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工作室汇报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工作室汇报材料范文1
关键词:供电企业;员工专业素质;提升
作者简介:张黎明(1975-),男,浙江嵊州人,浙江绍兴电力局袍江供电分局党支部副书记,政工师;杜晗晗(1983-),男,江苏泗阳人,浙江绍兴电力局袍江供电分局综合管理部,经济师。(浙江绍兴312000)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9-0037-02
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是提高企业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加强“三个建设”的继续和深化。随着同业对标工作的持续深化,同台竞争的力度越来越大。在浙江省电力公司员工队伍“四个通道”建设征程中,袍江供电分局以员工专业素质提升平台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员工的技能素质和创新水平。
一、袍江供电分局员工综合素质现状分析
袍江供电分局成立于2005年11月,共有职工138人,其人力资源具有明显的“三高”特点。
1.青年员工比例较高
分局成立时间较短,业务发展较快,对于人力资源需求一直较大。35周岁及以下的青年员工63人,占员工总数的46%。
2.员工学历水平较高
新进员工较多,而且新进员工的学历普遍偏高,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使得分局高学历员工比例较高,共有3名研究生、58名本科生和36名大专生,占员工总数的70%。
3.低技能人员比例较高
年轻员工所占比重较大使得员工整体技能素质偏低,低技能人员比例较高。全体员工中,具备高级职称或技能素质的只有2名,中级职称或技能素质的有27人,初级及以下职称或技能素质的有109人,初级及以下职称或技能素质人员比例高达79%。
员工素质“三高”特点说明:一方面,分局员工的技术技能经验相对缺乏,在坚强智能电网推进中,面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运用,员工专业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现有人员结构中以青年员工为主,青工成长成才诉求比较强烈,学习基础扎实,学习接受能力强,专业素质提升空间较大。企业亟需为员工专业素质提升搭建一个平台,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专业素质提升平台建设实践
1.搭建一个平台,发挥“发电机”作用
一个平台是指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分局遵循“软硬兼施、建管并举、人企共进”的建设思路,举全局、全员之力,突出技能、创新“双提升”,以抓目标量化、抓制度固化、抓组织强化、抓资源优化等四个方面搭建集约化平台,充分发挥其“发电机”作用,为员工专业素质提升注入动力。
(1)抓目标量化。工作室明确以“提高团队政治素质、文明素质和专业素质,改善知识结构,提升技能素质和创新水平,扩大成果转化,构筑人才高地,推动科学发展”为团队愿景,发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创新创效、共进共赢”的团队精神,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思想争先、工作率先、业绩领先”的行动理念,致力于打造“企业科学发展与员工素质提升”的互动共进平台,明确工作室创建目标和员工素质提升目标,使工作室成为聚精英、育人才、树品牌、创效率、促发展的新阵地。
(2)抓制度固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规章制度,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项措施成功的重要保证。制订了《创新工作室管理细则》、《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工作制度》、《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组织机构》、《创新团队学习培训制度》等制度4项,针对青年员工制定了《促进青年职工岗位成才管理办法》,固化了在入厂教育后,必须进综产安装公司见习半年,考核通过后方能二次分配的制度性规定,明确了到岗后的5年内必须年年参加技术比武的规定。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规范了工作室的正常工作流程、明确了管理办法,为搭建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平台夯实了基础。
(3)抓组织强化。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有两级组织机构(如图1所示),由党政领导和全体中层干部组成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由专职管理人员、顾问指导和工作室成员组成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工作小组。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实行在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创新工作室工作小组和相关职能机构具体管理,各类高技能人才和项目负责人具体实施的管理原则,推行创新课题项目化管理。
(4)抓资源优化。为了保证工作室能够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保证技能和创新的指导水平,优化配置内部优质资源。1)软件方面,配有一支强大的顾问指导和工作室成员队伍。顾问指导主要由分局的省公司劳模、国网技术学院兼职培训师、国家职业技能抄核收鉴定员、省公司内训师、部门级专业技术带头人等组成。工作室成员主要由在企业各岗位尽职履责、取得突出业绩并得到群众公认的各类先进典范、高技能人才、技术比武能手、科技项目负责人等组成。2)硬件方面,企业为工作室单独设置了专用科研室和一个操作训练室。科研室由学习研讨区、成果展示区、研发实验区组成,配备办公桌、电脑等设备;操作训练室有一般操作训练、技能培训等各类必备器材,为开展技术切磋、项目探讨、经验交流、实训操作等提供了条件。
2.推进“两提”建设,发挥“三个”作用
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为平台,积极推动“两提”建设,即提高员工技能素质建设和提升员工创新水平建设。技能提高主要是指员工固本强基,掌握工作所必须的各项技能,创新提升是指在做好本职工作基础上,能够进行有效地思考和创新。
(1)开展技能培训,做夯实技能基础的“孵化器”。首先对员工进行本专业的技能需求重点测评,对员工现有能力水平进行全面摸底,并建立了完备的技能基础档案,根据各员工的技能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
创新工作室的培训主要分为:顾问指导培训、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外聘专家培训。对顾问指导和工作室高技能人才的先进业务技能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显性化,明确他们的主要培训方向,让专家顾问各有侧重,特点更突出。顾问指导和高技能人才根据员工技能需求分析,制定详细的授课计划。规定内训师一季一次、一年四次的培训量,注重培训的灵活性、针对性、有效性,适时调整培训计划,加强培训质量管控和考核。为了保证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工作室也有针对性地聘请外部专家开展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围绕生产、营销、管理等工作方面的难点问题。授课培训注重灵活性、针对性、有效性,在培训中,积极做好培训结果的记录工作,做好与员工的沟通和反馈工作,并根据培训掌握情况,适时调整培训计划。采用“以点带面”的培训与交流方法,将培训与生产、培训与交流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定期组织开设专业技能培训、专题讲座,成为夯实员工业务技能基础的“孵化器”。
(2)开展技术比武,做激发技能素质的“催化剂”。一方面,创新工作室紧密围绕企业总体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目标和培训工作计划,在员工中积极推行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特别针对青年员工开展青年职工技能比武暨“三位一体”竞赛活动,提高青年职工的技能素质,共有45名青年员工得到了锻炼。同时运用好比武结果,实现全面量化分析评估比武水平,建立评价、激励、考核、改进机制。另一方面,对于上级部门组织的竞赛、比武活动,工作室积极做好参赛选手的指导和培训工作。让每位员工都有技能提升空间,激发员工提高技能素质,培养技术业务尖子。
通过技能比武,既检验了培训工作成果,督促员工自我约束,提升培训效果,也让员工看到与别人的差距和自己的发展空间,激发了员工学技能、比技能的热情,成为促进员工积极主动提高技能素质的“催化剂”。
(3)推进项目研发,做提升创新水平的“推进器”。把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和员工科技创新的首要平台,予以重点培育和支持,结合生产、经营、科研创新的实际要求,确定创新项目,并进行明确和要求,围绕创新立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并作为首要任务来完成。
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实行科技项目自主化、专业化的原则,即各部门、班组自己提出问题、调查了解情况、分析现状、研究方案、制定措施、动手实施、申报立项。科技项目的选题着眼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立足于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及薄弱环节。通过自主化、专业化立项,培养项目团队自主思考能力,分析动手能力、提高员工科技项目立项水平。每个科技项目在完成本身研究工作的同时,持续吸纳新人,通过传、帮、带锻炼培养新人。
科技项目实施期间,各个项目负责人需要进行阶段性工作汇报,包括所做的主要工作、开展的创新活动、项目进展情况、取得的创新成果、工作经验等内容。在此期间,创新工作室每年至少召开两次科技项目工作交流会,以促进创新工作室横向交流和经验共享,拓宽项目参与人员的视野和思路,促进其科技创新综合素质的提高。
科技项目完成后,对创新工作室成员和项目负责人的绩效情况、创新成果进行评估。对于那些优秀科技项目,一方面积极推广运用到生产经营实践中,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另一方面组织创新成果会,公开表扬,充分调动员工投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全方位、多角度发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在提升创新水平中的“推进器”作用。2011年工作室科技项目立项4个,其中2项已通过上级验收。
三、专业素质提升平台建设的实施效果
1.全员化学习创新氛围日趋浓厚
以提高技能素质和提升创新水平为重点,以顾问指导、各专业的高技能人才、课题项目负责人为带头人,聚全局之力,围绕安全生产、电网建设、营销服务、经营管理等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开展了技术培训、技能比武、科技项目研究与应用等活动,在企业内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员工踊跃报名参加工作室开展的各项培训,根据员工学习需求,工作室共开展了12项顾问指导培训、29项高技能人才培训、11项外聘专家培训,1200余人次参与。借助高技能人才工作室这个学习平台,广大员工通过一线锻炼、岗位互助、师徒结对、函授教育等方式充电学习,新进青年员工组成青工技能学堂共同成才。
工作室立项4个科技项目,其中2项被立为浙江省电力公司群众性科技创新项目,农电扁平化管理被列为国家电网公司管理咨询项目计划、浙江省电力公司2011年重点调研课题,并有3名职工的科研论文被核心期刊录用。
2.一体化运行管理机制初步建立
在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组织管理,强化组织机构保障,健全工作室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两级组织体系,确保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顺利开展。先后健全了制度体系、运作流程、评价标准、改进机制。对技能培训和技术比武的开展时间、次数、质量、考核、奖惩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对科技项目的立项、研发、报验、验收、成果评审、成果交流与推广等方面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有效指导、规范了具体工作的实施,形成了组织、制度、实施、场所四位一体、协调运作的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常态工作体系。
3.专业化技能素质与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发挥创新工作室平台优势,开展技能培训和技术比武,将规范操作与把握技巧结合,强化本岗位技能与学区其他技能的结合,推进员工技能鉴定、技术比武与考前辅导培训、考后分析相结合,员工在安全知识、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有效提高了员工技能素质。
在引导和激励分局青年职工岗位成才方面,开展青年职工技能比武暨“三位一体”竞赛活动,分专业从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部分考核,将比赛结果与年度个人评先直接挂钩,与参赛选手所在班组的平均分与年度集体评先直接挂钩,有效地提高了青年职工理论知识水平和生产技术能力。
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为目标,促进生产营销管理等部门积极开展管理创新和技术革新等创新实践,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提供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提升了员工创新素质和企业创新水平。
创新工作室成员在省公司调度自动化专业“业务培训、技能比武、岗位建功”竞赛中获得先进个人三等奖。研发的绝缘均压罩的原料配方及其生产工艺正在申请发明专利。在绍兴市电力局2011年科技进步奖评选中,创新工作室成员参与的项目,2项获得三等奖,1项获得优秀奖。创新工作室成员参与的供电服务品质测评系统建设与应用项目,被评为“浙江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
四、专业素质提升平台建设的两点思考
1.有机缓解“工学矛盾”是关键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各种培训、比武和科技项目的开展,使得员工学习时间增多了,相应的工作时间变少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学矛盾”。
在工作室平台的建设中,主要通过效率换时间的方法缓解“工学矛盾”。将培训、比武、科技项目研究和工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内在统一起来,紧密围绕安全生产、电网建设、营销服务、经营管理、科技信息等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开展技术培训、技能比武、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技术革新等活动,以学习成果直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工作实践检验学习成果,从而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和学习工作“两促进”。
2.有序统一“企业发展与员工进步”是核心
创新工作室汇报材料范文2
(1)加强自身能力训练,注重产学研结合。教师既要提高基本素质,又要提高专业实践技能,更要不断接受本专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结合,实现从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变。教师应积极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更多的参与产品设计和工程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主动联合科研单位和企业申报国家重点科研课题。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协作产品研发等实践技能的训练,实地接触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和工艺,及时了解本行业当前的生产水平和发展趋势,丰富实践经验,增强专业技能,还可以把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讲给学生,作为理论教学的有机补充与拓展。此外,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可联合开办工作室,承接各种设计开发项目,即改善科研条件又能为师生提供实践机会。(2)把学生引入实践环节,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学生可以在实践教育活动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亲身实践体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掌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工业设计实践教育来说,教师可在教学、实验、实习和项目研究的各个环节中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首先,工业设计教学中实践环节比比皆是:金工实习、速写实习、色彩实习、水粉实习、市场调研、新产品开发等实践环节,这些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到生活中去亲身实践。例如学生要到工厂了解车钳洗刨钻等工种特点并进行实际操作,用自己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创造新的产品。在这一过程可使学生领悟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工艺特点,指导设计实践,这种生产现场的亲身经历所带来的震撼与收获是令人难忘的。其次,在一些理论课中增加一些生动直观的实践环节。比如可以参观南京博物院的古代陶瓷青铜器馆等,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下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工具的原因。参观回来后可在课程设计中安排对应的设计课题。再次,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设计项目中去,提前进入产品设计师的角色。学生可以每2-3人一组进行调研、讨论并制定产品设计方案;亦可以学生自行制定任务书,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力,每星期进行小结,到一定阶段进行正式汇报。学生的交流实践可以是学生间的,也可以是与教师、专家间的互动,还可以与国外院校师生一起进行交流,了解其他国家学生的设计思维方法。最后还要鼓励并指导学生广泛参加国际国内产品设计竞赛,锻炼设计能力。总之,设计独具专业特色、内容丰富的实践特色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动脑、实践创造的机会,启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可以更好地培养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2社会——人才培养大环境
目前实践性教学环节侧重于课程设计、校内实验等内容,虽然解决了实践性教学的部分问题,但终究不能替代现实的社会实践环境,不能展现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全貌。要达到实践性教学的完整目的,必须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需要社会——主要是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合作。一种形式是学生到企业直接参加生产工作,有明确的岗位。通过岗位实践,使学生的专业素质获得全面提高,锻炼专业技能。毕业设计的学生还可以在企业中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完成课题。学校还要与实践基地签订协议,定期与实践基地负责人沟通联系,维持好双方的良好合作关系,经常邀请实践基地负责人或相关技术人员到学校为学生举办讲座。由此建立一个固定的、结构日趋合理、设施日趋完善、管理日趋规范的实践基地。另一种形式是校企合作,服务社会。师生参与到企业具体项目的研发过程,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培养学生胜任某一项目的能力,使他们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能力在实践中增长,也为企业创造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3总结
创新工作室汇报材料范文3
一、积极开展各项申报工作
1、申报全国科技先进城区
今年是国家科技部开展“2007-2008年度全国县区科技进步考核”年。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科技局全力以赴,积极寻求省科技厅、市科技局支持,同时主动与区有关单位协调,就全区科技进步工作领导情况、科技政策与法规的执行情况、科普工作情况、基础性科技进步工作情况、科技进步工作特色及成效5个二级指标的12500字的申报材料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总结,形成了一套较为全面的申报材料。12月底,从科技部传来好消息,我区第6次荣获“全国科技先进城区”称号。
2、申报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
在省、市地震部门支持下,年初,区科技局参考了往年市局以及其他县区的申报材料,结合我区防震减灾工作特色,认真梳理,对2008年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总结,开展了2008年度工作总结以及档案资料整理工作,编制了《区科技局2008年度防震减灾综合评比材料》,共分区情简介、行政综合管理、安全民居工程、地震应急工作等六个方面,结合照片说明以及各种档案材料,上报国家地震局参加评比。6月,国家地震局正式下文,申报工作获得圆满成功,区科技局在全市三县四区中唯一荣获“国家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
3、参加省科技厅开展2007-2008年度的科技局工作考评
按省科技厅要求,科技局总结了2007-2008年开展的科技工作,填写科技考核相关数据,总结尤其在通过引导自主创新、服务科技企业、创建科技平台、争取科技项目、开展科技统计等领域积极开展的工作;通过与高校、企业联系,全力探求科技成果转化之路;建立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扶持初创型科技企业成长发展;主动为企业服务,协助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等方面的经验。2月,经过省科技厅考评,区科技局荣获2007-2008年度全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二、全面推进科技工作
1、加强对高新技术(科技型)企业服务,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申报
(1)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服务工作。通过专利申报服务、申报政策法规宣传与协助等方法,鼓励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并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为申报企业解决困难。2011年共有15家企业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已有10家通过认定,目前按新办法申报的我区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37家。
(2)建立区专利窗口。与华信知识产权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区专利窗口,为辖区内企业和个人提供优质快捷的专利服务,大力推动我区专利申请与保护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今年,全区申请专利817件,专利授权数为34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为120件。
(3)全力组织参加自主创新对接会。按照市里统一布置,以宣传科技发展为目的,选择了六家设计单位共十个设计方案,突出新颖、体现创新思维,精心优选方案。挑选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科技产品、科研成果参加自主创新对接会,受到广泛好评,完成了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展现科技风采的任务。
(4)完成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调查的统计工作。经调查统计,我区2008年申报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共获得所得税减免优惠约2000万元。
2、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的服务与管理。加强服务中心管理,在孵企业安达数控公司已成功“毕业”,搬迁至自建的“安达科技产业园”,开始产业化生产,成功孵化。及时调整楼层,拿出两个楼层近2000平方米办公用房,面向初创型科技企业出租,为他们提供创业平台。近期已成功引进怡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润谷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华信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入住孵化。我局正大力宣传,积极联系引进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重点帮助发展前景较好的小型科技型企业。
3、认真组织《市科学进步条例》讨论稿意见征求和修订工作。组织合工大、江淮、紫金制管、安凯等各高校、企业代表、专家对《市科学进步条例》讨论稿提出了30多条行之有效的建议与意见,对《市科学进步条例》的修改制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4、开展了对辖区高新技术企业、高校、研究所等进行调研。今年以来,我局加大了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积极加强双方的沟通交流,就建立成果转化平台、与科技企业结对互助等问题多次磋商,初步建立了向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信息的渠道,并在下一步推动企业与学院、科研小组的直接交流问题上有了较为明确的工作思路。通过努力,我局与合工大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明确下一步将进行企业与学院乃至科研小组的直接对接,共同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加强防震减灾工作
1、积极应对肥东梁园地震。4月6日肥东梁园发生Ms3.5有感地震,我区有震感,我局第一时间请示震情,并向有关领导作了汇报,同时展开震情值班,接听来电,耐心解释,安抚群众,平息谣传,全区很快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
2、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利用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日、防灾减灾日、唐山大地震纪念日、汶川大地震纪念日等时机,开展以“加强防震减灾意识,促进安全民居建设”和“加强震灾防御、保障经济发展”为主题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联合广播电台推出《科普之声》节目,于9月7日起每周五定期播出,主要介绍地震科普、防震抗震等知识以及全区科技工作动态;利用科技信息网防震减灾专栏,刊载防震减灾宣传知识,扩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积极组织学生适时利用电化教室和课外活动,开展地震科普讲座,召开防震减灾班会。
3、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阵地建设。大圩站将观测不方便的新民村深水井调整到余墩村,并设立了《地震前兆观测知识》和《地震群测群防注意要点》标识牌;增加了三个固定的地震科普宣传栏(镇政府、余墩、晓星小学);增设两名现场兼职观测员。在市地震局的关心协调下,我区正式接收烟墩镇群测群防信息站的管理及信息上报工作。
4、积极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3月,分别对市四十八中和五十六中两所被评为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学校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检查,同时赠送科普图书1000多册。四十八中编制了《市四十八中防震减灾工作评比材料》,参加省地震局评比。
5、进一步加强地震应急准备工作。进一步健全了各级地震应急机构,修订完善了各级应急预案,全区应急工作基础得到较大提升;8月,启动了校舍安全工程,对全区60所中小学159栋校舍进行了初步排查;区财政预拔100万启动资金,用于校舍的鉴定,此项工作于10月25日如期完成,目前正在开展校舍加固设计招投标工作;率先在芜湖路街道曙宏幼儿园成功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示范演练活动;9月,全区42所中小学和区机关大楼都进行了疏散演练。
四、积极开展科普工作
1、多形式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结合“科技活动周”、“科普日”、防灾减灾日、唐山大地震纪念日、汶川大地震纪念日宣传活动,开展科普教育,着力提升城区居民科学素质。一是深入推进科普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在义城镇农贸市场和芜湖路街道组织开展全区“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保护生态环境”“科技奥运”、“日全食”“防震减灾”大型宣传活动;安排50块科普展板在区行政服务大厅和镇街村居巡展;组织50名母亲带着孩子一起参观市科技馆,开展智慧宝宝科技游;向干部及群众发放科普小册子10000份。二是开展青少年系列科普活动。组织20块科普展板进校园巡展活动;组织600多名学生听取科普报告会3次;组织选手参加2011年市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占全市(包括市属高中)获奖面的20%;第四十六中代表队在刚刚结束的2011VEX澳大利亚悉尼国际机器人公开赛中荣获了最佳能力奖和最佳编程奖。
2、加大科普投入,提升科普宣传能力。一是新增科普画廊20个、200多米,覆盖了各村居及大的住宅小区。二是在广播电台推出《科普之声》栏目,每周五定期播出。三是购买各类科普图书2000余本,帮助社区和学校充实科普阅览室;为各村居及农技协科普宣传员征订110份2012年科技报;与市四十中联合创办机器人工作室;支持师范附小装备400多平米的科技长廊,积极打造科普示范点。
3、以点带面,积极开展科普示范活动。按照市科协的“五个一”标准(即有牌子、有组织、有场所、有阵地、有活动)要求,进一步夯实了科普工作基础。目前,省科普示范社区有1家,市级科普示范单位8家,市级科普示范学校2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家,还有4家正在申报市级科普示范单位。
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在开展好常规工作的同时,重点完成如下工作:
1、完成市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指标年度指标。按照市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指标年度分解任务,增强服务,加大自主创新推进力度,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使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47家;专利授权数超过209件(发明专利达到70件)。
2、建立区科技进步及推进自主创新体制。在省、市相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加大调查研究力度,结合我区科技工作实际,制定区科技进步及推进自主创新工作措施,坚持边试行、边完善,力争2012年完成推进科技进步及自主创新体制主体框架搭建。
3、实施重点培育计划。在中小科技企业和汽车配套科技企业中,选择1-2家企业和1-2个重要课题,选择研发力量较强的课题组,主动联系,力争与高校研究团队建立项目合作关系,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加快课题成果转化,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加强自主创新培训工作。举办2-3次自主创新理论培训班,加强对企业管理团队和科技研发团队培训;联系2家以上自主研发意向强的科技企业,邀请相关专家重点指导服务。
5、加大科普宣传。认真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整合资源,加强统筹协调,把工作重点放在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四个主要人群上,加强经常性的科普工作,打造科普平台,继续做好科普之声,科普网络栏目,举办科普讲座、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等,着力提高公民素质。加大争创市科普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6、继续完善地震应急体系。加强街镇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完成2个社区、40个学校、1个企业的应急培训和演练。
创新工作室汇报材料范文4
一、化解矛盾,着力为社会稳定提供法律保障
扎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一是加强调解组织建设,健全县调解中心、乡调委会、村调解员、调解信息员四级工作网络。全县共建立调委会337个,在册人民调解员总数1470人。二是大力宣传《人民调解法》,全面提高人民调解工作水平。继续开展“金、银、铜”牌调委会和调解员评选活动,授予均溪镇调委会、广平镇调委会、华兴乡华安村调委会、县医患纠纷调委会、太华镇汤泉村调委会、桃源镇蓝玉村调委会等6个调委会2012年度“金银铜牌调委会”称号,授予梅山乡沈岭村调委会吴同万、县道路交通事故调委会陈宗袍、谢洋乡调委会李代汉、均溪镇南街社区调委会巾帼调解队刘晓玲、吴山乡东埔村调委会林成发、上京镇上京村调委会陈乘耿等6名调解员2012年度“金银铜牌调解员”称号。2013年2月,均溪镇被评为省级“人民调解先进乡(镇)”,桃源镇兰玉村等16个村被评为省级“人民调解先进村”,梅山乡沈岭村吴同万被评为省级“人民调解能手”。三是健全完善多元化调解工作机制,积极参与1+N联动,大力开展“大调解”工作。全县18个乡镇公安派出所全部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各乡镇通过聘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法官等配备专职调解员24名。转发了《省“公调对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闽公综〔2013〕272号)文件,加强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力度,有效推进“公调对接”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继续推行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激励机制,提高人民调解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五是开展“大排查、大调处”活动。组织乡镇司法所每半个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今年来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808件,调处成功769件,成功率95.17%。如石牌组建“红旗”调解队、武陵组建“”调解队,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为社会稳定提供法律保障。
二、全面普法,着力为社会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按照“六五”普法规划要求,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一是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向移动手机用户发送法制动漫彩信、出法律宣传栏、挂宣传横幅标语、上街法律咨询、入户开展普法宣传等形式,发放“宪法知识问答”、“12·4”及“六五”普法知识问答等宣传材料3万多份。二是继续抓好学生“带法回家”和“夕阳红”等特色普法活动。与综治委、教育局、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在暑假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活动的通知》(田综治委[2013]43号)文件,印发学生“带法回家”宣传材料6万多份,制作3套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展板。组织各乡镇开展“夕阳红”普法活动,印制法律入户宣传单4万多份,把法律带进乡村、社区和家庭。三是加强对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单位“六进”活动,发放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读本800多册,印发各类普法对象学法用法知识汇编5000多册。四是开展“法制教育进家庭”“八个一”活动。做到每户有一份“法制教育进家庭告知卡”;一份相对定期的法制入户宣传单;一本常用法律书;一张“法律服务联系卡”;每天收看一台法制节目;每户掌握或熟知至少一个维权法律法规;一名学法明白人;每年对村、社区普法骨干、普法中心户组织一次培训。扎实开展全县18个普法重点村的法制宣传活动,确定华兴乡作为“法制宣传示范乡”,发放各种法制宣传材料2万多份。五是加强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集中宣传与当事人个别跟进宣传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广播、发放告知卡、入户宣传、现场解答群众咨询、一对一宣讲等形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先后开展了“深化法律六进、建设法治”、“深化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有序、依法治访”等法制宣传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增强守法、用法的法治观念。六是坚持普治并举,以依法治县“三五”规划总结验收暨“六五”普法中期督导为契机,广泛开展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治企、民主法治示范村(居)活动,表彰了柯文润等60户家庭为“遵纪守法示范户”,扎实推进法治县创建工作,全面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三、创新管理,着力做好特殊人员的管理教育
1、着力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以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为核心,以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为突破口,对社区矫正实行规范化管理。一是档案资料登记规范整齐,确保人档齐全。二是对在监狱服刑人员信息核查及时准确,做到日清月结。三是走访社区矫正人员家庭,摸清情况,做到底数清,去向明。四是在日常管理上严抓细扣,实行“日定位、周听声、月见面、季评议、年考评”,开展对社区矫正人员的个人谈话、思想汇报、组织公益活动等,切实从思想上矫正其不良行为。五是实行手机定位管理,设置定位手机告警围栏,确保社区矫正人员不脱管、不漏管。六是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帮扶措施,多渠道多方面帮助无业人员实现就业,引导社区矫正人员自主创业。到今年6月30日为止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786人,累计解除社区矫正人员416人,目前在册社区服刑人员370人,无一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
2、着力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坚持以促进思想转化为根本,以预防重新违法犯罪为重点,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的,积极采取措施,着力抓好安置帮教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健全安置帮教组织网络,完善衔接、管控、帮教工作机制。到目前为止,在管安置帮教人员共计1567名,现已安置1499名,安置率达95.6%;并已录入信息系统,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名册和帮教安置档案齐备。全县重新违法犯罪人员32名,重新违法犯罪率2.13%。二是进一步落实安置帮教措施,建立了2个安置帮教基地,大力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安置上主要采取基地安置、输出安置、回原单位安置和鼓励自谋职业等四种形式,帮扶上主要采取政策扶持、技术扶持、资金扶持等三条措施,全力做好特殊人员的管教工作,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四、充分履职,着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服务
1、深入开展“法律服务到一线,司法行政促发展”主题活动。组织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人员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领域,为政府、机关、企业等单位或个人担任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审查草拟各类合同,办理公证,全力服务“六大战役”项目建设。选派5名律师参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继续组织律师参与县领导接待日活动20多批次,引导人民群众依法解决利益诉求。
2、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县法律援助中心深入乡镇、村庄进行入户宣传,发放《法律援助指南》、《法律援助服务手册》、《公证法》、《婚姻法》、《劳动合同法》及“便民服务联系卡”等宣传材料6000余份,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把法律援助“送进家门”,进一步提高了法律援助知晓率,受到了社会公众的一致好评。积极创新服务方式,营造创先争优良好氛围,突出农民工、下岗工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重点服务对象,完善便民服务措施,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实现应援尽援。今年来,全县各法律服务机构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121件,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2013年1月荣获“全国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荣誉称号。
3、做好律师公证工作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组织律师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律师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在城区通过上街开展法律咨询、发放法律服务联系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等形式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继续开展法律服务进机关、进单位、进家庭、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高墙“九进”活动,为服务对象提供法律咨询、审查或草拟合同、办理公证、解决有关法律事务。全县3个律师事务所共担任法律顾问150家,办理案件308件,代书200份,解答法律咨询1095人次。公证处共办理各类公证234件。全县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共担任法律顾问16家,办理案件117件,解答法律咨询230多人次,并广泛开展农村“三资”监管法律服务工作。
五、明确重点,着力抓好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
1、抓好司法所业务用房建设。全县18个司法所已有梅山、华兴、谢洋、石牌、济阳、奇韬、上京、桃源、太华、屏山、武陵、建设、广平、前坪、湖美、吴山、文江等17个司法所建成投入使用,均溪司法所正在抓紧建设,预计8月份可投入使用。18个司法所业务用房总建筑面积达4025.32平方米,总投资682万元,每个司法所业务用房平均面积为223.6平方米。全县司法所业务用房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一方面改善了司法所办公用房条件,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司法行政基层工作水平。
2、用好司法所专项行政编制。2012年9月,县编委下发田委编[2012]44号文件,增加乡镇司法所专项行政编制3名,增编后共39名。我局及时申报招考2013年春季司法助理员3名,现正在招录中,用足用好司法所专项行政编制,为司法行政基层工作提供人员支持。
3、大力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按照省司法厅的标准大力进行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司法所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健全干职培训制度,扎实推进普法依法治理、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服务等各项职能发挥,抓好信息化建设,全面建成联接省、市、县、乡四级的基础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实现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2013年2月,太华司法所被省司法厅评为全省规范化司法所。
六、加强学习,抓好主题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
加强对党的十精神、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和“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活动,切实解决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执法执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行政队伍。
七、强化管理,抓好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制定下发内部管理制度,完善领导班子工作制度,抓好队伍建设,增强队伍活力。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岗位责任,量化绩效考评。开展“平安单位”、“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做好综治、、计生、精神文明等工作,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办好自家事,提高综合保障能力。
创新工作室汇报材料范文5
本学期,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南中人共同努力下,学校以“和融共进,追求卓越”的南中精神为引领,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秉持以人为本、制度为先的管理思想,弘扬“水润教育”办学理念,逐渐形成“范水向善,润础致远”这一校本特色文化。学校的办学内涵进一步丰富,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现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 学校品牌效应不断扩大。本学期,学校先后获“江苏省初中教学团队建设特色学校”“江苏省教科研先进学校”“扬州市平安校园示范校”“扬州市法治优秀校园”“扬州市‘十三五’教育科研优质校”等荣誉称号。参加江苏省初中校长峰会,介绍我校教学团队建设并获教师团队建设特色奖。我校《初中“邮驿式学习”的实践探索》项目成功入围第四届全国教博会,亮相广东珠海国际会展中心;校“邮驿社”被评为扬州市第五批精品社团。学校多批次派出经验丰富的教师支教乡镇学校,接受乡镇学校教师来校“顶岗培训”。11月9日我校作为扬州市第十四次学校精致管理现场会初中分会场,面向全扬州市、县区的教育局领导和初中校长们,全面展示了“水润教育”的办学成果,赢得了与会领导和嘉宾们的一致点赞。10月和11月份,陕西米脂县校长代表团和教育代表团先后两次来我校进行交流学习。12月份成功通过“市政府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积分位居全市初中学校第一名。学校的品牌公信力、区域影响力不断扩大。
--- 质量提升步伐不断加速。本学期,学校坚持立足课堂,通过抓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课后耐心辅导等实招,持续推进水润课堂建设,各年级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8年中考,我们克服外部竞争态势加剧、招生政策调整等不利因素制约,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圆满完成目标任务,中考各项指标均远超预期,邮中教改班录取人数创造历史。学校被市教育局评为“2018学年度义务教育段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参加全市质量检测,我校三个年级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我校“自主·滋润”的水润课堂课程基地建设接受专家评估获特等奖。这提振了我们的士气,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也证明了我们自身的能力和实力。
--- 教师整体素质不断增强。本学期,学校有多位老师的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有近30多位老师在市级以上各级各类评比竞赛活动中获奖。钱海如老师被评为省特级教师;徐松、刘菲等10位老师被评为扬州市第八批骨干教师;钱海如、葛汉洪、卞金华3位老师被评为“扬州市教科研学术带头人”。“珠湖星光大舞台”高邮市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评比中,钱璇、吴志娟、刘菲、戴圆圆、范朝宏、邱景、周霞、陆志亮等8人获得一等奖。2018年“百千万工程”,教学骨干示范引领活动中,我校嵇晓林、赵鹤云、张凤祥、卞金华、陶兴赋、陆寿华等获得一等奖;在高邮市中小学教师智慧教育技术制作比赛中范朝宏老师获特等奖;在高邮市理化实验技能说课比赛中朱寿岭、吕佳丽获一等奖。2018年我校“一师一优课”共晒课202节,获奖33节,其中,钱海如老师获部优。2018全国教育电视优秀教学录像课例评选中,钱海如、夏时琨分获二、三等奖;在扬州市初中化学教师实验教学技能大赛中,陶兴赋获二等奖。在扬州市多媒体课件比赛中,陶兴赋获一等奖。扬州市物理实验教具创新暨实验教学设计评比中,朱寿岭获一等奖。在2018年扬州市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中,陶兴赋获得二等奖。徐松、冯爱飞、冯忠梅、胡鹤、葛明存等老师受到市政府表彰;曹巨安老师被评为高邮市优秀教科室主任他们就是南中教师团队中的杰出代表。
--- 素质教育成果不断丰硕。本学期,我校学生在各类竞赛和活动中成绩喜人:男、女足球队在市长杯足球赛中分获初中组第一名和第二名;男、女篮球队在高邮市阳光篮球比赛中双双获得第一名;男、女排球队在高邮市排球赛中双双获得初中组第二名;男、女乒乓球队在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分获团体一等奖和二等奖;在扬州市中学生“语言规范运用大赛” 高邮复赛中,我校有30人获奖,其中9人获高邮市一等奖;张路阳、林品言等同学获全市法治征文比赛一等奖;在2018年 “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及诗歌现场竞赛中,我校学生张路阳、耿瑞敏获扬州市一等奖;在高邮市第四届中小学师生书法现场比赛中,我校学生张歆雨等6位同学获特等奖;在高邮市中学生英语口语大赛中,我校学生张路阳等6位同学获一等奖;组织学生参加“人防杯”高邮市第四届中小学师生书法现场比赛,成绩喜人,八(15)张歆雨、七(1)周一鸣、九(14)张竞丹、八(10)何煦、八(14)管一鸣、七(14)王绪等6人获特等奖,另有6位同学获一等奖, 6位同学获二等奖;组织学生参加高邮市2018年“汉字书法之美”竞赛活动,我校成绩喜人,七(1)管顾杰、八(15)张歆雨获软笔一等奖;6位同学获软笔二等, 10位同学获软笔三等奖;七(1)沈宛静、王落凡、七(3)李思瀚、七(5)王佳鑫、七(14)王绪、赵宇萱、七(15)徐丫丫获硬笔一等奖,另有7位同学获二等奖, 7位同学获三等奖……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彰显我们素质教育成果的丰硕。
二、所做的工作
本学期,在“水润南中”的文化理念引领下,围绕“特色南中”建设,所做的重点工作主要有:
(一)抓水润管理,促学校内涵提升
以水润管理作为“水润教育”的出发点,强化学校特色建设和内涵提升,走出了一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之路。
1.管理理念引领凝聚力。学校全体行政成员致力于“南中是我家,不分你我他”的家校情怀,坚持高效、民主、务实、关爱的工作作风,在分管工作中既敢于独挡一面,又能立足全局,责任分工不分家,相互补台不拆台,团结协作,和融共进。一是坚持制度化管理。规章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殊,没有特例;二是坚持透明化管理。对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奉行量化积分、公开公示的原则;三是坚持民主化管理。即时听取、采纳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师生、家长、社会监督;四是坚持走动式管理。不只是坐办公室听汇报,坚持将课堂、教室、食堂等作为工作一线。
2.管理精细增强战斗力。学校坚持重大事务校长室集体研究决定、分管领导具体执行、党支部指导监督、双代会民主参与的管理架构,保证学校决策与运行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广泛听取全体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继续坚持分管校长负责、年管会领导、各科室协同的分工细化、责任到人的运行模式,保证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高效、规范、有序运行。
3.行风建设扩大影响力。一是积极利用校长信箱和家长、学生问卷调查等社会监督评价渠道,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二是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团群工作,认真开好“”,有效地将“两学一做”与日常教育活动融为一体;三是积极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组织教师读书分享会,组织教师元旦联欢会,增强了教职工的集体凝聚力,也活跃了校园文体活动氛围。
(二)抓水润德育,促学生品行端正
以水润德育作为“水润教育”的着力点,突出“渗透、无痕、激荡”的德育理念,丰富活动内涵,增强德育实效。
1.德育管理追求“水润渗透”。一是重视班主任队伍管理。开学初,学校就组织开展班主任工作沙龙活动,表彰一批先进班主任,并对新学期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积极搭建助力班主任成长平台,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对班主任队伍进行培训,引导班主任从“事务型”向“智慧型”转变。二是发挥政教处、年管会的管理职能。行政值班每天坚持对校园进行巡查,对个别班级管理不力和少数学生举止不文明等不良现象,通过定期播放常规管理专题片,定期进行《班级管理通报》,从源头抓起,从细节抓起。同时,对班级管理有创新、有特色的,进行经验申报和评比,激励和引导班主任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三是挖掘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潜能。学校建立“红领巾文明值日岗”、“红领巾广播台”,不间断开展“流动红旗”和文明班级评比,将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融为一体。全方位、多维度的德育管理体系,增强了德育管理的科学性。
2.德育活动追求“水润激荡”。本学期,学校先后组织师生参加 “体艺节”、“读书节”、“科技节”、 “文明交通安全出行”、“安全疏散演练”等系列活动;开展主题为“开启南中新生活”的新生军训;举行“感谢师恩”开学典礼;联合市卫计委等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守护学生视力系列活动;邀请相关专家进校园进行视力保护宣传专题讲座,抓实眼保健操工作,切实保障好学生的视力健康……这些德育活动如春风化雨,似春潮涌动,变无形为有形,化有声为无声。
3.德育环境追求“水润无痕”。一是开展校园安全环境整治工作。开展预防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和“德法同行,法润南中”主题教育。二是打造“书香校园”。学校更新、充实了图书室的图书,设立“班级图书角”,开辟流动书吧,鼓励学生自由交换图书阅读;结合“五个一百”工程,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组织各班设立班级文化角,设计班级名片,评选十佳“完美教室”;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诗词创作大赛和“诗香校园”黑板报评比,以书香熏陶学生的心灵。三是精致人文环境。学校的水润广场、水润门厅、邮文化长廊、名人励志名言、优秀毕业生寄语、书画作品展给学生传递精神力量。师生置身于其中,既丰富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
4.德育文化追求“水润流香”。一是积极开发利用校本资源。学校自主开发了《润礼》《润道》《润德》《润行》系列校本课程,《魁星》杂志、《南海潮》校报定期出版,学校广播台正常播音。定期开展“观赏之礼大家谈”等礼仪微课堂展示,强化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本学期,我校承办了高邮市“八礼四仪”微课堂中学段集体观摩展示活动,受到与会领导与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二是重视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其中邮文化已成亮点,邮苑、邮协、邮校、邮局“四邮文化”影响广泛。目前校邮文化特色建设成果已通过省专家组论证并入选全国教博会参展。
(三)抓水润课堂,促教学优质高效
以水润课堂作为“水润教育”的立足点,细化过程管理,加强点面监控,持续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1.集体备课追求实效。一是规范细化集体备课流程,提升集体备课实效。将网络备课与现场交流相结合,做到“一结合”、“两发挥”、“ 三统一”、“四确定”。二是创新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教务处依据新的备课组考核方案,从活动的计划、开展、实效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专人负责对集体备课进行巡查,并对活动情况进行详细记载,及时反馈意见与建议,在过程管理中将集体备课的实效落在实处。
2.水润课堂追求高效。对老师的课堂教学年管会加强了巡课、听课、评课的力度,对学生的学习突出预学、小组争星、小组合作探究、纠错训练,推动高效课堂标准和要求的落地、生根、开花和结果;学校还对教师的案头资料进行定期检查、评比,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定期问卷、调查,推动了高效课堂的规范化建设。
3.学教量化追求收效。学校严格控制学生每天的作业量,对作业量过大的学科进行当面问责;同时严格控制课外辅导资料,杜绝乱征订、乱翻印现象,促进教师力争向备课要效益,向课堂要质量;精心组织每次大型考试,保证考试成绩客观公正,及时总结教与学的得和失,并召开师生座谈会,开展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教学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切实促进教学评价由终结性转向过程性。
4.学风建设追求长效。学校以各年管会为管理单位,制定三个年级相应的学风建设和质量提升目标,形成七年级抓习惯,重基础;八年级防分化、保会考;九年级抓临界生、保优等生的年度规划。同时放权年管会,要求年管会创新管理思路,堵漏洞,防分化,调热情,增信心。今年,各年级创新期中表彰形式,分级部召开期中表彰会,多形式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实效明显。
(四)抓水润教研,促教师素养提升
以水润教研作为“水润教育”的突破点,把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作风纯正的师资队伍,作为不懈的追求,内强素养,外树形象。
1.立德铸魂树榜样。新学年伊始,举行教师严禁有偿公开承诺签名仪式,与教师签订师德师风责任状,利用网络、微信、《告家长书》等多媒体提醒教师自觉自律,定期举行教师政治学习活动,将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化,常态化。充分发挥学校领导班子战斗堡垒和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创先争优”和“两学一做”等基层党建活动,树先进典型,评“有突出贡献教师”,用榜样带动影响身边其他人,将师德师风建设榜样化,示范化。
2.清溪引水求实效。每周教师例会,学校定期下发学习材料,组织大家集体学习、讨论、交流,通过学习先进人物事迹、高效课堂案例、创新课堂典范,教师敬业、爱岗、勤研、善教的工作作风得到激发。围绕“磨课”等相关教研课题,各教研组和备课组不定期组织教学沙龙、材料汇总和经验交流,保证了教研活动的专题性和实效性。积极组织安排教师参加区域性中考复习研讨活动,并邀请专家来校指导教学与科研,提高中考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示范引领促成长。学校重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队伍建设,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高层次优秀教师培养工作。充分发挥校内名师的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名师(学科)工作室主题活动,放大名师示范效应。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采取“树典型、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的方法,让每位教师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显露身手的空间,积极为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本学期学校安排20对师徒结对,给青年教师配备两名师傅,专门召开青蓝工程会议,签订师徒结对工作责任状,建立青蓝工程群,对师徒结对工作跟踪管理,动态了解结对教师听课情况等;实施青年教师汇报课制度,完善师徒结对考核细则,将教师发展与课堂教学,教学质量考核相结合,严格师徒结对考评,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抓水润后勤,促后勤保障有序
以水润后勤作为“水润教育”的平衡点,努力提高后勤管理的效能,为创建平安、和谐、幸福校园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1.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大局观念。经常性组织职工学习,增强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学校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逐步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同时加强对后勤人员的绩效考核,后勤基本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
2.提高安全保障,建设平安校园。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台、班会课等宣传阵地,宣讲安全知识,普及法律常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加强对门卫值班的督查,实现了防患未然的安保工作目标和要求。一年来,全校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3.严格校产管理,注重开源节流。一是财产管理建立起岗位分工、责任到人,分级管理的管理机制,增强物品使用者的责任意识;二是明确专人负责,对学校各项设施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提高财产的管理力度,避免学校财产人为损坏或意外流失;三是调动发挥维修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校产维修、维护,最大限度做到物尽其用,废物利用,节约开支,降低成本。
4.注重问题整改,确保师生满意。加强食堂伙食及超市食品的检查与监督力度,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加强食堂、超市、浴室环境管理,保持就餐就浴环境的优美和整洁,认真抓好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及时征求师生的建议与意见,不断改进食堂超市浴室服务工作。暑假期间,改造了东门厅,添置了校园文化设施;近期,针对男浴室和部分教师办公室空调效果差的现实,及时进行了更换或维修。
以上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广大教职员工辛勤耕耘、乐于奉献的成果。
三、下学期工作展望
本学期,学校依靠广大教职工的团结协作,取得了一定的业绩;同时,我们也看到存在的不足。例如:教育教学质量虽有明显提高,但还有增长空间;教育教学管理仍存在落实不力,执行不严等不良现象;教师敬业爱岗的奉献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后勤服务的质态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生文明礼仪养成还需在细节与长效上下功夫等。 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征程,下学期,学校将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师德师能建设。学校将加强对在职教师的教育和管理,严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开办课外辅导班或在课外辅导班授课的违规行为。学校将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通过业务进修、学术研讨、知识讲座、校际交流等形式,努力营造“提升自我,自我提升”的学习风气。激励教师自觉整合工作经验,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案例或深度见解的论文。进一步健全名教师、优秀教师的培养、使用、管理机制,加大考核和奖励力度,真正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定期对师徒结对活动进行检查,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考核。继续开展优质课、示范课等竞赛活动,为教师展示才能搭建平台,为学校发展进一步增添动能。
二、精致教学过程管理。重视过程管理,确保“三个到位”。一是“制度到位”。继续完善落实课堂教学常规、教师案头资料检查评比、课堂教学问卷调查等常规管理,力求教学管理有章可循。二是“检查到位”。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将继续深入班级、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备课组,抓备、教、批、辅、考各工作环节,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目标到位”。各年级要加强目标质量管理,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尤其是九年级,要加强中考研究,制订切实可行方案,合理安排教学、复习、备考进度。班主任要掌控、调动学生的学情,重视尖子生的培养与后进生的转化,确保我校明年中考再攀新高。切实加强对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教育教学,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再发展;同时加强课外兴趣小组和社团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确保德育工作实效。政教处、班主任要针对学生厌学、早恋、上网成瘾等突出问题,加强方法研究,及早做好思想引导,及时进行心理辅导。要坚持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校园体艺节、社会实践等活动,把思想教育渗透于活动之中,让举止得体、言语文明、情操高尚、思想健康等良好品行,成为学生内在素质的一部分。学校将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家长一日访校活动,不定期举办小型家长交流会恳谈会,运用微信群、QQ群等搭建家校沟通对话平台。学校将继续开展踏青、祭扫、感恩等社会实践活动,聘请校外辅导员进行法制、安全等知识宣讲,形成教育合力,确保德育实效。
创新工作室汇报材料范文6
项工作,同时认真完成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布置的各项德育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优化育人队伍、提升育人实效
1、 构建德育工作网络
本学期为了加强德育工作领导力量,校长室组建政教处,增派两位同志担任政教处副主任,同时在原有团委、学生会负责同志的基础上,选派两位同志担任干事,极大地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力量。目前学校有完整的德网育工作网络。
2、培训班主任群体
本学期以来,由于××扩轨的需要,初一年级充实了一批年轻班主任,他们富有工作热情,但工作经验欠缺,急需培养锻炼。为此,政教处在期初、期中、期末分三次召开初一年级班主任会议,对各项班主任工作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并建立××中学班主任青蓝结对制度,让年轻班主任迅速成长起来。此外,政教处在期初修订班主任工作条例,组织学习各项条例和制度(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市××中学班主任常规工作条例,××市××中学班主任一日工作常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学生一日常规,××市××中学学生十项礼仪常规,××市××中学教室规范化管理条例),让各位班主任带着规则走上班主任岗位。学校与每位班主任签订《××市××中学班主任工作责任书》,明确职责。10月19日晚,总校在尚雅楼举行了师德报告会,我校教师认真听取了报告,无不深受感动,为之动容。在报告会上,班主任代表黄颖泉、张辉、王丽萍等以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他们不断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无私奉献的一件件鲜活的感人事迹。这次师德教育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全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并为造就一支思想端正、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2月份政教处组织班主任沙龙,主题为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前,政教处印发了学习习惯培养方面的有关学习材料,会上,全校班主任热烈发言,各自讲述自己的绝招,实现了工作方法的互通有无、工作经验的共享共赢。此外,学校校长室还在每月印发班主任工作介绍材料、发送班主任工作信息短信等,使我校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得到不断加强。
3、展示团委、学生会风采
团委、学生会在有关同志的辛勤努力下,已经成为落实政教处各项工作计划的生力军,同时,他们的工作也是政教处工作的有效补充。学生会完成了新一届的学生会换届选举,完成每月的校园黑板报的更新,落实学校卫生值周工作的班级顺序,召开了每周值周班级会议,并制定了相关要求、考核表格,操作程序,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班级值周考核。组建新一届校园广播台,实现了大课间和中午的正常广播。制定××市××中学校园文明监督岗招聘方案,召开志愿者会议,进行了分组和相关要求的讲解工作,校园文明监督岗志愿者实行试用期制度。向全校发出建设文明卫生校园倡议书。学校团委举办少年团校一期,本学期发展团员142人,宣传各班优秀典型“××之星”共四期。
4、彰显家校合力
××中学一直重视家庭教育在培育学生中的作用。有事与家长多沟通已成为学校工作的常态,本学期发放《寄宿生家长须知》、《关于参加高中部体育节入场式告家长书》、《防诈骗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运动会安全注意告家长书》、《关于开展“洁净家园、有序市容”专项活动告家长书》、《关于××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告家长书》等。20xx年9月8日下午召开全体走读生家长会议,告知五严规定下新的作息规定,蒋校长作了发言。十月份,成立家长委员会,修订《××市××中学家长委员会章程》。11月11日学校开办第九期家长学校。年级组长周颖作了初一年级上半学期工作汇报,副校长蒋国生作了题为《高品质服务,育持续发展之才》的报告,介绍学校的工作思路与办学理念。特邀专家作关于《怎样让孩子自主学习》的报告。12月25日,我校开展了以“孩子,我想对你说”为主题的家庭教育交流活动。该活动是在亲情家书交流的基础上开展的,孩子们在亲情书信中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和在成长过程中渴望被理解、被认可的心愿;家长在书信中,真诚流露出渴望和孩子沟通增进了解的愿望,并对孩子提出了真诚中肯的建议。在交流中,家长代表就自己的教育经验和困惑谈了深切感受,以最鲜活的实例激起了在座家长和孩子的共鸣。20xx年1月9日我校开展了以“两代人心灵碰撞”为主题的家庭教育交流活动。上午,在高中部尚雅楼我校召开会议,校长、40名学生家长代表、新“三好”标兵和模范家长参加了会议。在会议中,一大批新“三好”标兵和模范家长获得了表彰,部分家庭教育优秀论文获得了荣誉证书。会议结束以后,全体人员听取了首都师范大学李文道博士的报告。下午,初二年级学生和学生家长在各班教室里进行交流活动。家长代表畅谈自己的成长历程以及相应的子女发表感言,接着,家长代表谈对孩子的殷切希望以及子女谈如何实现对家长的期望。到会学生和家长无不激动落泪,整个活动内容充实,意义深远,极大地提高了家长和学生的认识水平。以本次活动为纽带,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心连结得更加紧密。
二、落实一月一事、实现系统育人
本学期政教处认真学习《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操作手册》,在校本文来源:文秘114 ***长室的指导下,制订学年度一月一事活动计划,然后分月制订活动计划,严格按计划实施活动细则,每月进行评比表彰,并把每月活动的详细资料台帐整理归档。20xx年九月份规则主题教育月80页;十月份爱国主题教育月209页;十一月份奋斗主题教育月132页;十二月亲情主题教育月170页;20xx年一月节约主题教育月142页。活动要点如下:
1、20xx年9月份:
(1)9月6日于体育馆组织法制报告会,组织法制报告听后感评比。初一(6)施澍芃等42名同学获得优秀法制报告听后感评比等级奖。
(2)9月7日班级组织以“学常规”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初一年级班主任重点讲解《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中学一日常规》,强调靠右走路的要求;初二年级重点讨论形成或讲解班规班约;初三年级强调教室卫生、寝室卫生纪律要求及其他规范。
(3)初一年级举行“九月行为规范优秀班级评比”, 初一(10)班、初一(2)班被评为行为习惯优秀班级;举行“九月文明宿舍评比”, 男生410室、女生308室等13个宿舍被评为文明宿舍;举行“九月行为习惯优秀标兵评比”, 初一(1)潘晓亮等50名学生被评为行为习惯优秀标兵。
(4)初二年级举行班级班规班约展示。初二(1)班、初二(2)班、初二(3)班、初二(4)班、初二(6)班、初二(8)班、初二(9)班、初二(10)班被评为班规班约优秀班级。
(5)全校举行“最美班级评比”, 初一(6)班、初一(7)班、初二(1)班、初二(6)班、初二(7)班、初三(4)班被评为最美班级;另初三年级举行“最卫生班级评比”, 初三(1)班、初三(5)班被评为“最卫生班级”。
(6)全校举行《江海人文·规则篇》读后感评比,初三(2)班许清飏等65名学生获得等级奖。
2、20xx年10月份:
(1)10月初各班完成纪念国庆60周年为主题的黑板报,学校组织评比。以下班级获得一等奖:初一2班、初一10班、初二9班、初二10班、初三4班。
(2)初一年级由学生会举行“祖国献你一首诗”主题朗诵比赛;初二年级各班由团委组织举行“爱校一策”活动,重点是发动学生为××中学发展献计献策。
(3)举行电影《爱的延续》观后感评比,初一(2)班张彦玲等53人获得等级奖。
(4)10月12日全校各班举行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5)进行“国旗下讲话”征文评比结果:初一(2)班顾青云等45人获得等级奖。
(6)10月30日,全校举行爱国主义诗朗诵评比,以下班级获得一等奖:初一9班、初一2班、初二3班、初二7班、初三5班。
3、20xx年11月份:
(1)11月初各班完成“奋斗”为主题的黑板报,学校组织评比。初三2班、初二1班、初二7班、初一10班、初一9班获得一等奖。
(2)表彰初一(1)班蔡迎香等320人为××中学期中学习标兵。
(3)表彰 “十佳文明标兵”:
初一1杨 钒;初一3陈 义;初一4沈佳玲;初一6潘施祺;初一10陈 曦;初二2施 雯;初二9仇心惟;初二10潘奕飞;初三1张佩蓓;初三5姜琦
“十佳艺体学生标兵”:
初一5王赛帅;初二8戴 宁;初二1茅戴睿;初三2 徐秋玲;初二3张妍楠;初三3夏 沁;初二4沈伶佳;初三4楼林子;初二5邢艺萌;初二6 任 荔
“十佳优秀学生干部”:
初一2顾李云;初二6陆佳楠;初一8邱 钰;初二9陈佳楠;初一9李 欣;初三1方英杰;初二2俞鑫杰;初三4姜春钰;初二5郁槟榕;初三5程 帆
(4)表彰初一1班葛旭等200名学生分别为班级最勤奋学生、最乐于助人学生、最佳课代表、最佳组长、最爱劳动学生、最佳室长、最守纪律学生、最卫生学生。
(5)11月9日,各班举行以“奋斗”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6)初一年级各班举行“立志达标”活动,引导学生确立终身职业目标、高考录取大学目标、中考录取高中目标、期末考试目标等。发统一表格认真填表,并有家长意见确认。
(7)11月16日下午第四课初二年级举行“奋斗励志故事会”评比,初二(4)杜晴、初二(2)张嘉倩获得一等奖。
(8)11月23日下午第四课初一年级举行“为理想而学习”演讲比赛,初一7班施成威、初一10班王艺楠获一等奖。
4、20xx年12月份:
(1)12月初举行“亲情”为主题黑板报评比,初一10班、初一9班、初二8班、初二7班、初三1班获得一等奖
(2)初一年级开展了“为父母洗脚或洗头”的活动,初一(6)班陆渝宁、潘施祺等同学撰写了优秀感悟随笔或日记。
(3)初二年级开展了 “算算亲情帐”活动, 初二(1)班施焱龄、盛妍妍等同学撰写了优秀感悟。
(4)初三年级开展了“心怀感恩写家书活动”, 初三(1)班徐小懿等25套家书被评为优秀家书。
(5)12月25日初三年级举行了“孩子,我想对你说”的家长报告会,初三(1)黄苏冰家长、初三(2)刘亦成家长、初三(3)夏沁家长、初三(4)宋彬烨家长、初三(5)邱雨桐家长作了精彩发言。
(6)20xx年1月9日,初二年级举行了“学会学习,共同成长”为主题的“两代人的心灵碰撞”交直流活动。
(7)12月30日,全校各班举行了迎新晚会,邀请部分家长参加。初一5、初一6、初二4、初二5、初二8、初三1、初三3、初三5班的迎新晚会综述评为一等奖;初一7、 初二2、初二4、初二7、初二10、初三2班迎新晚会视频评为一等奖。
(8)举行家庭教育论文、“教子有方”故事评比结果,初一(2)茅好好家长黄艳等23名家长撰写的文章获得等级奖。
5、20xx年1月份:
(1)1月11日前各班完成节约为主题的黑板报,学校组织评比。
(2)初一年级各班每位学生反思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写了反思文章,学会节约粮食。年级组统一设计了《节约粮食调查问卷》,每班进行了调查问卷,并写好了整改建议。
(3)初二年级各班开展了“少吃零食、不吃路边摊点食物倡议”活动,每位学生记录了10天(1月4日—1月13日)在零食上的花费,各班进行了认真统计并写好了反思文章,对班级提出节俭建议。
(4)初三年级各班举行学生穿衣习惯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由年级组统一设计,各班汇总了调查结果并撰写了关于穿衣习惯的分析报告。
(5)学生会汇总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的调查数据,写了一份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并提出了具体的节约建议要求,该调查报告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并已发往《××教育周刊》。
(6) 1月11日下午第四课各班举行“节约”主题班会。
三、建设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位
1、完善制度文化
和谐校园需要人本科学、和谐民主的制度保障。 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它要求学校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借以建立起良好的校风,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同时还要搞好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得以贯彻。在新的“五严”形势下,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已经不符合“五严”要求,政教处系统整理了学校以前的各项规章制度,废止了一些重复的、落后的制度,完善修改了一些新的制度,并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制订了一些新的规章制度。具体分类为:
班级建设、评比制度:
《××市××中学班主任常规工作条例》、《××市××中学班主任一日工作常规》、《××中学学生一日常规》、《××市××中学学生十项礼仪常规》、《××市××中学教室规范化管理条例》、《××市××中学班集体达标创优考核评比条例》、《××中学文明中学生评比条例》、《××中学课程全优生、特优生评比条例》、《××中学优秀共青团员评比条例》、《××中学优秀学生干部评比条例》、《××中学“十佳文明标兵”、 “十佳艺体学生标兵”、 “十佳优秀学生干部”评比标准》、《××中学升国旗礼仪规范》等。
学校宿舍管理制度:
《关于寄宿生管理与考核的有关规定》、《××市××中学寝室管理制度》(包括××市××中学宿舍管理条例,住校生管理制度,文明寝室评选标准,寝室长职责,××中学值日轮流表,寝室物品摆放标准,学生宿舍管理内务、卫生、纪律扣分处理意见)、《寄宿生须知》、《寄宿生家长须知》、《××中学文明寝室评选标准》、《××中学学生“星级宿舍”评比有关规定》、《××中学新生入校承诺书》、《生活指导老师安全工作规范》、《生活指导教师职责》、《生活指导教师一日工作流程》、《生活指导教师工作考核办法》等。
2、提升环境文化
这里所说的学校环境文化,具体指的是学校建筑文化的创设。我校建筑物以欧式建筑为主,本学期随着300米操场和××报告厅的投入使用,学校又增添了两道靓丽的风景线。首先,政教处确保了学校环境的洁净和靓丽。开学初划分好卫生清洁区和公共教室包干明细表,实行各班一日三扫制度,一周一大扫制度;加强值周班的检查力度,值周班实施了一日四查制度(早晨、中午、晚会、不定期抽查一次)。响应南通市和××市爱卫会关于开展冬春季灭鼠工作的号召,切实加强冬春季除四害工作,有效改善环境卫生。积极开展“洁净家园、有序市容” 冬春专项行动,为美化城市卫生环境,优化交通秩序,做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其次,政教处坚持以“文化品位、现代信息、人文精神”为理念,着眼于环境文化氛围建设对师生的熏陶和感染。政教处向全校师生征集教育箴言,择优张贴,还通过教室美化布置、墙报、网站、校训、校歌、荣誉室、阅览室、体育场等,展示各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再次,政教处努力管理学校学生公寓,为全体寄宿生营造一个家的氛围。“安全为基础,温馨为目标”一直是宿舍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基本理念。政教处着力使环境成为校本课程的载体,成为德育美育的载体,成为文化育人的载体。
2、 丰富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现在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价值体系和育人取向之中。首先,政教处始终贯彻××中学的育人取向:基础扎实,习惯优秀,能力见长,发展持续。学校的一台文艺节目或一个文化艺术节,所追求的立意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学校的一个科技讲座或一次制作活动,想达到的目的就是奠定学生终身热爱科学的精神。其次,政教处继续做大做强校刊《江海人文》,成立了由毛校长率领的10位乐于德育探索的教师参与的《江海人文》工作室,本学期起《江海人文》坚持一月一主题,与学校主题教育月相呼应,同时建设副刊《人文苑》,使《江海人文》成为××学子的精神家园,成为学校进行润物无声教育的第二课堂。再次,政教处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学生时时刻刻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同时,政教处两位同志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以自身言行为标杆,引导教师珍视和热爱手中的教育权力,使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教学风格、价值取向等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促使学校价值与教职工价值共同实现而获得双赢,进而让校园人文氛围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水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平台和阶梯。
四、德育硕果累累、冷静反思不足
1.喜获累累硕果
本学期,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支持努力下,德育工作由务虚走向务实,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硕果。学校校刊《江海人文》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校刊校报评比中获得“最佳教科研刊一等奖”,主编宋军老师被评为“最佳编辑”; 20xx年11月获得南通市“我爱我祖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先进集体;学校公寓被评为“南通市文明宿舍”;初二(3)班团支部被评为南通市红旗支部;陈冬霞老师的《香溢校园 阅读伴成长》在“南通市第三届中小学优秀班会课预赛××赛区方案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在××市第四届“家庭教育日” “家庭教育论文”、“教子有方故事”征文活动中,初一(6)施澍芃家长李静《我的信,我的心》荣获一等奖;初二(8)李路遥家长陆袁燕的《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初三(3)邢睿凌家长杨晶的《家有小女,加油小女》、初三(5)邱雨桐家长徐菊的《要问兴趣哪里来》、初一(5)张悦雯家长张辉的《我为女儿发工资》和初三(2)张雨嘉家长张辉的《寓教于叙 谈笑之间巧疏导》获“教子有方故事”征文二等奖;初一(10)倪冰冰家长赵冬梅的《我家有女初成长》荣获三等奖。初一(10)宋喆人家长宋军的《育儿杂谈》和初三(3)蔡雯佳家长徐益红的《家庭教育应注重细节》荣获“家庭教育论文”三等奖,获奖数量和质量遥居全市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