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团队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汽修团队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汽修团队工作计划

汽修团队工作计划范文1

入读中职学校大多是之前让教师头疼的学生,这些学生文化基础差、有厌学情趣、日常行为约束能力差,课堂玩手机是普遍现象。作为中职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若不能科学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就难满足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的需求,更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汽修专业教师就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适应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需要。

在汽修教学中,采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以对汽修行业从业者的要求为目标,结合汽修实际的工作任务,按汽修工中高技能鉴定要求,确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将原开设的理论课、实训课整合,形成若干"教学项目"。项目教学方法是按职业能力要求来构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技能,符合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1.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可追溯到16世纪末在意大利兴起的建筑和工程运动,在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中的得到推广。项目教学法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由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独立组织和实施工作,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具体包括: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主持下以小组合作工作形式,自行组织完成项目。工作要主动,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2.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及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按照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为导向将课程分成几个项目,在项目中又划分成一系列任务,并与相应的知识点关联,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来领会新知识,同时扩展学生对更深层知识的学习,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有机结合。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2.1 更实用。项目活动是指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具有学习和研究价值并且是学生们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深入地、直接地了解、观察,从亲身经历中获得经验和学习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活动。

2.2 多能力培养 。项目教学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以及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2.3 教师能力提升 。教师正确实施项目教学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被极大的激发、自觉地学习并高质量地完成项目作业。它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要求教师有极大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经常需要临时调整。

2.4 评价多元化。项目教学法的评价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动手能力提高的过程,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具体表现以及作业质量。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主要在于:一利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项目中实际遇到的问题。通过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与企业要求差距缩小,更好适应企业生产一线要求。二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到首位,通过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培养学生在生产实际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即实践能力。三通过实践项目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的运用,理解工厂实践离不开理论指导。使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学和应该学到什么程度。四通过具体项目实施,使学生更好的实践和操作。做到懂原理,会操作,能维护。

3.项目教学法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阶段设定任务:一辆上海桑塔纳轿车故障现象为发动机怠速不稳,并且最高车速只能提到140 km/h试车发现急加速时发动机排气管冒黑烟,且有回火现象。

学生任务分配:搜集发动机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并要有相应的3D动画视频;搜集电控发动机中各传感器的作用;搜集常见故障诊断与分析等资料。在设计项目任务时,可请学生参与,学生的意见可以提高项目任务的可行性。

教师的任务: 该任务中教师需要准备好要求学生准备的资料,一个失真的空气流量传感器,一辆相匹配的车,多媒体设备,检修工具有解码器、万用表等。教师要研究与职业有关的、需要运用理论和实践解决问题的项目。保证项目工作所需的场地、工具、技术设备和时间等 。

第二阶段:计划 。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和对在有关情况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与方案,这阶段可采用分组讨论等方法。

该项目的工作计划:

(1)学生根据搜集资料给小组成员讲解发动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以3D动画视频更为合适。(讲解时间30分钟,学生讲解为主,老师补充)

(2)学生根据搜集资料讲解电控发动机各传感器作用,以视频讲解为主。(时间20分钟,老师做补充)

(3)学生按搜集资料把可能的故障原因写好,以PPT形式讲解。(时间20分钟,老师要补充)

(4)小组实车观察并写出故障现象。(时间5分钟)

(5)小组负责人使用解码器调取故障码,有故障码用万用表进行确认,无故障码,小组进行讨论。(时间45分钟,老师提供建议)

(6)小组讨论分析找出故障部件。(时间15分钟,老师给予回复对错)

(7)小组分析故障原因。(时间15分钟,老师总结补充)

第三阶段:决策

该任务的分析决策:发动机怠速不稳,故障系统肯定发生在发动机不是底盘,最高车速上不去的原因应该分析发动机的问题。急加速冒黑烟的问题一般都是空气与燃油配比问题,该故障应该是由空气过少或喷油量过多导致。回火问题一般都是点火时间不准确。根据这些理论分析,要求小组成员从理论上决策进行故障诊断。

学生在众多的计划中选择一个最好决策,学生要创造性地、独立地、自我承担责任地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获取信息以及计划的基础上对决策进行调查、实验、研究。也促进学生的团队能力和自我检查能力。

第四阶段:实施

学生明确各自分工,按工作步骤工作。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教师只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并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该任务一般会先检查火花塞,发现电极发黑,测量高压线正常,更换火花塞故障依旧,据此判断为混合气过浓。用解码器检查无故障码,查看数据流,氧传感器正常、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节气门开度数据正常,查看到空气流量信号数据为6-7g/s(正常值为2.4-5.0 g/s)。这说明了是发动机电控单元接收到偏大的进气流量信号后加浓了混合气。根据检测结果可以判定是空气流量传感器有软故障,更换后故障现象消失。

第五阶段:评估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以完成项目的情况为依据。分三级来考核:第一级是由学生本人进行自评;第二级是由各小组成员根据每一组员对本组活动所做出的贡献和实际表现进行互评;第三级是由教师对小组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定。最后由教师综合三个级的评定情况, 给出对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评价。

汽修团队工作计划范文2

论文摘 要: 以课堂为载体,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既能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又能适应学校教学管理特点的教学模式,把工作过程引入课堂教学实现教学实训一体化是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职业教育承担着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责任,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与经济、与市场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2005年10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如何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我校教改的尝试。

一、对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认识

“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1]认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2]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则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把工作过程引入课堂教学实现教学实训一体化教学的运行模式,它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程,把知识、技能和技巧融于学生完成工作任务过程的各项实践行动中,让学生以获取直接经验的形式来体验学习和创造的过程,着重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硬件上把企业环境引入学校,把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有机整合,在软件上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以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汽修专业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汽修专业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1.目标性原则。

职校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需要的人才。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系统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和职业特长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

2.现实性原则。

(1)提高中职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相关度,加强专业的适用性,建立与生产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

(2)了解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于特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要求,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3)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和调整课程、教材,把岗位的能力、需求融入课堂教学设计,建立起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与企业的“做”融为一体。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汽修专业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思路。

1.根据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计划。

学校根据社会和企业用人的要求来调整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现代企业技术、工艺、产品更新步伐加快,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如果学校教学一成不变,学校专业和课程与一线企业的距离就有可能迅速增大,这就要求学校不断改革和更新专业和课程。中职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要符合企业技术、工艺及生产流程的发展要求。脱离了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学校专业和课程也就没有了生命力。

(1)确定专业培养方向。学校将教学规范与企业需求结合起来。即: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结合;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结合。我校通过引入教育部规划的博世汽车诊断实训中心、奔腾ARS汽车维修班等校企合作项目,并与南宁市多个4S店联办,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以订单式培养、冠名班等教学方式,校企共同开展课程设置、教材选编、学生录用、教师考核、技能培训、推荐就业等教学全过程合作。推进订单联合培养、能力递进培养、实际工作过程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试点班、试点课程逐渐向专业、课程体系逐渐推进,并在专业全面推广。

(2)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专业模块体系工种和专项技能的要求,根据企业的需要将一些专业技能课进行整合,使之实用性、操作性更强。利用灵活的模块式课程结构来满足企业和学生的不同需要。引入课程群的概念,把全部课程根据能力培养要求分成三个大群,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一是专业基本能力点。采用大班化教学,注重培养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将职业道德、就业指导教学列入课堂,尽量采用案例教学。

二是项目综合能力群。采用工作过程项目化系统化课程体系进行教学。设置了以下8个学习领域课程:①发动机机械维修;②发动机电控维修;③底盘机械维修;④底盘电控系统维修;⑤汽车动力电器维修;⑥汽车车身电气系统维修;⑦汽车维护与保养;⑧汽车认识。

三是岗位能力综合群。以岗位需求设置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所有课程实现现场教学、工学交替,并且根据汽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3)实施灵活教法,编写适合学生认知和发展水平,以及企业用人要求的专业学习手册。每一个学习领域课程教学评价中,都设计了“工作过程工作页”和学生学习练习册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训练使用,并将之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价内容。当学习完毕之后,主导教师又分别对学生进行理论测试(纸笔考试)和随机性的实践环节动手能力测试。

(4)定期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不断适应现代企业技术更新加快的步伐,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为企业提供实用型人才。

2.注重对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既具有教师资格及专业技术职务,又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是现代职业教育对师资的新要求。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进程。一方面,企业向学校输送适合从事教学工作的专兼职专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到学校示范讲学,有利于学校教师跟上最前沿的技术和工艺流行趋势和发展方向,充实了课堂信息量,让课堂更贴近企业,从而创新课堂教学机制,激活课堂教学。另一方面,理论教师直接参与实训环节,采取跟班方法解决动手能力问题。教师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零距离接触,了解企业生产状况,从而灵活地调整教学计划,开发和编写能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教学上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同时,通过接触企业,填补了教师专业知识方面的一些空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模式把教学和生产过程紧密结合起来。

我校在实施汽修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设计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四方面的措施来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

(1)实施“名师培养工程”,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

启动“名师培养工程”,有层次、分类型、梯队性地安排教师外出进修和到企业实践锻炼,甚至到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参加技能培训。

加强培养计划的管理,根据教师特点和专业建设要求,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对于本科学历的教师,要以学历进修和业务进修并重,同时考虑技能培训。对技能型教师,要以业务理论进修为主进行培训。对于高学历教师,要以到企业实践锻炼为主进行培训。境外培训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及其培养对象为主。

为尽快适应中—高职对接对师资的要求,实施“硕士培养”工程,鼓励与支持在职青年教师攻读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

(2)实施“项目培训计划”,提升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

一是校本课程项目培训。开展每年一度的校本课程培训,即每年拿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安排校内专家讲授,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践培训,交流教学经验。通过完善活动的组织,提升活动的参与性和实效性。

二是课题开发项目培训。实施以产品研发带动的项目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组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以研发课题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可首先从实训教学设备的研发着手),从而提高他们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如成立汽车教育教学研究室,开展校本教材电子化,核心课程建设,争取南宁市、自治区甚至国家级科研项目等活动。

(3)开展两个拜师活动,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

一是开展技能型教师与理论型教师的互相拜师活动。按照新老结合、理论型与技能型结合的原则,把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起来,互相学习理论和技能,并安排他们共同参与理论课和实践课“一体化”教学的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力的共同提高。

二是开展校内专任教师与来自企业一线的实践课教师互相拜师活动。通过一对一结对子,校内教师向校外实践课教师传授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经验,校外实践课教师向校内专任教师传授来自企业一线的最新技术技能。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

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列入教师的岗位责任制,定期检查和考核,不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职业教育。

3.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合作模式

工作过程系统化可最大限度地接近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但教学环境和生产环境毕竟有所不同,而且职业学校通常只具备完成学生基本训练的条件和能力。要想掌握熟练的生产能力并快速积累工作经验,最佳方式还是让学生亲身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见习,让学生熟习企业各生产流程的操作过程,真正做到将理论付诸实践,从而实现教学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使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具有合理的知能结构,能够有目的地、合理地利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独立解决问题;在方法能力方面,使学生具有独立学习、开发自己的智力、设计发展道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运用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制订工作计划、工作过程和产品质量自我控制、管理,以及工作评价的能力。在社会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社会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学生进入企业见习、实习,一方面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经常目睹工人师傅的绝活,接触到大量的在课堂上和书本里所学不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从而开阔了视野,大大增强了就业的适应力和竞争力。生产实习可以让学生在企业内随着师傅的生产过程进行熟能生巧、巧能生华的反复操作,使技能转换为技巧。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我校校企合作的具体做法是:

(1)加强校企合作制度和机制建设,为开展校企合作提供组织保障;

(2)根据企业需求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开设多种项目定向班;

(3)共建行业、企业在职员工培训中心;

(4)与企业签订用工协议,实行订单培养;

(5)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施工学交替;

(6)校企共建校内生产实习车间;

(7)校企合作开办对外的4S店,与企业集团共同合作;

(8)大力开展对外培训服务工作。

4.基于工作过程的学校实训环境的营造。

我校通过引进企业先进文化的做法,让校企文化在工作过程系统化教与学的过程中相融合,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工作运行方式、生产管理方式,熟知产品的工艺流程、质量保证体系,并自觉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以此来培养学生敬业爱岗的意识,调动学生学做人、学技能的主动性,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技能本领,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先进的企业文化,适应了企业规章制度的管理约束,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大增强。学校也从而形成了富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新文化。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改革能够让学生获得一种全面的、切实有效和有用的教育,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我校汽修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实施为社会造就素质好、技能强的高素质劳动者。

学校在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影响下,面向市场确立专业方向、开发课程体系、组织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这是有利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模式。这一职教模式便于对学生开展职前培训,也便于对职工开展转岗培训、提高培训等,有利于造就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有利于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统一。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最大特点是利用了学校与企业的各自的优势,把以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课堂教学环境,与直接获取操作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环境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有利于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

只有输送人才的职业学校与接收毕业生的企业紧密衔接,其培养出来的劳动者才能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只有企业的积极参与,才能让职业学校了解企业的需求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才能培养出职业能力强、专业技能精、敬业精神好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汽修团队工作计划范文3

摘 要:中职创业教育相对于就业教育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教育,以培养中职学生自我创业为目标。本文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文化氛围构建、实践基地拓展等方面,对中职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的途径和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创业教育 就业教育

中职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旨在培育中职生创业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学生从简单的求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缔造者。《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版)进一步明确把创业教育纳入中职学校德育课必修内容,而中职学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对此,中职学校更要结合市场的需求,强化和普及中职创业教育,培养中职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完善创业教育工作机制

1.建立创业教育领导机制

要使中职学生创业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必须实现学校创业教育的体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整体上建立“领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全员落实”的创业教育工作网络,成立校长为组长的校创业教育领导小组,成员由涉及教学、德育、后勤三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具体由教务处牵头。领导小组定期讨论学生的创业工作,制订有关工作计划、方法、措施,查找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

2.制定创业教育管理制度

(1)完善学生创业活动考核制度。把学生参加创业活动纳入学分制系统,以课外学分的形式记入学生成绩档案。也可以视活动开展情况及效益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

(2)制定学生创业社团管理制度。由校团委牵头,为每个创业社团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在场地、设备、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

(3)制定教师创业教育考核制度。选拔一批学历、职称较高,具有较强科研能力,乐于无私奉献的教师担任学生的创业指导教师,对参与指导学生创业的教师,学校在评优和评职过程中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

二、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完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国内现行的中职创业教育大多采用课外培养等课外实践的方式,由于中职学校学生入学成绩较低,文化基础较差,单纯实施课外培养,学生精力投入很难保障。因此,必须构建以就业指导为起点,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实践锻炼为手段的适合中职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笔者所在学校将创业教育课程分成两大类、四大模块(如图1)。这四大课程模块不是简单的分割,在实践过程中各课程模块相互交叉、融合。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环境课程为辅,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如:围绕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创业指导等课程内容,根据各个专业的实际情况,在高一开设《商务礼仪》《经济法》《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在高二开设《中职学生求职指导》、《中职学生创业指导》《市场营销》等课程,让学生多方位地了解创业知识;邀请市场监督、金融、税务等机构的专家来校解答企业经营基本业务,使学生充分了解创业的途径。同时,编写了《优秀学子风采展》《创业策略》等校本教材,并邀请创业有成的毕业生回母校进行现身说教,对学生进行了活生生的创业教育。构建学校、社会和企业的多层次教育渠道,启迪了学生创业思维,激发学生内在潜能,树立创业理想。

2.关注创业教育教材开发

目前市面上的创业教育教材很多,但绝大部分缺乏系统专业的创业知识,而且基本是以理论为主,没有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很难吸引中职学生的兴趣。校本教材开发要把握如下三个原则。

(1)教学内容项目化。采用教学项目、任务驱动的模式编写教材,力图创新知识的呈现方式和教材的内容结构形式。把每个教学项目分解为若干个教学任务,每个教学任务由任务要求、任务内容、知识解读、任务实施和任务拓展组成。各个项目相对独立,项目化的教学内容有利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灵活选用。

(2)创业项目实用化。创业项目紧扣区域产业特点和中等职校专业设置要求,覆盖三大产业,突出第三产业。把创业的相关基本知识分散融合在各个项目中,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不知不觉就掌握了创业知识;紧贴中职优秀毕业生创业的成功案例和中职学生创业的现状,操作性强,实用性好。

(3)创业素材本土化。创业项目中所涉及的许多素材,如创业政策、创业操作流程、创业案例等要源于当地,这有利于当地广大中职学生创业,也可作为其他地区中职学生创业时的参考。

3.深化创业教育课程研究

为保证创业教育深入开展,鼓励教师从创业教育实施的现实情况和需要出发,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课程研讨,完善创业教育实施方式,推动学校创业教育发展。如鼓励教师申报、设计创业教育课程研究方面的课题与论文,并对这些课题实行定期检查、滚动拨款、专家指导、成果鉴定等制度,以提高创业教育课程研究的水平。

三、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建设

1.增强教师创业教育技能

一是选派教师到创业企业当中挂职锻炼,学习创业教育的实践技术;二是组织教师参加专题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培训,提升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和能力;三是开展内容丰富的校本培训,加强全体教师的创业教育意识。使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2.组建创业教育教研团队

以校内创业教育专职教师为主体,聘请校外各类专家为创业教育指导老师,建立创业教育教研团队,专门开发课程,编写教材,与各类企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时时更新创业教育的内容,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3.建立“创业名师工作室”

聘请热心中职教育的知名成功人士等,在校内成立名师创业工作室,以成立校内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载体,对中职校学生个体创业实践进行指导。同时,创造条件也让更多的教师体验创业的过程,鼓励教师利用学校资源进行自主创业,构建双重属性的公司(既是教师经营下的校办公司又是学校的实训基地),使教师的创业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以丰富的实践经历对学生实施创业教育。

四、营造创业教育文化氛围

任何一个充满竞争意识的区域,都有着浓厚的创业文化。美国硅谷的奇迹与当地无与伦比的创业文化密不可分——人才有充分的发展空间,任何人只要有能力、有想法,都可以在硅谷施展才华,创业发展。成功与失败并存,创业与风险同在,人的创造力因此而发挥得淋漓尽致。创业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人潜藏创造力的激发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鉴于此,中职学校必须塑造自身良好创业文化氛围。

1.营造创业环境

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如广播台、校刊、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等,开专栏、专刊进行宣传,使创业教育深入人心;在历届毕业生中选择创业典型人物,把他们的事迹做成展板,他们的事迹,无疑对学生最具有说服力和最具感染力;聘请本地区知名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人才来学校兼课,通过帮带、对话交流等形式,唤起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校园环境的熏染,让学生感到创业不是神秘、高不可攀的,为学生走创业道路树立信心。

2.组建创业社团

鼓励有志学生依据自身兴趣成立创业社团,并以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载体,充分利用现有校园资源,为学生创业团队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如定期举办“创业咨询”“创业讲座”“创业把脉”等,从而使社团成为中职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力度,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鼓励学生到企业挂职锻炼,在真实环境中获得工作经验,增强团队意识。

3.开展创业竞赛

设立创业基金,建立创业项目申报制度,要求参赛者们以获得学校的创业基金为目的,组成创业实践竞赛小组,设计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规划书。同时,支持和鼓励学生展示创业实践成果,如举办学生个人创业成果展、技能展示会等,大力营造创业光荣、成才光荣的浓厚氛围。

五、拓展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1.利用校内校外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创办的双重属性公司,组织学生进行有效性创业实践体验,使中职学生的专业学习更加贴近市场,学生可以把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把实践体验作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增强学生创业激情。例如玉环第二中等职技校利用小兵汽修公司的人才资源与管理资源,结合校内实训场地,在校内设立汽车维修分店。

2.依托产学合作机制

以实训室、教室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紧扣创业型人才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创业各项基本知识及技能为主线进行教学与实践,突出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学生除在课堂掌握所学专业技能之外,笔者所在学校每学期安排相应比例课时,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和企业进行“工学交替”实践,使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在新型“学徒制”培养过程中,通过企业“师傅”与教师的双重指导,让学生学习参与企业生产管理、经营和营销。使学生零距离参与创业,避免纸上谈兵式的创业,并以企业的实习鉴定作为学生相应学分取得依据,有利于学生基本创业素质的培育。

3.加强政企校企合作

联合各级共青团、社区、企业,为学生创业提供培训、场地、风险投资、技术支持等,帮助学生创办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业教育的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也可借助政企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创业提供一定资金、资助和咨询服务,鼓励学生从自身优势、特长出发,可以采取独立门户或团队合作的形式自主开展创业、就业活动,例如玉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的淘宝店。

中职创业教育在突出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强化了中职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目前,中职创业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中职学校更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目标,扩大创业意识和精神在学生中的影响,积极营造人人敢创业,个个善创业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谢卫民,李日.职校生创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汽修团队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项目载体 专业 教学模式

日喀则市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岗位对接为切入点,开展“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工单引领”的项目教学法改革。 “任务驱动”是以完成工作项目和学习任务转化为学生内在驱动力,“工单引领”是以填写任务工单为引导手段,让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中通过完成项目来获得知识和技能,构建个体的知识体系。

一、实施背景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实用性强、也是日喀则市职业技术学校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为后藏输送了一批批技能型人才,为推动后藏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我们通过调研当前的汽车维修企业,明确汽车维修企业对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岗位需求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发现原有学科体系下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课程设置不完善、课程内容不符合汽车维修企业的职业能力要求、授课方式理实分割等问题成为影响日喀则市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育教学与专业的瓶颈。

二、主要目标

项目教学法的目的在于以任务驱动,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和技术研讨,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以及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其核心是把行动过程和学习过程统一起来,即针对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紧密相关的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按照“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过程进行教学,使学生自主、自觉、有目的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促使其手、脑并用,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工作过程

1.深入企业调研,明确企业需求,进行能力分析

根据企业调研,企业所提供的岗位主要有维修接待、机修、电工、钣金、喷漆和汽车营销等岗位。通过汇总得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能力要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学习能力,如信息收集与检索能力;专业能力,如工、量具使用能力、基本汽修设备使用能力、核心岗位能力;社会能力,如团队工作能力、与客户沟通能力。素质要求都特别注重职业道德素养,专业能力方面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2.根据岗位要求,归纳典型工作项目,确定行动领域

分析岗位需求,借鉴企业培训标准,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通过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归纳出典型工作项目,确定行动领域。参照国家汽车维修工职业标准和技能标准,同时根据汽车维修服务工作过程的需要制订计划、工作组织、实施和维修质量检查评估要求,按照调研、能力分析、确定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开发学习情境的技术路线,将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整合,开发出该专业的学习领域。

根据学习领域的划分,从学习情境入手,对每个学习情境按照能力标准、场地准备、工具准备、操作要点、技术要求、考核标准等六方面内容进行建设。进而构建基于汽车维修技术服务工作过程的专业行动领域,结合公共学习领域和生产实习,重构新的课程体系,组织教师编写基于项目教学的核心课程校本实训教材。做到以人才培养对接人才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深化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建设。

3.完善教学方法,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工单引领”的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课堂上创设活动情境,身临其境,让僵化、呆板的课堂变得活泼生动。上课期间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项目教学法,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直接联系起来。通过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以及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

(1)以项目为中心目标教学法的含义。以项目为中心目标教学法从实际工作内容出发,以应用项目目标为核心,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同时,培养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

(2)项目教学法课程体系设计有三个原则。一是以实用性为主,整个体系针对特定的岗位,按职业所需要的技能要求出发,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实用性;二是体现整体的概念,整个体系采用系统化设计,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三是体现专业方向:整个体系突出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相结合,突出专业性和针对性。

(3)项目教学法一般可按照下面6个教学步骤进行。咨询,即确定项目任务后,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或媒介获取知识,如书刊、网络、光碟等,对项目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计划,即通过咨询学习后对项目有了一定的了解,由学生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决策,即在众多计划中选择一个比较优化的方案得到教师的认同后并最终确定下来(明确各成员的分工)。实施,即学生确定各自所在小组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之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检查,即项目完成后学生自己进行检查,发现自我优点和不足。评估,即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估,之后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

四、条件保障

项目教学法的保障条件主要是教学资源的配套。基本条件是要具备理实一体教室。理实一体教室应设计有理论区、实操区、资料区。理论区用于讲授、学生学习和讨论的教室,实操区用于项目实际操作,资料区用于学生查询项目所需的学习资料,在资料区内接入网络和存放各种专业书籍、资料和光盘,以满足学生个体需求。

先决条件是要具备项目教学改革配套教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根据岗位要求,对接行业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项目化教材、教学设计、任务工单和教学PPT。

关键条件在学生。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际,针对项目教学法,笔者学校开发了项目化教材《发动机拆装实训教材》《底盘拆装与调整实训教材》《汽车电气设备实训教材》《汽车二级维护实训教材》四本专业核心课程。以上四门核心课程都采用项目教学模式,通过项目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相应专业技能,而且还让学生学会学习,获得一定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并且,学校拟在其他具备条件的专业进行推广、应用。

六、体会与思考

项目教学时师生之间互动,学生提及到与实施项目相关的问题会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对实施项目的准备要更加充分和全面。

学生的基础差、主动性不够强时,会导致项目实施进度缓慢,甚至不能完成而导致失败。所以学生要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才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高珉.新闻学专业“电视新闻摄制”系列课程之间实践项目整合的研究[J].新校园(上旬刊),2015.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汽修团队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 忠诚度 激励机制 人本管理 企业文化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但目前大多数企业出现员工流失、人才跳槽的现象,这使得大部份企业领导的心声都是“人才难求,人才更难留”。人才始终被视为企业最珍贵的财富,而一家成功的企业则视每一位员工为人才。只有取每一位员工之所长,才能使企业发展壮大。

一、员工忠诚度的现状及作用

德国某在华赫赫有名企业的采购部一夜之间集体离职;浙江某厨具制造集团一位大学毕业不久的外销员有意将发往欧盟的10多个集装箱发往美国;至于通过很多程序才进入公司仅工作几天的新员工带着公司重要资料不辞而别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很多企业都出现员工忠诚度不够,甚至缺乏忠诚度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民营企业当中,很多员工都只是抱着“拿工资、求生存”的态度,而根本没有从企业的角度考虑如何促进企业的发展或其他有利于企业的想法,更不要谈为企业出谋划策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可以用员工的忠诚度来进行解释。

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是指:员工处理与企业关系所持有的一种荣辱与共的价值观。员工忠诚度提高的直接作用就是:留住员工和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从而间接的提高了外部服务价值,通过外部服务价值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进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顾客的忠诚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营业额增长和获利能力的提高。所以从员工的忠诚度的产生到他的作用间接的就体现到了对企业效益的提高上面。

高忠诚度员工还会表现出不折不扣地履行岗位职责,关心企业的成长,调整自我以适应企业文化,对影响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行制止或采取对策,提升自我能力以适应企业需要,企业处于危机时将会与企业共度难关。

二、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因素

1.是否形成了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我国大多数企业吃大锅饭的思想还没有彻底根除,员工的薪酬并不与公司、部门、项目的业绩直接挂钩,员工的地位与待遇也不是完全由其贡献所决定。不仅如此,不少企业完全只注重物质激励,而忽略了精神激励。这造成企业员工的精神空虚,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这些不够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没能为员工提供富有刺激性的奖励方案,结果严重的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2.是否注重了新世纪的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很多企业却只顾盲目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而忽略了员工与企业各方面关系的协调。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把员工当成了赚钱的工具,这对员工造成了很大的创伤,员工逐步对自己的企业失去信心,并开始寻找新的“归宿”,更不用谈对企业“忠诚”了。

3.是否避免了封闭式家族管理制度。由于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环境中有很多适合家族企业生存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用家族制的方法管理企业已经成为70%~80%的民营企业的普遍管理模式,因此给企业的人力资源带来了极大限制。

这种封闭式家族管理制度对外来资源和活力无形中有一种排斥作用。尤其是在部分典型的家族式企业中,一般外来人员很难享受股权,其心态永远只是打工者,始终难以融入组织中。把员工看成外人,对外来员工没有真正的信任感,四处提防,对日常工作授责不授权,只有处罚没有奖励,把员工看成做事的工具。

这样的管理制度不单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合理用人、科学决策、提升业绩方面存在致命的缺陷,尤其是摧毁员工忠诚度。

4.是否加强了企业文化建设。所谓企业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只有得到了广大员工的普遍认可并与员工的价值观尽量保持一致,才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尽管我国许多成功企业已经都给予了企业文化足够的重视,但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却常出现重形式轻内容,过分追求统一,对员工个性尊重不够,等级观念严重及教条僵化等现象。由于企业文化得不到广大员工的认可,企业就缺乏足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培养不起员工的忠诚度。

三、提高员工忠诚度的方法

1.科学有效的激励方法更能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员工激励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激发员工的正确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此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在激励过程中只靠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收效甚微的。单靠工资、奖金、福利等物质奖励更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激励机制比较健全的情况下,企业更应辅以一些迎合员工的科学有效的激励方法。如:ERG激励、双因激励、成就激励、期望激励、信任原则激励等。当这些激励方法与企业健全的激励机制相结合时,所收到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对提高员工忠诚度,调动员工积极性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2.给员工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知人善任,就是要给员工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尽可能的给员工提供一个有利于任务完成的环境,让员工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在没有不相干因素的影响下,根据自己的能力,按照相关的思路来完成布置的任务。这样让员工更有充实感、幸福感。在工作的开展中除原则性的问题以外,不要过多的给员工压力,应该注重发扬民主、减少对员工不必要的指责。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对委以重任的员工要充分的信任,给予广阔的空间,使其人尽其才。也只有这样,员工才会信任并忠于企业。

3.让员工参与解决问题。让员工参与解决问题体现了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很好地避免了家族制管理模式。它不但可以集思广益、群起群策,还可以从心理上消除员工与企业决策层的等级隔阂。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这样他就会更忠于企业,更愿意把企业的发展当作自己的事业,更愿意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回报企业。

4.对员工实施亲情化管理。人是感情动物,自然就会受到感情因素的干扰,而感情因素又往往会影响到员工对公司的印象,影响到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因此,在企业对员工的管理中就必须考虑到感情因素,实施亲情化管理。

一方面,企业要关心员工的健康状况。特别是一些核心员工,由于工作压力大,缺乏足够的锻炼,长期下来,健康状况就会受到威胁,美国微软公司员工英年早逝就是很好的证明。在这方面,IBM公司、宝洁公司就做得很好,他们不仅每年都安排员工体检,而且每年还要组织1~2次的度假,对员工的健康状况十分关照;另一方面,企业还得关心员工的家庭生活状况。达到员工工作和家庭相互平衡。3M公司为了方便员工处理一些生活事务,将一部分场所租给了银行、洗衣店、汽修公司、旅游公司等服务型企业。这样,公司员工就可以很方便的干完“私事”,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更集中的精力从事工作。这些亲情化管理的措施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员工个人乃至其家庭对企业的忠诚。

5.构筑充分而有效的沟通。沟通是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沟通可以了解员工心里的一些表面不易被觉察的想法和需要,根据获得的员工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解决员工需求、满足员工意愿。在大型企业和组织中,团队成员越多样化,就越会有差异,也就越需要有沟通。而且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把自己的知识、经验及观念以平等沟通的方式灌输给员工,可以改变员工的行为。特别是各层管理者通过信息沟通和情感沟通可以转变员工原有的抵触态度。这样就能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良好合作。

6.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首先,企业必须强化经营理念。因为理念对人有凝聚作用,并使人产生一种归属感,只有员工把企业的经营理念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后,才会真正的把自己融入到企业当中去,与企业同生死、共存亡。其次,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是以员工为出发点和中心的,它可以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所以它不能是企业挂在口边的一句空话,而应下工夫去择人、用人、知人、培养人,要把“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真正体现在各项制度和文件之中。最后,要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还必须把“诚信”作为凝聚力。只有把“诚信”作为企业贯彻始终的原则,才会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员工以自己的“诚信”回报企业的“诚信”。

总之,在企业中,我们谈论最多的是要求员工如何忠诚于企业,而很少谈到员工为什么不忠诚于企业以及企业如何忠诚于员工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企业要求员工忠诚于自己时,自己也应该忠诚于员工,为员工创造忠诚的环境和风气。所以忠诚是双向互动的,企业要求员工忠诚,企业首先就得忠诚于员工,员工需要一个忠诚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1]陈阳生:管理方法――人事与组织管理方法[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2]段武军:新概念私营人事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