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文言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范文1

文言文断句,过去称为句读,是文言文阅读的一项最基本的训练,文言文断句。众所周知,标点符号是上个世纪“五四”之后才产生的。过去刻板印刷的时代,文言文根本没有标点。有的只是“句读”,即在一段文字的结尾加一个“O”,称为“句 ”,表示一段完整意思的结束;在句间停顿的字旁边加一个“、”,称为“读”(d u),表示语气的逗留、舒缓和停顿。所以韩愈在其《师说》中才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感慨。也有些板刻书籍,为节省版面,甚至连句读也没有。

现在,我们同学的课业任务增多,不可能也没必要像过去那样只抱着经书死啃了,不可能完全靠死记硬背来掌握文言文,但是,出于对祖国文化遗产学习与继承的需要,断句依然是很重要的基本的阅读技能,应该学习并掌握。也因此,《北京市语文科高考考试说明》中又把“文言文的断句”作为一项考查内容明确列出来。这是有其深意的。

那么,文言文断句有哪些规律呢?应该从哪些地方入手练习?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原则,是要读懂文义。

在这里,句读的正确与文义的通畅相为表里。文义弄懂了,句读自然无误;句读无误,文义自然通畅。请看下文:

例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节选自《学记》)

这一段的正确断句是: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对第一句,有同学这样断: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虽然从语感上看,这样读也很上口,但是,从文义上却讲不通。因此,断句,首先要考虑的是文义的通畅。

二、利用标志性的语气助词判定句读。

文言文中,有很多语气助词,用在句首(称为发语词)或句尾(称为句尾助词)。充分利用这些语助,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准确地为文章断句。

先说用在句首的,有些是引起议论的。常见的有:夫(f )、且、且夫、盖等。例如: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②且庸人尚羞之。

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④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也有些词,同样用在句首,是表明前后句关系的,如:于是、故(故而、是故、以故)、然、因、而等。例如:

①于是余有叹焉。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④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禅”。

⑤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⑥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⑦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其可怪也欤!

此外,一些表示语气的助词也常常用在句首。如:其、岂(岂独)、等。例如: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

③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放在句尾的词就更多了。一般都是助词。如表停顿的和表判断的“者”“也”,表语气的“矣”“焉”“哉”“乎”等。如:

例2: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 子· 秋 水》)

例3: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左传襄公十年》)

例4: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

这里,要特别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如“者”,在作“……的人”或者表示间断停顿、或“者也”连在一起的时候,其后面不能断句。如例3中的“献玉者”,例4中的“学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此外,“也”字也常常用在句间,在表示句间语气的舒缓,诵读时不能停顿,不要在其后面断句。如例4中“教也者”。又如:

例5:

( 晋)文公问于郭偃曰:“始也吾以治国为易,今也难。”对曰:“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 矣。”(《 国 语· 晋 语 四》)

其中加点的“也”字后面均不能断句。

三、利用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的“句式”,如感叹句、骈偶句、问答句、对应句等,利用它们,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正确断句,从而理解句意。如:

(1)感叹句: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甚矣,吾衰也;久也,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③美哉乎,山河之固!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以上都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感叹句,同时也都是带有标志性语气助词的句子, 断起来并不难,老师笔记《文言文断句》。

(2)骈偶句

骈偶句多用于赋体文字之中,句子成对儿或成组出现,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句子的节奏,正确断句。如:

①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③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文中划线部分,句式相同或相近,语义相关,语义节奏和语音节奏感都很强,读起来琅琅上口。这正是骈赋体文章的特点。断句,正可以根据这一点,理解了其中一句,其他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因此,在初读时,可以前后比照,反复斟酌,再行推断。

或以为这样的骈偶句只出现在辞赋这样的以整句为主要句式的韵文当中,其实不然,在一些散(散句)文中,也有这样的句子。这一方面是因为对称、整齐,有节奏感,是语言美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人们一种自觉的追求和表露。另一方面是因为,汉代以辞赋为文章正宗,赋体文字一直是文人展露才华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也成为古人必学的重要文体。所以,即使写散文,也时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从笔下流出一些整句来。如:

①假舆 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问答句

在文言文中,无论是叙事性文章还是议论性文章,都常有问答的情况出现。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曰”,此外还有“对曰”。如果不是一般的转述性(如:“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之。”)语句,常常要在这些“曰”字后断句。如上面例5。课文中的例子如:

①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里要注意,和“曰”字有关的句子,其前面断句的位置很重要。断与不断,断在哪里,很有讲究。一般地说,如果前后联系比较紧,或者前面是对“曰”的修饰,一般不断。如下面一段文字:

例6: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划线部分的句子,如果诵读的节奏快一些,“之”字后可以不断,“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相反,诵读得慢一些,也可以停顿,读成“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这两种断法,并不影响对句意的理解,都可以。考试时为阅卷方便,一般也不会在这些地方出题。

但是有一种情况需特别注意。比如下面一段:

例7: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普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唐孙樵《书何易于》)

划线部分的断句,是一问一答。“曰”字后肯定要断,问题是“曰”字前面怎么断,断在何处。不看下文,仅看“曰”字前,“刺史惊问易于曰”,可以有两种断法:一,“刺史惊问,易于曰:……”。二,不断,即“刺史惊问易于曰:……”。这两种断法,表现了对文章两种不同的理解,前者是刺史问,何易于答,即“曰”字后的话是何易于说的,而后者就变成了刺史问,即“曰”字后面的话是刺史问的。根据下文,可知这话是何易于说的,因此,第一种断法正确。

再看一个例子:

例8: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战国策·秦策》)

文中画线部分“曰”字前也有两种断法:一,“扁鹊请除,左右曰:……”,这种断法表明后面是“左右”说的。二,不断,即“扁鹊请除左右曰”,这表明“曰”字后面的话是扁鹊说的。根据下文,可以看出第一种断法是正确的。

如果在这些地方出题,那就不仅考查了句读,还考查了对文章的理解。因此要特别注意。

(4)对应句

文言文中有很多对应性的句子,不仅在形式上,还有内容上的相关性。利用这些特殊的句子,可以在断句方面给我们很多有益的提示。例如下面一段文字:

例9:

鲁有执长竿入城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选自魏邯郸淳《笑林》)

文中画线部分,有两个前后对应性的句子。一个是“竖执之,不可入”,一个是“横执之,(亦)不可入”,这表明叙述的是两个相关的不同的方面,前面断了,后面也要同样断;后面断了,前面也应相应断。如果断成:“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就打破了前后句子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断法应该是:“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四、参考固定的词语结构来帮助断句。

文言文里有很多固定的词语结构,常常是单独运用的,必须和其他句子划分开来。如:

①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孟子·离娄下)

“虽然”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而在文言文中是两个词,“虽”相当于今天的“虽然”,“然”是“这样”的意思。必须注意其区别。

也有些是和其他句子结合在一起的,不能断开。如:

①是近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邪?

类似的词语在前面讲发语词时已经涉及,此处不再多谈。

有些词是表示时间的,如:俄、俄顷、俄而、无何、居无何、顷之、须臾、有间等,也不能断开。

另外还有一些专有名词,如官名、地名、人名,作为独立成分,中间不能断开。特别是一些特殊的人名,由于古今习惯的不同,很容易混淆。如:何易于、中期、骑劫等,我们阅读时常犯的错误是不把它们按人名来看待,而是望文生义,从而影响我们对文章的准确理解。这些地方要特别注意。判别的方法,是看它们是否在文中反复出现。反复出现,往往就是作为独立的词语结构存在的。这种情况下,一般就可以判断为专有名词。

高中文言文范文2

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难点。当下建构高中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研读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发现,高中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的内涵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如出一辙。语文核心素养启示我们,打造、构建高中文言教学高效课堂需要从三维目标整合化、教学过程深度化、教学效果实效化三大主要方面着手。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文言文教学;高效;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日益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诟病。文言文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课堂依旧沉闷枯燥,长期存在着低效、无效的现象。鉴于此,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建构高效课堂迫在眉睫。文言文高效课堂的建构,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改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即叶澜教授所倡导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高效”,不是教师简单的加快讲解速度,也不是课堂信息量的不断叠加,更不是学生缺乏思考与选择的接收,而是实现质量和效益的双赢,追求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高效课堂不仅合乎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和新课改的主要理念,更是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相融相通。因此,我们可以从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探析如何建构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

一、语文核心素养概念界定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界研究的重点、热点,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下发,文件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教学相关标准。”[1]同年启动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修订课程标准讨论稿认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四个发展层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可见现代语文学科的发展要求教学价值取向回归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这给语文教学研究传达了新方向和新思考。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规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3],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其基本特点。可以说,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以语言发展为基础,语言建构与运用水平是其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2],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语言的建构以及教师的有效提问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学生能自觉分析不同言语活动经验,准确、完整的解答教师的启发性问题,其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于无声处得到发展与提升。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2]。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般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品味其语言艺术进而体验作者的丰富情感、激发其审美想象、感受文章思想魅力、领悟作品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如何运用口头、书面语言来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鉴赏意识和审美鉴赏能力。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2]。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可以说,重视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母语教育教学的固有责任。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清醒的认识到学生需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必须持有正确的文化态度,鉴于此,学生学习时要厘清文道,有意识的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从语文核心素养看文言文高效课堂应有的四种教学策略

在“核心素养”的语境下,语文核心素养已经基本形成共识,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笔者尝试以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为内核,探寻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应具有的四种教学策略。

(一)熟读成诵,为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而教

历代文人墨客创作时都注重语言的推敲和锤炼,鉴于此,学生学习文言文简洁、严密、精炼的语言,有助于其言语经验的形成。因此,我们认为学习文言文,最宜采用诵读法。诵读法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历代教育家都做出了不同的阐述,尤以大教育家朱熹为代表,其“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4]的论述更是奠定了诵读法在学习方法中的地位。诵读,要求字音、停连、情感等都正确,在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中培养语感,最终烂熟于心。面对现今丧失使用文言文外部环境的现状,加强文言文的诵读意义非凡,“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5]。比如李密的《陈情表》,文章叙述祖母抚育陈密的大恩,以及他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又倾诉了他恕难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学生难以从语言描述中体会李密的真情,然而通过多次有感情的吟诵,自然而然能以己心贴作者心。又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无需教师多此一举的向学生描述这是一副怎样的雄伟景象。通过诵读,一副辽阔的草原景象映入眼帘。学生反复诵读,久而久之,就自然地会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语文知识、个人联想与想象联系起来,建构属于自己的言语经验,并且能够在具体的实践中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语言建构几近润物无声。

(二)有效提问,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而教

物理学家劳厄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文言文往往会在简洁、精炼的语言中追求“微言大义”,基于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提问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提问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善于提问,切中要害,避免“不停地问、简单地问、细碎地问”,达到“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的教学效果。一个有专业知识内涵的问题,它有着明确的目标,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点展开,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即余映潮老师提出的“主问题”。《论语•述而》说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主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更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通过“主问题”,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思维,驱使其走向思维“深水区”,实现思维发展素养的提升。例如语文特级教师———程翔老师,在《<离骚>(节选)教学思路》中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找出让学生感动的句子,比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等,然后提出一个非常有冲击力的问题:“屈原以死抗争,你觉得值得吗?”一提出就引起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并踊跃的发言,学生在生成言语的过程中,思维建构于无声处得到发展。又如肖培东老师执教《琵琶行》时,以古诗《琵琶行》的“千古绝唱”引出一个主问题:“这篇《琵琶行》“绝”在何处?”学生的思维在主问题中迫不及待地发散,如脱缰的野马,在思考的国度里尽情驰骋,思维发展素养在“驰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品味语言,为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而教

高中语文课程新课标指出,“审美教育有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的作用,要善于发现美、追求美和创造美,语文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力[5]。”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不管是语言的表达,还是行文立意,文学艺术水平都已达到很高的层次。因此,发展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我们可以从品味语言入手,以语言为桥梁,细细品味,含英咀华,体验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高雅的志趣,自觉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力,进而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鉴赏素养。如欣赏《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生动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卷,作者怡然明净的心境和对自然景观和谐美丽的感叹之情不经意中缓缓流出。又如学习《归去来兮辞》,笔者让学生讨论、交流最喜欢的词句,并说明理由。有的学生说最喜欢“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因为他发现作者陶渊明创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初冬时节,其他植物大多都已经凋落,而松树常青,正是绽放时。更重要的是松树和是作者高贵品质的象征:松,挺且直,象征着诗人的正直不阿;,严寒绽放,象征着诗人的隐忍。显然,学生的理解是建立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之上,既扩充了他对作者陶渊明的认识,又加深了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提升了审美鉴赏力。

(四)厘清文道,为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而教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从形式上看,文言文本身就是宝贵的传统文化,其言语形式是我们民族书面语言的最初形式。高中语文教材选入的篇目都是经过时间的筛选,不管是文字表达还是语法,亦或是语义,都是“厚积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情感和精神,潜存着汉民族生命的根基和热情”[6]。从内容上看,文言文内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高中文言文选材时间跨度很大,涵盖了上古先秦到明清整个时期,体裁也是丰富多样,它承载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旧有的语言形式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艰辛才得以形成的历史积淀,它闪烁着一个文明古国的光辉和智慧,厚积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情感和精神,潜存着汉民族生命的根基和热情。”[7]例如学习《孔雀东南飞》与《窦娥冤》时,我们通过女主人公不幸的婚姻遭遇(刘兰芝被休,窦娥是寡妇)可以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刘兰芝被休回娘家后,马上就有两个大户人家来提亲;而窦娥以此为耻,坚决表示绝不二嫁:“我一马难将两鞍鞴。想男儿在日,曾两年匹配,却教我改嫁别人,其实做不得”。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原来妇女再嫁在汉代并非是件羞耻之事,古代人们对妇女贞洁问题的残酷禁锢主要是从宋代开始,所以刘兰芝再被提亲不足为奇,而窦娥却是宁死不屈。又如学习屈原的《离骚》,教师可以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文化以及诗人的爱国情怀,如此做,学生对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的了解就不仅仅停留在吃粽子、鸭蛋和划龙舟上,还可以激起他们对屈原这位爱国诗人的缅怀之情,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国家的忠诚、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语文核心素养对建构高中文言文高效课堂的启示

(一)教学目标整合化,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反映,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课堂的基本标尺。”[8]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在课堂教学的各个过程、各个阶段要始终如一地贯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发展的理念,只有统筹三维教学目标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才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笔者曾看过某位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文简洁恰当的人物语言,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2.掌握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教师恰当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并复述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2.了解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说服秦伯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这是一个失败的教学目标设计。首先,虽然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去设计,但他机械的分割三者之间的关系,没有整合、统筹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其次,目标的设计没有考虑到高效课堂要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设计者是教师,高效课堂关注的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会了什么。如“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并复述课文内容”、“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显然“引领”、“训练”等动作的主体都是老师,学生在这样的目标设计下,提升知识、思维、审美等核心素养都是“空喊口号”,无法真正落实到实处。笔者认为可以改成这样:1.了解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注意“之”“以”等虚词,辨析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与用法。2.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概括主要情节、诵读并品味精彩的人物语言,学习烛之武高超的辩论艺术。3.正确认识并学习烛之武临危不惧,不避险阻,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过程深度化,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纵观当今高中文言文教学课堂,教师苦口婆心地讲字词、讲语法、讲翻译,学生闷不吭声的记笔记,扼杀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消饵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课堂教学悄无声息的落入低效甚至无效的窠臼。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禁反思: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包含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的内容,丰富而又庞杂。很多教师在教学时的关注点在我“教”了什么,甚少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致使教学过程都是聚焦文字表层,浅尝辄止,浮于表面,难以深入挖掘。高效课堂关注的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要求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强调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最终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鉴于此,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这样才能使课程标准中的“素养目标”落到实处。《琵琶行》开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很多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关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自然环境以及作者的心情,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只流于语句的表层感知,并未深入语言内部加以咀嚼玩味。某位老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有意识的让学生关注看似寻常的“茫茫”一词,紧扣文本提出“‘茫茫’一词具有怎样的内涵”这一问题。问题一提出,课堂就炸开了锅:“‘茫茫’不就是月亮倒映在江面,白茫茫的一片吗?”此时老师抓住时机,发挥引导作用,推动学生向思维的更深处漫溯,“白茫茫的一片是你们从视觉的角度观察到的,那能不能再换个角度思考呢?”学生被老师带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中,彼此讨论、碰撞、交流,最后达成共识:由视觉角度的“茫茫”影射诗人白居易心理感受的“茫茫”———即将与好友分别,心绪烦扰难安,心情抑郁悲伤,难以言说;再由情感层面深入到诗人思想层面的“茫茫”———被朝廷贬谪,寝食难安,思想上顾虑重重,看不清自己的仕途走向,不甘心坐以待毙但又无法东山再起,未来一片迷茫。深度学习的过程是理解与表达的双向过程,透过语言的外壳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不仅仅是符号的转换,更是思维的转换,文化的对接。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见微知著、层层深入,在循序渐进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深入思考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三)教学效果实效化,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效果指的是学生经过课堂教学后取得的实际成效。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原因之一在于老师只关注终结效果,即学生在教学结束后掌握了哪些知识,简单地认为掌握了学科知识,教学效果就达成了;其二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的关注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忽视了学生的切实发展。高效课堂教学是优质课堂教学,强调过程效果与终结效果并重,完成三维目标与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并行。换言之,高效语文课堂教学就要从关注语文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度转向关注学生学习的达成度,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的实际变化,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5]。例如特级教师李哲峰老师在解说其《赤壁赋》教学设计的思路时说,“像《赤壁赋》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文,语言似万斛泉涌,汩汩而出,滔滔不绝,恣肆,姿态横生,让人欲罢不能,也唯有想方设法地让学生读进去,方能识得其锦心绣口,悟得个中三昧”。第一课时,他要求学生进行试读、译读、通读。试读,要读准字音搞清句读,初步感知课文;译读,要落实文言知识,熟悉文章内容;通读,要回归文章整体,深化阅读效果。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透过文字的外壳,深入语言的腹地,最终触摸情感的肌理。第二课时,以“风月”为切入点,沿着“喜→悲→喜”的情感轨迹“寻风月,解风月,读风月”,组织、运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文字中的画面,用真挚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将文字内化为形象具体的想象,再现独特的心里感受。李老师在朗读中引领学生逐步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推动学生向思维更深处漫溯。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建构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在美丽的风月之境中,在起伏的情感变化中得到切实的发展。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渠道之一,打造优质、高效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是当前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和趋势。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统筹、整合三维目标,深入教学过程,切实把握教学效果,打造文言文高效课堂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作者:左延慧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2015.

[2]王崧舟.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R].杭州师范大学,20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朱熹.童蒙须知•名贤集[M].孟琢,彭著东译.上海:中华书局,20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119.

高中文言文范文3

关键词:高中 文言文 教学 有效性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134-02

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运用规范,更为重要的是要锤炼学生的思想,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素养,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为此,我们教师殚精竭虑。但是就目前而言,高中的文言文教学效果仍然不能让人满意,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务必尽快转变观念,根据文言文的特点,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1 文言文有效教学的积极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教师生硬地将被文言文知识往“容器”里灌输,加重了学生学习的厌烦情绪。而且长期以来,文言文的教学深受高考的影响,因而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词语和句子的讲解,对于文言文的内涵却很少去挖掘,学生虽能够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但无法领会其中的情感与文化内涵。因此,语文教师要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加强对文言文的学习与研究,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教学反思意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1.2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文言文语言精美、简练,而且文章结构布置精当,写作技巧非常高超。学生通过对文言文的阅读与研究,能够从文言文的文章结构和表达技巧中了解到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典故、成语和词语都是从《孟子》《诗经》《论语》等一些古典籍中积淀下来的,如果高中学生能够大量诵读文言文作品,在与先哲们的对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将它们化为自己内在的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写作,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1.3 陶冶学生的情操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高中文言文的教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都是千古佳作,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还应将文言文中的文化内涵展现出来,弘扬和传播我国的民族精神,才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对我国的兴衰荣辱有一个很好的体会,从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1.4 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文言文是历代文人智慧的结晶,这些作品中千锤百炼的语言、苦心经营的章法,辞采丰富的文采,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的美好情操和崇高理想,它们历经几千年的考验,长成盛不衰,是我国民族的文化精髓和宝藏。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对文化内涵的开发,增进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不断提高高中文言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深层次的吸收、传播和发展,向世界展现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

2 高中文言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具体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仍有许多教师进行“填鸭式”的教学,重语法而轻诵读,没能从文言文的特征和文化内涵出发,探索、研究出科学有效的方法,致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失去了兴趣,最终导致高中的文言文教学水平不高。

2.1 言文分离、深奥难懂

我国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口语是书面语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二者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关系非常密切。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书面语的文言与口头用语的距离越拉越大,最终出现了分离。再加上文言文注重语言的锤炼,行文严密简洁,其讲求的是“微言大义”,这就给本来就难懂的文言文多增了一道障碍。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是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学生接触得少,对其中一些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很容易产生混淆,增加了学生阅读与理解的难度,造成了学生产生厌烦与无助的学习情绪。

2.2 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不够重视,兴趣索然

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但是教育改革至今,我国的教育教学仍是还是走传统的应试教育为主,教师只注重文体面上的教学,而深入的研究就较少了,教学的方式也都是老套,学生在课堂上只会机械似的做着笔记,对文言文的学习提不起丝毫的兴趣。再加上文言文读起来不易上口,文章字句深奥、难懂,不易掌握,因而大多数学生厌恶文言文,由于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很难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工作,致使高中文言文教学水平难以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2.3 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文言文素养不高

(1)落后的教育理念,何为教育理念呢?我们大可将其解释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它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实际教学活动。落后的教育理念,必然会制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创新,课堂教学效果也就只能是一般般了。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下,大多数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且片面地认为给学生讲的越多,他们懂的也就越多,导致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了名副其实的“书呆子”。由于严重地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使学生受到太多限制和束缚,这也就无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目标。

(2)文言文素养不高,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文言文知识的了解要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知道它的来龙去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备有较高的文言文素养,才能够深入浅出、灵活自如地进行教学。现如今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接触得最多的是“白话文”,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不会主动去说“之乎者也”,再加上很少有教师积极主动地去研究文言文的章法及其内涵等,也就不能更多地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知识与文化内涵,领会其的形、义之美,那么教师的文言文功底也就平平了,其文言文素养还会很高乎?

3 高中文言文实施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们开始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新的尝试,但总体并不能让人满意,教学的有效性仍然不高,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观念的转变、注重课文诵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方面谈谈当前优化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3.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兴趣是学习的法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对其进行强化。当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深厚的兴趣时,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不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好学且乐学。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推进学生学习的强劲的内在动力。这一点日益受到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重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并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3.2 更新教师理念,提高教师的文言素养

(1)更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导思想,我们的教育教学也应以此为指导,更新教育理念,树立起学生主体观,改变过去“满堂灌”以及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通过合作性、探究性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身心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有意义的知识文言知识。

(2)开展自我学习,提高文言文素养,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因此,我们在文言教学中,要根据文言文的特征以及高中学生的特点,加强自我学习,广泛阅读并背诵一些文言名篇,以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而且还要加强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将这些知识有效地综合起来,写学习体会和反思日记,总结经验,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文言素养。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这些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3 增强诵读,培养语感

文言文诵读教学是我们祖先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实践而总结出来的精华,这种教学方法十分有效。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多诵读,还要将正确的诵读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诵读让学生充分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而且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还会发现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加强对字词含义的理解,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情感,文言文的学习不但不难,而且还是件很有趣的事。

当然我们的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本之内,还要向课外拓展。想要依靠教材中的几篇文章和45分钟的课堂教学来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不可能的。我们应给学生多推荐一些浅而易懂的课外读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课内与课外的文言文诵读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协同运作,从而增强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和文言文教学实效。

3.4 融入生活,增强文言体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文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人们对它也越来越陌生,感觉文言文深奥难懂,因此,学生大多不喜欢文言文。这时我们要将文言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生活实践让学生发现文言文的美,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我们教学《离骚》时,可以先从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让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然后再学习正文,这样更能让学生走进诗人的生活,了解诗人的情感,从而产生共鸣,获得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文言素养和高尚的情操。

4 结语

总之,教学方法方式是“活”的,只要我们教师立足于实际,积极开展自我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激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动力,让学生探究与感受文言文独特的文化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莹莹.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31):23.

[2] 姚春亭.回归高中文言文教学 彰显汉语语言魅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0):74.

[3] 魏婷婷,汪莉.谈高中文言文教学[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6):117-119.

高中文言文范文4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动情点;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16

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缩影,学习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青少年提升人格的重要渠道,但是文言文教学却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迫于高考的压力,教师过于追求应试策略,过于重点分析文言文当中的字、词和句式,而忽视了文言文对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没有强调文言文最重要的意义,即对提高高中生整体素养的重要功能。并且由于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导致学生对其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厌恶学习。但是随着高中教育的改革,文言文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用新的理念指导文言文教学,重新激发学生的文言文的兴趣,才能使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让学生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受到文化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教育经验,就如何挖掘和利用文言文的动情点,提高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效率提出以下几点应对措施:

一、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在整个高中教育中,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而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的两大主体,其之间的关系是整个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初中挖掘文言文动情点的基本前提,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不可或缺的途径,所以教师必须积极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并且,只有构建了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帮忙,教师与学生成为朋友,学生才会在心理上接受教师的引导和教诲,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才会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达到育人的目标。因此,教师要主动关心爱护学生,不要老是摆着教师的架子,教师还要主动地了解学生,高度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情况,要多鼓励少批评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要加强平时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多参加学生的活动,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会使学生心情舒畅,激发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因此,教师要公平、民主对待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才会使学生敢于发表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才能真正挖掘文言文的动情点,感受到文言文的艺术魅力,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教育质量。

二、向学生展示文言文中的趣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的高中生都具备相同生理及心理特征,他们往往对一些感性的、外在的事非常感兴趣,加上文言文教学本身的乏味性,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在课外补充这方面的文言文知识,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的内容和教学工具,唤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比如,在古文《窦娥冤》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朗读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有感情、有动作地进行分角色朗读,使课堂成了表演的场所,学生都会热情高涨、兴趣盎然,完全进入课文的内容中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对文言文的兴趣,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引领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此外,教师可以额外加入一些相关的背景故事以及作者的趣事。比如:在教《庄子》选读时,除简介《庄子》外,教师还可以简单介绍庄周化蝶、庖丁解牛、与惠施论鱼等故事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赤壁赋》时,教师可以介绍作者的背景:“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过一位古人:‘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教育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他就是三苏中的苏轼。“乌台诗案”后,苏轼就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也就是这时候苏轼写下了这篇《赤壁赋》,”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乌台诗案。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发掘其中的趣点,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艺术魅力。

三、合理利用文言文中的空白艺术

高中文言文范文5

熟读和背诵是前人学习文言文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它可以帮助学生品味文字的优美,体会文章的感情,领悟文章的奥妙,积累词汇,逐步掌握文言文用词造句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文言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但是,许多学生看到课本里“积累与应用”中的背诵要求,就眉头紧皱,一脸无奈。因为他们对文言文的背诵往往只是死记硬背,时间一长,就很容易“健忘”了。甚至有些人在早读课上还背得滚瓜烂熟的文言课文,到上课时已忘得差不多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好文言文的背诵策略。

一、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我们在要求学生背诵文言文时,要在方法上进行一些指导,强调有意识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也就是“先理解、后记忆”,按文言文的段落分成几个层次,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而不要从一开始就逐字逐句地机械记忆。具体地说:先让学生熟读课文,疏通大意,掌握词意、句意,抓关键词语,其次引导学生理解文意思路和层次结构,依此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背诵《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的最后一段,先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的层次:第一层是廉颇居功自傲,蔺相如退让回避(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廉颇的心胸狭窄,通过“称”“望”“引”等动作表现蔺相如的宽容忍让);第二层是蔺相如说明避让廉颇的原因(“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表现出蔺相如不计私仇,以国家前途和命运为重的高贵品德);第三层是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成“刎颈之交”(相互映衬,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学生按照这种方法去背诵,当堂就达到背诵的效果。这样,学生既可达到“顺畅地朗读背诵”的目的,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谓一箭双雕。

二、用联想的方法关联课文前后

随堂检查学生背诵情况,是许多老师督促学生背诵的主要方法。多数学生对当堂背诵、当堂检查充满信心、成竹在胸。如果老师在课上突然检查某篇曾经背诵过的文言文,就会有很多学生茫然问不知所措,原本记得很熟的课文,现在回忆起来,似乎没了头绪。

我们在指导学生背诵时,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多留意所背文言文的某段在课文中的具置,能做到背诵文言文就像读书一样,文章每行每段的大体方位都了然于胸。这样,借助于空间上的联想,即便长时间没有复习的课文也能在短时间内回忆起来。

我们所学的文言文距离现在都有一段很长时问,有些学生不是很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去背诵就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走近作者,体味作者当时的心境、所处的情景。例如背诵王勃的《滕王阁序》的第二段,我们应该把学生引进当时王勃所在的情境,想象着站在滕王阁上放眼远眺四周秀丽的景色。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让人赏心悦目。“潦水尽”、“寒潭清”、“烟光凝”、“暮山紫”,非常感性的将秋日特有的清寒景色精确地描绘出来。在这样的天光水色中,宾朋驾御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此刻,滕王阁静静地面对高人云霄的翠峰,四周是架空的阁道彩饰丹漆,鲜艳欲滴,恍若画中。“鹤汀凫渚”一句将静态打破,紧接着“桂殿兰宫”、“阎阎扑地”、“炯舰迷津”等景色,以目不暇接之势纷至沓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后面的“渔舟唱晚,雁阵惊寒”一句又创造出一种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效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文言文整理成一定顺序,用联想的方法关联课文前后,就能更准确地理解、背诵了。

三、坚持口到、心到、笔到的原则

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要三到: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这段是说,读书时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如果读书时,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旨在强调“心到”的重要性。

我们背文言文时,要和朱熹所说的读书一样用心,把心思放在书本上。有目的、有意识地、专心致志地读书,这样才能长久的记住所读内容。

除了背诵时要“心到”,我们也可以加入动笔。边渎边写是最简单的方法,把声音和画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另外,亦可把背诵的内容构成几句名句填空的形式(或者组织学生出题日),来检查背诵掌握的情况,以此来巩固背诵的效果。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的背诵检查:(1)_______,彩彻区明。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2)――,烟光凝而暮山紫。(3)老当益壮,________;穷且益坚,_______。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其强调的就是“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也就是说动笔对于记忆的重要。坚持口到、心到、笔到的原则,能让学生更加有效地记住文言文。

四、明确文言文背诵的意旨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明白文言文的背诵意义。从而,能够让学生在主观意识上重视文言文背诵。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告诉我们,多读多背,不仅能够培养语感,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常见文言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有利于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背诵文言文,除了最为直接的目的――考试时能准确地答出名句填空的内容外,还能为我们的写作积累一定的素材,启发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

高中文言文范文6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一.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5)“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 ,“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6)“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7)“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8)“相”:①帮助、辅佐,读 。“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 。“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9)“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10)“胜”:①尽 。“何可胜道也哉”。②能承担,禁得起, 。“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③优美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④胜利, 。“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4)“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5)“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一、古文化常识: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文书画皆精,写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三篇关于赤壁的诗文。

2、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二、通假字:

1、举酒属客:属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 缪通缭,萦绕

三、古今异义:

1、望:古——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今——希望、渴望

2、如:古——往,去 今——如同、像

3、是:古——代词,这 今——判断词

4、美人:古——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作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容貌漂亮的女子

5、斗牛:古——星宿名 今——一种体育活动或游戏

四、 一词多义:

1、而:①表转折 例:虽一毫而莫取

②表承接 例: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③表修饰 例:客喜而笑

2、下:①名词,下面 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动词,攻占 例:下江陵

3、方:①名词,地方 例:望美人兮天一方

②副词,正当 例:方其破荆州

4、然:①仿声词词尾,……的样子 例:其声呜呜然

②代词,这样 例:何为其然也

5、乎:①介词,相当“于” 例:郁乎苍苍

②语气助词 例:困于周郎者乎

6、之:①助词“的” 例: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②代词,大自然 例: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③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不知东方之既白

7、如:①介词,像 例: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②动词,往 例:纵一苇之所如

8、望:①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例:七月既望

②动词,眺望,远望 例:望美人兮天一方

五、词类活用:

1、羽化而登仙:羽——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一样

2、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歌

3、桂棹兮兰桨:桂、兰——名作状,用桂树,用木兰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

5、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6、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7、下江陵:下——名作动,占领、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