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计职业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计职业化论文范文1
“审计很重要,内审不可少;若要不出事,关键在内审”。实践证明,内部审计是组织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的制度设置,是保障组织健康运行的基础防线。2012年,协会重点在推进内部审计制度的广泛建立,促进提升我省各经济组织自我监督规范能力上下功夫。
(一)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情况调查。一是与省厅相关业务处室、部分市、县(市、区)审计局、省直行业分会等合作,对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乡镇(街道)等审计机关监督对象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摸清目前各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包括制度建设、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与工作成效,发现典型、挖掘经验;研究分析各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成因,分类提出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的意见与建议。二是配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完成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调研,服务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出台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意见。在调研的基础上,配合省审计厅研究制订出台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着重对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对象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规范,包括哪些单位应该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国家审计如何对内部审计进行监督指导,如何整合利用内部审计成果,整合内部审计资源等内容。同时研究制订对各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的量化评价考核办法,作为意见的附件。
(三)召开全省内部审计工作会议。以省审计厅名义召开一次全省内部审计工作会议,邀请省直有关单位,各市、县(市、区)相关领导参加。通过会议,一是宣传贯彻《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实施办法》,对各级政府、各级审计机关和相关单位提出明确要求,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广泛开展;二是通过典型单位的经验介绍,展示内部审计成果与风采,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特别是有关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做强内部审计,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总体水平
转型创新,加快推进“职业化、特色化、科学化”进程,着力把我省内部审计“人员搞得多多的,事业做得大大的,素质提得高高的”,最大程度发挥内部审计应有作用。
(一)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管理力度,着力推进我省内部审计“职业化”发展。研究首批内部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管理和使用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协会“服务、管理、宣传、交流”等多个层面的作用;建立完善并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学术研究委员会、专业人才评选委员会、培训委员会、CIA考试委员会等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大力提高协会自律服务能力;举办各类培训班,加强培训师资力量建设,创新培训形式与手段,丰富培训内容,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及时性;组织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证书(CIA)考试,提升内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
(三)进一步加强先进理念引导,着力推进我省内部审计“科学化”发展。要加强理论研究,通过广泛开展理论研究,引导内部审计树立先进科学的审计理念,包括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统一布置,组织广大审计人员参与课题研究,选送优秀论文参加全国优秀论文评比,根据内部审计实际,开展课题研究;要继续开展理论与实务经验的交流,要大力提倡开展分会主题活动,提高交流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要加大宣传力度,办好《内部审计》杂志。
三、整合各类资源,提高协会管理服务能力
创新协会管理方式,整合各种资源与成果,切实提高协会管理服务水平,努力形成“我为审计,人人为审计;审计靠大家,大家来审计”的良好局面。
(一)建立一支队伍。根据厅人事处出台的《省审计厅借调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国家审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协助省审计厅建立“审计机关可借调内部审计人员信息库”,研究制定借调实施办法与措施,使其成为国家审计可以组织、借调的补充队伍。
审计职业化论文范文2
参考文献的撰写是体现学术研究发展的过程,论文的学术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审计学论文参考文献写作的标准格式是什么样的呢?来看看学术参考网的小编采编收集的审计学论文参考文献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审计学论文参考文献:
[1]赵悦.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投资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2]伏艳辉.ERP环境下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1)
[3]李瑞科.河北水勘院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
[4]郭振东.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业绩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5]石磊.企业公允价值内部控制基本框架构建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
[6]夏勇.ERP环境下内部控制系统建立与实施要点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4)
[7]阎达五,张瑞君.会计控制新论--会计实时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3(04)
[8]李广丰.免征农业税后哈尔滨市乡镇财政运行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9]理查德·L.莱特里夫(R.L.Ratliff)等编着,《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翻译组[译].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10]雍凤山.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
[11]吴岚.会计信息及时性与内部控制成效关系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12]郑卫国.国有转改制企业的内部控制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
[13]梁志坚.华北铸成工程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D].河北工业大学2008
[14]李毓珂.格拉默车辆内饰(长春)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
[15]代亚涛.嵌入衍生工具的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16]鲍国明等编着.审计环境[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17]廖洪着.新编会计制度设计[M].中国审计出版社,1996
[18]刘志远,刘洁.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J].会计研究.2001(12)
[19]连彬.大庆TT公司基于EVA-BSC的业绩评价体系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20]董玉娟.黑龙江省低温研究所中试基地外加剂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审计学论文参考文献:
[1]姜伟毅.华电能源第二发电厂内部控制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4
[2]李汀.A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4
[3]李洁.GN公司基于风险管控的内控体系建设与实施研究[D].南昌大学2014
[4]张继伟.上市公司基于股权再融资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5]孙奇淼.分税制下哈尔滨市财政转移支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6]郭峻.管理层股权设置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7]郑洲.粮食物流系统成本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8]樊娟.作业成本法在A灯具制造公司的应用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
[9]谭明辉.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模式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
[10]周光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11]张幻彬.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12]吴纪忠.基于供应链视角ZQ集团营运资金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13]王亚鸣.社会人假设下企业利益相关者诉求与财务绩效关系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14]王书涛.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投资规模关系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15]卞晓雯.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16]严德俊.我国装备价格形成机制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17]钟姗.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18]沈雯雯.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粮食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19]李威.声誉对控股股东侵占行为的约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20]范钦亮.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审计学论文参考文献:
[1]孙光国,杨金凤,郑文婧.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理论框架、关键概念、运行机制[J].会计研究.2013(03)
[2]孙光国,杨金凤.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研究:文献回顾、述评与未来展望[J].会计研究.2012(03)
[3]王颖.高等学校内部审计运行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4]张宁.关于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内部审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
[5]谢涤宇.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企业内部审计的演进[D].湘潭大学2007
[6]王玉兰,简燕玲.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履行职责情况研究[J].审计研究.2012(01)
[7]程新生,孙利军,耿袆雯.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改进了财务控制效果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当代财经.2007(02)
[8]程娟.内部审计机构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9]庄江波.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与发展[D].厦门大学2001
[10]张欣.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主要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6
[11]傅黎瑛.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治理型内部审计[J].当代财经.2006(05)
[12]王光远,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J].审计研究.2006(02)
[13]耿建新,续芹,李跃然.内审部门设立的动机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沪布的研究证据[J].审计研究.2006(01)
[14]刘国常,郭慧.内部审计特征的影响因素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中小企业板块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8(02)
[15]戴耀华,杨淑娥,张强.内部审计对外部审计的影响:研究综述与启示[J].审计研究.2007(03)
审计职业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建筑企业 项目成本管理 实践与创新
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建筑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具体的目标要求,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强化施工生产管理,完善施工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核算水平等管理活动,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产管理过程。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实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企业积蓄财力、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人结合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安装分公司近几年施工管理经验,浅析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实践与创新。
一、完善三评一审制度
(一)标后初评
工程项目通过招投标程序,建筑企业接到中标通知书后,企业机关合同管理部应先与甲方签订《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再签订《劳务承包合同》、《物资购销合同》、《技术服务合同》、《设备和周转材料租赁合同》和其它施工协议等,再由企业机关成本控制中心核算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企业项目评审领导小组应根据本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和初评项目部人员设置情况,按年人均管理费核算到项目部。企业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竞争上岗机制选定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及其他班子成员。项目班子确定后,项目评估领导小组与项目班子进行面对面地标后初评,根据初评结果,企业确定该项目上交企业利润指标,同时企业规定项目班子成员按照工程投资一定比例交纳年度风险抵押金;项目经理与项目书记同企业法人与书记签订以“质量、安全、工期、效益”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企业、项目部、项目班子成员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和权力。在标后初评中,项目评估领导小组应对本工程的项目施工成本、管理费用、税金、利润等指标进行全面测算,并指导该项目的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
(二)中期评审
随着工程项目的建设推进,施工中的可变因素基本成为固定因素,企业为了更准确地测算到该工程项目的各项经济指标,项目评审领导小组应依据该项目在施工管理中施工内容的变化、管理人员的增减等诸多因素,进行中期评审,进一步确认《政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各项指标。
(三)综合评审
工程项目全面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后,项目评审领导小组应依据本工程在施工生产中施工内容变化、管理人员的增减、物价变化等诸多因素,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综合评审。
(四)最终审计
企业机关成本控制中心应对该项目的工、料、机、税金、利润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结算审计,并出具结算书,与甲方共同递交双方认可的审计单位,进行最终审计。
二、严格执行物资采购和设备租赁招标制度
企业制定的《物资管理实施细则》中规定:工程项目物资管理实行企业、项目部、劳务层三级共同管理机制。物资采购应遵守:“合格供方名录中采购的原则”、“阳光招标采购的原则”;“五比(比质、比价、比付款、比服务、比信誉)采购的原则”。建筑企业物资设备部、项目部物资部门负责人,应广泛收集物资的质量、价格信息,掌握主要物资的信息变化规律,为阳光采购提供第一手资料。在物资采购中,企业招标采购领导小组应根据以上信息,对具备招标条件的主要原材料和大宗物资的采购,按照“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组织招标采购。设备租赁与物资采购的办法相同。
三、积极推行成本定期分析和项目单独核算制度
(一)推行项目成本定期分析制度
企业为了掌握各个项目部的项目成本管理情况,应要求项目部成本管理负责人每月进行一次本月项目成本分析工作,重点分析材料费、机械费、人工费和管理费等实际发生情况,找出费用节约或超出的原因和存在什么问题,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提出下月改进措施和降低费用的重点,把握好关键环节。确保企业法人、项目经理与企业成本控制中心都能牢牢掌控该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主动权。
(二)落实项目单独核算制度
从近几年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工程项目单独核算制度——应对工程项目所发生的施工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进行项目单独核算。核算应计入施工管理的各种成本、各项费用,每月应进行月度核算,每季进行季度核算,每年进行年度核算。核算已完工程成本转入“工程结算成本”的情况,核算结转期间费用。企业定期对本工程项目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管理费用的开支是否合理?查评项目管理者管理水平高低?查评《政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各项指标落实情况等。
四、完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制度,推进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
(一)完善项目管理效绩目标责任书制度
在工程项目单独核算的基础上,企业应持续完善《项目管理效绩目标责任书》制度,即实行项目部上交企业利润与个人工资、奖金挂钩机制,承担风险与奖罚对称机制等。根据近几年的企业管理实践,形成如下见解:对超额完成《项目管理效绩目标责任书》指标的项目部,除风险抵押金全部返还外,超额上交利润中一部分奖励给该项目部,其中大部分奖金奖励给该项目部的项目经理,多交多奖,上不封顶;对足额完成《项目管理效绩目标责任书》指标的项目部,风险抵押金全部返还;对完不成《项目管理效绩目标责任书》指标或造成亏损的项目部,除扣除全部风险抵押金外,还要追究相关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和行政责任,根据情节的严重性,分别给予降职、降薪、免职、罚款等处罚,严重处罚该项目的项目经理。
(二)持续推进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
在建筑企业号召推进“法人管项目”的同时,应持续推进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企业应坚持以法人直管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直管劳务作业层的组织结构模式,项目经理及项目班子成员按岗位分工集体对企业法人负责,企业法人授权项目经理部具体负责工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竣工结算等全过程管理。企业制定的《项目经理职业化管理实施细则》中推行项目经理分类制,每季度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按类别发放每季度项目经理岗位补贴。为避免项目经理岗位补贴发放流于形式,强化约束作用,根据近几年的管理实践,建议如下:在建工程项目若工程款拨付未达到总承包合同约定比例(每季度考核一次),停发该项目经理的岗位补贴;无论何种原因,导致工程项目最终结算亏损,该项目经理的岗位补贴逐月全部扣回;由于项目经理休假、工作调整等各种原因不在现场项目经理岗位的,不发放项目经理岗位补贴。
五、提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全员意识
提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全员意识,是组织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组织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组织降低、控制或保持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有力保证。建筑企业必须加大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宣传力度,树立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全员意识,应要求项目部统一思想,提高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认识,从项目经理到普通施工人员,都要进行全面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教育,灌输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理念与意识,把“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效益为先”的意识深深地印在每位员工的脑海里。应建立激励机制,运用“成本考核”和“成本否决”等手段从严管理,使员工意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严肃性;应建立“资源节约型”、和“低成本管理”的企业文化。
六、细化管理费用审批程序,严控管理费用支出
根据近几年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管理费用的审批与支出形成如下管理制度:在项目部管理费用审批与支出的管理中,项目部管理费用小额支出,由该项目部项目经理签认后列销;项目部管理费用大额支出,由企业法人签批列销;小额低值易耗品购置、个人小额借款等,由企业总会计师签批办理;项目部各项奖金发放、个人大额借款等,由企业法人批准;项目部必要的大额支出,必须事先报请企业法人,企业法人签字认可后,才可确定办理。项目班子成员不得借宴请质监站、安监站、甲方、监理等名义随意吃请送礼;不准抽公费烟、喝公费酒;不准自己驾驶项目部配备的公车,不准驾驶公车回家办私事;不准在项目所在地以外的地方消费等。
七、坚持季度对口业务督察,强化机关职能部门作用
为了提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全员意识,企业应坚持每季度的对口业务督察。督察组组长应由企业法人担任,企业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企业机关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任组员。督察组每季度对在建项目和部分收尾项目进行对口业务督察。督察内容主要包括:对工程总承包合同、物资购销合同、劳务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租赁合同、其它协议等的管理与学习、技术资料编制、安全与质量管理、物资购销审批,工程预算编制、工程计价上报、阶段性材料计划提报、项目效益分析、财务基础工作、财务制度执行、项目劳保返还、季度进度款拨付考核,劳务层管理等。督察结束后及时下发督察通报,限期整改。充分行使企业机关的“检查、监督、指导、服务”功能,从不同的管理层次和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企业法人、项目部及企业各职能部门共同实施工程项目成本管控的目的。
随着建筑市场的环境日益复杂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进入了战略管理的新时代,需要对传统的成本管理作适应性变革,制定科学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目标,积极采用科学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手段,实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多元化格局,拓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领域,增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活力,促进、改善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主编张彦宁.《现代企业管理最新理论和案例精选》.2008年版.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发行
[2]主编李佩山.《管理与服务》.2012年11期.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编
审计职业化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机构设置
1 国外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成果
1.1 国外内部审计的发展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的职能也从以查找错误为导向,单纯的监督、控制以及保护企业财产的“警察”角色,发展至今日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导向。
1.1.1 以“控制”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20世纪40至60年代,在内审制度产生的初期,企业只在总公司一级设立内审机构,实行自上而下的巡回式审计,一般由会计部门领导,实质上履行的是会计监督职能。
1.1.2 以“流程”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内审职能到了20世纪70至80年代,变成以业务流程为关注点,对组织内关键业务流程的设计、效果和效益进行评价。
1.1.3 以“风险基础”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演进至20世纪80到90年代,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快,以“风险基础”为导向的内审应时而出,主要关注对企业关键业务流程以及关键控制的风险的辨识,从而采取措施,降低组织面临的风险。
1.1.4 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企业对风险的认识产生了较大的转变——认为企业所面临的是包含了财务管理、业务经营、流程管理以及战略管理等多方面的风险,是企业的整体风险,而不是局限于某一部分、某一功能或某一区域。
1.2 国外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现状
早在1947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就将内部审计界定为一种“独立评价活动”,此后,内部审计的定义虽几经变迁,但“独立”作为内部审计的显著特征一直被包含在有关定义中。根据IIA2001年提出的内部审计最新定义,认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IIA(2003)也指出,恰当的报告关系对实现独立性、客观性及在组织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它们是内部审计有效履行其义务的必要因素。IIA进而提出“双报告模型”。IIA建议:CAE在职能上应向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或其他适当的治理机构报告并负责;CAE的行政性报告应当面向CEO或另一位具有充分权利的高级管理人员,以使日常审计工作得到适当的支持。
2 我国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成果
2.1 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83年-1994年)为我国内部审计初步建立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后,就一直依靠行政力量推动企事业单位建立内部审计制度。1983年国务院批转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首次提到了内部审计监督问题;198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1989年审计署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内部审计的部门规章。这一阶段通过行政法规确立了内部审计的基本制度,促使我国内部审计走上了依法审计的轨道。
第二阶段(1994年-2002年)为我国内部审计立法进一步完善的阶段。1994年8月颁布了《审计法》;1995年7月审计署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1998年经审计署批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更名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使其成为对企业、事业行政机关和其他事业组织的内审机构进行行业自律管理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组织。2001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开始实行国际上通行的行业自律管理,推动我国内部审级逐步走向职业化。
第三阶段(从2003年开始至今)为我国内部审计法规体系全面建立健全的阶段。2003年3月审计署颁发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这一新规定的颁布,是我国内部审计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的重要标志。
2.2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行为越加国际化,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已具备了一定数量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它在维护国家财经法纪、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企业内部审计在认识、地位、人员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3 影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的主要因素分析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形式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是先天不足。
3.1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比较常见的公司治理结构缺陷主要表现在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董事会难以对经理层进行有效约束、独立董事难以发挥作用、监事会未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等方面,这就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部门职能的发挥。
3.2 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不完善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报告关系呈现多元化状态。尽管一些企业建立了审计委员会,并规定了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委员会负责。但是对于内部审计机构对财会部门负责,多数的内部审计机构则对总经理负责,内部审计机构对董事会负责这样的机构设置,就严重的影响了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使其职能的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
3.3 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
内部审计人员作为单位的一名成员,他们的工作、工资、其它福利等受本公司有关负责人的支配。这就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其监督和评价职能时有很多的顾虑。另外,由于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内部审计被不切实际的精简,人员队伍不稳定,从而使内部审计人员对在审计部门的前途缺乏信心,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3.4 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在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多是在本公司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直接对公司负责人负责,其人员配置、职务升迁、工作地位及工资福利待遇等都由本单位负责人决定。这也就引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内部审计机构在经济上不够独立;其次内部审计人员执纪执法的程度直接受公司负责人的影响,缺乏独立性。所以,我们从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机构设置的现状发现,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这就使得该机构的整体职能难以发挥。
4 提高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对策
4.1 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一个最主要标志,就是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独立性。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保障。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内部审计部门与业务部门及其他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制衡关系等因素,最终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程度。
4.2 实行统管统派制度,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为了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可由内部审计部门统一委派,内部审计部门向委派单位收取一定费用,用以支付派出内部审计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内部审计人员实行统管统派制,从行政上和经济上解除了内部审计人员对委派单位(或称服务单位)的依存关系,消除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后顾之忧,增强了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扩大了内部审计人员的自主权。内部审计部门为了监控审计质量,考核内部审计人员的政绩,要求他们定期制订审计计划,并报送内部审计部门;另一方面要规定内部审计人员的试用期(如一年或二年),如果在试用期间不合格或不能取得相应的职称者,除进行必要的教育外,必要时可以撤换。制定内部审计轮岗制度,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定期轮换,内部审计人员长期负责对某一部门或单位的审计工作,人情因素不可避免,影响其客观、公正地履行审计职责。
4.3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审计独立性除了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具有独立性,还要求内审人员在精神上保持独立性、客观性和遵守职业操守。我国《内部审计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其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任何实际经营管理活动。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在任用内审人员时,仅仅考察其是否具备财务知识。因此,我国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是从企业财务部门分离出来的。而财务收支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基础性内容,这种状况造成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较差。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必须对内部审计机构实行专职化的人员配备。对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在实行严格准入制度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之对审计事项的判断和决定不屈从于他人的意志,不受外界的干扰,保持客观性和公正性。
4.4 内部审计的外部化
除了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之外,内部审计外部化也是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主要有外包与合作两种形式,前者指企业将其内部审计工作全部或大部分外包给外部审计组织,后者指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根据需要借助外部审计力量,共同完成内部审计工作。形式上的独立有助于提高实质上的独立。内部审计外部化后,内部审计工作全部或部分地由外部审计人员行使,他们既独立于所有者,又独立于经营者,能够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管理状况、内部控制状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因此,适当的条件下,内部审计外部化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企业应当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促进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从而推动内部审计的发展。
审计职业化论文范文5
【摘要】 笔者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以会计学科和会计职业双主导进行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 会计学科;会计职业;双主导
一、问题的提出
在很长的时期内,我国本科教育是精英教育,并具有统一性:由国家统一规定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使用统编教材、统一的质量标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等教育有了多样化的发展,在研究型与职业技术型之间有大量的应用型院校和专业。但由于受长期的“一种规格、一个模式、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影响,应用型本科的发展存在两个严重问题:
⑴ 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专业,盲目与研究型、学术型院校攀比、服务面向定位过高;
⑵ 走不出传统的精英教育、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是学术学科型教育的改头换面,仍然以学科为体系,以知识为本位,没有突出应用型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方法不当、缺少双师型教师、实训实习条件差等问题突出。
以会计学专业为例,往往定位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或兼顾会计实务、教学、科研三方面需要的“通用型”人才,或通才基础上的专才、专才基础上的通才,或面向大企业、上市公司,而不是广大的中小企业。
结果:培养出来的许多毕业生一方面缺乏实际工作需要的熟练的技术技能,缺乏业务适应能力;另一方面,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发展后劲,难以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
透视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是缺乏正确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既然应用型本科教育不同于学术学科型教育,就不能按照传统的学术学科型教育的理念与方式来办学,也就是说要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转变、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突破是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目标之一。笔者认为,应以学科和职业双主导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应用型会计本科教育研究的新视角。
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职业化
社会需求(首先是产业需求)和公民个人需求推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用人的价值取向开始偏重人才的适应性和实际工作能力,需求人才的类型主要的不是“专门人才”,而是知识面较宽、有一定专业知识、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教育类型由单一学术型向多种应用型演变;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不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各类应用型人才。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是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曾亚强则进一步提出“当代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最鲜明主题,就是高等教育的职业化”(2004)。其基本逻辑是:在市场经济中,社会每产生一种需求,都会对应地产生一个职业群和一批职业岗位去满足这种需求。确保从业者胜任这个职业和岗位的是特定的知识和能力,而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受过高级系统训练的劳动力的需求也迅猛增长,这就撞开了原来只对少数精英开启的大学之门,使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在许多领域内,以往仅依赖经验传授的许多训练,都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正规化了。尤其在新兴产业领域,更要求大学为他们提供专业的职业人士。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职业化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最鲜明的主题。但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大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社会需要的职业知识能力之间能直接沟通吗?幸好,当代学科的不断纵横分叉,呈现学科知识体系不断从综合性、学理性向应用性、工具性发展的基本趋势,作为专业形成基础的学科知识体系也越来越具有应用性和工具性的特征,学科所内含的知识也越来越从科学的层面向技术的层面延伸。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的培养,已经不可能单纯由学科主导来完成,它还必须顺应来自社会产业变动的导向。因此,职业和学科就处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的两极上。这不仅意味着大学学科知识体系和社会需要的职业知识能力之间的直接沟通,而且意味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是职业和学科双主导型的。这是高等教育职业化的最本质的内涵。
在这个视角下,人才培养的路径会有所改变。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路径是:学科专业学科主导的课程体系以理论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人才;应用型教育的人才培养路径则为:
社会需求职业
|
学科职业双主导的课程体系
理论与实践双主体的教学方式人才
大学专业学科
因此,职业在研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有特别的地位与作用。
社会的需求决定人才的类型,由此才有专业和培养目标。所以,应用型专业不仅有学科属性,还有职业属性。与传统的由专业决定目标的思路不同,新的思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由培养目标决定,而培养目标由社会需求(职业群)决定,基于专业的职业属性认识专业,由此阐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即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三、本科会计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演进
数十年来,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目标一直存在专才与通才之争,占据主要地位的是“高级专门人才”目标;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美国会计教育的影响,提出通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入21世纪,人们较多地批判了本科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定位,也不完全赞同“通才”的定位。
概括地说,专才教育的重心在于使受教育者能适应某一职业、行业的需要,而不在于使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和素质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通才教育的重心在于开发受教育者的心智和潜能,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社会适应性,而不在于学到多少专业知识和技能。专才教育往往专业课庞大复杂,学生负担太重,学生的知识面过窄,难以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变化;实际上,学生出校门成不了“高级专门人才”。通才教育过分强调“通用”,容易出现“什么都会,什么都不会”的现象。
会计学专家阎达五教授在其主编的《面向21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2000年出版)中指出,专才教育目标在过去是合适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考虑到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目标存在许多缺陷”,主要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交叉和融合,正在形成一种对‘边缘人才’的渴求”,毕业生今后面临的“将是一种多元性的和开放的工作”,“过去强调专门或高级专门人才,必然造成课程设置上专业课多,基础课少,强调会计技术的掌握而忽视基本素质的提高”,因此建议将会计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调整为“具有较强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较为宽广的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以及相关学科的原理性知识,具备较好地从事会计、审计、理财及其它相关经济管理工作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阎教授在这里提及“边缘人才”,很多学者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和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下,强烈主张采用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并认为这是我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战略调整。
如何理解“复合性应用型人才”?杨志坚在其博士论文《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2005)中指出复合性主要涉及知识问题,应用型主要涉及能力问题;“从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的角度看,这种人才具有通才的性质,但不是通才;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角度看,这种人才具有专才的性质,但不是专才;它也不只是复合型人才,因为复合型人才的落脚点在于知识的复合,虽然逻辑性地包含着对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视,但不强调应用;它也不只是应用型人才,因为应用型人才的落脚点在应用能力,虽然逻辑性地包含着对知识的重视,但不强调知识。它一方面可以避免通才与专才所局限的问题,另一方面又突出地强调了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从整体来看,它是介于通才与专才之间的一种人才类型”。
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各行各业的基层单位和部门从事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性应用型会计人才,其特征是:知识面宽,理论基础扎实,懂政策又懂经营管理;全面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特别是实践能力强,专业技能技巧熟练,有较强的会计实际工作能力;适应性强,有发展潜力。
四、学科与职业双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重点
为了提高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要大力加强学科与职业双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研究的逻辑思路
摆脱传统的完全按学科体系研究的方法,而从会计职业研究会计专业,从会计职业情境、工作过程研究会计课程论,从会计职业活动、职业行动研究会计教学论。
这里,“会计职业”是一个组或群,涉及如阎达五教授指出的会计、审计、理财及其它相关经济管理工作(注:据我们调查,从事相关经济管理工作的毕业生有35%左右)。
依托会计学科,从会计职业的角度整合教育过程与工作过程,整合会计职业所需的知识与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学习情境的革新是会计本科教育研究的核心。
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沟通会计学科与会计职业?
・会计职业工作经验能不能在学生求学期间得到更多的培养?
・会计专业理论能否以更自然、更有效的方式来教与学?
(二)培养目标的确定
任何职业和岗位在社会中都承担某种角色,体现某种职业行为,与社会之间有某种契约,为社会提供某种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的独到之处,从而对从事该职业的人员所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独特的要求。因此,要从对“会计职业”和“会计职业领域”的研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目前,对会计职业角色、行为方式及其特征的研究显得不够。
(三)实现途径与方法
1. 会计学科与会计职业双主导(双本位)的课程体系,以素质教育和会计职业的视角,从相关学科导出具有会计职业特殊性的专业内容,重组会计专业所需的知识,按会计职业独特的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
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主体、“做中学”与“学中做”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重视体验式学习与工作结合的学习;学习真实的工作。学科与职业的沟通,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融合,许多内容可以先做(实事)后学(理论),先学(做事)后教(理论),先会(做事)后学(理论)。学生通过典型的会计职业实践、会计职业活动获得技能、经验和知识,理解会计理论。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行动即学习,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3. 关于学习情境的建设。会计知识的学习与具体情境紧密相关。注重情境教学是应用型会计本科教学的特点,所以开发与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相适应的学习情境极其重要,尤其是兼有理论教学、小组讨论、实验验证和技能操作的功能一体化的专业教室或学习场所,它以模拟的企业集团运作场景(甚至包括银行、税务、证券等),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处理企业的业务。此外,要大力建设基于企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完善会计学专业网络教学平台(专业网站)。
审计职业化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后勤社会化改革促使高校后勤会计管理步入企业式规范轨道,反过来促进了后勤实体的业务发展。但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出现的停滞和反复,却导致了会计管理的困境。浙江大学始终坚持企业式规范化模式,对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后勤会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伴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我国高校后勤会计管理吸收了我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财务会计改革的成果,摒弃了早先带有计划经济痕迹的核算体系和管理办法,普遍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加强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强化了成本管理,实现了向管理要效益,追求经济效果的可喜进步;促进了高校后勤管理观念的转变和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的创新,实现了后勤管理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全国范围后勤社会化进程受阻,出现了向“总务处”时代的回归潮,不少高校曾花大力气建立起的社会化后勤机制遭遇解体,其会计管理也向事业非营利模式的倒退,且具有普遍性,与之前未能有效解决的系列问题叠加,形成了会计管理的洼地。
一、当前高校后勤会计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后勤会计管理存在制度性障碍,水平提升缺乏体制性动力
1.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税收制度没有提供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对后勤注册实体的税收减免,缺乏长效机制和足够的耐心。临时性的减免导致了对未来税收优惠和支持政策的犹疑进而产生政策预期的心理恐慌。
2.资产管理现状上,弥合罅隙形成了巨大的“小金库”。十余年来的社会化运行结果,后勤实体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自有产权资产,以非注册实体为大,并且以“小金库”状态存在。原因在于高等教育事业体制和后勤剥离初衷使得非注册后勤实体会计信息在高校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报告中被边缘化,导致了该部分资产管理的真空状态。
3.后勤和高校之间产权关系不清,完全社会化难以克服法律和制度障碍。现有后勤实体按照社会化要求注册成为独立法人,面临着房产和其他固定资产与学校难以分割、产权清晰难以实现。法人实体基本以局部业务注册登记,在经营上和后勤整体业务混同难以区分。
4.社会化实践中存在甲乙方关系难以理清的情况:1)费用支付标准校际间差异迥然,后勤事实上承担着高校建设的历史包袱。2)甲乙方之间身份不对等,沟通协调成本大。3)公共财政框架下经费划拨和支付存在困难。4)甲乙方人事制度改革不同步,导致乙方没有真正的用人自主权。后勤成为高校人才引进的家属安置所和分流地。5)高校对后勤改革的效果和绩效评价,存在多重标准,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诉求和社会化运作的经济效益诉求之间取舍艰难。
(二)后勤会计管理制度选择的随意性,导致了管理混乱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推进了后勤管理的企业化进程,但是在业务规范、业务拓展和盈利水平提升相关的会计管理方面,一些高校遵循企业会计制度,但是所提供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值得研究和商榷。有些则选择事业体例。这两种情况下都存在会计核心要素管理的实质性措施不够,后勤资产整体效益不佳,一些高校后勤由于会计管理混乱而出现经济案件。归纳起来,后勤会计管理的问题主要存在核算方面、制度方面、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信息与沟通方面。
二、一个成功案例——后勤会计运作的浙江大学模式
浙大后勤以起步早规范好,开创且坚持了自己独特的会计管理体制(本文称为浙大模式,以区别通常对浙大后勤治理和组织架构称谓的浙大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上述缺陷。
(一)浙大后勤与会计组织架构
业务架构上,浙大后勤是典型的甲乙方模式,甲方是后勤管理处,乙方习惯称浙大后勤集团,从上至下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对内是浙大后勤服务中心,对外是注册法人杭州浙大同力后勤集团有限公司(最早于1983年由老浙江大学注册,后来改由作为大学和企业防火墙的浙大控股公司投资,增加了注册资本),中心主任同时是公司总裁。后勤集团旗下设十三个业务单位,对内称为业务中心,对外除饮食服务中心、幼教服务中心、通信服务中心外注册了十一个二级公司,部分二级公司下面有不止一个法人单位。二级中心和二级公司也是一套班子同步运作。浙大后勤集团最高治理机构为董事会,由校领导和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构成。监事会负责监理,对董事会负责。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及其下属对集团负责。
(二)浙大模式会计核算体系及运作特点
浙大后勤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财务部分别对内对外业务两个账套,独立、平行核算各中心和注册公司的营业收支、成本费用以及资产等事项,提供会计报告和财务分析,所不同的是对外核算账套要向外部工商、税务等机构提供基于税务管理信息的报告和资料。每期财务报告由集团财务投资部统一汇总或合并,报送学校有关领导和部门。集团财务投资部除核算本级收支、与学校的拨缴款,协助总裁和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制定考核指标,汇总或合并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并向学校汇报。每一会计年度结束,在整个大学的财务决算体系中,浙大后勤集团整体资产负债表并入大学的部门决算,抵消与学校的内部交易事项后做合并(非汇总)反映。
具体说,浙大模式有以下特点:1)业务边界清晰。对校内服务业务与社会服务业务的清晰划分,契合了后勤社会化做大做强、切实减轻大学办学负担的基本初衷。2)实现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对内业务合理合法避税,对外业务严格执行税法和相关政策,浙大后勤各级会计组织内职责明确,内控规范,相关管理制度完善;银行账户、印章票据管理规范,资金收付与调度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程序,大额资金支出前有预审和联签制度,会计监督到位;会计核算及时准确,对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意图贯彻到位;档案管理规范科学。3)会计管理流程规范手段先进会计考核指标科学。浙大四个校区后勤业务会计处理流程规范有很高的效率。以饮食服务中心为例,财务部设在紫金港校区,四校区之间设专岗传递每日大量配送采购与报销结算单据。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则进一步优化了业务全流程。4)实现了后勤与学校报表项目的整合,后勤资产负债状况每年度终了并入浙大部门决算,弥合了宏观资产总量统计管理的漏洞。
三、浙大模式的启示
(一)浙大模式有利于深入推进后勤社会化
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张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浙大模式是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计管理的一个创新,遵循了后勤管理的客观实践,对内对外业务规范核算、规范报告,符合现行政策框架;会计计量符合客观性和明晰性要求的公认会计原则。浙大模式相对理顺了高校和后勤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产权关系,资产并入大学的部门决算体系,在观念上符合大学法人所有制思想,在会计指导思想上不仅实践了决策有用观,体现了对大学的受托责任。一般来说,后勤治理的业务模式和组织机构架构,决定了会计管理机制及其作用效果。但会计管理不是被动适应,它反过来引领后勤整体管理水平。十多年来,浙大模式稳妥推进,没有迂回和反复、更没有停滞,坚持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也推动浙大后勤服务实现了高端化、品牌化,突破象牙塔而成功渗透到广泛的社会领域。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计管理应纲目并举,坚持规范化路径
实现后勤会计管理的实效,必须在保障业务顺利开展而成本不至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抓好三个“规范化”和两个“重点”建设,以此为业务部门提供支持,三个“规范化”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会计核算规范化、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规范化,意味着会计管理“不缺位,不越位”,因此需要制度化建设来保障。1)完善后勤治理架构,理顺会计管理的体制机制。浙大模式的一个前提是规范的后勤治理架构:董事会、监事会和以总裁为首的管理层。后勤财务总监具有副总裁的超脱身份,会计机构层级明确,管理科学。我国高校后勤应进一步完善治理架构,进而优化会计管理的体制机制。会计机构负责人是对总裁负责,还是对董事会负责,应予以明确,并且规范。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包括会计管理体系、账务处理程序、内部控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和仓储管理制度、财产清查、授权审批、成本核算、财务分析等诸多方面,要重点加强。3)加强财务分析,提高会计报告信息质量,为治理架构层面和内部组织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三)加强后勤会计团队职业化和核心人才遴选任用机制建设
1)关于后勤会计管理团队的职业化建设。植根于浙江大学,浙大后勤人在更高平台上,对会计管理问题做出了深刻思考和精准把握。但从全国范围看,后勤会计团队专业素养不高,直接影响了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和对后勤经济形势判断存在偏差,对新的管理思想、方法不够敏感。后勤会计机构要创造条件,建立竞争和成长成才机制,鼓励团队成员有意识去充实和提升职业能力、服务水平,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和工作业绩的共赢。2)关于会计核心人才遴选问题。管理也是生产力。浙大模式的关键在于一批水平高能力强、敢想敢做、高度敬业的专业化队伍,专业水平高、沟通力强的核心人物是其灵魂。核心人物在会计管理的机制体制设计中起主导作用,形成了会计管理的核心能力。核心会计人才身份地位与负责对象,是影响众多高校后勤会计管理的重大事项。
(四)加强高校后勤会计监管和指导体系建设
当前,无论是高校、教育主管机关还是国家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对高校后勤会计的监管和指导,都相对薄弱。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因缺乏硬性约束而相对有限。因此应加强监督和指导体系建设。一是要继续加强行业指导与监督,二是高校的监督与评价要到位,三是政府监督和管理,包括行业主管部门的地区性成本和效益基础数据库建立、完善,以形成行业评价机制,政府审计监督部门对效益效果和管理过程的审计评价机制和体系,要完善对后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和完善后勤行业成本分担的量化和标准化机制。
结束语
后勤会计管理是我国现代大学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面向新世纪和未来的高等教育改革,不能回避后勤社会化问题,自然也不能对其会计管理问题避而不谈。后勤社会化的根本路径在顶层设计上非常明确。而浙大后勤会计管理模式解决了当前后勤会计管理制度的体制选择,遵循企业会计准则,规范操作,依法纳税,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报告均实现了规范化,因应了国家税制政策的改革调整,具有示范效应,值得在当前后勤社会化阻力重重、高校艰难抉择的时刻进行推广,以切实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为大学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