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渗透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渗透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渗透总结

德育渗透总结范文1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倡导原创文章)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数据收集复习的有关知识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的有关知识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倡导原创文章)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总结范文2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1)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g/d);(2)低蛋白血症(血浆清蛋白<30 g/L);(3)水肿;(4)高脂血症。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先天性3种类型。最常见的原发性肾病又分为单纯型和肾炎型,在儿科主要为单纯型[1]。临床主要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但由于副作用大、复发率高,临床用药受到限制,特别是儿童。为探讨复发率低、副作用少,较为适合儿童的用药方法,我科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60例肾病综合症的病人采用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及相应的护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治疗盘内备:一次性输液管及输液瓶一套,血管钳一把,肛管一根,卫生纸适量,油,弯盘,棉签,透析液(50~100ml)根据患者选择,整个装置须每人一套。

1.2 临床资料

60例患者为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男36例,女24例,年龄6~68岁。其中6~21岁45例。

1.3 方法

1.3.1 综合治疗

降压、抗凝,纠正贫血、酸碱平衡紊乱及中医辨证用药等。

1.3.2 结肠透析、中药灌肠

采用护肾利尿、排毒、降尿蛋白的自拟方,配制成透析液。先用生理盐水500ml清洁灌肠后,退出肛管,瞩病人保留1h后排尽大便。取配好透析液一次量(成人100ml,小儿2ml/kg),加温至38.0℃后倒入输液瓶中,液面距高度约40~60cm,小儿灼减,以每分钟15~20ml的速度灌入结肠,保留45min至1h,嘱患者卧床休息15min,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腹胀、腹痛情况。记录每日灌入总量,排出量,颜色及性状,必要时送检。

2 结 果

在60例患者中,56例病人疗效显著,症状得到改善,尿蛋白均降低,水肿得到改善,有效率为93.3%,有4例病人无明显效果,其中3例出现腹泻,1例病人出于插管原因导致痔疮出血,其余无明显不适反应

3 体 会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其病程长,复发率高,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虽然疗效显著,但副作用较大。通过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肾病综合征副作用小,疗效明显,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减轻、阻止或延缓肾功能的损害,通过临床验证,中药结肠透析对于肾病综合征病人效果显著,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整个护理的实施直接影响到透析的效果,而透析的成败又与病人的病情、、肛管选择、透析液温度、滴数、保留时间等因素有关。

3.1 规范的操作流程

(1)在操作的过程中,尤其是初次结肠透析的病人比较容易产生恐惧心里,因而在操作前,须向病人解释清楚,操作的方法,所起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关闭门窗或屏风遮挡,注意病室的温度避免受凉。(2) 询问有无严重心血管疾病、严重痔疮、肛裂、肠道手术后和直肠狭窄等透析治疗的禁忌证。(3)瞩患者先排便,排尿,休息30~60min。(4)选择适当的,一般选择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cm,防止药液溢出。(5)做好肠道清洁:清洁灌肠后可增大肠道与药物的接触面,并可避免粪便填塞肛管,清洁灌肠一般选用生理盐水,勿使用肥皂水等刺激性较大的药液,以免引起腹痛或者加重肠道出血。(6)选择适宜肛管:根据病人个体差异选择粗细适宜,软硬适度的肛管,过硬、过粗易损伤及肠道黏膜而出血,过细、过软导致插管时较为困难,管腔易堵塞,且药液从周围溢出,肛管用少许油。(7)注意透析液的温度及滴数,液体温度加热至38~40℃为宜,灌注滴数每分钟200~300滴为宜。(8)透析时观察: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有无面色苍白、出冷汗、明显的腹胀、腹痛等,有异常立即停止。(9)保留时间:灌完后,瞩病人左侧卧位10~15min,尽可能忍耐,使药液保留1h以上,耐受度不好的患者卧床休息,减少走动。(10)记录每日灌入总量。排出量,颜色及性状,必要时送检。

4 实施整体护理

一般护理:(1)休息和活动:卧床休息,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不少于2~3周,为防止肢体血栓形成,应保持肢体的适度活动,病情缓解后,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2)用药护理:严密观察各种药物用后的反应和病情变化。(3)监测病人的血脂、肝功、血常规以及严格记录液体出入量及病人体重变化。(4)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构造能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和减轻肾脏负担,应特别注意蛋白质的合理摄入,病人采取优质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以1g/kg.d为宜)[3]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动物油脂以及高盐饮食,注意各种维生素的补充。(5)心里护理:给患者讲解肾病综合征的相关知识,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成功的病例,做好透析的解释,告知工作,帮助患者消除顾虑,勇敢地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德育渗透总结范文3

1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意识体系变化对传统的德育教育造成较大冲击,影响着德育的效果,作为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对当前学校德育的现状再熟悉不过了:一方面学校的德育缺乏系统性;另一方面学科教师在德育的认识上不够,弱化了学科教育的功能,在学科教学中没能很好的渗透德育。社会上道德滑坡和诚信缺失现象的频频出现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德育教育没有到位,加强德育教育刻不容缓。

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把德育目标和具体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把德育分化到了每一节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位教师都担负着学生德育的任务,使他们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进行高效教育、引导、熏陶,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道德品质也得到提升,最终达到全方位、立体式的全员育人目的。

3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将德育有效的渗透于学科教学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很好地补充,使学校的德育全面化和立体化。通过这样的渗透于分化结合,德育的阵地扩大了,德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紧密了,把学生感觉枯燥无味的德育说教通过不同学科的自身特点溶解于课堂教学之中,使之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使得每一位受教育者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4研究思路和方法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搞清楚学科教学中德育的特点,然后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寻找德育的生长点和着力点,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施德育渗透,然后归纳总结德育渗透的策略与方法,形成可操作的结题报告。所采用的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和行动研究法。

4.1文献研究法

全面的研究和学习所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学习了冯文全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杜时忠的《德育十论》等德育专著,通过网络学习了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方面的文章,强化理论,借鉴研究方法,为开展实验研究打基础。

4.2调查法

一方面对教师进行走访、座谈,了解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鼓励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活动之中。另一方面对所实验的班级学生跟踪调查,通过问卷、走访及观察等方法了解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后对学生思想境界、行为习惯、道德情操等各方面的变化,写出调查报告。

4.3观察法

一方面观察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获取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方法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观察学生参与实验前后(这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的各方面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参与实验研究的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情况。对观察所得数据与现象类比分析、归纳整理得出课题研究所需案例和结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案例支持。写出具体实践的案例。

4.4行动研究法

第一步由课题组成员所带班级和所教学科参与实验研究,确保参加实验的班级超过同年级一半,确保实验操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代表性以及可推广性;第二步在第一步实验的基础之上争取更大范围的实验研究,力争全员参与,取得更科学的实验结果。总结出结题报告。

5研究过程

5.1理论学习、资料搜集与整理阶段

首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学科特点,加强德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强化自己的理论水平;其次主要搜集现有的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类分析,拓宽视野,理性借鉴;并写出学习心得。

5.2调查研究及实践阶段

对课题确定的目标进行实践研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之中探究数学教学和德育的有机结合,体验、归纳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写出各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与方法、教学案例等。

5.3分析综合阶段

通过对第一、二阶段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身份特点,综合考虑中学德育在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完成结题报告,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切实可行的理论体系,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贯彻执行。

6阶段性研究结果及分析

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组织课题小组成员学习,学习采用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进行,利用周四下午组织了两次集中学习,大家把前期准备的资料拿出共享,互通有无,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和任务,为正式开展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各学科德育渗透策略和方法做更为系统的归纳整理,为第三阶段结题报告做准备。

7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不光是中学老师的任务,小学教育、大学教育也要加强德育,而限于研究的范围,在小教和高教领域无法研究。感觉研究的时间有点短,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只有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具体的实践,才能得到更为科学的渗透策略。研究人员少,研究范围窄,研究结果代表性不强。

8今后的研究设想

德育渗透总结范文4

关键词:初中物理 德育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创新精神等德育素养才是新课程标准的终极目标。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问题,作如下的探讨。

一、加强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学物理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完成这一根本任务有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学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中学物理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另一方面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中大量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物理学的理论是经过人们广泛实践和物理学家们大量研究工作总结出来的。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充满着唯心论和唯物论,形而上学和辩证法、落后和先进的尖锐斗争。许多规律和概念的确立,经过了长期激烈的斗争过程。大家熟知的:“日心说”和“地心说”的斗争,就经历了几百年,许多优秀的科学家,例如布鲁诺、哥白尼、伽俐略等都为此受到了残酷的迫害。在物理教学中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时,揭示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就包含着深刻的教育因素。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许多规律都是从多次实验中总结出来的,物理学和生产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物理学的知识在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优良品质,有了为祖国振兴而努力学习的动力,对学好用好物理知识,增长能力,发展智力,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德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强初中物理德育教学的策略

1、在物理课堂上学生德育与智育同时发展

传统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中,物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占据主要地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笔者认为这很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新的《初中物理教学标准》规定了新的三维目标:即技能与知识,方法与过程,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总的来说德育教育借助相应的材料与措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正确的科学态度以及完美的道德品质。这三个方面不仅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一边发挥物理知识教学的主阵地作用,一边总结教学中的德育实例以及经验。以经验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实例让学生亲身体验其中的乐趣,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将德育教育进行到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智育因素,同时也使他们的德育素养得到升华,从而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德育渗透的教学内容进行总体规划和构思。

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德育时,经常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总体的规划和构思,这使得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状况处于分散、混乱的状况,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事实上,教师应当将德育渗透与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每学期开始教学前,应结合该学期的具体物理学科教学内容和初中学生的实际年龄和思想状况,在明确物理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的同时,应对该学期的德育教学目标、方法、手段、内容都要进行详细计划,从而保证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能够有步骤、分层次的有序进行。

3、多种渠道,密切配合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渠道,物理竞赛、课外实验、参观访问等,也是进行德育的很好阵地。精心组织这些活动,就能做到知识教育和德育双丰收。

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要注意优化德育环境。在介绍某些内容时,可利用图表、挂图、教学电影,有时也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校内外结合进行。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师生的双向交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出物理板报,搞物理晚会,举办小型演讲会,都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好形式,许多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德育渗透总结范文5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有效的实现小学德育目标的需要。同样可以看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还能够让学生在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的时候能够反过来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众所周知,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学生从教师的讲授过程中可以学得到相应的德育教育的内容,这些德育教育的内容又能够在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当中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的作用后就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在,也能够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的学习现状,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掌握住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重要性所在。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这里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应该认真的分析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涉猎的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往往就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德育教育最好的一个方面。首先教师应该找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将这些内容进行消化和吸收,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才能够使其成为德育教育的首要材料进行使用。

比如在培养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上面,就可以找到这些材料来进行使用。特别是那些能够描绘出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内容,这些都可以成为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就掌握住这些内容,让他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我国国土面积的幅员辽阔,以及人文地理的多样性。

特别是那些能够描绘出我国的美丽景色的内容,如《西湖》一文中对于西湖全景、远山和湖面美丽的景色的描述,让同学们感受到西湖美丽的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对于西湖美景的向往,让小学生认识到西湖是我国名胜古迹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增强这种对于国家景观的自豪感的教育。还有就是对于《长城和运河》这样的文章的描述,更能够有效的促进和提升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另外,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德育方面提升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塑造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正可谓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开始,应该是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开始的,作为语文教师而言,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有传授文化知识的责任,还肩负着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的责任,教师要挖掘出日常的教材中那些能够提升小学生思想品德的优秀材料,让这些材料能够深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去。

比如在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明白的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要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坚持的力量,让他们明白成功往往来自于点点滴滴的积累,只有将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完善好,才能够使得自身的成长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内容,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深入的挖掘才能够找出来,同样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够开展起来。

三、总结

德育渗透总结范文6

再者,既使学生成绩很优异、技能再高超,但没有高尚的人格,缺乏良好的素质,这算是人才吗?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改变“重智轻德”的现象,寓德育于教学中,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下一代。

那么,怎样对学生渗透德育呢?

一、提高素质,有利教育

不管你从事小学哪种学科的教学,德育文化哲学素质是必备的。因为小学哪一科都有渗透德育的责任。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如《美丽的小村庄》一课,应让学生明白小村庄被淹没是因为平时村民无节制地滥伐树木造成的。从而让学生知道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只有教师透彻地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地进行好各项德育教学。第二,还应掌握哲学对德育课的指导作用。如教学要坚持启发式,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强调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体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哲学思想,才能更好地把知识和德育融在一起,让学生受到全方位的教育。德育不只是思想品德课的主题,它在各学科中也有很重的分量。只是教师的德育文化哲学素质不同,对德育渗透的深浅不一,从而造成一部分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到位。作为教师,除了扎实的知识外,还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德育文化哲学素质修养,才真正不会辜负学生。

二.高尚风范,润物无声

俄国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思想品德室编著:《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第180页) 这就给教师这个职业提了很高的要求,不但要会教书,而且要会育人。首先自己还必须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如严格自律、文明健康、言行一致、热爱学生、亲切和蔼等。具体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积极乐观的态度、爱人爱物的品德等。这方面的品德笔者深有体会。比如你关心学生,学生也会体贴你。记得有一次生病了,实在头昏,就靠在桌子上,想休息一会儿。这时听见有学生说:“嘘,大家不要吵,让老师休息,她好像病了。”接着嘈杂声越来越小,慢慢地全班安静得似乎不能呼吸,当时有说不出的感动。这证明了德育教育在学生身上有了成效。

教师应该注意,你的举止言行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标准,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是常看到这种情形吗?当学生与其他人争论,结果与他人不同时,学生就会说:“我们老师就是这样说的,这样做的。”间接用老师来维护自己的观点。可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美国的布鲁纳也指出,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做比较的人物。笔者小时候就想成为一名教师,因为教师是那么的高尚、伟大。她似乎无所不知,她又像妈妈般的温和…… 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就成了学生模仿的对象。笔者小时候连那老师擦黑板的动作都觉得美,现在每次擦黑板无形中就做了那老师当时的姿势。

今天,笔者已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她深深地知道,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因为教师本身就起着一种持久的隐性的教育作用。这种力量好似滴水穿石,要加强引导。

三.课堂内外,高效渗透

各学科教学是教师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常见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学科知识与德育结合起来,让德育有机地渗透到长时间的各科教学中。

1.小学德育知识很广,如热爱祖国、家乡、大自然、学校、集体,爱身边的人和物,做事有耐心,乐于助人,刻苦学习,有规律地生活,常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等。(杨启楠:《师德常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50至81页)这些知识,各学科中都可渗透。只是要根据学科特点,构建教育设想,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发挥好学科教学的作用。例如,语文本身就是渗透德育很好的科目。只是教师在讲解课文的途中要指导好德育的知识点,在总结课文时要把德育再一次升华。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七册语文《钓鱼的启示》,整篇文章就是很好的德育材料,学生已经知道放弃那条大鲈鱼就具有很好的品德。但是重点在总结,点化。文中最后这样说——34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钓到过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只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可是很多学生不明白这是要告诉他们从小要处处严格教育自己,事事严格要求自己,不贪便宜,诚实守信,这样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深刻含义。还有打引号的鱼字,它是指金钱、名利、地位等。这样的课文,教师不总结不升华,那么这篇课文的目的就达不到。这就取决于教师对德育的理解。

2.数学课也能很好地渗透德育。如:小明学雷锋做好事,上学期做了8件,本期做了9件。小明共做好事多少件?这不但学习了20以内的加法应用题,还让学生受到了学雷锋做好事的教育。这时老师抓住时机,举学校、班上做好事的例子,对所学内容举一反三,既复习了教学内容,又让学生萌发做好事的冲动。

3.另外,现行教育不是提倡动手动脑吗! 这就可以根据学科特点,组织一些活动。如学校的实践基地等,每个学生都可以去尝试一下。笔者学校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在实践基地里种南瓜、种白菜等,学生们吃着自己亲手种的南瓜汤、白菜汤,有说不出的高兴。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前深入备课,做好计划,有意让知识的传授与德育的教育融为一体,让学生这个个体得到相应的内化。

4.除了学习外,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任务。如家务劳动、待客接友、社区活动、节日安排等。将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的矛盾中,激起他们的情感波澜,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事后开个讨论会,总结会。这样教师才能抓住机会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学生也才愿意内化为各种道德情感。

另外,在各科教学中,教师应该经常运用多媒体设备,远程教育资源,让德育的渗透更直接、更丰富、效果更明显。

四.根据特征,有的放矢

1.学生有个常见的特点,就是喜欢表扬。教师还应该舍得自己的表扬。表扬能使懒惰的人勤奋;能使不爱卫生的人成为劳动委员;东张西望的人成为纪律委员……总之表扬比批评更愿意让学生接受你的种种教育。学生有很多优点,只是教师的引导是否有方而已。作为现行社会的教师,应该多学习科学管理。不能“我讲你听”、“我管你服”,这样会抹煞孩子的很多方面。

2.应该利用好同龄伙伴这个特征。因为他们喜欢和同龄人玩,和同龄人作比较。学生在同龄团体中说话和行动都真实,引导得好,学生会从中受益匪浅。班上有成绩优异的,爱劳动的,乐于助人的等。用学生身边常有的例子,时时处处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经常让这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带着大家学习、游戏、活动、比赛等。这些形势比上课容易让大家接受,在无意中又受到了教育,何不用用呢?只是过后做个总结,总结有进步的学生,让他们及时感觉到进步的快乐,从而愿意学习别人的优点。这就是一种新型的后进生辅导。还应总结优等生,让他们感觉助人为乐的幸福,从而愿意帮助他人。这不是很好的互动学习吗!除了利用现实的材料外,还可举同龄的英雄人物,如王二小、赖宁、海娃等,这也可以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德育教育。

五.学校家庭,合力教育

小学生大部分的活动场所以家庭和学校为主。这就决定了学校与家庭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并且要使这两方面形成一致性,才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

记得上次家长会,笔者只预计一个小时,结果开了三个小时还觉得不够。为什么呢?因为家长的心声太多,对孩子的期望都高,对老师有说不完的话。家长希望老师们经常给他们反映孩子在校的情况。总之,他们愿意配合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家长是一支庞大的教育队伍,与他们手拉手,对于自己的教育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又是连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是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要力量。(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89页)所以,教师要利用好这个资源。

作为教师,要想全面了解学生,要想培养一个不但成绩优异,而且品德高尚的学生,应经常与家长沟通,共同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可以说是一个整体。如果教师不把学校与家庭联系起来,学生也自然地把它们分开,即在校在家两种态度,在校表面很听话,一旦回到家或走上社会就是一个没有品质的人。给父母带来痛苦,给社会带来负担。一个成功的教师是不会忽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的。

六.评价到位,德育定高

对学生实施德育评价,让德育工作倾向全面化。

各班上实行操行统计,即给学生平时的表现找个约束。这必须严格执行,要教师严格监督,并与成绩挂钩。好者大力表扬,犯错者给一定机会改正,扣一定操行分,私下与犯错者心与心的交谈,确实明显进步,还回扣去的分,还在班上大力表扬。相信大家都愿意改正并积极要求进步。这就达到了德育的目的。这是经过笔者试用的,很有效。但前提是教师说到做到,并且实施起来教师很辛苦。这只是平时的表现分,当然还应该加上书本知识,如《品德与社会》或《品德与生活》等相关科目的考核分,才是最后的德育成绩。只有两者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评价才全面才公正。