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模糊语言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模糊语言学范文1
关键词:模糊性;英语教学;教学大纲
自从最早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电机工程系控制论专家查德(L.A. Zadeh)在《信息与控制》(Information and Control)杂志上“模糊集”(Fuzzy Sets)开始,就标志着模糊学或模糊理论的诞生,随着模糊理论研究的发展,模糊语言学(Fuzzy linguistics)也应运而生。虽然,模糊语言学是最近二三十年才兴起的一门学科,并且是介于语言学与模糊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然而,由于它是研究语言和言语中的模糊现象的学科,其模糊语言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用来指导外语教学。因此,从它的诞生开始就引起了语言教学领域,尤其是英语教学领域的高度重视。
一、模糊语言学与英语教师
尽管模糊语言学是语言理论学科系列中正在形成的一门新学科,但由于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中模糊事物和人类思维中模糊概念、模糊逻辑的普遍性,更由于模糊的特征是英语语言的一种重要的自然特征,作为英语教师要搞好英语教学,就非常有必要在语言理论基础方面增加模糊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完全可以想象,如果英语教师具备了一些模糊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就能较好地把握语言的模糊性,在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与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打交道时,处理和解决语言问题就能更加灵活得体。例如,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模糊语言学理论尤为重要。我们知道,由于自然语言中绝大多数词都是模糊词,因此,在翻译时处处都会遇到模糊言语现象,也迫使译者在处理这些现象时使用模糊翻译方法。下面引用一段欧亨利小说(While the Auto Waits)中的描写来说明这个问题:
To repeat:Her dress was gray,and plain enough to mask its impeccancy of style and fit. A large meshed veil imprisoned her turban hat and a face that shone through it with a calm and unconscious beauty. She had come there at the same hour on the day previous, and on the day before that;and there was one who knew it.
再叙述一下那位姑娘吧:她身着灰色衣服,十分朴素,但很时髦,又非常合身,一条大网面纱遮住了她的头巾式无檐帽和面孔,但透过面纱,仍能瞥见她那文静而又美丽的脸庞。她昨天、前天在同样的时候来过这儿,坐上片刻。几天来,有一个人注意到了这种情形。
对比以上译文,可以发现在对英文的翻译中使用了许多语义模糊的词语,就连动词Shone的原意也不得已而忽略了,代替以模糊表达意思“瞥见”。而在上面这段文字中(尤其是在文艺作品的翻译中),如果不采用模糊表达的翻译方法,既无法将原文的基本意思展现出来,更谈不上翻译文学作品要达到的“信、达、雅”的标准,自然也谈不上文学翻译的再创造了。由此我们也体会到,作为英语教师掌握一定模糊语言学理论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运用模糊语言学理论正确认识教学大纲的模糊性
统一的英语教学大纲是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可以说是英语教学的指挥棒。然而,由于教学大纲内容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弹性和不精确性,也就是在此谈到的模糊性,当在看待英语教学大纲时也不能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硬性准则。例如,在针对全国普通高专颁布的《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关于教学目的的内容是:“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以上短短的一段话就包含了几个模糊限制语,譬如“必要的、初步的、一定的”。这些不精确的用语本身就说明了高专英语教学目的具有模糊性,而这些模糊性的限制语又恰恰说明了高专英语教学目的适时得体,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这对于评价教师的业绩以及学生的成绩都大有好处。比如,在评价一位英语教师的教学效果时,我们能不能因为某些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强而另一些学生较弱就判定这位教师的业务能力不行,或教学态度不好呢?如果这样认为,恐怕这种评价就有失公允,也不切合实际,因为,在高专英语的教学基本要求中的教学目的本身具有模糊性,不精确性。并且,事实上,一些学生的应用能力强而部分学生弱都是教学中必然存在的现象,也是教学大纲允许的,也正是由于教学大纲中教学目的的模糊性而必然造成的结果。
除了以上谈到的教学目的具有模糊性外,其中“应用能力”这个术语也具有模糊性。虽然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基础”。在这里虽然明确提出了“应用能力”,然而且不说模糊性极强的“一定的基础”的表述,仅就“应用能力”这个术语在大纲中并没有做任何说明,因而表现出较强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事实上,根据现今外语教学领域里大多数专家的共识,英语“应用能力”主要指的是由美国著名的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这种“交际能力”的概念还包含了由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乔姆新基(N.Chomsky)提出的“语言能力”(competence).根据海姆斯的观点,“交际能力”包含了:(1)语言能力——即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的知识;(2)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即使用功能变体和言语功能的能力;(3)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即学会怎样用语言来做事、交流;(4)对应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交际是一种彼此之间的协调,在协调中有各种对应手段,如怎样能开始一段谈话,怎样转换话题,怎样结束谈话等。因此,就“应用能力”这个术语运用于英语教学中时,英语教师究竟该怎样认识和理解,究竟该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怎样理解“交际能力”中包含的四种能力,或许对于许多教师来说仍旧是模糊的。然而,只有当我们了解了“应用能力”的模糊性之后的这样一个大前提,才可能对“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才不会简单地、绝对地看待“应用能力”的问题,也才能符合实际地、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模糊语言学正确认识英语教学法的模糊性
英语教学法流派多种多样,理论各异,新观点、新方法、新学派层出不穷。到目前为止,已有十几种教学法流派存在。如,传统的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听说法(Audio lingual Method)、阅读法(Reading Method)、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暗示法(Suggest Method)、视听法(Audio Visual Method),以及近几年产生的程序教学(Programmed Instruction)和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 aided Language Instruction)等等。从这些英语教学学派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来看,它们都不是随心所欲的,都有其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其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理论基础之间既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的各具特色的个性,同时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继承发展的共性关系。而恰好就是这种共性关系使各学派之间的界限彼此模糊,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比如,听说法和视听法,这两种教学法既在基本特点上存在差异,又存在着共性,表现出二者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听说法的基本特点强调:(1)以句型结构操练为主;(2)在口语基础上培养书面语;(3)不用母语;(4)反复模仿,强化操练。而视听法的基本特点强调:(1)幻灯图像和录音视听相结合;(2)感知整体结构的对话;(3)充分利用幻灯、录音视听教具;(4)在口语基础上进行书面语教学;(5)集中强化教育。概括地讲,二者界限的模糊性表现在:(1)它们都强调在口语基础上培养书面语能力和用外语讲解外语以培养外语语感;(2)它们所产生的心理学基础都是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tic Psychology)和描写语言学(descriptive linguistics),而这就不可避免会使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共性。
可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了解并掌握英语教学法的不同流派的个性、共性以及彼此间的模糊性,从而扬长避短,博采众长,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体系大有益处。
综上所述,探讨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教学同模糊理论以及模糊语言学的关系,提倡用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英语教学,将有利于提高我国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晓明.模糊性:人类认识之谜.人民出版社,1985.
[2]苗东升.模糊学导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3]陈治安.模糊语言学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Chomsky,N.Language and Mind. New York: Harcourt,Brace & World,1972.
[5]Zadeh,L. A.“Fuzzy sets” Information and Control,1963,8:338-2353.
模糊语言学范文2
关键词:模糊性;模糊语言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242-01
0 引言
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模糊语言已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 并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1965 年, 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教授提出了模糊集合论, 模糊理论的提出衍生和发展了一系列与模糊概念相关的学科: 模糊诗学、模糊语言、模糊逻辑、模糊控制技术与模糊家用电器等。20 世纪60 年代, 美国语言学家拉科夫将其理论运用于语言学, 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得以明确和专一。在我国, 率先对模糊语言学进行研究是伍铁平教授, 他于1979 年发表了《模糊语言初探》一文, 学者们开始纷纷从不同角度对模糊语言进行研究。对模糊语言的研究是语言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模糊语言理论对语言中许多模糊现象有着很强的解释力, 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描述、研究语言的新途径, 其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我们对语言的本质以及语言使用的认识, 也为我们正确认识当前英语教学中的模糊概念、指导英语教学实践以及培养教师和学生的交际能力等方面带来了有益的影响与启发。1 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特点
1.1 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模糊语言学的基础是模糊集合论。没有模糊集合论,也就不会有模糊语言学。所以国内外学者在模糊语言学研究上的基本方法都是以札德的模糊集合论为基础对语言的模糊性展开定量和定性的研究。一般说来,我国学者的模糊语言学研究倾向于定性的研究,西方学者则倾向于定量研究(数理逻辑运算和实验统计测定)。德在发表于《信息与控制》(Information and Control )杂志1965年第8 期的论文《模糊集合》中明确指出:“模糊集合是其成员隶属度构成一个连续集的所有成员组成的一个类”。在传统的集合论中,每一个集合的成员要么属于它(隶属度为1), 要么不属于它(隶属度为0)。可是, 在德看来,对现实的自然界中碰到的对象进行分类,经常会找不到精确判定其资格的根据。他指出:“‘美人’或‘高个子’这些概念并不能构成一般数学意义上的类或集合。但事实上,这种不能精确划分的类在人类的思维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札德提出用模糊集合的方法来处理模糊现象,来研究模糊概念。可见,札德是受模糊语言的启发而提出模糊集合论的。札德在为《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百科全书》撰写“模糊集”词条时写道:“‘意义’、‘智能’、‘爱情’都是模糊概念。模糊集合论这个分支学科的起源是从‘语言学’方法的引入开始的,它转而又推动了模糊逻辑的发展。”(注:转引自伍铁平《模糊理论的诞生及其意义》(上),《百科知识》1987年第1 期,第14页。)由于这个原因,从模糊集合论的诞生之日起,它就对语言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模糊集合论适用于语言模糊性研究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语言范畴实际上就是某一个论域中的模糊集合。范畴的核心部分是范畴中所有成员共有的典型属性是明确的;但是范畴的边却是模糊的,不能明确地加以确定的。传统集合论的基础是二值逻辑。在二值逻辑中,一个命题,即一个表达明确意义的陈述句,其真值要么是真(记作“1”), 要么是假(记作“0”)。根据这种二值逻辑的集合论, 一个概念范畴的内涵和外延都必须是明确的。例如“吉尔是个教授”这个命题,只允许取值“1”或“0”,即吉尔或者是个教授或者不是个教授,二者必居其一。可是,要是我们将这个句子中的“教授”改成“好人”的话,问题就出现了。因为“好人”是个模糊概念,其内涵十分清楚,每一个人都很容易判定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但这个概念的外延却是不明确的,因为我们不知道一个人要好到什么程度才算得上是一个好人。对这样的命题,就不能简单地用“1”或“0”去描述其真值。德看出了二值逻辑的缺陷,提出以“隶属度”(注: 关于“隶属度”( degree of membership)的概念及其在语言分析中的应用,详见M.Smithson, 1987. Fuzzy Set Analysis for 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New York:Springer-Verlag.Chapter 1,pp.9―12.)的概念来解决这个问题。即对于像“好人”、“坏人”这样的模糊概念的集合,规定其成员对该集合的隶属程度,可以取闭区间[0,1]内的任何实数值,即可以在[0,1]的区间内连续取值,这样,模糊集合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个隶属度与之相对应。这个隶属度就构成了这个模糊集合关于它的元素的隶属函数(membership function)。隶属函数可用以描述各种模糊集合,这使得模糊集合论在研究各种模糊事物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1.2 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的特点
我国学者在定性研究上比较成熟,成果较多,特别是基于汉语的对比分析方法更受到西方学者的赞誉。西方学者在模糊语言学研究上多采用数学分析和哲学分析的方法,他们对汉语语料不够熟悉,对汉语的语言模糊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对我国的模糊语言学研究比较感兴趣。概括说来,我国学者在模糊语言学研究上的特点可概括为:
(1 )以汉语为基础的跨语系对比及词源对比研究。这类研究又分为共时对比和历时对比两种。其中,伍铁平将模糊语言的历时对比同修辞学、词汇学和词源学等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内容,把模糊语言学研究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受到国际语言学界的好评。
( 2)我国的模糊语言学研究不仅涉及了几乎所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而且还与文艺理论、心理学、人工智能、逻辑学、美学、语言教学、控制论等众多学科相联系,并在所有的这些学科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研究领域之广、应用效果之显著、产生影响之深远,在我国语言学史上实不多见。
(3)我国的模糊语言学研究既有宏观的理论探讨、 理论建构,又有微观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另外还有大量的应用研究。所有的这三类研究初步构成了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的比较完整的体系。
2 模糊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1 模糊语言理论可以帮助正确看待英语教学中的各种模糊概念
大量模糊信息的存在是模糊教学的客观基础。教学大纲的内容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弹性即模糊性,“较强的”、“一定的”、“良好的”等词语虽模糊, 却是比较恰当的表述。认识到教学目的的模糊性, 有利于客观评价教师的业绩和学生的成绩。学生的能力水平在本质上也是模糊的现象, 但我们却习惯于用精确的分数来体现。这种以人为的方式把本质上是模糊的事物精确化的做法虽然便于统计和比较, 却未能真正反映事物的本质, 反而容易使学生过分注重分数而不重视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运用。因此用四分制的优、良、中、差, 即模糊集合概念来评定学生的成绩更准确恰当。英语教师必须认识到现代英语教学法流派之间的模糊性。现有的语法翻译法、口语和情景教学法、听说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等十几种教学法的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理论基础之间既存在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的个性, 同时也存在相互联系、相互继承发展的共性关系。这种共性关系使得各流派之间的界限彼此模糊。我们可以用模糊集合论来分析英语教学法不同流派的个性、共性以及彼此之间的模糊度, 以便能更好地了解这些教学方法, 扬长避短、整合优化, 摸索出适合教师个人和所教学生的教学方法。
2.2 模糊语言理论可以指导英语教学实践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往往习惯于给学生灌输各种“准确”的语法规则和词语的“准确”解释, 但学生在实际运用时却发现, 几乎所有的语法规则和词语解释都有例外, 这种“例外”正说明了语言中模糊现象的普遍存在。要更好地解决这种“例外”难题, 就有必要以模糊语言观点来指导英语教学。英语教师, 要搞好英语教学, 就有必要在语言理论基础方面增加模糊语言学的理论知的语言环境, 灵活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这样才能使译文更准确和得体。
2.3 模糊语言理论可以指导师生更好地培养交际能力
模糊交际能力是充分认识语言的模糊性, 并理解和懂得在何种情况下如何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既要识别他人使用模糊语言的策略意图, 又要策略地运用模糊语言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模糊语言形象生动, 且富有含蓄性、委婉性、暗示性及灵活性, 适当地、恰到好处地运用模糊语言, 能增强教师职业口语的艺术性, 从而提高教学和教育的效果。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厄尔曼所说,“语言词汇中的模糊性在某些情况下是一种障碍, 在另一些情况下却是一种优点。”语言越来越考虑到人们的感情需要避免太直接唐突的表达, 语言的模糊性也更微妙, 往往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表现: 第一, 添加附加词, 将某些意义模糊的词语附加在概念和意义明确的表达式之前, 使整个表达具有模糊性, 如I will give you about 5 minutes to discuss the topic. 在课堂任务的布置上留有时间余地; 第二, 在表达中运用意义本来就很模糊的词语, 委婉地批评, 效果更好, 例Most of the students behaved w ell in this dictation, only some of yours leave a lo t to be desired; 第三, 利用模糊限制语, 缓和语气, 更易于接受, 如I would suggest that you practice more after class; 第四, 利用模糊结构, 运用特殊的句式结构, 如虚拟语气句式, 委婉否定结构等传达模糊意义。如If I were you, I would say it in this way。
作为学生, 应该了解和适应这种模糊的教学用语的策略, 进而学会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回应或主动与教师交流, 使师生交际更加轻松活泼、礼貌、得体和周全, 这样教与学就在默契中同时促进。
3 结论
模糊语言学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语言本质以及语言运用的认识, 对如何有效解决当前的英语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将模糊语言学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 启发学生经过推理、想象、分析、对比、鉴别和判断去捕捉模糊语言的深层信息, 是英语教学中值得尝试的一项内容, 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准确理解他人的礼貌策略的能力、学会利用语言的模糊性达到交际意图, 这在当前英语教学过分强调准确的情况下, 对指导外语教学实践、培养师生交际技巧等, 都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Zadeh, L.A. Fuzzy Sets [J].Information and Control, 1965.
[4]张明,朱小美.当代国外有关模糊语言学的主要研究简评[J ].当代语言学, 2005,(3).
模糊语言学范文3
关键词:模糊语言;语境;顺应;认知;认知经济性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2-0097-04
一、模糊语言
语言使人类面对一种悖论: 一方面, 人类能够用语言表达;另一方面, 语言的表达并非无限准确。[1](P137) “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其模糊性”,[2](P3)这是自然语言才具有的特性。在言语交际中,除了很少部分言谈是刻意要求人们按原意去理解之外,日常会话中大多数言谈都是比较随意的或松散的,都不同程度地带有约略、模糊、笼统、含混等语用含糊现象。[3](P194)
语法歧义、语用模糊和语义含糊是语言模糊的主要表现。国内外学者一般认为“歧义”是作为一种脱离语境和上下文的“型”(type)来研究的;一种歧义的型在具体语言环境里的表现是“例”(token) ,“例”不一定有歧义,即使有,也往往可以借助于语境而去除。[4](P104) “说话人在特定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这类现象”,[5](P29)也是模糊语言的一种现象。但我们通常提起的语言模糊是指自然语言中天然具有的语义模糊现象。何自然提出四种类型语用模糊,即:(1) 连续体(continuum)型含糊。连续体型含糊指命题真假之间存在一种界限不明的延伸。例如色彩的概念。(2) 类属范畴型含糊。类属范畴型含糊指某个类属范畴内产生的含糊概念。这是由于事物具有上位类属和下位类属的原因。(3)命名评价型含糊。命名评价型含糊指说话人对命题进行主观评价时出现的含糊(名物判断价值含糊、抽象概念含糊、相对概念含糊、相近概念含糊、元语言含糊、引述词语含糊)。(4) 模糊限制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属于这一类型。[3](P191~193)笔者认为何自然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模糊语言的模型。正是模糊语言的四种类型。
在命题逻辑中,一个命题只有真假二值;取真值为“真”,是为真命题,取真值为“假”,是为假命题。这是逻辑语言的表达,但自然语言表达的意义往往不是完全“真”或完全“假”,而有可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概念。按照逻辑学的“非真即假”的逻辑,模糊语言并非科学、严密、可靠,而模糊语言作为处于真假之间或真假难定的语言现象既然普遍存在,一定具有其存在的道理。笔者认为模糊语言符合人类的认知模式、是语境选择的结果,是精确的、科学的语言。
二、人类的模糊认知
大千世界,事物纷繁复杂,人类凭借自己有限的视觉、听觉、嗅觉以及感觉来认识周遭的事物。人类拥有现代的“精确”科学仪器来对地球及宇宙进行认知仅仅有百年的历史,然而语言的产生却远远早于现代仪器。语言形成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而人类早期对世界的认知只能通过人类固有的身体器官自然地、有限地(应该说是极其有限地)进行,因而语言注定由于人类认知的局限而生而有限。
(一) 客观事物本体决定论
传统的排中律是不切合实际的,凡事不能非白即黑,二者之间会有不分明的地带[6](P18)。客观本体概念界线不明,二值分析的逻辑方法对此无从界定。何为溪,何为河;何为海,何为洋。额头到底是脸还是头?女性到底有没有喉结?这些客观本体本身就是不明确的概念,人类又如何对其进行明确的界定呢?客观事物本体存在在二值之间的过渡过程中,使其非此非彼,亦此亦彼。世界是一个整体,客观事物本体之间具有普遍联系性,事物之间具有连续性。各种颜色之间的不断过渡性最能说明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讲,所谓蓝色和紫色只是相对颜色,介于蓝色和紫色之间还有许多种蓝紫色或者紫蓝色,只是紫色或蓝色的色谱程度高低不同。世界中的颜色本身就构成一个连续,各种颜色之间并非泾渭分明。但是人类用于描述客观颜色的语言却不能伴随颜色的逐级过渡而有千百变化,只能以有限表现无限。例如,可以将蓝紫色模糊地称为蓝色,也可以模糊地称为紫色,都为人们的认知所容。
(二)认知的主观性
Langacker认为语言与视觉、感知一样具有主观性。[7]人类用各自主观的语言描述客观世界。语言中一些词类和语法结构中普遍编入“自我”主观性特征的语义成分。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不援用“主观性”概念是无法解释清楚的。[8](P341)比如“人权”、“民主”、“自由”等抽象概念,“大”和“小”这样的相对概念,“东”“南”“西”“北”这样的固定概念都是人类对世界进行主观分解的结果,而这些概念都无法精确地二值化。
(三)思维的模糊性――认知角度
扎[9]认为人类智力同机器智能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别,这种差别表现在人的大脑能够用不精确的、非定量的、模糊的方法进行思维和推理。这与二值论的逻辑语言以及机器语言不同,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人们认识到人类的认知和与外界的相互交涉多是以模糊子集的方式进行的。[10]
典型集论以集合中典型与非典型直接的关系的形式来说明模糊性。 Smithson指出“典型”有两个特点:一是典型本身是其代表的范畴的一分子;二是范畴中某一个体与典型的相似度低,其隶属度就低。[11](P58)比如“狗”的典型如词典定义一般,则越是符合其典型特征的狗就是典型的狗,符合一部分的、少部分特征的狗的隶属度降低,但仍然是狗。总之典型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从典型与非典型直接的关系来处理模糊性。一个非典型离典型越近,他的隶属度程度就越高。[6](P95)
三、模糊语言的顺应性
语境对话语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其主要体现在语境对交际者言语编码的限定与调节。[12]这表明说话人应“顺势而言”,即应根据具体语境而选择恰当的言辞以及策略来完成交际。模糊语言,作为自然语言的特殊语言现象, 其产生、存在以及无处不在地使用是说话人在表达自己观点、交际过程中不断选择顺应语境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一)顺应的原因
自然界发展至今无疑不是各种类的生物“适者生存”的结果,这说明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有着重要过滤性的选择作用。人类的语言(各种语言)也是长期以来人类为应对各态的语境不断改变、调整、顺应的结果,语境对语言同样有助选作用。语境的动态性和交际目的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模糊语言的合理顺应本能。
1.语境的动态性
Verschueren提出了动态语境论, 认为语境是在交流的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13]Sperber & Wilson(2001)进一步指出诸如交际行为人的角色、交际对象、交际场合、时间、空间、交际者的心理活动等语境因素都会随交际推进而不断改变, 从而生成新的语境。 语境的变化要求相应的语言与之相符合,由此,语言的模糊性是在适应语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14]例如:
A: Would you like to do me a favor?
B: Sure. What is it? A: My mother’s sick. I need to go home to have a look at her, but my car doesn’t run well recently. I’m afraid my car is not in a good condition as well.
A: Oh,perhaps I can take a taxi…
B的态度由积极响应到含糊拒绝导致了语境的变换。语境的转化要求说话人以语言与之顺应, 因此B用了“I’m afraid”这个致使语言模糊的“直接缓和性模糊限制语”[3](P181)以顺应语境的动态模式,随之A的“perhaps”(直接缓和性模糊限制语)用以动态地应对动态的语境。
可以看出,语境和话语相互作用,话语构建语境,语境又决定语言选择,语言再顺应语境,周而复始,循环交际过程。正如胡庚申[12]所说,语境与话语的构建关系表现为说话人为了实现预期的交流目的而不断地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和策略顺应或者利用即刻语境来构建即将语境的动态语用过程。
2.语言的意向性
Grice将表达者的意义作为其发出话语从而对受话人产生某种效果的意图, 该意图的传递是通过使受话人意识到该意图来实现的。[15]说话人的意图就是言语发出的动机。交际中的话语构建始于意向, 又终于意向 [16]。语言的意向驱动说话人寻找构建话语的合适语言,没有语言的意向,语言将是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符号。模糊语言是一种充满动能的语言,它可以调节、协调说话人的意向,可以使说话人的言语意向根据语境的走势顺应受话人的理解或者悖逆受话人的理解。
(二)语境顺应
Verschueren认为交际语境包括交际行为人的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 以及与交际活动相关的物理世界。这是语境的三个维度。[13]模糊词语的隶属函数值可能随不同语境而变化,但这种变化局限于一定的范围,遵循一定的规律。[6](P17)
1.心理顺应
Carroll认为在语义网络中,分级网络模型(hierarchical network model)词有高低之分,例如表示“动物”的接点比“鸟”的接点高。他认为人类不可能将所有信息储存起来,否则是“浪费记忆空间”,反而可以把信息储存在网络中,有需要时取之。[17]如法炮制,Collins & Quillian认为语义信息的储存空间有限,最好是将其储存在网络中的某处。[18]这被称为“认知经济原则”。
人类提取语言,为达到“经济”的目的,喜用上义词,并喜用模棱两可的模糊表达。人们表达中的模棱两可是人们言语“经济”的心理选择。模棱两可,意味着意义在一定范围游移,适合多种情况描述、具有不确定性,给说话人自我“屏障”,并非“非此即彼”,留有余地。
2.社交情感顺应
由于语言是在社会环境中演变和发展的, 它的使用无疑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19]这就是说语言的使用应顺应社交世界的语境因素。语言的模糊表达更加顾及社交语境,有利于说话人与受话人的情感共鸣。假设说话人以受话人的不算优点作为优点进行恭维,例如,一位母亲为鼓励孩子画画而对孩子画得不尽如人意的画进行夸赞,此时如果含糊其辞地说“我觉得宝宝的画画得还是不错的”,其中“我觉得”以及“还是”是两个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对句子进行了模糊处理。如果去除这两处模糊限制语,该句就变成“宝宝的画画得不错”,就孩子的真实画功以及画质而言,妈妈的话是“说谎”。因而,进行了模糊处理的言语符合社交目的,维系了情感。
3.物理顺应
任何交际行为都不可能脱离现实的物理世界,也就是说交际总是在某一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Verschueren指出时间指示词和空间指示词是语言为物理世界坐标的两种最明显的方式。[13]因此语境不可能独立于时间和地点,从而语言的使用选择须思及交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语境纵横变迁,具有时间和空间两个坐标杆,而且每个坐标杆皆以共时和历时进行坐标标识,人们不可能在所有坐标的任一处设置并使用语言,因此人类的坐标标识点是模糊的,这符合Carroll以及Collins and Quillian的“认知经济原则”。
因此人们在时间上的大致坐标,例如“前段时间”、“一会儿”等等,以及对空间的坐标点的描述用“上”、“下”、“左”、“右”等, 就是基于“认知经济原则”而对物理世界指称的顺应。当然,除了对“认知经济原则”的适应,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有限性的结果。聪明的人类虽无法使用无限的语言表达时空坐标上的标识点,但他们却发现了时间和空间内部存在的相对关系,利用例如“前后”“上下”这样的关系标识词进行非精确但明了的表达便解决了人类语言的有限性问题。这就是模糊语的强大功能。模糊语表述模糊,但是可清晰地表明时空关系,对于四维的物理世界而言,能够利用有限的语言表达相对的关系是人类的创举,是人类化繁为简的睿智所在。
在语言这种成像方式中,现实不再是一道浊流,而是一个由各种因素构成的世界。[19](P356)人们对由各种因素构成的世界的认知过程和结果建构成为语言这个“像”,因而对世界认知的不确定性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语言的模糊性。“语言是为客观世界的需求而存在和改变的,要想符合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的要求,语言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模糊性是灵活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P47)
人类对语言创造的经济性也是语言模糊性的重要根结。绝对精确的话语在自然语言中是难以立足的, 因为根据以上论述,语言天生具有模糊性,它符合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规律,符合人们的认知心理,符合社会情感需求,符合物理世界与语言相互映像的可能,因而,模糊的即是精确的、科学的。因为正是由于模糊语言的存在提高了说话人在话语中提供的信息的信度、详度以及关联性。
[参考文献][1]马壮寰.精确与模糊[J].外语学刊,2009,(6).
[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何自然. 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俞东明.语用学定义与研究范畴新探[J].浙江大学学报,1993,(4).
[5]俞东明.语法歧义和语用模糊对比研究[J].外国语,1997,(6).
[6]张乔. 模糊语义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M].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8]Lyons,J. Linguistic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9]札德. 模糊集合、语言变量及模糊逻辑[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4.
[10]Zadeh, L. A. The Concept of a linguistic variabl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pproximate reasoning(III) [J]. Information Science, 1975,(9).
[11]Smithson, M. Fuzzy Set Analysis for 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s[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7.
[12]胡庚申. 国际交流语用学――从实践到理论[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13]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14]Sperber, D. &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Second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15]Grice,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 P. & Morgan, J.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 3: Speech Act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
[16]冉永平, 张新红. 语用学纵横[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7]Carroll, D.W. Psychology of Language(5t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1.
[18]Collins, A.M.,& Quillian, M. R. Experiments on Semantic Memory and Language comprehension[M]. In L.W. Gregg(Ed),Cognition in Learning and Memory. New York: Wiley,1972.
模糊语言学范文4
关键词: 跨文化语境 文学语言 模糊性
一、语言模糊性(fuzziness)的理解
什么是模糊性,不同学者有不同的释义。马尔提(Anton Marty)在其《对普通语法和语言哲学的基础的研究》中说:“我们所说的模糊性,就是指某些名称的应用范围不是严格地划出的这种现象。”麦克斯・布莱克(Max Black)在《语言和哲学》中也写道:“……一个语词的模糊性,就表现在它有一个应用的有限区域,但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不明确的。”耶格尔(Yager)曾给模糊性下了一个更为可观的定义,他说:“模糊性就是指一个命题与其否定命题之间缺乏明确的区别,具体地说,一个概念离它的否定面愈远,它就愈不模糊,相反,如果一个概念离它的否定面愈近,这个概念就愈模糊[1](P27)。”皮尔斯则指出:“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时,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思考,实际上仍不能确定,是把这些状态排除出某个命题(proposition),还是归属于这个命题。这时候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转引自伍铁平,1999:136)。”谢弗勒将模糊性划分成两种:一种表现人脑的局限性,一种来自自然界本身根深蒂固的界限不清的特点。
在汉语中,亲属称谓非常复杂,标准较乱。而在英语中亲属称谓则简单多了,如,brother既可表示“哥哥”,也可表示“弟弟”;sister既可表示“姐姐”,也可表示“妹妹”;uncle的概括性更强,可同时表示汉语中的“叔父、伯父、舅父、姨夫、姑父”等。
导致语言模糊性的另一原因正如伍铁平老先生所说:“客观世界的事物是无穷尽的,语言必须尽量用最少的单位来表达最大限度的信息量,否则语言就会非常累赘,语言打破客观事物或概念的界限,用同一个词表达各种不同的感觉,就可以大大节省语言单位。这是语言模糊性质存在的内在因素。”(1999:24)所以在实际语言中,我们常能发现一词多义、多词一义的现象。由此可见,模糊性是主体(语言的使用者)、客体(语言所指的对象)及语言互动的结果,是由这三方面的特点同时决定的,语言是模糊性的表现形式之一。
根据传统的二值逻辑(two-valued logic),一个概念范畴的内涵和外延都必须是明确的,命题非真即假,如互补反义词“生―死”,二者不可兼顾。然而在人类社会中,许多概念二值逻辑无法解释,它们除属于或不属于某个范畴外,还具有另外一种可能性的事物,它们属于多值逻辑(many-valued logic),这些集合的核心区域的属性是明确的,是所有成员共有的典型属性,模糊属性都出现在两个集合的边缘区域,是集合的非典型属性,为少数成员拥有。如,“漂亮”的内涵很清楚,我们能很容易判断长相什么样的女孩是漂亮的,但“漂亮”这一概念的外延却是不明确的,因为我们很难给出一个标准,究竟长得什么样才算“漂亮”。
但是,语言的模糊性(fuzziness)决不等于含糊不清(vagueness)。在科技论文、法律文书及政府声明等的处理时,必须使用清晰精确的语言,以避免歧义。但模糊语言也有它施展本领的地方。它不但能较好地解决日常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交际困难,在文学作品中,更能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学欣赏价值。如,“Well...mm...It’s really something.”来回答他人的提问,既在一定程度上顾全了提问者的面子,又保持了自己的立场。
二、语言模糊性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因为追求某种特殊的效果,而刻意为之。这种情况又以文学创作中较为常见。Ullmann曾经提出,模糊性尤对诗歌作者和其他文学创作者是一种优点。的确,适当的模糊处理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它的距离感和朦胧感,它那含而不露、曲折委婉的意蕴反而是“精确语言”所无法企及的。这方面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音韵的调节,词语的活用、妙用,比喻、夸张、双关、似非而是的隽语等的运用,都可以为作者的行文增色不少。Robert Burns的“O,my love is like a red,red,rose,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现在已经是后人传诵的爱情名篇了。它之所以牵动了无数少男少女的情思,其中的玄奥之处正在于那一朵忽近忽远在“六月里迎风初开的红玫瑰”。在莎士比亚的Hamlet中,当主人公抒发对Ophelia的炽烈情感时,曾这样表白道:“I love Ophelia:Forty thousand brothers could not,/with all their quantity of love,/Make up my sum.”“四万个兄弟”加起来的爱到底是多少?这个问题恐怕谁也无从回答。但关键在于,读到这里又有谁会不被那忠贞不渝的美好感情所深深打动呢?
语言的模糊性是各民族语言的共性,在中西方文化文学中,含蓄而谦虚地使用模糊语言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有意识地使用模糊语言能使话语显得非常委婉、礼貌、幽默等,同时又能达到交际目的,是语言使用者常用的一种表达策略,如:
礼貌用法:
A:How about my new dress?
B:I like the colour very much.
B的回答很模糊,她既没有说A的裙子好看,也没说她的裙子不好看,而是说“I like the colour very much.”,显然,B不喜欢A的裙子,但又不便直说,因此她故意模糊回答A的问题。从B的回答,A不难发现B对她的裙子的实际看法,同时也觉得这种回答更容易让人接受。
幽默用法:
“I want to ask you for a favor,but can you keep it as a secret for me?”Asked John.
“Certainly I can.”Answered David.
“I’m short of money these days,will you lend me some?”
“Oh,don’t worry,said David,“I’ll take it as if I didn’t hear you.”
得知John想借钱后,David既不说借也不说不借,而是急智地给了一个模糊的回答,David立即就能明白他婉言拒绝。
委婉用法:
在中西方文化中“上了年纪”和“老了”是一对相邻的模糊集,人们常用“上了年纪”婉指“老了(old)”。“没了(to be no more)”、“谢世(to end one’s day)”、“睡了(go to sleep)”、“圆寂”,“作古”,“驾崩”、“归西(go to heaven)”等都是“死”的模糊表达。而“床第”、“那事儿”、“”、“云雨”等词语是对夫妻性生活(to make love,to sleep together,to make it etc.)的模糊表达。
三、语言的模糊性的语用功能
模糊意识是关于人们认识中对于对象类属和性态的不确定的基本形式和本质特征。它有着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于主体在把握对象类属和性态时缺乏明晰的划分而产生的,而另一种是主体意识把事物之间区分和界限加以模糊的处理,然后再通过压缩、抽象出若干相对明晰的界限,以达到对事物比较精确的认识。语言的特殊魅力,常常存在于它的模糊性之中。
所谓语言的模糊性,就是指语言没有确定的外延,但有一定的内涵,它表达某些事物时是朦朦胧胧的,既指定一些事物,又不十分明确,例如“美”这个词,给人一种肯定是比一般好的概念,但是多好,就没有一定的度量标准也即没有明确的概念。唯一能度量模糊语言的是事物的一般规律,所以语言的模糊性有它的一般基础,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也正是由这一点,人们才可以理解和感受到语言的模糊性的意义和作用的。模糊语言既然是人类语言发展的高级阶段的产物,它就有别于精确语言的作用和特点,它给人们带来感受和认识上的多样性、灵活性和随机性,它是精确语言无法替代的。它主要用来表达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而不是表达事物本身,又为人们的审美活动所必需的,更是修辞的重要手段。
语言的模糊性能丰富语言的表现力,这一点在文学作品中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信息发出者、作者在作品中常常使用模糊语言,以创造一种意境,表达某种感情,让信息接受者、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同时,模糊语言也能给文学作品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增强艺术感染力。如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是这样描写“邻家之子”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那么“邻家之子”究竟是多长多短,本来有多白多赤,究竟有多美,肯定还是模糊的?难以回答。所以美感就在于“似与不似”之间,不可用明晰确切的语言来界定。
情感是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之一。格式塔心理学告诉我们:不完全的形式呈现于眼前,会引起人们一种追求完整、追求和谐的强烈冲动;残缺之情、言外之情更能撩起人再延伸、再创造的欲望。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愁情可载可量吗?所以,保持一个形象(包括其语言的完整性)的模糊性,比清晰、准确地选择要好得多。
四、结语
表达有时需要语词的模糊性;假如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语词的模糊性,那么就会使我们的语言变得如此贫乏,就会使它交际和表达的作用受到极大限制,而其结果就是摧毁了语言的目的,人的交际就很难进行。可以这样说,模糊性正是语言自身魅力的最好体现。认识和掌握语言的模糊性特征对于语言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弗洛依德.心理学与西方文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2]胡和平.论文学语言的模糊性[J].济南大学学报,2002.5:32-39.
[3]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许国璋.论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6]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模糊语言学范文5
关键词:模糊语言 语用功能 大学英语教学 启示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自然属性。因为语言是人类认知事物、进行思维、交流信息和沟通情感的手段,是在实践中自然形成的。语言的模糊性主要是由语言单位之间所具有的界限的不确定性和语言单位自身意义具有的伸缩性引起的。语言的模糊性不仅表现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而且还具有独特的语义特征、丰富的语义内容和微妙的语义功能。模糊语言历来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但模糊语言的正确使用能够使交际时语言的运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抓住关键信息,正确理解模糊语言的等值信息对提高大学生在英语的应用能力方面大有裨益。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部分现状:在教学过程忽略英语语言的模糊性。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个固有特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存在着大量模糊现象。但是由于许多年来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受传统结构主义和二值逻辑(非此即彼的逻辑)的影响而忽视这个特征,我们总是将语言的固有特性归结为精确性,因而在教学中我们片面地强调语言的精确性,而无视语言的模糊性,这种语言知识掌握的不完整性或多或少地导致了教学理念的偏差,而这种偏差或许造成了我们单调乏味的教学方法,也造成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从而导致了教和学均事倍功半的局面。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课文的处理上,往往只限于做一些静态性分析(根据语法规则和字典中条文规定来做的分析)。很多教师脱离课文实例,一味地强调精确性,将某些词语或者短语在词典中的精确释义罗列出来,这样便会造成学生无法灵活而恰当地使用这些词语,甚至对英语本身丧失了学习兴趣。这种英语教学带来的直接后果使学生对英语的掌握仅限于对一些单词的某些字典释义的掌握,无法实现掌握英语这一语言的交际功能的学习目的。学生要么无法向英语本族人有效地表达自己,要么所表达的英语听起来很呆板,很书本子气。这或许是因为他们对语言的模糊性的特性以及语言的精确性和模糊性在某种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这一事实知之甚少的缘故,也就是说,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在某种情况下其概念可能是精确的,而其意义在某些具体情形中有可能是模糊的。这便是语言使用中所体现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得体性。
例如,数词是英语学习者接触英语最早习得的一个基础部分,多数英语学习者认为数词表达的是一种很精确的概念,在英语学习中是最简单、严谨的部分,而在英语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数词的很多用法表达的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如:The parson officially pronounced that they became one.句中one原本表达的是精确概念“一,一个”的意思,但是在此情境中,此句只能理解为“牧师正式宣告他们成婚”。又如,“a couple”是一个具有精确意义的短语,是“一对,一双”(尤指男女),但在英语口语中,短语“in a couple of days”是个模糊概念,意思是“两三天”或“几天”。再如,We’d decided to sell our house,but then we began to have second thoughts.句中second在此表达的是“再三考虑,再次考虑”的模糊概念。大学英语课本中曾出现过这样的翻译练习:He was in the seventh heaven last night.部分同学直译为“他昨晚在第七重天。”而另一部分学生将“heaven:天堂”和“死”联想到一起,就翻译成“他昨天晚上死了。”事实上英语中“the seventh heaven”喻指“高兴”,数词seventh在此表达的是一种模糊语义,无需直译。
因此,根据实情对词语或短语的用法进行动态的分析不仅可以调动课堂的气氛,也能帮助学生对英语的理解更加生动、实用、得体。
二、注重模糊性的语用功能,灵活地运用语法和约定俗成短语结构。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们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所学的课文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符合他们在中学所学习的语法规则的语句?为什么一些句子的真实含义和他们的理解大相径庭?
在模糊理论的启发下,我们也认识到作为自然语言的英语除了其精确性和模糊性是其固有的特征外,还有另外一个特征,那就是约定俗成。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发展到今天,必定要有其严格的语法规则,否则它就无法成其为交际手段。如果英语没有语法规则来限制和指导,英语学习者就无章可循,无法去学。然而,英语像其他语言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除了由语法规则作框架之外,也离不开约定俗成。从人类行为和人类文化的角度来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约定的交际手段。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象征性系统。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强调语言的精确性,又必须重视语言的模糊性。注重教学中英语精确性和模糊性的辨证关系,让学生们知道二者都是语言所固有的特性。缺乏精确性和规则性就丢掉了语言的科学框架,会使语言结构松散、词序混乱。而让学生们了解英语的模糊性和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技巧有助于他们提高英语水平,更重要的是了解语言的模糊性有助于他们用正确的英语来应对他们所遇到的复杂情形。
鉴于英语语言是精确性与模糊性的结合体,综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这一因素,笔者认为在大学低年级教学中要特别强调语言的精确性,注重语法规则。因为从认知学的角度来看,低年级学生仍处在认知的感性阶段,他们对语言的特征知之甚少,若一味地强调英语的模糊性,突出语言中出现的,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系统地掌握语言,语言知识结构混乱,基础薄弱。因此,在此阶段,应将英语的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句法结构等规则性的知识作为重点,将基础打牢。例如,我们可以在此阶段强调英语词汇构成知识、语法知识,比较英语句法和汉语句法之间的不同等等。
而当他们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严格的语法规则训练,具备了一定的语法基础和英语知识,并对英语特性有了一定认识后,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更加自信了。此时,我们可以开始讲解一些英语复杂的特性,譬如语言的模糊性以及模糊性的语用功能。如:大学英语中有这样一段情景,一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后,与一美国学生进行初次交流后,美国学生问了一句“How do you find it here?”至此,这位学生开始猜测这句话的意思:“你是怎么发现这儿的?”“你是怎么发现这里的这个学校的?”等等,最后,根据上下文以及教师对文化差异和语言约定俗成的特征的启发,学生最终猜到这句话的意思是“Do you like this country?”此外,模糊修辞在英语语言中也非常常见,如委婉、借代、比喻、比拟、双关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补充此类知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英语的实际理解和语用能力。例如,“She is carrying a baby.”的意思不是“抱着孩子”而是“她怀孕了”;再如,与汉语相同,英语中同样用“to be old”,“to go to sleep”,“to be no more”,“to lay down one’s life”,“to pass away”,“to breathe one’s last”,“to go west”,“to depart from his life”,“to go to heaven”,“to be called to God”,“become an immortal” 等来表示“死亡”这一字眼。尤为这些与文化背景相关的知识的导入,增加了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与专业英语相比,大学英语教学更需要加强模糊语言语言功能的介绍。
与英语专业学生相比,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差,目标不明确,加之没有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厌学情绪,因此,如何调动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一直是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探讨的问题。而对模糊语言语用功能的介绍使得学生能够参与课堂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在客观上提高了他们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学效果明显。
四、结束语
总之,一方面,我们应当更加注意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教学中英语精确性和模糊性的辨证关系,让学生们知道二者都是语言所固有的特性。学生只有对这些语言特性有了明确的概念时,才能理解这些现象是符合语言实质的,规则当中有例外也是不足为奇的。随着学生们语用意识的不断提高,当他们毕业之后走向社会时,他们就可以应对各种复杂的语言现象了。另一方面,英语模糊性的语用功能的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Brown.J.Vocabulary:Learning to Be Imprecise Modern English Teacher,1979,(7):25-27.
[2]Channell,Vague Languag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模糊语言学范文6
论文关键词:隐喻文学作品,模糊性语言
当代西方分析哲学的最主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语言分析,而语言分析就是要找到描述世界的基本依据和形式——语义的分析。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勒认为,日常言语的词不能用科学的概念所体现的那些尺度去衡量。同科学的概念相比,日常言语中的词的特点是其不明确性和模糊性,因此经受不起逻辑分析的考验。但我们日常言语用词与生俱来的缺陷并不影响这些词成为引向科学概念的里程碑,因为我们是从这些词中获得对世界的原初的理论认识的。(鲁苓,2004:155)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美是一种不可言传的东西,不可言传的东西模糊性语言,我们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却无法用精确的概念描述和把握它,因为它是模糊的。
在纷繁复杂的语言使用交际过程中,人们往往必须借用模糊或非精确的表达方式来满足各种场合的需要,这是语言模糊性的功用。语言的模糊性和人们日常生活美学的最大范畴接触点就是人们言语中的隐喻——人们选择某种事物来表达另外一些本来无法表达的事物。——这些言语中的隐喻,不但勾起人们通常的联想,还同时诱发了听话者对新的语言异常搭配所构成的意象的想象中国。这种想象就是一种动态的模糊。同时涉及两个不同领域的隐喻话语具有双重影像的特点,隐喻话语的形象,生动和意犹未尽的联想之美就在于此。(束定芳,2008:175)
“The only clues to her intractable nature lay in the twodeep fissures which ran one on either side of her Roman nose, to end pullingdown the corners of her mouth, and in the stony look of the pale-blueeyes.”(Colleen McCullough, 1977:69)
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著名家世小说《荆棘鸟》通过恰如其分的外貌勾勒、出神入化的动作描摹、细腻深刻的心理描绘、精彩真实的人物对话等艺术形式为读者塑造了四位形象各异,生动真实的女性人物形象:恶毒阴险的玛丽卡森、冷漠高贵的菲奥娜克利里、善良无助的梅吉克利里和叛逆活跃的朱丝婷奥尼尔。节选的文字是对这四位女性中的一位初次登场时的外貌描写,通过生动的隐喻为读者刻画了一个年事高龄却依旧个性固执逼人的老妇形象:“the stony look”这一模糊喻扩大了其语言表达的信息量,模糊性的特征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一位普通的上了年纪的老妇为何有着一张坚毅如石化的脸庞?石头这一喻体本身就被人们赋予了顽固的语义,作者此处带着情感喻义的外貌描绘给读者一个强烈的语言暗示:这个人物在小说此后的发展中必然有着异乎常理的行为表现。果不其然,外貌刻板顽固的老妇人正是小说中最为恶毒阴险的玛丽卡森,就是她的嫉妒直接导致了善良女主人公一生的不幸。
“‘Inside that envelope lies the fate of your life and yoursoul. I must lose you to Meggie, but I’ve made sure she doesn’t get you,either.’” (Colleen McCullough, 1977:164) “在那个信封里放着你的命运和灵魂。我肯定把你输给梅吉了,但是我坚信她也得不到你。”(曾胡,1998:174)
生命与灵魂的命运安静地躺于这个信封中,震撼的隐喻喻体赋予了玛丽卡森的遗书——这个毫无生命的东西以恶魔的能量模糊性语言,诅咒操控着无助善良的女主人公的命运,隐喻的语义写作方式带来巨大的思维冲击和模糊性想象延伸,一封平常无奇的遗书又如何能掌控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语言上的隐喻带来的强烈语义上的对比冲突势必让读者心理充满了继续探知小说下文的欲求,这是读者阅读的乐趣,同时也是小说作者高超写作技巧的体现。
法国作家蒙太因有过一段评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优美的短语和隐喻。它们的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枯萎了,其色彩也由于过分一般的使用而失去了光彩;但即便如此,它也无法阻止一个具有智慧的人对这些优美词语的欣赏,也不会贬损那些第一次赋予这些词语如此美妙用法的古代作者的光辉。”隐喻无疑是人类模糊性语言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简爱》,一部毫无疑问的文学巨著,一幅展现十九世纪英国民众普通生活的自然画卷。在这幅瑰丽的画卷中,简爱这一女主人公形象就是那闪闪发光的奇珍异宝。这位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在其得知自己的爱人是一个已经结过婚的男人的时候,第一时间的反应是怎样的?一样的坚强勇敢,无所畏惧吗?不!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用一段出色的模糊隐喻式景物描写充分表现出简爱内心作为一名女性的渴望与梦想破灭后自然的痛苦情感反应,她是一个女性啊,又怎会不痛?在面对转瞬即逝的幸福时!
“A Christmasfrost had come at midsummer; a white December storm had whirled over June; iceglazed ripe apples, drifts crushed blowing roses; on hayfield and cornfield afrozen shroud; lane which last night blushed full flowers, today were pathless with untrodden snow; and woods,which twelve hours since waved leafy and fragrant as groves between tropics,now spread, waste, wild, and white as pine-frosts wintry Norway. My hopes wereall dead---struck with a subtle doom, such as, one night, fell on all firstborn land of Egypt. I looked on my cherished wishes, yesterday so blooming andglowing; they stark, chill, livid corpses that could never revive.” “圣诞节的严寒在仲夏来临;十二月的白色暴风雪在六月里飞旋;冰给成熟的苹果上了光,积雪压坏了怒放的玫瑰,干草地和小麦田上蒙上了一张冰冻的尸布,昨夜还开满红花的小径,今天已盖上未经踩踏的白雪,看不出哪儿是路了;十二个小时以前,树林还像热带丛林般绿叶婆娑,芳香扑鼻,现在却像冬天挪威的松林般地荒芜,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我的希望全都破灭了——一夜之间降落在埃及地所有头生子身上的那种不可思议的命运袭击了我.我看看自己所抱的希望,昨天它们还在那样地开着花,发着光,现在却躺在那儿,成了直挺挺,冷冰冰,铅灰色的尸体,再也不会复活过来.”(贾卫国,2000:32)
如此出色的笔绘模糊性语言,读完全段,相信没有读者觉得这只是景物描写,因为描摹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女主人公的悲凉心境。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说话者并不是在描述一种自然现象,而是另有所指中国。说话者描述的是与这种情况相似的另一种事态。(束定芳,2008:160) “afrozen shroud”一张冰冻的尸布;“now spread, waste, wild, and white as pine-frosts wintry Norway” 现在却像冬天挪威的松林般地荒芜,成了白茫茫的一片……一个接连一个的隐喻迎面排呈而来,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互作用,不管是形象生动的形状相似,还是心理感受上的冲突对比,在最恰当地保持了本喻体之间的联系即模糊性的同时,给了读者探究和共同感受﹑体味女主人公悲哀心境的最好的文字背景,产生共鸣便不可避免。
德国的洪堡特在关于语义模糊性分析的语义场理论中表明:一种语言中的某些词可以在一个共同的概念的支持下组成一个语义场……属于同一个语义场的词,它们在语义上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鲁苓,2004:167)“未经踩踏的白雪”可被看作是冬日万物保暖的被子,也可在作者的笔下,主人公的心中成为“冰冻的尸布;白茫茫的荒芜”,本喻体之间的关系因为感受者心境的不同而出现了感觉上的冲突对比,但形式上的相似性又保证了本喻体属于同一个语义场模糊性语言,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互作用,互动成趣,是一个绝妙的隐喻。本段中的另一个隐喻“埃及头生子的命运”,这一喻体所表征的背景文化知识需要读者对西方的圣经文学有所了解才能充分明白其中的奥妙。总之,文学作品中隐喻的模糊性特征需要读者心灵的领会和想象,同时也需要读者对所涉及的事物的最基本了解,因为语言的美学功能就在于寻找至今尚未发现的联系。
语义学概念中的隐喻被认为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方式,而文学作品则是人类对周围一切事物感知后通过书面表达出来的最完整的反应方式。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因为人类感知能力,文化环境,理解方式的不同出现了模糊性的语言特征,而这种模糊性的语言特征正是文学作品所追求的意境美。只有充分领悟其中蕴含的语义学原理才能真切感受体验这种语言上的美。
参考文献
[1]鲁苓.2004.语言言语交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束定芳.2008.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科林·麦卡洛著.1977.The Thorn Birds [M]. 侯勇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科林·麦卡洛著.1998.荆棘鸟[M]. 曾胡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5]贾卫国.2000.英汉对照描写辞典[Z].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