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音乐教学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音乐教学法范文1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于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研究奥尔夫的本土化并不仅仅为了使国外音乐教育在我国得到本土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了使我们从自身本土文化出发,建构中国人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从而更好的面向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1.有利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保存、传承与发展。我国民族音乐教育所体现的个体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在集体化、规范化、统一化的现代学校体制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一定程度取消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赖以保存、传承与发展的方式和环境。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其丰富性、灵活性、综合性、体验性等特点,可以使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将国外音乐教学法与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实际相结合,与音乐教学的实践相融合,与各民族学生音乐学习的特点相结合,使之形成适合于我国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适合于我国音乐教育体制与特点的教育模式,从而促进我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力、表现力与创造力。首先,奥尔夫音乐教育综合性的教学内容———即将音乐与语言、舞蹈、动作紧密结合的教学内容,能够尽量多的保留民族音乐审美的真实性,可以使民族音乐文化尽可能得以原样地展现与传承,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其次,奥尔夫音乐教育参与式的教学形式———即学生必须自己参与其中的音乐教学形式,学生不是听众,而是作为表演者参与其间。因此,学生对于民族音乐基于上文提到的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进行身体的体验与展现,对于培养民族音乐的表现力有积极作用。最后,奥尔夫音乐教育原本性的教育理念———即基于基本元素的、原始素材的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对于我国各类民族音乐特性的把握,有利于学生在民族音乐基本元素与原始素材基础之上进行组合与创新,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找到平衡点。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于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制约因素
本研究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作为检索源,以“主题”、“篇名”以及“关键词”的形式分别检索了截至2019年4月20日之前发表的,有关“奥尔夫本土化”的相关论文,通过人工剔除相关度不高的文章,共搜集到37篇有效样本。统计分析如下:1.文化冲突。研究按照论文第一作者来源地所属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进行文献数量的统计相关研究在全国总体呈现出由东向西的递减趋势。究其原因,除了我国东南部经济发展快、教育条件好以及奥尔夫音乐教育研究力量的带动之外,笔者认为,这可能与民族音乐文化、本土音乐文化的特点以及固有的传承方式有密切关系。少数民族种类较多、人口较为聚集的地区,如云南、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地,几乎没有相关研究,而新疆、西藏、贵州等地,研究力量也较为薄弱。可见,民族、地域文化的冲突一定程度阻碍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本土化发展。2.性格冲突。中国为大陆国家,农业维持老百姓的生存,中国人对土地的依赖,对农业的重视,在文化心理上便形成一种内倾型特点,民族性格总体呈现含蓄、内敛,重情感重体悟的特点,我国学者刘长林在其《中国式思维》中提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源自中国民族文化基因的阴性偏向,并将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归纳为“重视时间因素超过空间因素”、“喜重平衡均势,强调调和统一”等十个方面。①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张将音乐与语言、舞蹈、动作密切结合,充满激情地全身心投入,充分调动身体各个部位外化音乐音响,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这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性格特点有出入。因此,文化心理与性格特点的冲突,致使我国学生在奥尔夫教学中,很难实现自然、放松状态,是制约奥尔夫音乐教育本土化的重要原因。3.体制冲突。统一化、规范化的现代学校教育体制与应试教育下的音乐教育评价机制,使得我国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追求知识的全面、系统与难度,但在教学的具体计划与安排上,音乐内容又被分割与孤立,学生很难接触到全面、系统、整体的音乐文化。在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上,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授形式,使得讲授与演示成为最直接、最快捷的音乐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是,知识体系的构成快速,但缺点在于,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造力。除此,应试教育下,我国音乐教育的评价机制也体现出较为严重的技能化、专业化倾向,这与奥尔夫音乐教育所主张的音乐教育的灵活性、综合性与创造性相冲突。4.环境冲突。奥尔夫音乐教育之所以具有持续的生命力,不仅来自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方法与内容的合理性,还源自一些必要的物质条件支持。例如,奥尔夫音乐教育所处的音乐文化环境的支持,教学的场地、教具与设备的支持等,灵活多样的设备与教具才能实现灵活多样的教学。而在我国的实际音乐教学中,缺乏奥尔夫音乐教学场地与教学设备、缺乏可以灵活使用的乐器,限制了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的本土化实践。另外,我国音乐教育中仍然存在的西化倾向,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本土化对于教育环境的需求。
音乐教学法范文2
所谓“激发”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采取的一定的有效手段、方法。要激发师生间的互动,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电化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使学生视听结合,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观察能力(眼动)、思维能力(脑动)以及反应等能力(行动)。
2.音乐与美术整合法。让学生一边唱歌(口动)一边把自己的感受(脑动)通过绘画(眼动、手动)的形式表达出来。俗话说:绘画与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音乐中的每一个音符都代表着不同色彩。著名绘画大师梵高绘画时必听音乐,通过音乐的熏陶与洗礼,绘画将展示出无穷的魅力。
3.自主表演法。在学生已达到有感情(心动)地歌唱(口动)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的即兴(脑动)表演(行动)的形式,把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用形体动作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的歌唱与表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如:快乐游戏法、谜语竞猜法、写谱比赛法、讨论探究法、比较归纳法……这些都是激发“互动”的好方法。
二、乐于互动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讲授乐理知识或开门见山地教唱新歌,也不要在欣赏音乐时,将自己或前人的思维过程或见解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营造一种宽松、平和、平等、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的学习平台,让学生敢动、敢说、敢做,乐于与教师及学习伙伴们“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例如,在欣赏《赛龙舟》这首曲子时,课前先让参加过龙舟赛的学生谈谈赛龙舟时的热闹场面,交流赛龙舟时的切身感受,然后教师作为参赛者一员,与学生们合作自编自演赛龙舟时的热闹场面。这样结合学生自己生活实际的音乐活动,在没有教师事先安排、也没有教师“主宰”的情景下,学生们就乐于与教师互动起来。因此,“互动”教学方法,不光要求教师讲究教的艺术,还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精心设置、创设适合每节音乐课内容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敢于互动、乐于互动。
三、全体互动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参与各种音乐活动的机会;要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分解成不同知识层次的小内容与小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学习、活动指导,使学生的音乐体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获得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还要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激励学生主动开发自己学习音乐的潜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达到全体师生人人参与互动的目的。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还要事先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或组织学生收集有关《黄河大合唱》的音乐、文字、图片等资料。这样的音乐欣赏教学方式和活动,突破了以往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需求。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注意了学生个体的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体验、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共同享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四、全面互动
1.教与学的互动。重在发挥各具特征的生命个体——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发挥触媒催化作用,以及学生的学对教师的教产生积极主动的能动作用与反应。
2.情感交流的互动。重在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利用并开发音乐课程资源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激发学生对教师、教材、教学手段产生情感的“共鸣”与“谐振”。
3.信息交流的互动。重在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流畅渠道的调控与疏导作用,同时更重在发展学生积极主动传输、获取、处理、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4.师与生的互动。重在转变教师的角色,建立师生完全平等的人际关系,让学生真正地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自己学习过程中可信赖的亲密伙伴。
音乐教学法范文3
关键词:柯达伊;教育;音乐;儿童;实践
柯达伊不但继承了匈牙利民族文化艺术传统,而且吸收并综合运用了欧洲传统优秀的音乐教学手段。他的基本音乐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一是以民族音乐为基础。柯达伊认为,简练、淳朴、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曲是引导孩子热爱民族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由之路。二是歌唱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柯达伊认为,儿童只有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才可能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唱歌是普及音乐教育的切实可行又有实效的途径。三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柯达伊倡导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法”,而不是简单地按照学科知识结构的一般规律来进行教学。
由于柯达伊教法的推广应用,匈牙利充满了无处不在的艺术气息:公园、餐厅的背景音乐,钟楼的钟声音乐,街头自由艺术家的演奏,周末广场的露天音乐会、舞会,星期天教堂唱诗班的歌声。在那里,音乐和生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音乐不是技术,而是媒介,一个交往的媒介。人们在音乐中生活、在音乐中成长。
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音乐是为所有人的,所有的儿童都应该接受音乐教育;儿童的音乐教育应该从学前期开始,幼儿期是音乐训练的关键期;教师可以设计适合幼儿特点的音乐教育方法;音乐教育要促进儿童对音乐创造性反应能力的发展;学习使用正规乐器,要等儿童的音乐技能和理解能力充分发展以后开始;教师要进行适合全体儿童的指导。
柯达伊在其音乐教育体系的建设中逐渐形成的特色是,以歌唱活动为重要教学内容:以优秀的音乐特别是本民族的优秀音乐为重要教材:以“儿童自然发展法”作为课程进度安排的主要依据;强调乐谱读写能力的培养,并为此建立了独立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体系。
柯达伊音乐教学内容包括:
①音乐素材主要是本民族的民歌和乐曲。柯达伊本人非常喜爱自己民族的音乐,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多声部的合唱训练,为此他为幼儿精心选择了大量的民间歌曲、儿歌和童谣作为歌唱教材。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加进真正的民间音乐,然后采用知名艺术家创作的艺术歌曲。
②以“首调唱名法”和五声音阶为基础。“首调唱名法”调性感比较强,且容易掌握,五声音阶也容易唱准。
③节奏谱及节奏读法。节奏谱就是除二分音符和全音符以外,省略符干和符头来记谱,用z来表示休止一拍。节奏读法就是用某个形声词给节奏配上音响,在去掉音高关系时,便于读出节奏中每个音的时值,如四分音符用ta,八分音符用d。
④节奏训练与旋律相结合。节奏训练不是孤立的,它与旋律的进行结合在一起。如拍手打出节奏型给自己的演唱伴奏,或者是一部分幼儿呈现节奏,一部分幼儿唱歌。
音乐教学法范文4
综观国内外优秀的、成功的音乐课,都是在先进的音乐教学法的指导下产生的。因此,做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首先要学习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基本技能;然后要学习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再有就是不断地更新观念,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和改进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当前的素质教育。
我认为,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效结合。先进的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达尔克罗兹、铃木等教学法都遵循了教与学这对双边活动的主体,只是在各自的思想体系和教学方法的特点上有所不同。
奥尔夫教学法认为,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造就人,并发掘人的精神。注重元素性音乐教育,以节奏为基础,侧重声态的模拟与创造,采用多声结构与简单的和声体系,使用各种打击乐器,鼓励学生即兴演奏。柯达伊教学法的思想是立足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强调民族音乐教育。它以唱歌为基础,推崇合唱教学,采用首调唱名法和手势唱名等方法,特别是节奏时值字节读法具有重要特征。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立足于听,实施于即兴,她强调音乐是动的艺术,主张体态律动,并以游戏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而铃木教学法则侧重创设一种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和强化教育。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了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重视组织学生积极投入音乐活动,培养和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其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并且使音乐各方面的学习形成一个综合整体,并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
音乐教学法范文5
[关键词]爱之翼 音乐
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它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四年来,我们一直从事着小学高年级的音乐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改革的大力推动下,我在音乐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新的教学法,我把这种教学法称为“爱之翼”教学法,也可称为“心灵的鸡汤。通过大胆的实践,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艺术教学法不仅能积极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且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方面,特别是思想和情感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一、爱心、童心并存
身为教者,无形中使学生和老师在年龄和心理方面产生了距离感,这种障碍很难逾越,同时心灵和情感的沟通也显得更难了。如果我们只片面地追求一味的说教或讲大道理,音乐学科不但不适合,反而失去了学科特有的艺术魅力;没了特色的东西就失去了它的吸引力,又怎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呢?为了缩小因年龄而带来的心理、心灵和情感方面的差距,首先我认真阅读和研究了有关当代少年儿童的《教育心理学》、《都市少年成长问答》及《人生观价值观导向》等方面的书籍,另外我又细致钻研并深刻领会了《走进新课程》一书中提到的关于教材、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四方面的知识问答,进一步使我真正懂得如何才能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那就是教者在学生的面前要忘掉自己的年龄,让自己既拥有一颗爱心,更要有一颗金子般的童心,在教育教学方面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并从多方角度斟酌后在处理问题,使学生对处理的结果心悦诚服。例如:一年四季我都会在随身携带的皮包里备好创可贴、去痛药、卫生纸或面巾纸等,特别是在教高年级时,我又多准备了一样东西——卫生巾和一个小型的橡胶热水袋,以防课堂上突发事件的发生,虽然这些小东西算不了什么,而得到及时帮助的学生也不是很多,但当事件发生时我及时地解围减轻了他们的痛苦或不便,看到他们舒服的表情和开心的样子,我的心里快慰极了;还有,慢慢地我还发现课下总有个别学生主动和我聊天、帮我课上课下拿东西或谈他们感兴趣的影星、歌星、球星、流行歌曲、动画片,甚至是流行服装和发型等等,他们总喜欢跟我说话,渐渐地我发现和他们在一起我也找到童年的影子,啊!我的童心回来了。
二、教学内容突破
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的课程,它始终都要符合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它与其它学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艺术性。因为音乐教学在学校教育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音乐教育要通过音乐教学来完成。《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应以音乐为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那么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已经厌倦,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开拓新的教学方法,以特殊的音乐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要求,那么,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完成呢?于是我仔细研究了《音乐新课标》的理念和阶段性目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并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删减或采纳孩子们感兴趣的课外歌曲,曾大胆采用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有一定主题的、学生比较喜欢的通俗歌曲做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这里说的不是要随意旁征博引以炫示老师的学问,也不是盲目地把深奥的知识放到小学音乐课堂,而是围绕着教学目标,把学生的目光从书本上引向自然和社会,以改变过去孤立地死读课本的现状,或把书本知识放在自然社会广阔的背景下来学习。如当今的抒情歌曲、流行歌曲、外国民歌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审美情趣,科学地筛选健康向上、主题鲜明、风格各异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引入课堂,把课内课外的音乐知识联系起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就拿流行歌曲来说,有不少优秀作品完全可以引入课堂,像满文军的《懂你》、韩宏的《家乡》和《天路》、阎维文的《母亲》、周杰伦的《东风破》和《台》等。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只要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符合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发,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就是达到了创新课的目的和教学的目标。
音乐教学法范文6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要求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生动性,给予学生高度的自由度去感受音乐世界的魅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正是适应“愉悦身心、学习艺术”这种新型音乐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有效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专业文化课,音乐课作为一门艺术课也被纳入改革的范围。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作为学生初步形成音乐品悟创作能力的重要平台,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展开相关教学工作。音乐本身就具有生命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同样也是一种灵活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因此,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够让音乐教学更具有张力,更加具有感染力。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理念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学生处于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状态。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愉悦身心,学习艺术,二者相得益彰。这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与我们原先对音乐教育本质和目的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我们传统的音乐教育认识却不是这样。我们的课程一直把通过学习歌唱和乐理以及相关的音乐技巧和能力作为美育的手段和目标,目光集中在如何学得好上。
二、小学音乐课堂引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意义
(一)打破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为音乐课堂注入生命力
纵观我国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形式,大多学校采用歌唱、教学乐理知识为主体的陈旧教学模式,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大篇幅讲解,忽视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情感需求和体验,因而造成大部分学生熟悉乐理而不懂创作的尴尬局面。但音乐本身是有生命力的,不是单纯的音符乐理构成,学习音乐应该是学习音乐的精华,将情感与创作有机结合起来,这种环境下诞生的音乐作品才具有感染力,培养的音乐人才也才真正称得上是人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灵活而具有人性的,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因此,小学音乐课堂引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意义之一在于,能够打破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为音乐课堂注入生命力。
(二)打破小学生对于音乐创作的认知局限,拓宽音乐视野
应试教育模式催生了“填鸭教学”,即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强制性地给学生灌输相关知识内容,学生机械性地完成教师布置的音乐作业。例如利用课余时间学会《新年好》的钢琴演奏,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花大量时间去背记乐谱,反复练习弹奏,到最后却根本不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更有甚者,有学生可能会认为音乐创作就是熟记相关乐谱后在乐器上演奏出相同的旋律。但音乐创作不是简单的乐器演奏,需要创作者和观赏者达到情感的和谐共鸣,需要创作者的情感融入。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次接触系统的音乐学习阶段,对日后的音乐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音乐课堂引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意义之一在于,能够打破小学生对于音乐创作的认知局限,拓宽音乐视野。
(三)激发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注重歌唱、乐理知识的学习过程,而音乐的曲调、节奏、旋律的系统学习本身是一件单调枯燥的事情。小学生爱玩,爱探索,对身边一切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且注意力容易分散。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的,由于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感到枯燥,十分容易对日后的音乐学习产生厌倦和抗拒心理,对相关教师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极为不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对人类的本能欲望进行探索和激发,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创作和学习时间,鼓励学生顺应内心欲望,顺应本能地歌唱和演奏。教师保证足够充分的耐心和平和,让学生在演奏和创作的时候不至于有心理负担,担心自己唱不好或演奏不好,o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学生自然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因此,小学音乐课堂引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意义之一在于,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用音乐节奏和旋律开篇,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
音乐具有陶冶情操、舒缓情绪的神奇功效。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形成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音乐旋律和节奏作为优秀音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蕴含了创作者的情感、思想和人生态度,是作品的精华部分。以音乐节奏和旋律作为一堂音乐课的开篇,可以从朗诵入手,提取“节奏”基石,为正式的音乐课堂教学营造和谐的氛围,促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开始课堂学习,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结合音乐相关游戏,实现寓教于乐
小学音乐教学往往是利用一个课时或者两个课时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一部经典的音乐作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相关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毫无疑问,寓教于乐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让课堂教学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展开。例如可以播放一部音乐作品,开展“音乐知识大比拼”的游戏,让学生以抢答形式来回答问题,如作品是哪种类型,演奏用的乐器是什么,作品的主旋律是欢快的还是压抑悲伤的。小学生比较活跃,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会积极主动地回答。寓教于乐的教育模式回归了音乐本身,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更加深入了解了音乐的特点。
(三)基于形体动作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
音乐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旋律感,好的音乐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让观赏者情不自禁地融入音乐之中,跟着音乐摇晃,翩翩起舞,这些都是基于人的本能欲望产生的自然现象。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就是从人的本能欲望和情感需求出发。例如在学习《两只老虎》时,可以让学生跟着歌曲节奏用手掌打出拍子,或者播放一个小片段,让学生自由地跟着节拍舒展身体。基于形体动作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敏感程度。
(四)教师注重引导,鼓励学生适当自主创作
现代社会推崇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多进行主动创作。因此,音乐教师应该逐步减少大篇幅的乐理知识讲解,转而成为音乐课堂的辅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掌握课堂动向的主动权。如教师可以播放一则简短的音乐作品,给一定时间让学生回想记忆,然后让学生哼唱出所听歌曲的旋律,也可以让学生按照所听歌曲的旋律将歌词进行改编,可以几个人一组共同探讨,最后将好的作品分享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自主创作的乐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同样适用。小学生本身十分灵活,愿意学习探索新事物。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适当地进行自主创作,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和修改,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创作之中,能蛴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对于音乐学有裨益。
(五)从生活实际出发,满足学生多种情感需求
音乐是具有生命力的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因而音乐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贝多芬命运坎坷,双耳失聪,又惨遭恋人抛弃,失意之下写出《命运交响曲》;理查德为追求美和浪漫,沉浸在爱情的美好之中创作出《蓝色多瑙河》和《水边的阿狄娜》。这些传世不朽的经典名作都是创作者结合生活经历创作出来的,融入了自身的情感,因而具有十足的感染力,观赏者能够真切体会到创作者想要从作品中传达出来的情感态度。音乐教学也同样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可以给出相关的曲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遭遇编写歌词。作品中融入自身的生活经历,学生会觉得更加熟悉、亲切,因而愿意主动学习,主动创作。从生活实际出发,满足学生的多种情感需求同样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是顺应时展和教育改革的具体体现,但由于对相关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较高,暂时还不能得到广泛的接受和支持,未来还有很长的道路要去探索,去行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高度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求一切从学生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展开相关的音乐教学工作。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目前还不能很好地应对当前教育模式的压力,因而需要在未来的时间里持续不断地关注。
【参考文献】
[1]李娜.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辅导员(教学研究),2015(33):58.
[2]古雄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魅力所在[J].小学教学研究,2009(09):63-64.
[3]张静.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体系实现小学生多种音乐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5,35(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