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业之星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业之星实训总结范文1
201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有50%的普通高等学校将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桂航)积极响应,率先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课程开发和创新是学校和教师的立身之本,因此,高校转型路线确定后,课程的改革就成了关键。公共关系学作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之一,在应用型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以桂林多家企业为实习场地,将“空乘之星大赛”“山水文化节”等大量实践项目带入课堂,为课程提供了真实的教学环境,积极地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
二、公共关系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教育的产教融合,一方面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从教育的发展来讲,课程的改革是教育的必然趋势。新技术的发展、高校的扩大招生,都给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巨大的挑战。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必须改革,而教育改革的根本就是课程的改革。目前,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仍根深蒂固,应用型课程建设大部分重视形式,学生并未从中真正受益,距离职业所需要的能力还有一定的距离。(二)公共关系学传统课程体系不能满足需要。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当前大部分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结构大同小异,课程组成都是以理论为主的传统形式,在课程最后阶段开展实验课。教学方式采取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形式,然而,这样的课程体系属于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的方式,并不能满足当前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原本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最终也变成了“黑板公关”,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务虚的多,务实的少。应用型课程的改革,必须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重组和创新,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三)师生教学观念急需改革。教学的前提是学生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学,教师要知道自己为什么教。部分学生认为公共关系这门课程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关系不大,比如空中乘务专业学生认为他们最重要的是民航专业知识,如客舱服务技能、空乘礼仪等,公共关系学学习不会影响到他们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因而忽略了知识的前瞻性和延伸性。教育改革要从改变学生和教师的观念开始,教师要知道课程设置的真正目的,最终让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由被动变成主动,让教师成为学习的主导,培养出适应时展的应用型人才。
三、公共关系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应用型课程的建设应该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课程设置符合社会需求,实现真正的跨界融合、理论联系实际。公共关系学的课程改革总体思路是课程开设前,先由教研室和授课教师确定一家企业作为校外的实训基地,与基地共同商讨公关项目,然后将项目带入课堂,在课堂上根据项目指导学生完成《策划书》《活动方案》《活动分工》等。课程的实践阶段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完成项目具体操作,最后提交报告,由授课教师根据平时表现和报告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一)选定实践基地和项目。应用型课程改革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产学融合的实践性课堂一定要有合适的场地和项目。目前,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桂航公共关系学教学团队选择与桂林大地公共公司、桂林万达有限公司、桂林东西巷有限公司、桂林草坪小镇等合作,建立学生实践基地,与基地保持长期友好的合作。先后联合举办了多届“空乘之星大赛”和“山水文化节”“中国旅游日”等活动,综合多方面考虑了可操作性、安全性、现实意义等。(二)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应用型课程改革的首要步骤就是课程的分解与重组。传统的理论型教学计划和“理论+实践”型的教学计划已不适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应当穿行,实践课的比例至少达总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业务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标,并以通过学生掌握知识和操作能力来评定成绩代替传统的考核方式。边学边实践,将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当然,项目的开展还要考虑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共享等问题,如图1,以“空乘之星大赛”为例,将学科体系进行分解,然后重构行动体系,使课程之间不脱节,相互支撑,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服务。(三)组织公关项目实践。应用型课程改革并不是将课程变成实习,而是在带有任务的前提下,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再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公关关系学课程理论知识仍旧很重要,我们不能忽视,不过改革后的理论知识讲解结合实际,强调了公关活动策划书的制作方法的讲解,让学生实践、调研并动手完成。如带有“空乘之星大赛”任务的学生就要完成公关“空乘之星大赛策划书”“赞助策划书”等,接着边学习公关实施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思考并进行任务分工,每个小组承担活动的一个子项目,讨论并列举活动需要的物品、活动具体的流程等内容。接近课程后四分之一时,组织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教师要协助学生完成媒体报道,这样在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同时,也提高了学校、单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反思与成绩评定。活动结束后每位学生需提交一份课程报告,将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总结,对活动完成情况自我评定;教师根据平时表现情况和课程总结报告评定成绩。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应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形成课程总结,在一定范围内共享课程改革成果。
四、总结
应用型课程模式更注重高校服务社会经济的功能,提高了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经验支撑,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科研平台,帮助高校和企业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将项目带入课堂是公共关系学在课程改革中新的尝试,让学生在具体的项目驱动下学习,由“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理论大于实践”转变为“知行合一”。然而,改革任重道远,其中显露出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争取全面提升学生的现场应变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闫绪 熊越强 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航空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果林,李修清,廖桂湘.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49).
[2]张莉莉.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研论丛,2016(8).
创业之星实训总结范文2
目前,综合的管理类职业行为模拟与观察评测实训在国内尚属空白,类似的只有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行为模拟与评测训练体系比较成熟。在航空管理、公共安全防范领域里面也有类似的行为模拟训练。心理学研究方面有类似的行为观察和评测体系,大多用于理论研究。在管理学科领域,商务礼仪的行为训练较为接近,但只限于形体表现,知识内蕴不足。既有的职业技能训练,大部分都是理工农医类的操作技能训练,而鲜见管理职业人才的行为训练。国内高校的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训的模式和效果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局限性,突出表现如下:
1.1企业实训基地建立困难
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是最能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的,是很多高校实训模式的首选,但是对于地方性普通高等院校来说,管理类专业的企业实习基地建设一直存在合作障碍,因为企业普遍不愿意承担此类社会责任,担心打扰日常运营,降低效益,有商业机密泄露风险。建立成本高,双方实训指导师资的合作困难,实训内容流于表面的参观和简单操作,效果欠佳。大部分的专业实习一直处于自由分散状态,不便直接指导和管理,人文管理类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场所一直匮乏。
1.2校内模拟实训存在的局限
校内模拟实训包括跨专业类的综合实训和单项实训,分为实物沙盘推演和软件平台实训两类,有决策流程模拟和竞赛对抗的性质,以用友软的创业者沙盘、金蝶的经营之道和创业之星、上海派金公司的“商道”模拟软件、台湾的top-boss等等为代表,主要表现战略规划、融资、营销、研发、生产、采购、投资改造、财务核算与管理等决策流程,把企业运营所处的内外环境抽象为一系列的规则。这类实训平台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过于注重以财务理念为核心,只能展现一个决策结果,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管理领域的管理理念和过程思考表现,整个过程只是一个数据结论,不涉及管理行为的训练。另一类是目前兴起的以3D技术构建的虚拟场景类的实训,例如物流与人力资源,在原来纯粹的平面单据操作平台放入仿真企业环境,以流程模拟为主。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计算机代替了人的行为,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合作,且所模拟的业务流程较为封闭、单一,未能充分体现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要求。
1.3课堂教学中的实训问题
以案例讨论和角色扮演教学法为代表,虽然能在某种程度上展现职业要求的人际合作与知识运用、思维训练,但缺乏一个较为真实的、有助于激发实践思维方式的环境背景,且不可重现,不利于积累、总结、改进。同时,单门课程的教学不能展现综合知识的运用训练。
1.4既有的基于行为模拟的实训模式问题
以商务礼仪行为模拟教学为代表,但仅限于形象矫正等层次,所涉及的管理知识应用训练较为肤浅,同样不可重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训领域,已经有心理测评和行为观察方面的探索,但注重于理论研究,离职业知识、思维和技能的训练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
2基于行为模拟的管理类专业实践训练模式的目标
1)实训理念的改革
管理类专业的实训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操作技能,而是从视野、知识、经验的扩展到观念、思维、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2)实训目标的改革
不能完全依赖于企业现场培训,也不能完全依赖于系统仿真环境培训,而是要通过知识运用策略和行为表现的训练使学生的素质更贴近真实的职业需求。
3)实训内容的改革
使实训内容不再是操作软件、案例讨论等虚幻的单方面思维的训练,而是综合了角色扮演、流程演绎、案例决策等内容的生动、直观的模拟现实的社会职业行为训练。
4)实训主体和对象的改革
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校企师资的合作,对学生进行职前与职后的全方位指导和培训,增强学生的实训兴趣。
5)实训手段和平台的改革
充分利用录播系统和远程视频系统、案例库、流程库等信息化手段,改变原有单纯的教学软件、案例库利用率低的状况。
3基于行为模拟的管理类专业实践训练模式的设计内容
探索建立一个面向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职业行为模拟和评测的实训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既有的案例系统和各类教学管理软件系统,以管理案例和企业各层级工作流程为脚本,以仿真的办公设备和工作环境为背景,通过录播系统和远程视频系统对学生模拟的企业工作行为进行全程记录,校内外实训指导教师据此进行观察、评测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不断积累的模拟职业行为记录可以用来训练学生职业行为、改进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加强科研分析手段。例如:职业行为模拟与评测室的工作环境可以参照一个大型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布置,分别为市场营销部、人力资源部、外贸部、行政部、总裁办公室等,均配置协同OA系统、ERP系统等,安装录播设备和远程视频控制系统。学生根据案例或工作流程分阶段进行基层、中层、高层的职员行为模拟,在课程知识运用中同时表现决策规划能力、执行协调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职业形象等,兼顾了智商和情商的开发训练,各专业教师或企业兼职教师通过视频监控进行观测和记录,以此作为评价和矫正知识运用和职业行为的基础。
1)建立管理行为模拟脚本库
作为行为模拟脚本的案例与流程储备,案例应该蕴含典型管理问题、项目、任务,案例可以撰写、编制、购买,但有情节的、原生态案例较少,需要花费时间与资金的代价获取。业务流程可参照典型企业和既有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包含合理与不合理的流程,但流程的选择需要考虑可行性。案例与流程经常可以互相融合。学生行为模拟分类与组织:可以模拟问题的呈现过程,也可以根据问题或任务模拟解决策略,或两者相结合。模拟可以依据指定的脚本,也可以无脚本地临场发挥,取决于学生的演绎经验和指导教师的掌控能力。
2)制定行为模拟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评价可以基于结果导向,如解决问题的效果、代价,也可以基于过程,如某环节的知识运用、沟通技巧、时间效率等。评判标准应同时考虑封闭性和开放性。
3)行为模拟的录播与远程传输技术条件
创业之星实训总结范文3
之所以说金融院校的创业文化特质具有创新性,是由于金融院校在其创业文化形成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和精神品质。因此说,欲塑造金融院校的创业文化以及其文化体系,不仅应该广泛吸收各种文化精华,还要结合我们的时代特点以及市场详情,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学生们的创业智慧以及具体的创业实践,但遗憾的是,目前很多金融高校虽然校园文化丰富,却没有形成独特的创业文化,总结原因就是没有形成创新意识。因此,金融院校的创业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在理念和文化等谨慎方面进行创新,还应该加强其文化产品、载体等物质上的创新,因为,创新性塑造特色金融院校创业文化的出发点和必备要素,它贯穿于校园文化创业的整个过程,我们应该争取创新性研究。包容性很大。目前来说,金融院校的创业文化资源是非常稀缺的,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因此,建立校园创业文化就要学会广纳百川,结合一切有利的地方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专业文化等等,尤其是先进的创业理念和项目,除此之外,金融院校的创业文化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摒弃传统保守落后的文化观念以及不良风气,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来迎接和吸收外来文化,做到兼收并蓄,取长补短。教育性持久。我们都知道金融院校的创业文化有很强的影响力。因此,也就具有了很强的教育性,并且影响力持久,这种教育的影响力能够帮助金融高校的学生们激发创业意识和动力,培养其创业精神和行为,塑造其优质的创业品质。
根据金融院校的创业文化特质,笔者认为,欲打造其独特的创业文化,就要在宏观和微观上综合考虑,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依附于校园文化,立足专业文化,结合地方文化、历史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路径来塑造金融院校创业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措施:依附校园文化,占领校园文化的主阵地。一直以来,金融院校并不是非常重视创业文化,这也导致很多学校落后于市场的原因之一,但也有很多学校在这方面表现非常突出,很多学生根据自身专业并结合市场情况独自开始了创业活动,从这些学生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创业文化其实是校园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积极建设,突出创业文化应有的作用和指导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定期举办创业文化活动。在校园内,学校方面可以积极开展各种关于金融行业创业的文化事迹报告会、文化论坛、创业设计大赛等等具有金融行业创业特色的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创设各种社团、协会,开办创业文化网站。建立创业文化社团,成立创业文化沙龙。在校报上开辟创业文化栏目(专版),系统介绍先进的创业理念、创业者的先进事迹、国内外大学生的创业概况、政府支持创业的优惠政策、招投标常识、创业基本流程、典范的创业计划书等。此外,利用诸如“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开展创业主题教育活动,开展高品位的创业文化活动。树立良好的金融院校创业环境。在这方面学校可以多为学生们进行创业的帮扶,比如邀请事业有为的校友以其自身创业经历为在校学生进行相应的交流和讨论,并开展相应的讲座,并建立较稳定的校友联络网,给在校学生传授创业哲学和创业文化理念。此外,学校和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创业公司和产品进行文化包装,形成丰富多彩的品牌文化,打造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开设创业制度性文化系列讲座。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聘请一些社会上的专业金融人士比如银行、税务、证券等等来为学生们讲解相关金融类创业知识,告诉学生们“创业有何优惠和扶持政策”“如何申请营业执照”“如何纳税”“如何申请贷款”等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以此来丰富学校的创业文化制度建设,增强学生们的创业内涵,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市场营销、证券投资等等相应的文化培训、活动等来增强学生们的社会创业知识,增强其创业的能力和意识,提升校园创业文化的品质。开展校内创业文化活动评比。学校可以大力引进金融企业文化进学生创业园,并结合现代企业文化以及金融市场的要求,进行学生创业文化评比,并对脱颖而出的创业之星进行宣传和奖励。
将创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创业文化是在校园文化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最终还应该融入学校的文化中去,比如,加强建设学校的创业园、实验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文化环境建设,加强创业文化宣传,设置各种创业文化标志、创业文化宣传长廊、创业名人铜像和事迹展览,校园景观大道、实验实训中心、教学楼和创业园等场所都要凸显创业文化,要树立创业典型,规范创业园标识的制作和使用,让学校的各种雕塑、提示牌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创业精神和创业理念,增强其创业气息。立足专业文化,确定创业文化的主题。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趋紧张,鼓励大学生创业是一项非常好的解决就业的途径。因此,金融学校应该加大对创业文化的投入,比如在专业上,使学生们的专业课程和文化都能与创业文化对接和统一上,发挥学生们的自身专业的优势和基础,增强学生们的创业资本,缩短学生们创业的距离和压力,同时,通过创业文化与学生们的金融专业的对接,还能够加深学生学习自身专业的热情,深化专业知识能力和技能,在原有的专业文化基础上进行创业文化通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平台上、领域里进行创业思考,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拓宽创业文化的广度,延伸创业文化的深度。此外,金融院校还可以将其自身的校园文化、创业文化等进行相应的拓展,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计划,以及课程的安排和设置,实现学校教学活动等全面融合的一体化的创业文化课程体系,形成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性教学活动等逐步构建学科课程、实训课程、活动课程的创业文化课程结构。同时,还应该引进以及组织教师编写各类适合学生的创业指导教科书,将本专业目前较为流行的创业理念、创业思路、创业项目等等纳入学生的专业书本当中,紧密结合当前金融市场的行情并结合学生实际的创业经验,使学生们能够与社会接轨从而吸收更多的信息为创业做准备,组织编写《如何创办小旅馆》《如何创办茶餐厅》《如何创办足疗店》《如何创办美容店》等校本教材,从实际情况出发,立足当前,来指导学生们的创业。
对地方典型的创业文化进行经验总结、分析、提升,将地方创业文化品牌引进校园,形成立足地方文化的金融院校创业文化的独特个性,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创业文化精品,增强文化的感召力。要增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感知度,建立宣传地方文化的网络平台,包括地方资源、地方政策、地方知识、地方文化模式等内容;再次,构建金融院校创业文化体系要以工业文化和企业(公司)文化为依托。工业文化的核心,包括团队精神、守纪意识等对于创业者来说特别重要。因此,要大力倡导工业文化进入创业园。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性文化、制度性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个层次都能与学校创业文化的结构与环节相对应,此外,在文化内涵上,企业文化与创业文化也具有一定的融通性、互动性。职业院校学生创业要取得成功,必须学习优秀的企业文化。依附校园文化,立足专业文化,结合历史文化、地方文化和企业文化塑造金融院校创业文化的路径充分体现了金融院校创业文化的“四位一体”特质,这是一条宽路径、多通道、立交桥式的路径。这条路径以创业文化为主题,通过挖掘、筛选、加工、对接等工作,创新性地把高职院的校园文化、专业文化、历史文化、地方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它凝聚了金融院校的集体智慧,对创业者来说具有一种持久的影响力。
作者:郭爽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创业之星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亲验式教学模式 现代企业管理 课程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68-02
一、亲验式教学模式
亲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革命性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的情况,倡导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让以往作为教学客体的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通过设计各种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形式,全面调动学生思维、情绪,让学生在体验、操作和实践中,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一举实现知识内化、技能习得和实践经验获取的教学深化过程,从而大大加快学生对知识从学习到运用的进程和速度,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亲验式教学模式实现了很大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与应试教育相对应,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即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亲验式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相对应,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即学生胜任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围绕固定的教材进行,以教师口头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最终的考核集中落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亲验式教学模式中,教学围绕学生的能力提升进行,以各种学生参与的实践环节为主要教学形式,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设计、引导、指导和辅助等作用。
与目前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补充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验证理论知识的做法不同,亲验式教学模式以各种实践形式为主要教学形式,更强调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最终实现能力的提升。亲验式教学模式并不是要摈弃理论学习,它与理论学习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理论学习是实践学习的必要基础,实践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思维,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者都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亲验式教学模式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的运用。
二、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特点
(一)边缘性和综合性。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广泛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其他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现代企业管理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介绍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不同于其他专门的管理学,该课程是从多门管理课程中概括、抽象、提炼出一般企业管理共同的东西,形成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综合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经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企业财务、生产过程组织、质量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等,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其他的很多专业课程如管理学原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基础、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和物流管理等都存在一定的交叉。因此,单一的理论教学方法很难满足该课程学习的需要,必须借助亲验式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企业管理的实际密切联系起来。
(二)实践性。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进行企业管理的理论学习,就是要将系统化和规范化的企业管理理论运用到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提高管理效率,为企业创造效益。另外,现代企业管理受到企业众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很难找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模式,所以采用权变的管理思维,在具体的实践环境中提高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是该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因此,靠枯燥的理论、空洞的说教、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或者仅仅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加入案例分析和讨论,而很少有与企业的直接接触,将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亲验式教学模式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企业管理活动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权变性的特点,要想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的各种原理和方法,单靠空洞、单向的理论知识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实践性教学手段,通过设计能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主动思考,从而直观形象地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企业管理的专业技能,为学生今后进入真实岗位积累前期经验,培养实战思维和能力。笔者总结了亲验式教学模式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运用的五种主要形式,具体如下。
(一)参观企业。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参观,让学生到现场体验和学习真实的企业是如何经营运作的。亲眼所见和亲身的感受能让学生对企业氛围和企业环境等有直接的感性认识,通过企业的介绍,学生也能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等有所了解,一些可直接观测的企业活动如生产运作流程和质量控制管理等,也能将课本上的理论真实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案例分析。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的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能很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种教学方法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可以从案例中认知抽象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在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能够学到理论知识的运用技能,扩展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鼓励学生从企业的角度,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尝试解决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要做好案例分析,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效的课堂组织和正确的总结和评价。因此,选择合适的案例、作出正确的分析引导、自由而有序地讨论组织、恰当的学生观点评价和正确的总结,都是用好案例分析法的重要保证,这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
(三)情景模拟。情景模拟是指模拟现实工作情境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赋予参与者一定的角色,由参与者在设定的角色下对问题进行应对和处理,并对参与者的表现作出评价的方法。情景模拟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情景中,使学生获得面临实际问题的切身体会,角色的设定使学生必须从岗位要求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得学生加深对实际岗位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模拟之后对参与者表现的评价和总结,更能使学生认识并改进自身的不足,提高职业能力,积累职业经验,增强职业信心。使用情景模拟法,应注意围绕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拟情景,并且提前帮助学生理解设定的角色,组织和配合学生的现场演练,鼓励学生用职业的身份和创新的思维尝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模拟结束后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和自由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肯定亮点,指出不足,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部分,市场营销管理中的客户管理、促销技术等内容可适用此法。
(四)沙盘实训。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训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团队,接手一个同一经营起点的制造型企业,连续从事6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活动,内容涉及企业内部的产品研发、生产组织、采购组织、市场开发、销售、融资、财务核算等每一个运行细节,所有公司在同一个市场中竞争,让学生在竞赛游戏般的企业模拟经营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在实训中,学生们将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以及市场中变幻莫测的各种情况。他们需要一起发现机遇,分析问题,制定决策,并且加以执行。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训练是一种更加系统真实和有效的实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操性,在沙盘实操中的表现,能有效地反映和锻炼参与学生的自信心、计划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压力承受能力等。沙盘模拟经营可以是物理沙盘也可以是电子模拟沙盘,一般要求有一定的实习场地。如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比较常用的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有“ITMC企业经营管理沙盘”、“用人之道”、“销售之星”和“创业之星”等系列经营模拟软件,并通过组织专业技能比赛的形式强化学生对沙盘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五)实践操作。实践操作的方法是通过让学生操作企业中实际使用的一些工具和方法,或是让学生完成企业中实际需要处理的一些工作,或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上亲身体验企业的日常工作和管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符合现代企业真实之需的知识和技能。如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的财务管理部分,可安排学生实操填报目前企业中实际使用的各种单据报表;也可以将企业真实需要的市场调研,按企业要求的标准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去完成;让学生学会使用现代企业管理中使用的各种ERP软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兼职,或利用假期到企业的真实岗位上工作;学校设置专门的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学生在理论学习结束后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对学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 指导,让学生在岗位上边工作边学习,将理论知识运用到适应和改善岗位工作上。
【参考文献】
[1]刘刚.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
[2]吴绍春.漫谈美国大学课程考试与教学方法的多样性[J].哈尔滨工业大学报,2010(2116)
[3]张国宝,焦立新.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0(2)
创业之星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创业文化 创业实践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成为高职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全面实施创业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宁波地区各高职院校从贯彻浙江“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出发,在借鉴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沿海开放城市的地域优势,弘扬以“宁波帮”精神为代表的地域文化,创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创业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创业教育模式,初步形成了具有宁波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紧迫性
1.开展创业教育是促进就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法对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给予了法律界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在当前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加强创业教育,有助于发展创业型经济,解决就业难题,实现浙江“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总战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2.加强创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自主创业创新人才、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毕业生将越来越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必须通过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来培养,这种能力对个人在各种工作领域激发创造力和革新性至关重要。”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加强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服务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应有之策。
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宁波地区的高职院校研究和总结了其他院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发现其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创业教育成效不显著。一些院校简单理解为创业技能的培训,创业活动流于形式,一些只停留在创业大赛上,难以付诸实践;其二,创业教育没有体现高职特色。没有结合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强的特点予以引导,未能把工学结合融入创业教育中,大多套用本科院校的模式,途径单一;其三,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不够。创业教育课只是就业指导课程中的一部分,没有将创业课程学分化、规范化;其四,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兼备的双师型教师。最后,缺乏区域文化特色,未能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创业的社会文化氛围不浓。
二、宁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在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热情不断高涨,宁波地区各高职院校能借鉴国外创业教育的理念和经验,结合地域及经济和文化特色,重视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开展灵活多样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初显成效,形成特色,初步构建出以文化为先导、以课程为基础、以实践为重点、以区域经济和服务为依托的“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
1.创新教育理念,重视创业教育
对创业教育缺乏科学的认识,是制约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根本原因,树立创业精神,倡导自主创业,这是深刻的思想革命和观念更新,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自主创业不仅是高职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成才重要模式的新观念。宁波地区的院校能摒弃创业教育认识的误区,认为创业教育不是权宜之计,也不仅仅是因为就业困难,才需要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不因为大学生创业无资金、无场地、无经验,创业的成功率低,就认为创业教育是一项可做可不做的工作;创业教育并非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就去创业或者毕业以后马上去自主创业,创业教育不只是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而是对所有学生都应该进行的一种创业精神、创业基本知识的教育和创业技能的培训,因此,学生无论毕业后是否自主创业都需要接受创业教育,具备创业创新素质,创业教育是“为未来几代人植下创业的基因”。
2.建立创业课程体系,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
首先,将创业教育工作纳入学生培养体系,融入文化课、专业课的课程教学之中,在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其次,引入国际劳工组织认可的“大学生KAB创业教育”专题培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使其了解创业必需的经济学知识、企业管理知识、文史知识、法律知识等。第三,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讲座,开展宁波人创业观教育、创业素质教育和创业实务教育,丰富和完善创业教育的“第一课堂”。第四,建立“创业导师团师”,聘请有丰富实践的企业人士为创业导师,形成一支富有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校内外创业导师队伍。由此学生不仅掌握了各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被感染和激发,在心灵中播下创业的种子,由被动的就业观念向主动的创业观念转变。
3.以创业文化为引领,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创业文化在宁波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新时期的宁波人能传承“宁波帮”的务实诚信、勇于开拓、艰苦创业、报效桑梓的精神,把“宁波帮”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敢想、敢为、争先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企业优秀的企业文化与先进的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激励创业的社会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如宁波市教育局与高校联手开展以“握手企业家,引领新成长”为主题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大讲堂,企业家进校园,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推动大学生创业;编写宁波大学生创业事迹;开展“大学生创业之星”的评选和宣传活动,树立创业榜样,彰显创业精神;高职院校通过举办校友交流会,邀请创业有成的毕业生回母校进行现身说教,引导学生找准定位,让学生树立创业理想,激发学生积极创业、实践成才的热情;通过专题讲座开展创业知识和创业案例教育,特别是成功创业者的创业方法、创业过程、创业精神和创业规律等教育,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创业视野等。良好的创业文化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据调查,“毕业后有创业意愿”高职生占70.9%。
4.建立创业实践体系,提高创业实践能力
培养创业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创业实践,根据高职学生的特长和宁波经济的特色,各高职院校努力为学生在校内外创造创业条件,工学结合,建立学生创业基地。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设立200万创业基金,设立省内首条大学生创业街,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鄞州区青年创业孵化园、宁波开发区数字科技园等为大学生入园创业提供了平台。除了在校园内举办创业计划书设计、沙盘演练、模拟公司组建等各种创业竞赛,还依托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深入企业,在工学结合中了解企业的运作,了解企业文化,对企业家创业精神的直接感受和学习,如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将知名企业――宁波四明大药房有限公司的分店开进校园,学生近距离了解药房经营、运作提供了便利,有意开药店的学生因此增添了信心。
5.结合区域经济,完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把握时代脉搏,结合地方经济,一方面,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设置人才培养方向,增加综合课程的比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建实践基地;传授创业经验,落实服务育人工程,让优秀企业家、管理学者、高校教师、高校大学生等之间充分互动。针对学生创业缺资金的状况,让“资本主动走进校园”――宁波开发区数字科技园有限公司就专门设立了总额为20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投资资金”,得到了广大学生积极响应。宁波外向型经济发达,2009年外贸依存度超过90%;宁波也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拥有发达的轻工业、服装业、物流业、繁荣的房地产业等,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3.9%。目前,宁波高职学生创业主要集中在服务业,78.6%从事餐饮、服装店、房屋中介等服务行业,有13.7%的人从事软件开发、网络、电子产品等高科技行业。2007年11月宁波出台了《宁波市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若干办法》,从政策、融资、税收、人事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添柴加薪”,各区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如江东区的“大学生创业窗口”、海曙区开辟了“创业绿色通道”等。地方和高校积极向学生宣传和讲解创业政策,从政策、税收、资金、经验指导等多方面做好创业的服务工作。
三、结语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相信,随着政府政策的完善与服务的加强,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创业者的支持与尊重,政府、企业、高校和学生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实践。高校会不断更新创业教育理念,总结教育经验,创新教育方法,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提升学生创业能力,搭建实践平台,完善创业服务,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成效卓著的创业教育体系,为未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栾永斌.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8,(5):52-54.
[2]许志坚.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9,(8):155-156.
[3]郭宏群.高职创业教育新探索[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24-26.
[4]朱祖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策略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3):66-67.
[5]葛军燕.以浙江为例依托地域文化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J].成人教育,2008,(6):23-25.
[6]胡伟.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技术,2009,(8):92-93.
创业之星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电子商务;创客教育;研究
一、引言
国外大学机构通过校内创业中心、校友中心等扮演连结学校与社会两者间的活动。国内各大高等院校普遍设立有产学合作中心、创新育成中心、技术移转/授权中心、研发处等通过学校的硬设备、课程行政人员咨询、教育部补助、校园创业/创新风气、师长鼓励创业、专演演讲、企业参访等,对于学生具有辅助教育性质的校内“创业资源”。创新是个体潜能的积累与开发,目前高校教育注重开发学生驱动创新的能力,帮助和鼓励学生嫁接载体进行创业,以促进新科技和新需求更快的对接。校园创客便是以创新创业为载体,激发校园创新创业新风气,建立创客团队,落地于创客空间、创客工场等,孵化创客成果。如图1所示,为以创新创业为基础的创客资源架构。
2014年11月21日考察义乌刘村,指出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比作中国发展的“新发动机”。2015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13家指导单位和中国政府网、中国网络电视合举办的《发现双创之星》,安徽省评选出了30名创客候选人,其中30名创客中,从事电子商务与互联网创业的有10人。由此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在创新创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机遇,同时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设置针对性、灵活性、适应性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强、实践性好。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当前我国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客教育的现状及实施路径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基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团体,通过参与课程人员的协助,采用亲自面对面方式方放共发出100份问卷,以期取得较多的研究样本。本研究问卷发放完毕,共回收有效问卷86份,其有效回收率86%;问卷采用现场课程发放与面对面发放的问卷填写方式,本应为收率应达100%,但部分学生对于问卷未做填写,因此部分问卷为空白,因此使得问卷回收率未达100%。
问卷设计完毕后,本研究遂进行预试分析,并以预试结果,作为问卷修改依据。在预试的进行,本研究主要以研修创业课程的学生为对象,共发出25份问卷,回收19份有效样本,而后以SPSS20.0统计软件作信度分析,以检验Cronbach's α作为判断依据。内容效度主要是用来了解问卷中各问项是否能真切的衡量。因创客相关教育在国内刚刚起步,本研究的问卷问项主要是以国内外学者研究为依据,并配合开设创客教育课程的内容,以促使量表测量能确实符合研究内涵,以达到研究内容的要求。
2.研究方法
统计分析是多元回归分析的一种应用,可用来研究有时间先后次序的变数间,较先发生的变数经由什么途径来影响其后发生的变数;此外也是一种探索性的统计分析,探讨研究者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这一群体所提出的因果模式是否适合高职创客的实际情况。
三、研究结果分析
1.基础样本的情况分析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样本中,男女比例约各半,年龄为21岁~24岁为大多数,而年级以大二、大三学生为最多,其中82.6%的学生曾经有创业或打工的经验。经SPSS20.0经由交差运算得知年龄在21岁~24岁的学生占81.4%,其次为年龄在19岁~20岁的学生占16.3%。
根据表1可以看出,82.6%的创客是有创业或打工经验的,在创客的专业特征中,53.49%的创客是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方向,23.26%的创客是商务型电子商务方面,13.95%的创客是技术性电子商务,仅有9.3%的创客是战略型电子商务方向,由此可以看出在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方向的创客更有创业的动机和优势。
2.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客教育的满意情况
表2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客教育的满意情况(n=86)
由表2可以看出,调查对象中对电子商务专业创客教育的满意度为73.25%,其中13.95%表示非常满意,40.70%的表示比较满意,18.60%的表示满意,仍有6.98%的创客表示不满意,如图2所示。
3.创客教育与创业经验的回归分析
为获取创客教育所需课程体系的更多信息,本研究以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通过以F检定进行,通过显着性Crobach's
创客教育的课程中,提供相关的创业知识与信息、课堂上有创业模拟学习、参与创业竞赛、曾加入对创业有益的社团和获得技术或提升人际关系能力上对于创业经验具有回归关系,因此,创客教育课堂上的活动对于学生的创业能力呈现正向作用,授课教师也可明确订出授课内容与目标。
四、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客教育的实施
1.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创业的兴趣
据以上研究分析,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提供创业相关知识或信息、曾加入对创业有帮的社团上对于创业动机具有回归关系,创客课程所提供信息往往是市场领导性信息或是兴趣信息,因此,在这样的课程学习能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讨论更能描绘出创业的构想;课堂外,学生参加社团属于基于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兴趣上的自主,兴趣是支持个人创业的动力,因此,在创业动机的回归上,获得显着结果。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提供创业相关知识或信息、课堂上具有创业模拟学习,这都会对于创业经验具有回归关系,课堂上对于创业的生涯规划呈现显著的作用,生涯规划与课堂的连结上相较于创业竞赛、创业社团等相关技术性的活动是更能呈现交流和沟通,因此,课堂上的活动对于学生生涯的规划起正向作用,授课老师也可明确制定出授课内容与目标。
2.完善创客教育的课程体系
创客教育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可以分别针对于创业课程、创业竞赛与创业社团提供的创业相关信息或知识,让学生在创业动机、创业经验与生涯规划上起正面的作用,学生在此方面会有所帮助与提高;在创业模拟学习、参与创业竞赛与获得技术性能力与人际关系能力这三方面,由最终数据观察,学生在技术性质上会提升,并不会对于创业动机有所影响,这代表创客教育除了技术面外也需要理论性的结合;学生自主性参与以自我兴趣为出发点的社团,对于创业成效的三方面向都有所帮助。在以创客教育为基础下,不论是有型资源或无形资源对于学生在最终的创业成果都能提供有效的帮助。因此,完善电子商务专业创客教育课程体系,能够让电子商务专业的创客更能有的放矢地与创业实践结合在一起,从学习中和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让自我的知识储备更丰沛。
3.狠抓创业实践实训,培养创业实战技能
高职应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鼓励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形成“创业行动”递进式创业训练实践体系。以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服务为平台,熟悉市场;通过熟悉市场运营模式、学习市场管理经验。高职以电子商务专业创业行动为抓手,体验创业。鼓励学生尝试创业,投身创业实践,结合自身特点、专业优势开展电子商务创业等多元化创业,在“真刀真枪”的创业过程中,历练创业本领。
此外,高职还可以提供电子商务创业一条龙服务,设有专门的仓储教室,让EMS、申通等快递公司常驻校内,解决学生仓储和物流的问题,创客在校内就可以完成接单、拿货、发货等一系列活动。
五、结论
高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带来的新的创业机会,寻找创业切入点,同时也可以利用低成本的网络学到创业知识和经验,降低创业风险,从而提高创业的成功率。通过以上分析观察,本研究的创客教育三个主要因素,以创业课程对于学生的作用较具影响,有心于创客教育领域的相关人士,在我国创客教育逐渐成长时,不妨专注于此项目标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高凯,聂文俊.基于创业教育导向下的高职在校生电子商务创业意愿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2:138-140.
[2]李春丽.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协调研究[J].职教论坛,2014,27:32-35.
[3]罗晓东.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03:116-117.
[4]王敏,吕晓华,贾宇波.基于电子商务实战教学平台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04:56-58.
[5]Tomasz Szopiski, Marcin Waldemar Staniewski. Socio-economic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way e-tourism is used in European Union member states[J]. Internet Research, 2016, 01: 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