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近代史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近代史研究范文1
关键词:低盐火腿 食盐替代品 乳酸钾
中图分类号:TS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226-01
1 低盐火腿的研究进展
降低成品火腿中含盐量,生产者首先想到的是降低腌制过程中食盐的添加量及腌制时间,以减少食盐的渗透量。著名的意大利帕尔玛火腿成品所要求的盐分含量必须低于6.7%,实际平均含量约为6.0%。即使如此,含盐量依然很高,若继续降低食盐添加量会导致肌肉中食盐含量过少而无法发挥防腐功能,同时会出现水分活度升高、火腿蛋白质水解过度及肉质变软等现象,因此在降低食盐添加量的同时寻找食盐替代品以保证新产品风味、质构及色泽不发生变化成为干腌火腿的一大研究趋势。
2 食盐替代品
国际上对于食盐替代品在火腿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两个解决方案上,一是使用氯化物部分代替氯化钠,二是使用食盐替代品乳酸钾。
2.1 氯化钾、氯化钙及氯化镁
Alio等人[1]2009年在干腌里脊中使用氯化盐的混合物(50%氯化钾+50%氯化钠)代替单纯氯化钠作为腌制剂,结果表明产品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及感官特性均未受到影响。若使用含食盐量较低的复合盐腌制剂,需要探讨氯化钾、氯化钙及氯化镁对于火腿品质形成的影响,主要包括腌制阶段、平衡阶段及干燥成熟阶段。
腌制阶段。在研究氯化物在腌制阶段对火腿影响的中是以干腌里脊作为研究模型,是因为该模型食盐渗透速率较快,干燥时间较短,方便实验研究。很多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使用氯化物代替部分食盐进行腌制将影响食盐的渗透。在堆叠干腌后,钾离子的渗透浓度增大而钙离子和镁离子则很难渗透进入肌肉中去。如果使用腌制液的形式进行腌制则腌制液中的阳离子组成在腌制过程中发生很大变化,而使用火腿表面搓盐的方法则不会产生这种现象。此外,使用氯化钾可以缩短腌制时间,而使用氯化钙和氯化镁则会相反的延长腌制时间。因此将氯化物应用到火腿腌制阶段时应视情况在原有腌制基础上改变上盐总量及腌制时间。
平衡阶段。食盐在肌肉中的扩散主要发生在平衡期,腌制期附着在肌肉表面的食盐在该阶段不断渗入到肌肉深层中,肌肉水分活度持续下降,进而提高火腿的可贮藏性能。研究表明,平衡期使用其它氯化物代替食盐将不利于水分活度的降低,为了保证适当的水分活度值则需要改变原有的加工工艺主要是平衡时间,例如,若使用氯化钾和氯化钠的复合腌制剂,则需延长腌制平衡期至50~76 d,若使用含有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复合腌制剂则需延长平衡期至86 d。此外,使用不同盐腌制对肌肉的微生物群的影响不大。
干燥成熟阶段。该阶段火腿不断脱水,蛋白质和脂肪发生强烈的降解反应、火腿风味逐渐形成。蛋白质的水解强度对于形成干腌火腿典型质构特征及浓郁的火腿风味起着重要作用,若蛋白质水解太弱则火腿风味不浓郁,若过强则火腿发粘、发软。研究发现,在干腌里脊中,使用氯化镁、氯化钙和氯化钾的组合腌制剂代替部分氯化钠则蛋白质的降解程度显著增大,成品干腌火腿过软、发粘并产生不愉快的风味。干腌火腿生产过程中蛋白质水解现象的产生归因于组织内源酶作用下的酶促反应,如组织蛋白酶、多肽酶、氨肽酶等。有学者[2]在干腌里脊的实验中,使用氯化钾部分代替氯化钠进行腌制,发现氯化钾百分比越高,组织内源酶中组织蛋白酶B和组织蛋白酶B+L活性更高,而组织蛋白酶H并未受到影响。使用高达50%以上的氯化钾来代替氯化钠进行腌制,成品的感官分析表明与单独使用食盐进行腌制的火腿无显著差异,而且使用50%氯化钾-50%氯化钠的实验组,成品火腿感官评价最高。
在干腌火腿加工过程中脂肪的分解和氧化对其风味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使用氯化钾+氯化钠组合腌制剂或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钠组和腌制剂对酸性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是添加氯化钙和氯化镁有增强脂肪水解强度的趋势。
在脱水成熟阶段的最后,取失重率达到32%~34%的火腿,研究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食盐替代物对产品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氯化钾的火腿含盐量高,水分低因此应降低脱水所需时间,而添加氯化钙、氯化镁后效果正好相反。另外使用食盐替代品导致成品质构和颜色的差异是由于水分和含盐量不同导致的结果。
由上面分析可知,使用氯化钾作为食盐替代品有着很强的可取性,但是简单的降低钠盐用量及部分用氯化钾代替,食品味道常常不佳,产品稍带苦味,怀疑和钾离子有关。因此对于使用氯化物作为食盐替代物还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
2.2 乳酸钾
乳酸钾在鲜肉及肉制品中的抑菌效果很早就得以证实。近几年来陆续有学者将乳酸钾做为氯化钠替代物添加到干腌火腿腌制剂中,结果表明,乳酸钾可以有效降低食盐含量并对重组干腌火腿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感官特性没有负面效果。
研究者以重组干腌火腿做为研究对象,在腌制过程中将加盐量从30 g/kg降低至15 g/kg,成品火腿出现咸味低、水分活度升高、蛋白质降解过度和火腿过软的现象,而在腌制剂中添加19.7 g/kg乳酸钾后可以缓解这种负面影响。研究者也以重组干腌火腿块做为研究对象,在腌制阶段添加15 g/kg氯化钠和39.74 g/kg浓度为60%的乳酸钾,随后去骨火腿块真空包装放在温度为3 ℃,湿度为85%的环境中直至脱水率达30%。研究结果显示,在腌制过程中添加乳酸钾对干腌火腿块的颜色、风味及质构等没有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 Alio,M.,Grau,R.,Toldrá,F.,et al.Influence of sodium replacement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dry-cured loin[J].Meat Science,2009,83:423-430.
近代史研究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民商法;保障;经济;发展
我们国家在近几年经济文化政治都在进一步的发展,随着这些的发展,互联网也在它的应用中进一步发展,并且它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它的出现为我们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托,也为我们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民商法也在一点点的变化,它是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发展的。在以后的发展中,民商法将会如何演变得至关重要?所以,在经济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民商法的发展。
一、民商法的概念
民商法其实就它的本质来说就是一部法律,它包括了两种法律民法和商法,它们之间既又密切的联系又有它们的区别。民法则更注重于保护个人利益,但是商法是在人们进行交易过程中所形成的一项规则。它们的共同出发点都是为了保护个人利益。民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所以它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但是商法就不一样了它是以市场经济作为那依托的。民商法接下来的发展,应该更加符合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这样才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民商法的演变
(一)民商法对象的调整
自从我们国家有了互联网,经济也随之发展的较快。互联网有传播速度快并且传播量大的特点,这些都为我们国家的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基础。并且因为如此,民商活动中被互联网占据了主体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商法所涉及的一些隐私也成为了互联网中发展遇到的困境,所以要想让民商法更好的适应现代互联网发展的需要,那么就必须适当的考虑在立法过程中民商法的主体地位,并且不断的调整民商法的对象,这样来适应发展的需要。
(二)安全第一互联网的发展
既有好处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为经济交易提供了便利,这样节省了成本,但是另一方面,因为经济交易中存在很多的商业秘密,互联网的传播可能会导致信息的泄露,这样会影响双方的交易并且会进一步的阻碍社会的发展。所以,在民商法时代的互联网,应该将民商法更好的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完善民商法的相关法律条文,这样来确保互联网时代人们也可以安全的使用互联网,进一步提高经济利益,促进我们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三)注重效益
在我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的出现不仅减少了我们的生产成本而且进一步地保障了人们的经济利益。在这样的一个信息时代里,对民商法的效益原则来说,我们更应该从立法和执法者两个大的方面来提升我们的经济效益,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体现我们市场经济的价值,并且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保证人们可以自由的使用网络。
(四)民商法问题的延伸
一直以来,法律都是随着经济的出现而发展的。民商法也不例外,它也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的,并且一段时间的发展和一段时间的发展是不一样的,所反映的民事活动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所以,以前那种传统的民商法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了,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已经成为了当展的重要特点,许多民商活动的成功或者失败都取决于信息的发展,所以也可以看出来信息在我们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开放的好也就决定了我们民事活动可以更好的进行。另外,在网络时代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域名,这个标志不仅仅有使用价值,更具有商业价值。所以要想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民商法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应该注意必须有一定的权利体系,并且进一步的完善信息库,并且实现信息库的专用。网络时代,人们的交易是自由的,并且传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民商法也要进一步的保证在互联网上公平自由的竞争,并且保证作品在网络上可以畅通的流通等。
(五)民商法
趋于统一现在全球的经济都趋于一体化,所以互联网时代的经济也正在逐步趋于一体化,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也在进一步的加快,在这种影响下,我们国家的经济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有很多问题的出现,我们必须在保障大家利益的前提下对于以前的民商法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样更好地来保障我们经济发展的稳定。所以,民商法也就要求更加趋于一致性,最终会实现全球的统一。
三、结语
民商法是我们国家进行维护经济稳定发展的一部法律,它也有效地维护了市场秩序的稳定,保障了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主体的稳定性。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于民商法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同时候的民商法也是不一样的,对于现在的社会发展来说,传统的民商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了,我们应该不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的完善民商法,这样不仅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也可以更好的体现民商法的作用。互联网时代下的民商法最终会趋向于统一。互联网时代下,人们可以自由的交易,并且交易也更加的快捷方便,但是也会有不利的方面,互联网在传播中可能会有瑕疵的存在,所以可能会造成一些困扰,我们应该尽量的避免这些弊端,让经济更加平稳的发展,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倪勃.互联网时代民商法的演进性[J].法制博览,2015,26:102+100-101.
[2]李耀玮.试论互联网时代民商法的演进性[J].法制博览,2015,33:247.
[3]陈少华.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2,08:16-17.
[4]冯玉豪.探究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J].商,2015,50:205.
近代史研究范文3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长距离;拉紧行程;储带;维护
中图分类号: TH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拉紧装置在带式输送机运行中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在传动滚筒处具有适当的张力以防止输送带打滑并保证沿输送机的各点输送带均具有适当的张力。但在实际应用中,拉紧行程还要能够补偿输送带长度的变化并为运行后更换接头储备输送带。
1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种类
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1垂直重锤拉紧装置
垂直重锤拉紧装置是一种通过重力作用产生拉力的恒张力拉紧装置。拉紧装置的拉紧力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重锤块的数量进行调整,但调整值只能是重锤块重量的整数倍。设计时,因考虑导杆的强度及稳定性,垂直重锤拉紧装置的拉紧行程通常不超过10m。
垂直重锤拉紧装置不需任何驱动便可以产生所需拉紧力,而且拉紧力始终保持恒定值,不受带强、功率、带速等因素的影响。但由于拉紧力始终作用在胶带上,输送带的松动会非常困难。
1.2车式重锤拉紧装置
车式重锤拉紧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垂直重锤拉紧装置相同,但拉紧滚筒由拉紧小车拉动,行走距离即为拉紧行程。此种拉紧装置适用于输送机安装高度不满足垂直重锤拉紧装置所需空间或拉紧行程很大的情况。
当输送机安装高度不满足垂直重锤拉紧装置所需空间是,可通过改向滑轮将车式重锤拉紧装置用的重锤塔引至空间开阔的位置。而当拉紧行程很大的时候,车式重锤拉紧装置可以通过使用滑轮组缩短重锤装置的拉紧行程,但配重需按比例增加,即拉紧行程缩短一半时配重重量需增加一倍。
1.3绞车拉紧装置
绞车拉紧装置类似于车式重锤拉紧装置,拉紧滚筒安装在拉紧小车上,拉紧小车通过钢丝绳与绞车相连,通过绞车的动作带动拉紧滚筒在拉紧行程内行走。除此之外,绞车拉紧装置的安装位置不会影响驱动的响应。
因为绞车拉紧装置行程大,通常会配套使用托带小车,防止输送带下垂量过大。此外,绞车拉紧装置可满足很大拉紧力的工况需要,而在运行中如果输送带断裂,绞车拉紧不会产生危险状况,工作环境广泛。但是绞车拉紧装置在制动工况下产生的输送带张力比重锤拉紧产生的高。
1.4液压自动拉紧装置
由液压泵站、拉紧油缸、蓄能站、电控箱及附件五大部分组成。拉紧滚筒同样安装在拉紧小车上,拉紧小车通过滑轮、钢丝绳与拉紧油缸相连。
液压自动拉紧装置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安装空间小,可实现远程控制。但对于长距离胶带机,液压自动拉紧装置的液压油缸响应不及时,与输送机起动时间无法完全配合,这就导致在皮带机启动和制动时产生弹性振荡导致胶带打滑并且导致液压拉紧断绳。从电气方面考虑,液压自动拉紧装置电气控制线路复杂,蓄能站需定期更换、维护,成本高。
2 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对拉紧装置的要求
2.1 对拉紧力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张力都很大,也就是说输送机需要很大的拉紧力。这就要求拉紧装置能够满足大拉紧力的需要,并且为保证好的起动、制动性能以及快的响应速度,此拉紧力必须是恒定的。
2.2对拉紧行程的要求
带式输送机最常使用的输送带分为帆布输送带和钢丝绳芯输送带两种。从输送带单位长度重量看,同样带强的帆布输送带与钢丝绳芯输送带单位长度重量基本相同。从伸长率的角度看,帆布输送带的伸长率为1.5~2%,钢丝绳芯输送带的伸长率为0.1~0.3%,带式输送机长度一定是,钢丝绳芯输送带可有效降低拉紧行程。
为满足大拉紧力、长拉紧行程的需要,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所采用的输送带以钢丝绳胶带为主。对于中、长距离的带式输送机拉紧行程可按公式S=0.3%L+0.6m(L为带式输送机长度)计算。对于带式输送机长度大于1000m以上的推荐拉紧行程至少为2.1m,并根据输送机长度的增加而适当增加拉紧行程。
2.3对输送机拉紧位置的确定
带式输送机的拉紧装置通常布置在输送带张力最小的位置,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配重的重量,有利于实现经济、节约的目标。
对于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输送机通常采用多滚筒多驱动的方式,最小张力通常都是通过不打滑条件确定的。因此,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通常布置在驱动附近。因为带式输送机控制室通常都在输送机驱动装置附近,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及时将拉紧装置的状态反馈给控制室,有利于信号反馈和提升响应速度。
2.4对输送机后期维护的要求
长距离带式输送机通常都会要求为输送机设置储带功能,这是因为,带式输送机长期连续运行一段时间后,输送带局部有损伤时,需要对带式输送机进行维修而维修的工作量应尽可能的做到最少。如果输送机具有足够的拉紧行程,就可以通过简单的改变张紧滚筒的位置为输送带提供具有足够的修补长度、接头长度和硫化工作空间。而且适当加长拉紧行程也有助于减少输送带接头数量和硫化工作量。因此加长拉紧行程,便于实现带式输送机的储带功能,为带式输送机后期维护提供了便利。
3 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拉紧形式
对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推荐结合使用垂直重锤拉紧装置与绞车拉紧装置。
垂直重锤拉紧装置布置可以布置在驱动装置附近,保证恒定的拉紧力且此时拉紧力最小。恒定的拉紧力可以有效避免启、制动时输送带产生弹性振荡,小的拉紧力有助于减少配重的质量,达到节约的目的。
绞车拉紧装置主要用于满足带式输送机的储带要求,便于后期的维护保养。可以根据带式输送机沿线的空间,合理选择位置布置。绞车拉紧装置也可以替换成液压自动拉紧装置,但液压自动拉紧装置响应速度慢,不利于信号的反馈。
通过实际工程实践,对于带式输送机水平长度超过1000m的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建议绞车拉紧装置拉紧小车的行程S≥50m。
参考文献:
[1]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09
[2]李刚。长运距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及行程的确定。煤炭工程,2007,2:23-24
[3]杨达文。带式输送机的拉紧装置。起重运输机械,2001(8)
近代史研究范文4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商务英语教学;教学影响;教学改革;教学策略
一、引言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一个持续的、难以预计的过程,这就是后金融危机,他给世界经济造成的破坏甚至大于金融危机发生时期,而商务专业对于外贸行业的依附度很高,受后金融时代的影响也较大,这就导致了商务英语教学必须改革,以适应后金融时代市场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几率。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需要对商务英语教学进行科学的、详细的、切合社会实际的思考,以促进大学培养人才质量的提升。
二、后金融危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
(一)后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学生就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缓步增长的阶段,甚至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经济出现了负增长,全球的贸易格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受其影响的程度也更为明显,出现了生产企业销售难、外贸行业产销低迷、学生就业困难等等问题。针对大学生就业方面,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第一,就业岗位少与毕业人数增加的矛盾,虽然国家在不断的扩大学生的就业面,为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但相对于毕业生数量的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明显太少。此外,受后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大企业开始裁员、减少招聘,甚至一些大企业都不再向校园进行招聘,这就是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第二,各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增多了,但毕业生的质量并未得到有效的提高,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不断的提高,高校很多的毕业生都难以适应当前的局势,这就造成了部分企业招揽人才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奇怪现象”,一边是人才的紧缺、一边却是大学毕业生的相对过剩。第三,高校培养人才的思想、理念滞后,大多数老师、学生还不能认清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才培养的紧迫感和社会真实的需求,这就造成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难,很多改革只停留在形式上,致使高校毕业生成为“低不就,高不能”的“剩才”,这种人才培养现状很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对高校教育最为显著的影响结果。
(二)后金融危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
商务英语所依附的行业是外贸商务,其就业的主要“阵地”是外贸出口类企业,而这一类企业的发展对外有很高的依附性,国际经济局势的变化对其有很大影响。例如,生产类企业,其产品的附加值不增加,在价位降低的情况下其盈利就会受到影响,且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能只依靠产品价位,这就导致了企业的订单减少,企业的生存面临巨大的压力,在此情况下,企业不可能在扩充人力资源,高校学术的就业岗位就在减少。又如,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延续,很多企业经营落魄,甚至倒闭,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失业人员流入社会,这些员工岗位工作经验丰富,无疑是毕业生强大的就业竞争对手,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由此可见,后金融危机对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商务英语教学应充分的考虑当前后金融危机的特点及其可能演变的趋势,以提高学校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接轨,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后金融时代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结合当前社会用人实际有规划、有步骤的进行教学改革。第一,创新商务英语教学思想、理念,这一改变可以重塑广大师生的教育观、学习观,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能理性的看清形势,将长期事业目标和短期实际规划相结合,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更为科学、理性的求学环境,也使高校的教学总体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第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中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拓展了学生对未来职业岗位的见识,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综合就业能力得到了提高。例如,实训教学中,场景设计的一些商务谈判中的突发事件、经典案例等,不仅有利于学生练习商务英语所学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事件、处理事件的能力,这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好处。第三,当前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优化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有更强实力,也使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更能符合当前社会需求,提高了高校培养人才的综合质量。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商务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一)认清人才需求市场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看似“人才饱和”,社会工作岗位紧缺,其实不然,只是社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商贸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高,这一行业、企业紧缺的是高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针对社会需求,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知识的学习、掌握及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工作岗位上的技术能力,以人才推动企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其次,树立产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将商务英语的教学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例如,和外贸企业联合教学,让学生在教学参与过程中接触实际的工作岗位,以此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又如,实施产教结合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体会商务英语知识的内涵和应用,可通过实际定岗训练、软件模拟训练等手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如商务英语谈判中用英语联系对方企业的相关人员,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谈判过程中很多细节是需要注意的,有可能是影响谈判结果的关键,在商务英语教授中学生不一定能充分掌握文化差异的特点、对商务谈判的影响等,应用模拟实训软件使学生对不同的文化产生兴趣,从而纠正学生英语商务谈判中的“中式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更优秀的职业能力。再次,引导学生认清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培养学生独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商务英语教学参与中树立远见的职业规划,避免学生毕业后择业、就业的盲目性。例如,在教学中以我的职业和未来为主体进行讨论、辩论,让学生用英语阐述自己的观点、理想等,以此树立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正确认识。又如,通过职业情景模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商务英语应用的实际状况,以此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应用能力,同时使学生树立远见的学习计划,重视商务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进而增强其职业能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实力。
(二)以社会需求为本大力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
培养社会需求人才是高校教学的本职工作,后金融危机时代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更显重要,这就需要商务英语教学更好的调整教学策略。第一,以社会需求为根本进行人才培养,当前社会形势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中低层商务英语应用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商务外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商务英语教学进一步拓展思路,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该行业的高端人才,如上述的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等,以此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第二,现代行业岗位上对于知识的应用趋于综合性,也就是人在岗位上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很强的职业专业素养,还要具有很强的合作能力,对于职业岗位的相关技术、技能、知识等有很广泛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商务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只停留在专业的层次,要引导学生向相关领域探索、发现,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端的复合型人才。第三,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及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能让学生广泛涉猎而无一精湛,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商务英语专业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涉猎别的领域,将其融合到商务英语的应用实践中,以此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具有更强的实力。
(三)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适应社会岗位需求,使学生能够在就业后有个更好的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的职业梦想,同时也提高学校的声誉,使学校在教育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在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结合市场人才需求,从专业、心理、体质等多方面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实训教学软件应用中,设置突发事件场景,如接机时对方的电话失去联系,在此情况下学生该如何应付这样的突发状况;又如,在联系商务业务洽谈中,对方通过电话要求企业的相关资料,在这种状况下那些资料能给、那些资料不能给,等,这些都可通过实训对学生的认知加以强化,使学生能够在动态的事件发展过程中恰当的应用知识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又在实训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在工作中有更加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态度。其次,以动态的眼光看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改革开放之初,商务英语人才非常紧缺,当时商务英语中低档次的应用人才的培养就是社会的需求,在培养人才中,以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应用为主要的培养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务英语中低档的应用型人才已经饱和,当前社会需求的是高端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商务英语教学更要注重人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所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该行业的高端人才,具有很强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提能力。因此,就需要和企业、公司联合教学,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商务英语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发现自身性格、思维等方面的一些不足,进而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结合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加以完善,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具有更高层次的职业素养。再次,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用功能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应用小组讨论教学法,以此提高学生与他人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使学生的才华得到更好的施展。又如,在实训教学当中,应用科学、客观的褒奖教学法,使学生自己探索商务英语实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自省的习惯,使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独当一面,发挥自身更大的潜力。再如,以商务英语实训组织、辩论赛组织的形式提高学生对某一项事件的组织、安排能力,使其在协商、沟通、规划等工作中不断的提高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五、结语
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经济的发展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在此情况下培养商务英语人才必须从实际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重视学生商务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其在众多的不确定因素中找到发展的机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造就学生职业生涯的第一次辉煌的成就。
作者:赵娟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参考文献:
[1]刘艳,储滨秋,顾晓彬,等.浅析如何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融入高职商务英语教学[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7):57-58.
[2]成焱霞.基于网络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6):149-150.
[3]石磊.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下的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实践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5,(4):31-36.
近代史研究范文5
一、教师教学决策概况的研究
(一)教师教学决策的兴起
美国学者亨特提出课堂中教师做出的决策是专业的教学决策,同时指出专业的决策不只是对学生奉献和热爱学生,他是最先把决策一词引进教育学领域的。谢弗尔森认为课堂教学的结果都是由教学行动引起的、“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巧就是决策”。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中心任务就是教师决策是由英国教育学家艾格莱斯顿提出,他是教学决策的重要引介者,并且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都有决策。教学决策研究在我国的领域主要在幼儿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等方面,学者们直接发表教学决策的成果相对较少。我国学者付海伦是最早研究教学决策的,他通过对课堂教学决策程序的分析,在目标教学的层次,提出决策在教师课堂的重要性。之后研究方向大多趋向于教师教学决策的方式、流程与技能,徐佳将教师划分为“消费者和决策者”,提出了教师在教学计划中要考虑的问题。帕施从教学决策的因素的影响方面指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任务,借此提出了一个螺旋上升的教师“教学计划环”。
(二)教师教学决策的内涵
从目前来看,我国教师教学决策的研究处在开始阶段,研究者们在内涵方面仍然存在诸多分歧,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决策的概念作出界定:
1.教师主体决策
佐藤学中提到教学决策是教师为实现目标而做出决断的思维活动。张朝珍认为教学决策就是在特殊背景、观念的作用下,利用教学过程的情景信息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慎重地选择、制定、试试教学方案的过程。这种观点强调教师在课堂决策中的主要作用,单方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学生客体因素。
2.学生客观决策
徐佳指出教学决策是老师按照客观存在的因素和满足学生的要求,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通过全面有效的观察,制定教学计划归纳教学方法,从而丰富教学思维模式完善教学行动计划过程。这种观点既考虑教师主观因素,同时也不忘教学过程存在学生客体因素,但是教学过程是不断变化的,应体现出教学动态性。
3.教学阶段决策
张迎凯认为决策发生在课前计划和准备阶段、课中决策和课后反思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状况会有不同的影响因素。这种观点给人的整体感觉比较清楚,使每个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更突出,突出部分往往容易使彼此之间切断联系。
4.纵观全局决策
王春芳指出教学决策就是为了掌握课堂的动态性,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做出的选择,宏观决策包含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原则、方向、方法、目标等所做的选择。这种观点相对比较合理,但也和教学阶段决策一样,忽视了教学中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往往容易避重就轻,纵观整体容易忽视个别。
(三)教师教学决策的特点
目前学车对教师教学决策特点的归纳尚未有明确的标准,同整理比较,有关决策特点的归类如下:一是认为教师教学决策既有一般决策的共同之处,还存在与其它决策相不同的地方,如李森、宋德云提出的教学决策具有生成性、预测性、协调性和过程性。二是张力和金烨认为教师教学决策是专业思维的实际表现,教师教学决策存在选择性和特殊性。谢玉霞指出,自从课程改革以来,决策具有多目标性、连续性、风险性、后效性和教育性。张定强曾写到:教师做出最终的决策方案是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来制定的,这不仅体现了教师的决策能力还体现了教师决策的反思性、实践性和经验性。
二、教师教学决策的结构
(一)教师教学决策的构成
宋德云、李森认为教学决策在课堂教学中时刻能体现出来,照此观点按课堂授课时间可分为计划决策、互动决策和评价决策。谢玉霞指出教师决策一般由决策准则、决策主体、决策方案和决策目标组成,这样划分主要考虑教学和决策二者共同的构成要素而决定的。而王宇、董辉则认为决策是教学中动态的现象,存在于师生关系和各项日常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学决策应该是由教师教学计划、教师的理念和信念、限制与机会构成的。
(二)教师教学决策的过程
西蒙指出决策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过程,他还进一步将决策过程通过教学顺序划分为收集情报、拟定计划、选择实施计划和总结评价等步骤。宋德云提出决策一般包含的程序如下:明确决策目的、选择决策方式、评价决策结果。张力和金烨认为教学决策的流程应该包含教学前的准呗计划、教学中的学生互动阶段以及教学后的反思总结阶段。
(三)教师教学决策的类型
梁方芳指出可以根据教师教学决策期决定作用的对象分为知识指导型决策、偏好引导行决策、以及两者综合的渐进式决策,而大多数采用知识指导和偏好引导相辅相成的方式。从当前情况来看,教师决策的类型主要可以归纳为这几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用有关判断与决策研究领域的方法来解释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数学模型;第二种类型是教室里的交互思维研究;第三种类型是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的思维过程研究。教师课堂决策是洁厕领域研究的一种专业决策,一般按照教学本身的组织形式和教学事件的处理方式等来合理的总结来分类。可以将教学组织形式分为集体性教学决策、小组教学决策和个别指导决策。可以将教学事件处理方式分为决定性教学决策、调适性教学决策、修正性教学决策。
三、教师教学决策的影响因素
贾凯旋通过统计整理论文资料从而发现在影响决策因素的方面我国很多学者进行过研究,通过分析得出依据影响来源分为教师个体特质的制约与决策本身客观条件的限制、隐形环境的条件制约。张迎凯指出影响教师教学决策的因素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个别的,应按主观客观、理性非理性的不同情况分为情境因素、智能因素、情绪因素三大类。所有的决策都是在不同的状态下根据各个因素所发挥效应的强弱从而形成相互作用的结果。宋德云指出教师信念、教师知识、教师实践智慧是影响教学决策最主要因素和重要条件。但是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而复杂的过程,因此必须要考虑到教学环境及教师和学生情绪的影响。谢玉霞认为教师在教学决策中占据主体地位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影响教学决策的最有效最核心的因素是教师的教学决策意识、教师的教学决策知识以及教师不断提高的教学决策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出教师本身之外的教学目标、教学情景、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对决策的影响。
四、教师教学决策的提升策略
从近代开始,教学决策水平的上升标志着教师的专业化上升以及教学知识的有效实施。我国许多学者对于提升教师教学决策能力从各个方面提出了策略。杨豫晖、宋乃庆认为要提升教师教学决策水平,既要单独考量教学信念和思维模式,同时要考虑信念和思维的关系。张朝珍提出教师教学决策能力形成与提高的主要场域是学校和课堂,因此,提升教学决策知识结构的优化与积极建构、群体教学决策能力的相互促进都是提升教师决策能力的有效措施。宋德云指出教师的工作质量决定于决策的成败,如何使教师的工作质量变得更好可以通过提升教师教学决策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加强教师的教学决策权力意识以及建立教师教学决策的运行机制来提高教师的教学决策能力与水平。张定强认为课后反思是提升教师课堂决策能力的保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养成反思思维习惯、同时关注和尊重学生的学习决策权、要建立健全教学档案、教师教学研究中要深度思考教学决策问题。学者们对提高教师教学决策提出很多具有建设性的策略,而实际上学者们希望通过全面的分析站在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教师教学决策,从而得到一个最适合而非完美的教学模式。
五、结语
近代史研究范文6
关键词:城市 规划 传统
一、引言
“中国古代文明中许多哲理可供历尽痛苦的美国城市借鉴,而美国城市发展中的教训也可以为中国的城市发展提供警示,”这是中美城市交流的出发点,我认为这其中城市规划理念的对比研讨十分必要,特别是从全人类利益的高度,迎接21世纪到来,共创新世纪的世界新文化,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有长期的城市发展史,反映了它的悠久文化。我认为历史的经验,在诸多方面总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也总有某些方面符合发展规律,有很强的生命力,有一定的科学性。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虽然不断地有所演变,但又具有一贯的传统特色。据考古发掘,早在夏代(公元前3000年)就有城市,有“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之说;从住宅建设到城市建设很早形成一定的模式。《周礼》考工记(公元前2700年)就记述了:“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而且把城市区分等级,如王国方九里,侯国方七里,公国方五里等等。而且当时已积累了营造城市的不少经验,春秋战国时,吴大夫伍子胥就“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科学地选定了姑苏城址,至今2500年仍未变动。以上讲的是关于封建时代城市建设的一些理念。在我国唐长安、洛阳、宋开封,以至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建设中都可见其脉络。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古代中国从一幢房子到一个城市,受礼制的影响很大。大体上,从春秋战国以后,孔子学说,加上后来佛道等宗教思想,逐渐融合成一套相当系统、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它既有统一的特色,又有诸子百家和多民族的相互影响,同时存在着多元的思想体系,所以,统一性和多样性并存,而统一性更强。所谓中华文化的哲学思想(或思想理念),逐渐成为东方文化的一大支柱,影响相当深远。
二、古代中国的传统规划思想
古代中国的思想理念,包括:重视道德规范,强调伦理纲常牢不可破,如“君、臣、父、子”;群体与个体关系强调群体第一,所谓忠于君,忠于国,忠于家族;“天人合一”,崇尚自然,效法自然,人与自然共存;中庸之道,不是斗争哲学;克制自我,所谓“克己复礼”,而不是强调个性发展。至于近现代,西方文化和西方城市规划对中国城市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本世纪以来,发展、变革十分迅速;可以说至今仍在不断变革发展之中。也许可以说又到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中西互鉴,比较研究,有许许多多工作可做。这种研究工作,对于提高我们自觉地处理现代城市发展的能力,直接关联,至关重要。我相信,我们这样的交流活动,不仅有利于双方的城市发展,也将会更广泛地推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三、近现代“新城模型”的思维基础与“新城化”现象
在城市规划领域,“新城”有着特定的含义,“新城是指一种有计划地重新安置大城市人口的城市规划形式,将住宅、医院、工业、文化娱乐、购物中心成组的组织在一起,形成一系列全新的、相对独立的社区。”此外,典型的“新城”具有如下特点:1)受社会改良运动和花园城市思想影响;2)“预先计划”的;3)城市规模(人口与土地)受到严格控制;4)城内拥有完备的商务并提供充足的(工业)就业岗位;5)城市为永久性农业绿带;6)既有城市与新城形成多极核组合城市。需要说明的是,从上文得知,几乎所有的新城均不同程度地偏离了花园城市的社会改良思想,因此,花园城市设想对于新城的影响往往是结构上的。即便如此,现代城市规划中最卓有成效、影响最为深远、同时也是最根深蒂固的思维基础就是“新城模型”。从19世纪上半叶的“工人新村”、“乡村社区”到本世纪初及二战后的“新城”,我们发现近现代城市规划从建立伊始就一直在追寻既有城市外的解决方案。为什么既有城市的城市问题要从外部着手。这是由于近、现代城市规划的思维模式决定的,持这种观点的思维模式是:既有城市结构中含有过多的非规划的随机因素,这些非规划的城市结构将导致既有城市结构缺乏清晰的级差关系,结构与意义的关系是微妙的;与统一规划的新城相比,既有城市结构并非绝对的统一,结构的表意性与目的性并非十分明确;于是认为既有城市结构的“含混性”是导致城市失去秩序与控制的根源,而“新城”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有秩序的、且可以获得较多的人为性控制的城市模型。因而从思维基础上看,“新城模型”中存在这样两个基本假设:其一,城市结构是可以预测的,预先计划的城市要优于非统一规划的城市;其二,城市物质结构对应一定的“意义”,即城市结构具有足够的表意性。虽然绝大多数新城并不完全具备一个典型新城的6个特征,然而新城模型的两个基本假设却一直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价值基础,不自觉的影响着规划实践。回顾现代规划的历史可以发现,现代城市规划的最初实验就是从城市建设新区、大城市建设“新城”起步的,即现代城市规划的实践范围是从城市未建成区开始的。换句话说,现代城市规划传统的规划对象是城市的未建成区,而不是建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