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化设计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情感化设计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情感化设计论文

情感化设计论文范文1

美国心理认知专家唐纳德•诺曼所著的《情感化设计》一书,从知觉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人的本性中的三个特征层次:即本能的、行为的、反思的。这三种特征层次与产品设计特点相对应的关系如下:(一)本能水平的设计——只关注于产品的外形;(二)行为水平的设计——产品使用的乐趣和效率;(三)反思水平的设计——自我形象、个人满意。人是视觉动物,会本能的对事物的外形进行观察和理解。产品设计越是符合人类本能水平的审美理想,就更加容易让人接受。如今,人们关注最多的是行为水平的设计,尤其是对功能性的产品来说,产品的实用性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产品的使用过程是一连串的操作,设计的界面能否给用户带来深刻印象取决于两点:即是否能有效地完成任务,是否是一种有乐趣的操作体验。

二、台灯设计中的情感化因素分析

审美过程是指用户通过感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获取产品的外观信息和内在信息,进而对产品获得审美体验和审美享受。产品的销售量取决于能否吸引消费者眼球。台灯的造型、色彩、质地应该视使用环境的特点设计和选取。

(一)台灯造型、色彩、材质的选择

造型、色彩、材质是台灯设计中最基本的三个设计因素,尤其是造型和颜色最能给予用户直观的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对色彩反应的典型特征,是观察者的被动性和经验的直接性。对人的视觉冲击力最强的就是色彩,尤其是对比色的运用,可以更加凸显台灯的造型。要想使色彩对视觉的冲击力更强。仅仅运用对比色是不行的。笔者认为,应该让台灯的色彩富含一定的意义,并与周围的灯光环境相融合。孔子认为“吾思夫质素,白当正白,黑当正黑”,强调了以素色为主、以彩色为辅的色彩观;此外,中国传统色彩理论中的以青、黄、红、黑、白组合的五行正色之说等都可以成为台灯色彩设计的灵感来源。

(二)台灯灯光对居室环境的影响

台灯是人们晚上学习和工作最主要的照明工具,但是台灯不仅仅提供亮光,对于居室环境的美化与装扮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台灯是营造书房、卧室等小环境空间层次的法宝,舒适的台灯灯光可以缓解人们的视觉疲劳,提高人们的兴奋度,给予人们美的享受。现代居室用途分工明确,每个居室灯光应有各自的特征。设计师在设计台灯时,要根据不同的居室环境确定台灯风格和灯光颜色等。交互设计、仿生设计、再现回忆设计是台灯设计中的情感化表达方法。从产品情感化设计的角度出发,人与台灯可以产生多方面的交互,比如台灯的开启方式、照明强弱的控制和可变化的造型等。产品的仿生设计,是指模仿自然界中生物的某种基本功能,并将这种功能添加到产品设计中。通过仿生设计的情感化表达方法,可以把人追求自然化的情感在台灯设计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如果台灯的设计能够引起用户对过去事物的记忆,达到触景生情的效果,那么台灯设计的意义就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升华,这就是台灯的再现回忆设计方式。

三、结语

情感化设计论文范文2

自然观作为禅宗美学的思想精髓,其本体论意义上的心化与空化在艺术作品体验中同样是具有意象性的。在自然观的表述中呈现出对生命存在的感受与对生命意义的信念,并指出生命最充沛的状态,将本体美的触发与萌芽以实践的形式实现,从而使生命得以认知和肯定。禅宗美学自然观的心化和空化同样与中国古代传统艺术文化相融合。宋朝时期,禅僧们游历河川,终日与自然相伴,以直觉体察山林溪流,并与士大夫结友,文化生活充满艺术韵味。通过观察、感受、思辨、知觉、悟觉的过程将动态发展的美以心诠释形,形诠释心,从而达到一种会通的认识。禅者在对艺术的表述中,同样将本体的直觉与事物相融合,体现出从本体到生命的感受。作品不仅要表述物的“体”,更要表述其“本体”,以本证体,更体现作品本身的创造力与生命力,从而展示其独特的意境美。禅宗美学在物我中对“审相于净心”的要求,目的在于追求艺术作品中超尘拔俗的心性之美。这种修养美学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带来真空妙有、即体即用、悟无所得的哲学意蕴。受禅学影响的宋代文学家坡在空静圆通的禅学理念之下,以追求心性解脱来对抗外在的不自由,这种随缘放旷的人生态度同样渗透在他的文学创作之中。自然适宜、物我合一而又宁静淡泊的审美修养是最高的人生境界,是生命美学,更是境界美学。可见,禅宗美学自然本体论所呈现出的精神的体验与价值追寻,禅意作品无论诗歌绘画,均追求对本体的理想境界,表达的是本体的自我,更是追求生命价值的形象,从而提升观者的生命层次,使其震动、感动,或被感化。

二、情感化设计的艺术表现

禅宗美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与淡泊超然的人生哲学,能赋予当下艺术与设计实践活动更为丰富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与社会价值。我们固然处在一个哲学概念创新的时代,通过对禅宗美学自然本体论的研究切合当代艺术设计,从全新的角度呈现符合社会意识需求的、崭新的审美形式。在禅宗美学的指导下进行设计,做到自我清净,心中有念,使主体(心灵)与客体(自然)处于同一、恰当的状态下。在这层视野上选择设计所需材质:以简洁质朴的表现方式去达到所要表现物体内在的、本质的、精神的智慧美。禅宗美学自然观追求淡泊简素、朴拙到近乎不完满来表现的美(如图2)。色彩选择应摈弃绚丽灿烂之色,以清新素雅或纯色(白)为主,这种含蓄、清净之色所表达的美感恰恰是最富有魅力,纯真而朴实的。材料应选择天然古朴的木制品或棉麻,甚至是一粒沙,一颗石的美感,呈现出静谧,虚无的审美情趣。这种美是稍纵即逝的,亦是亘古不变的。正如其自然本体论所强调的心性化的自然美感,是由观到感,观中生感,感中生观,通过敏锐的观察和理解,来对自然美的和谐作出反应,从而展现出内在的生命之美,实现人与宇宙和谐统一的诉求。在形态的设计上并无固有的形式,值得一提的是,禅宗美学注重“万物归一”的整体观照,即全面地知晓,完整地观察。无论是一幅画或是一件工艺品,都要将其形状、大小及颜色与整体和谐相比较,真正领会它的美。如我们所感受到的自然界事物或风景是美的,不单单是因它独有的形式,更多是因它是以一种创造性的和谐方式“组合”在一起,从而使人发现或创造出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和谐,并以此作为欣赏的前提或分析的依据。这样更有助于形成对美和崇高的敏锐意识,从而体验到特定“画面”背后生命韵动的和谐之美。只有如此,对自然生命和人类情感的体验之妙才能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

三、探索与超越

情感化设计论文范文3

网页应用是指用网页语言编写的程序通过浏览器来运行的软件,它可以广泛应用于企业网站或互联网。由于网页语言程序可以直接应用于各个PC终端和手机移动终端,不需要像其他应用软件进行升级或运行前安装复杂的程序,深受用户的青睐,例如,较常见的有基于计算机终端的网络论坛、网络游戏、网络超市等,也有基于手机移动终端的APP、网页浏览等应用。虽然我国网络化快速发展,但是,网页界面的情感化设计起步较晚,最早的网页界面概念是由国外发达国家提出来的,在国外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设计理论和实践经验,如欧美、日本等国家一方面提出了网页界面设计的理论基础,如依据艺术设计理论和社会心理、人机交互理论等理论进行情感化设计;另一方面,还要遵循简约化、一致性、统一性、均衡性等原则。目前我国对这方面的发展主要是针对网站的文字、色彩等视觉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设计,但总体上缺乏对情感化设计的深入探究。

二、网页应用界面的情感化设计分析

“情感”是人们对自身周围的事物以及对自身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体反映。根据唐纳德教授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的论述,情感化设计分为本能、行为以及反思三个层次。本能层次是用户通过外界的刺激而做出的第一反应,具有先天性,因此,在对网页界面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本能层次的物理特性,将本能层次的特征融入设计的界面当中。行为层次主要是指利用简单有趣的设计为用户提供最方便网页浏览布局和清晰明确的操作导向,使用户在运用中在情感上得到体验。反思层次是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们最高的情感水平。网络用户通过浏览网页界面后产生的更深层次的感知和情感,往往受到不同主体认识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情感变化。通常反思层次有助于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建立起用户与产品的长期联系。情感设计的三个层次相互影响,在本能层次得到满足后,产生行为层次,然后体验后,产生对网络界面的反思层次,在对网络应用界面设计中应当注意三个层次的相互作用,将情感化设计贯穿于三个层次中,提高用户的认知度,为用户带来情感愉悦和舒服的体验。

三、我国网页应用界面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情感化网页设计起步相对较晚,缺乏理论依据,存在着众多不足,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方面的问题

通常网站网页是进行信息传播的承载体,往往包含了众多的内容,但在国内的一些网站网页设计时内容相对混乱,分不清主次。还有一些网站为了向用户传达更多的信息,对网页界面嵌入各种软件以及各种各样的内容,使用户感觉杂乱无章,忽略了页面设计的整体性和主次感。此外,还有一些网站为了商业利润,在网页界面中填充了大量的广告,容易让用户在使用时产生抵触情绪,降低了情感化的体验效果,同时,网页广告界面往往自动弹出,强制用户“消费”,缺乏对用户的尊重。

2.网页界面板式雷同化严重,缺乏创新

网页应用界面在设计上大多都是遵照一种设计样式,除一些网站在设计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界面内容进行分栏分类,对色彩字体进行搭配,其他大多数设计的版本内容布局高度雷同化,缺乏创新,使用户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很难吸引用户的注意力,降低了情感化的体验。

3.网页应用界面设计普遍缺乏情感

情感化的网页设计能提高用户在浏览网页时的舒服程度,还能提高用户的自我标识,但是在实际的网站网页界面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只是满足功能上的需求,追求界面的效果,忽略了在网页中添加情感因素,在视觉色彩的应用上也相对混乱,造成用户情感体验的效果不明显。

四、网页应用界面的情感化设计

通常进行网页界面的情感化设计需要明确进行网络界面设计的目的,即构建一个使用户在视觉上产业愉悦的网站,以提高用户对该网站的忠诚度。一般来讲,网页界面设计目的包括实现网站服务、良好的视觉效果以及可行性和易用性三方面。因此,网站的网页界面的情感化设计需要围绕着上述的三个目的展开。

1.色彩的设计

网页的应用界面的色调通常包含了文字的颜色、主板的色彩、所含图片的色调等几个方面。首先,图片的设计是将抽象化的物体转化为直观的视觉效果,图片的色调可以直接进入用户的视觉体验,进而产生本能层次的情感,因此,图片色调的选择要符合主题内容,与整个网页的风格相匹配。其次,文字色调的设计,文字是传达网页内容的主要方式,是网页界面的主体,其字体的颜色需要与整个网页界面的设计搭配,使用户在阅读时不产生疲劳感;最后,主色调的设计,主色调是整个网页界面的背景,在对主色调设计时要遵照使用户舒服的原则,防止色调太强,而影响文字主体阅读的困难。

2.合理统一的布局

对网页界面合理统一的布局是指在网页界面有限的空间内,对文字、图片、色彩等元素进行统一的设计编排,使整个界面显得和谐统一,不至于出现内容混乱的局面。因此,在对网页界面设计中,既要加入人的情感因素,同时又要进行合理的布局,这样才能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情感上的依赖。

3.方便易用的操作功能

通常网页界面设计要以方便易于操作的功能为前提,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用最短的时间进行操作,并接受该功能的应用。

4.对网页界面的情感化设计的创新

创新是设计的动力源泉,一方面,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人们提出新的需求,另一发面,创新是人们劳动性的创造,将情感和抽象思维相融合,设计到网页界面的布局中去,提高用户网页界面体验的情感效率。

5.和谐统一的人机交互

情感化设计论文范文4

关键词:产品设计;绿色设计;儿童家具;可持续设计;情感化设计

一、引言

目前,儿童家具在整个家具行业中占比高达9%,由二胎政策带来的新用户让儿童家具产业有了更为广阔的前景。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正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为解决这些问题,绿色设计新理念开始成为设计的主导思想。在中国知网上可检索到有关儿童家具的中外研究论文共达1172篇,而造型设计、情感化设计、益智性设计和绿色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其总占比超过46%。当家具无法适应儿童不断变化的需求时,家长就会更换家具,从而造成资源浪费,也违背了绿色设计的理念。鉴于儿童家具的绿色设计可以对绿色设计的研究意义以及延长儿童家具的使用寿命的现实应用意义有着深远的影响,笔者就“儿童家具的绿色设计”进行一些系统的分析。

二、绿色设计的概念

绿色设计在产品的企划、调查、设计、生产、销售、使用、维修和回收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的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环境属性,并将“实用、经济、美观”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系统设计、特殊人群设计、生活方式设计、可持续发展设计、非物质设计都可纳入绿色设计的范畴。

三、研究对象的历史

我国儿童家具产业起步较晚,因此关于儿童家具的研究历史也较短,国内最早对儿童家具有所研究的论文是童文浩从人机角度展开分析的《儿童家具》。中国知网上对儿童家具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探期、成长期和快速发展期。初探期停留在单纯地分析研究色彩、造型、人机在儿童家具设计中的运用这一浅层,刘畅在《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上发表的《设计不安于“弃”——永续性环保设计》一文,在“用过即弃”而造成资源浪费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了产品永续性环保设计的理念,自此儿童家具的研究开始步入了成长期,该时期尝试从绿色设计的层面上进行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尉锋在《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上发表了《浅谈可成长性儿童家具设计》,指出了当时儿童家具设计颜色、造型、功能单一和家具未能满足儿童生理及心理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可成长性儿童家具的设计原则。同样提出了可成长性设计原则的是岳翔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发表的《儿童家具的可成长性设计探析》一文。袁蓉在《工业设计研究辑刊》(2013)发表的《我国儿童家具中的绿色设计浅析》中阐述了儿童家具的绿色设计应从材料、造型结构和色彩的角度出发。2014年以后,关于儿童家具的研究便开始快速的发展,如汤浩、王静和谌涛在《包装工程》(2014)上发表的《基于一物多用理念的儿童家具设计》一文中,作者通过分析一物多用的理念、方法以及儿童家具的设计特征,找出两者在成长性、玩具性及低碳环保等方面的契合点并提出了4种基于一物多用理念的儿童家具设计方法,即功能转换法、空间集成法、模块分解法以及形态仿生法。王晓瑜、刘宗明、刘文金、秦旗等都在儿童家具绿色设计领域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未上升到精神层面。

四、研究对象的现状

国内对儿童家具绿色设计的理念层出不穷,据近三年中国知网查询的结果,可持续性设计已成为一个新的设计理念方向,该理念关注的是如何设计出能够满足儿童各个成长阶段生理与心理需求的儿童家具。关于儿童家具的可持续性设计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功能导向型和情感导向型。功能导向型是指增加或延展家具的功能而使其使用寿命延长,这也是最早出现的类型,朱云、刘秀和肖潭在《包装工程》(2015)上发表的《基于可成长理念的学前儿童家具设计》中提出了可拆卸调节设计和组合模块化设计的儿童家具成长设计的方法,该设计方法首次系统地从功能的角度出发从而延长家具的使用周期。穆存远和刘学敏在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的《基于需求层次的儿童家具设计原则》(2015)中,以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为依据,以儿童的身心特征为出发点,鉴别儿童不同层次的需求,并据此提出了四项儿童家具设计原则,即实用性、安全性、趣味性和益智性。于东玖和张浩在《包装工程》(2016)上发表的《基于使用性的儿童家具可持续设计研究》、张琳在《大众文艺》(2017)上发表的《儿童家具的可持续设计研究》中也提出了多功能设计的设计策略。魏蓉的硕士论文《多功能儿童家具的探究》(2016)中提出了把儿童玩具与家具结合的设计新构想,解决了儿童家具仅仅作为家具存在的问题。许志丽在《大众文艺》(2017)发表的《论儿童家具设计中的可成长》中提出了运用形态特征和结构方式来设计可成长性的儿童家具。情感导向是指利用使用者的使用心理,对儿童家具产生一定的情感依附,从而减少家具更换的频率,以此来延长儿童家具的使用生命周期,达到可持续的目的。

关于情感化的研究可见于期刊和学位论文,例如:何小娟在《包装工程》(2015)上发表的《现代青少年家具的设计方向研究》中提出了将家具与阅读习惯、交流分享和亚文化结合的新的研究方向,给儿童家具的设计指引了一条可以从情感角度出发的新方向。谢艳虹在《艺术研究》(2016)上发表的《动漫文化在儿童家具创意设计中的情感传递》中分析儿童和家长的心理情感需求,将动漫元素有机地融入到儿童家具的设计中,以动漫文化在儿童家具设计中为情感传递纽带,延长儿童家具的使用寿命。盘湘龙和罗英皇在《包装工程》(2016)上发表的《儿童家具的可持续设计研究》中阐述了儿童家具可持续性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儿童家具可持续设计的三大原则,即模块化设计原则、材料的可持续性原则和人性化设计原则,这一设计原则虽然把功能、材料和情感结合在了一起,但却不够系统。曾艳萍在《工业设计》(2017)上发表的《基于儿童家具情感化设计的思考》一文中,结合儿童的自然成长规律,从仿生设计、趣味性、模块化等角度来探讨儿童家具的情感化设计,提出了儿童家具在满足科学合理的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应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

五、研究的趋势

根据文章的论述及对市场上现有的儿童家具的分析,我国的儿童家具设计不管是从功能上还是从情感上都正在尝试向绿色设计靠拢,但依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儿童家具的设计过于卡通化,因此在造型上限制了它的使用周期,在儿童的心理日趋成长成熟时,这些卡通造型就会让他们感到幼稚而想要更换家具;二是功能略显单一,不够多样化;三是用户对家具的情感依附还不够。因此,儿童家具设计如何引导用户不再在家具未达到使用生命周期时抛弃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在工业4.0产品可定制的时代,家具模块化、极简化、材料环保化、全屋可定制加以情感化的可持续设计必是未来儿童家具绿色设计的研究趋势。

六、结语

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产品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并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正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绿色设计已是设计的必然趋势,儿童家具虽然占据着家具行业很大的一部分,但依然不能脱离绿色设计的轨道,如何设计出满足儿童成长各个阶段的家具,让家长不提前更换,是儿童家具设计的重点。家具模块化、极简化、全屋可定制加以情感化的可持续设计或许可以为未来的儿童家具设计指引一个新的反方向。

参考文献:

[1]童文浩.儿童家具[J].家具,1981(1):9-10.

[2]刘畅.设计不安于“弃”:永续性环保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2):131-133.

[3]尉锋.浅谈可成长性儿童家具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4):185-187.

[4]岳翔.儿童家具的可成长性设计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2):123-126.

[5]袁蓉.我国儿童家具中的绿色设计浅析[A].工业设计研究辑刊第一辑[C],2013:4.

[6]汤浩,王静,谌涛.基于一物多用理念的儿童家具设计[J].包装工程,2014(2):24-27.

[7]朱云,刘秀,肖潭.基于可成长理念的学前儿童家具设计[J].包装工程,2015(16):61-64.

[8]穆存远,刘学敏.基于需求层次的儿童家具设计原则[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40-145.

[9]何小娟.现代青少年家具的设计方向研究[J].包装工程,2015(24):23-26.

[10]于东玖,张浩.基于使用性的儿童家具可持续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6(14):109-112.

[11]谢艳虹.动漫文化在儿童家具创意设计中的情感传递[J].艺术研究,2016(4):54-55.

[12]盘湘龙,罗英皇.儿童家具的可持续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6(8):94-97.

[13]许志丽.论儿童家具设计中的可成长[J].大众文艺,2017(2):89.

[14]张琳.儿童家具的可持续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7(3):89.

情感化设计论文范文5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儿童家具

在物质世界不断发展繁荣的今天,人们的消费文化有了新的倾向,原来有“基本型”向“享受型”转变转变,产品能力对于选择产品的影响大大削弱,人们更多的放到了产品所负载的文化内涵上面,由此可见必须在在设计中更加考虑这类型情感因素“家具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产品,作为人与情感交流的载体,如何为家具注入情感性因素,达到一种情感上的交流尤为重要”,尤其是现在,家庭对于儿童的重视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所以儿童家具中情感化更是未来应该大力发展的方向。

一、情感化与儿童家具的人文性的关系

家具设计作为一般工业产品的组成部分,就有一般产品的所共有的从社会、从市场上的成本的考虑以及适应于社会与市场的全面设计与综合处理,使之既满足人们的物质功能的需求,又满足人们对环境功能与审美功能的需求。这就要求,在进行家具设计时设计师必须注入自己的情感,再加上儿童对于周围情感的敏感程度很强,所以儿童家具的设计更是对于情感化设计的重要考验,但是即便如此也还是有一些必须要注意的设计层次。对于设计层次来说共分三个方面,即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这三者其实没有高下之分,有的只是家具的不同方面。对于本能层次来说,其实际就是给人的第一印象,但是这种第一印象对人的心里是有影响的,而且还应该一分为二看,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对于儿童家具来说,就是儿童见了这一家具的反应,有的家具儿童看见就会积极的靠近,眉开眼笑,有的家具儿童看见就会愁眉苦脸甚至于嚎啕大哭,这其实都是本能层次设计造成的。其次就是行为层次,其实就是效用的问题,是指一个家居自己所拥有的功用能力大小,它通过自己良好功能的实现,以及在细微之处对人的行为!活动的体谅与关怀,从而带给人们被关心、被照顾、被尊重的感受。对于儿童家具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儿童对于周围环境是敏感的并且由于儿童的自理能力差所以更需要这样一种工具性辅助。第三、反思层次即反思情感,反思情感是指家具造型所包含的某些信息,在引起人的联想、反思和共鸣之后所产生的一种高级的、深层次的心理感受,如温馨、甜蜜、忧愁、感叹、崇敬等,住从“产品”到“思考”再到“感受”的一个过程。这也是情感化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进行深层次的信息感受,使儿童长时期生活在一个愉悦的环境中,使儿童的心理得到极大的成长同时帮助儿童有一个好的童年环境。

二、情感化符合现下儿童家具

现在,以家长为主要经济承受体的儿童家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是消费群体却横跨了青年、中年、老年三个世代,他们的消费志趣更不相同,消费的指导思想也互相大异其旨。但是其有一点相同之处就是他们对于自己的儿孙辈只要是经济条件允许往往不吝于金钱,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把自己原有的童年家具回忆与展望寄托在了自己儿孙辈上,所以就更需要儿童家具的情感化设计。并且更重要的是儿童情感化设计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设计,最大限度的迁就儿童的行为方式,体谅儿童的情感,使儿童感到舒适与愉悦,让儿童能在产品背后得到更多关爱与呵护。这样一来就会使,家长节约一些不必要的精力,一定程度上不必为了儿童的不成熟行为而放弃自己的单独的生活。并且对于儿童家具来说功能性、易用性、愉悦性是产品设计的三种境界,而愉悦性是产品设计的最高目标,对于为儿童服务的,以儿童为依据和目标的家具的情感化设计更是如此。儿童家具还要在其中不放松自身舒适性的设计,家具的舒适性是指使用上的感受,让人体验轻松安逸的居住生活,而在儿童家具中舒适性的重要地位更是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地位。对于家具情感,我们应该用更有效手段进行其物质层面的设计,着重提升它的形态、材料、色彩等方面带给儿童的情感体验,突出其物质属性给予的感观体验,强调即刻产生的效果,让儿童在他们的世界里卡这样的家具是美妙的,感觉是柔和热舒适的,整体优化家具的内外结构带给儿童的情感特征。

三、小结

本文通过对于情感化对于儿童家具人文性的影响以及情感化符合现下儿童家具设计的潮流两方面对情感化设计与儿童家具设计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并且认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儿童家具的情感化设计还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并且对于情感化不仅要考虑当下儿童的童年需要,还要考虑到现在主要的消费承担着中青年人们自己的童年回忆,这样一来情感化设计就更不可少了,当然家具与人的使用密切相关,因此本文所提出的一些研究结论还需要通过以后实践的检验不断修正,以便更好地指导具体的家具情感化设计。

作者:孟凡琳 单位: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l]于东玖.造型设计初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86,69一70.

情感化设计论文范文6

[关键词] 信息产品 符号化设计 情感 体验 文化

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产品设计的重心已表现出“非物质性”,其情感化、个性化、多元化设计特征加强,“符号”成为信息产品设计的主要语言。在信息产品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对信息产品界面、材料、色彩、形态等各种设计符号形式的排列组合,向人们传达着一定的文化、思想、情感等抽象内容,构成了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产品设计符号系统。在符号学理论中,符号化是某物起一个符号作用的过程。信息产品功能、形态、色彩等的设计过程也就成了信息产品符号化的过程,对信息产品符号化进行研究,在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作为反映信息产品符号化设计内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原则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即设计追随情感原则、设计创造体验原则和设计追随文化原则。

一、设计追随情感的原则

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人们越来越多地与信息产品交流相处。全新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对产品的情感因素日趋强烈。正如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所说:每当一种新技术被引进社会,人类必然要产生一种要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说产生一种高情感,否则新技术就会遭到排斥。技术越高,与之相应的产品情感体现也就越重要。信息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基于情感的”设计成为满足人们需求的一个必要条件。

产品真正的价值是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而最重要的一个需要就是建立其自我形象和其在社会中的地位的需要。情感设计的表达即产品要传递感受给使用者,取得与使用者情感上的共鸣。这里设计师不仅要通过人机化的造型、易操作的界面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功能需求,更应通过产品体现出设计师对使用者的情感关怀。另外,对人情感的关注还应注意避免信息化产品对人和自然的禁锢,要为使用者提供发挥其再创造的空间。设计师不仅提品的最终成果,而且使使用者在操作产品的过程中享受到创造的乐趣,满足人们情感的需要。情感化体现的更是一种深层次的人文关怀,是人与产品的完美结合。随着情感化设计的实现,以产品这一符号来实现人们的沟通,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成为可能,也体现了“设计追随情感”的基本原则。

二、设计创造体验原则

“计算机消失的速度将会赶上信息技术渗透到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并最终决定我们生活的速度。”这一现象正在很快地变成现实。人们将经历从信息世界到体验世界的转换。在设计未来信息产品时,创造体验就显得更为突出了。设计者在进行产品设计活动时“创造体验”将成为认真考虑的一个方面,“设计创造体验”正成为信息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指引着满足人们需求的优秀产品的诞生。

世界发展得太快,对于设计来说,即便是“可用性”和“易用性”都很强的产品依然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设计向前发展的方向就是“体验的创新”。例如iPod设计来说,在此之前很多企业都做过MP3音乐播放器,但是iPod和iTunes的共同发售,为用户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iPod由此变成了一个时尚的符号。设计提供给人们一个体验平台,让人们有真正切身的感受。使用者不仅仅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系统来感知,还包括了精神愉悦等全方位的体验。“体验的创新”是继“可用性”到“易用性”后更高层次的设计目标,可以说“体验的创新”是一种更高形式的人文关怀。

三、设计追随文化原则

在信息社会中,产品的功能和形式经历了一个从物质性到非物质的过程。许多信息产品的形式与功能分离,形式自身演变成一种非物质性的存在,最终的产品不再像传统物质产品那样,拥有具体的物质形式和功能。它失去了物质产品的那种确定性,体现在无形的人与机器的语言对话中,超越了一切现实的可能性和目的性。产品对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的强调成为主流。信息产品的非物质性是构成我们文化的一部分,而设计本身也是文化活动的一种,因此,信息产品的设计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设计。我们利用文化来平衡人和需求、体验之间的关系,利用文化来达到和谐。设计追随文化成为信息产品符号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信息产品的非物质性的必然要求。

德克霍夫说“设计是文化的肌肤”,可见设计服从于文化,是随文化发展的。信息产品作为创造情感、体验的媒介,它本身就应该和非物质形成一体。同时信息产品本身会形成一定的文化张力,尽管这种张力来自信息产品所代表的非物质文化,但是它本身作为这个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出现、发展都是随着主体文化而变化的。例如iPod MP3的设计,MP3的发展得益于音乐资源的开放性。这个音乐资源是整个MP3文化的核心,MP3播放机则是连接人和MP3文化的媒介。这个媒介的表现必须与这个文化和谐,必须满足这个文化的一些基本需求。所以,我们要进行信息产品设计就必须遵循“设计追随文化”这个基本原则。

四、结语

信息社会中产品应当看作是与人交流的媒介。产品设计的真正挑战是“去理解终端用户未得到满足的和未表达出来的需求”。情感、体验和文化引导着信息产品符号化设计发展趋势,成为设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要素。遵循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把握其实质,可以使信息产品设计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并挖掘出潜在的需求,最终实现人们的理想化生活方式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张乃仁:设计词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