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心理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美心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美心理论文

审美心理论文范文1

[摘要]时尚消费是一种消费行为,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消费文化。其中,蕴含着不同的审美心理。本文着重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敏感型消费者、主观型消费者和漠然型消费者的不同审美心理取向进行了分析。

时尚消费是在消费活动中体现的大众对某种物质或非物质对象的追随和模仿,是人们对于消费活动的时尚张扬。它既是一种消费行为,也是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是以物质文化的形式而流通的消费文化,因为,它的载体不仅是物质的,更多的是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的东西。时尚是思想上、精神上的一种享受,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消费爱好,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心理等内在的东西。在消费活动中追求时尚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本文拟从审美角度谈谈时尚消费的审美心理活动。

一、时尚消费流行的原因

时尚消费流行,起因有很多。比如,时尚服装的流行,崇尚优越的身份和地位、对新奇事物的追求、对方便生活的向往或是出于商业目的的人为创造等等,都是产生流行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一点是由于人们心理上往往存在着两种相反的倾向:一是想与众不同,希望突出自我,不安于现状,喜新厌旧,不断追求新奇和变化的求异心理:另一种是不愿出众,不想随便改变自己,希望把自己隐藏在大众之中,安于墨守成规的从众心理。

综上所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因素是流行的成因:(1)人类生理及心理上的需求变化,对习惯的突破产生了流行;(2)人类社会性模仿与自我表现的行为动机促进了流行;(3)环境的不断人工化,广泛的广告媒介和信息传播,促进人们的行动有意无意地趋同化、模式化,形成流行现象;(4)商业、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知识的日益丰富,多种知识的互相渗透,又促进了新流行现象的产生;(5)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会诱发新的流行趋势和走向;(6)社会文明的发展,审美观念的变化(伦理观、价值观的变化)推动了流行的产生和更新;(7)物质丰富、生活水准的提高,提供了流行生存发展的土壤。另外,大众市场与流行理论中的符号互动学说则认为在社会领域中所发生的某种人际互动,可对时尚的流行产生影响。

无论某个消费时尚现象所体现的是上述哪个或哪几个决定因素,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消费时尚是一种选择,而选择又基于某个特点鲜明的变化,并且,这个变化在当时看来符合审美的标准。这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消费时尚与审美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另一方面,说明了在消费时尚的成因中,审美是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说,正是基于审美的需要,人们才会选择消费时尚,并且不断创造新的消费时尚。

二、时尚消费中不同消费者审美心理取向

消费时尚作为一种资讯,不断地向消费者提供可供参考的“形象模型”,而消费者也十分清楚,倘若自己按照这样的模型去“包装”自己,那么他将被人们称赞为“美”或是“时髦”。然而,在人们得到这些资讯后,首先要选择自己的生活状态与某种“形象模型”的结合点,不同的选择体现出消费者对于时尚文化的敏感程度并反映在他的消费过程之中。

根据消费者对消费时尚敏感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敏感型、主观型和漠然型。

敏感型消费者对消费时尚有极敏锐的感受力,会习惯性地、自主地寻找第一手的流行资讯,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消化吸收,随之便去寻觅对应的时尚,去体验那种流行资讯中所描述的感觉,他们会尽量使自己的形象和自我感受传播中的感觉相一致,也会最大限度地向时尚让步,让自己去适应这种新的体验新的感觉。

从审美判断上讲,敏感型消费者对时尚的需求和宽容性都非常大,具体表现为流行资讯所提供的模型与个人生活状态之间的结合点很多,结合度也很强。可以说,敏感型消费者愿意将自己的生活“交付于”时尚,对于时尚的捕捉和消费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阶层中的消费者并非都是富有的贵族消费群体,事实上包括任何职业和任何年龄,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时尚的诉求。从心理层面上讲,敏感型消费者对时尚有一种很强的需求感和依赖感,时尚资讯对于他们来说犹如航标,他们需要这些资讯来引导他们的生活与消费,并从中得到审美价值的体现。敏感型消费者常常对流行时尚的传播与推广采取积极与肯定的态度,他们会最大限度的“容忍”各类风格迥异的流行时尚的不断翻新,并不断的“翻新”自己,追随流行。此类消费者生活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正反映了其内心的空虚,因为他们对于美没有一个永恒的定义,但他们却从内心中十分迫切的需要被别人称赞为美和时髦,因此总在不断追求。如果说时尚敏感型消费者的生活状态受到时尚资讯“控制”,那么对于主观型消费者来说,时尚资讯只是一道野餐。这类消费者的生活受时尚消费的影响没有前一类消费者那么深,可以说时尚资讯对于他们的作用是一种“提醒”和“提示”。他们对自身的生活大多有自己的见解,对时尚也通常如此。但这并不说明他们不需要流行时尚,他们对时尚也并非漠不关心。事实上正相反,他们同样需要各式各样的时尚资讯,只是不会“拿来就用”,他们会用自己的观点对时尚加以评价、修改,从而使用,在他们的身上,通常能看见时尚与个性的结合。

审美心理论文范文2

正如王光祈先生所言:“各民族之生活习惯,思想信仰,既各有不同,其所表现于音乐之中者,亦复因而互异。甲民族之乐,乙民族不必能懂;乙民族之乐,丙民族亦未必能懂……”①“日耳曼民族之乐,拉丁民族不必尽懂;拉丁民族之乐,斯拉夫民族不必尽懂;推而至于各小民族,亦无不如此。”②“德国人之作品,不必尽与法国人口味相同,中国人之作品,更不必与欧洲人口味相同。”③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加强对民族音乐美学、心理学层面的研究,探悉不同民族的群体音乐审美心理的新兴学科亟待建立。

所喜,笔者新近拜读了施咏博士著《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4月版,33万字)一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推出的学术新著。该书以“中国人的音乐审美心理”为取向,构建一个多边缘交叉性、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学”,其意在通过这一新的分支学科的逐步深入,最终打通诸学科之间的学术壁垒,使之能在“中国人的音乐审美心理”这一更具新视野、新挑战的论域的统筹下,进行更有深度的研究。

该书是根据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研究――“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学”导论》所修改而成,作者所提出的“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学”是建立在民族音乐学之理念、方法上,以民族的音乐审美心理的内部结构、活动方式及其外化形态作为研究对象,从民族审美心理学的视角来观照以民族为单位的人类共同体的音乐审美心理的内部结构特征及其发生、演化的规律的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

全书共分八章,分别对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形成的基本条件、存在的基本特征、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音乐审美中的形式要素及其组织手段,中国人音乐审美中的联觉、味觉心理,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的阴柔偏向与尚悲偏向以及民族性格对音乐审美心理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中介绍了课题之缘起,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二章探讨了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受自然系统中的地理环境、人种特征,社会系统中的生产方式、社会政治结构、哲学思想、宗法、原始神话、集体无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与作用。第三章阐释了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存在的基本特征,即民族性与世界性作为事物个性与共性的两个方面,是一对互为依存融合的统一体。第四章提出音乐审美心理是在相对的稳定性与绝对的变异性这两者的矛盾对立统一中发展演变。第五章探讨了中国音乐审美中的形式要素和组织手段,总结了中国人在音乐审美上有着近人声,尚自然、多样化、个性化,偏高频的清、亮、透,甜、脆、圆以及重鼻音的特点。旋法上表现为平和、渐进的美学特征;音乐结构思维讲求在“统一的前提下求对比”,并遵循规范化、程式化的特征。第六章为联觉,指出受中国传统思维的整体直觉、多觉贯通、艺术综合理念、“成于乐”、“游于艺”乐教思想的影响,中国人音乐联觉能力较为发达。并高度重视味觉审美的情感表现性,“声亦如味”,饮食口味的地域分布与民族音乐风格之间也有着一定的联系。第七章为心理偏向,提出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具有阴柔偏向,同时与阳刚相补,调剂为用。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还有着“尚悲”的偏向,与西方民族比较而言,其特点是趋向淡化、弱化,偏于阴柔的“悲情”,体现为“哀而不伤,怨而不愤”。第八章通过实例论证了民族性格与其音乐性格两者之间的对应性。

该书的作者施咏是近年在学界较为活跃的青年学者,在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教育学等领域均有所建树。曾师从王耀华教授、乔建中研究员门下攻读民族音乐学博士学位,现进入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的科研工作。

通览全书,可以看出作者在与选题相关的诸人文学科领域的学习、钻研、思考、探索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心力。诚如著名音乐学家王耀华先生在该书的序中所写:“施咏同志在我校攻读音乐学博士学位期间,以巨大的努力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博士学位。我认为,这篇论文的选题是一个很有开拓性意义的研究课题。”

全书的主要特色和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术独创

通常,独创性往往是衡量一本著作学术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国内,无论是民族心理还是民族审美心理则都是一个有待于拓荒的新兴研究领域。就审美心理学而言,诸多研究成果中涉及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也为数不多,且这些研究也大多从文艺学角度出发,缺乏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在有关民族心理的文献中,一般较少涉及“审美”;而一般的美学、心理学又几乎罔谈“民族”。虽然在某些民族审美心理学的著作与文章中对民族的音乐审美心理也有少许的涉及,但多为一般性的流于表层的探讨,且极为零散。对于本课题的专门研究,目前尚不多见相对完整、成系统,并得到足够深入挖掘的研究成果,相关散落资料尚需归纳、梳理、整合并理论提升。

而《概论》一书正是取这样一个被当今美学、心理学、民族音乐学所遗忘的研究领域,强调民族音乐美学、心理学层面的视角。将研究的着眼点放在了向来是最深层、最复杂、最微妙、最灵动也是最难以琢磨的民族成员的音乐审美心理层面上。并运用辩证思维大胆架构了自成体系的“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学”的学科框架,首次对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的心理偏向、民族性格与民族音乐性格之间对应关系等进行了理论发掘,很多观点提出均不乏新见。

2.视野开阔

以往音乐学界的状况是:民族音乐学、心理学、美学三个领域,多呈独立、并行的状态,音乐心理学多专注于实证性的科学的、个案性的研究范式;中国音乐美学的研究多集中在古代美学史文献的梳理总结;而民族音乐学的主流成果则多集中在微观的田野的个案调查报告。在中国当今的音乐学研究中,研究范围虽然涉及到了诸多方面,但运用学科交叉的方法,综合多维度研究的还为数不多,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呼唤着多角度、多学科的文化诠释。

正如乔建中先生曾呼吁:“选题方面,我们多局限在民族民间音乐的自然分类的圈圈内。从更广阔的科学领域,例如从社会学、考古学、民族学、心理学等的角度来探讨民族民间音乐规律的选题却非常之少。这种单一的,不注重跨学科、不注意边缘学科的选题倾向,正是研究水平不能较快提高的另一个原因。也是不能从更深的层次上去认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质和内在规律的原因之一。”④

“音乐民族审美心理”的研究正将遵循这样的指导思想与研究思路,偏重宏观视角、注重多学科边缘交叉,而开拓性地将音乐学、民族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而构建成新的研究领域。与其说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莫若说是一种新的视野和方法。其创新意义不仅在于对音乐学本学科的细化发展――创建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与研究领域,还加强了民族音乐学研究的美学、心理学层面,拓展了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所涉及、包含的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民族审美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提供一个极具拓展空间的新视角、新方向。

3.逻辑性强

作为一个全新的学科的架构,作者在全书的整体结构上亦是用心甚多。全书的布局得当,条理清晰。在不少章节体现了作者思维缜密的逻辑思辨性。如在绪论中通过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个体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审美心理学与心理美学这三对关系的辨析来论证强调其非实证的研究方法。

在第四章审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中,提出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发展的过程中稳定守恒是相对的,而变异发展是绝对的,音乐民族审美心理总是在稳定性与变异性,即外向融合与内向固守、偏离创新与回归继承的对立统一中发展演变。

尤其是在第三章“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存在的基本特征――民族性与世界性”中,对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这一对老生常谈的问题进行了全面、逻辑严密并较前人均更饶有新意与深度的阐释,作者分别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首先是民族的”、“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愈是民族的,就愈不是世界的”、“民族的,却并非都是世界的”等五个方面对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提出民族性与世界性,作为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基本特征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促使民族审美心理在矛盾中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任何一种美的属性,包括那些所谓具有“世界性”的,它必然是归属于某个民族而首先具有民族性。正如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没有个别就不存在一般。所以,音乐的世界性不可能凌驾和超越于民族性之上,离开了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并不存在一种脱离民族性的世界性……层层剖析后,进而提出只有那些真正“优秀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就是世界的”。

当然,作为一门学科、或是新的研究领域的创辟之作,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比如理论的框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完善,有些观点还有待商榷。创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岂是一人所能胜任?如果该著的出版面世能够唤起更多的同仁对中国民族音乐美学、审美心理学的关注,随之为其添砖加瓦,我想,该书所谓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就发挥尽之了。

参考文献

[1]王光祈.音学.自序[M].上海启智书局,1929,转王光祈文集.[C]巴蜀书社,1992:280.

[2]王光祈.德国人之音乐生活[C].转冯文慈、俞玉滋选注.王光祈音乐论著选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25.

[3]王光祈.中西音乐之异同[J].留德学志.1936(1).转王光祈文集[C].巴蜀书社,1992:291.

审美心理论文范文3

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有学人提出并展开了生命美学研究的现路一如宋耀良的论文《美,在于生命》(1988)、封孝伦的硕士学位论文《艺术是人类生命意识的表达》(1989),但如果我们认可一门学科、一个学派、一套理论的成立是以其具有理论体系性的研究成果为学界普遍认可而争取到合法性的,则公允地说,中国现代生命美学理论的创生应以1991年潘知常《生命美学》专著的出版为标志。而其后的一系列生命美学理论专著、论文的相继共同构筑了中国现代生命美学的学术生命。

表1是对中国国家图书馆收录的生命美学主题专著进行的数字统计。统计显示,1980年以来,国内出版的生命美学主题专著数目共计24本。②同期,收录于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的生命美学主题论文共计600篇。两项数据的搜集统计时间均为2014年6月8日。

据表1,1989年以前,国内的生命美学主题专著数量为0。见录于国家图书馆的第一本生命美学主题论著是潘知常1993年出版的《生命的诗境一禅宗美学的现代诠释》①,它在运思上呈现了用中国现代生命美学观照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的理论自觉。而潘知常1991年出版的《生命美学》专著并未见录于国家图书馆。

统计显示,2000年前后是国内生命美学体系性理论建构的高峰期,除潘知常于2002年发表《生命美学论稿一在阐释中理解当代生命美学》外,封孝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1999)、黎启全《美是自由生命的表现》(1999)、杨蔼琪《美是生命力》(2000)、雷体沛《存在与超越——生命美学导论》(2001)、范藻《叩问意义之门一生命美学论纲》(2002)等生命美学体系性理论专著的相继问世充实了作为一个学派的生命美学理论阵营。其后,生命美学理论的体系性写作呈稳定发展态势,有周殿富《生命美学的诉说»(2004)、潘知常《我爱故我在一生命美学的视界》(2008)、潘知常《没有美万万不能一美学导论》(2011)、陈伯海《生命体验与审美超越》(2012)。

除中国现代生命美学的体系性研究专著外,中国国家图书馆收录的生命美学主题专著另有三类: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研究、西方生命哲学美学研究、部门美学研究。其中,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研究又可划分为两类:一是以中国现代生命美学的眼光来关照中国传统美学资源,如潘知常《生命的诗境一禅宗美学的现代诠释》(1993)、刘伟《生命美学视域下的唐代文学精神》(2012)、刘萱《自由生命的创化: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2013);—是对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的阐释性研究,如陈德礼《人生境界与生命美学:中国古代审美心理论纲》(1998)、袁济喜《兴:艺术生命的激活》(2009)。相较而言,西方生命哲学美学研究专著数量较小,且自2005年才出现,主要有王晓华《西方生命美学局限研究》(2005)、朱鹏飞《直觉生命的延续:柏格森生命哲学美学思想研究》(2007)。而与生命美学主题相关的部门美学研究专著在数量上较西方生命哲学美学研究专著为多,如杨光、邓丽娟《生命审美教育:优化个体生命,享受美学神韵》(2004)、雷体沛《艺术与生命的审美关系》U006)、蒋继华《媚:感性生命的欲望表达》U009)。

据表1、图1,虽然本次统计的实际操作时间(2014年6月)不能充分反映中国国家图书馆收录国内2014年出版生命美学主题专著情况(如生命美学代表理论家封孝伦教授2014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专著《生命之思》尚未见收录),但巳有的文献资料显示:中国现代生命美学理论体系性建构主要完成于20世纪末,并于21世纪持续修补、发展、深化。

表2、图2是对1980年以来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收录的生命美学主题论文数据进行的统计。

表220世纪80年代至今发表的生命美学研究论文数据表

为进一步用统计数据说明国内生命美学研究的具体趋向,根据国内生命美学主题专著自然呈现的分类主题,我们将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收录的生命美学主题论文划分为生命美学原理性研究(包含对生命美学原理性研究进行阐发、评论,以及展开批判的论文)、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研究、西方生命哲学美学研究、及其他(主要是生命美学原理的应用性研究以及相关的交叉型研究)四类,分时段进行统计,得到的结果如表3。

根据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显示,1989年以前发表的生命美学主题相关论文共有3篇。分别是宋耀良《美,在于生命》(1988)、陈乐平《生命美学的困惑一与宋耀良同志商榷》(1989)、王一川《原型美学概览一现代西方美学研究之一》(1989)由于期刊《美与时代人》未收录于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自然地,潘知常1985年发表的美学札记《美学何处去》亦未见录于知网数据库。

表3可见,1990-1994年期间,中国知网生命美学主题论文非常集中地呈现为两个类型:一是潘知常本人及其他学者以潘知常生命美学理论为中心的研究与述评一潘知常《中国美学的学科形态一中国美学的现代诠释》(1991)、潘知常《建构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1992)、潘知常《从自然的人到人的自然一中国美学的现代诠释》(1993)、吴风《生存与审美的合潘知常〈生命美学〉述评》(1992)、张节末《体系与无体系之辩一读潘知常近著〈生命美学〉》(1992)、晋仲《〈生命美学〉》(1993)、劳承万《中国当代美学启航的讯号一潘知常教授〈生命美学〉述评》(1994)等。另一类是对以《周易》、禅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的研究及评论。虽然其时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巳经展开,但从邹元江对刘纲纪先生在周易美学研究中提出的“生命即美”命题的阐发看,中国传统美学的生命价值是为实践美学所认可的。

在1995-1999年期间,生命美学主题研究有三个值得关注的趋势:1.生命美学理论阵营的壮大。1995年,封孝伦在《贵州社会科学》第5期发表“从自由、和谐走向生命一中国当代美本质核心内容的嬗变'用历史的辩证逻辑为中国现代生命美学声援、辩护,并简述了他的“三重生命”美学观。封孝伦的声援、辩护随即为潘知常引用到了他与实践美学的论辩中。2.学界开始普遍将以潘知常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生命美学纳入中国现代美学史的整体视野中进行评判。1995年,《学术月刊》第9期刊载《中国当代美学的前沿一关于实践论美学争鸣情况的述评》一文,将以潘知常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生命美学明确纳入后实践美学体系中进行评价。1997年,阎国忠在《文艺研究》第1期发表“关于审美活动一评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的论争”一文,视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为中国(现代)美学学科完全确立的标志。同年,周来祥先生撰文《我看今日美坛》,从学理角度肯定了生命美学的学术品性。杨恩寰则在《实践论美学断想录》中针对“自由”“理想”概念对生命美学提出批判。3.生命美学应甩[生研究及交叉研究的发展,如韩森《建筑——向着人的生命意义开拓》(1998)等。

如图3所示,2000-2004年期间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生命美学原理性研究的高峰期。2000年,《学术月刊》第11期发表了一组生命美学专题论文一潘知常《超主客关系与美学问题》、封孝伦《审美的根底在人的生命》、刘成纪《生命美学的超越之路》、颜翔林《思维与话语的双重变革》、刘强《生命美学:阐释框架的转换与方法论的创新》。这是迈进21世纪的中国现代生命美学最重要的一组专题文章。这一时段,生命美学原理性研究大体上呈现了两个方向:1.对实践美学深化批判基础上展开的生命美学理论升华,以潘知常生命美学研究为代表。其中,深化对实践美学的批判文章有潘知常《生命美学与超越必然的自由问题——四论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2001)、《实践美学的一个误区:“还原预设”一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2001)等。呈现生命美学研究自我修补、升华的研究论文主要有潘知常《为信仰而绝望,为爱而痛苦:美学新千年的追问》(2003)、《为美学补“神性”从王国维接着讲一在阐释中理解当代生命美学》(2003)等。潘知常在这一时期为生命美学的思考提出了“补‘神性’”“补信仰”的维度。2.对生命美学理论体系的述评与研究。其中,既有对生命美学整体理论面貌进行研究、评述的一如陶伯华《生命美学是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方向吗?》(2001)、薛富兴《生命美学的意义》(2002)等多篇论文;亦有针对学者个人生命美学理论进行研究、评述的。其中,针对封孝伦生命美学理论进行研究、评述的论文数量最多,如薛富兴《生命美学: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的制高点一〈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读后》(2001)、黎启全《建构生命美学理论体系的力作一评〈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2002)等7篇。封孝伦三重生命美学理论被视为是继潘知常生命美学理论之后最受学界重视的体系性生命美学理论。3.超越生命美学研究,如王建疆《超越“生命美学”和“生命美学史”》(2001)等。其间,刘成纪《从实践、生命走向生态一新时期中国美学的理论进程》(2001),提示出在与实践美学论战之后,生命美学与生态美学展开对话的理论视域。这一时期另有一值得关注的变化是西方生命哲学美学论文数量的明显上升,主要成果是王晓华对西方生命美学的研究。

据表3、图3,2005-2009年,生命美学原理性研究在数量上呈现出明显回落趋势,并且这一趋势似乎一直延续至今。自2005年以来,在完成了《学术月刊》2005年第3期、叩问美学新千年的现代思路——潘知常教授访谈》之后,生命美学的首倡者潘知常再没有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探讨、回应生命美学的文章,而是转入了其他研究领域。因缘巧合,与潘知常生命美学研究转向的时间轨迹相应,生命美学理论的另一代表理论家封孝伦同期亦没有相关成果发表。这一时期,生命美学原理性研究主要呈现为对巳有的生命美学理论的重申、评价、反思、批判。但从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生命美学主题论文数量上看,国内生命美学仍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研究、生命美学应用性研究及交叉研究的论文数量相较前一时期几乎同时翻了一倍。前者说明了国内学界对中国传统生命美学资源重视、发掘的逐渐升温;后者贝何支撑对生命美学在当代审美文化发展中阐释价值的论证。

2010年至今(2014年6月),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的生命美学主题情况基本延续着前一时段的状貌。生命美学原理性研究在数量上没有呈现明显的回升趋势,并且仍以对巳有的生命美学理论进行重申、评述、反思为主。其中比较重要的两篇论文是封孝伦《人类审美活动的逻辑起点是生命》(2010)、《李泽厚对实践美学的创建与修补》(2010)。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研究、生命美学应用性研究及交叉研究则热度不减。而西方生命哲学美学研究的趋势自2000年以来基本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审美心理论文范文4

该书理论的核心是什么?一个词概括――错位。何为“错位”?孙教授在对诗与小说的比照中作了定义。诗中的意境是内心与外物、内心与内心高度统一的。比如“千里莺啼绿映红”,诗人将普遍性强化,把差异点弱化,实现了“千里同景”。又如“无边丝雨织成愁”“春天从燕子的翅膀上飞回来了”,无论是忧愁还是欣喜,内在的情感与外在的景物都是统一的。即使是用反衬的手法来抒情的诗,其外部的差异与内心的情感也都是趋向统一的。说到底,诗有一种情感同化的功能。而小说则截然相反,小说中情感与环境、情感与情感不是趋同,而是求异。就小说而言,“错位”就是拉开心理情感的距离。人物的情感距离越大,感染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当其趋于零时,艺术的生命也就等于零。

对此,该书阐明了小说拉开心理距离的基本条件,即各方面人物必须处在统一的结构中,人物与人物必须相互以对方为变化的前提,否则,心理距离无论大小,形象都极少产生感染力。譬如,《红楼梦》中,鸳鸯之死为什么不及晴雯之死那样动人?因为鸳鸯与宝玉没有紧密的情感联系,而晴雯却有,且特深厚。

在此基础上,书中阐发了情感错位的特点。首先,其导致了情感结构的失衡,并进而分化;而不平衡并不是直线发展的,而是曲折的,人物的情感往往在从平衡到失衡再到平衡的动态结构中经受动荡,产生摄人心魄的力量。其次,人物的情感并不只是相反的两极,而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结构,如果在小说中滥用对比,很容易变得简单化,甚至概念化。第三,小说的情感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是复合的多维立体的。一个方位的错位引起另一个方位的调节;这个层次的调节又引起另一个层次的错位;表层平衡了,深层则失衡;深层平衡了,表层则有失衡。可以说,“这个系统的每一个方位、每一个层次的错位,都要引起全部系统的一切方位、层次的反馈和调节。”牵涉得越多,震荡的幅度越大,小说的审美价值越高。

那么,怎样构建小说的情感错位系统呢?书中揭示了一般规律。最关键的是拉开动机的距离。因为动机具有特殊性和隐蔽性。人们对潜意识中的动机范围内的信息最敏感,而之外的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样一来,人们的感知就带有了浓厚的主观色彩。只要初始动机有细微的误差,后续动机误差就更大,情感距离也就越拉越大。在创作上,小说一般采用描述对话和动作的方式。因为这两者都受到环境的制约,无论受制强弱,都是不自由的,因而,它们与内心真实活动错位最大,在本已拉开了心理距离的前提下,人物的心理错位就变得更加丰富。还有,就是改变作用于人物情感系统的环境因素,来让人物内心的深层结构得以显现。如果把改变之前的环境称为“第一环境”,那么,改变了的环境就是“第二环境”。改变的目的是让人物的情感进入“第二心态”。“第二环境”往往具有某种极端性质,多数表现为“巧合”。如,把老虎送到武松面前,把薛宝钗送入宝玉的洞房。我国古典小说强调一波三折,就是在不断打破环境,导致情感的错位,促使情感的失衡。

不仅如此,本书还以“错位”论为核心,阐发了形象的三维结构、审美价值结构的升值和贬值运动、幽默错位律等的原理,读来,醍醐灌顶。

这样的审美错位理论,无论对于创作还是鉴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为普通读者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审美视域,过去很多鉴赏中困惑不解的阻滞之处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让我们在审美之路上越走越精彩。

这不是一本易啃的书,但却是一本耐啃的书。在本书的自序《我的桥和我的墙》中,有这样一句话:“权威的话语既是思想的桥梁,又是阻隔心灵视觉的墙。”这本书完全可以成为我们通向新的审美视界的桥,虽然不是每个读者都能突破大师的思想的墙,成一家言,但是,我们将它运用于审美实践,可以突破其思想的定势,生成属于我们个体的审美体验,而我们走过这座桥,定会在审美鉴赏中拨开迷雾欣赏到更新的更美的风景。

作为中学教师,很有必要一读,因为教师审美能力的提升是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重要前提。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孙绍振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2006年12月第2次印刷)

审美心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议论文 人情味 体现 感召力 吸引力 信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27

众所周知,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但在目前,有些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在反映客观事物过程中套话空话连篇、语言生硬、论述偏激;更有甚者,论述语言尖酸刻薄、危言耸听、极尽骂人之能事。大家都知道,古往今来中国乃注重人文、倡举伦理、体恤民情、抚慰民生的文明古国。所谓“厚德载物”说到底就是“宽以待人”,“以德服人、以情待人”。然而,在社会科技一日千里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在最能反映现实的议论文中却感受不到应有的“人情味”。我认为,在当今的议论文中,特别是在初中生的议论文写作中更应该多一些“人情味”。

一、恰当地融入“人情因素”可以增强议论文的吸引力

一提“人情味”,有人就误解为“儿女情长”。其实不然,所谓的“人情味”无非是指人之常情,即人与人、人与事物中本来就有的足以动人心弦的情感素质。毫不讳言,在人类的各种特性中,再也没有什么比人的情感、人的喜怒哀乐更能引起人类的普遍同情和兴趣的了。丝毫不可否认,“人情味”是激发议论文生命的原动力,因而也是议论文最具魅力之所在。与其他写作体裁相比,议论文恰恰更需要这种原动力量。作为论说文,议论文有时所论及的是严肃的社会问题,它往往是调动抽象思维,运用抽象语言进行写作,而它的语言相对枯燥、缺乏生气。如果不在论述的表现章法上另辟蹊径、别具一格,恐怕就很难引人惠顾。所以,在初中生的议论文写作中倾注浓浓的“人情味”,会使你的议论文成为有血有肉的精彩华章。

譬如,一位学生在议论文习作中论述“公权私用、法外行政、非法作为”时,在表现手法上就很独到。小作者为了论述一个严肃的话题――平凉市崆峒区公安分局将法律程序踢开,弃法律规章于不顾,公权私用、法外行政、非法作为或乱作为,在文章一开始就人情化地设置了一幕喜梦惨断的悲剧:

平凉市崆峒区市民王忠义为了取得一块土地的使用权,个人出资拓宽修建了一条小路,并动员拆迁了十户居民。就在王忠义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办齐,并设计好图纸准备开工建设之时,与工地一墙之隔的崆峒区公安分局突然提出,他们要征用这块土地,还出动警力阻挡王忠义施工。作为一个弱小的个人,王忠义只有一条路可走――维权!

面对这个通过辛苦劳动换取合法利益的平凡市民所得到的结果,相信没有读者会无动于衷。小作者正是给予了这个憨厚、勤劳的劳动者以挚爱和同情,通过人情化的描述,激发读者的同情和义愤,引导读者追随自己的思维笔触,关注问题的结局。

二、“人情味”不会冲淡议论文的理论力量

长期以来,存在这样一种误解,情感成分的融入会冲淡议论文的理论力量,影响其深度和质量,其实并非如此。情感也是一种理性的积淀,它虽然表现为感性的形式,却蕴藏着无限的理性哲思。人的情感的宣泄和展露,并不等于浅薄。质朴的情感是人类真情的流露。议论文固然需要说理和辩驳,但说事论理是一门艺术。议论文决不能为说理而说理,它的说理是为了说服人。虽然,古圣先贤的学问渊博,理论神圣严谨,感化民众,但不如现实诲人不倦的谆谆教诲和促膝谈心更能打动人。因此,议论文无论怎样高谈阔论,没有鲜活的人情流动于字里行间,也难引起读者关注。与此相反,议论文立论准确、词语贴切、情溢笔端,则会引人入胜。所以,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倾注情感,有助于议论文达到纯理论无法攀升的审美与论理境界。

譬如,一位九年级学生写的议论文是这样开头的:“做了21年的代课教师,甘肃省庆阳市宁县良平乡惠家小学的教师惠志敏被辞退了。家徒四壁,无以为生已经42岁两鬓花白的他,只好走进陌生的城市打工。在工地搬石头,每天30元……”惠老师的窘境,让读者心头一酸,不仅是怜悯和同情,更多的是愧疚和不安。没有艰深、晦涩、沉闷的理论阐释,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呼号,注满情感的深情文墨便呼唤起读者的关爱之心。施文于人,而不露丝毫教导于人的痕迹。这才是寓“情”于文、寓教于“情”的真谛。

三、“人情味”可以为议论文架起信任的桥梁

如今,由于物质生活享受的纷繁干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扭曲了部分人做人的礼仪与人格。他们不老实做人,急功近利,对国家大事置若罔闻,对身边的小事更是漠不关心。我们的议论文现在该担当一些什么责任呢?议论文 “政论性”的特征决定它具有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然而生发议论,写不好最容易流于生硬的说教和令人生厌的评头论足。因此,在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向纵深推进,读者的自主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时代赋予议论文的历史责任是:议论文要实现全部社会意义的理论价值,首先应建立起与读者之间的信任关系,用真情赢得读者。而“人情味”却能担当得起“承载信任”的桥梁。因为它不仅能跨越论述者与被论述者、指导者与被指导者、论述者与读者之间的鸿沟,沟通或解除两者的心理与思想距离,而且,最能调动读者的心理因素,从而,表达他们对作者观点的赞同或认可。谁能否认充满“人情味”的情节穿插与浓情绵绵的直抒胸臆,会产生令枯燥议论所达不到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呢?

审美心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文学艺术意象;感性;心理机能;韵外美

艺术意象可谓浩如烟海、千姿百态、形形、千差万别。但是无论她们如何丰富多彩,如何差之毫厘、异以千里,她们在本质上或特质上有一个共同的呈现形式,和一个相同的心理机制。那就是以感性美的形式呈现在人的感官中,以感性认识论的思维科学出现在人的心理机能。下面作者将从文学意象的感性美方面,选取两个角度对其进行阐述,并力图找出实现感性美的心理要素和机能。

一、欲露故藏的韵外美

文似看山不喜平,艺术意象的审美意境如果非常直白,无含蓄婉转之美,那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审美意境。中国文学素有欲露故藏、含蓄婉转的韵外美传统。刘勰的“事近而喻远”,钟嵘的“文已尽而意有余”,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董氏武陵集记》),司空图的“味外之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欧阳修的“画意不画形”,梅尧臣的“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六一诗话》)他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在《与极浦书》中说:“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谭哉!”

艺术意象要达到这种欲露故藏的韵外审美意境,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在修辞的运用上下功夫。主要有双关、隐喻、借代,顶真、比兴、象征等。这些属于基本层次的韵外美途径,这里略去不表。

第二种途径就是侧面描写。艺术写意的韵外特质无不通过侧面描写的办法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韵味无穷。如“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髻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这里不直接去刻画罗敷的美丽,只将旁观者的倾倒之态刻画出来,这样罗敷的美丽就不是呆板的容貌,而是与旁观者融铸为“韵外之致”的韵外美。再如宋玉描写一个美女,不直接去写她的部分或整体的美,而是写她“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施朱则太赤,施粉则太白”,寓有于无,以无当有,这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韵外之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感。

这种欲露故藏的韵外特质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感,与审美主体的心理距离是分不开的。历史与实践证明,人们审美的心理特点与距离有密切的关系。熟视无睹,远是香、近是臭,正是对审美心理距离的形象描述。瑞士美学家布洛说:“美,最广义的审美价值,没有距离所间隔就不可能成立。”1英国美学家柏克也说过:“过分清晰或多或少总是一切热忱的故人。实际上一切羡慕都是由于我们对事物的无知引起的,情感主要也是由无知激起的。”2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陌生化”理论,按什克洛夫斯基的说法,就是艺术使那些已变得惯常的或无意识的东西陌生化。这其实是在增加人与物的心理距离的另一说法。

二、似是而非的想象美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之所以魅力无穷、风靡世界、流传千古、经久不衰,与画面人物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分不开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到底表达什么含义呢?培根说:“大为惊叹者,蒙娜・丽莎的嘴角以及眼神所含的表情与意义,使人永不了解,只留下不可思议的迷惑。”3也许,蒙娜・丽莎的魅力可以从蒙娜・丽莎似是而非,给人想象余地的微笑中找到答案。我国美学家王朝闻似乎一语道破天机,“既要观众懂又不必叫观众全懂。观众完全不懂,难免造成与角色的隔阂,完全懂了,戏剧的魅力就漏了。”4直白地说,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艺术意境不可能是明白晓畅的,它应介乎确定与不确定之间,处在似是而非的境界,给审美主体留下想象空间。老子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第二十一章)正是这种似是而非审美意境的写照。

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这首词创造了一个凄清悲凉的审美境界。表达了词人做了亡国奴后的悲痛及对故土的怀念。如果仅如此,也许并不会留给人们那么强烈的冲击力。我们仿佛就是李煜,站在秋月如钩、凄清幽冷的西楼,内心对故国的花草、人事的思念正在翻江倒海,一泻千里。可是又怎么样呢,从回味中回到现实,自己是一个被人深锁在孤寂小院的亡国君主。过去的欢乐与今天的苦痛,过去的荣耀与今天的屈辱,是那么天壤之别,对比鲜明,那愁,那恨是可言传的吗?是可说清的吗?是可用对故土的思念和亡国的悲痛来概括的吗?原来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正是这种似是而非的审美意境使艺术意象韵味无穷。这种似是而非的审美意境更难能可贵的是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和余地,能使人触景伤情,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似是而非的审美意境的韵味更是在读者的想象中完成的。不同的人,不同的处境,不同的心情,不同的人生,在读这首词时眼前的审美意境是不尽相同的。从而最终完成文学意象表现在意境上的似是而非的想象美。李煜的《浪淘沙》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首词似是而非的想象特质更是彰显无遗。如“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不知激起多少旅居他乡的游客的思乡之情,“流水落花春去也”也许让壮志未酬的老人独自伤怀。总之,正是艺术意象表现在意境上的这种丰富性、多彩性、不定性,才使得文学的魅力无穷,就象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白居易的“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花非花》)虽然是这首词的内容,但仿佛是对这种似是而非的想象特征作了理论上的概括。套用黑格尔对色彩魅力的阐述,来领悟似是而非意境的想象特征。他说:“这种色彩的魔术主要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对象的实体性和精神性仿佛已经渗透到着色方面的构思和处理中去而蒸发掉了。一般可以这样说,这种魔术在于把各种颜色处理得当,从而产生一种色彩现象方面的本身无目的游戏,这是色彩的一种飘忽荡漾的顶峰;这是各种色调的互相渗透,一种许多返光的照耀,这些返光在许多其它发光体中照耀着,变得很精微,瞬息万变,生动热烈,以至开始越界到音乐的领域。”5是色彩,经过凝视想象,又似音乐,这正是似是而非审美意境的想象特质。

上面提到的欲露故藏的韵外特质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感,与审美主体的心理距离是分不开的。那么,这种似是而非的审美意境艺术学意象韵味无穷的审美特质又是与审美主体的什么相关联呢。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康德的相关论述。康德认为,发生于情感领域的审美机能主要是一种反省的判断力,审美机能是知性、理性与想象力等多种机能协和作用的复合机能。尤其提到审美情感领域的发生一定与联想,也就是想象力是戚戚相关的。

可见,上文提到的似是而非的审美意境使文学意象韵味无穷的审美特质实质上就是人的心灵结构的功能之一,或者说是人的审美共同感的起点。也就是说,任何审美好像不关概念,但是她离不开从概念出发的想象力。如:读到《红楼梦》描写林黛玉听到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何家院”突然凝愁满面时,为了体验林黛玉的愁云,我们一定要有良辰美景的知识,并同时去想象良辰美景的环境与林黛玉此时所处的个人处境相联系,才能从本质上体验到该章节的美感,才能从虚无缥缈处体会到似是而非的审美意境。或者说那种就在眼前,却又无法触摸的感性美。

这正是文学艺术意象的审美特质,她不同于绘画、电影或自然景物,她无法以直接呈现的形式,她是以语言为载体,靠人们的想象力去体会其中的韵味。人们常说,任何艺术都是在戴着镣铐跳舞。的确,文学较之其他艺术形式可能必须更加需要借助想象力去达到审美的共同感。

这个想象力可以说是文学审美的“成”也可以说是“败”。正如“成也萧何败萧何”,文学这个艺术门类正是凭借这种想象力的心理机能达到一种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的美。她的美就是在人心灵的庄园中,看得见摸得着,但是实际上她又看不见摸不着。因此,这种美在哲学上,在宗教学上是一种极致的美。她不同于直接以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其它艺术美,这些美无论多美,它都是一个极限的终结。而正是这种凭借情感领域的想象机制的想象美,她是无限的,她是没有极限的。可以契合读者此时此景的心灵而无限延伸,无限扩展,最后达到似是而非、似幻似真的空灵境界。

笔者从欲露故藏的韵外美、似是而非的想象美两个方面管窥了文学艺术意象的感性特质,以及形成的心理机能。试图从美的形成的心理机能这个新的角度来阐述文学艺术审美的发生和生成。但是,文学艺术意象的感性审美特质是个非常大的研究课题,绝不是这篇短小的论文所能详及的。另外这篇论文的观点与证明也许不尽人意,可能会引起批驳与疑惑。但是,“这本书,如果能够使那些怀疑是否可以从久已忘却的古代的原始区域中,去采取值得他们辛苦追求的知识的艺术和文化的研究者觉得满意,它的目的已经完成了。如果我们的解释,竟引起了怀疑和驳议,那更是我们学术的大幸;因为那里有怀疑和驳议,就是那里已经存在发展进步的首要条件了。”6如果本文能够做到抛砖引玉,它的真正价值就实现了。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安徽:安徽出版社,2000。

[2]蒋凡、郁源.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

[3]盛海耕.品味文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5]易中天.艺术人类学.第二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6]黑格尔.美学.北京:商务出版社,1955。

[7]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