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组织社会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组织社会学范文1
[关键词]知识链技术学习
社会网络社会资本
[分类号]G250
1
引言
知识链是指以企业为创新的核心主体,以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为目的,通过知识在参与创新活动的不同组织之间流动而形成的链式结构。知识链由拥有不同知识资源的组织构成,这些组织包括:核心企业(盟主)、大学、科研院所、供应商、经销商、客户甚至竞争对手。组织之间的知识链就是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大学、科研院所甚至竞争对手建立的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它由组织之间通过知识流动、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等互动活动而形成。
知识链组织通过技术学习可以建立产品及相关技术的知识基础,提高企业组织的技术能力,克服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瓶颈,从而最终实现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知识链组织不仅从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学习,而且从所嵌入的特定社会网络中学习;如企业与外部其他企业的协作网络、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网络、集群企业与当地政府的关系网络等。社会网络理论认为经济主体都是嵌入在社会系统或社会情景中的,知识链组织也不例外。在已有研究知识链的文献中,叶苏和顾新研究了知识链组织之间的交互学习机制,但从社会网络及社会资本视角关注知识链组织之间的技术学习的文献还比较少,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社会网络理论包括结构洞理论和联结强度理论,故本文将从网络结构、关系强度、社会资本等三个方面来分析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
2 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方式与社会网络
按照技术学习知识源的不同,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可以分为知识链的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两种方式。知识链组织之间的技术学习过程是知识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流动过程。
2.1 知识链组织的内部学习
知识链组织的内部学习是指核心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供应商、经销商等组织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这些组织之间的互动形成了知识链的核心关系网络。核心企业可以与供应商、经销商等上下游的企业组织组成纵向关系网络,也可以与大学、科研院所、竞争对手等组成横向关系网络。具体而言,内部学习方式包括如下几种:
2.1.1 合作学习 首先,核心企业可以通过与同一市场中的其他竞争对手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彼此形成联盟,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实现技术知识的共享。其次,核心企业也可以通过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形成联盟,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提出技术水平和加工能力的要求,促进上游企业的技术学习和技术创新;上游企业的创新成果最终也会流入下游企业,知识在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网络关系上流动,从而提升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
2.1.2 工作人员的跨组织流动
工作人员是技术知识的载体,随着工作人员在横向和纵向知识链组织之间的流动,附着在工作人员头脑中的知识也在无形中扩散到整个关系网络。
2.1.3 工作人员之间的非正式交流知识链内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之外的时间,彼此通过非正式的交往,形成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这种社会关系网络是组织层面的社会网络的基础。工作人员彼此交流思想,形成知识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新的知识得以在知识链的个人之间的社会网络中流动,并通过个人载体流入组织层面。
2.2 知识链组织的外部学习
外部学习主要是知识链成员与知识链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知识链的外部环境包括知识链之外的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金融机构、外部市场等,它们构成了知识链的外部网络。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外部网络的知识、信息、资源的传递对于知识链的创新同样重要。知识链与外部环境联接的成员实质上是一个中间媒介,是外部先进技术知识的早期应用者,充当着外部知识流入知识链的纽带。这个中间联络成员既可是知识链的核心企业,也可是知识链中具有一定研究实力的大学、科研院所等公共机构。通过外部技术学习,知识链可以了解外部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输入外部知识,获得“新鲜血液”,对知识链的创新路径作出一定程度的修正,避免知识链成员的创新锁定在落后的技术轨道中。
3 网络结构与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
结构洞理论由Burr R在1992年提出,所谓结构洞是指社会网络中两个组织个体非多余的关系。按照Butt的结构洞理论,知识链组织的社会网络结构可以分为两种:①知识链成员与其他每一个成员均发生联系(见图1),各个成员之间没有关系间断,这是一种无洞结构;②知识链的某些成员与另一些成员发生间接的联系,彼此存在关系间断的情况(见图2),成员A、B、D、E彼此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必须通过成员c发生联系,成员c与其他成员之间的联系是非多余的联系,可以称为结构洞。
图1的网络结构中,知识链成员A与B、c、D、E都保持着联系,发生信息交流。图2的网络结构中,成员A仅与c保持着联系,但通过c与成员B、D、E间接发生联系。在上述两种网络结构中,图2的网络结构更合理,因为知识链成员A在技术学习过程中只需要维护与成员c的关系便可以获得其他成员的技术知识。而在图1的网络结构中,A与其他成员存在关系冗余,在技术学习过程中会消耗更多资源,产生更大的成本。
在图2的网络结构中,知识链成员c居于中央位置,拥有较多的结构洞。知识链的其他成员在技术学习过程中,都必须依赖c实现信息传递,所以成员c在网络结构中可以获得两种结构收益――信息利益与控制利益。信息利益包括:①进人的快捷方式,指知道一件有价值的信息,并知道有谁可以使用它;②时机(timing),除了被告知某项信息之外,私人的接触可使行动者在最适当的时间知道信息;③介绍,私人的接触使行动者的名字在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时间被人提及。控制利益是指结构洞会使行动者采取第三方得益策略,第三方就是处于两个行动者之间的其他行动者。这种得益可以分为两种:①第三方利用可以在行动者之间进行选择的条件来获利。例如,当两个买者都是通过第三方发生联系时,他们之间没有联系,此时第三方就可以利用一个买者的报价去向另一个买者索要高价。②可以在同时发生的、相互冲突的需求之间进行选择。如在议会中进行表决时两大党之外的第三小党就成为关键的少数。
此外,拥有较多结构洞的成员(如成员c)在知识链的技术学习过程中投入相同的资源,可以形成更大的网络关系联结,获取更多的信息;或者形成相同规模的网络关系联接时,可以节约一定的投入资源,在技术学习过程中更有效率。
4 关系强度与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
Granovetter M在1973年首先提出“关系强度”的概念,他把关系强度定义为“一种时间、感情深度、亲密度与互惠程度的集合”,认为关系强度是一种人与人、组织与组织由于交流和接触而形成的一种纽带联系。互动次数多、感情较强较深、关系密切程度高、互惠程度高为强关系,反之为弱关系。按照Granovetter M的观点,强关系和弱关系对于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都具有重要价值。
4.1 强关系与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
从知识链组织的内部学习来看,成员之间的强关系意味着彼此联系紧密、互惠程度较高、有较强的知识共享意愿,在技术学习过程中愿意投入高质量的知识,技术学习的可靠性较高。同时,强关系导致人们更深地嵌入相互间的网络结构中,从而使知识链成员彼此更了解对方的组织惯例,对合作伙伴运作流程也比较熟悉,形成共同的知识基础。Cohen w M和LevinthalDA认为,吸收能力是建立在以前的知识积累之上的,一个企业拥有某一知识领域的知识越多,那么它就更容易在那个领域学到更多的东西。当知识链成员的知识存量重合时,学习和知识传递速度就会加快。按照Polanyi M的分类,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隐性知识是企业中个人及其组织存在的经验及洞察力、专有技术、管理技能、营销诀窍、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等,由于隐性知识具有专有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它必须在“用中学、干中学”等过程中才能获得。较高的关系强度可以使知识链成员频繁互动,在日常的接触、交流和沟通中实现隐性知识的转移。然而,高度频繁的互动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它使各成员所掌握的知识往往已经为对方所熟悉,知识链成员所能获取的是大量重复的无效知识。企业组织要从大量重复的知识中筛选出有效知识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因此过高的关系强度所带来的大量知识有可能反而是一种负担。
从知识链组织的外部学习来看,过高的关系强度需要付出较多建立和维护关系的成本,在知识链成员拥有的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知识链的总体规模偏小,由此导致知识链与外部环境的接触点偏少,使得知识链成员获取外部环境最新技术的机会变小,降低了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由此可见,过高的关系强度对知识链的外部学习不利。
从技术学习的选择过程看,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过程也是交易对象的选择过程。知识链组织过高的关系强度可能导致创新网络的封闭性,这是因为成员之间在既有的关系中投入了较高的专用性资产,在技术学习对象选择过程中由于关系转换成本的存在,交易对象的选择大大受到限制。外部环境中即使有知识更为丰富、创新效率更高的学习对象,知识链成员也只能选择既有关系中的合作伙伴。由于社会网络也是一个存在正反馈机制的非线性系统,知识链的社会网络在强关系条件下,一方面会沿着既定的关系不断自我扩张、巩固,网络组织中个体的技术选择受制于集体行动,很难从关系的约束中解脱出来,技术变迁路径有可能被锁定在低效率状态上;另一方面,由技术交流、规则认识的封闭性在网络组织内部形成“群体思维”,导致组织内个体对于市场变化、技术发展趋势预测的高度趋同,使认知被锁定,出现集体思维僵化。
4.2 弱关系与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
对于知识链成员个体而言,弱关系在建立和维护过程中,耗费资源相对较少,在拥有相同资源的前提下,弱关系使知识链成员能够跨越组织边界建立更多的关系纽带,获取不同的外部异质性资源主体知识,增大了技术学习过程中获取重要知识的概率。Rogers EM认为,异质性网络更容易携带具有创新意义的新信息,它在知识扩散方面较同质性网络更具优势。对于知识链整体而言,弱关系容易形成较大的知识链规模,与外部环境建立更多的接触点。一方面,知识链整体及其组织个体可以从外部环境获取更多的信息,保持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另一方面,知识链组织个体从外部环境捕获的信息差异性也较大,由于获取的外部信息是非重复的,有效性得以提高,能更快速地反映环境的变化,从而对推动知识链的技术学有裨益。
此外,弱关系使知识链成员在选择交易对象方面有较大的自,不会受制于知识链内部成员的集体选择。同时,弱关系没有必要进行专用性投资作为关系性承诺,能够免除专用性投资锁定的风险,技术学习的个体决策更为灵活,对外部技术趋势的变化反应更为敏锐。相应地,由于弱关系中知识链成员的交易没有合作伙伴关系承诺的保护,交易必须受到市场中优胜劣汰的规则约束,所以企业个体也更富有技术学习的动力。
当然,弱关系由于知识链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较低,在技术学习过程中很可能担心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所以合作中可能投入质量较低的知识,从而影响技术学习的效率。同时,互动频率过低也会降低隐性知识的转移效率。
5 社会资本与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概念,将其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后来的学者Coleman J等人也对社会资本作了研究。国内学者顾新等研究了社会资本在知识链中的作用,认为社会资本是指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组织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关系来获取稀缺资源并由此获益的能力。社会资本以成员之间的信任、互惠为基础,按照联系对象不同,知识链的社会资本可分为如下两种:①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社会资本,它由企业组织与供应商、用户甚至竞争对手通过互动形成;②企业与非企业之间的社会资本,它由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组织机构互动形成。知识链的社会资本的规模取决于知识网络的规模、知识链成员的知识互补程度、知识链成员的声望等方面。
信任是社会资本的核心维度。知识链的社会资本有利于成员组织形成信任关系,抑制潜在的机会主义行为。Erikson E认为,对他人信任度高低的判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历史交往经验。信任嵌入知识链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在知识链组织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中,组织成员在长期交易中通过反复交往可以考察对方的可靠性,鉴别其行为特征。知识链成员之间的信任度越高,成员之间越愿意参与链上环节的社会交换,在知识链中寻找交换的合作伙伴。知识链成员越是在已有的社会网络中交易,越容易加深已有的社会关系,增强彼此的信任。因此,社会资本中的信任具有自我增强和可累积特性。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知识链组织合作中的信任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减少技术学习过程中的交易成本:①交易人不必花费太多的资源监督交易方。知识链中的信任意味着遵守契约,即按照合约进行知识共享、知识创造。因此,相互信任减少了不必要的摩擦与矛盾,减少了不必要的谈判与协商,并减
少由此引起的资源耗费。②信任可以使知识链中的企业组织进行专用性投资。由于专用性投资会产生可占用的准租,合作伙伴可能利用投资方进行专用性投资后讨价还价能力急剧下降的“根本性转变””…而盗用该准租。所以,只有在信任合作伙伴的基础上,知识链成员才会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③知识链的关系网络内信息充分共享,任何一个交易者的机会主义行为都会被全体成员所了解,交易者的一次机会主义行为的代价不是失去某一个交易对象,而是会被关系网络的全体成员逐出关系网,失去所有的交易机会。所以,完善的信任机制最终演变成为一种“社会实施”的信任自律机制,从而可以消除知识链成员对机会主义的防范心理,使得知识链成员更乐于分享知识,降低技术学习的交易成本。
6 启示
知识链是企业组织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来源,知识链的运行根植于社会网络中。因此,有必要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几点启示:
・在知识链的网络结构中,知识链成员应该减少与其他成员的冗余联结,以节约维护网络关系所需的资源,提高知识获取效率。同时,知识链成员应该更多地在网络中占据结构洞的中心位置,以获取技术学习过程中的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
组织社会学范文2
社会知觉: 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人为对象的知觉,有时又称作人际知觉。
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作用于人的信息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界中的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的信息;另一类是由人的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这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件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组织社会学范文3
内容摘要:群体学习的独特性导致有人认为学习必然是社会性的。群体学习是组织中产生共同理解的一个关键过程。个体学习可以在不需要他人而进行,而群(集)体学习固有地产生于人们的相互交往过程中。本文分析总结了关于组织学习的社会维度的主要研究,并进一步对群体学习的社会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组织学习 社会视角 群体学习
组织学习研究文献综述
过去二十年人们进行了大量关于组织学习的研究,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视角。这些理论视角关于学习发生的过程轨迹及产生的结果方面有着不同的概念化。例如,有人把组织学习定义为通过试错、信息处理活动、社会化过程,组织学习产生的结果也有不同,有些强调组织行为的变化,有些则强调认知理解方面。然而,这些差别大体上可以分为基于行为和基于认知这两种不同的关注焦点。在不同的研究焦点内,研究可以在学习发生的过程和分析的单位水平(即个体、群体或组织)上产生差异。早期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个视角:
(一)行为视角
行为视角认为当人们反应发生变化时,便发生了学习。区分行为视角与认知视角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学习发生后所显现的变化。在认知视角下,认为学习发生后而导致认知理解的增加,而不一定在行为变化上有所显现。采用组织学习行为视角的主要代表者是Levitt & March(1998)的经验性学习,认为组织学习在以下情况发生:从经验中得到的教训被编码进入组织惯例中。因此一种显性的行为变化(例如惯例的变化)是组织学习的一个标志。例如Zhou(1993)将组织学习概念操作化为组织惯例的改变。
学习产生的改变被假定为是从经验而来的,这个领域的早期成果将学习视为是适应性的。Cyber & March(1963)表明组织在适应目标、思考惯例和搜寻惯例时学习。然而March(1991)强调组织在积累经验时会有分别,指他们是在深挖利用现有的能力或是去探索开发新的能力。当组织利用现有能力时,学习变得狭隘,容易形成能力陷阱。
(二)认知视角
认知视角认为当认知理解和知识发生变化时,学习便发生了。学习被看做是形成新理解的过程。例如Duncan & Weiss (1979) 认为组织学习是发展关于行为―结果关系理解的过程。类似的,Argyris & Schoon(1978)认为学习是组织所正在应用的知识的变化。Cohen & Bacdayan(1994)也认为学习导致程序记忆的发展。根据以上这些认知视角的研究,学习导致因果、认知系统和记忆的发展并被组织成员所分享。由于认知视角经常强调共同的知识系统的形成,社会过程被认为是基于认知视角组织学习的中心。信息处理论指出,学习通过信息获取、分散和存储产生。文化论观点在解释共同社会化和共同经历中如何产生共同理解时也强调社会过程的作用。
行为视角和知识视角都将学习产生的变化视为一种学习的标志,即认为学习导致人们行为和认知集合的改变。这种变化一般被视为一种适应性,即学习产生改进。例如,经验学习导致组织改变惯例而更适应环境。信息处理论和文化论的学习理论也认为学习导致知识和理解的增加。但两种视角都聚焦于分析学习产生的不同的结果。而认知视角与行为视角不同,认知视角不需要像行为视角那样有可观察到的变化。然而尚需要对学习产生的认知和(或) 行为知识进行系统理论化并进行测量。
关于组织学习研究的社会视角:关注群体水平的学习
日常生活中,我们从他人学习并与他人一起学习,在家里,我们学习父母的价值观和基本技能。在学校,我们从老师和同学习得科学和应用知识。在工作中我们与同事交换知识、解决问题并进行头脑风暴一起产生新办法。这样,群体学习的独特性导致有些人甚至认为学习必然是社会性的。
在组织中社会交往对知识的分享、整合和创造过程产生中介作用。因为组织知识是分散的,组织绩效依赖于相关知识元素之间的合作。因此成果绩效的关键在于把具有不同专门知识的员工加以联系起来。组织内的知识创造过程可以看出是一个螺旋过程,始于个体水平继而通过个体间的互动、交往而得到扩展。社会交往推动对组织成员间知识交换、整合,因而推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相互转换的动态循环过程。
因此,群体学习是组织中产生共同理解的一个关键过程。群体学习定义为:群(集)体学习是个体通过探索和谈判等互动过程产生、修改共同理解的过程。学习被置于公共的共同环境中,并产生于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群(集)体学习区别于个体学习,因为它强调与他人进行互动。个体学习可以在不需要他人进行,而群(集)体学习固有地产生于人们的相互交往过程中。表1总结了过去二三十年中强调社会互动作为学习机制的主要研究。贯穿这些研究的一个共同的主线就是新的理解和知识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即人际互动的结果。这些互动行为如讲故事、对话讨论、参与等可以作为重要的概念工具。
群体学习理论家不否认个体和组织在整个组织学习过程中所起到显著和特有的作用,而辅以强调群体学习在其中所起的联接作用。群体或团队多数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组织中绝大部分的学习发生在工作团队中。要了解群体或团队如何有效地跨接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而使之成为一个整合过程。以任务相互依赖,社会心理了悟和植根于社会当中为特点,群体或团队是个体单独的认知和行为―组织学习必要通过个体认知和行为才能发生―并同时会受到密切合作的同事的态度及行为影响的平台。群体学习为了解组织学习提供微观基础,因为许多发生在组织中的社会过程如协调、沟通和影响过程都也发生在群体中―仅仅是规模相对小一些。规模较小的群体使它更加容易抓取及了解这些过程。群体学习的研究已经在关于群体学习的主要作用上提供了严谨的理论模型和实验证据,包括群体如何分享知识、产生知识、解释知识和整合知识以致形成一个集体产出。
群体学习的社会过程
群体学习的过程定义通常抓住反思和行动、分享和处理知识、进行改进等方面。如表2所示,有些研究者描述了一些与这些概念相关的具体团队学习行为,如问问题、质疑挑战基本假设、评估其他选择、寻求反馈、实验、反思结果、发现、讨论并更正错误以及反思沟通。
未来的研究方向
对群体(集体)学习的具体社会过程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以往的研究主要从认知角度研究了群体学习发生的细节过程,以及影响这些过程的因素,研究群体怎样进行学习以及群体为什么没有发生学习的原因。但还需要考虑到情绪和动机的因素。
另外,在中国企业组织的环境下,群体学习的具体过程相对于在国外企业会受到哪些不同因素的干扰,如企业文化,员工激励等。
最后,其他一些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如:不同类型的群体的学习。对比传统的成员面对面工作、成员长时间固定不变的群体,由不同组织内成员组成的、在不同的工作地点工作的这样的短期群体,群体学习的社会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结论
组织社会学范文4
从学生会成立以来,各级领导和老师们都时刻关心着我们的成长,正因为我们迈出了前所未有的一步,正因为我们肩负着开拓创新的重担,我们的将来才任重而道远。万丈高楼平地起,在学生会成立之初,我们就把的短期目标放在组织建设上,正因为有了这踏实的目标,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当这个学期结束后,我们学生会的成员纷纷拿起笔杆写工作总结,总结不足、总结经验、总结教训....总之一切都在实践中获得,理论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现在我代表学生会对本学期的组织建设作工作总结。
第一部分 组织制度建设
在学生会成立之前,系团总支就开始制订适应学生会发展的初步规章制度。在学生会成立之后,在此基础上,我们就接过为学生会制订学生会章程的任务,另外学生会各部门也开始制订适宜各部部内的工作制度。
在学生会章程的制订过程中,我们参考了校区学生会的章程和其他高校院系学生会的章程,再结合了我们旅游管理系的特色和我们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了《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旅游管理系学生会章程(试行稿)》。这为学生会的组织制度建设打下了基础,在制订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问题,犯过错误。首先,在章程的方向性上,表现为怎样建设学生会?建设怎样的学生会?我们一开始对学生会章程的概念很模糊,对章程的内容更是一知半解,所以在制订过程时曾带有主观色彩,带着“差不多”主义去工作,这对章程制订工作影响是非常大的;其次,在章程制订过程中并没有广泛地征求各方意见;再次,章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存在在实践中检验的需求;末次,章程的落实与贯彻上不力,从章程中的学生会“星级”评优制度的实施上可见一斑,由于学生会组织建设的不完善,章程自从制订之时起基本上处于空置的地步。
当然,我们也取得了微不足道的成绩,通过学习研究章程,我们学生会主要干部基本了解和学习了学生会的运营模式,达到学习提高的目的,另外,通过章程的制订,使得我们学生会上下都明白了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使得大家都不敢轻视,总的来说,学生会章程的制订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会走向成熟起到相应的作用。
从学生会组建之后,学生会各部成员也在各部门负责人的带领下着手建立自己部门的规章制度,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是秘书处、生活部、外联部等等,其他的部门虽然没有将制度书面化,但是也有各自的特点。其中文艺部的“民主表决制”和女工部的“头脑风暴”都表现出了一个积极向上、有生命力的团队应有的素质。
第二部分 组织文化建设
就如现代企业一样,我们的学生会也需要团队精神文化来支撑整个组织。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我们结合自身认识和系团总支的指导,阶段性地为学生会立下了方向性的精神文化标准。
首先,在学生会建立之初以“踏实工作、表现自己”为主。这个阶段,学生会刚刚组建,大批的零五新生加入到学生会,学生会各级负责人在抓好自身素质建设的同时,也加紧对新进干事的培养。我们经过分析,这时间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矛盾为:一、学生对学生会工作能力的怀疑,二、领导和老师对学生会的发展给予较高期望,三、学生会成员面对来自各方面压力而产生的焦虑。与此同时“速成论”和“必败论”也广泛存在。作为学生会的主要负责人,我在学生会副部级以上干部会议上提了解决目前状况的五点的看法,总结出来就是----踏实工作、表现自我。在这个时候,学生会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地抓自身建设,这取得一定的成绩。通过这些稳定思想的措施,学生会得以稳步前进。但是,学生会成员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娇骄二气,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其次,在本学期学生会工作的中期,学生会思想工作以“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为主。在这个阶段,学生会经历过上一阶段的努力工作和摸索,日常工作已经走上了正常轨道,各项工作也开始熟练,组织活动也得心应手,但是离“人人喜欢的学生会”这个目标越来越远,因为在这个时候根据系里面同学的意见,学生会与广大学生的关系僵硬,有些矛盾还比较尖锐。在这个时候,我们学生会上下都很重视,作为主要负责人,我积极与学生会各级成员进行沟通,在争取大家认同的前提下去实现组织目标。但是,结果也是有喜有忧,例如,在特色寝室文化月的活动中,学生会大部分成员表现出良好作风的一面,也有个别成员没有尽到自己应有职责。
末次,在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学生会自上而下实行“审视自己、重在总结”的要求。从君子一日三省吾身做起,在我们取得阶段性成绩的时候,学生会内部应该掀起总结经验教训的热潮。学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这是教条主义也是经验主义,但是,我们的学生干部在总结工作中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在交给系团总支的工作总结中存在着形式主义,这对下一步的工作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积极性来源于热情的带动,热情来源与成绩的鼓舞,没有总结何来成绩?从此以往,我们只会以偏盖全,管中窥豹,越描越黑。
正如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其人生路程的航灯,正如企业的企业精神是其生命力的体现,学生会的组织文化建设也是值得我们去重视。学生会的建立是必然的,但是学生会的组织文化建设却不是必然的,它充满了变数。我们的基础打得好,学生会未来的发展就会无限光明,我们的基础打得不牢固,学生会的发展就会亮起“红灯”。总的来说,学生会的组织文化建设在学生会全体成员的努力下,经过一学期的锻炼还是取的一定的成绩。在旅游管理系零五学年秋季学期总结表彰大会暨迎新年联欢晚会的后期工作中,我们只要求相关部门留下来做收尾工作,但是在现场,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会其他部门的同学也不顾身心疲劳,主动留下来协助兄弟部门开展工作,这使得整个晚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给学生会在本学年的组织文化建设画上了一个叹号。
第三部分 组织工作建设
当学生会正式开展工作前后,我们都深深感到重如泰山的压力,同时我们也倍感欣慰。压力是来源于对工作方向的不确定性和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避免不了的感到放不开手脚,有劲使不上,欣慰的是我们都获得了调整自我、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大家可以在工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以求从整体上提高学生会全体成员的组织工作水平。
在学生会成立大会上,面对复杂的情况,我们在系团总支的指导下,基本完成了任务,但是我们
还远远没有达到领导和老师的要求,该总结的东西还很多。首先,表现在计划的制订上,经验的不足是我们头号大敌;然后,在临场的控制上,我们学生干部还年轻,在事情的处理上不够圆滑和老练;最后,表现在实施计划的毅力上,在对困难估计不足的情况下,工作中出现的困难是超出我们的想像的,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学生干部表现出了意志力和毅力的不足。
在特色寝室文化月即将开展之际,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在学生会中以工作组的形式,建立负责人负责制。在与特色寝室文化月的负责人沟通过程中,我们对工作计划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方向性上,我们考虑到活动的组织必须精彩有加,活跃我系学生的校园,同时通过组织活动提高学生会的组织等各方面的能力,这也是活动的定位;在可行性上,我们以零五新生进入大学后首先要面对的寝室及寝室文化为突破点,另外我们还考虑到作为“新鲜人”的零五新生的个性活跃,我们把活动定位在活跃、生动、有趣的层面,因此在修订特色寝室文化月工作计划时,我们在原有的计划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以寝室为主题的综艺型活动,以此来拉动整个活动的活跃度(最后实践证明正因为有了“寝室连环闯活动”,特色寝室文化月才显得与众不同)。另外,我们还考虑到了创新性,在活动的开幕式的选择上,我们举行了校区首次寝室亮灯,这也作为主打活动进行了宣传。在开展活动的前后,我对女工部和生活部的工作会议进行了参与,对两个部门负责的活动就有关问题和两个部门的成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在大家取得共识的前提下,把工作落实下去,最后的结果表明这是卓有成效的,也是必须的。
在学生会本学期的工作中,我们还进行校区一系列文体赛事的系内选拔赛和比赛的幕后工作。其中有校区第三届英语演讲比赛系内选拔赛、校区十大歌手比赛系内选拔赛、纪念一二.九运动诗歌朗诵比赛系内选拔赛、校区迎新年晚会节目的系内选拔赛、校区第三届篮球联赛、校区乒乓球比赛、纪念一二.九运动长跑、校区足球联赛。在组织工作中,我们的文艺部、学习部和体育部等等各部的同学在没有经验的基础上,在系团总支的指导下,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对系内选拔的组织工作的开展上尽量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高质高效的基础上,为我系选拔出最优秀的同学,代表我系在校区的比赛中为我系争光。我们也在从中的组织工作中成长,这与系团总支的关心和学生会成员的努力分不开。
本学期中,我们还组织了旅游管理系第一次学习经验交流会,但是这次活动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客观原因是一部分,但更重要是在我们自身找原因。一、负责人太过乐观,在组织工作的实施中考虑问题过于单纯,考虑问题没有从实际出发;二、负责人应变能力不足,在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没有努力去作出改变,坐等;三、负责人考虑问题过于片面,在活动组织前期没有认真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这一切都是我们必须总结的教训,也是我们在组织工作中得出来的“血”的教训。
作为我系旅游行业专家系列讲座的承办单位,学生会在密切配合系里面有关方面的工作的同时,也在学习和摸索经验。我们承办了专家系列讲座有,第一讲:酒店行业知识讲座、第二讲:温泉管理知识讲座、第三讲:系主任刘云德教授的谈读书讲座、第四讲:旅行社行业知识讲座、第五讲:广东省旅游局局长郑通扬的广东旅游及旅游文化讲座。在组织讲座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很了解讲座的流程,对一些细节处理上还存在着不成熟的想法,在工作的某些方面上还存在着欠缺,也走过弯路....在这种情况下,系领导和老师热情地伸出双手,给予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帮助,我们学生会的成员也积极总结经验,以求举办一次讲座就进步一点。在本学期专家系列讲座结束的时候,我们学生会也形成了一系列针对讲座组织工作的规章制度,如《旅游管理系讲座流程》、《旅游管理系讲座组织等级》,这些规章制度的制订是我们在实践中的总结,这都有利于学生会以后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会的组织工作的建设上,在这个方面我们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概而论之,本学期学生会的组织工作的建设获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首先表现在本学期后期组织较大型的活动的熟练度上;其次表现在组织活动的质量上,基本上活动的组织水平一次比一次进步,在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上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末次,在学生会中培养了一批有想法、有能力的组织人才,这对学生会的下一步发展非常有利。但是,问题也客观存在,一、作为活动的负责人,往往在实施计划目标时,因挫折而打退堂鼓,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毅力;二、作为学生会主要组成部分的零五届新生获得的锻炼不多,在活动的组织上,没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三、活动的组织水平上与兄弟学生会相比还存在着差距,组织活动方式和方法还有待提高,在提高活动的参与度上还需要下苦功。这一切都是我们下一阶段务必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四部分 下阶段的目标
在接下来的学期中,我们学生会的目标是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求在未来激烈的院系学生会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作为院系一级的学生会,我们没有校区学生会航母级的资源优势,不过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有大批优秀的人才作为后备。所以我们在借助外部有益力量的同时也要抓好自身的建设,以“内塑团队、外树形象”为目标。
一、加强学生会成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会是有别于社团组织的单位,因为我们是学生的代言人而存在的,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加强自身能力的学习,学生会是由干部与干事组成,我们是在“干”事情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如果靠着耍嘴皮子、拉关系而获得学生会职务,那么干部也应该改做“嘴”部或“拉”部。最具体的表现是在第一线的成员与同学们的接触上,我们要让最广大的同学们对我们感到信任,进而产生依靠感。在现今的校园中,社团的成员都知道一个社团的成败不在与所组织的活动大型与否,而在于面对学生群体开展工作时的态度是否端正。我们学生会必须加强自己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这样才能使学生会向前,向前!
二、加强学生会的活动组织和创新能力。我们现在的问题并不在于计划的策划原动力,而在于计划的实施意志力和计划的创新度上。我们要把自己的姿态降低,不要怕
失败,其实失败也是很好的老师,我们的每一次跌倒都是我们成功的起点。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永葆青春的关键,作为学生会的成员,我们不能固步自封,我们要保持青年人特有的激情,在组织工作上让更多的新元素添加进来。
三、加强学生会成员的管理和学生会的运营能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高年级的学长和学姐,我们有幸担任学生会的要职,因此我们必须珍惜这个机会,在工作上起到先锋带头作用,给予零五新生干事最热情、最真挚的帮助,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和相互提高,把我们学生会的凝聚力提到新的高度。在学生会的运营方面,我们要积极听取系团总支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学习方方面面有利经验,采取“拿来主义”与“实用主义 ”相结合的办法,使我们的学生会发展得更完善。
四、加强学生会创品牌和运用品牌的能力。作为学生会的成员,我们有理由保持我们的历史感和使命感,在领导和老师的关切下,我们要抓住机遇,在学生会建立之初,在各个方面为以后打好基础,建立我们学生会的品牌,从精英队伍到品牌活动,这都需要广大的学生会成员去努力。
五、加强学生会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建设。正如前面所说,我们的学生会是学生的代言人,学生会和学生是水和鱼,水和船的关系,只有取得最广泛的支持,我们的工作才能开展得顺顺利利,有声有色。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务必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不能居高自敖,脱离学生是学生会最大的失误。因此,在学生会的文化建设上,我们大家必须踏实工作,在表现自我的时候,注意以“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在学习中提高,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组织社会学范文5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接班人和主力军,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要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有的文化心理,探索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创新教育途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1.与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前一直生活在本民族聚居区,因此受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很深,在思维认知、行为习惯、情感表达以及价值判断等方面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进入高校后,随着生活环境、生活内容的变化,特别是接触到不同族群的同学和老师,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着一系列的文化价值冲突[1],随之在学习生活中会出现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本质上文化适应过程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渐认知,接受主流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就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过程。要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需要提高其文化适应能力,缩短其文化适应过程。十报告用二十四个字高度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各族儿女共同追求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价值。在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挖掘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先进元素,并将其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继承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本民族之外的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在文化碰撞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发展进步所需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的高度概括与凝练,便于宣传是其特点之一,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来说,仅仅是空洞的口号式宣传教育很难取得知行统一的教育效果。价值观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归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具体化、形象化,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与其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随着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他们对理论热点和社会问题有着自己的独立见解,要求将思想理论问题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来说明问题。空洞的说教往往会事与愿违,甚至会产生抵触。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不断深挖内涵,要贴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才能提升教育实效。
二、进行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
1.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显性教育就是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利用报刊、广播、网络、报告会、讲座等形式进行灌输教育。显性教育虽然可以很快在高校营造学习氛围,使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但其触动思想意识的深度不够,还需隐性教育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隐性教育是借助间接的、相对隐蔽的教育形态,用隐性的教育资源,在不知不觉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头脑中。从发展的角度看,隐性教育的效果可能不是直接和快速的,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中获得的意识观念往往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征,一旦获得则能直观、深刻地被记忆并能在适宜的时候发挥其引导功能和约束功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显性教育是基础,可以明确教育目标;隐性教育是途径,可以深化教育目标。要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
2.理论宣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过程中,要加强宣传教育,深化理论学习,引导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学习仅仅停留在文本的研读是不够的。理论联系实践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加强。理论若脱离实践,如前所论,由于缺乏鲜活实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就会苍白无力,其说服力和感染力就会大大减弱。实践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和促进学生进行体验。实践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特征可以更好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强化认识,达到真正认同,进而更好地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践行能力,从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人的认知活动遵循着从认知到认同的基本规律,与之相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的基本过程是从认知认同到行为认同。而人的认知又总是伴随着其情绪情感体验,良好的情绪情感可以加快从认知认同到行为认同的过渡。情感认同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从认知认同到行为认同的有效途径,在链接认知认同和行为认同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和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同时更应在教育引导过程中创造积极美好的情绪情感体验。所谓理性教育就是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力量,采用正面宣传解读的手段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不断认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所谓感性教育指的是教育工作者加强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情感沟通,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从各方面关心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帮助他们不断地进步成长,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切身体会到老师、学校、党和政府对其个人及其民族的关怀与支持,让他们在这样良好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实现态度的转变。态度的转变往往是认知转变的前提,认知的转变必然带来行动的改变,从而实现情绪情感、态度、认知、行动之间的良性互动。感性教育就是做到“以情动人”。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动人”,坚持情理交融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三、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途径
1.基本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寓于课堂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会自发形成,更不会被全体社会成员自觉接受,传统的灌输教育依然是重要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因此,必须有一个有效的系统教育和正面宣传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统教育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和基本途径,要切实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客观规律,引导其构建正确的“三观”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教学计划中,要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进行有机融合,要充分利用“概论”课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部分的内容,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系统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在教育内容上要重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与“五观”教育,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意识,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决心。其次,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民族高校每个教学班都会有多个民族的学生共同学习,要充分利用多民族同学共同学习进步的有利条件,营造课堂氛围、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性。再次,在教学方式上,除课堂讲解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特别是到民族地区考察调研,让学生切身感受那里居民日益富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来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的内涵。
2.根本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民族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发挥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用。校园文化是师生在高校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群体文化,既体现了高校特有的精神风貌和独特气质,也继承和发扬了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大学生丰富校园生活的载体。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校园文化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认知,使其在感受校园文化熏陶的同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内容上,要创造既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又富有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产品和活动;在途径和方式上,要重点举办既有利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除了日常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外,在各民族传统节日和纪念日,民族高校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主题纪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认同、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认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网络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和平台,要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络文化建设,占领网络文化阵地,要运用多种媒体和平台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民族、文化、宗教等多元并存的实际情况,营造尊重包容、和合偕习的校园文化,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重点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中。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这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重点途径。在思想认识教育中,要加强正面引导,深化他们的认知,强化他们的认同;在实践体验教育中,要积极为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的契机,以实践活动为抓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交融,组织形式多样、主题深刻的社会实践活动,借助实践活动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直观深入地了解国情民生,提高其服务社会的意识,强化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力。如可以安排少数民族大学生参观北川“5•12地震遗址”和北川新城建设,不仅能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刻地体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和谐友爱的大爱精神,而且可以更直观地让少数民族大学生理解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伟大力量;也可以安排少数民族大学生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调查或提供志愿服务,让其亲眼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巨大差距的现实,一方面,以民族地区的建设发展成就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积极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另一方面,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以民族地区的贫困落后唤醒他们服务民族地区的奋斗激情和回报家乡的迫切愿望,激励他们在大学期间刻苦学习,全面成才,以早日建设家乡、奉献社会。
4.核心途径:加强人文关怀,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困难。
需要是人们行为产生的动机,利益认同后才能产生价值认同。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必然要求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和发展性。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多种需求问题有了清晰明确的了解之后,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价值观念[2],进而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作为少数民族青年群体中的优秀者,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有着更多的期待,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加强人文关怀,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及时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其实际需要,关注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和内心情感需求,尊重、理解、激励、支持他们,要拓展多种途径和渠道,搭建多种实践平台,努力满足其合理需求,并引导、提升其需求。在解决思想问题的同时兼顾解决实际困难,在关注其需求的多样性的同时关注其需求的发展性,促进他们全面自由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必春.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社会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
组织社会学范文6
世纪谨勤公司是由人大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市场研究与咨询公司。他整合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资源和专业化的市场管理团队,以其丰富的数据采集经验、超强的数据分析与市场解读能力致力于数据采集、市场调研与企业咨询及相关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推广等业务。世纪谨勤公司的设立是对非科技类产学研结合途径的一次大胆尝试和探索。
公司股权社会化,实现高校多种力量的凝结
世纪勤谨公司的股权是相当独特的。设立之初,股权的构成按照“4+2+4”的原则,即40%的股权由人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控制,20%的股权分配给相关专业领域有代表性的教师,其余股权则由核心经营管理团队主要成员持有。股权结构的社会化和多样化,凝结了学校、专家和管理团队的力量,形成了一个多方共同实质性参与、责权利明晰的经营实体。
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中国人民大学在市场研究和市场咨询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保持着学科发展的领先地位。作为人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人大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智力资源的基础上设立世纪谨勤公司,有效发挥了人大品牌优势。学校社会调查、市场研究等领域的专家,有着丰富的市场研究理论知识.其拥有丰富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研究成果。经营班子是学校毕业校友组成的创业团队,由于良好的专业背景和对市场研究发展的认同,他们一起在市场上进行了几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但是小团队缺乏品牌和平台的支持,这使他们有回归高校,与学科专家合作研究开发的愿望,而他们丰富的管理经验、营销能力以及全身心的投入,使他们成为了一支优秀的经营班子。
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搭建成果交流转化平台,连贯学科研究人员与经营管理团队,控股市场研究公司,通过现代法人治理机制,构建公司战略方向,部署企业发展重大步骤。这种多方优势的结合,使得世纪谨勤公司具备了以下功能: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科研究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同时,推动了学术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实践经验又反过来丰富了教师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科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高校发挥着公正、中立的第三者角色,既不同于政府的行政部门,也不同于纯粹性的私人公司。学术专家顾问专业化的操作功底,赋予了世纪谨勤公司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在社会评价体系中起到不可替代的威信效应。学校控股的市场研究公司通过资源挖掘、资源互换、品牌捆绑、战略联盟等一系列针对性的手段巧妙地运作了品牌资源,发挥了教授专家的社会影响,促进了产学研的一体化。
“专家顾问+管理团队”运作模式,搭建产学研的推广平台
高校科研成果众多,这些科研成果如果束之高阁,就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理工类的科技成果转化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模式,而人文社科类成果如何转化为社会利用仍然是一个难题,至今,还没有任何高校形成清晰的运作模式。作为一个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坚持在实践中摸索,希望探索出一条有效人文社会成果转化的模式。
人大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市场研究公司是从学校走出来,面向社会发展起来的,其运作模式深深地烙上了高校的痕迹。市场研究公司立足于高校,面向市场,发挥连接高校与社会的纽带作用。以利润获取为中心,以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应用为目标,公司通过专家顾问加经营管理团队的模式,把人文类研究成果与经营推广团队以公司运作为平台有效地粘合在一起,实现学科成果的社会推广及双方的互利共赢。
西方国家的著名管理学院一般有学院派和咨询派。学院派专注于纯学术型研究,通过写研究paper来发展,而咨询派则通过从事公司的实践操作来探索管理学的发展规律。以经济管理著称的中国人民大学在市场研究领域与社会有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学科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走出去”,到社会中寻找重大的社会问题,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寻求其解决之道;另一方面,市场研究科研成果必须要转化为社会所用才能实现其价值。而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单纯的依靠高校专家学者的个人力量也是行不通的。学校控股的市场研究公司依托高校背景,以公司化运作为机制,建立学术顾问+专业化执行团队的运作模式,搭建起学术成果转化的平台,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难题。
世纪勤谨公司旨在加强社会科研成果的转化,建立与高校教师的密切联系,在对外发展过程中,视他们为公司的“脑力库”或“智力库”。一方面公司密切关注教师在人文社科领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加快社会推广力度,促进学术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在对外业务拓展中,以专家学者为顾问,以管理团队为执行班底,加强对外市场的开拓,实施高校、教师、公司管理人员的紧密结合,大大地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科研创名,企业求利,打造市场研究的“芯片”
高校拥有人才、技术,居于产业链的上游;公司掌握资金、市场、管理和服务,是产业链的下游。从体制和运作模式上看,两者是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世纪谨勤公司从市场调查这一着眼点入手,为两个系统提供交换舞台,使两个不同的系统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世纪谨勤公司成立伊始,目标客户就定位在科研院所、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以及各公司、企业,为他们提供市场调查、研究分析、咨询诊断等相关服务。对内为高校教师科研服务,为课题研究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合作建立联系;对外以高校智力库为后盾占据行业制高点,迅速树立品牌、扩张知名度,做到有予有取、有所为有所不为。当今社会,市场调查、市场研究公司日益增多,竞争非常激烈,行业分化越来越精细。新成立的公司如果定位不准,势必造成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况。世纪勤谨公司应从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出发,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立足科研成果转化,走一条科研创名、企业求利的特色道路。
随着我国科研工作的规范深入,概念时代已经为数据时代所替代。过去学术界,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就可能在社会上引起轰动,而现在过渡到必须用数据来说话。社会调查、数据整理、研究分析等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单单依靠学生无法完成这些工作,科研调查外包成为趋势。世纪勤谨公司抓住这一需求,作为专业的调查公司,为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学者专家提供支撑,做科研数据的挖掘开发。在数据的积累基础上,世纪勤谨公司进行数据库的营销和高校教师人文社会科研成果的推广;在研究合作的基础上,世纪勤谨公司与高校专家教授共同申请社会横向课题研究并自行调查相关权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