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影像诊断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影像诊断学

影像诊断学范文1

通过教师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及简明的演示,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影像诊断学的基本概念,明白其临床价值。

2.以教学大纲为本,完善教师备课内容

影像诊断学涉及的内容多,课时少,教师要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特点和从事工作的需要,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既要兼顾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我校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着眼于教材,分为理论和实验课两套课件,理论课件侧重理论基础知识讲解,而实验课件则以大量图片和临床病例为主,病历材料都是教师自身积累并熟悉的内容。通过备课、预讲、定稿等程序,具体落实到每种疾病,按教学大纲统一讲课的深度和广度,每个影像学表现都联系到其解剖、病理学等改变。在授课结束后,收集学生的意见,反思总结经验,为下年教学做准备。

3.明确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3.1发挥教师主导地位,解决学习方法问题

影像诊断学是通过图像的分析,结合病变的病例改变,综合临床资料,最终得到影像诊断结果。二维的图像对应到三维人体的病变,对于缺乏感官认识的中职学生来说理解掌握很难,加上其对基本概念、疾病征象及专业X线解剖和断层解剖知识没有完全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中给予明确指导。通过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树立“教以学为中心”的思想,把握教学活动中三个主要环节,优化教学模式,认真处理好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重视课前、突出课中、兼顾课后。只有教师全面掌握其中的含义,才能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逐步进行学习。在学习引导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形象和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每一种疾病时,主动对其解剖、病理等基础知识进行联系,通过横向联系,扩大知识面,使教学内容学的更加扎实,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2加强人文教育,构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医学人才培养不仅要求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正确的职业态度、行为和伦理观,具有较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该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积极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教学过程要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通过临床案例的讲解,使学生懂得人文关怀的重要。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精神培养,使学生树立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为今后成为高素质卫生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3.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效率

中职学生对事物的感知都是凭直觉上的好恶,而不是理性分析,这种认知倾向直接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感兴趣的听的津津有味,若不感兴趣或内容太难,则即便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收效甚微。因此要避免老套的满堂灌教学方法,通过将所教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案设计时多增加趣味性元素,组织技能比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多正面鼓励引导学生,避免过多指责否定,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4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

影像诊断学范文2

[关键词] 比较影像学;影像诊断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5(a)-0135-02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医学教育从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逐渐发展到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云南中医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提出了“培养实用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了达到学校的培养目标,我们制订了影像诊断学的教学目标为:打牢基础,掌握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掌握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了解影像学在中医临床及研究中的应用。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法――典型病例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解决典型病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比较影像学的方法引入教学中。

比较影像学是影像学的一个分支,根据对照比较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去研究和探索各种成像技术的要素和基本原理,目的一是为了更准确地诊断和鉴别疾病,二是为了更合理地选择影像检查方法[1]。为了提高影像学的教学质量,比较影像学已被部分医学院校引入到教学中。

1 中医院校影像诊断学典型病例教学法现状

典型病例教学法是通过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来学习医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2]。典型病例教学法在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3]。但在我校的教学中,除了有以上优点外,也存在一些问题:①课时少,教学内容多。②学生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西医基础薄弱。③如何在教学中将影像诊断学的内容与中医的相关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上情况造成学生对影像学相关内容不理解,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对检查方法选择无从下手,对影像诊断学与中医的结合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 ,授课过程中放弃按部就班, 进行各种图像间的比较及各种检查方法的对比[4-5];为了使学生理解影像诊断学与中医的相关知识的结合,将影像诊断学中的西医内容及影像诊断学与中医相结合的内容与对比的方式进行讲解,这对提高中医院校影像诊断学教学效果及中医学生的临床技能非常重要。

2 比较影像学在典型病例教学中的应用

2.1比较影像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影像诊断学理论的学习

对于学生而言,影像诊断学理论既抽象又难于理解,为了解决学生的困难,我们用比较的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及理解相关内容;例如:各种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的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及记忆,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对照比较的方法进行讲解,强调每种检查方法的优点、缺点、成像特点及他们之间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和相互印证的关系;同时应用典型病例引导学生思考临床上应如何选择合理的检查方式,这样就既加深了学生对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临床能力。

2.2 有助于学生对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影像诊断学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大量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有“异病同影,同病异影”的特点,这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异常困难,在阅片时不知如何得出诊断结论[6],因此在教学中,应用比较影像学的方法将影像学表现有相似之处的不同疾病的图像进行比较,列出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同时指出每个疾病的特征性表现,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对相关内容加深印象,同时掌握通过分析图像得出诊断的方法。例如:在讲解中央型肺癌时,将周围型肺癌、肺错构瘤、转移性肺癌等有肺部占位性表现的疾病的图像列出,通过比较,找出它们影像学表现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同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中央型肺癌,肿块靠近肺门;周围性肺癌;肿块边界有毛刺,可出现空洞;肺错构瘤可出现爆米花的钙化;转移性肺癌肺部可见多个病灶。通过比较讲解后,学生对中央型肺癌的影像表现印象深刻,同时学习了其他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扩宽了知识面,了解分析影像表现的方法及鉴别诊断的方法。

2.3有助于学生对影像学诊断方法的选择

现在,在临床工作中,对影像学诊断方法的选择,常遵循以下原则:①有利于患者疾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7]。②尽量避免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8]。③避免重复检查。④经济的原则,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同一个疾病在不同检查法中的表现特点及局限性[4]。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中,强调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点及缺点,同时结合疾病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合理选择相关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能力[9]。例如:脊柱椎体的爆裂性骨折,患者有外伤史、体征为脊柱的部分节段触诊有压痛等,脊柱正、侧位片上,有时骨折线显示不清,仅表现出椎体形态不自然,而且不能显示是否有骨片落入椎管,为了进一步明确脊柱损伤的情况,就需要进行CT检查,CT能显示相应的节段的脊柱椎体是否有骨折表现且骨折片是否落入椎管,但CT不能很好地显示脊髓损伤的情况,为进一步了解脊髓损伤的程度,需行MRI检查。这样讲解了以后,学生就会明白平片常常不能清晰显示脊柱骨折,CT能清晰地显示脊柱是否骨折,但不能很好地显示脊髓损伤的情况,MRI检查可以很好显示脊髓损伤的情况。所以在工作中就可以根据疾病在不同的影像学检查中的表现的特点,根据临床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达到辅助临床诊断、指导治疗的目的。

2.4有助于学生对影像诊断学与中医相结合部分的理解。

中医院校的影像诊断学教学中涉及影像诊断学与中医相结合的内容,包括影像诊断学应用于中医研究的领域、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以及中医相关技术在影像诊断学的应用,这些内容是学生较感兴趣但又觉得不易理解的部分[10-11],我们就将这部分内容用对比的方式与西医的相关内容一起讲解,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例如: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像学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增多、扭曲、紊乱,伴有肺气肿可出现肺野透亮度增高、膈肌低平等[12];肺气虚型的患者出现肺纹理稍增多、增粗,增多的肺纹理多呈条索状,走向规律,肺气肿征象少见,寒痰型仅见肺纹理略增粗[5]经过讲解后,学生不仅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像学表现,同时还了解了影像学可用于中医相关症侯的诊断及了解相关症候的影像学表现。

3 应用后的教学效果

将比较影像学的理念引入我院2009级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影像诊断学典型病例教学中,用比较的方式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讲解后,通过一年的教学,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此也有很好的评价。我们对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96.7%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对理解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对了解各种检查方式的优缺点、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帮助,100%的学生认为对学习影像诊断学理论有帮助。

4 展望

有学者提出在医学影像学迅速发展和医疗费用日见增长的今天, 尤其是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太高、医疗资源还不太丰富的情况下,发展比较影像学势在必行[13-14]。为了让学生适应今后的临床工作,了解一些新观念,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是必要的,因此在我院西医课程的教学中,尤其强调加强学生对西医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对学生相关临床技能的培养, 因此我们在影像学诊断的典型病例教学当中,应用比较影像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进行比较的内容太多,比较的方法不恰当,学生反而容易糊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结合教学实际,让比较影像学的方法在教学中发挥其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新海,张现坡.比较影像学简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5.

[2] 梁杰,李响.典型病例教学法在整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4(10):261-262.

[3] 张洪涛.典型病例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9(30):1102-1103.

[4] 吕红玲,闵晓黎,雷亿成.浅谈将比较影像学的理念引入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必要性[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0(19):55-56.

[5] 张东友.中西医结合影像学[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0:74-75.

[6] 吕佳南,董红梅,胡洋,等.发展比较影像学的策略[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1,10(34):68-69.

[7] 杨超,邢新,薛春雨,等.Seminar教学模式在整形外科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教育,2009,3:68-69.

[8] 邵学谦,张文华,鲁砷,等.典型病例库的建立及其在普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学报,2009,30(18):2305.

[9] 黄文,郑健.“典型病例导入式”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神经内科见习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9,38(6):45.

[10] 娄飞云,熊韵波.多媒体典型病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8):841-842.

[11] 罗章伟,黄江河.比较教学法在核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2004,32(4):388-389.

[12] 王叙馥,左书耀,张勤.比较影像在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82-83.

[13] Stolberg HO. Evidence based Radiology:a new approach to the practice of radiology [J]. Radiology,2001,220(3):566-575.

影像诊断学范文3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相对紧密的学科,是现代口腔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方式之一。这门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掌握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还必须在实验操作课上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能力和读片能力,为今后能更快地胜任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一门形态科学,与解剖学、病理学一样,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基本的医学理论教育及基础专业理论教学外,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对各类影像诊断学资料的解读与分析能力,这些影像诊断学资料包括:普通X线摄影、CT、MRI等。在以往的实验室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传统的观片和录像实验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教学用片的制作过程极其复杂与繁琐、制作成本较高、教学片更新速度慢、涉及内容较为局限;教学胶片仓储不易,随时间长度增加容易出现老化、变质、图像模糊等情况。

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也处速发展的时期,各种成像设备层出不穷,在成像速度及成像质量上都有了极大的改观。与此同时,各种三维后处理软件也相应而生,从而带动了整个口腔影像诊断学科的发展与进步。Sopix影像系统正是这种先进影像技术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代表了先进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发展方向,也必将在未来的实验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Sopix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功能和特点

Sopix影像系统集简洁和独特的功能于一身,最大限度地发挥曝光控制系统E.C.S技术,提供高解析度实时图像。其高度集成的科技不但提供了数字化技术的所有优势,在成像时间上也是最短的。Sopix图像像素可高达125万,可以在不同尺寸的CCD间转换。操作的简单化有利于实验室的管理,同时节约了时间和费用。它的使用为收集和制作影像实验教学电子图片提供了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方式,更便利更简洁,为建设高质量的电子图片库提供了大量影像清晰、内容丰富的电子图片信息基础。

2 Sopix的应用改进了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手段

以往的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因其条件限制,在授课方式上采用小课教学的模式,学生轮流插片观看教学片、学生之间相互拍摄胶片。这就要求实验室配备一套或几套完整的教学片、观片灯以及大型拍摄设备。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升级,学生对课程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互相拍摄胶片时对胶片的显像技术掌握不到位,既使拍片和显像的时间过长,也对胶片造成了大量浪费;(2)胶片的图像的清晰度较差、查询时间较长,更无法实现远距离传输;(3)胶片的仓储需要大空间、合适的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并且胶片容易出现老化、变质的情况,使得数年甚至数月后图像就变得模糊不清,无法观看;(4)在考试时,胶片资料无法满足考试的随机性、多样性,很容易造成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验脱节,进而无法全面地合理地反映学生对课程的实际掌握能力。综上所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的需要。

Sopix的出现与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的实验教学模式,体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便利与合理,实现了高速、高效、高能的数字化教学,规避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Sopix的应用不仅解决了传统胶片的仓储不便、查找缓慢、保管不易与更新间隔长、成本较高等问题,而且改善了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只需通过计算机终端设备,利用Sopix系统就能实现根据课程安排随意调阅教学片,提取图像更提高效率、简单便利、节约时间,而且图像内容丰富、清晰、存储数量多,能够充分显示每一张影像图片的细节内容.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抽象、不易理解的内容以清晰的视角向学生恰当地展现出来,学生可通过操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影像图片,极大提高实验课的效率和质量。

3 Sopix的应用改变了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模式

Sopix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助的“学导式”教学模式转变。随着Sopix系统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医学教学逐渐实现了以现代化IT网络为中心的多媒体、多方式教学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理论为导向、注重多元化实践的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利用Sopix拥有的大量清晰的图像库储备,高速、高效的传输线路,简单方便的操作等优点,采用浏览器观看和查阅影像资料的方式,先由教师根据所授理论课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可以围绕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中心问题通过Sopix网络教师筛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进行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自己得出答案,最后再由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在查阅资料的同时,学生还能与教师进行及时交流与沟通,学生有问题能及时得到授课教师的解答,教师的授课效果也得到实时的反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学习的主动性,形成了良性互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快速高效地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和读片能力。

4 Sopix影像成像系统在未来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技能考试中的应用

可以利用Sopix影像成像系统的优势在图片库中根据不同的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大纲知识结构不同等级的要求,挑选不同级别的考试片,再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补充临床信息资料包括详细的临床治疗方案、病例检测结果、手术及准备资料和病人病情跟访结果等信息。所有考试图片按照课程要求或者按照难易程度再进行分类,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和难易度不同制作相应的考试图片存储于Sopix影像成像系统的服务器中。每个学生可以在计算机终端同时查阅考试图片。利用Sopix影像成像系统完成实验教学部分的考试,不仅有利于考试图片长期保存,极大的缩短了利用普通胶片的考试时间,而且避免了传统考试灯箱或胶片质量问题导致的图像不清晰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考试变得更加方便、保密、公平、公正,使考试过程得到极大的简化,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考试负担。

影像诊断学范文4

【关键词】 尿毒症肺;影像学;诊断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9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37-02

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发展的终末期阶段,病情复杂多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尿毒症晚期由于毒素的蓄积,易引起心、肺等全身系统的并发症及代谢异常,尿毒症肺为其严重并发症之一。尿毒症肺即尿毒症性肺水肿,也称为尿毒症性“肺炎”,是尿毒症常见的肺部损害。目前,尿毒症肺的影像学诊断还不明确,为临床诊治带来一定难度。本文主要探讨尿毒症肺的影像学表现,进而为临床有效诊治尿毒症肺提供有力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及病房诊治的尿毒症肺患者26例,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分布在26-71岁之间。患者均有尿少、浮肿、头晕等症状,其中22例有胸闷、气促、咳嗽、咳痰、呼吸困难;20例有不同程度血压升高,临床听诊23例肺部闻及湿性罗音,叩诊22例有不同程度心界扩大。其中病种急性肾炎5例,慢性肾炎12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肾病综合征6例。全组26例患者均有呼吸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干咳、咳痰、痰中带血丝及少量咯血;肺部听诊闻及干罗音及湿罗音;少数患者出现发热。26例患者都作了胸部X线拍片检查,其中21人作了胸部CT扫描检查。所有病例均根据临床症状及胸部影像学表现并排除肺部感染、肺结核以及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后,符合尿毒症肺的《内科疾病诊断标准》[1],诊断为尿毒症肺。

2 结 果

2.1 肺瘀血征 共8例(30.8%),表现为肺纹理增强增多,肺门影增大模糊,上肺静脉增宽。

2.2 间质性肺水肿 共17例(65.4%),表现为肺野透过度减低,双上肺野血管影增多,中下肺野毛玻璃样改变,肺纹理模糊,并可出现支气管“袖口征”及胸膜下水肿,间隔线,叶间胸膜增厚等。

2.3 肺泡性肺水肿 共13例(50.0%),多数表现为斑片状、云雾状、小结节状阴影,其大小形态分布不等9例(34.6%);严重者可出现典型的以肺门为中心的蝶翼状阴影4例(15.4%),CT扫描呈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可见支气管气象。

2.4 胸腔积液 单侧胸水6例(23.1%),双侧胸水8例(30.8%),亦可出现叶间积液2例(7.7%)。

2.5 心包积液 共12例(46.2%),表现为心影增大甚至出现典型的“烧瓶样”改变,CT扫描可见心周水样影。

以上五种异常表现常合并存在,其中以间质性肺水肿发生率最高(65.4%),病程长者可出现间质纤维化。

3 讨 论

3.1 尿毒症肺产生机制 尿毒症肺水肿是尿毒症常见的肺部损害。尿毒症肺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多数学者认为其产生原因有三个方面:①肾性水钠潴留、高血压、贫血可引起左心衰竭,致肺静脉压升高。②肺水肿的产生与血中尿素氮和肌酐水平的升高有关,现认为是血液中存在的一种小分子胍类(尿素和蛋白质以外的一种含氮物质),导致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富含蛋白的液体外逸至肺泡和肺间质所引起。③水钠潴留又可使循环血量显著增多,亦可导致肺静脉压升高,而产生肺水肿。上述三种原因在病程中常常同时存在。尿毒症肺是一种独特的肺水肿,其基本病变是纤维素渗出[2]。

3.2 尿毒症肺影像学特点 肺水肿的早期是肺瘀积性充血。左心衰竭引起肺静脉和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导致毛细血管内液向肺组织渗出,首先出现于肺间质,影像学表现亦以间质性表现为主,出现肺血管增多变粗,肺门影增浓变大,肺纹理增深模糊,小叶间隔增厚,胸腔积液,心影增大等影像学变化。尿毒症患者体内液体增多,导致肺内血管重新分布,出现上、下肺内血管均较正常增粗,上腔静脉、奇静脉等大血管同时增宽。其不同于单纯的心源性肺水肿所致上肺血管增粗,下肺血管变细。尿毒症性肺水肿早期或较早期采取积极对症治疗措施,对患者的预后作用较大。肺水肿随着尿毒症的进展而进一步加重,当病变进展为肺泡性肺水肿时,两肺内有肺泡实变阴影,呈小片状、大片融合状阴影,这加重的肺水肿是尿毒症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3]。尿毒症患者多数伴有免疫功能降低、抗体产生减少,淋巴细胞数减少,加上贫血、营养不良,代谢性酸中毒等,机体防御能力低下,容易并发肺内各种感染,常见的感染为肺炎、支气管肺炎等,如不及时选用有效的抗生素,进一步发展,会引起严重后果。感染性病变引起的影像学变化同样表现为小片、大片融合状阴影,与进一步加重的肺泡性肺水肿相似,但尿毒症肺在肺泡性肺水肿期,肺泡实变阴影多为中央型分布,有蝶翼征[4],有助于其与感染性病变鉴别。

通过对26例尿毒症肺患者的影像学分析,笔者认为尿毒症肺的主要特点是:肺内有小片或大片融合状影像改变(多为中央型分布),而临床上往往无发热等肺内感染症状;肺内有小片或大片融合状阴影同时伴有心包、胸腔积液,尤其是小叶间积液往往以肺水肿多见;经透析、强心、利尿治疗短期复查阴影有明显影像学改变,可与一般肺内感染相鉴别。尿毒症肺影像学诊断的进一步发展,为病情变化的及早发现提供了确切依据,对临床尿毒症肺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贝政平,蔡映云,主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S].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49-350.

[2] 麻增林,邱传亚,方继良,等.尿毒症肺胸部影像学分析(附36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9):709.

影像诊断学范文5

【关键词】 后颅窝;脑干;脑出血;CT;MRI;影像表现;信号强度

CT检查快捷、无创, 影像表现具有特异性, 而且对急性脑出血检查, CT检查的诊断价值高, 为临床诊断疾病的定性、定位及定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是诊断脑出血的重要手段。但在诊断工作中, 对于后颅窝部位出血CT检查, 因其易受到颅骨伪影、血肿较小或出血的特定时期的不典型表现而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可能将肿瘤或钙化的表现误诊为脑出血等。而MRI扫描对诊断后颅窝出血特别敏感, MRI在显示脑内血肿方面, 较之CT有独到之处, 具有一定的优势。后颅窝的病变在CT影像上由于骨质伪影及其CT的模糊效应的干扰, 病灶往往显示不清, 所以MRI扫描对于后颅窝特别是对脑干部位出血的显示明显优于CT[1, 2]。

现对本院收集的172例后颅窝部位确诊脑出血患者的CT、MRI检查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其CT、MRI特征性影像改变优越性, 进一步提高对该部位出血患者影像的认识能力, 减少误诊率, 为临床提供更加明确、具体的诊断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后颅窝部位确诊脑出血患者172例, 其中男109例, 女63例。年龄35~79岁, 平均年龄64.1岁。颅内出血中脑干出血56例, 一侧小脑半球出血58例, 出血破入脑室51例。颅内血肿中硬膜外血肿6例, 硬膜下血肿7例;混合血肿8例。本组172病例中自发性脑出血131例, 外伤引起出血37例, 瘤卒中2例, 另有2例误诊。

1. 2 检查设备 日本东芝16排螺旋CT, 日本东芝1.5T超导核磁共振。

1. 3 检查方法

1. 3. 1 CT 扫描 仰卧位。扫描方式及基线:以常规OM线为横断基线向头顶连续扫描;扫描参数:螺旋扫描, 管电压120 kV, 管电流250 mA, 层厚6 mm, 同时使用软组织窗及骨窗。

1. 3. 2 MRI线圈 使用头表面线圈, 或头颈联合相控阵线圈。扫描:仰卧位, 头先进。扫描范围:颅底至颅顶。扫描方位及序列:轴位 T1WI常用SE序列、T2WI常用TSE/FSE序列;T2WT矢状位;T2FLAIR 常用IR序列, DWI序列;疑是脑出血增加GRE-T2*WI序列。

2 结果

在本组病例中, MRI及CT检查共同诊断为后颅窝脑出血157例, CT首次检查结果阴性, 48 h内复查诊断脑出血者13例, 另有2例误诊, 误诊病例最后诊断结果1例为钙化, 1例为肿瘤。本组误诊病例均由MRI检出。

3 讨论

CT检查在脑出血的诊断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扫描时间短, 成像速度快, 出血为高密度影, CT值65~78 Hu, 周围可见不同程度低密度水肿带, 能够及时作出诊断。但也有其固有的缺点, 在后颅窝检查中, 由于颅骨伪影、血肿较小或出血的特定时期的不典型表现而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MRI在显示脑内血肿方面, 较之CT有独到之处。MRI诊断脑出血时的磁共振信号, 其特征主要取决于血肿所含血红蛋白的不同形式和红细胞的完整性。脑出血后血肿内的血红蛋白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由氧合血红蛋白转变为脱氧血红蛋白, 然后再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 最终转变成为含铁血黄素。为此不同阶段的血肿有其不同的MRI信号强度。MRI高场条件下, 将脑出血按时相分为5期:①超急性期(

综上所述, MRI扫描对诊断后颅窝出血特别敏感, MRI在显示脑内血肿方面, 较之CT有独到之处, 具有一定的优势。由于颅底骨质伪影干扰, 后颅窝的病变在CT影像上往往显示不清, 尤其是出血进入亚急性期, MRI信号的显示明显优于CT影像表现。所以MRI对于后颅窝特别是对脑干部位出血的显示明显优于CT[5]。虽然CT检查是诊断脑出血的首选而且有效的检查手段, 但对后颅窝脑出血的诊断有其自身的缺点, 由于CT的模糊效应, 对于不典型疑是脑出血的CT表现, 应该密切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体征及相关检查资料, 不要轻易下脑出血的诊断。以免造成误诊。

参考文献

[1] 高元桂,蔡幼铨, 蔡祖龙. 磁共振成像诊断学. 第2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7:75-83

[2] 刘锦召,罗斯立.CT脑出血的诊断体会.临床医学工程, 2010, 17(7):30.

[3] 郭辉,常海,邵春香.原发性脑干出血68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8(15):52.

[4] Kertesz A, Black SE, Nicholson L.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MRI in stroke. Neurology, 1987(37):1580-1585.

影像诊断学范文6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胸部疾病;诊断

1 X线在胸部疾病诊断的应用

X线检查在胸部主要应用于健康普查、胸部疾病的诊断及胸部的疾病随访三个方面[1]。胸部X线检查是健康普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早期发现症状不明显的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种类很多,X线检查多能指明病变的部位,甚至做出定性诊断。在临床上,通常对一些胸部疾病需要进行动态观察,了解其变化;或是判断其疗效;或是了解术后改变及术后复况。通过随访复查可了解病变的演变过程、病变的转归和预后。

1.1 透视 透视价格低廉,方法简单,通过变换患者可以动态观察病变,但透视是暂时影像纪录,无法永久保留图像供以后对照,还不易发现细微病变,而且患者接受的X线量较大,仅用于有明确的检查。

1.2 X线摄片 X线平片能清楚的显示肺部病变,目前仍是胸部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但X线的密度分辨率低,不能显示纵隔内的病变密度;胸部摄片是胸部各种结构相互重叠形成的复合投影,一些隐蔽部位的病变易漏诊。

1.3 钼靶X线摄影 是利用各种组织对不同质的软X线的吸收量有显著差异的原理,使密度相差不大的脂肪、肌肉、腺体等组织在X线片上形成良好对比的影像,有利于观察软组织的形态变化,如乳腺X线摄影。

1.4 计算机X线摄影(CR)和数字X线摄影(DR) 图像清晰度和对比度均优于传统胸片[2],对肺内病变特别是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优于传统胸片,但显示肺间质和肺泡病变仍不如传统胸片。

1.5 造影检查 包括支气管造影及血管造影。但造影检查属于有创检查,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加之螺旋CT,尤其是多层CT增强扫描的应用,造影检查已很少应用。

2 CT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胸部CT检查对于不同病例在发现病变、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上都可能是X线检查有价值的补充,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2.1 普通扫描(平扫) 系不使用对比剂的常规扫描,扫描范围通常从肺尖到肺底,也可根据定位片所见,进行选层扫描。对多数胸部病变,平扫能满足诊断要求。

2.2 增强扫描 通常是在平扫的基础上进行,为以静脉快速注射含碘对比剂后再进行的扫描,包括动态增强扫描和CT灌注扫描。主要用于鉴别病变为血管性或非血管性、明确纵隔病变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帮助鉴别良、恶性病变等。

2.3 高分辨力扫描 高分辨力CT扫描技术为薄层(1~2 mm)扫描及高分辨力算法重建图像的检查技术。主要用于病灶的微细结构,对弥漫性肺间质病变及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具有突出效果,它是常规扫描的一种补充。

2.4 多层面CT扫描 系X线管一次旋转过程中同时获得4、8或16层面图像数据的成像系统,可对肺部病灶进行多方位观察,且具有肺结节分析功能、肺支气管成像、肺含气量测定及支气管仿真内镜功能等。

3 磁共振成像(MRI)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MRI成像技术不断改进和成熟,图像质量不断提高,MRI在胸部的临床应用也日益广泛,由于MRI可摄取冠状、矢状及横断多方位图像,对病变的定位诊断是X线和CT不能比拟的。以下几种情况可优选MRI检查:①纤维性纵隔炎;②腔静脉栓塞和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③纵隔肿块结合CT检查作定性与定位的评价;④气管内新生物的分期;⑤动脉瘤夹层与无夹层的评价;⑥区分肺门肿块与血管性假肿块;⑦主肺动脉压迫与栓塞。

4 超声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检查对胸部疾病的诊断有较大限度,原因是含气的肺组织和胸部骨骼可以将入射的超声全反射[3]。但超声检查无创伤、无辐射、简便快捷,对于胸部表浅部位的病变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以弥补X线和CT的不足。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等的应用,使小的乳腺肿瘤检出率有了明显提高,再加之高分辨力或更高频率探头的应用,有可能显示乳腺肿块之外的微小钙化,超声与X线摄影术结合将有效地提高乳腺癌的早期发现率[4]。

5 核医学检查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核医学成像系统又称放射性核素成像(RNI)系统,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实现脏器和病变显像的方法,是临床核医学的一部分,是解决当今三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诊断的重要方法。它是一种功能性影像,影像的清晰度主要取决于脏器或组织的功能状态,由于病变过程中功能代谢的变化往往发生在形态学改变之前,故核医学成像也被认为是最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检查手段之一。99 mTc-MDP全身骨显像已是肺癌术前常规检查有无骨转移和术后早期发现骨转移灶和疗效检测的重要方法,比X线检测骨转移灶早3~6个月,67Ga肺显像也可诊断肺癌,并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67Ga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也有特殊意义,可表现为“肺门八字影”和“熊猫脸”。

6 结语

胸部X线片、CT、MRI、超声与核医学检查在诊断中具有相互补充作用,尽管CT、MRI、超声与核医学检查具有一定优越性,但X线片仍是首选的检查方法,是各种影像检查的基础。充分了解各种影像检查在胸部疾病诊断中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应范围,有助于正确选择和使用这些方法,成像方法的优选和应用要遵循效果价格比的原则进行。由于先进影像手段的出现,成像原理不同,判断病理组织器官密度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越来越精细,显示图像由单一线型向面型和立体型转变,给胸部病灶定位、定性和定量带来极大的优越性。同时多种影像所显示的图像,需从不同检查手段出发,运用多种影像成像的思维方法,给予综合分析。必须强调的是:做出一个正确的影像诊断必须结合患者的其他资料,这对影像学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5]。

参 考 文 献

[1] 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

[2] 祁吉.医学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

[3] 吴恩惠.医学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

上一篇项目式教学

下一篇分子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