关和控制,制订《现场签证管理办法》的相关程序。起到监控、核算工程造价及控制工程成本的作用,发现问题做到及时向总裁汇报。
9、对原有的工程合同、工作联络函、工程承诺书、现场签证单、设计变更通知单补充结算,进行重新核实把关,增强了造价部门在工作中真正起到了监督和审核的职能作用,确实减少公司的经济损失。
10、 结合公司现状提议新项目的招投标,的有效管理方案及流程管理,并在继续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工作,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成本给公司带来效益。
11、 编制本公司财务工程款的支付管理、结算程序。
13、工程部的签证单时常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的现象。如有些工程的工艺过程需要记录的数量、规格、工作内容均不详就要求造价室确定单价。现场设计变更或现场增减变更项目,现场施工没有及时确认,过后补签证单并要求造价工程师一起确认,不按施工管理流程。我及时的配合工程部、工程监理及时给予纠正和办理签证手续。
14、争取将二期工程总包以外的分包工程项目,抓紧于年前给予办理工程量的核实签证工作或初步结算和验收工作。由于因人员的特殊变动,以免影响现场的经手交接工作,给工程量的核实真实性受到影响。同时能够更好的把握、控制年底的进度款支付的准确性。
二、存在不足
1、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组织、沟通能力有欠缺,和其他同事之间还有一定距离。二是涉及工作多样复杂,需要时间上的相互学习、沟通。三是工作中不够老道加上脾气燥,容易犯上主观意识形态的错误。要在不断的努力、学习过程中改变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完善。在今后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努力把工作做的更好。
2.后期办公室招聘部门的工作人员存在各种因素问题,造成人员管理不善不合理的调配工作,以致影响各部门的日常的各种工作。
三、明年工作计划
1、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工作能力,尽职、尽责、尽快地完成各项工作。
2、做好本集团的工作,对各项决策和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解决办法供集团参考,并努力配合各部门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
3、工程招投标报价程序不能满足公司的管理要求存在严重不足,希望能够有新的措施。
4、做好二期的结算准备工作,同时配合工程部做好三期开工前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建议:
1、三期工程建议以大包干的形式发包,减少市场价格变波动的风险,同时成本也会得到更好的控制和有利于投资资金的统筹安排。
2、工程大包干的形式同时对现场 “质与量”的管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又能够杜绝现场的工程签证舞弊行为的通病,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减少办公费用和其他开支,减少结算费用和缩短办理结算时间,更多快好省的有效节约建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