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学期自我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三学期自我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三学期自我总结

大三学期自我总结范文1

现在,大三已经过半了,虽说大学还有一年多,但实际大四都忙着找工作考研,大学的学习阶段算是结束了,回想这三年所学的仿佛学了很多,仿佛又什么也没学。说起能力有时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想想自己今后的工作又有什么能力去胜任,这一点自己很担心。但是我知道我不能缺乏自信,同时我要知道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承认自己的不足。

三年的大学生活,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三年的时光收获匪浅。在感受校园清新气息的同时,接触了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和老师,在每个人身上,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对于涉世不深的我来说,这些都是宝贵的经历。从进大学校门第一天起,父母就对我说,大学是通向社会的必经之路,是为以后安身立命的重要阶段。这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在回顾走过的这三年,发现自己在许多方面有了进步,同时许多方面也有待改进。

在学习上没有高中时候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每次临近期末考的时候,考前一周临时抱下佛脚,算是顺利通过。自己也知道不能一直这样,必须改变,必须努力地充实自己,花精力花时间在课外阅读上,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开阔视野。在课堂上,虽然不必要像高中那会那样全神贯注,但也不能经常走神,思想开小差。在这一点上,我自认做的不好。时常会被乏味的课堂气氛弄的困意大发。俗话说“有付出才有收获,天上不会掉馅饼的”-----事前必然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努力,所以想在毕业之后收获更多,在大学期间就要付出更多!

在生活上,崇尚朴实质朴的生活作风。在大学期间,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从来没有无故夜不归宿。平时比较平易近人,对人态度友好,与同学和朋友的相处融洽。我一直相信,生活源于坚韧的信念。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才能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因此,个人的生活独立性和自理能力比较强,很多事情都力求自己解决,尽量不让别人帮忙。但是同学们如果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很乐意为大家服务的。

大三学期自我总结范文2

关键词:学季制;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深度学习;学习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168-02

一、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日益信息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形势下,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快,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加大,高校常规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国内各高校纷纷进行学期制度改革,正是基于这一目的――为了与国际接轨,与社会需要接轨,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学制度选择是学校的办学目标理念的体现。近年来各高校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教学制度的改革,有的实行三学期制,有的实行四学期制,学季制是四学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分秋、冬、春、夏季。这一教学制度的设置使得课内学习时间压缩,自主学习量加大,教学内容和过程“网络化”。因此,教学改革必须同步,基于此,本文以学生的视角探讨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的相关因素及改进策略。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条件与组成要素

自主学习能力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建立在一定技能支持下的能力表现形式。自主学习概念的提出是心理学、教育学领域综合性研究成果的产物,学术界对其从不同的角度来界定,如自主性学习、开放式学习、自我为导向的学习、独立学习、主动学习等,支撑理论包含人本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社会认知心理学及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理论等各个方面。

在自主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不同的理论侧重定义了相应的组成要素,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定义侧重为个人主体、以人为本的学习能力培养;建构主义侧重于建构相关的框架模式,使学习者进入相关的情景学习、掌握技能;认知主义理论从人的认知规律出发,开发学习者的潜能。

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最早的定义为“自身学习的能力”,表现在确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策略、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等。后来逐渐发展为从不同的理论支撑角度进行界定,如元认知能力、联通能力等。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有研究从心理学与教育学的角度定义,其主要特征是顺利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心理品质的总和,表现为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具体组成要素有:自主学习的自我定向能力、应用学习策略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其中自我定向能力包括制定目标、计划的能力,应用学习策略能力包括运用客观资源的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等,自我监控能力包括自我检查、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包括自我反省(反思)、自我总结能力。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一种心理能力,更是一种社会能力,还是一种持续生存与发展的综合能力。由此可见,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以认识能力为基础,在特定的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学习能力,有其特定的基本要素与逻辑关联。

(一)自主学习能力组成要素与评估框架

自主学习能力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是有层次性结构的,分为一般学习能力、一般自主学习能力和具体学科深度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从可测量的角度来看,可分为量表测量、模型测量。如,采用华南师范大学朱祖德、张卫等编制的《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由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两个分量表组成。测量信度、效度,适用于团体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进行评定。学习动机分量表包括自我效能、内在目标、学习控制、外在目标、学习意义、学习焦虑等因子;学习策略分量表包括一般方法、学习求助、学习计划、学结、学习评价、学习管理等因子。

有研究运用坐标轴的直观图描述了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对比,其主要要素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目的。适用于个体的检测,x轴表示学习时间、Y轴表示学习内容、z轴表示学习目标,根据三者的关系在坐标轴上作出对应的点线,并将这种自主学习能力量化,用直观的图形表现,可以记录每个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以此进一步分析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能够从表象分析其本质,从能力的大小判断学习质量的程度。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辩证关系

自主学习能力组成要素不管是模糊评价还是精确评价都能反映自主学习的信度、强度、效度,得出自主学习的质量报告。量化评价有助于过程的监测与改进,模糊评价能反映学习质量与水平。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一般学习能力、一般自主学习能力和具体学科深度自主学习能力,遵循认识的发展规律,是知识的获得从一般到特殊,由浅入深,反映了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与规律,通过自主习得的知识能灵活运用在现实中,学习质量就得到的有效的验证,其呈现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可以表现为一种创新思维方式、一项特殊技能、一种品质与习惯养成。同时,也表明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也要遵循科学的规律。

从过程论的角度来看,量表的建立,可以细化具体的执行效果,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及其相关影响因子,可以动态反映学习的进程与学习质量成效,其信度、强度、效度能折射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能主观能动地调节自主学习的节奏和改进策略,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锤炼自主学习的意志品质。

三、地方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现状

目前,一些地方高校正进行学期教学制度改革,其着力点大多数在关注教师方面,把学生学习没有摆在同样对等的位置。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政策、方法引导不够,大多数高校引进了一批MOOC课程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是由于学生起点与基础不同,有的学生学习困难,又得不到及时的指导与帮助,就失去了学习兴趣与动力,学习的质量也不尽人意。

一项对地方高校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表明:地方院校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状况不容乐观,在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测量表方面得分低于常模,在校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水平普遍较低。从不同的角来看自主学习的差异性,在学习管理上,女生自控力优于男生;从学科分类上来看,文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强于理工科学生,而在学习策略方面却不如理工科大学生;从生源地来看,来自城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从不同的年级来看,大一和大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而大二、大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在学习动机上不同年级存在较大差异;在学习情绪上大一的学生焦虑度最高;在学习效能、学习评价、学习计划方面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并有随年级的增高而提高的趋势。此外,在学习管理、学结、内在目标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在学习管理、内在目标方面存在着随年级的增高而降低的趋势。

基于上述种种表现,地方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突出问题表现在:学校教学制度改革的超前性与师生行为适应的滞后性;传统学年学分制的惯性思维定势,影响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课程的难易程度把握尺度与标准影响自主学习的效果;学生的自主学习心理、情绪、情感、意志品质与目标达成度影响学习的信心与毅力,学习的兴趣、就业的压力、学习的氛围等等也是影响自主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四、地方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提高的策略与路径选择

(一)政策导向下的自主学习体系构建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实施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建立自主学习体系。

建立与学季制相适应的自主学习的导师队伍,指导学生选课、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进行自主学习心理辅导。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与引导

在针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学习改革,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异质性的深度自主学习,师生成为自主学习的共同体。

(三)根据共性与个性的差异进行分类指导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低年级抓新生教育,自主学习习惯养成;中年级抓意志力品质养成,高年级抓深度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

(四)注重学习型社区组织建设

在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建设网络自主学习社区,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与交流范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通过学术活动、校庆、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多种形式,以专业活动为抓手、学生组织为平台、完善考核方式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崇金,等.国外自主学习研究述评[J].知识经济,2015,(3):115.

[2]何基生.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构成及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5):75-78.

大三学期自我总结范文3

【关键词】人职匹配;大学生;择业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必然会产生很多机遇,同样也会带来众多挑战,如何把握机遇,成就一番事业,如何应对挑战,化被动为主动,这是每个人都希望的。作为当代的大学毕业生,更是渴望能学有所成,找一份好工作。但是目前大学毕业生面对纷繁多变的社会,不知所措,表现在找工作比较盲目,不知道毕业后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这就给高校工作人员提出一个课题,如何培养大学生,让大学生在上学期间不但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引导他们认识社会,掌握如何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学习就业理论,锻炼能力,真正做到“人职匹配”,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好工作。这是高校工作人员应当重点考虑的。

一、大学毕业生择业比较盲目的状况

大学生由于大多在大学期间不太关心国家就业形势,这样对社会、对自己均缺乏了解。大一期间,还没有从疲倦的高考解脱出来,考上大学很兴奋,沉浸在欢乐之中,对为什么读大学,怎样读大学没有清醒地认识,所以过度放松;大二期间,面对繁重的课程,兴奋劲儿稍减,开始埋头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整天奔波于教室、食堂、寝室之间,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却突然发现自己这也不懂,哪也不懂,心情感觉很沉重;大三期间,感觉压力突然增加,因为大三面临着人生选择,是找工作?还是考研?怎么找工作?如何复习准备考研?这些问题困扰着大三学生;读大四时,心里开始恐惧,马上要毕业了,感觉自己储备的知识远远不够用,如何找工作?找什么样的工作?自己心里一点底儿也没有,于是就比较盲目,环顾四周,别人干什么我也干什么,这种盲从心态导致更加盲目。这种盲目的状态表现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一)考证热

有信息表明,近年来可供大学生考试的证书已超过了百种。主要分为三类:通用型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及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证书,这类证书被用人单位看重,成为大学生考证的首选和“必修课”;能力型证书,有托福(TOEFL)成绩证书、雅思(IELTS)成绩证书、英语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证书等;职业资格类证书,包括报关员证书、单证员证书、物流师资格证书、国家司法考试证书等,此类资格证书范围最广、种类最多。尽管考证培训费用不菲,一些大学生还是要去考。

(二)“海投”简历

由于对社会不够了解,对如何找工作更是摸不着头绪,不少毕业生认为只有向多个用人单位投简历,才可以增加面试的机会,就可以多一些获得工作的机会。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很多毕业生尽可能多参加招聘会,不管用人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广投简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海投”简历的现象比较头疼,认为大多数“海投”的简历大致雷同,得不到有用的信息,没有任何价值,更说明大学毕业生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不知道从事什么工作。于是很多用人单位面对众多的毕业生简历,要么匆匆浏览后认为不合适本单位需求,就放弃认为不适合该单位简历。这样对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既浪费成本,制作一份简历需要不菲的成本,还给用人单位造成大学毕业生不重视招聘,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三)频繁跳槽

就业压力大,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调整“就业观”,他们不奢望找工作一步到位,而是通过“先就业再择业”的方法来慢慢发展。毕业生只要认为目前的工作不够好,自己的能力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就不想错过好的机会,就更希望找到条件更好的工作,频频跳槽。毕业生这种跳槽心理无可厚非,这种心理符合“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但是如果从长远考虑,毕业生频繁跳槽行为对用人单位、毕业生自己、毕业的学校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从用人单位来说,任何一个单位都不愿意成为跳槽的“垫脚石”,而且用人单位对频繁跳槽的大学毕业生普遍抵触,因为录用后恐惧这样的人再次跳槽,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对于学校而言,由于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会给学校的声誉产生恶劣的影响,公信力会下降,从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不高。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由于频繁跳槽,他的诚信度就会收到影响,用人单位就会不欢迎频繁跳槽的大学毕业生,到头来频繁跳槽的毕业生就业更加艰难。这一系列恶性反映相互联系,会加剧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

(四)考公务员热

很多大学毕业生毕业的首选是考公务员,因为公务员的稳定收入和崇高的社会地位令这些学子们向往,可以说不少大学毕业生只要看到有招收公务员的信息,他们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钱财去准备复习、考试,到头来考公务员成为国家“第一考试”,考入的毕业生欣喜万分,落榜者继续努力奋斗。实践表明有不少被录用为公务员的大学毕业生在进入公务员队伍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干公务员,于是辞职去从事其他职业,这对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是重大的资源浪费。

(五)考研究生热

目前不少大学毕业生对考研究生情有独钟,认为自己对大学毕业后所学的知识不满足,选择考研继续深造,如果抱有强烈的求知欲继续学习,这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是也有不少毕业生毕业后因为躲避找工作选择考研,这种心态就需要探讨了,我认为你可以躲避一时,但不可能永远躲避下去,从现在的就业形势来看,现在用人单位的门槛提高了,研究生也未必能很好就业。而且考研的代价也很大,你可能会失去不少好的就业机会,如果考试不理想,不能考取研究生,到时候自己选择更加被动,是继续考研,还是选择就业?所以我认为考研热也反映了大学毕业生盲目的心态。

以上这几种大学生择业盲目性的表现反映了几个问题:一是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或者过高估计自己,或者低估自己的能力,不能合理的给自己定位;二是缺乏对就业形势的了解,不知道社会需求什么养的人才,不懂得如何获得社会的认可。三是缺乏对职业的认识,不懂得各种职业应当具备的素质,如何获取职业技能。四是不了解就业方面的知识,更确切的说是缺乏就业技能,由于就业技能欠缺,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就不能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导致不能很好的就业。所以我认为应当将“人职匹配”理论引入大学生择业。

二、大学毕业生择业了解“人职匹配”理论的重要性

(一)人职匹配理论

人职匹配理论是关于人的个性特征与职业性质一致的理论,是用于职业选择、职业指导的经典性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而每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环境、条件、方式的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有不同的要求。进行职业决策(如选拔、安置、职业指导)时,就要根据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种类,即进行人一职匹配。如果匹配得好,则个人的特征与职业环境协调一致,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为提高。反之则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很低。因此,对于组织和个体来说,进行恰当的人职匹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进行人一职匹配的前提之一是必须对人的个体的特性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而人才测评是了解个体特征的最有效方法。所以人一职匹配理论是现代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础。

1.“特性――因素匹配论”

1909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在《选择一个职业》著述中,明确阐明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或条件:(1)应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2)应清楚地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3)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帕森斯的理论内涵即是在清楚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条件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对自己有一定可能性的)相对照,相匹配,最后选择一个职业与个人匹配相当的职业。他把人职匹配分为两种类型:(1)因素匹配,例如所需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的职业与掌握该种特殊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择业者相匹配,如脏、累、苦劳动条件很差的职业,需要吃苦耐劳、体格健壮的劳动者与之匹配;(2)特性匹配,例如,具有敏感、易动感情、不守常规、个性强、理想主义等人格特性的人,宜于从事审美性、自我情感表达的艺术创作类型的职业。

2.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

在人格和职业的关系方面,霍兰德提出了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模式。不同类型人格的人需要不同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例如“实际型”的人需要实际型的环境或职业,因为这种环境或职业才能给予其所需要的机会与奖励,这种情况即称为“和谐”。类型与环境不和谐,则该环境或职业无法提供个人的能力与兴趣所需的机会与奖励。他在其所著的《职业决策》一书中描述了六种人格类型的相应职业。第一种类型实际型: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缺乏社交能力,不适应社会性质的职业。第二种类型研究型:具有聪明、理性、好奇、精确、批评等人格特征,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独立的定向任务这类研究性质的职业,但缺乏领导才能。第三种类型艺术型:具有想象、冲动、直觉、无秩序、情绪化、理想化、有创意、不重实际等人格特征。喜欢艺术性质的职业和环境,不善于事务工作。第四种类型社会型:具有合作、友善、助人、负责、圆滑、善社.交、善言谈、洞察力强等人格特征。喜欢社会交往、关心社会问题、有教导别人的能力。第五种类型企业型:具有冒险、野心人格特征。喜欢从事领导及企业性质的职业、独断、自信、精力充沛、善社交等。第六种类型传统型:具有顺从、谨慎、保守、实际、稳重、有效率等人格特征。喜欢有系统有条理的工作任务。

(二)大学生择业了解“人职匹配”理论的重要性

目前大学生择业的盲目性,在我看来,主要是对自己、对社会、对职业、对生存环境的不了解造成的。正是由于缺乏认识,所以在择业时,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人职匹配理论是关于人的人格特性与职业性质具有内在一致的理论,人职匹配适合是选择职业的重要依据。在我看来,大学生应当了解人职匹配理论,这对大学生择业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看来,大学生了解人职匹配林论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个方面:

1.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人职匹配理论真正认知自我

人职匹配理论开宗明义指出:人格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人格特性。而每一种职业由于其职业因素与职业类型不同,比如工作性质、环境、条件、方式等,对人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有不同程度的要求。作为当代大学生现在面临就业和择业困境,主要原因是对自己不了解,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从来没有真正剖析一下自己,自认为自己很了解自己,其实他对自己不了解。不了解自己,就会两眼一抹黑

2.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人职匹配理论更新就业观念

人职匹配是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实现从学历筛选到职业资格筛选再到能力筛选的动态过程。大学生处于生涯发展的准备阶段,因而需要专业辅导人员结合其专业知识提供一套有系统的计划,用来促进个人的生涯从认知、探索准备到选择的发展,单纯的学历筛选作用在这六百多万的大学生同质群体内已经被弱化了。职业资格的二次筛选和能力的第三次筛选都是每个学生走上岗位的必经之路和必然选择,知彼知己将二者协调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职匹配,这是个相互选择和相互调适的过程。大学生掌握人职匹配理论,可以从源头上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到一个用人单位和个人都满意的工作,实现人职匹配。

三、大学毕业生择业如何做到人职匹配

大学生择业竞争是人才源合理配置的过程,其理想结果是让每个人才都找到一个有利于展现发挥其特长优势的职位此,大学生择业也是一个如何展现发挥其特长优的过程,更是“弱势群体”改变“弱势”的重要途径。所以大学毕业生完全可以可以借助人职匹配理论,通过对个体特性和性格特征的认识及对职业岗位的分析,选择能发挥自己特性、适合个人性格的理想职业。

1.运用人职匹配原则,在职业选择中创造自优势

职业选择必须在个人和社会之间进行衡量,个人存在于社会中,在决定职业时不考虑环境要求是不现实、不理智的。但是如果完全以社会的导向为自己选择的依据,又容易忽视个性,变成附庸于职业,这样也不能达到职业选择的目的。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在依从自己内心选择喜欢的职业的同时,应该对自身所在的现实环境有一个清醒的了解,调整好就业期望值,实现个人职业意向与社会需要相统一。

职业选择要在个人能力与个人意愿匹配的基础上进行才有效,要充分掌握个人信息,然后根据个人的职业意向选择职业。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选择符合自己特长和发展的能够胜任的职业。

职业选择不是短期活动,而是一个长期过程。每个人的个性和能力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在工作之初不要过分苛求自己职业的社会地位、环境待遇等。特别是在自己的兴趣、利益等因素由于种种原因一时不能满足时,要善于把磨难转化为历练自己的财富,作为积蓄力量发展自己的动力。在职业选择中应不断发展自己,不断更新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大学生应增强竞争和学习意识,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和竞争实力,积累经验,完善自己。

2.根据自身人格特征,做到特性与职业匹配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人人都有职业选择的机会。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潜能和可塑性,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干任何一种工作。这是因为人的个性千差万别,而每一种工作对人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当人的个性与工作要求相吻合时,获得职业生涯成功的可能性就大。

不少大学毕业生就是因为不了解自身人格特质,在择业过程中很盲目,海投简历。“海投”简历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如果大学生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花费一定的时间了解社会的用人需求,有针对性的对自己比较了解的专业领域的用人单位投简历,或者通过网上投简历,电话预约,这样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对自己进行特性分析,了解自己的心理动机、需要、兴趣、价值取向、性格、才能、专长、不足等,才能保证职业选择的方向性,在两方面相比较的基础上才能判定人与职业的适宜性问题,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要了解自己的个性,既可以通过自我总结来获取,也可以通过一些标准化、客观性的问卷进行个性心理测试,获得自己的能力倾向、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职业适应等方面的资料,进而了解自己的心理素质与特定职业的适应性程度,以便能够正确地进行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

3.根据自身性格特征,做到个性与职业匹配

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与个性的职业,不但工作过程本身会更加愉快,而且更容易取得成功,便于职业生涯的展开。大学生频繁跳槽现象就是对滋生性格特征缺乏认识,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会干什么,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个性浮躁心理造成的,是缺乏诚信的表现。大学生在毕业不久后频繁跳槽的结果往往都达不到他们的预期,跳了又后悔的也很多,甚至还会陷入频繁跳槽的恶性循环。“先就业再择业”没错,但需要认真地规划。

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大学生可利用通过量表进行自我测定,找到自己适应的职业类型领域,再选择相对应的职业,以期达到个性与职业匹配。例如,通过测定分析,了解到自身个性害羞、真诚、持久、稳定顺从、实际、缺乏社交能力,对应性格为现实型人格,则可通过量表查到与此种人格对应的职业为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技能的工作。在职业选择时,可以将“专业对口”作为考虑的中心,使自己学以致用,才干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才能使职业生涯得到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钟谷兰,杨开著.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史梅,万金淼,应金萍.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李晓明,刘洪玉,孙晓雯.人职匹配理论与女大学生就业选择[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10).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