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团体心理辅导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团体心理辅导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团体心理辅导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它的开展是高校客观环境的需要,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率的需要,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转变的需要,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心理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仅仅把问题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不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补救性模式逐渐转向发展性模式。[1]20世纪90年代初,团体心理辅导传入我国内地,它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是一种预防性、发展性的工作。[2]通过采取团体辅导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并积极关注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让团体来陪伴成员在人生路上克服种种难题和障碍,积极快乐地踏上成长路,充分发挥潜能,迈向丰盛人生。实践证明,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促进普通大学生的人格成长,增进心理健康。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辅导相比,团辅更符合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更能体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3]总之,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开展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趋势。
一、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客观环境的需要
1、高校中团体是自然而然存在的
高校中自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团体。心理学研究证明,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人必须作为团体的一份子,需要和期望才能满足。即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团体,在帮助那些有着共同成长课题和有类似问题及困扰的人时,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提供的发展性团体内容形式多样,并针对不同团体的不同需要。
2、受教育者都处在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有共同要面对的发展课题和成长困扰
“在帮助那些有着类似问题和困扰的人时,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心理辅导员如果把自己可以胜任的工作仅局限于个别辅导的话,他也就限制了自己可以提供服务的范围(Gladding,1996)。”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就是为参加者提供一个成长的机会,和处理他们所关心问题的情景。例如生涯决定、认同问题、男女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其他有关如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3、成长中的青少年更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更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建议
在团辅中,团体可以让学生了解并且体验到自己是被其他学生支持的。由于团体的参与者能够认识到别人也有跟自己相同的问题,自己支持别人,也得到别人的支持,可以增进信心,有助于班级的归属感、凝聚力及团结。
4、团体心理辅导使教师与辅导员的工作更富有成效
在团体的场合认识老师,或者体验到与老师友伴一样的愉快经验,过去的疑惑戒心可以消除,不再避开老师。学生与辅导员的接触,可以克服胆怯、减轻压迫感,改进自己的态度。同时,辅导员可以了解更多学生的问题所在,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团体中具有敏锐观察力的辅导员,必然可以鉴别需要特别援助的个人。经过团体讨论,交流分享,将使学生对学校的各项活动感到更有意义,能够认识更和谐的关系。
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心理教育效率的需要
1、团体心理辅导感染力强,影响广泛
团体就像是一个浓缩了的微型社会,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将家庭、学校或社会生活真实地再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角色假设、心理剧、角色扮演等方式,体验和模拟真实的社会交往活动,掌握因此带来各种心理压力的处理方法。在模拟交往中,团体成员学会了许多社会生活经验,逐渐学会了应该怎样与人相处,怎样观察社会,懂得了应该遵守团体规范,并且在各个生活团体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2、团体心理辅导效率高,省时省力
一般说来,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往往具有共性,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不需要一对一地个体辅导,这样大大提高了心理辅导的效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可分两方面进行:一是面向全校学生,通过调查筛选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然后由心理辅导中心教师将学生分组,组建不同主题的团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二是以院(系)为单位,根据各院(系)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将团体心理辅导的团体规模扩大到班级,就班级学生的共性问题开展心理辅导,这种模式比较符合我国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特点,效果较好。[4]
3、团体心理辅导效果容易巩固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特别注重互动性、实践性,力求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同一个主题的团体辅导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活动及表现形式,活动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同学们的体验角度和感悟的深度也有所不同,但同时达到的目标却是一致的,这使得辅导效果在多次却不单调的辅导中得以巩固。三、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的需要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学者在对心理健康标准加以界说时,倾向于社会适应标准(或称生存标准)。在大部分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中,大多只反映了个体良好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5]。生存标准显然强调适应,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潜能得以发挥,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基于这一基本的心理健康观,使得学术界开始关注心理健康的发展标准,并在界说心理健康标准时,已经在尝试生存标准与发展性标准的结合。生存标准和发展标准正在成为心理健康的两大基础标准。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具体体现了心理健康的发展性标准。
大学生进入大学,经历着重要的人生转折,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对于自我的成长、心理素质的发展、潜能的开发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对健康的积极向往,一种希望发展,或希望人的各种潜力都得到实现的冲动。”因此,马斯洛认为,心理工作者要是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帮助一般常态心理者(心理基本健康,无明显的心理冲突,能基本适应环境),而不是严重患者,那么少量的时间就会有更大的收获。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来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始于20世纪80代年,但长期以来,许多高校把为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援助、支持、矫正、治疗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这远远不能满足绝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发展性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要实现这一要求,就必须在高校开展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
四、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人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含思想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作为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是人的全部高层次素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心理,其他素质不可能培养起来。心理素质在整个素质系统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6]。而团辅正是培养学生优良心理素质的工具,在这方面它具有个体心理辅导所无可比拟的功能。因此,开展团辅是高校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团体心理辅导对帮助学生改变和成长有其独特的效能,它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在其所得到的帮助是在个别辅导中不能获得的。当然,团体心理辅导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个人深层次的问题不易暴露,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等。所以,我们在大力推进高校开展团辅的同时,还要兼顾个体心理辅导等多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开展,真正发挥出为大学生拥有一个健康心理保驾护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封国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模式探悉[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
[2]苏光.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探悉[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
[3][6]樊富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
团体心理辅导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学校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8)12-0004-04
心理教育是以心育心,以人格陶冶人格,以个性影响个性的复杂教育艺术。一个素质优秀、人格健全的学校心理教师,本身就是一本用人格、精神、思想和生命打开的心理教育教材,蕴涵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心理教育资源。成为一个成功的心理教育专业工作者,是许多学校心理教师孜孜追求、积极向往的发展目标。从心理教育专业实践的视野去思考,学校心理教师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有哪些?现代学校心理教育需要什么专业素质与类型的心理教师?学校心理教师应该扮演哪些专业的心理角色与形象?这些问题需要心理教师认真思考,更需要理性分析和科学把握。
一、学校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心理问题
只要有人的存在,就有心理问题的存在。心理健康的现代人并不是没有心理问题,而是如何对待心理问题。只有正确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全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学校心理教师才能积极把握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社会不正之风、精神污染与文化垃圾,教育改革不到位,管理不完善,专业地位不如意,学校心理教师的困惑、失落、无奈和忧虑不断增多,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并且这些心理问题错综复杂,总是交织在一起。
(一)角色心理矛盾
角色是指某一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适当的位置,被该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心理教师在学校教育情境中要扮演的专业角色是多方面的,如心理保健者、心理咨询者、心理辅导者,诸多专业角色之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冲突。尤其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心理教师扮演的心理咨询工作者与德育工作者、辅导者与管理者之间时常产生矛盾冲突。分析心理教师的角色心理矛盾,主要来源于社会、学校对心理教师的角色期待偏差和心理教师自身的角色意识模糊、角色定位不当。一些心理教师感觉自己是学校教育舞台上的“配角”,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多余人”和“边缘人”,甚至是“旁观者”和“受害者”。对学校存在的一些不良教育现象,心理教师觉得“痛心疾首”,却又感到无能为力、无所适从。面对学校教育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心理教师也时常感到力不从心。
(二)工作心理压力
压力伴随着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压力也是人前进发展的动力,不可缺少。心理压力是指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个体预感到可能发生的不安或对威胁有所察觉时而产生的内心不平衡的状态。当今教育竞争日益剧烈,教学强度和难度不断加大,学校、社会对心理教师的期望与要求越来越高,过度的要求演化为多样的心理压力,如工作目标任务的压力、自我发展压力、经济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压力,以及工作过程遇到挫折失败而产生压力等。有调查表明,90%的中小学教师觉得“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学校心理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样来源于多方面。英国剑桥大学的基里亚科等人的研究表明:学生对教师工作的恶劣态度和学生的不良行为是教师压力的主要来源。学校领导和同事希望心理教师能够帮助对付那些最难处理的问题学生、后进学生或者双差生。有一些心理教师自尊心强,在学校实际地位比较低,往往对工作有更高的个人成就期望,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拼命去做得最好,希望以此得到领导及周围同事的认同与肯定。不少心理教师感叹,每天工作任务繁重,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和辅导等事项交织在一起,除了要完成本职工作任务,还要想方设法学习进修提高学历层次、业务水平。有的心理教师身兼数职,升学就业指导、行政事务管理、社会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还要与一些来访学生家长交流,加上学校接受名目繁多的检查、考核验收等任务,经常处于应激、应急和“游击”状态,而且任何一项工作都不能出错。因此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和焦虑之中,学校心理教师常常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觉得心情很“郁闷”。
(三)职业心理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倦怠又称职业心理枯竭、职业心理疲劳,是在长期职业活动中形成的综合心理感受,包括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组成部分。学校心理教师职业倦怠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丧失工作热情,以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对来访者和他人缺乏同情心,对工作意义与价值的评价下降,觉得自己无法或难以胜任工作。不少心理教师缺乏稳定的群体归属感,时常感觉自己势单力薄、孤家寡人,业务上不属于哪一个教研组和专业办公室,就好比是一个没有人愿意理睬的“穷亲戚”。也有一些心理教师缺少职业活动激情和专业灵感,觉得没有适合自己展示才华的舞台和才能发展的空间,日复一日做的只是单调乏味、机械刻板的基础工作、常规工作,无法创新,难有作为,谈不上什么专业前途和职业理想。有一些心理教师缺乏一贯的职业成就感,认为自己总是在疲于奔命,忙于被动应付。有调查显示,75%的心理教师认为,“每天觉得很忙很累,但总结时又想不出自己干了些什么”。有的心理教师对于不能有效解决当事人的心理问题、不能够及时帮助来访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怀有深深的歉疚感、自责感和罪恶感。
(四)专业心理障碍
这里所讲的专业心理障碍,不是病态学意义上存在的严重程度的心理问题。学校心理教师的专业心理障碍是多方面的,从认知到情感到行为,贯穿于心理教育活动全过程。如专业信念动摇,专业情感淡漠,专业兴趣减退,专业精神萎靡不振。烦躁、焦虑、忧郁、失眠多梦等,这些心理状态因专业而生,也影响专业活动质量,产生的负面心理效应不可小视。学校心理教师专业心理障碍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专业视野的狭隘和认知方式的匮乏,也有来自社会、学校方面的偏见和误解。在领导、同事、学生和家长等许多人心目中,学校心理教师理所当然应该身心健康、“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对心理学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会。似乎只有教育教学管理的本职工作做得最好最优,才是名副其实、合格称职的心理教师。心理教师天经地义应该心理最健康健全,心态最积极阳光,人格最完美无缺,没有心理矛盾冲突,不会闹情绪,没有坏脾气。一旦心理教师的 言行举止有一点“风吹草动”,就被认为是心理变态、个性乖张或行为异常。在教育观念、组织教学和课程设计方面,心理教师会与其他教师或同事存在不同的看法或者分歧,一些心理教师想张扬自己的教育风格,坚持教学活动的原则和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反而被一些同事和别人另眼相看,觉得是不能够合群的“另类”,从而造成人际关系复杂紧张。
(五)发展心理危机
学校心理教师的心理危机几乎无时无处不在,最突出的是发展性心理危机。发展性心理危机主要是应对学校教育挑战和变革产生的危机。一些学校心理教师对未来职业目标和发展道路感到迷茫,自己究竟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存在着“先天发育不全,后天营养不良”的危机感。面对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不少心理教师感到茫然困惑,找不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在学校日常生活中看不到自己的工作成果、教育地位和存在价值,在课堂教学中缺乏自我效能感和教学成就感,产生“辛辛苦苦为谁忙”的疑惑。也有的心理教师觉得自己学富五车、满腹经伦,大有怀才不遇之感。不少心理教师缺少学习进修和研讨交流的机会,提出的进修申请总是“靠边站”和“礼让三先(语数外)”,得不到应有的扶持和重视。许多学校改革人事制度推行聘任制,心理教师缺乏职业安全感,迫于生计与生存的无奈,很多时候只能委屈求全,暂且谋求一席立足之地。
可以说,学校心理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上述这些问题是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并非所有的学校心理教师都存在。当然,影响心理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剖析清的。学校心理教师能够以理性而客观的态度看待自身发展存在的心理问题,比心理问题本身的解决更为重要。学校心理教师要用发展性的眼光来分析把握,用专业化的思路来应对和解决,使得工作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成为其行动研究的课题,职业压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专业发展的危机能够成为专业化成长的契机和转机。
二、现代“心理人”:学校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色目标
学校心理教育的核心是助人自助。心理教师在心理方面有效自助、他助、互助才能科学助人,心理教师更需要培养自身的心理自助意识和能力。学校心理教师必须走专业化发展之路,而专业化发展的目标是人格健全的、大写的现代“心理人”。笔者认为,心理教育是心灵沟通的复杂艺术,是以心“换”心、以心“唤”心和以心‘焕”心的教育艺术。心理教育也是以德育德、以心育心、以德育心和以心育德的教育过程。学校心理教育的工作既崇高又艰巨,学校心理教师的角色既丰富又复杂。顺应心理教育职业岗位和专业实践的要求,学校心理教师要全面加强自身心理建设,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积极扮演好多重专业心理角色。
(一)成为心理安全与心态积极的“重要他人”
安全是人不可或缺的基本需要。学校心理教师应该具有充分的心理安全感,没有对职业、交往、生活、环境的过分恐惧和紧张焦虑,没有明显的专业无助感、无望感和失落感;应该拥有积极阳光的心态,积极的认知和行为方式,乐观向上的思维方式,富有基于教育原则的爱心,有职业的自豪感、幸福感、快乐感和成就感。只有以积极开朗的心态来对待工作和生活,才能适应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才能一步步地取得成功。
要培养心理安全感和积极心态,学校心理教师一是要有积极的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生活观,对社会、对他人、对职业、对人生有积极而理智的评价;二是有积极的问题意识,正视职业劳动和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看问题一分为二、实事求是、辩证客观,不简单回避或者随意夸大存在的问题,不急于求成地希望学生个性彻底改变;三是积极的思维方式,不将工作中的一两次失误夸大为自己的完全失败,不企求立竿见影的心理教育成效;四是具有积极的责任意识,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自觉承担心理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负责,对教育过程成效和专业实践价值负责,对自己的专业未来负责。
(二)成为心理平衡与心理健康的“心理指导者”
心理平衡与心理健康主要体现在情绪稳定乐观,适应职业岗位要求,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健全的自我意识,行为表现方式符合自己的年龄、性别和角色,力争自我的成长。一个心理平衡的心理教师生活在现实和当下之中,重视今天的快乐生活,也能利用过去的经验以规划未来。他们不会总是为过去的错误而懊悔不已,也不会总是为未来可能有的失败而担忧畏缩、惶恐不安。一个心理健康的心理教师,应该能适应紧张,承受压力和挫折,积极安排自己的各种活动,通过自我调节,使自己的心理、精神和情感融为一体,使人生更丰富多彩、辉煌灿烂,更加充满生机和富有文明意义。
学校心理教师要保持心理平衡,维护心理健康,一是要树立现代心理健康观念,增强积极而科学的心理健康意识,坦然面对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挑战;二是协调处理好人际关系,树立科学的学生观,辩证对待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善于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建立积极而良好的师生关系;三是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遇到心理失衡可以采用回避法、幽默法与升华法。比如对于“官”念、“钱”途、“物”欲等引发的烦恼与困惑,心理教师可以适当降低期望值,采用“低调法”,便会摆脱心理困境。心理教师一旦有了海阔天空的心境和虚怀若谷的胸怀,就能自信乐观地笑对人生的种种苦难与逆境,视世间的千般烦恼、万种忧愁如过眼烟云,不为功名利禄所缚,不为得失荣辱所累,遇事想得开,看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处人蔼然,自处超然,无事悠然,这样就能从人生困境或心理困惑中解脱出来。
(三)成为心理自由与精神富有的“精神关怀者”
心理自由的人更有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们在该我行我素的时候就我行我素,可以在进行发散性思维时无须处于防御状态,可以充分表现自己思想的火花而无须压抑,不怕别人笑话或讥讽。精神充实主要是指心理教师对心理教育的执着信念、坚定的教育信仰、对青少年学生的充分信任和对自己胜任专业要求的信心。只有精神健康充实的心理教师才能充当青少年成长“精神关怀者”的角色。现代学校心理教师最需要的就是放眼未来的前瞻思维,面向世界的全球眼光,正视困难的坚定信心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学校心理教师怎样才能做一个精神信仰坚定、精神世界充实的精神关怀者?一是要坚定爱国的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善于汲取传统心理文化的精华,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追求卓越;二是建构学校教育精神,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完善人格,积极争取获得社会机构和同伴的专业支持;三是学习专业精神,树立以人为本、助人自助、育人至上的心理教育理念,培养应用心理学的专业气质和专业智慧,着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精神境界;四是实践时代精神,与时俱 进,求真务实,努力做一个教育思想解放、教育观念先进,锐意教育改革创新的现代教师。
(四)成为心理成熟与人格健全的“个性示范者”
心理成熟是指个体逐渐内化其社会经验,从而形成生活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的理想状态与水平,包括认知成熟、情感成熟、性格成熟和自我意识成熟等。教师的心理成熟是一种教育智慧,是一种专业能力,是一种人格力量,更是一种综合素质美的体现。人格健全的心理教师应该具有现代人格特征,养成文明的生活行为习惯,富有责任感和正义感,具有爱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并认识自己存在的心理潜能,善于发现自己的才能和优势。
学校心理教师如何成为心理成熟与人格健全的“个性模特儿”?一是善于对自我人格进行理性自觉的心理分析,培养个性特长和专业人格特征,自觉克服和矫正人格缺陷,善于汲取心理营养,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善于化解诸多心理矛盾冲突;二是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不断汲取心理教育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因为“知识改变性格,学问变化气质,奋斗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三是积极从事专业实践和服务活动,掌握专业技能,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四是善于扮演多重专业角色,掌握专业角色技能,能够协调多重角色冲突,增强角色自立自主意识,正确定位专业角色,把自己区别于一般的心理学教师、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和德育教师。
(五)成为心理和谐与个性张扬的“自我实现者”
实现自身的心理自主和谐是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第一要务。心理和谐体现的是心理品质真善美的高度统一,表现在与社会和谐、与他人和谐,以及个体身心和谐。而心理发展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理想状态。自我实现是张扬鲜明独特个性,形成自身教学风格,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真正自我实现的心理教师,才能在学校生活中积极引领其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心理教师开始认识到,没有疾病只是健康的最低要求,健康的目标应该是追求更加积极的人生境界、更高层次的社会适应和更为充分的专业发展。
学校心理教师怎样才能自我实现呢?最实际的策略:一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职业理想目标,明确阶段性成长发展目标,找准立足点,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努力;二是树立健全的自我意识,就是能够客观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勇于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专业发展目标;三是积极从事校本教学研究和专业科研活动,在行动研究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思维能力,成为学者型、科研型、专家型的心理教师,对于心理教师而言,“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理念显得更为至关重要;四是开展专业交流对话活动,学习观摩心理教育界同行的有益经验,自主进行专业反思,包括课堂教学过程反思,进行教学工作小结和写好教育教学随笔,不断积累提高;五是发挥专业所长和优势,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在专业实践中长才干、作贡献、塑形象、展风采,因为心理教师的自我实现与社会实现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振兴心理教育的希望在心理教师。心理教师的专业理想就是努力成为理想的专业化教师。理想的学校心理教师,应该也必定是心理安全、心理平衡、心理自由、心理成熟和心理和谐的专业教师,应该也必然是心态积极、心理健康、精神富有、人格健全和个性张扬的优秀教师。当然,我们很难简单刻画学校心理教师的完美形象,我们不应该也根本不可能机械刻板地要求所有的学校心理教师都成为个性整齐划一的模式化教师。何况,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心理特征完全相同和个性人格十全十美的现代人存在。人为设定一个“高大全”式、神圣化的学校心理教师榜样并不现实,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实践意义和教育价值。向着专业化目标自觉前行、不懈奋进,学校心理教师要懂得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历程,明晰专业发展的角色心理目标,确定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才是最智慧的选择。而学校心理教师如何理解和建构多重复杂的专业角色,笔者也将另文进一步加以阐述。
(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07SJB880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得到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资助。)
注释:
[1]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339,
[2]崔景贵,学校心理教师专业工作中的心理障碍[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 (11):4~7,
[3]崔景贵,助人自助:学校心理教师专业化的理念与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07, (24):4~8,
[4]早在1949年,当托尔曼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他在就职演说中提出了“心理人”这一主题。《心理人》(Psychological Man)就是其就职演说的题目。面对当时美国社会所流行的、以追求物质享受为目的的“经济人”,托尔曼从心理学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和价值出发,提出了“心理人”的概念和观念,呼吁人们注重生活的品质,注重生活中的心理感受和意义,从而提出了心理学对人们生活质量的研究,以及关于生活质量的心理学。参阅申荷永,高岚,心理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30,
[5]崔景贵,心理教育范式论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48,
[6]崔景贵,专业化:国外学校心理教师发展的路径与目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 (8):74-79,
(作者单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电邮:cuijjnggui@js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