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要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生工作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生工作要点

学生工作要点范文1

【秘书处】

1、9月份做好学代会的组织、召开工作,招聘新干部。

2、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并负责会议的记录、考勤工作。

【生活部】

1、认真抓好学生饭堂的纪律管理工作,营造文明排队、文明打饭的良好习惯。

2、利用校园广播、宣传单、会议等形式宣传文明排队、文明打饭的纪律意识。

【卫生部】

1、抓好清洁卫生的检查工作。

2、利用校园广播、征文比赛、卫生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宣传、加强学生的卫生意识。

【宿管部】

1、抓好学生宿舍午、晚睡的纪律管理工作。

2、组织开展寝室文化建设工作,每月定期评比寝室文化建设先进班。

【体育部】

1、配合学校开展各种体育活动

2、认真抓好星期一升旗仪式的人数检查工作。

【宣传部】

1、配合主席团抓好学生会宣传墙报工作以及教师节“尊师重教”的宣传工作。

2、组织非毕业班手抄报比赛。

3、组织国庆、元旦教室墙报评比活动。

【广播文娱部】

1、认真抓好学校广播宣传,弘扬好人好事,宣传班级工作动态,报道国内外新闻大事。

2、配合学校抓好各项文娱活动。

【纪检部】

1、认真抓好校服、校徽的检查工作,使学生养成佩带校服、校徽的良好习惯。

2、认真抓好学生仪表的检查工作。

3、配合政教处认真抓好学生自行车的停放工作。

【学习部】

1、认真抓好早、晚读读书气氛的检查工作。

2、认真抓好晚自修的纪律检查工作。

【社团部】

指导、协助各社团抓好社团的管理工作,积极开展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第二课堂活动,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氛围。

【爱心社】

学生工作要点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军训;思想教育;军训安全;学生管理

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才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需求的综合型有用人才,高等院校对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是多样化的,而军训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是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可替代的。军训在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国防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提高组织纪律性,提倡艰苦奋斗和养成文明行为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只有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军训工作的正常进行,保证军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目标的正确实现。

一、做好军训动员和军训中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1.做好大学生军训动员,让带队教官、教师、学生明确军训工作的目的和意义,针对做好军训工作提出要求,明确教官、教师工作职责和任务,让同学们了解要准备什么、注意什么,要努力做什么,要获得什么样的成果。有效落实此项工作能为做好军训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2.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健全军训组织机构,这是作好学生军训工作的组织保证。对选拔参加的军训教官和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的目的一方面是要使带队教官、教师明确军训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落实工作职责和任务,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强调在相对艰苦的环境中带队教官、教师要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表率,带领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尽快适应军训中的紧张和艰苦的生活。

要科学分析和把握军训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变化,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生军训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学生在军训阶段思想变化基本上分为“新鲜期”、“厌倦期”、“适应期”和“留恋期”四个阶段。初到军训基地的大学生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在新鲜期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提醒学生作好吃苦的准备。此后,随着训练难度的加大,开始出现厌倦期,学生会感到排队吃饭不适应,站军姿、踢正步的不适应。这个阶段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重点是要进一步端正学生参加军事训练的目的、意义的认识,端正军训态度,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组织性、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精神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厌倦期后学生逐步适应军营生活,这个时期学生的体质增强了,对训练的强度适应了,组织纪律性加强了,对部队的各项管理制度适应了,集体主义观念增强了,这个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鼓励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学习军队的优良传统。适应期过后,学生开始留恋部队生活,这个时期甚至会持续到军训结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这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军训成果,教会学生作好军训总结。学生能否把军训的收获、体验加以提炼升华,取决于这个时期。这个时期可以采取小型座谈会、出板报、写总结等方式,使学生不仅在军事素质上,而且从思想上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促进思想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谈心活动。军训过程中,把学生重新编排到各个营连,参与军训的教师也是各系、各个部门抽调的,同学之间不熟悉,师生之间也不熟悉,学生到达军训基地与承训部队的教官也不熟悉。这种不熟悉对于顺利实施军训是十分不利的。这个时候需要多关心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多与同学进行思想交流,这是我们做好军训工作的有利保证。针对高职五年制学生年龄偏小的特点,注重从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尤其对军训开始,怕苦怕累的同学及时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提高认认识,战胜苦与累。可以采取连队小班长例会制度,及时掌握有问题学生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对于个别违纪学生,坚持做到不解决问题不撒手。

二、加强与承训部队官兵联系,做好沟通交流工作

军训过程中承训部队官兵与校方带队教师的沟通交流至关重要。作为学校、军训带队教师,主要的责任不在于训练而是在于做好思想工作,不仅是同学们的,也包括承训部队的官兵的思想工作。绝大多数承训部队官兵与军训学生年龄相当,而且教官和学生之间存在文化层次差异,要帮助他们克服文化层次带来的心理差距、顺利完成士兵到教官的角色转换。针对学生体质普遍较差,且自尊心较强,能否充分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掌握训练分寸也是军训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针对这些情况,学校、带队教师在工作中要时时注意与教官们的交流沟通,避免引起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另外,对于军训中的学生来讲,由于教官的客观地位和影响,教官的话比带队教师的话更具有有效性,作为带队老师想达到的训练目的通过教官来实现远比带队教师直接要求效果明显的多,这也要求带队教师做好与教官的交流沟通工作。因此,军训一开始带队教师就要尽快和教官们熟悉起来,协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与他们统一思想,尽快度过军训磨合期、顺利开展各项工作。

三、注重军训中的“日常管理”

1.要求带队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深入一线抓思想教育、抓管理

带队教师在军训中能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深入一线抓思想教育、抓管理,能够给同学们起着很好的示范作用。如果带队教师把自己的学生抛之一旁,让同学们在炎炎烈日之下刻苦训练,自己却每天躲在凉快舒适的办公室里聊天,同学们肯定会对自己的训练产生不满,也会对老师本身产生看法。如果带队教师能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深入学生训练现场,深入食堂,深入宿舍,切身感受学生的苦与乐,注重解决同学们存在的实际问题,必然会给同学们以极大的触动。在与同学们的日常相处中抓思想教育、抓管理,其效果自不待言。

2.抓好学生骨干、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

学生骨干包括学生党员、主要学生干部,他们是学生中的佼佼者,是学生工作顺利开展重要推动力量。学生骨干一般都担任军训中各连的副连长或是小班长,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同学们的思想和行为都有着重要影响,能否发挥他们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军训工作的成败。各连的带队老师要紧紧抓住学生骨干这支强大力量,定期召开军训干部会议,强调他们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担负的重要责任,要求他们作好表率作用、领导作用、督促作用和观察作用,及时了解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了解广大同学在训练、思想、生活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带队老师报告,及时与教官沟通,共同做好军训工作。

3.关心同学,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训斥

现在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社会、家庭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经历的逆境和挫折都比较少,承受能力有限,再加上军训活动本身比较枯燥、比较累,这些都给军训工作增加了难度。在训练过程中,及时发现同学们存在的各种困难,用心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训斥,会极大地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天去食堂看一看同学们的伙食情况,及时送生病的同学就医,经常去关注身体不适的同学,生活上关心每一个同学,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等等。此外,通过表扬军训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团队、尤其是带病坚持训练的学生,让他们感到老师、组织的信任和表扬,他们必然会积极行动,由此也会带动其他同学行动起来。

4.合理安排文体活动、调节军训气氛

文体活动虽然是军训工作的辅活动,但某种意义上也是军训工作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可以缓解同学们训练的疲劳,放松同学们紧绷的神经,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军训期间,多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电影演出、歌咏比赛、篮球比赛、文艺汇演等为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缓解他们的疲劳和精神压力的同时,还可以达到鼓舞大家的士气、陶冶军训学员的高尚情操的目的。

5.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及相关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军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大学生军训教育领导小组,下设伙食卫生监管会、宿舍安全检查委员会,建立军训期间学生请假制度、坚持每天的带队教官和教师的碰头会及小班长例会,让参训学生签订安全责任保证书等措施均为做好军训工作提供了保证。

四、落实军训安全工作的保障措施

1.思想统一,承训部队与校方对军训安全达成共识。在军训过程中,由于工作角度和工作目标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部队官兵与高校教师对于安全工作的认识和具体做法也有所不同。如何把安全意识传递给承训官兵,使他们能够在强调严格训练的过程中自觉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共同承担起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对于军训安全工作来说尤为重要。

2.军训开始以前,通过动员大会、班会等多种场合反复强调军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安全工作的各项规定,并组织学生学习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知识,提高参训学生认识和处理紧急情况的技能。同时要求每位学生如实上报身体健康情况,辅导员进行认真审核,充分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对于一些健康状况不甚理想的同学做到心中有数,并安排专人重点盯防,身体一旦出现不适,及时劝告就医;对于一些健康状况特别差的同学,劝导其不要逞强,缓训或安排到后勤保障组为同学做好服务性工作,避免出现带病训练的现象。

3.建立连、班、宿舍安全信息员制度。让学生骨干担任安全信息员,对军训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带队教师报告,他们对学生身体、心理情况也最为了解,最容易洞察到学生的细微变化,他们在军训安全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严密组织,科学施训。军训中根据天气气温高低合理调整军训科目,气温在38度以上时停止室外训练的规定。同时,在训练场上要求承训教官、带队教师和军训小班长,注意观察每位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置。另外,不提倡学生带病坚持训练。

5.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伙食卫生监管会工作人员每天深入食堂第一线,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把饮食卫生关。

6.建立医疗保障机制,实行医生随营制度。军训期间,配备一名随训医生进行巡诊,及时救治伤病学生和处置突发伤病员。

7.确保通讯联络畅通。要求所有通讯设备24小时开机,确保通讯联络畅通,把有关应急常用的电话号码及突发事件处置程序制成小卡片,让全体参训人员人人皆知,做到遇到各种突况会正确处置。同时配备对讲机、专用车辆,为处置各种突发事件争取宝贵时间。

学生工作要点范文3

一、总则

1、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多系列、多环节,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为保证教学工作按计划实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学校必须对教学工作实施严格、有效的管理。

2、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制度、教学要求、教学规范、教学安排、教学纪律是组织、实施教学工作的准绳。各项教学工作的准绳。各项教学工作和活动要按计划进行,全体教学人员教学行为要做到按章行事,加强组织纪律观念,维护和保证教学制度权威性和严肃性。

3、学校对违反教学制度、教学纪律的人员,将视其情节严重程度及所造成的后果情况分别按一般教学事故或严惩教学事故进行处理,对违反教学纪律但未达到教学事故标准者,学校和有关单位要对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理。

二、调课与停课

1、任课教师要按照教务处排定的课表按时到指定教室上课,一律不得自行调课、换课、代课或停课。

2、全校性及部分班级的停课和调课由要求调动的部门报教学副校长批准,教务处统一安排。

3、为保证教学秩序稳定和教学工作的严肃性,任课教师一般不得因事申请调课。教师因故必须临时调课者,应提前三天到系、部办公室填写调课申请单,写明调课理由,提出调课方案,征得有关教师同意,经教研室、系(部)批准后,到教务处办理调课手续。每位任课教师每学期因事(含出差)调课不得超过二次,课时累计不得超过10学时。教师因病不能到校上课时,应通知系(部)办公室代办调课手续。

4、教师调课要安排有代课教师或互换课程,一般不得空课,不准采取集中补课方式,否则不予调课。

5、所有停课、调课、代课等课堂教学及排定的自习时间变动必须由教务处下达调动通知,其它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6、需要调整课表或更换任课教师,应由系(部)提出意见,经教务处批准并办理手续。

7、每学期期中安排下学期教师授课任务,并通知本人做好准备。期末放假前一周教务处将下学期排好的课表发给各系(部),新学期开学后前两周是课表试运行时间,一律不办理调课手续。

三、教学纪律

1、教学要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保证受课进度和充实的教学内容。在新学期开学一周内由系(部)收齐本学期所有任课教师的课时授课计划和实验计划,交到教务处。不按时上交上述计划者给予批评或记为一般教学事故。

2、教师必须按学校教学进程表和课表按时上下课,不得随意增减课时。对提前下课或迟到上课在五分钟以内的教师进行批评。提前或迟到下上课超过五分钟,或不足五分钟但在同一学期内第二次发生此类情况,记为一般教学事故。

3、对未经批准擅自调课、代课、换课者记为一般教学事故。

4、教师在课堂上不准开启手机、BP机等通讯工具,更不准在讲课期间到室外接听电话或办其它私事,否则按教学事故处理。5、对矿、空课或擅自停课(包括不执行教学进度表,提前结课)者记为严重教学事故。

6、对不按规定进行实验、实习、设计指导、课外辅导和批改作业者视为一般教学事故。

7、教学中凡有如下情况者,均视为严重教学事故:(1)在教学中宣传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以及违和国家方针政策、法规的观点。(2)不经请示批准擅自变更教学计划、不执行教学大纲、擅自删减教学内容。(3)讲课中有明显概念错误,学生反映强烈。(4)实验、实习前准备不充分或指导不负责致使仪器、设备损坏或出现人身事故。(5)未提前完成实验准备工作,影响实验、上机正常进行。

8、无论是采用试题(卷)库考试的课程还是出题考试的课程,教研室主任都应指定专人负责命题组卷和校对试卷工作,上述工作要按学校“考试工作规范”中所规定的程序和时间完成,否则视不同情节和后果记一般教学事故或严重教学事故。试卷命题有严重错误致使评分标准变更或对学生成绩考核有较大影响者,记为严重教学事故。

9、考试前应对试题严格保密,泄露或暗示试题记为严重教学事故。

10、监考人员不按“监考守则”履行职责造成考场混乱记为严重教学事故。

11、评卷按评分标准进行,并要按规定时间上交试卷分析和学期成绩表,不按时上交者记为一般教学事故,对不按标准阅卷和给人情分者记为严重教学事故。

12、对于在全部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不负责任,违反教学规范、规定,影响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责任人,参照上述规定给予批评或记为教学事故。

四、奖励与处罚

1、各单位要认真进行教学管理,及时对造成教学事故者进行处理和上报,凡系(部)外已处理并上报的教学事故,学校不再对有关单位进行处罚。

2、个人学期有教学事故学期不能评优,教学事故要与教学质量考核挂钩。

3、学年个人累计一般教学事故两次,或严重教学事故一次,取消当年评职称资格一次。

4、对教学一般事故和严重事故,均按《教师定量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五、执行与解释本规定教务处负责执行和解释。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化程序标准教师课程教学工作应按《教师工作规范》,各咱教学基本要求等教学文件进行,本规定主要就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进行的工作提出程序及规范化要求。

1、学期授课计划(1)教师明确聘任课程后,应着手编制所任课程的学期授课计划(含学期实验计划)。(2)编制学期授课计划前应通过专业教学计划了解该课程设课目的、要求及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作用。(3)学期授课计划的编制工作应根据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4)学期授课计划一般以2课时为单元,列出授课内容、教学方式、实验内容、练习作业等。学期授课计划经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后,于任课学期第一周末,由教研室汇总交教务处。学期授课计划一式3份,交教务处、教研室各一份,教师自留一份。

2、教案教师授课时应有教案,教案必须更新。每学期开学前,教师至少应写出二周的教案,对于开新课的教师,开课前应初步完成全部教案,开学初由教研室主任进行检查。在教案中,除反映教学内容外,还应反映教学方法及课堂教学组织方法。教师应注意教案的积累和保存,以便在教学检查、教师业务考核时向有关部门提供二年或二年以上时间的教案。教师在备课中应指定与教学要求相适应的学习参考书,准备必要的练习题和思考题。

3、课前其他准备教师授课前应了解学生专业特点、先修课程的教学情况,后续课的要求及前段学习情况。教师备课时还应准备必要的教具(挂图、模型、实物、资料等)及演示实验等准备。如授课时应用录相教学、CAI教学等,应将计划提前报教务处,以便安排看录相的教室及CAI教室。

4、新任课教师新任课教师任课前,应经过校系(部)任课资格审查,审批通过后,方可给予安排讲课任务。

5、课堂教学教师应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准时上、下课,不得迟到、早退,一般情况下不要拖堂。教师应注意仪表,衣着整洁大方。不着艳妆,不戴显眼的饰物。教师如因病、因事不能按时上课,必须通过系(部)到教务处办理调(代)课手续,安排妥当,一般不允许空课,更不准私下调(代)课。教师上课时应了解班级学习环境和学生的出勤情况,并注意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6、辅导答疑教师讲课后,每周6学时以下的课程,每周至少应对学生辅导、答疑一次并填写辅导答疑签到卡,还可对学生进行课外质疑。教师应将辅导答疑的时间、地点明确通知学生班级。每学期应答疑的总次数参看有关规定。

7、课外作业各门课程都应根据课程特点,在讲课后给学生留课外作业,并指定适当的参考书目。每位教师应试作学生的课外作业。对学生按时上交的课外作业和实验报告,教师应及时批改,对作业量较大的课程,可适当减少批改量,但每次不得少于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

8、平时成绩教师应重视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并及时记载学生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前应给出学生平时成绩,并明确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考查课结束后立即向教务处呈报成绩单;考试课的平时成绩应在考试的前一周交到教务处。

9、期中教学检查为搞好学校每学期进行的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教师应进行自检,重点检查教学进度,学生学习情况并按要求向教研室提供近期讲稿等教学资料。

10、实验与实习任课教师应组织并参加指导实验。教师应对本课程开设的实验全部试作一遍。对整个实验过程应作到心中有数。教师指导实验,指导实习的要求(如讲稿、批改实验报告等)与讲授理论课大体相同。对学生参加实验实习情况要认真考勤登记,缺课者必须责令补做,情节严重者令其重修。

11、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教师应在编写学期授课计划时确定课程设计题目。毕业设计题目应在前一学期结束前确定,设计中要经常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认真进行批阅。

12、期末考试对缺交作业达全学期作业总量的三分之一者和缺课达全学期总课时三分之一者应在考试前一周通知学生所在系(部),不准该学生参加该课考试,该课以不及格记载。学生按要求补出作业,经任课教师认可后可参加补考,否则该课补考成绩以不及格记载。教师应根据需要承担考试时间的监考任务,主动记好监考班级、地点、时间,认真履行职责。在考试结束后当天,由教研室指定的阅卷教师到阅卷室阅卷,不得无故拖延,主干课任课教师应进行试卷分析,统考课程应写出课程质量分析报告,并交教务处留存。

期中教学检查内容及要求教学检查是了解教学情况,保证教学质量,总结和推广教学经验的有效措施。教学检查是经常性的工作,要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每学期开学前应检查开学准备工作;期中进行较为全面的教学情况检查;期末进行教学工作总结及教学质量分析,期中教学检查是在经常性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期中教学检查的目的及要求全面检查教师贯彻教师工作规范情况,检查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教学等教学活动,检查教风学风建设,检查系(部)学期、年度工作目标、计划执行情况,教研室工作进展,以促进各项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检查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1、各系(部)教学工作目标落实、执行、实施情况,教改立项项目、教材编写等进展情况

2、讲稿(教案)检查教师授课教案。编写教案时,教师应阅读多科参考书,不得只按一本教材备课,要认真分析、组织好教学内容。在教案中除反映教学内容外,还应反映教师本人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重点和掌握深度以及对学生课外学习指导,此外还应做到书写整齐清楚,结合课程内容特点具有特色。

3、授课计划执行情况教师任课应符合教学大纲(教学基本要求),按经过审批的学期授课计划(含实验教学)进行,不得随意增删内容,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调整意见,经审批后执行。

4、教师授课情况教师授课情况检查主要采取听课和向学生进行调查两种方式,检查期是要汇总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之间听课情况,分析学生座谈会意见,听课时一般不事先通知被听课教师,听课人员要认真填写听课记录。检查教师授课情况时除检查课堂讲授外,还要对教师的教书育人、教学态度及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各教学环节进行检查。

5、实验、实习实验及校内外实习主要检查教学内容及实习安排是否符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基本文件是否齐全,指导教师配备,学生分组情况,仪器设备是否满足要求,实验、实习组织及进行情况。

6、教风、学风,教学纪律情况教风、学风情况分析。违反教学纪律及教学事故情况分析。

7、教研活动情况教研活动是否按计划进行,教研活动开展基本情况,经验及存在问题。

三、检查方法

1、教研室是教学检查的基本单位,可以通过教师自检、互检和教研室主任检查的方式进行。各系(部)应全面组织教学检查的自检工作,掌握本系(部)各教研室自检情况,并进行较深入的抽查,汇总本系(部)教学情况。学校组织教学检查组到各系(部)进行检查。

2、常规检查是每学期期中教学检查的必要内容。根据各学期的教学工作重点,期中教学检查可规定重点检查内容。

3、检查期间,各系(部)、教研室应填写必要的教学情况分析表格,检查结束后各系(部)应提交必要的教学检查总结报告。

4、各系(部)的期中检查材料及总结、分析、报告(除系(部)留存一份外)应按规定时间交到教务处备查。

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档案可为学校工作及明准确地提供所需要的资料、数据。档案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规范化管理的程度。各级教学部门要加强教学档案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一、管理体制

1、教学档案分为校、系、室三级管理,教务处为一级管理,系(部)为二级管理,教研室与实验室为三级管理。

2、各单位要有一名领导分管档案工作,各级管理应配备一名兼职档案人员具体承担档案管理工作。系(部)可由办公室主任或秘书兼管,教研室与实验室由主任或副主任兼管。统一管理本部门、本系统的教学文件资料,并按期向学校档案室移交档案。

二、档案工作

1、负责接收(征集)、整理、分类、鉴定、统计、装订、保管有关教学的各类档案及相关资料。

2、归档范围教务处:(1)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计划、规定及各种规章制度、办法等。(2)综合性教学文件材料:本部门产生与制度的各种教学制度、规定、办法、条例、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基本情况及工作量和教学工作的各种统计表等。(3)教学材料等方面的材料:教学计划、方案、教学大纲、各类课程表,教师任课安排,有关专业设置、规划、建设、评估、教改方案、总结。各系(部)各专业教村(含自编教材)使用目录,教材账、卡、清单,教材建设材料,各系(部)课程的试题库、试卷库等。(4)学籍管理方面的:有关学生名册、成绩、学籍及有关变更材料等。(5)教学过程监控材料:教学信息反馈材料及分析、总结材料、教学检查资料、教学座谈会记录、教学纪律、教学调度方面的材料等。(6)教育研究方面的材料:有关教学质量、教学改革的研讨、经验、计划、总结调查表等材料。教育科研课题和教学改革项目立项、验收等有关材料,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定的有关材料等。(7)实践教学方面的材料:实验教学大纲、计划、课表、实验指导书;实习(包括基础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训练、毕业实习)计划,大纲、实习指导书、实习讲义、校外实习协议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题目、计划;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规划、论证、评估及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总结和各类统计表等。(8)教学设备管理及维修方面的材料:设备购置计划、批复、合同、论证材料;设备账目、清单、卡片、报废计划、账目、清单、大型精密仪器及大中小型计算机档案,设备维修计划、账目、有关设备管理等方面的总结和统计报表等。(9)教学经费及教学设置购置费方面的材料:经费预算、决算、计划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统计报表、总结等。3、归档时间:按年度归档的档案在次年6月底前归档,按学年度归档的档案在次学年寒假以前归档。

三、系(部)级

(1)上级与本系(部)有关的各种文件、计划、规定、办法等。(2)本系(部)产生的各种文件、计划、规定、办法、总结及统计报表,人员考核等。(3)实验报告单、毕业设计说明书、图纸等。

四、教研室

(1)上级与本教研室有关的各种文件、计划、规定、办法等。

(2)教研室产生的各类教学材料:教学计划、方案、大纲;教学改革方案;教学与实验授课计划、教案、试题库、试卷库;有关实践教学(包折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计划、大纲、指导书、讲义、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自编教材;教研活动记录;有关教学的各种计划、经验总结、考核、质量分析、情况调查及统计表等。

五、实验室

(1)上级与本实验室有关的各种文件、计划、规定、办法等。

(2)实验室产生的各类教学材料:实验教学计划、课表、教学或实验大纲、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实验记录、实验室开放记录、实验卡片、实验报告;设备运行记录、维修记录;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日制;有关实验教学的各种考核、质量分析、总结、统计报表等。

(3)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帐、物、卡、档案,低值耐用品及低值易耗品帐目管理,仪器设备维修记录等。

实践教学监督制度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性人才重要途径,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应用性人才的高低。如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对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人才至关重要。因此,为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实践教学监督制度在主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组织实施。

二、教务处组织学校督查组检查、督促实验、实习和设计等教学活动,通过深入教学现场,进行检查、分析、总结,获得第一手资料,为校长对实践教学工作的领导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三、教务处有关人员要经常到实验、实习和设计现场抽查。

四、教务处组织学生问卷调查,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学生问卷调查包括实验反馈、实习反馈、设计反馈和实验室建设反馈等几个方面,每一方面包括若干项。在学生中成立学生反馈组织,学生组织由各班学习委员组成。

学生工作要点范文4

关键词:普通高中教育;《教育部工作要点》;词频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5)02-0064-06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普通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既是义务教育的延续,又是高等教育的准备,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其上影响高等教育,其下影响基础教育,横向上联系职业教育,又关系学习型社会建设,是教育分流的关键阶段,处于国民教育体系健康运转的“枢纽”位置和中心地段。尤其是在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宏观背景下,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2020年我国主要劳动力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要达到11.2年的严峻形势下,应该说,高中阶段教育成为了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点。那么,国家教育政策层面是否对高中阶段教育有足够的关注,和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相比,国家是否给予了相应的重视,这迫切需要研究。

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本纷繁复杂,我们选择以教育部每年年初的《教育部工作要点》①(以下简称《工作要点》)为分析对象。其理由有三:一是《工作要点》主要是为将来一年国家的教育发展制定规划,并对全年重要教育工作进行重点部署,涵盖了国家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比较完整、全面和系统,这样我们既可以找到高中教育这个点,也可以涉及教育系统这个面;二是通过对近30年《工作要点》的分析,可以研究普通高中教育在这近30年的发展演变和地位变迁,既可了解普通高中教育的现在,也可追踪它的过往;三是《工作要点》是教育行政部门每年教育改革的行动指南,直接引领教育实践,但在这些具体工作指示的背后,也蕴含着一定的教育价值取向。政策“隐蔽地配置价值观,是对价值观的可操作表述” [1 ]。

对《工作要点》的解读,我们选择的是词频分析法。所谓词频分析,是指对文献正文中重要词汇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分析,以选出频次最高的词汇来表达文献的主题内容。选择该方法的理由是:其一,政策文本中对不同事物的言说构成政策的不同关注点 [2 ]。即政策是如何言说事物,言说的频次如何,言说的方式怎样,反映出政策对该事物的关注点和关注度,反映出特定的价值取向。其二,某一年度工作要点中对普通高中教育的言说有其偶然性,但如果对近30年的工作要点进行连续性的追踪分析,从这条纵向的信息链中,我们可以挖掘出一些规律性走向。

基于此,本研究以教育部近30年的工作要点为素材,以词频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提取并统计《工作要点》中有关普通高中教育的关键词词条、出现年份、密集度和词频,并结合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词频的对比分析,以考察我国教育政策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整体关注和地位变迁,反思过去,启迪现在,昭示未来。

二、数据统计

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又与基础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普通高中教育在《工作要点》中的出现方式大体有两种:一是直接呈现,即以 “高中”或“普通高中”“高中教育”等专门表达②,对该阶段的教育工作有明确指向性、针对性的部署与安排;二是间接呈现,即将普通高中与“基础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捆绑使用,高中教育泛化在“中小学教育”和“基础教育”中来笼统安排。因此,笔者采用了两种方式进行词频统计:一种是将直接提到高中教育或其相关词语作为统计对象,例如高中、普通高中、高中教育等;另一种是将间接提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或中小学教育等关键词作为统计对象。统计数据如表1和图1所示:

除了剖析近30年来普通高中教育在《工作要点》中的纵向变迁,我们也分别对同一时段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词频进行了统计,并通过与普通高中教育的词频进行对比,横向把握普通高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分量与比重(见表2、图2)。关于高等教育的词频统计,笔者以“高校”“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作为统计依据,所得结果是上述四个词组的总和。义务教育的统计是以“两基”“普九”“义务教育”“基础教育”“中小学”为标准,所得结果是上述五组词语的总和。

三、结果与分析

1. 专门论及普通高中教育的词频较少,普通高中教育的独立性与特殊性彰显不够

《工作要点》直接提及普通高中教育的次数少于间接次数,普通高中教育大都捆绑在“基础教育”或“中小学教育”里面笼统论及。从1987年开始到1999年的十多年时间里,《工作要点》中直接提及“高中”“普通高中”和“高中教育”的字眼少之甚少,在1988、1994、1995、1996等年度《工作要点》中,仅提到了一次。原文表述分别为:“广泛开展以在乡初、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对象的实用技术培训活动(1988年)”“积极发展初中后和高中后的多样化教育与培训(1994年)”“研究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针和办学模式(1995年)”“拟定建设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实施意见和推进办学模式多样化的改革(1996年)”,显然,1988、1994年尽管提到了“高中”,但并不是直接针对高中本身。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工作要点》具体到各种类型教育的工作统筹时,基本都是按照“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这几个大的类目来分别阐述其改革发展目标与任务,普通高中教育几乎完全是捆绑在“基础教育”中零星论述或附带提及。以1991年《工作要点》为例,其中“关于基础教育”部分涉及的改革任务有:“继续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积极推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加强学校管理,整顿校园秩序”“深化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基本上没有太多关于普通高中教育的专门论述。一方面,普通高中教育夹杂在基础教育中泛泛而论;而另一方面,在基础教育大类目下,义务教育又是绝对的论述重点,普通高中教育往往被边缘化。即使论及高中,也主要涉及的是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关于普通高中本身的改革与发展,性质与任务,目标与内容的相关表述基本没有。

2. 《工作要点》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关注度明显低于高等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一些年份,普通高中教育甚至成为了政策文本的盲区

从每年的《工作要点》来看,国家一般都会分门别类地拟定年度发展目标并作出工作部署。从词频来看,近30年来,高中教育出现的频率几乎都低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就具体分布来看,《工作要点》在近30年的工作部署中,有11处将高等教育作为一级标题给予重点关注,近70处关于高等教育的工作安排出现在《工作要点》的二级标题。义务教育共6处出现在一级标题,近40处出现在二级标题。而高中教育仅有4处出现在一级标题,仅近20处出现在二级标题。可见,国家对高中教育关注远远低于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而且在一些年份的《工作要点》中,普通高中教育甚至直接被忽略。如2006年的《工作要点》提到的工作重点具体包括: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推进高校自主创新,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有专门的年度改革目标设计,但普通高中教育完全空缺,而且这绝非偶然。2007年《工作要点》的工作重点有: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重点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普通高中教育也基本缺席。再看2008年《工作要点》: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2009年《工作要点》是:大力办好农村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培养高素质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积极发展成人继续教育,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等。都未见有普通高中教育的相关部署。2011年《工作要点》,普通高中教育也再次遭到冷遇,“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设,实施国家重大教育发展项目”的大类目里,具体提到了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仍旧未提及普通高中阶段教育,而在“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认真组织开展教育改革试点”中,改革试点项目包括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也唯独没有关于高中教育体制改革的相关论述和工作安排。

3. 普通高中教育的关注程度呈现阶段性差异

纵观近30年的《工作要点》,国家政策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关注经历了四个阶段:

(1)混沌期(1987~1999) 这一时期,《工作要点》并没有太多关于普通高中教育的专门论述。除了1993年,《工作要点》在关于基础教育的论述中提及要“改革高中阶段教育,完善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召开高中工作会议”。其他基本上都是混杂在“基础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泛泛而论,形式上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

(2)发展期(2000~2005)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两基”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和“九五”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普通高中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其受关注程度有所增加。“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2001年)“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2002)“加快高中教育发展步伐”(2003)“继续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2004)“着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巩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成果”(2005)等话语表达陆续出现。与20世纪相比,21世纪的《工作要点》开始对普通高中教育工作进行独立安排,从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工作再到扩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范围,从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推进内涵式发展的提出,再到更加注重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还有一批新鲜词汇的涌现,譬如民办高中、特色高中、新型综合高中等,都表明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更加开放化与多样化的时代。

(3)低迷期(2006~2011) 短暂的关注过后,普通高中教育在《工作要点》中重新走入低谷。这一时期有关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的专门论述基本没有,除了2010年《工作要点》二级条目中提到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其他年份《工作要点》中,几乎很少涉及普通高中阶段教育,即使零星提及,也基本是围绕2004年开始的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而展开,具体的论述包括:大力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2006)、进一步扩大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范围(2007)、大力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2008)、扩大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范围(2009)等。

(4)黄金期(2012~) 到2012年,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格局有所扭转。2012年《工作要点》关于“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具体内容中,除了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布局优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还有专门条目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自此,普通高中教育开始和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平起平坐,成为《工作要点》中专门论述的重要教育阶段和教育类型。2013年的《工作要点》基本延续了前一年的发展思路,其年度改革重点包括: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等;2014年的《工作要点》提出的改革目标是: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

纵观普通高中教育在《工作要点》中的词频分布和地位变迁,不难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普通高中教育实际上是在义务教育的‘下推’和高等教育的‘上拉’中得以被动式发展” [3 ],普通高中教育是被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裹挟着前进的,其独特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关注,其原因至少有三个方面:其一,与义务教育相比,普通高中教育虽然也属基础教育阶段,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应该是当时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义务教育的强调是必然的,必须的。我们从每年《工作要点》中有关义务教育的具体用词和措辞来看,也不难发现,这是项压倒一切的工作,类似表述有:要继续坚持“两基”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1999);坚持“两基”的“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完成本世纪的“两基”任务(2000);继续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2001);继续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002);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推动各地不断提高普及义务教育的质量水平(2003);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2007)等。有所强调,就必然有所忽略。在此背景下,同为基础教育的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没来得那么紧迫和至关重要,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忽略就显得有些在所难免了。其二,与高等教育相比,普通高中教育虽然也直接为大学输送人才,但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与经济腾飞,与拔尖人才培养的联系更直接、更紧密,因而,也更容易引起重视与关注。其三,从普通高中教育本身来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似乎陷入了一种高考招生制度不改,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很难迈出实质性改革步伐的瓶颈。显然,目前的高考要想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几乎是不太现实的,这也一定程度上使得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有些停滞不前。一般来说,某一教育问题如果要上升到政策层面,要引起决策部门的足够关注,那么这一问题应该是“社会教育现实与教育期望之间的差距而产生的‘需改变’的问题,以及建立在教育现实基础上的‘需实现’的教育价值和利益诉求” [4 ]。而相比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没那么“需改变”,同时,也不太“需实现”,政策的关注度自然就不那么多。

四、思考与建议

如果说,在一定时期,国家对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给予了足够多的关注,这是教育性质和特定时展的共同要求,那么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巩固和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一度被忽视的普通高中教育应该重新被认识,被重视。高中教育一如人体的腰,上连高等教育,下承义务教育,“腰”若不健康,不硬朗,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就很容易坍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普通高中教育是我国“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实现“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 [5 ]的关键所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1. 充分认识普通高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独特地位

众所周知,义务教育教育是向所有国民实施的非定向的最低限度的共同基础教育,而普通高中尽管也属基础教育阶段,但进入高中阶段后,开始具有一定的职业定向性。也就是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尽管都属于基础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国民性、大众化等特征,但普通高中教育无论在基础的程度和性质上都不同于义务教育,它除了更好地奠定“基础”,还需要“进行具有一定分化性质的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专业教育” [6 ]。因此,它既不是义务教育在基础层面的简单延伸,也不是单纯的大学预科教育。恰如《纲要》的阐述:“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显然,高中阶段教育无论对学生个性的形成还是国民素质的提高,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特殊的意义,它属于基础教育,但却是不同于义务教育的基础教育,决策部门不能把普通高中教育简单混同在基础教育中笼统设计。高中教育尤其是普通高中教育,究竟如何发展,如何定位,如何发挥其特殊价值,都需要有专门的政策安排和针对性的制度设计。

2. 宏观规划普通高中教育的战略发展方向

如果把2000年作为分水岭,那么在此之前的普通高中教育基本上是捆绑在基础教育中笼统规划的,进入2000年后,普通高中教育开始渐渐地以独立面貌而被政策关注。具体而言,2010年前的政策关注点更多的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推广,2010年后的政策焦点更多集中于普及和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显然,无论是高中新课程改革,还是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应该都是当前我国普通高中阶段教育迫在眉睫的改革任务。但笔者以为,这些更多都是当务之急,现实之需,眼下之要。政策的关注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除此之外,我们似乎缺少了对高中教育的长远谋略和战略规划,缺少类似于《为了21世纪的高中》(法国国民教育部,1998年)《机会与卓越:14~19岁青少年教育》(英国教育与技能部,2003年白皮书)、《高中学生肩负的国家使命》(美国,2001年)的宏观筹划。未来的高中教育,尤其是21世纪的高中,究竟向何处去,需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从长、宏观、整体性地来谋划。

3. 着力抓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

从近3年《工作要点》中有关普通高中教育的具体部署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内容:一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二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关于前者,《纲要》中设定了具体的改革目标,即2015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2020年达到90%。至于普通高中多样化,自《纲要》提出已近5年,一些省份也就高中多样化进行了试点,但到目前为止,高中究竟如何多样化,如何在高中阶段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沟通 [7 ],如何特色化,如何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等 [8 ],对这些高中教育领域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和重点改革领域,缺乏国家层面的具体指导意见和实施建议,也没有相关配套的举措或制度出台,致使各地落实起来困难重重,流于形式而无实质性的推动与进展。因此,就普通高中教育而言,一方面要长远规划,而另一方面,需抓住当前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狠抓落实,切实推进。

注 释:

① 目前能查阅的最早《工作要点》是1987年的,因此,本文以1987~2014年间《工作要点》为研究资料,共计28份。

② 《工作要点》中一般都将职业高中,中职学校等放入职业教育类目中来专门论述,因此,一般论及“高中”“高中教育”,基本上是指普通高中教育。

③ 1998年的《工作要点》是一个例外,该年度的专项工作是教育审计,所以基本未涉及各类教育的具体安排。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鲍尔.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策社会学探索[M].王玉秋,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周谷平,余源晶.近30年来政策话语对教育公平的关注[J].教育研究,2012,(4):35-40.

[3]刘复兴,刘丽群.明确定位、多样发展、体制创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科学研究,2013,(4):34-37.

[4]范国睿.教育政策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2010-03-01.

[6][日]新海英行,寺田盛纪,的场真美.现代高中教育改革――日本和诸外国[M].东京:日本大学教育出版,1998.

学生工作要点范文5

一、指导思想:

明确职责,力求创新,依靠集体,集思广益,脚踏实地,实现目标。

二、工作要点:

1、加强自身作风、制度建设。

2、督促配合举办“校园歌手大赛”,“读书节”,“科技节”等

活动,创造活泼、和谐的校园氛围。

3、主持发行一份具有“市四”特色的校刊。

4、协调各部之间的工作,营造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的氛围。

5、落实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

三、实施战略;

1、组织、配合各部门、社团加强自身建设,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

2、发行一份有新意,受喜爱,能代表“市四”广大师生思想的校刊。

(1)利用网络(校园网)与书面形式同步发行。

(2)出售校刊时附赠有特色,有纪念意义的礼品。

3、在开展的活动中融入更多的互动元素,使更大范围内的同学感到学生工作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4、进一步挖掘社团潜力,开辟广大同学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占住这片新阵地。

5、加强与团委的沟通,争取团委的支持。协调好学生会各部之间的工作,营造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的氛围。

6.对学校布置的突击性工作,调动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按时完成。

任期虽已过半,但我会再接再厉,吸取经验、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学生会将在校方的支持下、在指导老师的教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努力下,积极工作,争取在“市四”的历史上留下值得回味的印迹。

(二则)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生工作要点部署工作,积极践行“三个代表”思想和“尊重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四自”为工作理念,以营造具有我院特色的育人氛围为最终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主要工作任务

(1)依托学生理念工作组,引导学生自发开展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学术氛围。

1、根据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邀请专家开展学术报告。

2、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定期开展社会调研。

(2)强化学生会自身建设

1、加强对学生会干部的培养和锻炼发挥其骨干作用。

2、实行学生干部考核制度和奖惩办法,提高学生干部的组织纪律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1、以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根据我院特色,联合全校各院系,开展法律文化节。加强学生对WTO规则的理解,加强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

2、为纪念建团90周年,开展主题教育和纪念活动。

(4)指导学生,解决学生困难。

1、做好01届新生入学工作。

2、做好对困难学生资助及勤工俭学工作。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加强学生安全防范能力。

(三则)

一、指导思想:

明确职责,力求创新,依靠集体,集思广益,脚踏实地,实现目标。

二、工作要点:

1、加强自身作风、制度建设。

2、督促配合举办“校园歌手大赛”,“读书节”,“科技节”等

活动,创造活泼、和谐的校园氛围。

3、主持发行一份具有“市四”特色的校刊。

4、协调各部之间的工作,营造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的氛围。

5、落实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

三、实施战略;

1、组织、配合各部门、社团加强自身建设,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

2、发行一份有新意,受喜爱,能代表“市四”广大师生思想的校刊。

(1)利用网络(校园网)与书面形式同步发行。

(2)出售校刊时附赠有特色,有纪念意义的礼品。

3、在开展的活动中融入更多的互动元素,使更大范围内的同学感到学生工作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4、进一步挖掘社团潜力,开辟广大同学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占住这片新阵地。

5、加强与团委的沟通,争取团委的支持。协调好学生会各部之间的工作,营造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的氛围。

学生工作要点范文6

关键词:初中学生;初中班主任;自身定位

教师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班主任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避免学生受到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信心与热情。

一、班主任要爱岗敬业,勇于为教育事业献身

作为初中班主任,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奉献自己,并甘于艰苦、承受各种挫折与压力,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班主任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有高度的责任心,进而热爱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的成长着想,充分发挥好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纽带及桥梁关系。

二、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初中生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外界的各种现象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模仿能力,班主任作为学生的主要引领者必须以身作则,不断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行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教育与引导学生。正人先正己,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必须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以终身学习为人生理念。

三、以人为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抓住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看待问题,充分理解学生与尊重学生,对学生付出恒心、耐心以及爱心,只有这样才能感化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获得学生的尊重以及信任。

初中班主任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其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及引导下不断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更好地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黄益萍.关于完善大学班主任角色扮演的思考[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02).

[2]唐昕.浅议大学班主任工作要点及方法[J].科教文汇,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